新型农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9:13: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型农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型农村

镇政府新型农村医疗调研

一、基本情况

##镇面积114.xxxx公里,辖1xxxx村,xxxx居委会,人口4.xxxx。今年参合农民达3.xxxx人,参合率为90.4xxxx,比去年提高了1xxxx百分点。

根据国家和我省目前的筹资政策和标准,我镇可筹集资金195.xxxx元(其中包括自筹资金和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助)。

元月份至6月份,累计受益农民160xxxx,发放补偿医药费85458xxxx,其中补偿金额超过300xxxx的有2xxxx,焦桥村一沈姓村民得到1411xxxx的最高补偿。免费健康体检621xxxx次,及时帮助80xxxx名患者发现了病情隐患。申请重疾门诊补助患者共有10xxxx,全部由镇合管办帮助患者到市合管中心办理。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大大减轻了农民医药费负担,挽救了许多贫病交加的家庭,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率达10xxxx。

二、工作成效

(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镇合管办坚持为患大病的参合农民送报销款上门,真正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医疗监管议案

案由:关于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力度的议案

领衔代表:

附议代表:

议案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点工程。在我县第一年实施中,新农合让广大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但新农合在操作程序和资金管理使用上仍出现了一些不规范问题。如在参保资金收缴方式上:去年新农合资金收取时,与农民签订了从粮补资金发放中直接收取,而今年收缴工作又直接向农户收取,造成了前后方法不一样,干群对此意见很大,影响了新农合资金的收缴进度。在对全年无病群众的免费体检优惠措施宣传上不到位,使一些群众对该项政策不理解。在医务工作作风上,还存在个别医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院有推荐药品的行为。群众大病住院存在报告时间长、定点不方便、医药费高、报销难等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施中加以改进。为更好地落实好这一政策,更加规范地运作,为此建议:

1、县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工作运行机制;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会讲话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的责任性和使命感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百点示范攻坚行动,每年抓好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每年相对集中在示范点内建设农村住房10万户,连续大抓几年,逐步将现在的行政村整合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公共服务集约提供的新型农村社区。这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更是造福农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顺应了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首先,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的正确选择。近年来,各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农村总体面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以村为单元分散投入、部门各自为战,不仅成效不够明显,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新农村建设,不是村村搞建设,不是就村建村,而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就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而彻底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高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其次,这是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土地制约、空间受限。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耕地红线又必须守住;另一方面许多空心村、空闲农房宅基地闲置,有的还在进行浪费性建设。解决这一矛盾,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加快空心村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走出一条以地生财兴业的新路子。第三,这是增投入、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机遇。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的最大投资是住房建设。随着收入水平和经济积累的稳步提高,广大农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每年建设1万户农村住房,就可拉动投资10亿元,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强劲引擎。今年3月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4月初,省委、省政府在青岛城阳区召开现场会议,明确提出把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省里从2009年起将用3年时间,每年新建农房75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山东省8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每年投资100亿元以上,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5年时间使山东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市也分别在15日、18日召开了全市新型乡镇新型农村社区暨农村住房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会议,要求实施攻坚会战,全力全速推进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可以说,上级有政策、发展有需要、群众有期待。这些工作迟早要抓,晚抓不如早抓,抢先一步事半功倍,丧失机遇后悔莫及。大家一定要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从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为民宗旨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创新政策,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把握政策,掀起新型农村社区会战攻坚行动的热潮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格局的调整,涉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要点:一要抓紧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村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有机衔接,与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同步规划,一步到位,合理确定中心村的区位、规模和布局,合理确定合村并点社区的村庄搬迁时序。同时高度重视具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和产业特色村庄的建设规划。根据各乡镇(街道)提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经××市审定,确定了我市14个社区列入今年××百点攻坚名单。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把农村社区一个点一个点地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确保今年全市14个社区全部建成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昨天,刚刚接到××市委明传电报,要求各县市区6月底前必须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及年度计划、农村居民点用地挂钩规划,并将以上四个规划和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改造详细规划上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将组织规划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未完成的,取消规划编制补助,并予以通报批评。因此,建设、土地、民政等部门要集中精力,靠上工作,务必按时完成规划并及时上报××指挥部。二要严格建设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根据××市指挥部要求,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居住楼房居住人口验收的最低标准是500户以上,居住楼房不得低于四层;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文化健身广场不低于3000平方米,这是××社区建设补助的硬杠杠。要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规模开发、配套建设,把节地、节能、环保要求贯穿建设的全过程。社区住宅要向高层发展,尽量少占地。集中居住社区要与社区基础设施、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同步推进,一步到位,搞好道路硬化,实施绿化美化,完善供排水管线,有条件的要配备管道供气、集中供热设施,综合配置科教文卫、治安、社保、生产生活资料超市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三要尊重群众意愿。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不能为了民生惹民怨,确保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事件。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积极探索新路子,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格局。要把安置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最好是先安置后拆迁,以降低成本,确保群众生活不因拆迁受到影响。四要坚持分类指导。各地基础条件、发展水平不同,必须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成熟一批建设一批,不搞一刀切。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从物质基础较好、基层班子较强的地方入手,凡是具备条件的,优先启动合村并点建设集中居住大社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一步到位实现农村变社区;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合村并点规划,先启动中心村建设,同时把面向各村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为逐步搬迁合并创造条件;暂未列入示范点的村,也要先从基础工作抓起,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民必需的配套服务。

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的开展,××市成立了指挥部,并迅速展开了150天的会战攻坚行动。从××市各县市区进展情况看,我市工作相对滞后。下一步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工作集中会战、资金统筹投入、政策配套运用、效果尽快显现”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拉开攻坚战态势,全面掀起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的热潮。一是精力要集中投放。从现在起各级各有关部门就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全速的状态,集中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千方百计争速度往前赶。14个示范点就是14个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建设和推进的要求,对每一个示范点要精心策划组织,明确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包保责任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落实,确保按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攻坚任务,并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抓下去。二是资金要集中投入。市财政以及有关乡镇、部门要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土地整理、农村“五化建设”和社区建设所涉及的科教文卫体、农林水、农村公路、劳动保障、民政、司法、警务、信访、供销等各方面的专项资金,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原则,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示范点建设。各级金融单位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金融支持“三农”的重点,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资金需要。三是用地要集中保障。创新思路,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相关政策,做好统筹利用土地这篇大文章,通过合村并点腾出土地,落实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收益用于农民建房贷款抵押担保或直接补贴建房,突破建设用地瓶颈,并有效解决社区建设资金问题。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对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用地要单独协调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确保建设有地点、村庄迁得动、楼房建得起、农民上得去。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家庭养老交流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农村家庭供养意愿和供养水平普遍较低,老人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温饱线附近。由于代际关系“轻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质资源的代际间分配严重扭曲,老年人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话语权也在迅速失落,他们不但缺乏与子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且连表达个人意见和不满的权利也经常被剥夺。老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化与农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农村以年龄和代际为界的社会分化业已形成,并在不断扩大。

农村老人的贫困化并不完全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调查表明,所到地区无论贫富,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问题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迁,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的支持性资源逐步萎缩、流失,而新的替代性资源又未能有效形成。

第一,家庭养老的制度基础已经改变。一般认为,家庭养老是在长辈对知识和家庭经济具有控制权威的社会中形成的制度性传统,父辈对财产等资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赖以获得子孙赡养的主要制度基础。我国农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与交往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长辈对家庭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亦非常有限。在农村,儿孙对老人的赡养意愿和赡养水平,通常与老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密切相联。由于父权基础的普遍衰落,除亲情约束之外,养老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力和保障,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子女的个人意愿和内在道德的支撑。

第二,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有研究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孝”文化可以成为当今家庭养老制度的主要依托性资源。但调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撑作用并不乐观。在农村,对赡养内涵最具共识的看法是“给老人吃饱”,这种基本义务也成为普遍的标准赡养行为。例如,兄弟几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谷子或300元钱后,对老人其余衣食寝饮、情感悲欢不闻不问,以“供”代“孝”,有“养”无“孝”。虽然农村目前还能普遍接受家庭养老制度,但是在养老的制度基础逐渐瓦解后,作为其文化基础的“孝道”观念也已逐渐式微。

第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资源短缺和血缘关系弱化。调查显示,贫困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赖子女数量。农村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现的老人供养及其照料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重。流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紧密的血缘联系。地理间隔使得农村老人从儿孙方面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变得不现实。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过程的开启将会导致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们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认同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养老的基础。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金融创新论文

一、账户对多种金融制度的优化整合

传统的养老保险基金成长为新型养老保险基金,是一个质的飞跃,其间要经过对多种金融制度投资功能和避险功能的优化整合。所涉及的金融制度包括: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银行储蓄或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投资基金等。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种制度作分析和比较:

其一,产权属性。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福利性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统包,个人不具有产权。①储蓄存款、现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②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属于个人资产,国家有可能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其二,政策性质。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鼓励性个人储蓄款与现收现付制相结合的现行养老保险模式皆属于“社会政策”;但前者属于“收入社会政策”,后者包含“资产社会政策”因素。纯粹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从本质上来看不属于“社会政策”。这是因为,从国家允许市场进入养老保险行业的政策的许可性上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模式也成为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的渠道之一,但它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如果没有企业愿意进入,这一模式将不会发挥养老作用。纯粹储蓄存款尽管不排除用以养老的可能,但其目的的发散性太强。

其三,个人投资性。产权状况决定了制度的“个人投资性”,所谓“个人投资性”是指个人拥有投资选择权或投资委托权。很显然,纯粹储蓄存款和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具有个人投资性;商业养老保险模式的目的是为养老储备购买力或消费力,但有的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也进行了储蓄分红等制度安排,因而该模式也可以有个人投资性;投资基金具有典型的投资性;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和现行农村养老模式中的现收现付制则不具有“个人投资性”。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析论文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辽阳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力求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互济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典型实证研究,对了解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状况,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宏观上——全国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85.96%

我国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参加,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7.26亿,参合率为85.96%。

查看全文

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

摘要: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烂尾、空置等比较严重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通过制定农民住房和宅基地合理补偿标准、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精准扶贫等多种途径,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困境,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城乡融合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法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提高农民生活品质,2005年以后,中央先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国许多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于2008年,在总结新乡、安阳、平顶山等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2012年颁布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提出,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的一种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这种新型聚居点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按照政府规划布局在农村区域建设;二是农民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三是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烂尾和空置。据有关部门调查,自2013年以来,河南停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达到1366个,造成600多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如,河南滑县“锦和新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原计划投资33.04亿元人民币,建成一个总建筑面积209.7万平方米的新型农村社区,能容纳5.4万人,使周边33个村12747户农民搬迁入住的全省规模最大的省级新型农村社区。虽然“锦和新城”一期顺利建成,许多农民搬进了新区,二期46栋10多层高的楼房也已经整齐矗立,但小区却空空荡荡,杂草丛生,无人入住。小区的空地成为附近村民晒粮食的地方,有的村民甚至在小区内放羊。河南许昌、漯河、焦作等地也存在与“锦和新城”二期相似的情况。有的楼房盖了一半便长期停工,有的主体已经建好却没有资金进行后续施工。许昌县陈曹乡自2012年开始建设的4个新型农村社区,有三个因资金问题成为了烂尾工程。虽然张村社区31栋4层楼房已全部完工,社区草坪整齐漂亮,路灯、监控探头也已经装好,但却完全空置,没有一户农民入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困境,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遗留的问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农村耕地保护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农村第一产业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改善,同时也需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土地供给。按照目前农村居住状况及住房建设发展趋势,很难保持现有农村耕地数量。因为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农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的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在河南农村,子女结婚成家,一般要求提供一栋房屋,且子女结婚之后,一般要分家独立生活,所以,农村家庭中如果有两个儿子,肯定需要两块宅基地。若村里宅基地已经分配完毕,没有办法为第二个儿子在村宅基地里盖房,就会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盖。这种做法虽然违法,但由于村里青年娶媳妇是大事,所以,村干部和其他村民一般都不会进行干预。因此,许多靠近村庄的责任田或打麦场都逐渐变成了农家住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已建新型农村社区的烂尾和空置问题,促使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有序搬迁,有利于农村耕地的保护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有利于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目前,许多村庄缺乏建设规划,农民在选择建房地点及房屋建筑风格上随意性较大,一些村民甚至把房屋建在村庄的道路上,造成“断头路”,给村民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一些农户建新房不拆旧居,任由老屋破败荒废,对村容村貌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难。因此,对农村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农民向中心村搬迁,变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具有现实合理性。实际上,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许多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更向往城镇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目前,在河南农村,许多女青年在结婚时,不仅要求男方购买小汽车,还会提出在县城或中心镇有套房子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既能满足青年人对高生活品质的要求,又能节约建房或购房成本,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河南省原阳县的JF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地址选择在三个村庄之间,交通便利,建筑规格和模式统一。目前,该社区一排排2层小楼整齐漂亮,道路、监控、路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完善,周边村庄许多年轻人希望在该社区购买宅基地建房,宅基地出让价格已由2010年的每块地2万元涨到现在的5万元。由于住宅用地所剩很少,附近很多村民掏钱也买不到,可以说是一宅难求。(三)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村庄合并、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搬迁,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县属各厂矿、中学:

为提高全县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11个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3号)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指导方案的通知》(渝农合办〔**〕6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共同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大事和德政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县民心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管理和工作机构,共同为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扎实工作。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大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管理中心于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管理中心主任,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事务工作。各街镇乡、村民委员会也应建立相应组织体系。

二、明确目标,讲求方法

查看全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1.村镇银行崭露头角

2012年10月30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将设立村镇银行,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截至2012年底,望都县已经在全县8个乡镇33个行政村建立了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方便的存贷款服务。现该合作社共发展社员900多户,吸纳闲散资金1000多万元,为200多户有需要社员提供了800多万元资金支持。

3.小额贷款公司蓬勃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