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6:25: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监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监督论文:会计信息监督的影响综述
本文作者:方丽陈君工作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一)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动机冲突根据詹森和麦克林的REMM人性假设理论我们知道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也毫无例外地遵循自利原则。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利性体现为对审计收费和客户数量的追求。在对某一客户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总是尽量争取更高的收费;另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客户,注册会计师总是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争取到最多的客户,甚至以竞价的方式拉抢业务,以最大化其收入。同时又由于当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所的审计报告不满时,最直接的制约方法就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从而试图改变公司的审计报告类型,所以,在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注册会计师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利益驱动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利益导向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博弈。(二)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博弈分析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建立(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首先给出该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且风险中立;假设2: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是一致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假设3:上市公司的可选策略为真实披露或虚假披露其会计信息;审计机构的可选策略为公正审计(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或不公正审计(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假设4:上市公司选择真实披露其会计信息时的收益为R;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的收益为S;假设5: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产生的“操纵剩余”为△R,但是若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那么上市公司将无法得到“操纵剩余”△R;假设6:审计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与上市公司共谋,默认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行为,选择不公正审计时,审计机构可与上市公司共同分割“操纵剩余”△R,即审计机构除得到自己的正当收益S外,还能得到上市公司“操纵剩余”△R的一部分△Rs;假设7:当上市公司有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而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上市公司无法得到△R,从追求利益出发,上市公司有可能威胁更换审计机构,上市公司的这种可能的选择给审计机构带来的负效用为T。(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构建根据以上的假设条件,我们可以构建出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从表1中得知,只要△R>△Rs,即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带来的净剩余大于零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审计就成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时双方均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3)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扩展在以上模型的假设基础之上,我们再加上考虑到在证券市场上有证券管理部门会对上市公司以及审计机构的种种不良行为进行查处并且进行处罚,同时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债权人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所以,我们为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需要进一步给出如下假设:假设8: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审计机构与其共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行为有可能被发现。假设9:被有关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发现和处罚的概率为X;假设10:被发现后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度为C1;被发现后对审计机构的处罚额度为C2;假设11: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为a,选择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a;假设12:审计机构选择与公司合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概率为b,选择公正审计的概率1-b。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和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的审计都有可能被发现并且被处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就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此时,在利益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再结合扩展假设,构建出扩展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利益博弈模型如表2所示:表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博弈扩展模型注:表中上一个数据为上市公司的收益,下一个数据为审计机构的收益。(4)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扩展模型的分析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2=R(1-b)+b(R+ΔR-ΔRs-C1•X)①选择真实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1=R②那么,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和真实披露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a为:a•ZcK2=(1-a)•ZcK1将①式和②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a=R2R+b•(ΔR-ΔRs)-C1•X•b③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2=(1-a)•S+a•(S+ΔRs-C2•X)④选择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1=(1-a)•S+a•(S-T)⑤那么,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和公正审计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b为:bZcK2=(1-b)•ZcK1将④式和⑤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b=S-a•T2S+a•(ΔRs-T)-a•C2•X⑥从整理得出的③式和⑥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加大对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不公正行为的监督力度,即提高虚假披露和不公正行为被发现并处罚的概率X,那么上市公司的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审计行为的概率将减小。另一方面,提高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C1和审计机构的处罚额C2,加大对做假行为的处罚强度,也将使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选择做假行为的概率减小。通过以上对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与上市公司之间利益博弈的分析表明,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及审计机构的监督和处罚来规范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2.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监督失灵的原因分析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之间的这一种失衡关系是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员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特殊的委托关系。原始委托人是指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所有者的分散、流动导致了原始委托人很难行使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监督。同时,在我国又由于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权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上的委托人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这就形成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会牵制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从根本上就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在审计的主契约下存在着包含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及审计费用标准等内容的子契约,审计机构在审计“交易”的子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审计机构在同行业务竞争中让步、“迁就”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共谋也就成为了一种理性的选择。在证券市场中,为上市公司提供市场中介服务的其他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处于同样尴尬的角色。这类市场中介机构既是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外在约束的主体,又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均会出现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成了上市公司与各市场中介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妥协的过程。
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首先给出假设条件如下:假设1:上市公司有可能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会从自利原则出发选择真实披露或是虚假披露;假设2: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收益为R(R>0),选择真实披露的收益为-R;假设3: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被监管部门查出,所受处罚为M(M>0);假设4:监管部门实施监督职能,其可以选择监督或是不监督;假设5: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成本为D(D>0),如果选择不监督则监管部门可以节约的成本为D;假设6: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被人举报,而监管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监管部门将会受到处罚为N(N>0);假设7: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没有人举报,监管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为0;假设8: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监管部门选择监督,但由于监督水平较差,没有发现问题,此时,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则为-D。(二)监管博弈模型与分析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监管博弈模型如下:1.构建监管博弈模型由上述假设条件,构建出不完全信息监管博弈模型如表3所示:表3不完全信息监督博弈模型注:表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收益。通过以上博弈模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占优策略均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进一步假设,以得出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进一步假设如下:假设1: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为h,那么不监督的概率为1-h;假设2:上市公司进行虚假披露的概率为g,那么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g;假设3: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监管,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k,那么未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1-k;假设4: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督,上市公司做假被人举报的概率为s,那么未被人举报的概率为1-s。在进一步添加以上四个假设的情况之下,结合上述博弈模型,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为:Y=g{h[k(-M)+(1-k)R]+(1-h)[s(-M)+(1-s)R]}+(1-g){h[k(-R)+(1-k)(-R)]+(1-h)[s(-R)+(1-s)(-R)}进一步计算出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为:Z=h{k[g(M-D)+(1-g)(-D)]+(1-k)[g(-D)+(1-g)(-D)]}+(1-h){s[g(-N)+(1-g)D]+(1-s)[g•0+(1-g)D]}可以求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Y坠g=0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Z坠h=0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出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监督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g''''=2Dk•M+s•N+Dh''''=2Dk•(M+R)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选择虚假披露的概率是g'''',而证券监管部门选择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是h'''',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2.监管博弈模型的分析和结论通过以上对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查出的概率提高,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将降低。②加大对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惩罚,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不敢轻易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以此来降低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③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人举报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也将降低。④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增大,则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概率的上升。⑤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所获得的收益越大,证券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概率也将会越大,因为较高的做假收益促使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动机去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而且做假的水平也将会有所提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也将更加重大。⑥证券监管部门提高对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查处的质量和水平时,一方面,导致上市公司虚假披露被查处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概率将减少;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不监督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因为证券监管部门监督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威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降低,从而导致监管部门不需要经常去监督检查,而上市公司也能进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
会计信息的监管者对上市公司是否进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如何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一)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会计法制化建设,严肃会计法纪,完善立法,是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化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做出明确规定。此外,在立法时还应注意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也是能否充分发挥会计法规作用的关键。(二)加大有关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对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根据REMM人性假设理论,我们知道上市公司也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其行为也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计造假都是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都是追逐利益的结果,因此,如果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高于甚至数倍于虚假会计信息给其提供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必然能有效地发挥处罚的威慑作用,从而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三)加强对监管人员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注册会计师作为监管人员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核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机构的公正审计能促使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不公正的审计则将给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创造机会,所以要对不公正审计的审计机构进行惩戒,对违法乱纪的注册会计师,予以严肃地处理。要加强对证券监管部门的再监管,监管部门本身也是一个利益主体,所以要对其进行再监管,以促使其能很好的执行监管职能,从而更好地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四)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效力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质量,必然能提高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查处的概率,同时在监管部门高效力和高处罚的威慑之下,监管部门不必经常去检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就能够很好地降低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
干部监督信息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强化干部监督职能机关的协调配合,全面、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把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推动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目的意义
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是搞好干部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多渠道地掌握干部问题信息。执纪执法机关和组织、计生、审计、信访等部门都负有干部监督的责任,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干部监督信息,这些信息既是各自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有关机关、部门之间只有加强沟通,搞好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才有利于形成干部监督的整体合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监督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各相关部门纵向和横向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内容不全、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时有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监督工作整体合力的形成和发挥。各有关机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共同搞好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
二、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
根据干部监督工作的实际,当前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
执纪执法机关对涉及领导干部的案件查处情况
干部监督信息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工作,进一步明确干部监督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应用执纪执法等部门工作成果,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领导干部有关问题信息,进一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质量,结合实际,建立本制度。
一、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对象
市委管理的各县区、市直部门、市属企事业单位副县处级以上干部和协管单位副县处级以上干部(以下统称领导干部)。
二、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内容
1、纪检(监察)机关就拟提拔干部的廉政情况;对领导干部的立案通知书、有关问题的审查结论和处分决定;经初核初查确有问题但构不成立案条件的领导干部情况;在查办案件等工作中发现的领导干部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问题;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其它工作中,收到反映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以及在组织人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核查或谈话诫勉的情况。
2、政法委(市综治办)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或“黄牌警告”的县区、市直部门和企事单位的有关情况,以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
干部监督信息资源思考
综合开发和科学利用干部监督信息资源,是有效实施干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对收集的干部监督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别真伪,准确认定,是开发利用干部监督信息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对干部监督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力求使掌握的情况“准确、真实、可信”。
一是分类汇总,归口受理。我们对近三年收集的1826条干部监督信息都及时进行了登记,将信息采集的时间、方式、内容涉及人员(单位)和领导批示意见逐一填写清楚,建立了信息台账。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反映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反映领导干部现实表现问题,反映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问题,反映班子整体问题和干部群体问题四类。在干部管理权限上,分为上级、本级、下级管理三类,属上级管理的,采取一定形式转呈上级组织部门或主管部门处理;属本级管理的,根据举报内容,采取部长约谈、函询回复、调查核实等方式进行处理;属下级管理的,填好督查督办处理单,提出要求,转有关部门单位处理。在处理办法上,分为即办件、协查件、转处件、待查件和呈报件五类。对经过分类处理的监督信息,需要组织部门自行调查核实的实行“五优先”制度,即上级领导、组织部门批转来的优先受理;实名举报的优先受理;反映问题线索比较清楚、内容比较详实的优先受理;反映正在被组织部门考察的干部问题的优先受理;公示期间举报拟提拔干部问题的优先受理。
二是调查核实,去伪存真。根据监督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应由本级组织部门调查核实的,我们采取以下五种方式进行:干部监督机构(举报中心)独立调查;干部监督机构与干部任免机构配合调查;组织部与执纪执法部门联合调查;批转有关单位或部门核实或函复备案;要求被举报人书面回复。我们在调查核实工作中严明工作纪律,要求调查人员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不准对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采取违章或国家法律的手段;不准泄露举报件的有关情况,扩散证明材料;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明材料,故意夸大或缩小被举报问题的有关情况;不准接受与被调查举报件有关人员的馈赠。调查核实情况均形成书面材料,重要的干部监督信息的调查结论,我们及时向市委领导汇报。调查核实后的结论,不论事实如何、有无问题,均附在原干部监督信息卡上,作为备查的储存材料。近三年来,我们直接调查核实干部监督信息123件,调查人员均按规定程序和方式方法,高度负责、实事求是地核查了举报内容,没有出现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三是尊重事实,认真审理。对经过调查核实的干部监督信息,由两人以上承办,认真进行审理。通过审理,对反映不实,但造成影响的,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对属轻微违纪,构不成纪律处分的,予以诫勉,限期整改;对问题存在,但构不成违纪的采取谈话方式,指出问题,给予警示。
干部监督信息员培训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中央经过13年的理论和实践准备,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制度反腐和制度建党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们党的反腐方向从事后惩治转向事前、事中的制约和制衡,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好《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整合干部监督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我部专门就加强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决定对各单位的干部监督信息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水平,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干部监督联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把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干部监督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信息采集、整理和交流是搞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适应干部监督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的内在要求。同志指出:“要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的信息网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使干部监督机构耳聪目明,监督工作更加及时有力。”各干部监督联系单位都负有干部监督责任,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干部监督信息。纪检监察机关主要是进行纪律检查监督,人大、政协主要是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主要是进行经济责任监督,政法部门主要是进行执法监督,新闻单位主要是开展舆论监督,信访部门是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组织人事部门主要是日常管理监督。这几个方面的监督,职能上各有侧重,作用上相互衔接和补充,目标都是一致的,工作中形成的信息既是各自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各负其责,加强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协同运作,齐抓共管,做到分工不分家,全面、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才会使各方面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卓有成效的干部监督合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推动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共同搞好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
二、突出监督工作重点
抓重点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各联系单位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要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加强干部监督信息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强化干部监督职能机关的协调配合,全面、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把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推动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目的意义
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是搞好干部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多渠道地掌握干部问题信息。执纪执法机关和组织、计生、审计、信访等部门都负有干部监督的责任,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干部监督信息。这些信息既是各自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有关机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搞好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才有利于形成干部监督的整体合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干部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监督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各相关部门纵向和横向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内容不全、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时有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监督工作整体合力的形成和发挥。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共同搞好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
二、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
根据干部监督工作的实际,当前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执纪执法机关对涉及领导干部的案件查处情况
干部监督信息员培训会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中央经过13年的理论和实践准备,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制度反腐和制度建党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们党的反腐方向从事后惩治转向事前、事中的制约和制衡,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好《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整合干部监督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我部专门就加强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决定对各单位的干部监督信息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水平,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干部监督联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把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干部监督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信息采集、整理和交流是搞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适应干部监督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的内在要求。同志指出:“要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的信息网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使干部监督机构耳聪目明,监督工作更加及时有力。”各干部监督联系单位都负有干部监督责任,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干部监督信息。纪检监察机关主要是进行纪律检查监督,人大、政协主要是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主要是进行经济责任监督,政法部门主要是进行执法监督,新闻单位主要是开展舆论监督,信访部门是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组织人事部门主要是日常管理监督。这几个方面的监督,职能上各有侧重,作用上相互衔接和补充,目标都是一致的,工作中形成的信息既是各自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各负其责,加强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协同运作,齐抓共管,做到分工不分家,全面、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才会使各方面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卓有成效的干部监督合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推动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共同搞好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
二、突出监督工作重点
抓重点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各联系单位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要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干部监督信息箱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办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县直各委办局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党支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全会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大群众和社会监督力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勤政廉政,正确行使和运用权力,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决定,在各乡镇和县城设立干部监督信息信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干部监督信息箱受理的对象
干部监督信息受理的对象是: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党政群和司法机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是正、副科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
二、干部监督信息箱受理的内容
1、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着的不良言行;
信息质量会计监督论文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松弛的内部制度
事业单位松弛的内部制度主要体现在财务纪律方面,例如:由于存在制度漏洞,有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以权谋私,从而侵害了单位的整体利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单位违规占有获得的预算外收入并私设小金库。这些问题都没有被纳入到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体系里,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周全,执行力度欠缺,致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管停留于表面工作,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乏力的外部审查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指出事业单位应定期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及审核,经过检查与审核,评定不佳的单位要受到相应的行政或经济处罚。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单位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按时按规接受检查与审核,各类罚款缺乏明文规定,罚款信息也没有在财务部门记录在案,从而形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盲区,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管系统的运作质量。无法落实到位的监管和审查在无形中为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温床,即使监管力度一再增加,但监管效果仍然无法达到期望目标,就在于监督盲区依然存在、监督重点不清晰。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审查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足也是监管机构无法在事业单位发展中起到应有作用的原因,导致整个会计监督效果欠佳。
3.会计队伍专业性较弱
干部监督信息员培训会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中央经过13年的理论和实践准备,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制度反腐和制度建党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们党的反腐方向从事后惩治转向事前、事中的制约和制衡,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好《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整合干部监督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我部专门就加强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决定对各单位的干部监督信息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水平,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干部监督联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干部监督工作是整个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把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干部监督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信息采集、整理和交流是搞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适应干部监督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的内在要求。同志指出:“要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的信息网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使干部监督机构耳聪目明,监督工作更加及时有力。”各干部监督联系单位都负有干部监督责任,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干部监督信息。纪检监察机关主要是进行纪律检查监督,人大、政协主要是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主要是进行经济责任监督,政法部门主要是进行执法监督,新闻单位主要是开展舆论监督,信访部门是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组织人事部门主要是日常管理监督。这几个方面的监督,职能上各有侧重,作用上相互衔接和补充,目标都是一致的,工作中形成的信息既是各自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各负其责,加强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协同运作,齐抓共管,做到分工不分家,全面、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性信息,才会使各方面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卓有成效的干部监督合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推动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热情,共同搞好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
二、突出监督工作重点
抓重点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各联系单位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要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