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6:00: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化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所谓档案信息化建设即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借助于现代科技对档案材料予以搜集、归档、整理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过去的实体管理方式逐渐转化为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其操作基础依旧以实体档案材料为依据。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集中表现为档案材料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有待提升。目前,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利用效率还不是很好,计算机在档案管理部门往往用于对纸质档案材料的收录和索引,或者把纸质档案材料转变为电子文档等。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旧没有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档案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网络访问交流。其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现代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通常是因为目前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薄弱,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加之相对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所导致的,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同时因为档案资源利用运行机制不完善,造成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最后,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较少。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软件应用技术和数据信息技术,不了解如何应用和维护计算机服务器等,专业水平较低,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很多珍贵的重要文件资料都逐渐被上传到网络中。上网之前需要根据信息管理部门的规定对文件格式予以统一转换,从而确保档案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通用性,针对并未上传到计算机中且具有较大价值的文件,需要进行统一的编目整理,尽快向档案部门传输,可选择依靠信息管理网络在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之间设置电子文件归档专用传输网络,构建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中的归档专用子网络,把上网和未上网的具有较大价值的电子文件从这一系统传输到档案管理部门。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归档,都应当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根据统一的格式进行编目整理,避免由档案部门自行从互联网中下载,从而确保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能够对档案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负责。(二)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推进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将相关的硬件设施准备充分,同时采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式,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寻找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管理软件,或者借助于科研手段自行研究开发出一套管理软件,真正构建全面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档案材料的归纳整合必须要坚持统一录入,严格筛选,如若不然,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让本就繁琐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档案信息化建设所提出的资源共享并非是档案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在推进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还需要设置一些珍贵机密档案材料的查阅权限,针对机密档案材料必须要对阅读者的身份予以审核,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完善。(三)搭建网络信息数字平台。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数字化平台是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另外也能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网络氛围。为营造更加系统化的档案信息化系统,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划有目标地推进数字平台以及网络管理软件的开发建设。建立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各种档案信息数据库,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凭借一个综合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而确保档案材料信息的归档、分类、查询以及检索功能更好实现。与此同时,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可以建立档案信息查询链接,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部门的资源系统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四)做好电子文件保存工作。要开展好各种新型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真正深入文件工作领域,对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理以至于存储工作予以指导,保护好电子文件材料的原始信息,充分掌握文件信息的来龙去脉。要对电子文件管理保存工作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保存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机制,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规章制度指导;进一步确定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使电子档案文件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效组织和推进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将电子文件管理评估纳入到政府信息化建设评估系统中。

三、结语

查看全文

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

在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样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民政档案工作也需顺应信息化大势,早日实现民政档案信息化。要做到这一点,民政部门就必须大力推进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民政档案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对民政档案工作的需求,为民政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由于民政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许多民政部门的领导都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档案信息化对民政部门发展作用不大。如一些民政部门领导认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直接给民政部门带来经济效益,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经费上不予以支持,使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而民政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往往又身兼数职,承担着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不能专心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致使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有的民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推进。

(二)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但现实工作中在这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有关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落实,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正常有序地运转。同时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档案信息化各项工作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缺少必要的依据,在工作中容易主观行事,无法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民政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对民政档案信息化经费投入的不足,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还相对缺乏,使得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且,目前部分民政档案仍然是人工归档、管理,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上的使用、保护水平较低,使民政档案信息不能共享,查阅不方便。

(四)电子文件归档做的不够。一些民政部门对电子档案的认识有误区,因为电子文件修改、销毁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更信赖纸质档案,因此,电子文件的归档并没有被广泛地重视起来,而且,有的民政部门每个民政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计算机里面都有电子文件,但许多人都没有按规定及时归档,造成电子文件的散失。

查看全文

浅议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形式的载体发生了重要变化,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对基层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民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作出有益贡献。

【关键词】基层;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基础设施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从长期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随着整个档案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基层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当前的社会环境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档案信息技术专家库的建立,负责技术方面的把关与指导,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国内外有关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档案信息资源加工和管理、数据库管理和维护、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迈开步伐。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层民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查看全文

浅谈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11月印发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当前由于认识不高,组织不力,缺乏资金以及更重要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力资源的缺乏,档案信息话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一、档案及其信息化

(一)档案概述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存在与发展的依据,档案是机关工作者查考的依据,是生产建设的丰富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多种积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

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内在理念,即确保保存“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研究的力度,解决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传输等问题。否则,“人类记忆”就会面临丢失的危险。

查看全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小平同志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力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和推进大同的信息化建设,要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现代化,推动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各级政府行政效率和全社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搞好信息化,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应用是核心。我们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继续切实解决好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解决网络和信息滞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一样,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规划。我市是过去全国最大的煤炭城市,其上游型产业、资源型产品,决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落后,面对新兴的信息产业,我们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做好规划,推进应用。要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条件,立足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互连互通的传输网络,构筑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便民服务等若干应用系统,开发和建设具有自己信息特色的资源数据库,所有这些规划都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网络滞后,信息落后的问题。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解决建设不规范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实施政府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的决策,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有了高起点规划,还要有高标准建设来保证它的质量,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的应用平台,重组资产、整合资源、优化资质,避免重复建设、投入割据和人才流失;在数据库建设上,要利于检索、利于追加、利于更新、利于创新:在软件开发上,以应用开路,要应用得体,应用方便,应用到位,尤其在事关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项目和对面向公众服务的办事项目上,要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在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企业信息化和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坚持高质量培训,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创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训,要培养一支精干的高级管理建设人才;要培训—批复合型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人才;要进行政府上网的应用性培训,在领导干部、在职公务员和广大职工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培训,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

四、坚持高水平管理,解决管理滞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是—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市政府还应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终端、网络、数据库既能产生出源、流、库各自的规模效益,又能发挥出对经济的整体推动作用。要坚持法制的原则,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依法推进;要坚持市场的原则,全社会投入,企业化运作,根据需求,利益驱动;坚持行政的原则,要面向发展,政府推动;坚持效能的原则,要健全组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新机制。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五、坚持高效率应用,解决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必然引起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关键是政府上网,加强应用。首先,推进各县区、各领域政务部门业务网上办公,不断完善政务网功能,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政府部门工作的权威性和办事透明度,最终推动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其次,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运用数字技术,重点建设和完善城市各类应用系统,在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三,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信息化,整合一批能够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形成一批基础性、公益性的大型数据库,建设一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加快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提高全市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查看全文

灌区信息化建设浅析

摘要:自黄石灌区启动信息化建设项目来,明确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成立了信息化管理队伍,加强和完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形成了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灌区发展协调同步,实现以科技促进灌区发展的格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浅析

1黄石灌区概况

黄石灌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东北部,灌区覆盖桃源县的10个乡镇91个行政村,33.3万人口,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水库集雨面积552km2,总库容6.0亿m3,是灌区人民生产生活的主水源。(见图1)黄石灌区现有干渠3条,总长100km。支渠31条,总长361.4km,主要附属建筑物有渡槽、隧洞、埋管、节制分水闸、泄洪闸、灌溉管、公路桥等。图1黄石灌区

2灌区信息化项目开展情况

黄石灌区自实施灌区信息化项目以来,积极探索智慧高效管理方略,努力建设新型灌区,实现管理便捷、运行高效的新格局。推进了现代化灌区建设管理步伐,解决了传统管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所述部分为黄石灌区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未述及枢纽与水文区块,其情况如下:2.1信息化项目实施情况。黄石灌区自分年度实施灌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以来,主要实施项目有:对总干、南干、北干渠进行雨量、流量的监测设施进行建设,对总干分流处的南北渠口闸门远动控制系统及对中心控制室进行配套。项目由长沙某公司中标实施,并于当年进行了中心控制室、南北分流控制室、12处雨量监测点的机房与测点改造。(见图2)2016年开始对已实施的监测设施进行换代升级,主要实施项目有:对总干、南干、北干渠各控制闸门及28处水闸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原有的闸室,更新老旧启闭设备,淘汰传统的手摇式启闭机,安装太阳能自动控制设备。对部分支渠采用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智能刷卡阀门控制器,支渠上7处采用巴歇尔槽计量设备,项目由省级水利专业科技公司中标实施,并于2019年初陆续完成建设。2019年末开始对现代化灌区试点的流量监测设施进行建设,为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前期项目,主要实施项目有:对灌区所属架桥镇南干、北干各灌溉分水闸共35处渠系流量雷达监测设备进行安装建设。2.2运行与维护管养情况。黄石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曾因年度项目投资空档,未能及时跟进配套,加上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及时,导致产生的系列问题凸显,维护与管养难度较大。2006年度实施的项目中,由于各监测点配套建设期延长,导致监测点数据传输系统完整性与稳定性差,接收发送系统仅采集存储部分监测点数据。少数监测点仅当年有监测数据存储,次年或因人为损坏、或电池亏电、线路鼠咬等原因而停用。2016年度建设的项目中,也存在少数闸门遥测系统配套跟进不完善、太阳能电池故障、数传手机APP普及与使用度极低、常规维护费用较高等问题。而2019年度建设的现代化灌区试点项目中,也存在着数据上传断续、服务器年度使用费太高、维护管养能力不足等情况。针对信息化项目管护中产生的各种现状,如何管养好信息化设施,使水利科技产品更好地服务三农,黄石灌区Engineering管理局主管领导也对此极为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了多方技术人员协商会议,提出改进方案。选派相关专业技术骨干现场处理,对各类设备进行现场操作指导,排除常见故障,落实加强管护人员责任,使设备发挥最大功能。虽设备在运行中偶有断传、亏电、屏显及机械故障等问题,但经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后能满足关键性数据采集与监测功能要求。2.3项目实施主要情况。 黄石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自实施以来,至2019年陆续投入渠系项目建设,主要对灌区的总干、南干、北干三条干渠分测点进行雨量、水位、流量、流速等进行实时监测,对部分一级支渠进行水量监测,项目分别由长沙三专业公司分年度中标建设。对灌区三条主干渠的计量监测设施采用RM61S雷达式自动水位流量计,主要由雷达流速传感器、雷达水位(液位)传感器、流量积算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安装附件等组成。用于灌区明渠流量监测的小体积雷达流量计,通过微波技术测量水体流速和水位,根据内置的软件换算断面的流量,通过数字方式传输测量结果。在一级支渠上主要采用的是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智能刷卡阀门控制器,能够实现用水量测量和刷卡控制双功能;部分支渠根据现场地理条件,采用巴歇尔槽计量设备采集相关水位、流量值并上传实现监测。对于中心控制室,采用的是由湖南某专业水利科技公司的终端设备系统,主要对灌区各监测点的水位、流量、雨量及闸门开度进行全天候监测与遥控。该设备具有接收发送性能稳定、采集各监测点的数据及时高效、调取数据便捷、存储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系统的综合功能。

查看全文

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的档案信息化已经不同于传统上的涵义。它不仅仅指的是档案本身记录内容的信息化,更是指档案本身记录内容与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进行融合之后形成新的信息内容的信息化。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档案信息早已与社会交流系统融合的越来越紧密,做好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环节,由于现实需要,社会公众已经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他们要求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

2服务创新信息化时代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服务创新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信息用户越来越多,逐渐衍生出了“信息爆炸”这样的概念。文件与档案工作相比传统档案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一个档案信息服务的理念。在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还要对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进行创新。

3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策略

3.1创新档案信息服务观念

查看全文

信息化建设任务书

为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现将20**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原则

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需求为主导的原则,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二、20**年度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积极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政府内部办公网宽带接入郑州电子政务网,实现了内部明电的网上接收和政府公文交换无纸化等应用;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国际互联网“中国·新密”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已成为服务社会和公众的重要窗口;三是视频会议系统与郑州市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互通,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会议效率;四是建立和完善了办公内网门户网站“新密机关信息网”,为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沟通提供了平台;五是电业、科技、国税、地税、统计、人事劳动、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办公业务网络建设已取得了较好成效,大量的日常办公业务得以在网络上实现,提高了办公效率,方便了公众办事。

二、20**年度主要任务

查看全文

党务信息化建设实践思考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立足职能,解放思想,乘势而为,在推进全市党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实践。

开展党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级党组织大力引进信息技术武装党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市县乡三级党内信息库全面建立。**年始,利用《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1》系统在全市党组织推行党员信息数据库的联网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市直有关单位已基本建立了本级党组织、党员信息数据库。二是党建网建设全面铺开。全市13个县(市、区)及部分市直单位开通了党建网站或网页,开设组织工作政策法规、组工动态、经验交流、党建知识等专栏,开展系列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实现了组工文件的网上和查询利用。三是网上党务处理初见成效。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对收集上来的党内信息定期统计和分析,发现情况,抓好督促指导。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搭建了党员在网上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取得了“零距离授课,全天候学习,互动式交流,最大化共享,开放型服务”的效果。

当前党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单位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作用,认为信息化可搞可不搞、网络可建可不建,不愿投入;另一方面,受财力等客观因素制约,不舍得投入。

软件开发滞后。当前组织工作的应用软件不多,而且大多功能单一、信息储量不大、兼容性不强。纵观各地党建网站,栏目的设置及内容的布局大同小异。内容上以党的建设为主,也包括一些经济内容,但是总体上缺少信息容量。加上更新内容的频率较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管理优势的发挥。

查看全文

简述财务信息化建设

摘要:2016年6月,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财政部会计司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拉开了企业财务转型的序幕。财务转型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集团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成本费用数据库;成本费用

管理平台2010年底,随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完成,全国580余家出版单位,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西藏出版社等都已经完成了体制的转变。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年出版图书49.99万种,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同时,已成立34家图书出版集团,22家出版单位已经上市发行。近些年,各出版单位出版规模逐渐增大,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更加迫切。

1建立“一库一平台”财务信息化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和切入点,明确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通过重新定义业务范围、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开展信息化建设,但这种信息化建设的方式往往不适用于出版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版单位图书品种多、图书生命周期不同、图书单品价值不高的特点,出版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以编、印、销三大业务为核心,围绕业务工作,搭建符合出版单位实际情况,适应出版单位管理需要,突出财务信息作用的财务信息化体系。笔者认为,需要建立“一库一平台”的财务信息化体系,即成本费用数据库、成本费用管理平台。

2建立“一库一平台”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