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5:21: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管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管税交流材料
“信息管税”已成为全省地税系统的热门话题。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地税强化税收征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信息管税”的提出和实施极具前瞻性。
信息:是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信息管税,是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税收征管工作新思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发展,给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将会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思路和理念,充分利用集中上线的征管数据,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以健全税源管理体系为手段,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促进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信息管税”要树立三个理念
第一,要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税收风险管理就是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者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税收征管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为“信息管税”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需求,找准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树立“数据质量为本”的理念。“信息管税”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将数据加工整理成为信息,直接作用于税收管理的过程。从这里不难看出,原始数据的质量是基础,决定了加工后的信息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信息管税”工作的成败。即便是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如果加工手段有问题,都不一定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信息。不可靠的数据,无论怎样加工,出来的一定是垃圾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质量就是数据生命的意识,宁缺勿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数据质量。
信息管税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信息管税”方面的工作要求,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信息管税思路,以加强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效。信息管税无疑是税收征管思路的重大变革,更是对征管改革的深化。基层国税机关如何尽快在这轮税收征管变革中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子,形成税源管理工作机制,提高税源管理水平,还有待做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一、“信息管税”的现状
近年来,国税机关依托各类系统和应用软件在税收执法、征管质量、纳税服务、干部素质和部门整体形象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随着综合征管软件的推行,征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为强化税源管理与优化税收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平台,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优势日益显现。但是,在利用信息化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税源管理和税收征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对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税的有效发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有些同志受传统管税模式的束缚,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对现行征管模式的一种补充,最终还得依靠大量的人力去管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是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尽管运用CTIAS加强税收征管已经多年,各种计算机辅助工作软件也已大量使用,但部分基层国税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大部分应用只停留在简单的流程操作,信息化应用效率比较低,没有发挥好各类计算机辅助工作软件的作用。
三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矛盾突出。由于多方信息不能实现共享,纳税人信息只掌握了部分登记信息内容,现金流量无从掌握,企业账户资金形同虚设,法人变更频繁,股份转让或扩股增资信息根本不能及时掌握,加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报送的相关财务信息仅相当于是收资料,未认真去审核和分析,纳税人有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预防和消除税收风险。这些因素的存在,既体现了征纳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也制约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源管理,也影响着信息化管税的步伐。
信息管税形势下的征管思考
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征管现代化潮流,加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管税形势下的征管效能,是基层税务机关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线税源管理实际,谈几点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一、转变传统征管理念,确立信息管税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纳税人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源管理需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实施信息管税,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更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依托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找准信息管税切入点
目前,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信息不共享,是导致税务机关管理缺位的个主要原因。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间的行政协助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加以推行的,具体保障法规不健全,造成信息割裂,致使税务部门掌握税源的渠道狭窄。笔者认为,解决这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行社会综合治税,综合治税的核心是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税源监控体系,以地方政府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高效、快捷、安全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数据规范、格式统、覆盖全面、资源共享的第三方信息数据库。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社会综合治税互动工作链条,利用第三方信息数据库,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汇总、传递等基础工作,通过筛选、分类、整理、储存等各个环节,将有效信息进行分流,形成涉税信息工作流,使税务机关各部门间能够准确地获取外部税源信息,夯实信息管税基础。
三、加强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切实提高信息管税效能
地税机关信息管税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现代信息技术同样成为了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简单说,信息管税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涉税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达到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
信息管税不再是单一的管理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对税务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又一次完善和创新,是对征管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与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践行信息管税要以确立四种理念为引导,以完善四项机制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征管业务为基础,加强业务与技术的全面融合,建设立体化、专业化、信息化税源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实施信息管税工作。
一、确立现代税收管理四种理念
在信息管税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地税部门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宣传、灌输四种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引导广大干部正确理解信息管税的思想内涵;发挥文化的灵魂导向、团队凝聚、行为约束作用,引导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思想、行为统一到推进信息管税的工作目标上来。一是新公共服务理念。税务机关在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强税收管理的同时,科学地引入商务管理领域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从而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二是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税务机关以税法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税法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三是业务与技术融合理念。将科技运用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税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四是扁平化管理理念。以减少中间层次、缩短服务通道和路径、增大管理宽度和幅度、促进信息快速传递为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变革。
各级地税领导要带头参与,深化认识,真正把信息管税作为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重视起来,做好信息管税的内外协调工作;深层次的理解信息管税的真正内涵、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税收管理运作程序等;充分调动税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数据的采集、审核、录入、分析和利用等核心工作;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税四项机制
信息管税提高征管质效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发展,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的不断创新,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怎样突破这个困境,需要一个有力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信息管税。信息管税,既是解决当前我市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市地税部门长远性的基础工作,是逐步破解我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我市地税系统信息管税的现状
我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自2003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硬件、网络等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325万元,拥有计算机2434台、服务器15台、路由器21台、交换机120台;网络方面使用100M带宽的线路1条、50M带宽的线路1条、15M带宽的线路1条、10M带宽的线路24条、8M以下带宽的线路51条;现有49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计算机信息类工作;共有各类软件35套。这些硬件、软件和网络等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完善,以及对信息管税工作的不断探索,我局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积累了一定的信息管税工作经验,已初步具备信息管税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信息管税的理念初步形成。以前我们不谈信息管税,强调比较多的是以票管税。因为在当时环境下还没有更多的电子信息,也没有更多的第三方信息,以票管税还算比较好的办法。现在我们逐步意识到信息管税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信息处理能力是适应信息管税的必备素质。
(二)软硬件的建设长足发展。目前,我市地税系统人均拥有计算机1.13台,硬件基础建设得到夯实。现已形成以征管系统为核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省以下全面覆盖,网上办税系统、“两业”管理系统、个人所得税扣缴系统、货运发票系统等一批专业征管软件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大格局。
(三)治税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一是地方政府推动信息管税的决心更大,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强化税源控管工作意见》的文件,使实施信息管税的举措更加坚决。二是建立了社会化协税护税体系,与工商、房管、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定期到相关部门采集、获取涉税信息,为税收征管和税收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独家原创:国税局信息管税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市“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世界铜都”的经济主攻战略的全面实施,该市铜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聚集和规模,铜产业成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和最主要的增长级。目前,**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加工企业及“一对一”废旧回收企业共有30家,20**年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国税收入亿元,占全局收入%。分别比20**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亿元,实现国税收入亿元增长亿元,占全局收入%增长%。说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加工企业已是**市工业的最主要部分,亦是**市国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与重要增长源。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加工企业基本上实行“1+1”配套的运行模式,即铜加工企业大多成立了关联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这些铜加工企业均为独立核算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冶炼生产粗铜锭;另一类是生产加工铜棒、铜线或铜带。这几类产品都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属于中间产品,主要销售给外地大型冶炼企业生产电解铜或加工铜制品。铜加工企业的原料绝大部分都来自广东、浙江等地的废铜,只有一小部分电解铜,且废铜的品种多、品位高低不一、又没有期货价,税务部门难以确定购进价格,这就存在企业购销业务“两头”在外,造成税务机关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这些企业进销货时间不固定,税收管理人员无法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难以掌握企业购销业务的真实情况,税源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税务部门承担的管理责任大、风险高,而且铜加工企业的进项发票多取自其关联企业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可抵扣税额是其关联企业直接开具的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所反映的税额,由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销售废旧物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为少数企业利用自开发票虚构数量、虚构价格、虚构货物以及把成品当废品收购等方式,虚开增值税发票以达到偷骗税的目的。
为了加强税源管理,保证国税收入,杜绝偷骗税,我局针对铜加工企业的特点,在进一步加强集中验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立税源管理新办法,做到用信息管税,使税源管理上档次,达到一个新水平,对铜加工企业实行有效管理,偷骗税情况减少,国税收入明显增长,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局信息管税的做法、成效与经验如下:
一、信息管税的主要做法
1、研发运行“一个系统”
面对铜加工企业的经营特点,我局在全省国税系统率先自行研发铜加工企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测算企业投入产出率,进行各项数据比对,对企业税负进行预警和监控。一是源头控制。该系统通过QQ服务平台直接抽取集中验货管理站过磅系统中的过磅数据,包括过磅时间、废旧物资实际重量,按企业名称自动生成废旧物资过磅数量,并与企业开具的废旧物资销售发票的废旧物资的数量(从CTAIS取数)进行比对,对企业收购废旧物资的实际数量以及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废旧物资收购数量的真实性,防范企业利用数量的进行虚开。二是收购价格的分析比对。集中验货管理站工作人员在验货过程中,通过中国再生资源网查询企业当天采购废旧物资平均价格,并在验货审核单上注明,以此确保企业收购价格的相对准确,防范企业利用价格的波动人为调节税负甚至进行虚开。三是测算企业投入产出率。该系统按月采集企业耗用主要原材料数量及产品产量、耗电数量等相关重点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看企业原料投入量、产品产出量与实际生产能力是否匹配,以此综合评价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税收风险。四是税负预警分析监控。从CTAIS中取本月应交增值税税款、本月应税销售收入,分产品测算税负率。税源管理部门通过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业税负率、主材物耗比、动力物耗比、财务数据等出现的异常现象,参照行业基准预警指标,予以税源监控的预警管理方法。对预警指标偏离率在±20%以上的企业,税负率小于4.5%,大于5.8%的属于异常,按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进行纳税评估。目前我局将铜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控制在最低控制线4.5%以上,即:增值税税负达到4.5%以上视为正常;而增值税税低于4.5%,则将其列为重点纳税评估重点对象。五是实行报表统一生成。根据数据来源及口径,对各类税收业务报表、台帐进行梳理、整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将网上申报、重点税源信息采集等系统采集的数据统一定制报表,统一生成,并通过QQ群集中
国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管控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自身的会计核算与管控能力。但在当前阶段,国有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针对国有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针对国有煤炭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以此为国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和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一、国有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意义
首先,国有煤炭企业通过开展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能够加深国有煤炭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成本情况的认知,为国有煤炭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保障,使管理者能够在发现成本管控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其次,国有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能够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对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为国有煤炭企业更好地开展其他方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再次,国有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是自身更好地提升内部成本控制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国有煤炭企业能够通过成本核算与管控及时发现成本管控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的重要成本项目进行积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更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提升成本核算与管控效果的目标[1]。
二、国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一、县的税源管理特点和难点
(一)税源集中,管户分散。地处咽喉两岸,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12个乡镇,人口38.5万,全县现有登记注册纳税人5600多户,乡镇以农业(烟叶、茶叶、柑橘)和采掘业(煤铁矿)为主,纳税人占60%,税源仅占10%,以起征点以下和免税户为主,税源小,管户多而分散,县城以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纳税人占40%,税源占90%,税源较大,管户少而集中。乡镇分局纳税服务工作量大于税收征管,而县城分局则是税收征管工作量大于纳税服务。
(二)信息多元,应用不够。税源信息存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采集的渠道应该是多元的,但县的国税部门在信息获取上,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信息采集主要来自于申报环节纳税人提供的税收申报数据及相关财务报表信息,管理环节的发票使用及日常管理信息,稽查环节的案件查处信息等,同时,辅之以少量的外部信息采集数据,数据信息的获取渠道比较狭窄,获取的数量十分有限;而在数据信息的分析应用上,则主要是以手工案头分析、经验推断为主的“点对点”式的采集应用方式,缺乏对采集信息的深度加工处理,往往是“采而不用”或者“用而无果”,从而造成信息数据的应用程度很低,综合利用效益不高。
(三)征管成本高,效率低。与经济发达地方相比,县的征管难度相对而言要大很多。我县在册登记的5600多户纳税人中,有3300余户纳税人位于非县城的其他乡镇,这其中又有2900余户为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分布于11个乡镇的各个村落,管理的范围很广、区域很大,但实际从事一线征管工作的人员却不足20人,使得人均管户数量多,管理区域大,一名税收管理员一般要管理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由于战线很长、交通不便,往往花在路上的时间远远长于实际工作的时间,使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税源管理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虽然我县纳税人户数很多,但真正缴纳税款的户数只有900余户,其中的2/3又集中在县城,这使我县大量的征管资源运用到了非缴税纳税人身上以及非重点税源地区的税收征管上,使税收征管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但税收征管质效却很低下。
二、县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县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利于优化税收服务。县管户的分散性,导致了税收服务的面很大,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在量上的不一致,通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在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税源管理规律,找准税源管理需求,改进税源管理措施和税收服务手段,并采取“抓大、控中、放小”的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需求提供切合各自实际的个性化的税收服务,从而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税收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纳税人的税法认知度和遵从度。
矿产品采选业税收治理实施办法
近年来,矿产物采选业迅猛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主要的促进效果。然则,因为矿产企业点多面广,且多处于山区,生产运营状况复杂,不合法开采景象分歧水平存在,躲避税收监管、偷逃税景象严厉,形成了很多税收流掉,建设扰乱侵犯了正常的经济税收次序,影响了矿产物采选业的继续健康发展。为增强全县矿产物采选业的税收治理,规范该行业税收次序,促进矿产物采选业的继续健康发展,决定在全县发展矿产物采选业税收专项管治。
一、基本准则和工作目的
基本准则:坚持依法管治;坚持企业自查与专项管治相结合;坚持管治与规范相结合;增强部分联动与信息共享。
工作目的:坚持综合治税机制,多部分结合行动,打击作废不合法采矿点;坚持信息交流机制,完成涉矿部分信息共享,将证照完全的采选业户悉数归入税收治理;履行矿产产物产量监控系统,增强税源控管;查处打击发票违法、偷逃税行为,震慑涉税犯罪;处分与指导偏重,规范企业财政核算。经过专项管治,梗塞税收破绽,规范税收次序,促进矿产物采选业健康发展和税收收入不变增进。
二、管治范围和首要工作
(一)管治范围。我县境内一切从事矿产物采选业的企业和个人,重点管治煤矿、非煤矿、铁矿采选业。
强化地税管控力度实施意见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大力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为强化属地税源管控力度,稳存量,保增量,实现全区综合治税属地管控的责任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按照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为属地税源企业服务,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综合治税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管控、服务作用,确保属地税源不流失,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建立政府牵头、属地为主、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属地包保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税收监管责任意识,发挥、调动属地税收管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区域综合治税网络体系、责任体系,形成属地区域内综合治税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税源管控水平,共同营造法制、公平、有序、和谐的税收环境。
二、组织机构
建立区街联动的综合治税组织体系,区财政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区综合治税办负责指导、协调及组织实施工作。区综合治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其职责分工,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属地综合治税工作,及时向属地及区综合治税办公室提供涉税信息。区工商局及属地工商所负责协助办事处收集、报送涉税信息。区国税、地税分局及属地税务所负责协助办事处收集涉税信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