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3:09: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西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奋力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建设与中国重要中心城市定位相协调的先进文化,提升与直辖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开辟文化建设新境界,实施文化发展新战略,奋力把重庆打造成西部文化新高地。
一、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时代要求
2007年3月8日,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提出了“314”总体部署——“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四大具体工作任务。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简称《总规》),明确重庆是“我国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314”总体部署和《总规》,在实质上对重庆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完成中央赋予的重任,体现全市人民愿望,必须把重庆打造成西部文化新高地。要深刻认识文化在推动落实“314”总体部署、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紧迫性,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一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积淀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是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中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基因。经济社会要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工作措施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一座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一座有强大软实力的城市,其发展就稳健持续;即使在某一阶段发展较慢,也可以凭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谋求再发展、新发展。而一座表面堂皇、文化欠缺的城市,其发展就会像暴发户一样,大起大落,飘摇不定,甚至一蹶不振。二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既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能为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消费模式;能够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引领人们倡导和谐理念,培养文明风尚,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三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的竞争作用。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从国际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国内来看,一个地方与一个地方的竞争,表面上是硬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软实力的博弈。没有强大软实力作后盾,硬实力的优势就会逐渐丧失。
二、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有利条件
构筑西部文化新高地,不是一般性的工作目标,而是要求极高的战略任务。在这个问题上,盲目乐观、自鸣得意和信心不足、无所作为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当前,重点是要克服那种认为重庆文化内涵缺失、底气不足的消极情绪,牢固树立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雄心壮志,再铸重庆文化新辉煌,再谱文化发展新篇章。认真分析,深入思考,重庆完全具备建设西部文化新高地的“天时地利人和”。第一,有较好的物质基础。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硬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文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有清晰的历史文脉。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巴国古都、大夏皇都、抗战陪都、中央直辖市是她响亮的名字,闪亮的光环。巴渝文化源远流长,贯通古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独特的抗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文化、红岩文化、移民文化所蕴涵的“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推动着重庆的文明和进步。第三,有优越的政治资源。1994年,同志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1997年,重庆再度成为中央直辖市。2007年,总书记对重庆发展导航定向,作出了“314”总体部署。紧接着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总规》也得批复。市委主要领导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等等。中央的厚爱、历史的选择、机遇的垂青,既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又为重庆加快文化建设、构筑西部文化高地提供了政治资源。第四,有空前高涨的公众期待。面对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喜人局面,面对与直辖市地位不完全匹配的文化忧虑,面对重庆文化软实力扩张性不强、并且有向内萎缩的趋势,全市人民以及在重庆创业、生活的外来人,对加快重庆文化建设、深厚直辖市文化内涵的愿望日趋强烈,对增强城市文化品味、改善城市形象的要求日趋强烈,对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风尚的呼声日趋强烈,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需求日趋强烈。
三、打造西部文化新高地的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西部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西部省区将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担当“主角”,市场规律运作,培育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随着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所带来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中国西部正在摆脱靠投资拉动的单一增长模式,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自主创新”:西部科技工作“主题词”
长期以来,由于“三线建设”等历史原因,西部的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是中国科技资源“存量”的富集之地;同时,由于体制落后、机制不活、人才“孔雀东南飞”,西部又是科技创新“增量”的贫瘠之地。一方面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研脱节“自娱自乐”;一方面大量企业缺技术、缺产品,无米下锅。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至80%,而中国远远低于这一比例,西部则更低。例如,四川作为我国科技资源大省,这一比例仅为38%左右。
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更新思路。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明确提出,要以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基点上,要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目标上,要由被动适应发展转向主动引领未来;发展重点上,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上,放在先进应用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上。
近期,云南、四川两省相继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云南省科技大会旨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提升云南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四川省科技大会明确提出未来15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两个大会不约而同地将“自主创新”作为本省科技工作最核心、最响亮的“主题词”,折射出西部政府深刻的思想观念之变:“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走访西部各地,记者深刻感受到,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在各地蔚然成风,依靠科技促进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摘要: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从本质上来看,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西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制度安排非均衡性原因制度均衡制度陷阱
Onthenon-balancedofsystemsbetweenthewestandtheeastandtheinnovationofsystemsinthewest
Abstrct:Asystemisthebaseandconditionofregiondevelopment,thegapofthedevelopmentbetweenthewestandtheeastisnotonlythedifferentofthedevelopmentofeconomicbutalsothatofthearrangementofsystems,thestructureofsystemsandtheutilizeefficiencyofsystems.Thearticlediscussedthecausethatthewestonthesupplyandarrangementofsystemhadlagedtheeastfromthemanifestnon-balancedonthesystemofthewestandtheeast.Bybasingonanalyse,thearticlebroughtforwardsomeadvancethatthesystemswereperfectedandinnovated
Keyword:thearrangementofsystemnon-balancedthecause
thebalanceofthesystemsthepitfallofsystems
西部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
1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性
1)西部地区的普遍贫困现象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瓶颈。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主要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土质贫瘠,拥有全国56%的国土面积,可耕种的面积却极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严重。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小,农村地区普遍贫困现象严重。据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统计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08.5亿元,占全国比重仅为18.6%,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806元,东部地区为23273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418元,东部为8143元。全国592个贫困县大多也都分布在西部地区,极端贫困人口也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2)农村产业升级及转型基础差使新农村建设面临更多困难。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基础差,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得新农村建设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就三次产业生产值来看,西部地区2010年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10701.3亿元,占全国26.4%;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40693.9亿元,占全国18.5%;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3.3亿元,占全国1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在全国占有比重相对较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不到1/5。这与西部地区拥有686.7万km2土地面积,占有全国总面积约71.5%形成鲜明对比,就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50∶37;东部地区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4626.3亿元、114553.3亿元、102851.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49∶45。从三次产业比重排序来看都是“二三一”,但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东部地区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东部地区8%,这不仅表现出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大,而且说明西部地区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粗放型经济为发展模式没有改变,经济附加值低,服务业发展落后。
2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针,由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以及生态环境不佳,加之地区普遍贫困现象和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差,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困难。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更应该立足于现状,将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全面考虑,内容应该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等等多个方面。同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对农村地区未来发展蓝图的描述,规划内容应该对村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管理,对村庄的工程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1)基于农业现状,深层次研究产业配置。西部地区现状农村经济收入主要由从事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获得,其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种植方式较为传统,这种方式的农业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围绕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的产业配置及经济目标的规划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首先,应该基于现状农业基础,提出具有现代农业产业的村庄建设策略。通过研究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和引入先进的耕作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农地种植产量和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研究实现农业结构转化和多元化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实现灵活农业生产,通过引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建设规模化的农产品市场,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该加快农村职能的转化,探索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农村产业提升空间大、农村劳动力富余。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整合农村资源,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积极发展其他非农耕产业。根据郭俊华的研究,以产业作为载体,以产业化作为动力,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主要分为5种类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第三产业服务型、资源开发型。新农村建设规划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类型,也可以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尝试发展其他新的发展模式。
2)基于农村现状,明确村庄建设任务。村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内容主要通过研究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村庄功能组织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村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工程管线设施、建筑平面布局等作出统一规划,并安排近远期建设用地及项目。首先,确定合理的村庄用地布局是实现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的首要保障。村庄用地布局是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上位规划,分析村庄自然环境,以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产业发展指导下,综合考虑村庄地形、地貌、资源状况及预测村庄规模,安排村庄的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等用地的布局,引导村庄合理有序建设。西部地区村庄用地现状多是就近农田,较为分散分布,这种分布方式不只表现出村庄乱建现象、土地资源浪费,而且也会造成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村庄管理困难,最终导致村庄发展困难。因此,合理的规划村庄用地布局首先应该协调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生产用地与居住生活用地的关系,应该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形及发展环境,对村庄布点进行整治,其形式有村组合并、拆迁重建、村内整治等。同时,应该协调好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交通等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保障对外联系和发展的通道。其次,在合理的村庄布局的基础上明确村庄建设各项内容是实施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村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安排村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文化发展设施、绿化景观设施等建设用地,确定村庄道路系统等级、各项工程管线指标、环境卫生及各项配套设施等。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村庄人口规模不等,人口结构不尽相同、村庄文化缺乏的情况下,对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设施的规模和选址应该做到既能服务全面,又不浪费资源。同时需要挖掘和引导积极的村庄文化,形成物质面貌先进、精神面貌积极的农村家园。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之路
西部贫困地区的“两基”状况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已成为制约全国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开申明狠抓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教育的决心,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笔者认为要确保“两基”攻坚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创新的道路。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由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西部地区的“两基”建设与全国是同时起步的,但为什么东中部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无大的改观呢?这是由多种客观原因引起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接着又发展中部地区,最后才开发西部地区,使得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也无一例外地与东中部拉开了差距。其次,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等等,导致教育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再次,教育投入不足,投资方法不恰当,致使西部地区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进而使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据有关资料报道,至2002年底,全国2860个县中,还有431个县未实现“两基”,而其中372个县是西部十二省的,占未实现“两基”县数的86.3%。从一些指标看,全国东部九省(市)已全部实现“两基”,中部十省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也达到94.7%,而西部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仅为77%,有的地区差距更大。这一事实说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能走东中部的道路,因为这里缺少的不仅仅是教育经费,还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除了投入资金怎么用,还有好多问题需要考虑。
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开发是西部社会全面开发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的开发,也是文化的开发和人才的开发的过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碰到的最大困难除了资金以外,就是人才。特别是各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最为缺乏。当然西部缺“才”不缺“人”,缺“财”不缺“力”。如何将现有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西部开发处于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标志。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现象,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网罗人才资源。所以,为西部地区培养本土化的特色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如果错过了基础教育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也可能大大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与西部农村农业、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两基”攻坚要取得质的革新和量的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中国西部地方行政革新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一种“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即经济发展的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划强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显现。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既要履行政府的一般职能,又要发挥其特殊作用,因而这种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要求西部地方政府必须调整角色,创新行政,变革制度,推动社会与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20世纪oo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与此相适应,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出现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多次变革。正是在这种经济体制转轨、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日益扩大,例如城市房地产制度的改革,使城市的固定资产成为市场上可以定价和交易的产品;又如财政分税制度改革,使地方政府第一次取得了“剩余权”,通过这些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有了明确的财权和事权边界;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经济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加,地方政府的竞争意识急剧增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权力和权利主体的地位迅速崛起,如果我们把市场健康发展看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的话,那么,地方政府便成为强化行政区经济的主导变量。在内生变量作用不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行为就显得异常重要。于是,“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便油然而生,即经济发展的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事实上的行政区域强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显露和突出。这种现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透过西部地方政府的各种行为,表现得十分突出。应当承认,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可能比中央政府更为清楚何种制度安排适合其发展需要。当制度创新的收益大于其支出时,制度创新有利于地方利益的增加,地方政府就会积极推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故而,在地方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有利于制度创新。但是,随着地方利益独立化及地区经济利益差异的拉大,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利益主体介入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之后,他们便无一例外地奉行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选择,当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政策与本地区利益一致时,他们就会自觉执行;当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政策与本地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采取变通的办法,达到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目的。所谓的“绿灯亮了快步走,黄灯亮了绕道走”,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是这种行为的生动写照。
地方政府权限的膨胀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据我们调查,在市场容量增长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一些西部地方政府便不合理地运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产品流入本地市场或限制资源商品、初级产品流出本地市场;运用经济政策倾斜,刺激当地低质量的产品扩张市场容量,缩小外地高质量的产品在本地的市场份额;甚至画地为牢,层层设卡,对商品流通进行“超经济强制性”的封锁。例如一位商客从浙江汇入陕南某县农行一笔大额资金,用以收购该地香菇,但受到当地银行的百般刁难,每次只能支取很少资金,根本不够支付农户。他雇佣农民上山挑货,可当地税务部门却向他摊派额外费用,结果使收购成本大为增加。
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实质上是行政性权力在资源分配上的反映,究其根源是地方政府对其自主权的极端化运用。在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中央政府企图通过创造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方式,给企业放权,逐步实现微观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政府向企业的转移;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隶属依赖关系,随着中央将一大批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支配力量。由此诱发了以区域为利益主体,超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市场性关系与地方政府为利益主体,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在这一矛盾和冲突过程中,行政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宏观调控。在目前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充当市场“校正器”的角色:另一方面,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扮演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保护器和助推器的角色。显而己见,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种种抵触,从根本上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地方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阻碍了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在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反宏观调控行为便是地方政府在纵向上对经济权限的割据,它们都具有经济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特征。地方政府的这种反宏观调控行为,其根源在于政策导向上的缺陷以及地方政府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是地方政府和权力阶层“寻租”活动的外在化表现。上述分析说明,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性不可能自动实现,两者以什么方式结合,在很大程度_L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特别是在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地方政府及时转换角色,创新行政,改变制度,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场发育相对不足,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中国西部地区来说,地方政府不仅要履行上述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而且还必须承担部分替代市场、培育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植贫困、治理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一系列特殊职能,打造后发优势,吸引、聚合各种资源参与西部大开发。所谓部分替代市场职能,就是在市场机制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由政府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直接的行政规制手段参与到市场内部,以各种手段发育市场,弥补残缺的、不规则的市场。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在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十分有限,单靠市场机制来引导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不仅力度不够,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稳定性较差。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配置资源的功能。培育市场,是指由地方政府采取种种措施,为市场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加快市场发育的进程。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之所以要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职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强韧惰性力的严重制约。在市场发展进程十分缓慢的情况下,要拆除影响市场发展的各种落篱,建立能够促进市场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环境条件,以加快市场发育的进程,地方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体制的形成和成熟历经了数百年的内蕴自发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却要在数十年间实现从根深蒂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此期间,各级政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西部地区计划经济影响巨大深远,市场经济力量极为薄弱,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以陕西为例,非公有经济从1988年占经济总量的18%到2002年的31%,虽然增幅不算小,但与东部省份比较,所占比重还是过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境内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顿,但由于涉及问题多,情况复杂,至今没有走出“围城”,摆脱困境。而国有企业的困难,反过来又制约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西部地方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地方政府的推动,西部地区要完成市场化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生活条件等传统设备,而且还包括通讯、能源、电网、网络等现代设施,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发达便利的道路交通、航空航线、信息通讯是区域经济起飞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76%不通公路的乡主要集中于西部,除了一些大、中城市外,一般中、小城市和乡村没有多少现代技术设施,处于信息贫困状态。落后的基础设施,既拉大了西部地区与全国的距离,限制其直接与外界交往,更难以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成为制约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山于梦础设施投资巨大,市场主体不愿意或无力来提供,只能由政府出面组织或承担提供的职责。无论是中央投资的跨省区的公路交通、通讯的建设,还是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都起着组织、协调和投入建设的职责。
西部电影创新管理论文
摘要《可可西里》的出现使西部电影重新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胸怀:它在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上,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人物结构设置模式上,在丰富传统西部电影的类型与样式以及在影片结尾的处理上,较之传统西部片都有着自己的创新和突破。这部作品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开始留下“陆川西部影像”的印记。
关键词西部电影新西部电影现实主义《可可西里》人性
在中国广袤无垠的西部,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古朴而原始的民族风情永远都是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现在更是以其历史和现实在中国百年电影传奇中留下了最富中华民族本土文化意识和特征、并具有现代影像表述语言的西部电影。80年代中期到晚期,《人生》、《黄土地》、《红高粱》、《老井》、《孩子王》、《黄河谣:》等一批佳作的纷至沓来,使西部电影步入辉煌和鼎盛时期,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传媒及影像出版业包括盗版影像制品的迅速发展。由于网络文化的逐渐入侵,更由于好莱坞全球化霸权主义的电影文化扩张,致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滑坡”现象,这种创作的不景气与市场的受冷落,使西部电影如同众多国产片的遭遇一样好景不在。“尽管整个90年代不乏有《双旗镇刀客》、《筏子客》、《炮打双灯》、《在那遥远的地方》、《黄沙·青草·红太阳》、《秦颂》、《一棵树》、《西夏路迢迢》等优秀西部片,但除了个别作品大有反响之外。大多数作品因为缺乏集团冲击力和规模效应的烘托而反响平平”。
进入新世纪后,西部电影又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2002年《美丽的大脚》由于在第22届金鸡奖中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而使西部影人又恢复了往昔的自信。影片捧得四项金鸡奖大奖的业绩虽然不能替代市场回报的落差,但却使一直关注西部电影生存与发展的人们心头为之一振。更有人誉之为“新西部电影的第一部作品”。虽然《美丽的大脚》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这部影片的局限性在于它所关注的文化视角还仅仅驻足于一种区域性、全国性。并不具有一种共通的世界性乃至前瞻性的文化胸怀。但《可可西里》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使西部电影重新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胸怀。这部影片就像当年的《黄土地》、《红高梁》、《老井》一样。不仅具有一种民族性,也有着一种世界性(如《可可西里》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就是人类的永恒母题)。如果说《美丽的大脚》标志着新西部电影发端的话,那么《可可西里》则无疑标志着新西部电影的崛起《可可西里》不仅获得了第24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4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摄影奖,更是获得了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而陆川本人凭借此片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青年导演奖《可可西里》这部新西部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它在传统西部片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更是大胆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可可西里》较之于传统西部片,其突破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西部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弘扬和拓展
受30、4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有《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以及新时期初期“纪实美学”思潮的影响(这一阶段代表性作品有《沙鸥》、《邻居》、《乡音》……),西部电影也崇尚于一种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不懈追求。这种纪实性风格的追寻,使西部电影产生了一大批现实主义力作,如《人生》、《野山》、《老井》、《秋菊打官司》、《一棵树》、《美丽的大脚》、《惊蛰》等作品,这些作品由于以其真切地关注现实生活。细微地呈现、剖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力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高度融合的美学特质而闪耀于国内外影坛,使得中国西部电影具有了迥别于其他风格和流派电影的主流特质,《可可西里》毫无疑问承继了传统西部电影里的这种纪实风格,在此基础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
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论文
一、依法行政对于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具有特殊意义
(一)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西部大开发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政府性开发行为,离开了政府的直接参与和支持,离开了政府的规划、投入、调控和管理,西部大开发将不可能顺利实施。无数事实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证明,政府的直接参与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力保障。但政府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做到权力不越位、不缺位和不错位,却还是一项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到目前为止,实践不断地证明,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政府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全面依法行政,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需要,也才能把西部大开发实施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核心内涵。政府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涉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选择什么切入点进行创新,怎样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发展需要,这是需要做出明确回答的。就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加入WTO,成其正式法定成员多年,必须严格按照WTO法定规则和程序做事。通俗地说,WTO本身就是一套较为规范和成熟并带有强制性的规范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中国各级政府按其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就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必然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核心内涵。
(二)依法行政是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也是西部地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点对于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表明政府依法行政必须以推动社会发展为标的,同时也促进着依法行政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在规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目标和实现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揭示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多层面、多维度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必然成为政府依法行政建设的路径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要建立健全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决定制度和实施后的情况评价等制度。没有政府依法行政,就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
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西部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加快创新创业步伐才能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本文对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组织环境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平台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西部工科院校
引言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西部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加快创新创业步伐才能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近年来,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改制而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人力需求的变化,都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广为兴起,尤其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西部工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其独特的本土优势和专业优势,使得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和重点与其他地方高校有所不同,也使得西部工科院校对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本文就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对于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及思想狭隘
西部经济设计创新发展论文
设计创新在西部经济发展摘要:设计创新属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它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每一个过程之中。对于西部来说,要在发展中意识到设计创新是西部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之一。因此大力推动设计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设计、创新、设计创新、企业、西部、经济
一、设计与创新
“设计”,是一个恒古的话题。从人类的第一块石器到现在的电脑,设计始终发挥着推动人类进步的作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是不能没有设计”。一语道破了设计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大挑战,品牌战略、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利器,设计所成就的价值是企业品牌和产品最显性的价值,优秀的设计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乃至产业革命的必经之路。
“创新”,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表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但对于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场变化的大潮中,袖手旁观不进行创新无疑就是等于坐以待毙。
经济界把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根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的主要源泉,是人类的财源之富,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技术创新按创新对象的不同又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