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2:4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校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校园

玉树地震新校园新家园会有的思想汇报

编者按:连日来,在玉树大地上,救援在加速,爱心在涌动,坚强在传递。从灾后废墟上支起的一顶顶救灾帐篷,到活动板房里传来复课孩子们的稚嫩书声,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在痛苦中感受坚强,废墟上升腾希望,灾难中迸发力量。当总书记在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中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十二个大字,并带着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灾难面前,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敬爱的党组织:

当总书记在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中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十二个大字,并带着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这个动人情景,使人们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十二个大字,写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表达了党和政府的坚强决心,是对各路救援队伍的有力号召,是对灾区各级政府的明确要求,更是对灾区群众的巨大鼓舞。

连日来,在玉树大地上,救援在加速,爱心在涌动,坚强在传递。从灾后废墟上支起的一顶顶救灾帐篷,到活动板房里传来复课孩子们的稚嫩书声,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在痛苦中感受坚强,废墟上升腾希望,灾难中迸发力量。大震灾,震不倒生命的顽强与尊严,摧不垮血肉同胞的无私与大爱,撼不动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的坚定信念。“我可以向你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一定会尽快让孩子们复课。”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非典、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西南抗旱、王家岭生命救援、玉树抗震救灾……多少次,我们在“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坚定信念支持下,不抛弃、不放弃,创造了生命救援的奇迹;多少次,我们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召下,协力同心、排除万难,携手建设起更加美好的新家园。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抢险救灾,定能克服眼前的艰险,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灾难面前,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一言一行,寄托着群众的厚望,一举一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全力搜救被困群众,努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迅速修复基础设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务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恪尽职守中体现政治信仰,在无私奉献中践行入党誓言,带领广大群众奋起自救,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再过半个多月,就是汶川地震两周年。汶川、北川、青川……这片在强震中满目伤痛的土地,正在重建中再现勃勃生机。将坚韧种在土里,将目光投向明天,在灾难中坚守信心,从痛苦中迸发力量,我们一定能在雪域高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玉树。“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查看全文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一个甚至多个新校区。刚建立的新校区,硬件设施比较完备,但是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比较缺乏,校园文化特色普遍不突出。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创新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有特色的新校区校园文化。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高等学校历史的发展,是一所高校文化的积淀。高校档案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推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17,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足。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一所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于生源扩大,原来的旧校区无法满足办学条件,在广西崇左市建立了一个新校区。该校是一所边疆地区院校,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几度搬迁,数易其名,由中师至高师,由专科及本科,学校档案都忠实地记录了这80年来奋斗历程。学校档案文化内涵丰富,是一笔丰富的教育素材,但从目前来看,档案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笔者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学校新校区的综合档案室工作,经粗略统计,在近十年的档案利用工作中,档案室主要是提供给学校资料供评估、督查、工作查考,给学生提供关于学籍证明、成绩等,给教职工评职称、提资、提干等提供资料,而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档案资料数量十分少,仅限于提供一些照片和校史资料,学校档案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足。

一、高校档案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薄弱。人们的档案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很多地方档案工作还没能真正得到重视。大多数师生不清楚档案馆(室)的职责,对高校档案的内容和功能不太了解。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经常会有人问我,档案室工作很清闲吧?主要是管理人事档案吗?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就是一些过时的文件材料,档案馆(室)就是养老的地方,档案管理主要是整理一些旧文件和管理人事档案。高校档案工作者主动服务学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高校档案的价值还主要停留在收集、整理、查考、凭证这些方面,而对高校档案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则较少,对如何开发高校档案丰富高校文化缺乏研究,因而高校档案机构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档案信息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综合档案室设有三人,挂靠在校办,2009—2019年里,一人长期抽调到别的部门工作,其他两人除了管理综合档案、人事档案,在2009—2016年期间还负责收办上级文件和管理机要件,工作十分繁重。档案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缺少深层次的思考,2009—2019年期间本校档案工作人员关于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课题和文章几乎没有。2.馆藏不丰富。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学校的生存、发展,高校档案就是一部学校发展史,蕴含着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杰出的校友风采资源[1]17。这些档案资源以不同类别、不同载体的形式分布在各类档案中,对新校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在档案收集工作中,档案部门的工作者一般比较注重收集学校内部产生的文件资料,而校友档案、校园文化活动档案等往往比较薄弱,而这些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作为边疆的一所地方院校,80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历尽艰辛、艰苦创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培养了近八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服务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学校的校友档案很单调,一般仅收集有学生的成绩、学籍、奖惩、入学、毕业及毕业去向等信息,杰出校友档案不够详细、丰富。3.档案宣传不力。(1)馆藏档案宣传不力。每一所高校的档案资料极其丰富且都各有其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但除了个别研究人员,大部分人不了解档案馆(室)有哪些方面的档案,档案中有什么样资源可以利用。高校档案机构在馆藏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没有充分认识档案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把档案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去。(2)档案工作自身宣传不力。高校档案部门偏重业务工作,历来都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做辅助工作,而忽略了自身宣传和推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档案部门其实以各种方式参与,如学校年鉴、知名校友回忆录的编写,学校宣传片的拍摄都离不开档案材料的支撑,都需要档案部门提供大量档案材料。由于档案部门宣传工作的忽略,让许多人忽视了档案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导致档案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被重视[2]27。

二、利用高校档案服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意识。(1)学校将高校档案管理纳入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重视档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肯定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25-26。学校新校区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档案资料,在传承中创新,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和档案部门联合起来,研究分析学校馆藏档案,把档案中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运用到新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当中,运用在建筑物、景点、路标、绿化活动场所中,运用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中,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校园环境,避免了“千校一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为例,学校在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户外校史园,在校史园建设中,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史料,根据每个重大历史节点布局微缩景观,以图文、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学校80年的办学历程;以1:1的比例模拟建造了学校的旧校门(广西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并模拟建造了当时的平房教室。将校史教育和校史的介绍室外化,让师生了解学校的校史校情,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穿越“时光隧道”,共同追忆学校的峥嵘岁月。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挖掘学校校史档案,通过制作宣传片宣传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精神、发展历程,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可以开发杰出校友档案、红色档案等特色档案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实体化和具体化,对精神文化进规范、保障、约束。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校史档案的研究,学习借鉴高校长期积累的有效管理经验↑兰台世界LANTAIWORLD和成功管理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精神是“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办学特色是“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在引进人才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历年来学校人才引进有效制度,结合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留住更多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档案部门把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要有服务意识和前瞻意识,要积极从后台走向前台,认真分析学校的工作计划,时刻关注学校即将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寻找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结合点,自觉地把档案工作纳入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每年的新生入学,档案部门都积极开发校史档案信息产品,并积极推荐给二级学院、团委等部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将学校最原始、最真实可靠、最有说服力的档案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详细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学习优秀校友的杰出事例,并使他们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激发他们以校为荣、尊师爱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激励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斗志。2.加大档案的收集力度,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实现高校档案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重点。档案部门要主动出击,通过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收集和征集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各类资料,保证收集内容的深入性和收集载体的多样性[4]64。(1)注重收集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材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传播学校的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如校史讲座、文化艺术节、美食节等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自2017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中国壮乡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民族原生态特色的文艺表演;有民俗文化展演如剪纸艺术、民间艺人表演的“上刀山”等;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如舞龙、跳竹竿、陀螺等等;还有糍粑、灌血肠、五色饭等壮乡各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师生们还在现场展示了民族饮食文化和民族手工艺作品。“中国壮乡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壮乡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教育、民族美食,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档案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密切联系有关部门,多种途径全面收集这些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材料,不但丰富了库藏,也能为将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2)加大力度收集杰出校友的档案信息。杰出校友档案是高校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真实记录校友在学校的经历、事迹以及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影响,是新校区校园文件建设的重要的资源。例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996届物理系的周建新校友,毕业后就回到母校龙州县金龙乡中学任教,在距离越南不到6公里的边境镇中学,从普通教员到校长,毕业23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边境乡村教育第一线,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不折不扣践行着学校的办学精神:“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这些优秀的校友事迹,就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素材。档案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收集优秀校友的资料,不仅收集校友在校时的档案资料,还应收集离校后工作、生活的档案;不仅收集文献类档案,还应注重收集声像、实物等档案,不断丰富馆藏,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素材。要加强声像档案的收集,声像档案能够形象、生动、全面反映活动场景全貌。实物档案如校徽、图章、奖杯、奖状、名人手稿、捐赠品、纪念品也要注意收集,它们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3.加大档案宣传。(1)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馆藏,揭开档案馆的神秘面纱,让大众了解馆藏的内容。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档案,档案馆大部分档案资料都可以提供给大众了解利用,如教学档案、校友档案、社团档案等等。档案馆可以挖掘档案史料编研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作品,如《教学资料选编》《年鉴》《大事记》《人物传记》等;通过专题展览集中公布出某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的档案,让大众通过档案全面了解事件、人物的来龙去脉;通过网站、咨询服务台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档案馆开馆时间、借阅范围、程序和手续等,掌握利用档案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让有价值的档案史料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4]64。(2)活用档案资源,发挥档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馆把握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把死档案变为活资料,以原始、客观、真实的档案素材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档案库变为思想库,把档案馆变成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典范,据该馆网站公布,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秉承“构建历史记忆、大学文脉”的核心使命,构筑了多馆并存,多学科并举,实体与虚拟相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建成了“四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学校档案和文物陈列品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校史研究基地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基地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5]。(3)利用重大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学校以各项重大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档案材料,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活动[6]73。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建校8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挖掘校史档案的亮点,精选一批老照片和实物档案,结合学校当今的发展,精心录制学校宣传片《不忘初心绽芳华》,回顾了学校办学80年来坚守边疆,以教育报国为初心,砥砺奋进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了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潜心办学、默默有为,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感人事迹。宣传片传递了学校文化情怀,宣传了学校文化精神和特色,也让大众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视角下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一、通识教育与校园文化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学理念,不是单纯地追求专业知识教学,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将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开设通识课或素质选修课;进行相关专业的大类招生,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淡化专业界限;设立文理学院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因此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完全通过课程的教学实现,通识教育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应该是各学科相互融合、多元化、包容的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没有校园文化的通识教育是单薄和脆弱的。我国高校实施专才教育几十年,专才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体制中,学生在这种“专业至上”的氛围中也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对于通识教育表现得漠不关心,对待通识课疲于应付,这是校园文化缺失造成的。通识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才能“培育”出来,有了开放、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和资源,才是通识教育的根基和沃土。

2.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应该包含科技创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一个完全、完整的人,而这样的目标正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通识教育离不开科技创新,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更应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通识校园文化。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校园演讲稿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构建和谐社会征文: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构建和谐社会征文: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构建和谐社会征文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必然。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查看全文

高校文化建设的检视与策略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为掌握真实资料,对华东、华南和重庆地区的部分高校新校区进行了走访,并发放了近千份调查问卷。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少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一气呵成,但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却是分成若干期进行逐步建设的。运行之初,几乎所有的新校区都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教学生活基础设施,有些高校的硬件建设还相当优越,建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网球场等,这为新校区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被走访到的同学中,超过6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基础设施“很完善”或“比较完善”,校园环境也非常优美。﹙2﹚教育教学管理日趋规范,运行平稳有序新校区一般均成立有管委会等类似管理机构,对新校区的教学、学生工作、安保、后勤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并建立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管理制度来保证新校区的平稳运行。同时,各高校新校区在运行之初都非常重视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并针对新校区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有时会受到交通堵塞、教师上课晚点等情况,但80%左右的学生对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3﹚学生社团多元化,课外文化活动开展有序学生活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素质、密切课堂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各高校均充分利用新校区的优势资源,大力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以学术类、科技类、文体类、社会实践类等为主。在问卷调查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都参与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或学生社团,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文体艺术、社会公益、讲座和报告,最喜欢参加的社团分别为文艺类、创意类、社会实践类、体育类、学术类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校区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4﹚环境建设基本成型,育人功能初显成效蕴含学校精神文化的景观建筑,可以显现学校独特的人文精神,对师生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人文精神渗透物化到校园环境中去。许多高校均对新校区建设有统一规划,并通过修建各种各样的景观建筑、雕塑、园林等来营造文化氛围,这些独具匠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给予了师生多方面的熏陶和启迪,并逐渐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5﹚文化宣传媒介逐步到位,阵地建设逐步加强文化宣传媒介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在当今时代,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走访的高校中,大部分新校区都建有宣传橱窗、报刊亭、广播站等基本文化阵地,条件较好的还开设有电子阅览室,显著位置安装有电子屏,电视、网络进学生宿舍等等,这些均为丰富同学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荒地建校、异地办学是我国新校区建设中的普遍现象,边规划、边建设,学生分层次、分年级、分阶段进驻也是新校区建设初期的普遍现象。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精神文化传承不畅同一所大学里的文化主体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大学新生往往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而对大学的独特精神文化有所领悟,对本校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职业道德等有所认识;同时,新生也通过与老生的交流而对学校的校风、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认识逐渐深刻,学校文化就是这样通过新生与教师、新生与老生的联系而得以传递和继承[3]。但由于新老校区普遍距离较远,专业课教师如同“候鸟”穿梭在新老校区之间,老生也无法经常来新校区进行“传、帮、带”,无形阻隔了他们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新校区新生难于从师长与学长身上感受到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2﹚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文化内涵新校区一般具有较大的校园面积和空间范围,硬件条件相对优越和完善。但由于在设计上更多注重了建筑物的外形外表,而往往忽略了本校的历史精神传承,代表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明显不足,缺少文化内涵;再者,建筑物在命名时也较少有能体现学校特色和育人功能的名称,使人普遍感到缺少人文景观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缺乏文化归属感以及和老校区文化的不对称性。﹙3﹚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层次偏低大学文化的传承必然要通过具体的途径和载体来完成,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便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大多数新校区只有低年级学生入住,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但受经费、设施设备、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新校区缺少专业教师指导,文化活动成本高、层次低、形式少,大多数活动只停留在娱乐层面,学术型、经济型、社会型的活动鲜有开展。再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城郊边界,更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功能。调查显示,近60%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都是休闲娱乐类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打发休闲时间的主要方式是玩电脑、体育锻炼和自习等。﹙4﹚文化阵地和活动载体不足,功能发挥不明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校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活动也非常踊跃,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场馆、校园网络等各种文化载体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各种管理制度也没从实际出发,学生普遍反映新校区图书馆的藏书量少、种类不齐全、图书更新速度慢、体育设施少、收费不合理等,使得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在寝室上网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图书馆看书或去操场锻炼,校园网并没有起到作为学校系统内的信息管理交互平台进行高效运行和统一管理的作用。

影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发展不平衡“边规划、边建设、边使用”使学校缺乏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长远的统筹规划,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设计,更没有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内涵,重制度建设轻人文关怀,重外部建设轻内部协调,热衷显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忽视隐性的精神文化传承,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新校区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一脉相承的特征,缺少文化底蕴。新校区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底蕴薄弱高校新校区一般建在远离主城的偏远地区,与老校区距离较远,如广州大学城、重庆大学城的诸多新校区,师生普遍反映平时出行交通不便,接触不到社会文化信息,地缘文化相对单一,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少了传统的辐射和支撑,学生难以获得与老校区同样的高密度的优质信息和途径选择,一些可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很大作用的学习信息、竞争观念、先进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等社会文化相对匮乏,这种地理位置产生的校园文化“荒漠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全面地发展。新校区文化教育主体力量单薄,影响力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的缺位会使新校区难以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文化力量。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理解,很多人又笼统地把其等同于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层面上。再加上交通、住宿等实际情况,许多高校新校区大多存在着党政管理人员少,专职教师成“候鸟”的现象。新校区学生缺少了教师的言传身教,难以感受到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缺乏学长学姐的“言传身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缺少学术科研氛围的熏陶,更大大降低了新校区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得新校区学生无法充分领略到大学文化的真谛,进而导致归属感缺乏,极易产生失落感和边缘感。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破解之策

新校区建设是学校新的发展起点,要想破解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1﹚统筹规划,合理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正确认识并准确定位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学校特色,设计规划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擎起大学精神文化之大旗,创造新的文化力量;其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新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目标,逐步实施;再有就是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规章制度等方面建立起保障激励机制,组织整合各种文化因子,形成完整有序的校园文化体系,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2﹚夯实基础,重视物质文化的隐性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传承和弘扬大学自身文化时要特别重视各种物质文化建设。首先,新校区应有意识的对秉承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景观建筑予以原汁原味的移植或复制,通过这样,使新老校区师生很容易找到文化的联系和延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此方面就体现出了“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我校新校区建设也可从中借鉴,如可以把老校区中在20世纪50年代给我校的题词复制到新校区,使新校区所有学子都能从中得到激励,树立为国家交通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远大志向和动力。其次,老校区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可内化到新校区的基础建设上。比如新校区的广场上可以镌刻学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事件,主干道也可以优秀校友的名字来命名,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鲜活的人物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再次,新校区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因势利导,精心打造出赋予大学精神内涵的自然景观。如重庆大学的松林公园,既有风格各异、清静幽深的林间小径,又有催人奋进的缙云钟塔、五彩缤纷的云湖喷泉,也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情人坡”[4]。我校新校区内有桃花山,旁有李子湖,也可赋予“桃李满天下”之意,这对提升教风、学风均会产生无形的影响。最后,新校区的物质文化还要善于结合地缘文化进行重塑和创新,通过移植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优美山水等,使新校区时时散发独特的文化魅力。如我校地处江津,可把与江津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聂荣臻、周光召、邓稼先等的事迹镌刻在路碑上,既为同学们的奋发成才树立学习的榜样,又能丰富校园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3﹚全员参与,搭建大学精神文化传承平台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本源一体、一脉相承,多渠道、多形式传承学校的核心精神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建设格局,实现校园文化共建共享的统一。一是要结合本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结合新校区环境条件、教学要求和学生状况,及早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及体现以人为本的各种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5]。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堂上的教育作用。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把学校的办学思想、治学理念、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效果。三是重视教师的课后引导作用。鼓励优秀教师与学生班级“结对子”,建立班主任导师制、教师联系班级制、教授定时坐班制等,开展“校长讲校史”、“教授开讲座”等活动,加强与新校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学校的校风、学风和主流价值文化。四是注重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校园媒体和手机飞信、微博等私人媒体的功能和优势,扩大校园文化主流价值理念的影响范围和深度[6]。五是发挥优秀人物和榜样的力量。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感动校园年度人物”等的评选和宣讲,产生榜样效应,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学习氛围,达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目的。﹙4﹚特色打造,实现文化活动的精神和价值引领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然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实现。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应根据校区定位、学科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向来设计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新校区特色文化。一是充分发挥好新校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三支队伍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学习、竞争、合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铸造特色;二是坚持大型活动精品化、常规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多样化[7]。把握好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多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审美意识和年龄特点,赋予文化活动新的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既可以“挑战杯”、“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科技文化艺术竞赛为契机,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也可以形式多样的普及性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三是注重新老校区文化上的融合性和一体化。新校区要在传承老校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地缘优势,创新性地打造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品牌,使新老校区文化活动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如我校新校区举办的“明德讲坛”、“双福•行远”、“李子湖大讲堂”等三个学术品牌活动,既有老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校区自身文化的创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