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23:46: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闻话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多模态视频新闻话语识读
一、新闻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
过去5年间,国际间出版的基于语料库的期刊论文、专著、论文集,着眼于话语研究的也大幅增加。可见,经过数十年发展,学者们已不满足于词汇和短语层面的语料库研究,希望基于此前词汇研究的成功经验,开展更多话语语用方面的研究,使语料库方法在语言研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语言学研究者对新闻英语的研究主要涉及新闻导语的语言特点、新闻文体特点、新闻语言的模糊性、新闻语篇特征等。多数研究者以报纸、报刊为基础进行文本分析,利用语料库技术和方法,主要以词汇、词表、搭配、主题词等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结论主要停留于词汇和浅层句法层面上。另外,在数据源方面国内尚未出现规模较大电视新闻英语语料库,因此开展视频新闻话语分析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多为以新闻个案为主的定性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频新闻话语分析相对较少。
二、多模态视频新闻话语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近年来,多模态话语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多模态分析已广泛运用到符号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法学、美学和医学等各领域研究对象也从语言文字扩展到音乐、图片、影像、网页设计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人们在具体社会情境中总是运用多种符号资源来建构意义,本身就具有多模态性,而多模态的研究方法就是将语言及其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尽可能保持实际话语的原貌。文艳主要考察了教师语音语调等音韵特征是如何辅助课堂教学的,并比较了不同教师音韵策略的运用。王立非教授呼吁将多模态分析技术应用到第二语言研究中,并提出可以对演讲话语、教师课堂话语、学生口头中介语、商务英语谈判话语、电视英语新闻等进行多模态分析。多模态语篇被理解为除了文本以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多模态话语的最合适的理论模式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因为它不需要为适应新的目的而对理论框架本身进行改造。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似乎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本身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直接作为其理论框架。
三、视频新闻话语的多模态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一)多模态视频新闻分析工具与方法
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论文
键词: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来稿选登
[摘要]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新闻话语文化符号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闻话语;文化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社会认知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新闻话语文化符号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闻话语;文化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社会认知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新闻话语主观性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闻话语主观性
论文摘要: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性语言,其本身是客观的。然而由于使用语言的主体的介入,并服务于特定阶层,新闻报道必会通过其运用的语言传达个人或集团对被报道事实所持有的主观倾向或态度。读者可通过对其语言不同层面的分析,透视其主观性,掌握作者意图。
作为大众传媒中一种重要的媒介传播形式,新闻报道在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习俗。而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这使得新闻本身必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著名学者李希光指出:“新闻报道的致命错误就是让编辑、记者主观的价值判断或偏见不加掩饰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因为一旦读者与你的价值判断相左,他们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因此,高明的新闻制作者们会利用语言本身的特性或语篇结构的安排,隐讳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便成为了新闻语言中隐含的主观性因素。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这样一种特性,即说话人的语言表达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即说话人在说话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以一种隐性的态势在被阅读的过程中影响着读者的思维和判断。有效地对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进行分析和辨别,能够帮助读者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增强他们对新闻话语的反控制能力。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对非文学领域的主观性研究还有所欠缺。而对新闻话语的主观性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
一、词汇(lexis)
按照功能主义的方法leech(1981)把意义分为七种:概念意义(conceptual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meaning)、反射(折射)意义(reflective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meaning)、主体意义(thematicmeanlng)。其中,情感意义是指说话者或作者情感和态度的传达。所以,词义是多功能、多维度的复合体二即使一个词的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相同,也可能会引起读者不同的情感反映。因此,词汇的选择,为作者表达主观性提供了最常用也是最简洁的途径。新闻标题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常常最能体现作者的主观性倾向,读者往往能够通过一两字的点睛之笔,很快地抓住一条新闻的主要态度和立场。
新闻话语主观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闻话语主观性
论文摘要: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性语言,其本身是客观的。然而由于使用语言的主体的介入,并服务于特定阶层,新闻报道必会通过其运用的语言传达个人或集团对被报道事实所持有的主观倾向或态度。读者可通过对其语言不同层面的分析,透视其主观性,掌握作者意图。
作为大众传媒中一种重要的媒介传播形式,新闻报道在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习俗。而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这使得新闻本身必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著名学者李希光指出:“新闻报道的致命错误就是让编辑、记者主观的价值判断或偏见不加掩饰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因为一旦读者与你的价值判断相左,他们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因此,高明的新闻制作者们会利用语言本身的特性或语篇结构的安排,隐讳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便成为了新闻语言中隐含的主观性因素。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这样一种特性,即说话人的语言表达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即说话人在说话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以一种隐性的态势在被阅读的过程中影响着读者的思维和判断。有效地对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进行分析和辨别,能够帮助读者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增强他们对新闻话语的反控制能力。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对非文学领域的主观性研究还有所欠缺。而对新闻话语的主观性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
一、词汇(lexis)
按照功能主义的方法leech(1981)把意义分为七种:概念意义(conceptual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meaning)、反射(折射)意义(reflective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meaning)、主体意义(thematicmeanlng)。其中,情感意义是指说话者或作者情感和态度的传达。所以,词义是多功能、多维度的复合体二即使一个词的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相同,也可能会引起读者不同的情感反映。因此,词汇的选择,为作者表达主观性提供了最常用也是最简洁的途径。新闻标题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常常最能体现作者的主观性倾向,读者往往能够通过一两字的点睛之笔,很快地抓住一条新闻的主要态度和立场。
公共新闻话语权管理论文
摘要:“公共新闻”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2004年被引介到中国,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不久,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开始了国内媒体对“公共新闻”实践上的探索。本文从“公共新闻”的公共性与新闻性出发,探讨“公共新闻”的定位,并分析媒体、政府、公众在“公共新闻”中的三权分立。
关键词:公共新闻公共性新闻性三权分立
“公共新闻”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它被日认为是美国媒体为改变当时民众普遍对政治丧失兴趣,对媒体不信任、不关注,媒体与大众疏离的情况而做的努力。此后十几年内,美国在“公共新闻”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04年,“公共新闻”成了中国传媒界的新名词,蔡雯和李青藜在《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是理论界对“公共新闻”的最早引介①。此后不久,近年来新闻改革步伐一直较快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对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干部进行了电视直播,此举被认为是国内新闻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开始。
国内学者孙旭培把“公共新闻”概括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②。笔者理解为:“公共新闻”倡导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的广泛参与,媒体搭建平台,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在媒体领域内发起的一场民主化运动。“公共新闻”的概念虽然出自美国,但其被引入中国,并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产生影响,这并不是偶然的。而且中美两国“公共新闻”的产生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呼唤“公共新闻”的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逐渐转到公共品的匮乏③,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从媒体层面看,原先播报式的党政经新闻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愿望,而新生的民生新闻逐渐变得流于市井化和娱乐化,缺乏对公共问题的关注,而且在报道公共事务时缺乏客观理智认识矛盾、探寻解决之道的精神。于是,一种新的,有助于在公共领域内解决当下社会矛盾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形式的产生变得十分必要,中国的“公共新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这样应时而生了。
角色定位:公共性与新闻性
毋庸置疑,“公共新闻”正是由于其相较传统党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而言,对公共性的强调而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模式。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更体现在新闻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公共参与的方式,把被动接受的受众还原为能够积极参与、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公众。然而正是这种民主化的参与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美国有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实际上就是一种参与式新闻,对参与的强调使得公共新闻成为观点的集合而非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④,因此它破坏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对公共性的过分强调的确将危害新闻的本质,“公共新闻”在角色定位上不能偏离新闻,而应当在新闻领域内追求公共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结合。
新闻语篇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论文
【摘要】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新闻语篇,以揭示暗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效语言学基础上,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意识形态新闻语篇
一、概述
批评性语篇分析(CDA)又叫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是1979年由Fowler、Hodge、Kress、Trew等人在《语言与把持》一书中提出的。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CDA)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火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CDA保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系统功效语言学中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响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保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暗藏的意识形态,增强人们“批评语言意识”(Criticallanguageawareness),提高人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帮助人们对自己作为语篇生产者和接收者而介入的实践有更多意识,以便更好地敷衍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二、及物性
概念功效(包含经验部分和逻辑部分)用来表达新的信息或是给听话者传递一定的未知内容整个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内容的一部分,是表现概念功效的一个语义系统。及物性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效。本文提到及物性与传统的及物性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语法中的及物性只是句法上的区别,即动词带宾语。Halliday认为及物性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element)。过程主要分为6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现实世界中的一个过程,在语言上可用及物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过程来叙述;也可以用同一类型过程叙述,但需要变换参与者的地位。语篇中过程的选择参与者地位的安排,都体现了意识形态。例如:
图片新闻互文性研究论文
摘要
首创互文性概念的是20世纪60年代朱丽娅·克里斯特娃。互文性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其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互文性是话语研究中一个侧重点,关乎文本生产、文本分配和文本消费三个向度。图片新闻作为众多话语类型的一种,新闻话语的互文性研究不仅打破了孤立文本分析的僵硬和固化,提供了一个流动的视角,使目光投向文本对社会的表征、依赖和继承,使得文本分析成为考量社会实践、批判社会意识的有利工具和武器。
关键词:互文性;话语;图片新闻
引言
第一节图片新闻的研究现状
在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输入相关关键词(2000年—2007年)“图片新闻”、“新闻图片”和“互文性”进行检索。其中利用关键词“新闻图片”共搜索到7篇文章。这7篇文章主要关注新闻摄影,新闻图片的合理选择与利用及其新闻照片的审美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例如陈红梅的《新闻图片美的意蕴》文章中用美学的观点审视了新闻中配用的新闻图片。白长锐的《报纸新闻图片运用理论探讨》中主要探讨了新闻图片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巨大作用,指出了如何更好的利用新闻图片的两点建议。这些文章是新闻图片使用的经验性的总结,新闻实践性较强,让笔者进一步认清新闻图片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与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其中利用“互文性”关键词共搜索到59篇文章,经过统计发现与新闻有关的文章共6篇,它们分别为《讨论帖的互文性研究》、《互文性与英语报刊消息的汉译》、《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互文性研究》、《传播视野中的克里斯蒂娃符号学透视》》和《互文性及其在当代媒体中的应用》。陈琦的《互文性及其在当代媒体中的应用》主要关注媒体中互文性理论的运用,集中探讨互文性在广告中的作用。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主要集中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语中的互文现象的研究,综合了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方法,细致地探讨这方面的互文理论。这6篇文章都探讨新闻中的互文现象,丰富了互文理论,为笔者研究图片新闻中的互文现象提供了方法上的有益借鉴。
民生新闻传播问题及策略
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在于它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对话语权和知情权的渴求、促进公共领域的构建,从而进一步提高受众的公民意识;挖掘、传承、发扬区域文化和培育大众化特征的电视文化。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民生新闻有诸多不足,存在某些传播困境,如出现垄断话语权现象、粗制滥造、内容量多而质乏等,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对于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由此,采取策略完善民生新闻,使之走出传播困境,十分重要。
一、民生新闻的传播困境分析
1.传播主体存在垄断话语权现象现今,在具体实践中,民生新闻传播的主体走进充满刺激性的垄断传播话语权的困境,往往仅凭一家之言妄下论断。这种垄断的话语权,一旦出现矛盾的事件时,就对媒体的依赖极大,而不是寻求合法的法律手段来解决,只是一味地盲目崇拜媒体“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态度,如对政府和司法等的态度都会有影响。
2.传播内容量多而质乏,过于表面化民生新闻的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这就要求其在传播内容上锁定民众,关注与民众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但事实上,许多民生新闻传播的内容逐渐走向世俗化、庸俗化。具体体现在:主题事项过于繁多,以及大量完全没新闻价值的新闻出现,反复渲染和停留在充满刺激性的人或事件上,激发民众的好奇心理,这些导致民生新闻传播内容肤浅,根本不能真正反映出民生新闻的价值。
3.传播技巧单一,采访与编辑形式弱化这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注重采访的艺术,采访简单、通俗,选择拍摄的新闻素材和角度都很随意。二是目前许多民生新闻在后期编辑中将大量原始镜头随意堆砌,甚至有的被采访者话音未落就切换了镜头,可以说后期编辑十分粗糙。三是表现手法“娱乐化”,即借鉴娱乐手法,对偷盗抢劫、突发事件等新闻报道进行“情景再现”。然而新闻现场的第一手素材如果没及时获得,是无法客观再现的。这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并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综合上述,我国民生新闻还存在许多传播困境,已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使得传播效果不佳。由此,为了能更长久地发展,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民生新闻报道,使之尽快走出传播困境。
二、民生新闻的完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