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合同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20:47: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托合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托合同

财产信托合同

供货单位(以下称甲方)

地址: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需货单位(以下称乙方)

地址: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查看全文

资金信托合同

合同编号:

甲方(委托人):姓名(名称):

身份证号(营业执照号):

住址(营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查看全文

个人信托合同

甲方(受托方):五里雾住址:

乙方(委托方):住址:

为使乙方的个人财产稳定持续保值、增值,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甲乙双方订立如下信托协议:

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二,向乙方提供相关计划、思路及帐户明细

查看全文

财产信托合同

财产信托合同

立合同人:委托单位(简称甲方)_____

受托单位(简称丙方):_____

甲方向丙方办理财产信托,除确认财托字第_____号“财产信托基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外,有关财产信托的具体事项,补充订立以下条款:

第一条甲方将准备出售给_____单位的设备(物资),向丙方提出财产信托,并要求丙方在购货单位延期付款期间提供融资。

第二条甲方保证执行供需双方订立的供货合同。凡发生脱期交货或产品质量等违约事项,概由甲方负责处理。

查看全文

电力资金信托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平等自愿、公平互利的原则基础上,签订《宁波电力资金信托合同》。

第1条释义

在合同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解释或文意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1.本合同:指《宁波电力资金信托合同》及对该合同的任何修订和补充。

2.本信托:指根据本合同设立的宁波电力资金信托。

3.信托当事人:指受本信托关系约束,根据本信托合同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查看全文

借款信托合同

借款单位_____根据信托贷款有关规定出具借款契约,向人民银行信托部申请信托贷款,并约定下列条款以资信守:

第一条借款金额人民币___万元,用于___项目,其中土建部分____万元,设备____万元。

第二条保证将贷款用于上列项目,并按计划于____年__月__日全部完工投产,并实现预定的经济效果:新增产值___,产量___,利润____,税金___。

第三条借款期限____年,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利率按月息____厘____毫计息,每次还款同时计收利息。

第四条借款单位如果未经银行同意而改变计划,挪用贷款或物资,银行有权进行信贷制裁。

第五条贷款到期,借款单位主动归还,如不按期归还借款,除按规定加收利息外,银行有权在借款单位的存款帐户中扣还,借款单位和担保单位不得提出异议。

查看全文

寿险信托可行性模式的构建

摘要:寿险信托作为人寿与信托两种制度优势结合的金融产品,自诞生以来便受到海内外金融投资市场的极大追捧。其自身制度属性独有的双重风险隔离、收益率高、财富保值稳定等特性成为众多高净值人士财富投资、传承的首要之选。我国寿险信托市场刚刚兴起,在实务运行及理论范畴界定上仍存有含混之处,加之制度供给不足使得实务操作常常偏离法治轨道。在寿险信托法律模式构建中,各方法律关系主体的适格是基础,保险合同与信托合同的有效衔接是关键,依据信托财产性质的不同对运行模式进行划分是根本。文章从寿险信托法律结构着眼,条分缕析各个主体的寿险信托法律关系,对当下寿险信托运行模式进行辩证分析,以期设计出一种合乎法理的运行模式,发挥制度之最大效益。

关键词:寿险信托;保险金信托;保险信托;模式建构

寿险信托起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我国虽于2001年颁布《信托法》,但作为融合保险与信托双重制度特色的寿险信托业务直到2014年才开始实际运营。主要标志是2014年中信信托与信诚人寿合作推出了首款寿险信托产品。寿险信托市场近几年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近1000位客户设立了人寿保险信托,信托资产规模50亿以上;2019年寿险信托资产余额同比增长90%[1]。寿险信托作为家族信托的一个分支,亦作为从域外引入的新型金融投资产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寿险信托法律运行模式、概念界定、产品结构、域外法经验的研究与介绍还较为薄弱。尤其对实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回应。立法规范的缺位、理论概念的模糊阻碍了制度的纵深发展。寿险信托模式的合法建构将成为这一新兴金融产品快速发展的理论基石。

一、寿险信托的概念及特征

(一)寿险信托概念界定: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寿险信托又称人寿保险信托,在我国泛指以人寿保险收益为信托财产而设立之信托。人寿保险信托又以其信托财产性质不同分为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实务界与理论界往往将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统称为人寿保险信托,但在信托财产的表现形式与财产性质上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保险事由发生时间为节点,可以将寿险信托划分为保险金信托和保险信托。保险金信托是指在保险事由发生后以保险受益人所获之保险赔偿金为信托财产而设立之信托,在性质上属于金钱信托;保险信托是保险受益人在保险事由发生前,以保险金请求权为信托财产而设立之信托,信托性质属于财产权信托。保险金请求权(期待权)能否作为信托财产是实务界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期待权只是对将来取得财产权的一种希望或期待,期待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实际权利,最多只是一种取得权利的资格,它不具有财产确定性的特征,不得以此设立信托[2]138。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投保人放弃保险受益人变更权时,保险金请求权因具备确定性而可以作为信托财产[3]。本文赞同后一种观点。保险金请求权可否作为信托财产,其本质在于保险金请求权是否具备信托财产性质(确定性、可期待性)。依据民事权利概念,权利之位阶顺序依次为希望、期待、期待权、权利。其中,期待权系指,因取得权利部分之要件而受法律保护,再因市场经济交易之需求而成为权利客体,故赋予期待权民事权利地位[4]180。因此,期待权可以作为信托财产。落实到保险金请求权,从时间属性看,保险事由发生具有必然性(人固有一死),所以保险金请求权的实现具有可预见性以及确定性。从法律关系看,保险受益人地位的确定与否便成了保险金请求权是否具备期待权性质的关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具有变更保险受益人的权利,此时保险受益人的地位由于可能随时被投保人撤销,故其所具备的保险金请求权不具备期待权性质,即不可作为信托财产。当投保人放弃保险受益人变更权时,保险受益人地位便一直是唯一确定的,保险受益人之保险金请求权便具备期待权性质,可以作为信托财产。总的来说,以保险事由发生时间为节点,在保险事由发生后,以保险赔偿金所设立之信托为保险金信托;在保险事由发生前,当投保人明确放弃处分权(保险受益人变更权)时,以保险金请求权为信托财产设立之信托为保险信托。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二者的财产性质不同导致信托运行之模式亦不相同,对于二者概念的区分界定是进一步对保险信托、保险金信托法律运行模式探讨的基础。(二)寿险信托的特征。寿险信托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单一的投资属性,兼具一种人本主义关怀。寿险信托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家人、残障者以及弱势群体不因经济来源丧失而失去妥善稳定之收益与照顾。突显人本情怀是寿险信托制度在投资获利性之外的社会性关怀,是与其他金融产品相区分的独有制度精神。但是基于金融理财产品获利性的本质,如何使财富收益最大并且稳定、高效、安全是任何投资者对产品选择的首要考虑。从实用主义角度看,寿险信托制度的优势及核心价值突出表现在杠杆收益性和资产双重风险隔离两个方面。第一,杠杆收益性。寿险信托相较于其他信托产品,其信托财产的杠杆性以及收益保障的确定性是寿险信托的独有优势。保险的杠杆功能在人寿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投保人每年以较少保费的投入,在保险事由发生时往往会获得数倍于保费投入的保险收益。通过保险的杠杆率实现财富的迅速积累,再以巨额的保险收益为信托财产设立信托,通过信托机构专业的资产管理从而确保资产在长时期内保值增值。第二,资产双重风险隔离。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仅为信托目的而存在,其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且在委托人、受托人破产时,除债权人在设立信托前已对信托财产具有的优先受偿权外,信托财产不得被强制执行。信托财产不得被强制执行已经被《信托法》明确为一项基本原则①。在保险端,除《保险法》第42条规定的三种例外情形外(即无法确定受益人、受益人丧失受益权及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收益独立于被保险人之遗产。这样,寿险信托便在信托及保险特有的风险隔离架构中实现了风险的双重隔离。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的高风险性以及单重风险规避效果,寿险信托的安全稳定性在当下金融产品中首屈一指。

二、我国寿险信托现行模式与存在问题

查看全文

托管经营法研究论文

证券营业部的托管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类特殊行为。在我国,托管经营产生的基础是证券营业部存在某种经营权存续障碍。由于目前我国企业托管没有现成的法律可循,而我国企业托管与西方各种托管方式的差别,使我们无法从西方有关法律推断我国托管的法理。因此,着眼于现有法律,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证券营业部托管的法理,非常有必要。sO100

信托与托管

托管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预先规定的合同,对托管对象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从法律上看,托管是信托范畴的延伸和发展,前者由信而托,后者由托而管。托管的前提仍然是信托,但在具体内涵上,又有区别。信托的内涵是资产的委托管理,而托管的内涵是企业的委托经营。两者虽然遵循着相同的机理,但因经营领域和方式不同,正在逐步趋向专业化,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目前我国的托管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债权托管和企业托管。典型的债权托管如我国为了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所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对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托管;企业托管是指主要以企业产权及其经营权为对象的托管,以有效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对陷入经营困境或发生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企业托管与债权托管的目的有所不同。债权托管的目的是加强债权催收,以改善债权人的资产结构,提高债权人的经营能力。而企业托管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证券营业部(或证券公司)的托管主要属于企业托管的形式。

(一)信托与托管的关系

从托管的本质来看,托管理念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来源于信托理念,托管是信托的发展和延伸。因为信托与托管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如托管的本质与信托基本相同:都是资产经营权的暂时转移。其次,托管关系与信托关系基本相同。在信托关系中,有三方当事人,即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在托管行为中,必须有三方当事人,即委托方、受托方和受益方。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委托人和受益方,可以完全是同一主体。最后托管的特征和遵循的原则与信托基本相同。托管与信托一样具有三大特征,即信托契约、所有权与利益分离、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与之相对,托管必须坚持三大原则:预定契约原则、委托自主性原则,和分开管理原则。托管必须坚持的这三大原则也是信托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

虽然托管与信托存在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但是信托与托管之间也存在一些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托对象不同。信托的对象比托管的对象相对来说要宽泛的多,而托管的对象主要指与企业有关的财产、产权或债权的托管。从国外托管的实践来看,托管主要有三大类运用领域:一是对主权权属不明的土地的托管,二是对企业财产的托管,对陷入经营困境或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三是对特殊历史时期的银行不良债权进行托管;2、受托的主体不同。信托的受托人一般是指信托公司或信托银行等具有信托业务资格的信托机构;而托管的受托人一般是专业托管公司或具有托管能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3、受托方式不同。托管公司与信托公司的重要区别在于托管公司不一定具有金融机构的职能。这些区

查看全文

权利义务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信托作为民法体系下建立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其设立、存续和终止必须以包含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形式予以表现。我国信托法规定,信托法律关系的成立应当采取信托合同等书面文件的形式确立,但信托文件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合同法律文件、亦即信托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不意味着必然适用合同法的规范和调整。

关键词:信托当事人权利义务

本文中,笔者结合信托的特点,就信托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内容作如下阐述:

一、信托当事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第三条的规定,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应该分别是: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我国立法机关对此所作的释义是:“信托是一种特定的理财制度,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有三个,即: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这是信托制度的一个特点。在信托法律关系当事人中,受托人是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财产的,这又是一个特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释义》(以下简称“信托法释义”)]

查看全文

经营法理研究论文

证券营业部的托管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类特殊行为。在我国,托管经营产生的基础是证券营业部存在某种经营权存续障碍。由于目前我国企业托管没有现成的法律可循,而我国企业托管与西方各种托管方式的差别,使我们无法从西方有关法律推断我国托管的法理。因此,着眼于现有法律,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证券营业部托管的法理,非常有必要。

信托与托管

托管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预先规定的合同,对托管对象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从法律上看,托管是信托范畴的延伸和发展,前者由信而托,后者由托而管。托管的前提仍然是信托,但在具体内涵上,又有区别。信托的内涵是资产的委托管理,而托管的内涵是企业的委托经营。两者虽然遵循着相同的机理,但因经营领域和方式不同,正在逐步趋向专业化,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目前我国的托管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债权托管和企业托管。典型的债权托管如我国为了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所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对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托管;企业托管是指主要以企业产权及其经营权为对象的托管,以有效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对陷入经营困境或发生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企业托管与债权托管的目的有所不同。债权托管的目的是加强债权催收,以改善债权人的资产结构,提高债权人的经营能力。而企业托管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证券营业部(或证券公司)的托管主要属于企业托管的形式。

(一)信托与托管的关系

从托管的本质来看,托管理念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来源于信托理念,托管是信托的发展和延伸。因为信托与托管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如托管的本质与信托基本相同:都是资产经营权的暂时转移。其次,托管关系与信托关系基本相同。在信托关系中,有三方当事人,即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在托管行为中,必须有三方当事人,即委托方、受托方和受益方。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委托人和受益方,可以完全是同一主体。最后托管的特征和遵循的原则与信托基本相同。托管与信托一样具有三大特征,即信托契约、所有权与利益分离、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与之相对,托管必须坚持三大原则:预定契约原则、委托自主性原则,和分开管理原则。托管必须坚持的这三大原则也是信托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

虽然托管与信托存在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但是信托与托管之间也存在一些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托对象不同。信托的对象比托管的对象相对来说要宽泛的多,而托管的对象主要指与企业有关的财产、产权或债权的托管。从国外托管的实践来看,托管主要有三大类运用领域:一是对主权权属不明的土地的托管,二是对企业财产的托管,对陷入经营困境或产权关系重大变动的企业委托专门的托管机构经营管理;三是对特殊历史时期的银行不良债权进行托管;2、受托的主体不同。信托的受托人一般是指信托公司或信托银行等具有信托业务资格的信托机构;而托管的受托人一般是专业托管公司或具有托管能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3、受托方式不同。托管公司与信托公司的重要区别在于托管公司不一定具有金融机构的职能。这些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