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20:40: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托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托风险风险规避论文
摘要:从理论上讲,信贷经营是无风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信托财产所有权风险、流动性风险、客户风险、制度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等。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开拓新品种,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把整顿后的信托业定位在“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主要经营资金和财产信托业务,发挥受托理财功能,以手续费或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金融机构。从理论上讲,委托人只要与信托公司发生信托行为,就应该支付报酬,如果受托人履行了作为财产管理者的所有职责,没有不当之处,信托财产发生损失的风险是由委托人来承担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信托行为的发生,就应该有利润。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信托经营是没有风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风险是难以避免的。
一、信托风险分析
(一)信托财产所有权风险
《信托法》总则第二条指出,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这里所确立的信托概念,是建立在“委托”的基础上的,而国际上的信托是建立在财产权转移基础上的。财产转移为基础的信托有两个重要的法律后果:一是所有权和受益权相分离,受托人取得了名义上的所有权,并据此从事管理活动,所产生的收益由受益人享有;二是确立了财产的独立性,解决了信托财产与信托关系中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之外的其他关系,信托财产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相分离,信托财产没有追索权。这两个法律后果使得信托财产完全服从信托目的。我国的信托业建立在“委托”制度基础上,委托行为不需要财产权的转移,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委托人,受托人只是把信托财产置于可控的位置。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委托人利用信托制度规避法律法规,如逃避债务和税收等,从而保护委托人的债权人利益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利益,但当业务中涉及以所有人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时,如购买股票、银行开户、缴纳税款等,受托人由于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在操作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所有权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小议信托单位名誉风险亟须关注
摘要:声誉风险对信托公司经营日益重要,通过揭示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不同的表现特点和在目前信托业务中的表现形式,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阐述了声誉管理对信托公司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提高信托公司声誉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经营管理;政策建议
近年来,信托公司蓬勃发展,业务量激增,资产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隐藏的声誉风险正在随业务扩张而逐渐暴露,成为摆在信托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对此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监管建议。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风险爆发,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房地产信托风险以及调控
一房地产信托面临的风险
1.国家宏观政策影响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政策形势,随着央行121号文件和国务院18号文件的出台,房地产通过银行融资的难度增大,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虽然开始显现,但同时也将风险转移了过来。2005年银监会出台了212号文件,明确提高了现在贷款类的房地产信托门槛,原来占60%以上的房地产信托门槛提高了。因此影响到了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的规模和发展。
2.房地产自身行业风险
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一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信托。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房地产的繁荣和衰退都是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结果。如果房产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居民消费承受能力,就可能存在房地产泡沫。如果泡沫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影响到房地产信托。根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1—12月份,我国房地产投资增幅不断降低,其直接原因就是国家针对局部地区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宏观调控。房地产自身行业风险增加了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风险。
3.项目自身及市场风险
信托风险及规避方法思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把整顿后的信托业定位在“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主要经营资金和财产信托业务,发挥受托理财功能,以手续费或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金融机构。从理论上讲,委托人只要与信托公司发生信托行为,就应该支付报酬,如果受托人履行了作为财产管理者的所有职责,没有不当之处,信托财产发生损失的风险是由委托人来承担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信托行为的发生,就应该有利润。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信托经营是没有风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风险是难以避免的。
一、信托风险分析
(一)信托财产所有权风险
《信托法》总则第二条指出,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这里所确立的信托概念,是建立在“委托”的基础上的,而国际上的信托是建立在财产权转移基础上的。财产转移为基础的信托有两个重要的法律后果:一是所有权和受益权相分离,受托人取得了名义上的所有权,并据此从事管理活动,所产生的收益由受益人享有;二是确立了财产的独立性,解决了信托财产与信托关系中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之外的其他关系,信托财产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相分离,信托财产没有追索权。这两个法律后果使得信托财产完全服从信托目的。我国的信托业建立在“委托”制度基础上,委托行为不需要财产权的转移,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委托人,受托人只是把信托财产置于可控的位置。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委托人利用信托制度规避法律法规,如逃避债务和税收等,从而保护委托人的债权人利益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利益,但当业务中涉及以所有人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时,如购买股票、银行开户、缴纳税款等,受托人由于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在操作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所有权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房地产信托项目财务风险论文
一、房地产信托项目财务风险的表现
在资金型房地产信托中,无论是股权投资、交易融资,还是债权融资、权益投资,从本质上看,信托公司都是房地产公司的债权人,都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期限较短,一般在1.5-3年,无法覆盖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二是利率较高,一般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三是还款来源主要依靠项目销售回款;四是要求固定回报,到期收回全部资金。财务风险,简单来说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具体可分为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
1.经营风险
一般来说,房地产信托项目中,经营风险主要表现有: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房地产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支付首付款的购房者应付的剩余购房款。其形成主要由三种形式:一是应收银行按揭款:已向银行申请办理按揭手续,但尚未到账的销售款,该种形式为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形式;二是应收客户按揭欠款:在房地产公司连带担保的期限内,客户未按照合同约定按期支付的按揭款;三是分期付款前款:客户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时,未按合同约定交纳的购房款。在多数房地产信托项目中,应收银行按揭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回款时间有赖于银行内部审批速度;后两种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购房者主动违约,也可能是购房者与房地产公司有纠纷,甚至还有开发商虚假销售的可能。房地产公司的存货就是在建项目,其数额是房地产开发尚未结转到销售成本的金额。大致可分为土地取得成本、开发前期费用、建筑安装费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开发间接费用、各种规费税费、不可预见费用。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按照工程进度拨款,计入开发成本科目及存货科目,资产负债表余额显示的存货是累计开发成本扣除销售结转后的金额。存货管理要求房地产公司必须对项目预算、项目进度、付款审批等有完善的记录,否则将造成财务记录与施工情况不符,影响管理层对项目整体把控。
2.筹资风险
房地产公司筹资风险主要表现有: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风险、关联方交易风险。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企业使用信托计划资金一般成本较高,企业有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财务风险较大,从而也增加了企业进行再融资的难度。企业举借外债形成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由于房地产信托无论以何种方式放出资金,绝大部分是要求固定回报,到期收回全部资金,可以看做固定期限的贷款。如果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旦资金流运作不顺畅或销售无法达到预期,公司的资金链就有可能断裂;房地产公司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从而使得信托项目的到期兑付存在较大风险。在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经常会看到“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中包含关联方往来。一般说来,“其他应收款”中的关联方往来是房地产公司向其关联方提供了各类劳务、服务或贷款,房地产公司应收未收款项;“其他应付款”中的关联方往来是关联方提供了各类劳务、服务或借款,房地产公司应付未付款项。该部分风险既有经营风险,也有筹资风险。多数情况下,关联方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方面,比如非出于项目开发需求而进行的大额资金往来(股东投入注册资本后以股东借款或关联方往来款的形式将资金抽出等),导致开发营运资金被占用,影响正常开发进度,最终诱发企业资金链紧张等后果。
信托投资公司风险评估论文
内容提要:根据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规定,借鉴《巴赛尔协议》、《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办法》、《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构建信托公司风险控制三级指标体系,据此对信托公司进行风险评估与监控,从而实现对信托公司风险的量化管理。
关键词:风险指标信托公司风险评估
在历经5次整顿,2002年回归主业后,中国信托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信托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金新信托乳品计划到期未能兑现、青海青泰信托巨额亏损以及金信信托停业整顿等风险事件说明,信托公司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事实上,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能够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托财产来源的广泛性、信托财产运用方式多样性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然而在我国投资理财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投资理财市场尚不发达、投资者投资理财理念尚不成熟的环境下,信托投资公司也承受着很多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的风险。这就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科学、专业的风险控制体系,运用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才能够适应信托投资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信托公司业务及风险揭示
信托公司的业务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五大类:
1、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
企业基金信托模式及风险控制探讨
【摘要】企业年金是我国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而实行的一种自愿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由用人单位、职工共同缴纳,金融机构参与运营的,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年金的组织模式具有多样化,其中我国企业年金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为信托模式。企业年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企业年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年金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其在未来投资市场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本文主要以企业年金为基础,对企业年金的基本涵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年金基金在市场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企业年金;信托模式;基金;风险;措施
一、企业年金的涵义
1、含义。企业年金是我国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制定的一项补充养老制度,是一种自愿性的养老保障机制,企业、员工需要在满足基本养老的基础上参与,但不具有强制性,是目前最主要的补充养老保险模式,在提高养老水平和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年金制度的发展可以逐步降低政府养老金负担,降低统筹型养老保险对老龄化问题的敏感程度,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入市还可帮助平抑金融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产生的波动,而企业则可以利用其税收递延效果,在较小成本下其提高员工福利保障,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我国企业年金相关制度中明确提出,企业年金基金需要由独立的具有资质的法人企业或基金会作为受托人进行单独管理、规范运营。2、模式类型。企业年金制度的模式类型较多,这些不同模式来自世界各国的年金制度,目前,企业年金的模式主要有基金会型、契约型、信托基金型、公司型等,其中我国采用信托基金型,主要指年金单独托管,由受托人负责统筹安排投资运营、账户管理等工作,年金的管理及投资运营都必须委托由专业机构进行。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信托模式。在诸多模式中,我国主要以信托模式为主,企业年金由专业受托人进行资产管理,在信托模式当中涉及多个主体,除了受托人、托管人之外,还包括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等。在该模式中企业年金基金属于委托方,企业年金基金属于委托财产,企业将年金托管给专业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其进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管理费用后,全部纳入年金账户。
二、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快,传统统筹式现收现付制为主的养老保险制度,压力将越来越大,亟需调整现有统账结合式养老保险制度中,现收现付部分的比例,增大基金部分占比,以缓解老龄社会到来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基金制养老保险的制度,势必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主要辅助制度,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真正起到养老保障的“第二大支柱”的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企业年金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年金基金总额达到11000亿元,比2015增长1550亿,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六,总人数增长九万人,同比增长百分之零点三。由此能够看出,2016年整体比2015年规模有所扩大,不过相对有限,尤其是企业数量增长不足900家,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仍属小众。根据2017年12月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发表的相关企业年金基金数据显示,我国新增企业年金基金的数量达到8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加4000多个,新参与企业年金企业人数达到2330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额达到1288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也较上年有所上升,2017年投资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五左右,与2016年相比增近两个百分之点。由此能够看出,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整体规模、参与企业、参与人数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企业年金的整体规模增幅扩大,企业年金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我国企业年金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议重视信托公司声誉风险
近年来,信托公司蓬勃发展,业务量激增,资产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隐藏的声誉风险正在随业务扩张而逐渐暴露,成为摆在信托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对此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监管建议。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风险爆发,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不具有传染性,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是主观判断的结论,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9年以来,信托规模急剧增加,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风险控制探讨
摘要:在现“三权分立”背景下,土地经营权可作为客体通过信托企业进入市场中流转。但大多农民不清楚其中的权责分配关系,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土地经营权在信托流转实施中也并不顺利。为了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在法律中明确信托流转各方的产权责任,监管控制,控制好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过程中的风险。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土地信托;风险管控
一、引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但我国进行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不信任信托企业。农民是土地承包权所有者,他们的不认可就相当于这个信托流转体系没有主体,所以要成功的进行土地经营权的信托流转,要在法律上明确当中的权责,取得农民的信任。
二、分析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风险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近年来,现代农业快速代替传统农业,这就要求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生产模式更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迫使土地市场加快流转运营[1]。此时国家提出“三权分置”政策,即“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该政策的提出切实符合当下现状,可有效改善目前土地耕种面临的现实问题,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信托流转可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但在土地信托流转过程中关于风险控制规范,却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二)内在因素在土地现实问题和“三权分置”政策背景下,若能在法律上明确制订出条文规则,土地信托流转可有效解决土地搁置问题,同时促进农村创新发展,增加农民和信托公司收益,确保信托流转行业的良好发展[3]。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的风险包括农民对信托公司及土地流转活动的认知不清和不信任,这就迫切需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法律定位[4]。
信托投资企业风险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整顿与规范,全国有80多家信托投资企业得以保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财富日益增长,对金融信托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信托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托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力以赴地降低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使我国信托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信托金融产品风险委托人控制
一、我国信托业风险分析
随着《信托法》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许多信托公司迅速推出了大量的信托产品,这些信托产品打通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隔阂,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我们在对此感到欣喜的同时,还应对信托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强有力的控制,以使信托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信用风险。信托行动中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受托人信用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对其他信托主体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受托人的信用是信托公司经营的生命线,而委托人正是出于对其无比的信任才将自有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而一旦信托公司丧失了信用,那么它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就会迅速被市场所淘汰,甚至还会对同业其他企业的信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信托公司在经营中一定要坚持诚信原则,努力锻造本企业的金字招牌。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委托人因信托产品流动性的不确定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当前,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大量的资金信托计划,这些信托计划一般属于中长期金融产品,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进行法定交易的平台,这就使其极其缺乏流通性,其流通性甚至远远比不上债券等其他投资工具。一旦宏观经济或金融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委托人就有可能会面临损失。因此,提高信托产品的流动性是信托业一个急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