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态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8:5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势态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索新势态下高校体育软实力内涵

摘要: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被确认为一种软实力后,各国就都把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人们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法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构成体系的要素,旨在构建和谐、健全的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力,增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关系的辨证分析,凸显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功能价值,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体育文化软实力和谐社会普通高校发展战略要素体育文化创新

“软实力”其实质是一种精神实力,它与“硬实力(即物质实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作用。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确切地说,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综合因素而言的。体育是人类一项美好、纯洁、积极和健康的活动,它所崇尚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增进友谊的精神和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因而古往今来,体育得到世界不同种类、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热爱。

一、体育文化软实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体育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体育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体育文化软实力有利于聚合民族精神

查看全文

分析新势态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合作战略

摘要:“走出去”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内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石油需求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要适时调整目标市场选择和“走出去”形式选择,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政府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共同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选择

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国内石油储量、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石油消费量的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以石油的可持续发展支撑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石油供求现状严峻

(一)我国石油储量有限,稳产、增产难度较大

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仅有212亿吨。论文百事通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重油、稠油和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石油储量占50%以上,勘探开发难度极大。近几年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高采油速度的开发中后期,稳产压力大。2000-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保持在1.6-1.9亿吨之间,未来增幅有限。

查看全文

探讨新势态下农村土地使用的重要意义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管理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使用;合理使用

前言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权利是实现其他权利的重要基础。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农村以及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

为此,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土地使用中的问题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农村土地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老子

对于终极问题的探究无法依据现成的概念框架,但又不可能完全凭空而行,因而必须“缘”于某种微妙的技艺(“几”、“艺”、“术”),以便让思想非现成地发生出来和被维持住。数学对于古希腊人、瑜伽对于古印度人都作为这种几微而起作用。与它们不同,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先秦思想中似乎没有特别突出的、为人普遍尊崇的思想技艺或艺术。“易”在汉代之后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但在先秦时似乎也只是众多技艺中的一种。而且,对卦象解释的任意性相当大,“象数”如何切真地激发和保持本源的“义理”或“道”从来就是一个挑战。孔子、老庄似乎很少受到易的直接影响,老子“大象无形”的讲法甚至可能就是不满意那种拘于易象的做法的表示。实际上,中国古人看出,各种切身的生存技艺都可能揭示出和维系住道。而且,有真见地者也都看出,离开了这切身技艺的运作,人的思想就会陷入华而不实、“与影竞走”的空疏境地。

中国古代的源头思想的蜕变也与此相关。这就是说,当开创者(比如孔子、老子)的思想与它“缘”出的技艺,比如六艺、历史、治国、劳作、静坐、养生、用兵、等等,一旦分离,其中的“要妙”就蔽而难见了。后人对它的理解极易沦为一种概念上的思辨和任意构建。本书之所以要在分析老子之先讨论韩非子与孙武子,就是因为从某个角度讲来,后两者的势论更直接地与某种技艺(统驭臣民、用兵)相连,在一个偏狭但紧张发生的局面中揭示出道的终极构成性。而这一见地在后人解释《老子》时几乎再也见不到了。所以,这种时间上的逆推,即从韩非到孙武,再及老子,意味着缘构道境由狭窄的统驭之术舒张到对抗之术,再扩大至宇宙人生境地的“还原”。

一、终极处境中的构成之道

韩非子探讨一种能构成臣民的生存、并因而令其无所逃避和蜕变的势态;孙子则力求领会在军争对抗中仍然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势态。定则、条件之所以不敷用,原道的终极性之所以不可避免,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总有可能被愚弄、被篡改、被重新做成的局面。“天命靡常”对于古人不仅意味着天不可被现成规范,更显示出天的无所不在,并因此而要求一种更本源的领会方式和对待方式。《老子》的道只有置入这样一个比军争还要根本和广阔的对抗形势或“靡常”境地才能被激活为一个纯构成的本源。道论中的所有那些“惚恍”和“难言之隐”都出自这样一个形势的造就,甚至逼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比笛卡尔的怀疑所假设的局面还要深彻的靡常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形;谋攻)达到长生久视、长治久安的境界。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40)“反”首先是对根本的无常局面的认识,其次提示出适应于这种局面的对策。“反”意味着绝不可依靠任何现成者,而总是在它们的反面和反复中看出道的动向。[1]这种对于线性的思维来讲处处都是陷阱的状态却不是完全无望的,其中确有一个让大道通流的境域。“弱”、“柔”、“虚”、“静”、“冲”、等等,是老子用来表示道的一组“无形大象”。它们透露出的“妙”义是:在一切具体法则的终结处,并没有更高级的存在者和法则,而只能是一种“柔弱”到再无一丝一毫现成性可循的纯势态。有一分“坚强”或“形”、“质”,就有一分可被“反”对的把柄和实处。而且,这再不被摆弄的终绝处,也不是干瘪的空无,因为那样的空无仍是一种观念上可把捉的现成者;而只能是将一切现成性“反”过来的发生的构成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16)真正的虚极和笃静必是一种壁立千仞的终极情境,其中一切都失去了现成存在性。一切形而上的理和形而下的器都禁不住这虚静的大化。这一点是老子与后来解释老子者及讲形而上下者的最关键的区别。对于老庄,这虚极处离形而上者(理)绝不比离形而下者更近。正因为达到了真正切身的“虚极”,才会“万物并作”。因此,老庄一方面摒弃可被现成化和相对化者,另一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象“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都是一些“在世界之中”的、在称手使用中显现的活象,比易的卦象更能引发道境。“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21)与后人按某种现成路数的阐发方式很不相同。这种“风格”的不同正显示出思想的透彻程度的不同。达到终极情境的思想必有原发的“信言”(《老》81)气象。可惜的是,战国以后,这种葱茏朴茂的气象就只在文学、书画、工艺作品中见得到了。

查看全文

音乐节奏动律研究论文

一、音乐形成过程中的动律概念

顾名思义,音乐形成之中本身的运动规律称为“动律”(亦称“律动”)。事物原理告诉我们,音乐组织成分分别为音高、音色、音强和音长。然而,就音乐形成过程包含的动律而言,实质上应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中以音高成分为要的动律关系称“旋法”,而以节拍关系为要的动律意义才是通指的“节奏动律”。虽然,二者之间的律动关系相辅相成并辉映成章;但是,音乐原则上的动律概念,主指还是针对在音乐中起主体作用的节奏因素。因此,对节奏动律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节奏形成本身成分的研究。

综上可见:音乐中的动律性质,显然是音乐形成过程内在不可缺乏的关系条件。它如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规律一样牢固,亦如生命本身的脉搏规范频率一样支撑着时间源。但是,这样一个不被重视的大前提,往往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认识,尤其对部分创作的人而言。相反,只有天才素质的作曲家才能宏观地把握其合理尺寸,并充分展示以围绕节奏动律合理性作条件的各种分支变化之音乐思想。

二、节奏动律与音乐形成的关系实质

假如说音乐的灵魂是旋律、旋律的灵魂是节奏,那么,节奏的灵魂就是动律。

事实上,在任何真正的音乐中,节奏动律的现实意义往往不止附注在旋律的灵魂上。音乐要发展,节奏势态包含其中,它也是同等于音高势态形成“旋法”的同等条件。当拍子、节拍形成相对节奏势态时,动律性便随其显现。所以,音乐中节奏动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也就和人类正常感知灵敏度几乎同呼吸和共命运了。

查看全文

著名摄影作品传播管理论文

[摘要]

把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传播效果联系起来,尤其对作品问世后的命运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思想荚感和情感升华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本文试以历经60年而不衰的影作《胜利之吻》为蓝本,说明新闻摄影审美的三种形态即现场势态、审美情态、象征意态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

[关键词]

新闻摄影;审美;形态

《国际新闻界》杂志①刊登了一幅图片《瞬间的力量》(同名《胜利之吻》),配文介绍:这幅作品摄于1945年8月14日,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向往和平、痛恨战争的主题,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此前,《环球时报》②在《“世纪之吻”从何来?》的文章中曾披露:“一位名叫吉姆·雷诺尔斯的75岁老人公开承认照片中的男性公民就是自己。照片并非摄于当年8月,而是5月,也就是战胜德国纳粹的日子。”3个月后公布于世,造成了时代背景的错位。拍摄这幅照片的摄影师名叫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Eisentaedt)③。这是他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小姐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作者艾森施泰特却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我在时代广场上看见一个士兵沿着大街奔跑,一路上拥抱任何一位成年女性,当他抱住一位白衣护士时,我一口气拍了4张他与护士接吻的镜头。美国《生活》杂志1945年8月第一次发表这幅作品时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④“结束”是在8月,而不是5月,这也是铁的历史事实。

从以上有关材料来看,《胜利之吻》在真实性与实效性方面是存在争议的⑤。但有意味的是:这幅作品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仍然在各类杂志的评选中居20世纪最具影响的摄影作品之首。几年前,国外报刊发起寻找该作“画中人”的信息,竟应招了好几位“画中人”,护士太太让问“吻后说了啥”,终于辨出“无言”是真人。直到今天,作品仍在高频率放映,众多读者认为:即使作品与新闻事实不符,也难以忘怀其画面及其感人魅力。这正好应合了艾森施泰特生前的话:“人们告诉我,当我走进天堂后,他们会记住这张照片,也就是说也记住了我”。⑥

查看全文

金融集聚区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自2018年吉林省政府出台《吉林省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在金融集聚区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面临着金融集聚区发展相对滞后、供给不足、结构非均衡等问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吉林省金融集聚区发展现状与势态、金融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发展、金融集聚区影响因素展开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具有吉林省特色的金融集聚区发展路径。

关键词:吉林省;金融集聚;耦合发展;“金融+产业”

1吉林省金融集聚区发展现状与势态

1.1产业层面

文章采用区位熵衡量吉林省金融产业的集聚程度。区位熵是一个地区特定行业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权重,与全国该行业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权重的比率。m区域金融集聚区位熵FAm的计算公式为:FAm=Q'm/QmQ'/Q,其中:Q'm为m区域金融产业总产值,Qm为m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Q'为全国金融产业总产值,Q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经过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可得表1。从表1可知,近年吉林省整体金融集聚区位熵均低于全国水平,但随着吉林省持续强化金融集聚建设,吉林省及下辖各地市的金融集聚区位熵逐步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减小,部分地市的金融集聚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1.2技术规划层面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

1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构建理论

科技创新景气循环我们称之为科技创新波动,是指区域及其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引导科技创新部门完成其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从创新研发、创新产品生产、创新产品销售及产业化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上升和下降的循环往复运动。这种循环波动,不仅表现在反映微观部门的各种科技创新变量的运动过程中,而且也表现在反映国家总体行为的各种科技创新变量的运行过程中。

2深圳南山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构建方法

2.1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2.1.1指标筛选

在深圳市南山区统计局的支持下,本文收集了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季度指标53个,季度数据1378个,覆盖年份从2007年1季度到2013年2季度共26个季度,涵盖了南山区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一体等几大产业。根据数据的缺失情况,以及指标的重要性和波动性,配合科技创新的过程、结构维度进行指标的筛选。

查看全文

探讨焊接技术在船舶修造中的应用

摘要:对于船舶工业发展来说,船舶焊接技术至关重要,自20世纪至今,我国船舶制造业便已经在船舶修造中重点关注焊接技术,在此船舶修造焊接技术也获得了普遍的关注与应用。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船舶制造业也逐渐面向国际化,而船舶焊接技术则成为船舶制造业发展中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的一个影响因素,基于此,需要重点针对焊接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更加先进且可靠的船舶焊接技术来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船舶修造中的焊接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焊接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焊接技术;船舶修造;焊接工艺

0引言

焊接是一种工业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但对于船舶修造领域来说,焊接技术则是一种直接影响船舶制造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技术。在船舶修造过程中,焊接所占用的总耗时比率达到40%左右,而焊接工艺的质量也成为判断船舶生产质量的评断指标之一,而焊接工艺的效率也决定船舶修造的周期与成本,可见焊接技术对于船舶修造而言比传统工业生产更为重要。船舶修造对于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结构强度上,必需确保焊接焊缝的质量,确保结构能够抵御外部压力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船舶修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焊接技术水平,对焊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焊接质量也是保障船舶修造质量的途径之一。

1船舶修造中的焊接技术概述

船舶制造业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自20世纪初便开始重点研究船舶修造焊接技术,1920年英国某船厂首次利用焊接技术来修造远洋船舶,这也是船舶制造业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后,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替代传统的铆接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起,焊接技术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态,气体保护焊接以及埋弧焊等技术也获得了研发与推广。至50年代,船舶制造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气电立焊等焊接技术,进一步提高船舶焊接技术水平,也让焊接技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技术以及高效焊接技术也相继问世,而焊接技术的发展也逐渐趋于自动化。对于船舶修造来说,焊接工艺所占的工程量达到总量的30%~40%,而焊接工艺所需的成本也占总量的最高5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船舶制造领域也取得了一定地位,制造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同时焊接质量评价也成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船舶焊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船舶制造的质量,而其对于船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船舶制造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影响。我国船舶制造领域的发展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质量、更强的性能、更为完善的体系为基本理念,使得国内的焊接技术发展势态十分良好[1]。

查看全文

汽车钢板弹簧专利技术综述

概述

在汽车的设计开发中,需要攻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汽车运动时的减振效果,而汽车座椅、轮胎和悬架是汽车产生振动时的主要振动部位,其中,假设轮胎、座椅相关参数不发生变化时,则主要由悬架的减振性能决定汽车稳定性能的指标。钢板弹簧是悬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重型卡车的悬架系统中均具有钢板弹簧。因此,提升钢板弹簧品质可以进一步改善汽车安全性,提高汽车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钢板弹簧(Leafspring)是由许多具有等宽等厚,但长度不同的弹簧片构成,其作用是用悬挂的形式把车架与车桥连接在一起,起到了承受载荷冲击、减振、保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的效果。

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数据源与技术分析本文选择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作为数据采集源,通过对检索所获得的该领域下的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和研究,对弹簧钢板刚度及截面形式涉及的技术方案分析可得:对于钢板弹簧的刚度,包括定刚度和变刚度,而定刚度钢板弹簧包括多片等行业曲线linkindustryappraisement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9.24.003可替代度影响力真实度截面式和少片变截面式,变刚度钢板弹簧包括主副簧复合式、渐变刚度式、少片渐变刚度式。经过检索式检索与人工筛选,确定涉及汽车钢板弹簧结构改进的来自30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人的全球专利申请共计2271项,通过对申请量势态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初步掌握由对汽车钢板弹簧结构改进发展与趋势变化,由此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一定判断。如图1所示,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汽车钢板弹簧申请量都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钢板弹簧的专利申请始于1902年,并在之后的二三十年中有一研发小高潮,之后由于技术的限制及钢板弹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直至1960年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自新型的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发明,专利申请又重新恢复蓬勃,申请量开始逐渐增长,于2016年达到巅峰,而这其中不乏中国专利数量急剧增长的作用。中国对于汽车钢板弹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第一件汽车钢板弹簧的专利始于1987年,之后的申请量与世界范围内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对全球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申请人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韩国、美国的汽车公司和汽车零配件公司。申请的地域分布申请的地域分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产品市场中心特征和对市场的重视程度。对汽车钢板弹簧专利申请的所在国家和地区产权组织分布进行统计,得到图3的数据。从图3中可以看出,申请量较大的国家的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这几个国家占了申请总数的94%,其与国家的申请总量加起来只有6%,数量与前面几个国家相比甚微。这几个个国家是汽车产业生产和研发的大国,也是最汽车进出口的大国,因此在汽车钢板弹簧领域上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占了全球的23%,这不仅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各国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也与中国今年来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发明创新的战略思想相吻合,此外这一情况的产生还由于中国申请的实用新型较多,占了申请总量的很大比例有关。申请人信息分析对国内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如图4所示。其中经过对山东理工大学和王炳超申请人专利申请的追踪,发现其应当与山东恒日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具有合作关系,其对各类钢板弹簧的细节设计,如主副簧间隙设计、刚度设计,应力计算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专利申请,在获得专利授权后将专利权转让于山东恒日悬架弹簧有限公司。进一步可以看出,国内关于汽车钢板弹簧的专利申请主要出自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对全球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申请人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韩国、美国的汽车公司和汽车零配件公司。专利技术发展演进自汽车及汽车悬架的产生对汽车钢板弹簧的研究就已经开始,通过对汽车钢板弹簧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该领域的专利技术演进路线。下面结合图6对专利技术的演进路线,进行逐步分解。汽车钢板弹簧的申请主要集中在钢板弹簧的结构改进。为适应路面的崎岖度,确保汽车的舒适性,以及避免弹簧过软导致的悬架系统较大地上下摆动、增加控制难度,首先被研制出的是既起到缓冲和减振的作用,又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的多片等截面式钢板弹簧,其通常为倒梯形形状,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车桥上,主片簧两端的卷耳铰接在车架上,这样使得钢板弹簧在车桥与车身之间起到了承载载荷的作用。现今承载量较大的载货汽车、轨道机车、大客车以及拖拉机上还有采用的。由汽车理论可知,为保持车身固有频率不变,钢板弹簧的特性应该按指数函数变化,这在定刚度弹簧中难以实现,因此,当汽车载货后悬架承重变化较大时,为了保持悬架的频率不变或变化较小,因此发明出一种主副簧复合式钢板弹簧,如公开号为GB230000A的主副簧复合式钢板弹簧在1924年7月30日被申请。而为了改善主、副簧复合式钢板弹簧体积相对较大、布置较为复杂及重量较重的缺点,发明出了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其特性曲线变为非线性,如公开号为FR752305A的渐变刚度式钢板弹簧在1933年3月13日被申请。由于主副簧复合式钢板弹簧与渐变刚度式钢板弹簧的主要特点是变刚度,因此,对于刚度可调方向进行了研究,典型的如1952年10月9日申请的公开号为FR1064232A的专利,其通过调节主副簧之间的距离对钢板弹簧的刚度进行调节,依维柯汽车公司在2004年12月9日申请了一种通过制动器来调节刚度的钢板弹簧结构。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对钢板弹簧的研究加深,为了消除多片钢板弹簧的簧片间摩擦大的缺陷,在载重量较小的汽车上,出现了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其与多片簧相比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生产成本较低,一般可节省30%~50%钢材,且可以节约油耗。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各片长度基本相同,但其厚度沿长度方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片中应力基本均匀,与等强度梁相似。基于上述的几种钢板弹簧的形式,少片渐变刚度式钢板弹簧也被研发出来,典型的如1967年9月8日福特汽车申请的专利US3491994A为一种具有主副簧的,少片渐变刚度式钢板弹簧。1980年前后申请人对其截面形状及簧片形状的变化进行了一些研究,知名公司如通用汽车于1977年10月18日申请了一种S型簧片的钢板弹簧。随着少片变截面式钢板弹簧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汽车于1996年12月27日申请了一种中间凸起形状的钢板弹簧。中国公司自80年代起对钢板弹簧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簧片截面和形状特征的典型专利如2009年7月15日青岛帅潮实业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反弧形的钢板弹簧。

本文从汽车钢板弹簧技术发展脉络出发,介绍了该领域各技术的相互关系,梳理了不同汽车钢板弹簧的发展情况,并对相关推进技术和重点申请人进行了分析,对该领域下的基本发展势态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仵凡 袁媛 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