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7:45: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欣赏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中音乐欣赏课优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讨,有效地优化了职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关键词:职中音乐欣赏课优化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笔者却发现很多职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音乐欣赏课都过分偏重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去,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失去了兴趣。为了优化职中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职中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作了以下尝试。
一、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教学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从事某种活动有推动作用。兴趣可使人们以巨大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投入其中。可见,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而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心情轻松而舒畅,想象力也较丰富。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选择音乐欣赏的内容。上完一节课,让学生选择下一节课的欣赏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例如学生要求欣赏流行歌曲,笔者就让他们把歌曲列出,然后从中节选优秀的流行歌曲进行欣赏。首先介绍流行歌曲的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流行歌曲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要明显。如欣赏由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几句质朴、真挚的歌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最爱哭的你……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那校园生活的写真和美好的记忆,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笔者及时抓住时机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听后感。如在欣赏周华健演唱的《真心英雄》、唐磊演唱的《丁香花》、周杰伦演唱的《千里之外》等歌曲时,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的心理活动以外,笔者也和学生一起参与理性认识活动,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然,欣赏流行歌曲一定要注意欣赏的层次,掌控好课堂,以利于正确引导学生。
美术欣赏课培养艺术感受力的方法
摘要:美术欣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文章分析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意义,探讨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措施,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美,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剖析,结合创作背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艺术感受力;艺术作品;能力培养
艺术感受力就是指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特征和意蕴的感知、想象等多种感觉的综合而形成审美体验的特殊能力。在美术欣赏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下面,本文对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意义
美术作品是寄托作者感情的媒介,美术作品的欣赏就是学生去理解这份感情的过程。在小学阶段,一些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只会说出好看和不好看,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不强。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学生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在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更深层次的欣赏和理解,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而且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感知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措施
美术欣赏课情景教学论文
一、美术欣赏课情景创设方法
(一)引导阶段
1.投其所好情景的创设一方面是为了更为全面真实地展现美术要素,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发地进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情景的创设要考虑学生兴趣投其所好。美术欣赏课所创设的情景一方面要能够对学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使学生认为美术欣赏课不再枯燥,成为一种乐趣;另一方面还要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冲突与合理矛盾,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情景教学的最终目的。此外,情景的创设还应该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轻松、自由、公平、民主的情景,使学生在足够放松的情境下获得心理体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激发通感美术课不但要用到手和眼,还需要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来激发情感体验,全方位实现对美术的立体、多层次认知和理解。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使学生调动整体感官去感受美术课。一般来说,要达到激发学生通感的效果,在情景创设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灵活地运用情感渲染方法,将情感的真实性放在首位,借助语言、实物、多媒体、实践活动等工具或手段,创设真正具备通感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氛围。3.还原生活艺术源于生活,作为主要艺术形式之一的美术,其创作更是由生活的灵感而来,因此在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时,将美术还原于其本来真实的生活面目或背景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思路之一。结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情境,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的生活与美术欣赏结合为一体,选取生活色彩鲜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运用到情境创设中,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学生引入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获取美术资源。
(二)发展阶段
1.还原物境美术不仅仅是外在物态化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感悟的传达。将美术还原物态化的原貌是美术欣赏课情景创设课所借助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美术物态还原,向学生展示美术从物态到神态再到艺术的过程,展现美术从知识产生、发展到成型的过程。美术欣赏课情景创设可以借助学生生活或经历的真实生活,在自由的状态下让学生形成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稳定的素质。2.激发情境情景创设得当往往能够使人迅速进入状态并引发相应情感,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人类的这一特点,善于结合课程内容创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比如生活、习惯、经历等,让学生能够在这些细微的情感中产生情感变动,快速进入到美术欣赏课中。情境的激发可以借助多样化、丰富化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感兴趣的动画、动漫,参观小型画展,参观中国历史展览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美术欣赏课的兴趣。3.体味情境美术欣赏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艺术的创造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支撑,艺术作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填充。相对而言,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想象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之一,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情景教学是学生从已有知识重新认知和学习,经过想象力的作用而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三)生成阶段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育与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是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针对中职生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三方面对音乐欣赏课的教育与教学进行探索,从学生兴趣出发,突出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多样教学手段,不断扩展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素质教育;教学手段
《音乐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一名音乐教师来说,运用音乐本身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延伸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通过音乐欣赏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中职学生文化修养,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成为每位音乐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中职欣赏课的现状,个人对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育与教学有以下几点构思:
一、从“技能教育模式”转向“素质教育模式”
中职学生,因年龄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职欣赏课中,着重加强学生的技能教育,却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培养。教育的目标是提升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音乐欣赏课中,教育目的是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情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流行音乐与教学音乐相结合
透析美术欣赏课怎样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欣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从而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崇高的审美情趣,以及扩大知识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每一节欣赏课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属于一种视觉艺术,是用眼睛去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必须要使课堂教学及所选择的美术作品都能形象生动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体验上一定要打动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近五年笔者在高中美术科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应对实际,灵活教学
像我校这样的一些乡镇中学,学生普遍对美术欣赏课的了解甚少,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太肤浅,更谈不上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入手,从而让学生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主要特点及其欣赏方法。
比如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名作,学生大多知道犹大出卖耶酥的故事,画面中13个神态各异的形象吸引了学生,谁是叛徒犹大?这是学生最关切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耶酥处于现面中央光线最亮的位置,犹大则放在人群中,背景灰暗。在这里画家用了三角形的构图,把永薪门徒分成4组,4个三角形平分在耶酥左右,并用12人不同手势与姿态将各组联系起来,最终集中于中央,形成一个对称的有变化的统一体。特别是犹大那张惶失措的举止神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作品的主题抨击伪美颂扬善美,很好地隐喻了人间光明与黑暗,美善与丑恶的斗争,通过构图的形式美表现了出来。如果教师再辅以介绍画家在创作过程有趣的情节,定会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
美术的欣赏课导入综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术教师除按课标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外,还必须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好课的导入。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以引人入胜的开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导到恰当的教学气氛中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就课堂导入法谈一点看法。
一、相关性原则——利用相关文化情境导入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利用相关的文化情境作为切入点导入课题,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导入
如讲《韩熙载夜宴图》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李煜吗?”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过来(初中教材中学生都学过李煜的《虞美人》)。学生心存疑惑美术课中老师为何问这个问题。紧接着我又问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他有哪几首著名的词?他的政绩如何?当时社会环境如何?然后从他的政绩来引入《韩熙载夜宴图》背景,一切相当的自然、顺畅。通过这些相关文化情境的介绍,学生表现出非常迫切的想看到这张作品,提升了学生对学习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兴趣和欲望,为整节课起了个很好的开端。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音乐教学欣赏课试析论文
1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情况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
(1)不适应或这种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感,甚至恐惧感;
(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强项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
(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四面鲜花齐放的创设。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旅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中职美术欣赏课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一、美术欣赏课需要突出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一)优秀文化需要传承
1.时展的要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反传统与重视民间艺术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鸦片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急需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自主、独立和富强,需要废除传统中封建落后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正迅速地发展和崛起,我们不能仍旧选择亦步亦趋地紧随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相反,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处去影响全世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传承的紧迫性
历史曾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在当今,信息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冲击。当我们打开各类媒体,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充斥其间,良莠不齐。我们的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对于美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被外来文化潮冲昏头脑,盲目追崇。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大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推崇外来文化、轻视传统文化的心理。有些学生哈韩哈日;有些学生不听中文歌曲,只听外文;他们知道国外最流行的明星喜欢什么颜色、穿什么衣服,却对国内著名的学者、艺术家知之甚少,甚至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由此可见,国家已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是一个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美术教师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充分利用好美术这个切入点,向学生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音乐欣赏课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探索
【摘要】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进而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音乐欣赏课程的建设,使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下文针对音乐欣赏课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如何对音乐教育进行定位,如何把教学资源和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合,是现阶段每个高校音乐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足够的重视,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其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良好发展,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目标。
一、音乐欣赏课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首先,以往的音乐欣赏课教学过于注重理性,忽略感性,过于注重理论,忽略实践[1]。音乐鉴赏课便成为了音乐理论课,大部分教师都很少对现代媒体技术进行运用,讲课的内容也相对枯燥和无趣。其次,以往的音乐欣赏课教学过于注重感性,忽略理性,只听不讲,或者是存在讲不够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2、教师素养有待提升。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对于音乐欣赏课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把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才可以使教学课程得到有效优化。但是,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师人文素养普遍不高,这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也很难使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3、没有给予音乐欣赏课程足够的重视。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程属于选修课程,以至于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给予音乐欣赏课足够的重视[2]。不管是在课时的设置上,还是在课程的评价上,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并且,由于学校在欣赏课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影响,觉得只要是混个学分就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慢慢降低降低,以至于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4、没有给予教学素材足够的重视。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如果想要使音乐欣赏课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具备适当的教学素材。但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讲,学校对于教学素材的选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教材混乱、选择不恰当,这样的教材很难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音乐欣赏课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课对素质教育影响论文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素质教育艺术教育
加强青年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面向21世纪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呢?其共识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既牢固掌握专业本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高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基于上述认识,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倡导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艺术教育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英明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当前的教育状况是艺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开设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造成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以介绍音乐宝库中的精品为主要内容,最易于向“德、智、体”三方面渗透,并对“德、智、体”具有辅助和促进功能,使四育协调发展。它主要通过聆听和讲解的方式,如阅读分析总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是每个人提高自身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证明:音乐对人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获得与形成,有着极有成效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力是人才的首要标志。智力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智力素质包含多种内容:感知、记忆、想象、专注、敏捷等等,而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帮助获得的。无论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还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而非智力因素往往直接关系到科学家创造活动的效率、价值和成败。所以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素质包含多种内容,如意志、性格、理想、世界观、体质、美感等等。实践证明,音乐对这些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音乐欣赏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