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6:02: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品种保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品种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审批机关)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并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称品种权)。

第四条完成关系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并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植物新品种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五条生产、销售和推广被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以下称授权品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种子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审定。

查看全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审批机关)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并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称品种权)。

第四条完成关系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并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植物新品种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五条生产、销售和推广被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以下称授权品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种子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审定。

查看全文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革新趋向

1林业新品种植物保护制度发展变革趋势

1.1新林业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变革国际领域新植物品种的实践保护制度公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主体由发达国家组织倡导创建了保护联盟UPOV,较大层面反映相关国家的综合诉求及利益标准,我国在90年代初期加入该组织。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UPOV组织模式为适应国际化需求,逐步对公约实施了3次修订,令其文本内容实现了优化更新升级,同时对新植物品种的综合保护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令保护范围持续扩大。伴随相关贸易知识产权TRIPS协议的签署,令保护新品种植物相关制度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普及,较多工业国家均对UPOV相关模式给予了充分支持,并令其成为发达国家全面推举的一类非专利性立法模式,进一步加速了其更新变革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TRIPS协议具有一定的制裁性,较多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被迫履行UPOV模式,在推进其普及应用的同时,也体现出与发达国家间的争议与矛盾性,令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权利、保护遗产资源、分享利益等被不良忽视。因此为探索更为有利的模式标准,新植物品种的实践保护制度将继续实现变革发展。伴随生物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同样会对国际层面新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形成较大冲击,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令育种手段与程序实现了科学改变,令基因在更大范畴种属内实现转移成为可能,伴随基因品种植物的持续增多,令育种人员更加需要对新品种的相关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

1.2国际保护新植物品种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相关解决结果将对未来保护新品种植物制度的发展变革趋势方向产生直接影响,令保护制度逐步由专项性向专利法方向转变,专门法的单一局限性保护将日益凸显,在商业层面体现品种全价值的基础上,将逐步重视林业农民权利的相关问题、并令国内保护植物品种的相关法律制度增大了逐步向着国际保护法律体制发展延伸的可能性。另外,对传统知识的科学保护以及遗产资源问题将逐步得到国际政府、组织以及各国的较大关注。

2我国保护林业新植物品种实践状况与相关运行机制

2.1我国保护林业新植物品种立法状况目前,我国保护林业新植物品种的法律、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令育种者相关权利得到了一定保障。同时我国保护林业植物属种的相关名录进一步扩大,自实施保护条例以来,先后了4批94个保护属种名录,包含木本花卉与林木品种等,且范畴上升到170余个,体现我国在保护扩充新植物品种层面的努力与贡献。在品种权的报批申请层面,其总体数量与日俱增,对调动育种者的选育新品种、保护积极性层面创造一定贡献。另外,我国基本建立相关行政管理体系,由林业局与农业部依据各自职权范畴进行保护品种名录的申请审查与受理。其中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对蔬菜、棉、粮食、果树、油与除观赏植物外的新品种相关申请受理工作,而林业局则主要负责果树、林木与木本花卉等新品种植物的申请工作。

2.2我国保护林业新植物品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林业新植物品种的实践保护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呈现出整体行业保护知识产权综合意识不全面、运用转化机制有失灵活性、总体质量数量水平有限,保障支撑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执法管理层面,体现出对林业新植物品种维权管理途径的不畅通与困难性,对于品种的保护及审定缺乏科学的协作统一性,测试应用栽培价值有所欠缺。基于林木资源具有一定的田间公示性显著特征,因而令逐步呈现的搭便车现状问题增加了掌控新品种的实际难度。而在研究林业新植物品种的成效、成果方面也具有一定难度,对于新品种权的有效激励则呈现出一定的不足性,欠缺科学合理的对新植物品种的估价系统,令其资源流动体现一定的不畅通性。

查看全文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文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自《条例》实施的四年多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了5批包括41个种或属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组织研制了42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如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已初步建成,已经对水稻、玉米和大白菜等300个品种进行了DUS测试。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受理品种权申请达到962件(如表1所示)。经审查批准,到2003年7月24日,已授予植物品种权391件,大部分为大田作物品种。

表1植物品种权申请情况表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合计

品种权申请数量115112227290218962

查看全文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科技创新。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我国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共受理品种权申请量逐年上升,表明育种者和育种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增强。

从申请植物种类来看,大田作物的申请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作物品种权的品种构成不尽合理,分布不均匀从申请单位的性质来看,基本以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为主,从品种权的实施效果来看,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促进育种技术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化、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方面成效显著,潜力巨大。

查看全文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了积极应对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筑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并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自《条例》实施的四年多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了5批包括41个种或属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组织研制了42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如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已初步建成,已经对水稻、玉米和大白菜等300个品种进行了DUS测试。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受理品种权申请达到962件(如表1所示)。经审查批准,到2003年7月24日,已授予植物品种权391件,大部分为大田作物品种。

查看全文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科技创新。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我国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共受理品种权申请量逐年上升,表明育种者和育种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增强。

从申请植物种类来看,大田作物的申请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作物品种权的品种构成不尽合理,分布不均匀从申请单位的性质来看,基本以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为主,从品种权的实施效果来看,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促进育种技术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化、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方面成效显著,潜力巨大。

查看全文

深究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结合国际惯例。反思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迁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提出了适合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育种权:专利保护:专门保护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授权机关依法赋予育种者对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是知识产权范畴中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涵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育种者的权益,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享有排他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借此鼓励育种者对新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提高投资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发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及国外立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伊始,各国开始采用不同的模式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德国最早在1953年出台了《种子材料法》,开创性地对育种者权利提供了专门保护,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即育种者权,也称植物新品种权。1961年,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巴黎签署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保护植物新品种同际公约》经过1972年1978年、1991年i次修改,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这种模式的拥护者和实践者。198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通过了《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约定》,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是人类社会在植物遗传资源领域达成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从这一文件开始,国际社会迈开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生物资源的步伐。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迄今为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突出的成果.它将保护范围由植物扩大到了所有生物,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目前公约已经有187个缔约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查看全文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规范镇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根据《2020年关于市开展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办法》,开展全镇林业植物新品种执法保护专项行动规范植物新品种交易市场,有效保护新品种权所有人合法权益,促进植物新品种培育和转化应用,推动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二、实施目标

1、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依法查处无证无签生产经营林木种苗行为。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严查林木良种基地、森林苗圃、花木生产基地,实行产地检查和造林地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两证一签”执行情况,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子、苗木行为。

2、规范林业重点工程使用种苗行为。对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国体绿化造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组织开展全镇种苗质量检查,将种苗质量合格指标作为评价造林任务完成的重点指标。

查看全文

农作物新品种管理论文

作者:贾玉杰胡秀菊韩秀云摘要:本文对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科技创新。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我国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共受理品种权申请量逐年上升,表明育种者和育种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增强。

从申请植物种类来看,大田作物的申请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作物品种权的品种构成不尽合理,分布不均匀从申请单位的性质来看,基本以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为主,从品种权的实施效果来看,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促进育种技术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化、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方面成效显著,潜力巨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