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5:12: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农村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考察材料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认识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农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农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农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查看全文

服务新农村建设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深刻总结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作出的战略决策。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讲员”、“裁判员”、“督察员”、“护航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当好新农村建设“宣讲员”

建设新农村,宣传舆论要先行。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职能,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讲员”,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强化荣辱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激励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八荣八耻”。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墙报、专栏、标语、广播、文艺节目等各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始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始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戒除陋习,保持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努力营造以实干为贵、以奉献为美、以廉洁为荣的党风政风,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二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扎根基层、奉献人生”的价值观,树立全面发展、务求实效、集体利益至上的政绩观,树立“群众是衣食父母,干部乃人民公仆”的地位观,树立“村官虽小、责重如山”的权力观,督促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三是强化党纪法规教育。要围绕《党章》、两个《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党纪法规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纪依法办事,敢于批评坏人坏事,敢于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既要用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鼓舞党员干部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也用堕落受惩的反面典型警示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查看全文

助推新农村建设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当前,许多欠发达县市仍然以农业为主导,虽经过大力强化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有所起色,但仍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渡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设新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比如,**-**年**县共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66个,共需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虽经多方筹资,县级以上财政投入仅投入458万元,县乡级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对于我们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组织部门,就倍感责任重大,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上,以主动和开放的姿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视与把握、研究与谋划、改进与创新组织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组织部门的部门优势,抓住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中识人选人用人这个关键,建立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与智力支持。

一、要借引外部推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提高识人选人用人的能力,巧借优质外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选配党政干部。当前与今后欠发达县市组织部门工作的重点就应放在主攻两区(园区、城区)建设、促进赶超发展的工作中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凝聚党政人才。着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识人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其在开放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创新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二是要围绕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强化培训。要强化县乡党政干部多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如推行干部自主选学积分制,组织人事部门和培训部门提供所需进行更新和加强培训的内容“菜单”,让干部自已选择培训科目,自由“点菜”,从而增强干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培训当中,要着重提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种能力,即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科学发展,带头致富的能力、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能力,提升党政干部建设新农村的操作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多面手,。

三是要围绕创新创业促进人才资源开发。树立人才促村兴业的理念,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有效机制。重点构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跟踪督导制、人才工作奖惩激励制、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制、专业技术职称聘用分开制等机制。建立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员返乡创业机制,如**有许多在外地创业成功的“物流经理”党员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促使他们积极反哺新农村建设,使创新创业人才与当地镇村干部一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二、要调动内在动力。村干部、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是建设农村各项事业的中坚和骨干。要充分整合这三支队伍的力量,发挥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创造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思考

**是农业大市,农业的基础地位非常重要。加强“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市委召开这次“三村建设”暨部门帮村推进会,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三级联创”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增添措施,深入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面,表彰了“三村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达县、市以工代赈办作了经验介绍,罗强市长以及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周国庆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领导认识要不断深化

市委作出实施“三村建设”决定3年以来,各县(市、区)和市、县各部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部门协调配合、农民积极参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群众满意,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的正确领导,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认真落实。“三村建设”坚持班子队伍带村,始终把县乡党委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把基层班子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强调县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市县乡村四级责任,追求农民群众满意的最高价值取向。通过实施“三村建设”,示范村党的基层组织带领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带头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先进性得以更充分体现。

“三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持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三村建设”坚持人才科技兴村,以“三向培养”、农民夜校、劳务培训、基地示范、专业协会联系和龙头企业带动等人才培训计划,狠抓农村基层干部、党员队伍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各示范村把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作为重要目标,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有组织连接、有企业带动、有基地覆盖,形成了户成园、组成片、村成带的产业特色。

“三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要使新农村建设长抓长效,必须要真心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要有惠及长远的政治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坚定厚实的社会基础。“三村建设”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经济权利;坚持农村的基本政治制度,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坚持依法办事和依法行事,维护和伸张农村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满意的价值取向,着力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和稳定,成为在农村新形势下,强化党的阶级基础、拓展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领导能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战略措施。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思考二

**镇党委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创新五个机制,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从制度上确保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经常召开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听取汇报、专题研究,确保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上,体现在工作效果、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二是选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广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严把选举程序,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环境,确保把优秀人才选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热爱新农村建设工作、基层经验丰富、工作大胆创新的站所干部选调到村担任党总支书记,通过创新领导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驾驭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在没有党员的村小组,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做到每个村民小组都建有党支部,形成党总支负总责、党支部牵头、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格局。二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补换发、林权改革,还是烤烟合同、农村低保,只要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四是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为载体,抓基层、打基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基层调解网络。对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等不稳定因素,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农村稳定。

创新服务机制。一是投资60万元建设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让基层群众分享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二是加快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和服务,开展就业指导、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集中力量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创新经营机制。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了林产品协会、小米辣协会、肉牛养殖协会,形成了实用信息、市场营销、科技示范、资金、服务五大服务联动网络。二是高质量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创新诚信机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通过组织候选人向村民代表发表演说、回答村民提问这一形式,推行目标承诺制和践诺保证制,有效解决换届中存在的选前乱承诺、乱许愿,选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促使村干部进行深入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期重点,知道任期内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措施,真正做到干有方向、有目标,让干部始终有压力、有动力,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

查看全文

推进新农村建设报告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牧民集体经济相结合。全场各农牧业队均按照场党委、管委出台的“三清三包”方案,展开土地清查等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创建各级文明单位相结合。从6-8月安排8场文艺演出,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和“文明礼仪”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牧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培养新型农民相结合。截至目前,该场组织各相关部门利用科技之冬、远程教育网络、职业技能等方式培训农牧民1560余人。

四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着眼点放在“一好”建立一心为民的好班子上,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五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各农牧业队实际相结合。从环境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在全场树立了农业七队、牧业三队典型示范科技队,因势利导,扎实推进。

六是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反邪教警示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反邪教、树新风、促和谐”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战略思考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在服务农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年底总资产53646亿元,居国内同业第二位,各项存款47452亿元,各项贷款31228亿元。在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农行将进一步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坚持商业运作原则,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自身打造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大银行。

一、中央确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确定了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为我行确立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战略指明了方向,符合中国国情和农行实际。

一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作为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全国最多的物理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使农行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农行坚持面向“三农”,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三农”贷款难问题,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布局来看,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相当部分县域市场,主要为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单个经营规模较小、市场分散,系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政策性银行受服务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领域开展业务。而农行则拥有10000多个大中城市网点、14000多个县域网点和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接城乡的重要金融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农行能提供对公、对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四大系列230多种产品,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推出综合化、集成化、精细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融产品。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行面向“三农”,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既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能与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功能互补,形成合力,有助于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为解决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竞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三是有利于发挥农行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布局和鲜明的经营特色。**年底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农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和42%的存款也都分布在县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已全面涵盖各种经济成分和越来越多的产业,农村金融需求正在呈现出综合化、多样性的特征,客户价值链不断延长,农行在县域的有效发展空间也在日益拓宽。着眼于充分发挥在县域的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的市场,农行应继续巩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地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投资研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生力军,为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

一、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现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县上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高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阶段。

(一)农村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修武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多予”和减负,减免了农业税,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扶持措施,使农民直接受惠于党的政策,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特别是20*年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年,全县农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48万元,同比增长64.3%;其中农村非农项目投资39108万元,占农村投资的57.6%,同比增长151.7%。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会议讲话

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以村组为单位迅速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议。会期一天,和县委全委会的时间一样长,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全党的大局,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但归根到底需要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去落实。不抓住村组,不抓住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这个环节,建设新农村就会落空,就掀不起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热潮,平罗的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大的起色,平罗就会吃大亏,就会落后于其他县区;二是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依靠。要抓好农村的各项工作,必须依靠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抓工作依靠谁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非常明确。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一定要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继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农业产业化之后,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村综合性变革运动。目的是让农民用新的生产方式致富,用科技致富,用减轻体力劳动的方式致富,通过专业分工致富,通过联合起来相互协作致富,同时享受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里人看齐。在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谁抓住了机遇,谁得到的支持就多,谁的发展就快。国家每次出台新政策,都是谁行动得早,谁占便宜,行动慢的就吃亏。那么中央、区、市和县上关于建设新农村有哪些新精神、新政策呢?

一是依靠农民,自力更生,鼓励行动早的、快的。中国农村之广、农民之多,单靠外力,单靠国家支持,是杯水车薪。我们必须要明白,建设新农村,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靠外力是不行的,必须自力更生。就像各家过日子一样,自己挣家业,富起来的可能性很大,依靠自己心里有底。如果自己不干事,去要饭,永远吃半饱,而且不定时,永远做不了上等人,也会把子孙带坏了。建设新农村与各家过日子一个道理,必须靠各村、各组。只有你先“栽树”,上级才能来“浇水”。如果想争取支持,也只能用这种办法争取。只等不做,必然穷到底,别人没有兴趣支持你。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放在村组,就是基于这种规律。这也是今天召开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议的初衷。今天正式宣布,县委、县政府在扶持资金、优惠政策上,不搞平均主义,重点支持想干、能干、行动快的村组。也就是说,谁行动早,谁积极,谁得到的实惠就多。

查看全文

新农村建设思考

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农村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来进行,这是对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切实搞好农村基层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要深刻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各地应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充分认识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光荣责任,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广大党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自觉的积极行动。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应结合各地农村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

比如,应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特别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

又如,应在农村基层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关于“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基层党组织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多办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努力使广大群众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分类指导,做到切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意愿,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把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各项实事进一步做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形象进一步树立起来。

再比如,应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关于“提高党员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4个方面的本领,包括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繁荣和谐稳定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应主动做到思想上不断强化先进性意识,行动上全面落实先进性要求,争当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榜样,争当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表率,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