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3:11: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媒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媒体

自媒体与新媒体信息管理创新研究

一、新媒体与自媒体概述

1.新媒体

当下的媒体环境其实就是新媒体,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对立面,而在新媒体当中几乎包含了全部数字化的媒体形式,譬如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具体来说,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之上的传媒形式,因此新媒体不仅能够完成对图像、文字等静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样也能够对语音、视频等动态信息进行处理。另外在新媒体中使用现代化、电子化的仪器设备是其一大特色,自动化的处理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处理。由新媒体技术催生形成的如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将成为社会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2.自媒体

自媒体又被人们称之为个人媒体或是公民媒体,简单来说,就是将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传播者进行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以及普遍化处理。自媒体是一种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传媒手段,也是能够向特定或是不特定的个人或者群体,传递具有规范性或是不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总称。现阶段人们所熟知的自媒体主要有微博、微信、贴吧、论坛以及其他虚拟网络社区。人们可以在虚拟网络社区中上传、讨论、共享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事件新闻,从而自主完成新闻事件信息的传播和分享。而自媒体的出现也意味着我国传媒行业的一大新突破。

二、新媒体在信息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新媒体期刊编辑转型思考

新媒体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媒体服务与传播的形态,扩宽了大众获取信息内容的渠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定引发媒体行业一系列的变革,期刊编辑作为信息内容的制造者与者,也必然会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从而促使期刊编辑在工作模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意识上都发生转变。期刊编辑只有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完善基本功基础上,培养出符合新媒体环境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才能够为推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而做出贡献。

1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媒介环境的裂变是新媒体时展的一大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大众对于媒体需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需求形式方面,当前大众对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接受媒体信息时,会优先考虑便利性。而在需求内容上则也呈现出了差异性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浅阅读成为主流,受众更加偏好于碎片化阅读,配合新鲜的元素来实现阅读流量的汇集[1]。另一方面,深度阅读要求更高,期刊的专业性和全面性都深深影响着受众的选择。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发展,行业对于期刊编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期刊编辑必须要熟悉信息内容的专业,了解出版相关知识和技巧,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下,期刊编辑也必须要掌握新技术,学会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当具备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等能力,增强期刊编辑的功能性,以复合型期刊编辑来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行业的变革,从而发挥出其岗位优势,使得传媒行业能够借力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2]。

2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转型需要具备的素质

2.1加强对信息素材的甄别能力,提升编辑专业力。期刊编辑担负着稿件的编辑与审核职责,是信息内容向受众进行传递的质量关卡,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尚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功底来完成相关编辑工作,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乱杂的信息充斥在社会环境中,使得社会大众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更加复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这更加需要期刊编辑来进行有效的筛选,对来往稿件进行认真审查,剔除不当言论、删除虚假信息,增加科学内容,突出人文特色,彰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有筋骨的精神食粮[3]。因此,期刊编辑必须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与知识功底,需要在专业能力上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强学习来实现技能上的提升,能够对专业性问题进行审查,保证稿件的专业质量。同时加强阅读也是提高知识性的有效途径,读书是编辑的内功,广泛的阅读才能够保证期刊编辑了解时下热点,掌握新鲜元素,从而具备超文本思想,能够将各类型的信息素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专业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为大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新颖的精品信息内容[4]。2.2改变传统编辑模式,结合新媒体特色,掌握新技术,成为全媒体编辑。新媒体时代促使了期刊编辑在工作流程、工作形式以及行业规则上都发生了变化,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只有实现编辑能力的进一步丰富,才能够满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其转变路径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重构编辑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编辑应当转变编辑模式,过去在传统环境下,期刊编辑更加侧重于内文版式以及图文规范性问题,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期刊编辑活动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内容的升级,期刊编辑工作涉及到了调研、设计、组织以及后期服务等,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工作活动上重新安排,以便保证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更新出版内容。纸质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内容的多样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手机、电脑等终端载体为主的媒介打破了信息形式上的限制,这也使得期刊编辑必须要熟练利用信息系统来稿件内容,掌握各信息平台的运作要求,并能够将稿件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立体式,以实现对信息内容价值的充分挖掘。第三,彰显新媒体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信息与大众的接触更加紧密,社会大众能够轻松地获取信息内容,这也使得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以阅读量为主的竞争形势迫使期刊编辑必须要在编辑内容上进行转变,以彰显新媒体特色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进而达到良好传播的效果,在转型上,首先应当树立鲜明的风格,以追求平民化阅读和碎片化表达为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信息消费模式,这能够有利于受众的接受[5]。其次,利用编辑技巧,巧设问题、结合社会热点、设置悬念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需要避免标题的夸大,而应当化繁为简,突出文章重点,以数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来实现文本的生动与具体。丰富的编辑能力是实现编辑功能性增强的基础条件,通过编辑力转型,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能够实现编辑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升期刊的阅读性。2.3明确用户定位,形成媒体品牌,提升期刊经营力。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消费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出版行业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从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这也能够尽快确定期刊编辑的转型方向,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出版行业需要就用户定位进行明确,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统一安排编辑工作,期刊编辑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稿件内容及形式上进行针对性转变,尤其在选题策划及运作推广上,结合粉丝效应,来实现精准的期刊投放。另外,期刊编辑还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形成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区的媒体品牌,这也能够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经营力转型是期刊编辑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用户定位,能够增强期刊编辑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以便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来做出选择,这也可以实现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期刊的宣传效果。2.4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建立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加强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围绕着科技与创新而展开的新媒体业态近年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不少自媒体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创新思维是其成功的关键。对于期刊编辑的转型来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也必须要实现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在选题中融合创新思维,如在两会期间报告中,期刊编辑就避免了过去以解读为主的内容,而是以关键词的形式对两会内容进行总结,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炼,颇具新意;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市场策划理念,发展战略性思维。期刊编辑应当实现编辑、制作与发行的连贯,加强市场反馈,了解用户的消费潜力,同时转变营销模式,实现出版单位与市场、编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以便在编辑活动中更好地利用市场形势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选择。

3结束语

查看全文

小议媒体语言的创新

摘要:近20年轰轰烈烈的商业化运作,已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新闻媒介的面貌,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也有基础对新闻媒介双重属性这一课题进行更深的探讨。本文试图考察历史情境中新闻媒介属性的变迁历程,从符号角度分析新闻媒介能集两种属性于一身的原因,并研究这双重属性之间是否具有冲突以及这种冲突是否具有必然性。

关键词:双重属性;冲突;历史情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界定新闻媒介具有双重属性,即一方面具有经济产业性质,另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而西方学者在研究传媒经济性质的同时,也基本认可其意识形态的一面,认为媒介“不只是一般企业”,具有“社会与文化意蕴”。〔1〕我们不妨称这两种属性分别为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不过,如果站在历史的长河边检阅,我们会发现,这两种属性并非相安无事,而是一个随着新闻媒介本身不断的发展,两者矛盾冲突逐渐显现的一个过程。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从没有哪一件事物,像新闻媒介这样,引发了文化和商业两种属性在其中的如此巨大的冲突。

一、新闻事业史上商品与文化的交替与争斗

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五花八门,色彩缤纷,不但为我们提供着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所思所想,其本身还不断开发出崭新的商业领地,创造就业,贡献税负,在许多国家,它都是一个利益丰厚的领域。而随着媒介商业化的充分发育,新闻媒介内部就开始出现一种冲突和张力。

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去考察,书籍即是其较早的一种形态。早期,书籍的生产、传播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在西方国家,圣经之类的书籍只能在贵族之间传播,接受教育许多时候更是贵族的特权。在东方国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代王朝中数不清的文字狱,都显现出书籍作为思想控制手段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事业,体现的是权力方之间的话语争夺,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而商业属性却居于次要地位。

查看全文

品牌广告新媒体传播对策

摘要: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突破与延续,更加适用于当前日新月异的时展,新媒体以各种形式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而对媒介依附性最强的广告也相应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对品牌广告在新媒体时代的制作与传播对策进行总结,为推动品牌与产品顺应时展而前进提供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广告;推广

与传统在纸质媒体或者电视广播相比较,新媒体是以新技术作为支撑的新型媒体形式,例如数字广播、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都是属于新媒体范畴。随着科学技术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完全融合,也成为当前时代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通过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的传统广告投放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数字广告等多媒体形式的新型广告投入逐渐提升,以此可以说明品牌广告通过多媒体技术加以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性。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及品牌的广告宣传重心也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上,为此对新媒体如何更高的应用于企业品牌广告宣传的研究必不可少。

1新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推广中的应用

1.1帮助品牌塑造自身个性。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当前已无法脱离网络媒体技术,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及广告营销的主要方式就在于通过鲜明的信息及吸引力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之后通过消费者分享自身的消费体验过程实现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只有不断提升广告信息的新鲜度及吸引力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品牌的广告营销与推广。而新媒体技术在品牌广告营销过程中的主要应用优势就在于提升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而在此基础上,品牌企业若是更加积极的宣传新媒体技术,推动新媒体技术在广告中的应用效果,例如谷歌眼镜、360°摄影等新媒体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放大产品的特点及优势,有助于产品建立个性化的品牌。1.2利用垂直型App进行品牌延伸。将新媒体应用于品牌广告推广中的方式之一就是创设品牌App,而这种垂直型的App建立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在于消费者的忠诚度与信任度,这也成为品牌不断保持优势的关键,想要实现垂直App的建立就需要对品牌加以延申,使用最少的成本与时间帮助品牌推广,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接受,降低品牌推广的风险,迅速占领市场。例如耐克运用公司所推出的“NIKE+”App,就基于广大的消费群体而逐渐渗透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中,通过数据更好的实现产品推广。1.3构建媒体社交平台吸引消费者。对于品牌而言,发展的瓶颈就在于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尤其对于已经在市场中发展时间较长的品牌,经过初期消费者迅猛增长的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以及知名度,但是能否实现稳定持续发展更为关键。通过新媒体技术建立社交平台用于锁定消费者是行之有效的。以杜蕾斯为例,作为知名避孕套品牌,其在进入到中国市场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影响力,得到用户高度认可,而得到该效果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微博等大众社交平台加以营销,保持产品的吸引力。

2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品牌广告推广中的不足

查看全文

公共艺术新媒体研究

公共艺术在20世纪之前,创作形式几乎都是用雕塑来表现。在21世纪经济、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空间和内容的表达,而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专业。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艺术界都有公共艺术作品,因此更多的建筑师也会以艺术化的视角来探讨现代建筑的艺术发展之路。

1公共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概念引入

1.1公共艺术的概念。所谓的“公共艺术”其实更强调的是“公共”这个词,“公共”表示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即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大众为主体,它是一种共有和共享的概念同时信息是属于大众的。中央美院的王中教授也提出“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和人类生活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活力的中介”[1]。所以公共艺术是以环境和人相互作用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这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家只是单向的输出他们的创作信息而忽略了和大众的交流。公共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互动性强的艺术学科。1.2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媒体和“光学”为创新的新艺术学科门类,以数字技术作为基础,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互动装置、虚拟现实、动画影像、数字特效、光电技术、体感技术、录像等与大众有着极强的公共互动性,使得参与者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如何让建筑再生,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为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把新媒体艺术融入到建筑中,不论从宣传城市文化还是增加旅游经济效益都是前沿的。这种新的呈现方式使得人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当地文化和纵享视觉盛宴。1.3新媒体是现代公共艺术的媒介。传统公共艺术的媒介主要有雕塑、装置、壁画、动态影像、表演、活动等形式。进入新时代后,公共艺术也拥有新的媒介和载体。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公共艺术创作的边界,使艺术呈现能够突破空间的束缚。“互动性”是公共艺术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它把声、光、电、机械学都应用到了公共艺术中[4]。新媒体技术使得艺术与不同技术、材料和主题相互碰撞,极大地增加了艺术本身的活力。新媒体作为公共艺术的媒介之一,它使得艺术和外界环境建立了交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感。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城市公共建筑所遇困境城市公共建筑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对外体现,不同的建筑形式制约着城市的人文环境。但是随着城市公共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1)城市人文精神萎靡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消费习惯以及娱乐方式组成了城市的人文环境。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都是过着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时间往往被工作所占据,长时间的工作常态消磨了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热情。而夜晚市民也适应室内的消费和娱乐方式,极大地忽视了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6]。(2)城市建筑立面利用率低现在城市公共建筑立面形式单一,建筑结构也是千篇一面。现在还有很多商场的建筑立面被商家的大型logo所遮盖,失去了建筑本身的魅力。同时因为商家的利益化直接导致失去建筑语言的表达。夜晚的公共建筑,没有灯光的映照整体变得单一没有特色,建筑色彩十分暗沉降低了城市的活力。是否能够利用建筑立面再创造的可能性一度也成为建筑界讨论的热点。(3)缺乏城市文化现代建筑设计是依照西方的建筑设计风格,很多城市的公共建筑缺乏地域性的特征。同时除了本地的风景区的传统特色建筑,我们在城市密集的公共建筑中看不出当地城市文化。2.2新媒体介入城市建筑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到来,新媒体在城市建筑的应用更是赋予艺术创作多样的可能性。是否拥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文化交流空间和娱乐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审视一个城市文化环境品质高低的准则。新媒体就是创造了这样的艺术氛围的城市环境,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新媒体的出现也为解决城市建筑现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3钱江新城灯光秀案例介绍

查看全文

新媒体研究论文

一、关键词释义

1.美学本文在哲学意义上、在美的本质意义上谈论美学,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文,与此相关,文中的生态,所指也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是指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状态,是本体论上的美学、存在论上的生态。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研究人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并发现生存的确切意义,研究观念如何通过感觉和知觉而碰撞、综合和形成。当美学观照艺术实践时,它同时观照艺术生产和消费双方。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美学研究理应予以关注。

2.新媒体如同后现代性相对于现代性一样,本文将出现于现代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等之后的数字技术媒体称作新媒体。包括电脑和一切运用微处理器、数码、镭射、互联网的技术设备、电子娱乐产品,用于生产和消费的多媒体系统,高科技视频系统,遥感系统,以及通过数字手段生产的艺术品,仿生信息产品,和各种含有电子内容的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等等,它是广义的,几乎涵盖了影响当代生活个体和集体生存质量和价值的所有新技术。一方面,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和新媒体在时间概念上有了清晰的区分,便于文章表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哲学美学概念,它是与特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唤醒了哲学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所蕴涵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一句话,它已成为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语境的主要构成成分和推动力量,因此在意义内涵上可以称为新媒体。

3.赛博空间英文Cyberspace的音义合译,指数字技术和全球化网络所创造的虚拟时空、虚拟社会,它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空新观念,本文在它的原始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但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与此相对应,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时空世界,作为一种存在,被本文称为肉身世界。

4.瞬间失意一种心理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现象。意,指意象。这一概念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将在文中详述。

二、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的变革

查看全文

传统媒体下新媒体发展对策思考

第二个方面是以深挖用户价值(类似求导①过程)为特征的“微分”方程式代替以扩展市场范围、加大市场“压强”(类似实数范围)为特征的“积分”方程式。②传统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是提供广告服务,传统广告服务的基础是媒体在特定范围内的受众数量和质量,媒体覆盖区域的范围越大,该范围内受众越多,媒体的广告服务的效果就越好,其价值就越大;但这种商业模式的弊病在于,大规模覆盖式的传播策略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就如美国最早的广告主之一约翰•华纳梅克所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掉的是哪一半。”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华纳梅克们能够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而且可以通过精确传播来避免浪费,这就使得传统广告服务的基础受到冲击,传统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不再像以往一样有效。于是,建构在个人化信息终端技术和数据库营销技术基础上的以深度挖掘用户价值为特征的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这个“用户”是媒体公共信息服务的接受者,也是媒体多种有偿信息服务的定制者,他还是媒体为企业进行的精确营销活动的传播对象。第三个方面是从以B2C业务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向以B2B和B2P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传统媒体的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是以新闻信息为主体的公共信息服务,作为大众传播媒体,这类信息服务属于典型的面向普通公众的B2C业务。这类信息服务,以媒体广告服务的收入作为其价值补偿方式。然而,随着传统广告业务式微,长期来看,以广告服务的收入作为公共信息生产价值补偿方式的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对习惯了信息的“免费午餐”的普通消费者收取信息服务费的商业模式一时难以建立,这就迫使媒体转型成为综合信息服务商,主要通过面向各类政府和商业机构(B2B)以及面向专业人员(B2P)提供有偿信息服务,来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环境分析

1.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挑战从政策环境来说,中国的媒介产业在管理体制方面仍处于分业种管理的框架下,这一框架,严重制约着传统媒体集团的跨媒体经营;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三网融合”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困境,渠道运营商无法全面进入所有数据传输业务领域,更不能涉足内容生产的主要领域。从技术环境来说,信息数字化和移动通讯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规模上呈现海量化,在性质上呈现个人化,在形态上呈现即时互动化,在渠道上呈现共享化。在这一技术环境中,传统媒体集团作为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和媒体运营商,在技术上不再具有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也不具备终端的制造能力,只能借助高度共享的渠道和终端传输信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传统媒体集团相对单一和低下的信息生产和聚合能力与社会多元而海量的信息需求形成矛盾。从市场环境来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及其信息传播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营销和精确传播,经由传统媒体的传统广告业务正在萎缩,传统媒体以广告服务作为最终产品的商业模式开始动摇。对现代企业主和广告商而言,媒体的用户规模和媒体对用户的影响深度(用户粘性)决定着媒体所提供的商业传播服务的价值。相对而言,新媒体机构和渠道运营商掌控着用户及用户行为的第一手资料,其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商业传播服务的能力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由于整体上固守传统业务模式,无法满足客户的精确营销和整合营销需要,其市场影响力和营销能力日益降低,导致其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尽管挑战重重,传统媒体集团在以下四个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依托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中的核心竞争资源,这些资源的构建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搜索技术、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另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显然,传统媒体集团在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方面具有优势,借助传统媒体集团的权威地位和信誉,通过云计算技术与各信息资源单位合作,能够形成大规模信息整合能力。除此之外,传统媒体集团历史上大都保存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可以成为其构建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二,建立大型用户数据库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既拥有大量的机构用户数据,也借助旗下的都市类媒体拥有大量的城市消费者用户数据,都可以成为其用户数据库的基础。当然,这些用户数据还有待整理、挖掘和扩充。其三,以新闻为主体的信息产品生产能力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拥有作为龙头产品的新闻服务产品,且有较大规模的专业生产队伍,在信息服务领域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队伍,依托人才资源的相关能力开发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综合信息服务市场。其四,以专有渠道开展数据库营销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的报业集团通常都拥有一份在当地新闻信息服务和广告服务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平面媒体,同时拥有可以改造为直复营销渠道的发行网络。未来,这些网络可以升级转型为社会化的第三方入户配送网络,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扩展用户数据库后,转型后的发行网络将成为强有力的专有的复合型营销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策略

1.建设“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信息生产平台传统媒体集团应在集团层面建设数字化信息生产平台,实现集团属下各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社会信息的专业生产、客户生产、用户生产的“三位一体”。专业生产是指专业新闻工作者在新型采编机制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生产的各种信息内容;客户生产是指广告客户所提供的关于产品、服务和企业的信息内容;用户生产是指媒体用户在专业人员导引下生产的个性化信息内容。采用“三位一体”的信息生产模式,“可以解决传统媒体开展综合性信息服务所需要的海量信息如何生产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信息的质量问题。以此为基础,传统媒体集团就有了内容生产模式转变的可能,从以主要依赖专业人员进行的新闻内容生产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综合信息内容生产并提供即时信息服务为主的模式。综合性的信息生产,主要是指媒体集团在原有新闻等公共信息生产基础上拓展公众个人需要的个性化信息,以及企业需要的商业信息,如生产信息、行业信息等的生产。”③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课题组的调研结果,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旗下的新民晚报与新民网在内容生产流程上进行了有益尝试,正逐步探索对专业生产、用户生产和内容生产的信息整合。自2009年新民网将市场和受众定位确立为上海本地新闻和生活信息门户网站之后,就开始尝试与新民晚报的群工部(即社区新闻板块)的整合运作,包括共享新闻线索和读者爆料,重大新闻事件联合报道。文新集团还通过采用构建“上海滩”微博平台、注册新民晚报新浪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技术,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内容生产资源和传播渠道。2.构建以“大规模定制”为基础的新型信息服务产品即以新闻等公共信息服务产品为核心,依托数字化信息生产平台,根据社会各方面需要,生产各类新型的信息服务产品。完成这一转型的关键步骤就在于将“大规模定制”引入传统媒体生产领域。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MC)是指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④“显然,信息产品是一种特别适合大规模定制的产品。以此方式进行生产,能够有效解决信息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信息生产的成本问题。通过大规模定制,还可以有效克服以往信息生产的模糊性,更直接地指向定制者的信息需求,实现信息的个性化生产和精确传播。在大规模定制的信息生产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定制用户提供非定制信息服务,即以用户定制为基础,推送相关实用信息,其中可以包括企业的促销信息。建立在信息大规模定制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必然是一种精确传播和个性化传播。这类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无疑可以通过对定制者收费实现价值补偿,而其中附加的非定制信息推送服务,又可以成为广告服务的一种新形式,或者媒体购物的商品信息传播渠道。在这里,信息内容的生产和营销有机地结合成一体。”⑤目前在国内的传媒实践中,人民网的“网络舆情业务”属于较为典型的新型信息产品服务。网络舆情业务是人民网公司信息服务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带动了公司信息服务业务整体增长。根据人民网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信息服务占该公司收入比重为29%,毛利率高达66.48%,同比增长64.11%,占增长总量比重高达41%,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目前人民网网络舆情服务产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线上产品包括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互联网舆情监测报告以及网络舆情咨询服务等;线下产品为《网络舆情》杂志,杂志订阅量稳步提升,2011年该杂志销售量超过8000册。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在2011年度收入中占比各为50%左右。未来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平台将重点投入政务舆情监测产品、行业舆情监测产品、企业舆情监测产品三大产品系列和人民在线、人民网舆情频道平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平台三个业务平台。3.建设复合型的精确营销传播渠道传统媒体集团中的报业集团通常都拥有一家在当地广告服务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平面媒体,同时拥有可以改造为直复营销渠道的发行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扩展用户数据库之后,可以通过建设服务于精准营销的精确传播能力,成为强有力的复合型营销传播渠道。具体而言,传统媒体集团要以发行网络为基础,承接更多的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精准投递和直复营销的服务。传统媒体集团的报纸发行网络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订户住址、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直复营销客户数据库的原始积累。除此之外,报纸发行网络还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建立客户数据库:(1)与上游商家合作,投递有名址业务时,合理利用客户数据信息。如重庆报业集团发行公司通过投递银行帐单、保险保单、商会会刊等业务获得了大量的高端客户信息;(2)举办各种社会活动,收集客户信息;(3)购买客户名录或数据库。⑥用户数据库系统是直复营销的重要功能系统,也是直复营销业务竞争的重要战场。重庆日报报业发行公司已经尝试了这种数据库采集和应用的探索,经过业务推广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装饰企业选择使用该公司的数据库投递DM印刷品广告,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将该公司的数据库作为主要推广平台。2008年,在一次投送接房通知书业务中,该发行公司获得了接房业主的数据资料,便对购房业主接房的时间、楼盘的档次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向装饰公司、建材卖场、家用电器等客户推介直复营销,通过公司自身发行网络为客户提供宣传服务。其中,重庆国窖建博城第一次通过该网络的数据库试投送了5000份DM印刷品宣传资料,为了评估广告效果,在DM单上印了“来店礼”,他们预期10%的效果,结果凭DM单发出“来店礼”达3000多份,广告效果显著,深受客户认可。4.建设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终端体系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技术支撑下,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多格式共享已经不再是问题。同时,信息终端产品的智能化和便携化发展更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充分和便捷的个性化空间。基于这些技术背景,终端的融合就成为媒介融合的核心要义之一。对于媒体而言,只有凭借内容的强势,借助相关技术手段,充分占领各种智能化终端,才能够最终实现信息的价值。因此,对于传统媒体集团而言,需要尽早构建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终端体系。具体而言,这一传播终端体系应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有的渠道和平台,借力发展各类信息用户。“2012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课题组在调研发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构建新媒体传播终端体系方面积累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该集团于2007年在集团层面成立了滚动新闻部,作为沟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方内容部门的桥梁,并陆续推出了传统媒体记者新媒体供稿激励机制、传统媒体内容部门副主任兼任跨媒体协调人等一系列旨在推动报网融合的制度。在内容生产上,集团在2008年奥运会报道、广州新电视塔全球有奖征名、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会、2012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报道中尝试全媒体生产,奠定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基础;在营销手段上,通过与新媒体开展整合营销尝试,创造新的营销组合,吸引一些原本不习惯在传统媒体投放广告的客户,传统媒体将能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在移动产品上,广州日报不断加大对wap客户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推出了包括iPhone、iPad在内的一系列客户端应用产品。5.构建有偿信息服务、广告服务、媒体购物“三位一体”的融合型商业模式整体而言,传统媒体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内容产品和广告服务产品的销售。然而,近年来的媒体实践证明,媒体购物可以成为媒体业一种新的价值补偿方式。传统媒体集团具有信用度高、权威性强的优势,同时长期影响着较大规模的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主流人群,这些优势构成了传统媒体集团在媒体购物领域的市场基础。可以预期,未来媒体业将会形成有偿信息服务、广告服务与媒体购物三位一体的融合型商业模式。在媒体实践中,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东方购物”和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快乐购”都取得了极大成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早在2007年12月,就开始筹建电子商务平台“杭网每日商城”,成为浙江省首家开展配送业务的B2C电子商务网站;2012年6月,南方都市报社宣布与闪购合作,担任闪购在广东省的独家运营商。南都全媒体运管委执行总裁庄慎之介绍,南都全媒体集群的传播功能将与闪购的移动电子商务功能结为一体,以闪购在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为业务基础,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传播优势作为渠道,打通手机购物、媒体购物、POP购物、网络购物、见物购物等各种销售方式,为广告客户拓展商品销售的渠道⑦。由于移动购物领域的前沿性,南都“敢为天下先”的尝试仍需市场的检验,但仍不失为传统媒体向移动购物领域进军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国内外传统媒体集团为向新媒体转型发展作出了种种尝试,尽管许多尝试并不成功,但都为传统媒体行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贡献。分析这些尝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发现,许多的努力都沉溺于试图找到一种基于新技术的终端,可以让传统媒体实行“新瓶装旧酒”式的终端平移,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转型问题。而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新媒体,只有新服务”,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开发新型信息服务,才能走上转型之路。

本文作者:宋建武黄淼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查看全文

新媒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分析

摘要:新媒体时代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文章就数字媒体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具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创新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新时代下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教育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单位和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意识的教育新形态。在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之下,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大计。在新媒体时代,要创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为国家培养优质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助力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

一、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1.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与科技性兼容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多门学科,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熟练掌握各项媒体和传输技能是学好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工作时,要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将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统筹进行调整,让科技和艺术能够协同作用于学生。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过数学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快速、便捷传播出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反馈[1]。如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从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来看,它更加具有交互性,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加强了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聚焦的范围更广,它从各个方面关注了艺术创作,较为全面地从不同的领域诠释了艺术的美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价值。此外,受众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受众之间以讨论沟通的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加强了整体层面的互动沟通,让人们爱上艺术世界,在艺术中领略美,创造美,形成对艺术追求的内驱力。3.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融合性数字媒体艺术以传统艺术设计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将数学技术融入了艺术之中,形成了新的艺术教育形式[2]。数字媒体艺术多学科融合的性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动画制作等技能,还要学会沟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将视觉、听觉、意境等合为一体,是一种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策略

[摘要]近年来,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利用自媒体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是传统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合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借鉴其成长发展智慧也是自媒体成长与发展的法宝。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以及两者之间互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发展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

自媒体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互联网不断普及的大环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播形式,更加符合当前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追求需要,因而受到大众的喜欢。自媒体发展迅猛,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传统媒体为了保持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优势地位,纷纷开始了自我创新的发展探索。其实对于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而言,并非单纯只具有冲击与被冲击的关系,两者优劣势各异还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对两者的优劣势以及深层次的互补性影响与具体发展策略进行探索,是促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更好发展的关键,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传统媒体及其优劣势

1.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是较为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规范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还拥有着相对稳定的市场受众。

查看全文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的不利影响

摘要:本文从电视媒体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新媒体凭借其娱乐化、碎片化以及可移动性与较强的公众参与性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受众。而反观电视媒体,其传播渠道封闭且单一,接收终端较大而不灵活,信息采集来源狭窄,从而造成了电视受众持续减少,广告收入每况愈下和电视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基于此,本文认为电视媒体应积极做出应对,一方面,应继续做优做深媒体内容,为公众传播优质的信息;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版权业务模块,强化中华文化节目。同时,对于未来还要准确定位转型方向,把握5G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媒体;5G转型

根据2019年8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发展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人,目前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1.2%。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之一便是新兴媒体的产生。新兴媒体概念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指的是在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媒体。新媒体的产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中国最近几年,新媒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电视这种传播媒体。人类历史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由此便可以看出在传播媒体上的更迭发展。电视在未来会消失吗?可以肯定的说,不会消失,但是电视媒体原本的传播地位将不复从前。就像报纸一样,虽然其信息的传播作用已经大大下降,但却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电视媒体也会在历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虽说电视媒体的地位已经如此,但在这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较量当中,电视媒体仍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适时地进行自我革新,在未来5G的进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本文将首先析与传统电视媒体可比较的视频类新媒体,剖析其优缺点。然后,分析新兴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前面的分析,为电视媒体提出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新媒体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地占领了当下的媒体市场,网络视频、手机短视频等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的视频形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8月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在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网络视频还朝着内容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的方向发展,并且正逐渐形成以网络视频为主的娱乐生态,涉及小说、电影、游戏、商品、旅游等多个领域。网络视频的发展一边将人们从客厅当中解放出来,一边对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广告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但广播电视传统广告收入下降,网络媒体广告收入大幅增加。以上收入状况的对比更是证实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差距正逐渐减小。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视频类新媒体的特点。1.新媒体移动性强。新事物的产生往往是依靠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当中,既包括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又包括像手机、平板等硬件设备的升级。视频播放终端已经由过去几十寸的电视屏幕,缩小到十几寸的电脑屏幕,目前已然发展到了只有几寸的手机屏幕或平板电脑的大小。这种视频播放终端屏幕的不断缩小带来了受众移动观看的可能性,使得人们不必再局限于客厅当中,观看视频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的任何地方,时间与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新媒体给受众带来了更强的自主操作性。另外,4G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速度的提升使得视频在线观看,甚至是直播这种方式得到了支持,延迟、卡顿的消失极大的提升了用户观看的体验感,也帮助了视频类新媒体的发展。2.内容走向娱乐化。对电视媒体冲击最大的无非是网络视频和手机短视频两类,这两类视频形式使得视频的发展方向更具娱乐化和随意性。首先,对于网络视频来说,一些网络视频平台,比如爱奇艺、优酷等等,主打的是真人秀、电视剧这种偏向娱乐化的节目,因其播放时间随意,播放设备的可移动性较电视灵活,由此吸引了大量受众。其次,对于手机短视频来说,更是迎来发展的春天。网络直播、手机短视频审核更为宽松,用户可以自由自主制作视频,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在这个节奏变化迅速而又焦虑的社会,娱乐性总会给受众带来一丝放松。因此,视频的娱乐性更能够带来关注度。3.传播方式碎片化。当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人们便进入了碎片化时代。这种碎片化既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也体现在受众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时代是由经济和技术的共同发展所带来,是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恰恰迎合了受众时间的碎片化,是受众当下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工作之余,通勤用餐,处处可见。新媒体这种方式的诞生增强了信息供给与受众需求的相互依赖程度,这也是新媒体能成为当下流行媒体的原因之一。4.公众参与性强。在原来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多是从电视、报纸上接收信息。如今,4G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个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这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每个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更强。与以前网络尚未发达相比较,由电视等媒体制造传播信息,受众被动接收信息,传播过程大致就此结束。现在在自媒体时代传递过程中,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第二,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直播这种传播形式促使了一大批新媒体主持人的产生,大大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数量。

二、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