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3:07: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媒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媒介下的文学变革
一、新媒介时代下的文学审美视域
(一)文学借助语言文字的符号长期陶冶着阅读者的情操,它创造了另一个精神家园供人们生活,让人们借以躲避现实的阴霾。然而,在新媒介时代,传统文学开始受到电子媒介技术的冲击,传统的精英文学、经典文学被边缘化。在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使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等边缘文学得以发展。在电子媒介兴起之前的机械印刷时代,文学对普通人而言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一直被标榜的经典文学、纯文学更是神秘的。而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以其多种方式的呈现使人们身心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人们可以通过媒介技术表达个人独特的情感,这便将文学拉回到普通生活,文学从此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普通人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大胆解构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比如我们可以在“榕树下”“晋江文学”等网站看到大量的网络小说,也可以自己发表作品,甚至网络上一些优秀的作品被出版成纸质作品,或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还有一些借助于现在数字技术的文学类型,像超文本小说、互动小说、接龙小说等,其特有的审美感受和文本形态给我们带来了深远影响。网络文学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繁杂琐碎,充满感性色彩,偏离了文学的载道功能和权威性的话语模式,对权威话语构成挑战。网络文学抛弃传统文学的历史意识和审美的深度感,以其平面、陈杂的文本特征和戏剧化的叙事策略,显示了后现代文化的价值立场与美学趣味。纸面沉淀的经典的文学性被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流动感文本所取代,强调了人对机器、文学对技术的依赖。文学的审美韵味让位于感官消费,文学经典的沉淀性让位于数字化的复制和拼贴技术,数字媒介文本的快速消费观,也导致了经典距离感的消失,用祛魅的方式褪去了文学艺术的原有韵味。(二)数字媒介对文学的重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阐述了自己的文学史观,他以诸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事实,提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理论,说明文学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世情的演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发生变化。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也证明了由于媒介的传播作用,文学从来不是一个流变的话语系统,也从来没有某种固定化的文本样式。在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从结绳记事到甲骨钟鼎、竹简帛书、羊皮草纸,直至机械印刷术的发明和网络时代的出现,已经历了若干次的媒介革命,每一次媒介的变化必伴随着文学自身的发展流变与文体的创新。比如,在中国,诗歌从古体诗发展到现代的自由诗,文章由古代的文言文、繁体字发展到现代的白话文、简体字,都同书写媒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西方,机械印刷术的兴起与发展和长篇小说的兴起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国、各民族文学都体现着这样的共性特征,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文学也是基于这些特点而变化的,新的时代文学又将以新的面貌延续着文学的精神内涵。而现在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则是,数字技术的变革和随之而来的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正在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消解。“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着一切存在的理由。”人类的文学史可以说是媒介演进、载体延伸的传播史,文学存在方式的每一次改变都与媒介和传播的进步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学是文学与电子媒介艺术联姻的结果。所以说,数字技术是对文学的重新书写,强化的数字技术重铸了文学的新媒体艺术的数字化魅力。数字文学使通过书页文字获得间接形象的语言文本变为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媒体等多种符号的新媒体文艺。超文本更是解构了文学的权威性,使读者和作者一起享受新型文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数字文学在对技术依赖的同时所导致的对文学审美韵味和艺术意蕴的一定程度的消解,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文学的审美内涵,即文学性并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出现而改变。所以,在数字文学对传统文学祛魅的过程中,也在实施数字技术与文学性的新结合,打造赛博空间新的诗意。
二、新媒介时代下文学的艺术特点世界文学
由传统文学向新型文学转型的时候,旧有的文学生成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即机械印刷业已经崩溃,新的文学生成语境和传播渠道正在形成。随着世界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机械印刷时代正在迅速走向衰落,电子传媒时代已经来临,印刷机渐渐让位于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这种变化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生着,语言文字媒介的地位正在迅速降低,电子信息媒介变成了主要的媒介传播方式,与后工业社会相伴而生的新传播形式不仅从根本上消解了基于形而上学思想之上的现代思想,而且也从根本上消解了现代人文话语。在新媒介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以单一性和有机统一性为本质属性的文学话语形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跨越文本界限的、无序的新形式的文本话语。作为一种新媒介语境下生成的新样式的文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冲击和渗透着旧有的文学经典。(一)交互性与赛博文本性在新媒介时代,电子媒介变为最基本和重要的一种传播途径。电子媒介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语言文字媒介的传媒方式,在过去的书籍、报刊或书信传播方式中,自我和他人的交流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自我只是单独地表达自己,得不到任何直接快速的反馈。伊瑟尔在接受美学中提出“阅读是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构成”,他“反对单向的被动接受那种外在的给予,认为文学的特质在于由读者从文本内部去把握对象”。而在网络上,自我和他人是直接的交流,处在相互渗透的状态中。在网络中,文学是创作者和接受者积极互动和双向交流的结果。读者可以把最新的评论传达给作者,这样作者就能最快地得到读者的反馈,并在原作品上继续修改,最后反馈给读者。随着电子传媒形式的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与结构严谨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陈杂、结构复杂化的话语文本。福柯的“作者是什么”,以及著名的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的“惊人”之言———“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死亡为代价”,都标志着文学作品与其作者之间旧有纽带的终结。互联网上的交互性写作,使一篇文章可以由不同的作者完成,读者也可努力参与其中。网络写作中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文本剪切、粘贴、复制和链接。它可以将不同形式、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的文本便利地连到一起,从而使文学文本变成某种复杂无序的混合体。网络接龙小说、合作小说、个人博客甚至是各大论坛,都开创了新的文学形态。超文本的链接方式可以在文本中加入图片、音乐、视频等来丰富文本自身,也准许读者对文本进行多次修改和创作。超文本的多种链接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的文本组合,读者读到的不再是传统的有序文本,而是根据自己的选择可以读到不同的开头、过程和结局。玛丽-劳尔·瑞安(Marie-LaureRyan)认为,电脑的窗口叙事发挥着屏幕的功能,是向叙事文本打开的一个中介窗口。文本在链接窗口中不断被延伸和改写,叙事文本既有作者的设定,也有读者的主体参与痕迹。美国的迈克尔·乔伊斯1990年推出的小说《下午》被称为“超文本小说的始祖”。该小说主要采用“外部链接”,通过读者的意图和点击,会进入不同的叙述方向。赛博文本还呈现出动态性特点,可以定时跳转产生随机性文本,通过限制和延迟文本的阅读时间,限制阅读时段,甚至把链接引向一份报纸等方式,使读者体会到新奇的感受。例如,在史都尔·摩斯洛坡的网络文本《漫游网际》中,屏幕上的文本每30秒就会改变一次。同样,读者也付出了不同于阅读传统作品的努力与参与。(二)自由性文学从产生那一刻起就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关联。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文学对普通人而言是神秘和神圣的。在新型文学的创作中,文学的创作、发表、接受都以自由为前提,更具有吸引力的是们可以隐姓埋名,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个人独特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表达,文学对普通人而言再也不是遥远的乌托邦。传统文学的话语体制是精英话语体制,与传统文学相较,网络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非主流话语体制。在新媒介下,文学的写作则更加开放和自由,文学创作显示了其无功利性的本质,实现了心灵和精神的自由表达。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审稿人是编辑和读者,而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由于网络技术所具有的新特点,所以其审稿人已经变为网络读者和网络的监管者。网上发表的作品直接、简单,使一切非主流的作品都获得了话语权力,一切处于压抑状态的思想都可以尽情地表达。他们可以宣泄感情,表明自己的存在,正如海德格尔说的,“人显示自己为说话的存在者”,“人这个存在者正是以说话的方式揭示世界也揭示自己”。网络及其文学被媒介的技术性所消解,又被技术的艺术化所闲置,经典的内容和典雅的审美情趣由于技术复制手段而逐渐减少,平面化的所指在消除历史传统和社会经典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原有的审美感受。网络文学多自由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予每一个人以平等的符号权力。在网络中,文学传播载体的日益廉价和便捷所诱发的文化民主,把文学的主导权交到了民众手中,也给了人们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个性张扬和情感宣泄的自由。(三)比特介质数字化的复制和拼贴技术,正使我们以便捷的技术操作享受着虚拟世界的快乐。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传播媒介的每一次革新都推动着文学形态的变化发展,每一种新的传播工具都缩短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数字传媒时代,文学通过比特的透明、便捷等介质,让其在数字技术平台上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快速和便利的新形象。“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实质上是一个比特化的世界,这种比特化的媒介,使得文学作品的创作、修改、粘贴、复制以及传播越来越便捷。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电脑加工转成比特数字媒介放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扩大影响力。反过来,数字化作品的比特介质让其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地传播,其独特的影响力也扩大了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作者可以随意美化自己的作品,读者可以参与到作者的叙事中来,更可以尽情阅读肆意评论作品,并且能够快速和别的读者甚至作者进行各种交流。复制、粘贴变得非常简单,大的存储容量也不成问题,文学作品及其评论在网络空间产生的速度和数量是空前的,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作品在“起点”“晋江原创”“榕树下”等网站上发表,各种贴吧、论坛、博客也都有大量作品。(四)多媒体性媒介是符号生产的中介,媒体是符号传播的载体。媒介并非只是工具,“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等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数字技术十分便捷地把符号生产和视图消费传递给读者。数字媒介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等图、文、声、影虚拟叙事,还可以把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起来,让图像文本无穷链接,让链接中的链接、文本中的文本成为文本表意的延伸。传统文本具有符号单一性、文本静态性、结构平面性等特点,而数字文学则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自由转换,呈现出一种动态性、多线结构的跳跃性视觉文本。这样就突破了以往传统文本所带来的局限性,这种陌生新奇的多媒体形态提供了传统文本无法提供的阅读功能。利用网络技术的超链接功能,只要打出要搜索的内容,查找结果便会迅速出现。
三、新媒介时代文学存在形态与消费
(一)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类型总体而言,数字化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传统的文学作品(即纸质的文学文本)的数字化。把传统文本上传到网上供人们浏览和下载,或是图书馆把一些稀有的文献文本输入数字化图书馆,都属于此类。二是网络原创文学的创造。由普通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不用或少用一些超文本技术,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可以互动交流。这造就了大量的网络,如痞子蔡、安妮宝贝、慕容雪村、桐华、流潋紫、匪我思存等,他们的作品从网上火到网下,从网络文学作品到出版纸质书籍再到改编成影视剧作品,为他们自身积累了超高的人气。一部分博客文学也可以放在此列。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最初只是作者李可2006年在和讯网博客写的2000字的职场小说,主人公机智、活泼,文字感性,充满了弹性。后来被图书发行商发现,有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完整的《杜拉拉升职记》。高点击率的作品可以为文学网站赚取利益,也可以被商家出版成书籍、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获得不菲的商业利润。国内说的“网络原创文学”一般主要就是指这一种类型。三是新生的、完全意义上的数字文学。这类新型媒体的文艺作品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功能,是只有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才能实现的超文本文学。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乃至影视剪辑等融合起来组成网络作品,这类网络作品不能转换为纸介质作品,构成一种独立的数字艺术文体。非线性链接的“超文本小说”,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互动小说”,由多人参与创作的“接龙小说”“合作小说”,以及动态交互型文本都属于这一类。“从范围上说,数字文学要远远大于网络文学,它不仅包括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的文学形态,还包括以计算机单机、软盘、光盘、电子书等数字媒介生产和传播的非网络化的数字文学形态。从发展历程来看,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数字文学凭借‘前网络时代’的数字媒介已经发生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新型文学的生产与消费近年来,许多网络文学被出版改编成影视剧甚至网络游戏和动漫。这样一来,媒介不仅使虚拟的作品成为现实的商品,还可以创造对商品的现实需求和消费欲望。不管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电影、电视剧方面,我国近年来每年都有许多作品,但是很少人能感受到其感召力,倒是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像《后宫·甄嬛传》《大漠谣》《佳期如梦》《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因为在互联网上的高点击率,拥有了固定的粉丝、读者群、超高的人气和媒体关注率,才被出版商出版为文学市场的畅销书,改编为电视剧、电影。2006年的夏天,《杜拉拉升职记》只是不超过2000字的文字片段。但截至目前,“杜拉拉”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包括图书、电影、电视剧以及相关广告等,至少已经创造了3亿元的产值,并且杜拉拉的这股热潮仍旧没有褪去,在电视剧、电影、音乐剧、网络剧、话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许多人开始习惯于用手机和电脑阅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像《鬼吹灯》系列、《诛仙》等,以及运用数字技术的一些超文本作品,如接龙小说、拼贴小说、合作小说等。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需要不断地为大众制造新的快乐和满足。
新媒介艺术创作演进研究
一、强调“变化”的创作观念
正如玛丽•杜盖(MarieDuguet)所说:“时间与变化不仅是当代艺术反复出现的主题,还构成了艺术作品最本质的参数。”新媒介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当代艺术,强调时间与变化的动态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来源于当代艺术及机械技术的双重影响。贡布里奇(H•Gombrich)认为,当代艺术与传统美学的决裂在于是否承认所谓的范式和本质。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永恒主题”等经典美学词汇受到了质疑。一些艺术家将关注点从美景的绘制转移到了艺术作品在时间维度的可能。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GustavTheodorFechner)则认为“聚散”的观念将会替代“自上而下”的美学主张。无论是贡布里奇所说的“永恒范式的消失”还是费希纳所说的“自上而下的灭亡”,都从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美学中对永恒性的追求,而肯定了一种变化的美学倾向。在当代艺术中较为激进的未来主义(futurism)中,这一创作倾向尤为凸显。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在《未来主义绘画技巧宣言》宣称:“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跑,一切都在迅速旋转,一个形象在我们面前从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在出现和消失。”②以上这些观念从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到了后来的新媒介艺术创作。与此同时,机械工程变革也在影响着新媒介艺术由静至动的转变,这一变革使得技术逐渐成为新媒介艺术创作的基础。因此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广泛使用了机械学、热力学和磁力学原理,可以产生出动态变化的机械系统也被应用在新媒介艺术的创作中。其代表人物是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Tatlin),塔特林认为:“现代社会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合格的机械师和工程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艺术家。”③塔特林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三国际纪念塔。这座纪念塔平行于地面的轴线,四个部分分别沿着自己的轴线以不同的速率旋转,符合机械学和传动学的基本法则。1920年,艺术评论家尼古拉•普宁(NikolaiPunin)称塔特林的这个作品是“发生在艺术界里的一次国际性事件”,并且将其看作“机械、雕塑与绘画的原则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在塔特林的作品中,由机械装置的传动产生的速度感、瞬时性以及时空快速转换的全新体验使其成为了新媒介艺的新媒介艺术家,例如尼科拉斯•舒弗尔(NicolasSchof-fer)、肯尼斯•马丁(KennethMartin)以及亚利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介艺术家是让•丁格利(JeanTinguely),这位出生于瑞士的艺术家以动力艺术而闻名,丁格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作的“向纽约致敬”(HomagetoNewYork)是由工业垃圾现成品组合制成的动态雕塑,该作品不仅讽刺了先进工业社会中物质商品的盲目过度生产,更凸显了新媒介艺术强调变化的创作观念。⑤
二、体现“观者介入”的审美特征
本雅明(WalterBenjamin)认为,艺术品是否可以从原有的仪式和崇拜中解放出来,让原本的观者得到解放是判断它是否是当代艺术的标准。本雅明所倡导的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得到释放的自由状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旁观者,这种全新的审美关系也是新媒介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独特之处。需要说明的是,新媒介艺术这种独特的审美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偶发艺术(happeningart)的出现和电子技术的介入。20世纪50年代,一批艺术家批判了传统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二元化,而强调了艺术作品中的主体介入,这一艺术类型被称之为偶发艺术。⑥偶发艺术强调观者的介入,这种介入使得观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不再仅限于审美,而是一种参与和浸入。艾伦•卡普诺(Al-lanKaprow)被认为是偶发艺术的发起者,也是这一领域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他认为观者的介入是艺术作品的基本动力之一,并用游戏(play)一词重新定义了观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构的关系不仅消解了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化,也增加了艺术作品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偶发艺术不仅从创作观念上,更是从审美方式上影响到新媒介艺术后来的发展,强调观者的介入并强调介入之后所带来多种交互的可能,也成为了新媒介艺术的最基本特征。以电子技术为导向的工程技术的介入也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全新审美方式的实现,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光和运动因素的结合,这一结合催生出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包括了光感动态艺术(Lumino—Kinetic)、赛博艺术运动(Cyberneticartmovements)以及录像艺术(vedioart)等,这一时期的新媒介艺术家也因此使用了荧光灯、闪灯、投影灯等多种光源来制造特殊的氛围和效果。⑦其中马赛尔•杜尚(MarcelDuchamp)创造性地运用马达元件以及玻璃、金属材料创作了“旋转的玻璃盘”这一交互艺术装置,观众需要主动打开该装置的按钮进行启动,这种具有交互倾向的新媒介艺术开启了观者由被动欣赏到主动介入的范式流变,而电子技术则在这个流变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无风格化”到“几何单元”的形式语言
从形式语言来看,新媒介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无风格化到单元图像的演进。偶发艺术、抽象派、极简主义以及计算机图形语言是这一演变形成的共同推力。这里所提到的“无风格化”指的是当艺术作品以一种动态的、演变的方式出现时,其自身呈现出无一种特定风格的特殊形式。“无风格化”的美学主张最早来自于偶发艺术,并由此直接地影响到了新媒介艺术的发展。正如新媒介艺术家让•丁格利(JeanTingue-ly)在1966年发表的文章《Un-artist》所说到的:“如果一个艺术家想创作出杰出的作品,那么他应该避免成为任何风格中的一种。”需要反思的是,也许正是因为偶发艺术所倡导的“无风格化”的创作理念,这个时期的新媒介艺术很难产生出自己特定的艺术语言。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认为,造成新媒介艺术无法涌现出具有影响力艺术家的原因在于20世纪50年代期间的作品更热衷于一种无风格化的创作表达,而缺乏对于形式本身的敏锐捕捉。⑧从塞拉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新媒介艺术的发展瓶颈在于其自身艺术形式过于多元。尽管这种多元使得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但本身的形式匮乏却使其很难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语言。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介入新媒介艺术的创作,无风格化的创作局面才有所改观。首先,计算机作为图像生产的终端工具,打破了图像原本的静止和稳定,转而生成出具有动态、连续的图形语言。评论家彼得•韦贝尔(PeterWeibel)认为:“在计算机出现之后,图像成为了一个动态系统,而这种动态系统打破了当代艺术的静态画面,并且赋予了新媒介艺术一种稳定的并且极具自身特点的视觉语言。”⑨其次,构成这类视觉语言的单元图像(unityim-age)往往是简单纯粹的几何形,其自身具有反复操作的可能,艺术家通过对它们进行动态操作使得这些单元图像具有了无限的延伸性,并成为一种信息语汇,而这种语汇的可识别性也成为新媒介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重要特征。贝尔实验室下技术背景出身的导演约翰•惠特尼(JohnWhitney)利用当时军事淘汰下的计算机设备拍摄的短片《目录》(Catalog,1961),被认为是第一部由计算机代码制作的图像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依靠计算机技术生成的同心圆成为了电影中的主角。可以看到,在计算机的介入下,图像单元具有几何化的特征,这也导致这个阶段的新媒介艺术作品往往与当代艺术中的抽象派(abstractexpressionism)、极简主义(min-imalism)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耦合。一些新媒介艺术家明确提出自己的创作受到了这些艺术的直接影响。诺尔对于自己的早期作品曾经这么描述:“计算机不只是简单地复制一种人类创造的美学,而是已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导向,这种导向显然与毕加索(PabloPicasso)和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所倡导的规则更为接近。”维拉•莫娜(VeraMolnar)则受到极简主义的影响,习惯于将线条作为创作元素。在她的作品《多样化》(1976)中,首先是一系列杂乱的线条,之后通过线条的增加和减少创建出一系列动态的景象,莫娜正是利用线条的增加和减少,让形式本身充满了偶然性和随机性是其作品的最大特征。⑩
新媒介传播学研究
网络凭借传播过程的多媒体性、信息传输全球化、交互性、媒介资源多样性以及媒介功能融合等优势特点,真正突破了以往传统概念,生成了以信息为基准的跨文本、跨国界、跨语言以及跨文化的新空间,对社会当中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切实转变了以往传播学的研究模式和方法。以往传播理论很难充分解释互联网传播现象,所以以往传播学研究模式与手段应进行全面调整,唯有如此才可顺应新传播形势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而所谓传播学的研究模式与方法主要是指思辨批判主义以及实证经验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实证经验主义是传播学领域主流研究手段,更是互联网传播的主要研究手段依据,并且互联网实务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新媒介研究领域的核心所在。在新媒介环境下,对于互联网媒介深层次的批判性研究,亦逐渐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一、新媒介下的传播环境新特点
(一)媒介环境具有明显时空一体化特征。多样性的移动终端设备于网络时代下体现出传统媒介缺少的明显优势,在传统网络环境中,社交网络受众所应用的媒介普遍局限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工具上,而这些工具于移动性方面有着明显缺点,致使社交网络受众在选择应用的空间与时间层面受到较大限制,受众只能在固定的联网环境下的电脑前才可应用社交网络,受众被局限在固定的地理空间当中,在实施信息传播活动当中和外界实际环境缺少互动,此种传播环境于某种意义上而言缺乏开放性,唯有在与外部环境维持足够交互的条件下,才可称作开放性系统。而新媒介的诞生,彻底弥补了以往网络环境下受众社交网络应用的弊端,终端设备与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合,把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为受众创设时空一体化的新媒介环境,受众能够不受时空桎梏应用网络和亲朋好友交流互动,而同时在此环境下,受众对于时空观念的界定和感知亦产生明显改变,原有网络环境下,因互联网应用环境制约,受众于社交网络当中对于时间流动的感知相对明显,而对于空间维度的感知则相对不足,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空间与时间正在受众的认知里不再缺席,受众在虚拟空间中可感知到时间不断流逝,同时放眼现实世界亦可感知到现实空间和环境的存在。现阶段,时空趋于一体化的媒介环境,为社交网络受众带来全新的生存、互动环境感知,而该环境亦伴随受众和外部互动性加强的过程当中逐渐趋于开放化,信息内容也更为多元化。(二)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现如今,媒介环境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换言之,媒介环境逐渐趋于重视受众体验的方向发展。在网络时代下,受众体验逐渐从机器为核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伴随新媒介形态的普及运用,以及新媒介对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真正证实了媒介人性化演变理论,该理论强调媒介最终会趋于人性化方向发展,媒介信息处理模式亦会如人一般自然,且优于传统各种媒介。当前,传播媒介已然为“人”而让道,受众作为交互的主体地位逐渐回归,人机一体的新媒介环境中,受众需求由传统媒介实现向受众自我实现方向转变,受众体验获得有效改善,而手机媒介切实代表了新媒介工具的人性化演变。
二、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经验主义研究的转变。以经验主义为基准的传播学研究是新媒介环境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托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解释,而经验主义研究中相对明显的特点便是将媒介视作工具,将其视作没有任何意识倾向和价值的客观存在事物。原有的大众转播体现出:专业化媒介机构采取前沿的产业化手段与传播技术,将社会大众视作研究对象而实施的大规模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活动。此种大众传播所具备的特征在于,信息内容普遍通过单向化与线性化方式进行传输。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媒体往往会按照延时的、有限的和不精准的受众反馈内容,传输者对于大众需求的预估,以及信息传输政策的具体要求进行信息传播,此种信息传播模式易被认定是符合大部分受众现实需求的。为形象而抽象地掌握信息传输过程与实质,传播学研究领域衍生出诸多传播形式,包括韦弗模式、5W线性模式、循环模式、互动过程模式以及系统模式等。诚然,这些模式均有效归纳与总结了以往媒介传播活动,然而这些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其普遍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分离开来而展开分析,并且普遍以线性模式为主要研究思路,与新媒介的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互联网传播的诞生及发展,有效延伸了信息传输的深度及广度,真正突破了传统社会大众多样性信息传输的局限。互联网所传输的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且传播过程有着较强的交互性,同时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也显著体现出了多元化、小众化以及个性化态势,从而能够落实针对性的信息传播。现阶段部分传播学专业学者亦对于互联网传播过程展开深入探索。以加拿大传播学领域专业学者们的研究观点而言,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媒介的诞生,均会对当前社会结构、人类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形成深刻影响。以这一维度而言,互联网这一个性化与交互性的媒介出现,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课题。若以往传播理论与方法无法顺应新形势,则失去其应有意义。所以传统线性传播模式应进行一定调整,从传统以同步与异步传播为基准的分类研究,逐步转变成以交互性研究形式为依托的新方法。(二)批判主义研究的转变。尊重与保护人的自由和尊严,深入探索恢复人的根本价值的途径及方法,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学,批判主义学者的主要研究特征。实际上,此种研究特征亦是传播学领域批判主义研究的既定传统与习惯。现如今,互联网媒介为恢复人类主体价值、尊严以及自由供给了全新的机遇,亦为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的批判性研究提供了全新切入点。一般而言,任何媒介均具体化存在于实际社会制度环境当中,通常存在诸多性格爱好、知识体系、思想理念以及价值倾向差异的个体应用。所以,媒介作为一种人的延伸,时常存在超出机器性质的东西,即存在一定倾向性,无法始终保持客观公正与中立。基于批判视角而言,媒介并非独立且客观于个体存在而存在的实物,而是实质上囊括文化价值、意识以及意识形态的世界,个体于该世界当中生存,甚至由该世界铸造个体的生活。换言之,媒介属于充满意识倾向与价值判断,且与人类密切相连的世界。而对于如何认知该世界,批判学者表示不应过度追求于无望的中立、客观,应积极加入个体价值判断,这亦是传媒批判主义的基本内涵。如此一来,对于媒介属性及个体价值判断的差异性认知,便成为批判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差别。当前,对于媒介的批判性研究,逐渐成为多数学者的传媒学研究热点内容。网络媒介作为全新工具,是经验主义领域研究带来的深刻启示。社会大众在应用这一具备较强个性化与交互性特点的新媒介过程中,所生成的诸多非意识形态与权力层面的反向影响,例如审美道德降低、信息冗余以及不良信息泛滥等问题,由此可见,因媒介与技术所有关系的差异,网络传播淡化了主导意识形态及阶级权利批判的迫切性,然而且又着重加强对于这一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无中心化以及虚拟化批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因此,批判性并非有所降低,而是产生了全新的批判任务及对象,此种变化推动传媒学领域研究者不断探索与确定更为准确、科学的新媒介传媒学研究模式及手段。综上所述,网络这一新媒介有着较大魅力与威力,其飞速发展的趋势导致原有大众传媒逐渐失去优势,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亦面临巨大挑战。在此环境下,我们仍应深刻认知到不管网络技术手段如何变革发展,其始终是被人掌握的信息技术,始终隶属传播工具范畴。所以,传播学研究过程只要以自身为着眼点,改造与变革以往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便可用于引导当下网络传播实践。
参考文献:
广播新闻媒介发展探讨
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受到了极大冲击。新兴媒介的出现动摇了广播新闻的市场地位,广播新闻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威胁。与新兴媒介相比,广播新闻传播在时效性和内容方面处于弱势。广播新闻要想稳定地发展下去,创新是唯一出路。本文就广播新闻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发展作相关分析。
关键词:广播新闻传播;媒介融合;创新发展
媒介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融合趋势下,媒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刻不容缓。广播新闻作为以听为主的媒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少,而且传播内容及时间有限,难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此,要想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广播新闻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创新,革新广播新闻业务,不断提高广播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增强受众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受众。
1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发展理念,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主要表现在技术和经营方式两个层面,媒介的融合为我国传统媒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采集以及传播渠道多样化,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这给广播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广播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其劣势日益突显,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内容,与新兴媒介相比,都处于不利地位,也正是因为这种劣势,使得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不被受众关注。因此,广播这种传统的媒介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创新[1]。与新兴媒介相比,广播整体上均处于弱势地位,受众规模以及影响力都落后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如果广播新闻行业继续保守传统的经营观念,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当前每日仍是会受到播出时间和次数的限制,一旦错过广播时间,听众便无法再听到相关的新闻节目。因此,要想继续稳固广播新闻应有的市场地位,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广播新闻行业应当认识到媒介融合给自身带来的冲击,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从而从好地满足听众的需要[2]。
2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
新媒体下企业的媒介素养
企业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界定“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人的认知能力,它是在假设人们具有认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的公民媒介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学者甚至提出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等概念。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不仅强调对信息判断和甄别能力的提高,而且提出了有效的创造信息和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时代,受众应该学会正确的理解媒介信息,理性地对待媒介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而传播者则应该在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精神。(二)企业媒介素养研究作为身处信息化社会的现代化企业,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媒介传递企业信息的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的素质。我国对企业媒介素养的教育多停留在一些针对企业领导者的培训课程或对员工的普及教育上。对于企业媒介素养的研究也缺乏从定义、内容到教育模式的系统梳理。孙素华在《企业员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中提出了整合社会教育机制、政府监督组织、企业管理体系、公共媒介机构等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完善的企业员工媒介素养评价体系、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培训体系;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企业文化等观点。金海燕的《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和媒介素养》侧重对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内容进行了深入探析。其他相关研究则多围绕企业信息素养和市场信息素养等方面展开,可以说关于企业媒介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和媒介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武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充分掌握客户和潜在客户信息的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企业整合运用媒介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的素质提出了进一步要求。”[5]从最简单直接的信息传递、营销手段到今天的整合营销传播,企业也在不断的提升着自己的媒介素养和信息能力。企业媒介素养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新媒体时代企业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内容
新媒体的出现,海量的信息,虚拟的信息环境,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都对企业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恰当的对待和利用媒体资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相反,不当的媒体运用也会使企业身陷负面信息中,无法自救。新的媒介环境下,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理性对待市场信息,整合运用媒体资源,应对负面信息传播的素质成为企业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一)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素质现代企业不仅要及时地了解媒介社会的变革,包括公众媒体的更新,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信息传播效果的控制等等,而且还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些改变。由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甚至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由以大众媒体为领袖的权威信息到网络媒体人人皆是信息者也是信息接受者的转变;由真实理性的信息传播环境到虚拟感性的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模式和社会信息环境已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素质,宏观上要正确把握信息环境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引起的社会文化的转向。学会在新的信息环境中收集、筛选和处理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并且能够适应并利用当下蓬勃发展的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微观上,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信息接收行为和理念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要了解新媒体信息生产与的规则和技术,并且学会利用高新技术建立企业的市场信息数据库。在适应消费者新的信息接收习惯的基础上,创造更有效的企业信息传播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二)理性对待、筛选信息的素质新媒体的出现,信息技术的提高在拉近企业与客户联系的同时也使信息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混乱。因此,如何理性地对待和筛选媒介信息就成为企业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信息环境下,一方面,企业要学会运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能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评估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组织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和潜能提高绩效也是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现代企业还要能够了解媒介的性质,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了解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新动态。媒介信息是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企业融入市场的重要工具。在复杂的媒介信息环境中理性并科学的判断和甄别,是企业获取宏观市场信息和掌握客户和潜在客户相关信息的重要素质。(三)整合运用新媒体传播企业信息的能力现代企业借助媒体向目标消费者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企业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传递与企业营销也发生着改变。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特点为企业营销带来更多的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关联性,新媒体营销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如何整合利用新媒体资源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了解市场的需求成为企业营销的新课题。近年来,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微博营销,自媒体营销,网络病毒式营销等营销概念层出不穷。企业一方面要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传递企业和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企业要学会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为自己的营销策略服务。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大众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传递产品信息,树立企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新媒体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则可以使企业深入到每一位目标消费者生活中,建立与客户的亲密联系。根据企业自身产品特点和发展需求,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企业品牌是现代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法宝。(四)应对负面信息环境的能力新媒体为企业带来更多新营销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公关带来很多麻烦。“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往往不容易受到控制和有效的监管。”[6]互联网盛行以来,很多企业都经历了互联网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困扰,例如蒙牛特仑苏事件和修改乳制品生产日期等负面信息在网络上被爆出,将企业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企业形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负面信息环境,做好危机公关成为企业应对新媒体的必修课。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首先要冷静对待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合理解释或拿出应对的措施。其次在日常的营销中企业也应该更加注重与媒体的关系,注重维护自己的“互联网形象”。最后,企业同样可以巧妙地运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并为自己制造一定声势,以化解负面信息危机。
总之,面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序和混乱,理智的应对态度和巧妙的应对策略是企业化解负面信息危机的关键。在社会信息化,市场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每个企业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能够在信息海洋中求得生存并乘风破浪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做到的。新媒体时代,提高企业媒介素养不仅应该受到重视而且应该尽快付诸实践。企业媒介素养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化过程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才能得到提升和加强。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了解消费者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运用新媒体传递企业信息,理性对待媒介信息,冷静处理信息危机是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媒介素质和能力。
本文作者:王谊茜王玉洁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新媒介时期与平面设计思索
只要是提到平面设计,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工作。但是,实际上设计师并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职业。现代的社会,媒介的多元化发展、社会信息量的飞速增加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急速加快,传播环境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设计师应该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传媒是什么?信息是什么?设计的职能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自己的答案,否则,设计的内涵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会日益稀薄。
1.新媒介时代与平面设计
近几十年,科技飞速的发展,使得新媒介越来越参与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还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新媒介是什么,但是它已经让群众眼界大开,心领神会,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新媒介了。什么是新媒介?新媒介产业联盟的秘书长王文武对它的解释非常清晰明了“:新媒介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新形态的媒体”。“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介形式”这是副总裁魏武挥对它的定义。还有学者把对新媒介的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对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手机媒介、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各种新媒介迅速进入主流生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新媒介大放异彩,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介时代已经完全到来。(图1为世博会上韩国馆的新媒体互动装置)就像200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带来机械化进程,100年前电的发明带来电气化进程一样,计算机技术正带领人类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就像当初包豪斯的整合一样,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音乐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应该再一次紧密合作,让研究超越艺术和科学领域,从而让创造性的发明和设计满足人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这个新媒介环境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需求和设计师对新的数字化信息生活的关注,必然使艺术设计的对象范畴和设计本身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它不再局限于着重对象的物理设计,而是越来越强调对“非物质”诸如系统,智能化、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着重消费者的创造潜能的触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
2.交互设计与平面设计
西方经济学家有说,体验经济已经成为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开放互动的经济形态。在越来越富裕的社会里,我们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温饱问题。根据马斯洛的层级需要理论,人们要买的也不仅仅是商品本事,更是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体验就是人们高层次追求的重中之重。这里所说到的体验简单的说就是以每个人的个性化方式参与其中,人与物的交互过程。这与新媒介对交互的需求是相一致的。用户与你的产品交互,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体验过程,他们就不会使用你的产品。为了那些来使用的用户,我们必须为他们设计一个协调的一致的,直观明了的让人愉快的体验,这样你的设计才会吸引人。
曾经,交互设计是涉及到“为用户设计结构化体验”的方法,这个义只是适用与传统的软件开发行业里。它也曾一度被归为“界面设计”。不过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交互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它以活动为设计对象、以创造有意义并且合理的用户体验为目的、以广义的人文价值观为宗旨、强调用户研究并着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学。交互设计关注“可能的用户行为”和“系统如何配合和响应”那些用户的行为。交互设计说起来好像非常神秘和高科技,不过实际上这些工作并不完全都是技术活,它的重点是理解用户,理解用户的工作方式以及思考方式。交互设计强调确定每一个呈现给用户的信息的选项和顺序,它关注于将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选项。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用户体验的要素关系表(图2),它以网页设计为例清晰的归纳出了技术与设计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复杂关系。
新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冲击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由传统的文字时代向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和E时代过渡,在此过程中,新媒介的图像化、迅捷化、市场化让人们了解了更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资讯,形成了现今社会获得信息不可缺少的传播途径,文学也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由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迈进,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于是新媒介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补充、置换甚至颠覆了传统文学。
1.新媒介的视觉冲击消解了传统文学。视觉文化是看的文化,它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隐含意义的解读。人们在看小说、漫画的时候,文字过于呆板,阻碍了人们想象力和文字语言的创造,而现在电视、电影呈现出来的动画和改编小说后的流动视觉效应,使传统文字更显得呆板化、局限化,两者相比其最终结果就是文学生产了萎缩。以电视为例,观众特别是普通的观众更愿意看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版本,因为画面的冲击消解了观众群体的思考,补白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快餐式获取知识的方式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把影视对经典的思考强植于思想深处,让受众群体坐享其成,成为了解经典、解读经典的最有效方式,而文本类的四大名著大都束之高阁,成为个人学识和涵养炫耀的现象性资本。
2.新媒介的传播速度消解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传播从创作到作品付梓,中间要经过艰辛的创作历程,以《红楼梦》为例,即使创作完成,曹雪芹于悼红轩中仍“披阅十载,增删十次”,而且从排版印刷到与读者见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介的传播速度相对要迅捷方便得多,因为发表的门槛降低,每个都可以成为创作者,从终端文字创作到另一个终端网民阅读,前后不到一分钟,只要创作者和消费者同时在线,几乎创作者的创作与阅读者的阅读具有同步性,而且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时间安排、创作能力等随时进行网上更新,比如网络文学《鬼吹灯》,从文字量来看相当于《红楼梦》的三倍到四倍,创作到完成仅两年多时间就推呈给了读者,当然其含金量另说。
3.新媒介的信息容量消解了传统文学。如果形象地去形容,把中国所有古典文学的文本装裱成精装书籍,这些书籍堆成的体积不是一两牛车就能运载的,可谓汗牛充栋,但把所有的信息都复录到现代媒介之后,也许仅指甲大的一块芯片。再如,一座丰富的图书馆,包罗万象,图书应有尽有,但是将所有的知识都录成电子类的讯信,其实可能就是一台容量不太大的计算机。
4.新媒介的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与此同时也使大众文化产品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我们知道,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在于其创作过程和结果,但是电子媒介可任意复制这一特性使其土崩瓦解。
5.新媒介的开放特征消解了传统文学。网络媒体的普及运用引起世界传播方式的革命,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以光电的速度、海的储量,将文本、数码图像与视频结合在一起,以其直接性、平等性、开放性、及时性为各民族作家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网络技术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传播在台前幕后的绝对权威,使文学传播成了一种物质层面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传播者很难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而对文学活动进行过滤,文学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此时作家与读者互为主体成为现实。网络小说与手机短信书写的便利性与无限制性使得文学日益大众化,并且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作品还得以出版、发行、流通,文坛不再是精英论坛,它恍然变成了向任何普通写家都可以开放的休闲空间,文学已经从精英写作变为大众写作。综上所述,新媒介文学以更大的优势越来越多地主宰着消息传递方式和传播速度,文字在创作、编辑、阅读、转载的过程中越来越让位于新媒介,这是否意味着文字传播下的传统文学将要退去传媒的舞台?对此,米勒等提出了“文学终结论”。
新媒介技术对传播学的影响
摘要:研究方法对于学科的建构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新传播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学科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可能解释不了这些新的现象.互联网时代要求研究方法与时俱进适应学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内容分析
一、新媒介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
新媒介技术的平台性特征本身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局面,新媒体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更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极其便利,这种技术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是新技术给新闻传播学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一)单一的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性的传播
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是点对点的线性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满足大部分受众需求的。这种单向性的传播模式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它把传者和受者剥离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新媒体却打破了这种传播模式,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在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使得传播过程具有交互性的特征。信息传播呈现出小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进而做到个性化的传播。
媒介竞争下新闻编辑素养
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已进入品牌化经营,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够吸引观众。而电视新闻编辑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到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这种现代运作方式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也使节目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特色。从客观来说,这对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完成好“主导”作用,就必须从自身提高、培养基本能力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制作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新闻节目。
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因此,编辑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政治素养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是区分电视新闻编辑与文艺、电视剧等其他类别编辑的一个显著标志。我国的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有强烈的政治感,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将主观倾向融于客观报道之中。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著、明辨是非。必须具备“德”“学”“才”。具体指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较好的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由于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期,作为省级电视新闻编辑,碰到关于政策性和舆论导向方面的新闻时,如果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理解,对那些论点或是过于片面、或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符合的新闻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这样的新闻播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既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又误导广大观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对所有稿件必须明辨是非,把好政治关、政策关和策略关。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严格遵守新闻规律,恪守宣传纪律和原则,最终通过大量新鲜生动的新闻事实,形成新闻节目的不同主题,以健康向上的新闻产品去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
二、积累生活素材和提升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编辑不一定是专家,但要努力成为一名杂家、社会活动家,不仅要对自己分管的内容、条口和相关知识要非常熟悉,同时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知识都要有所涉猎。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晓中外,对当地的经济形势,地域特色,民风民情民俗,文化背景等能透彻地把握与理解,才能及时对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稿件作出正确的认识、判断和取舍。这样编辑出来的新闻稿件才能贴切当地实际情况,新闻才能受百姓的喜爱。其次,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同时,还要注意把好文字声画关,一组电视新闻的组织,包括稿件的比较选择、修改加工、稿件组合、同期声运用、后期配音合成制作等,是在十分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要求编辑要熟练地掌握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画面组合、改稿配稿等,要懂得配音、录制、复制、画面处理等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以及新闻的安全播出。
三、不断提高和树立为受众服务的能力和思想电视新闻观众的多少,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兴衰。
媒介电视新闻创新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如何加强传统媒介的生存活力,使之在信息时代下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成为摆在当前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媒介融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媒介融合的形式进一步整合了传统媒介的资源与信息,通过积极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和发展便利,为传统媒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媒介融合;县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一、引言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二、当前县区级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困境
(一)传播区域的限制以及过度依赖收视率。在过去很长时间,传统的电视媒介往往是通过电视机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可以说电视机是传统电视媒介行业的唯一平台。人民群众想要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事情、国内国外的现状、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以及精神生活的丰富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视机来获取的。然而,对于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其播放的限制导致了其在整个收视人群上相对固定化,区域的限制使得其只能在本地区进行新闻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在空间、时间上进一步限制了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很多地方的区县级电视台原有的收视率进一步降低,经营效益相对较差,也片面地折射出当前区县级电视台过度依赖收视率的困境。(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区县级电视台的挑战。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区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挤压了传统区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途径、模式、平台等属性上拥有传统新闻媒体所缺乏的内容,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过去获取新闻信息、丰富精神生活、拓展视野的途径。比如,震惊中外的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其最初就是通过现场的群众经由微博出来的,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传统新闻媒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也是传统媒介形式需要在新时期去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三)新闻节目内容单一,广告的“无下限”让观众体验。进一步降低很多区县级的电视新闻内容,往往相对单一,在新闻的采编、制作、传播等途径上多年未曾改变,久而久之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的视觉体验,导致很多区县级电视台收视率问题突出。此外,很多区县级电视台,在广告的排放和合作过程中,对于广告的合作者、合作产品等相对“混乱”,进一步降低了观众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认可。很多区县级电视台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度地安排广告内容,甚至一些虚假产品广告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电视新闻内容中,这种对于广告质量和内容把控不严的情况,在区县级电视台中比较常见,这也是制约当前传统新闻媒介实现长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