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叙事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1:45: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叙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叙事研究论文
心理叙事是9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种重要的“作者表述”类型,其书写对象是脱离了具体时空的人,注重对人物心理作“原生态”、个案性的考量,以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本文讨论的心理叙事是指电影作者以某种属于情感、欲望、认知、推理或决定的人物心理为中介来言说对人性的认知,是作者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人的“自我”进行探究的一种方式,是电影作者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及人性的具体表现。在90年代中国电影的心理叙事中,对人物心理的描述包括迷恋、恐惧、仇恨、盲目和窥探等丰富的形态。本文将以《大鸿米店》、《二嫫》、《邮差》等电影为个案,论述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三种心理叙事形态:压抑产生的扭曲、激情导致的盲目和爱欲催生的偷窥,各种鲜明的人物心理使“原生态”的人性在上述电影文本中具有丰富的镜像,这些镜像正是作者关于人性、关于“自我”的言说。
一、压抑规训下的扭曲心理
在90年代电影中不乏听凭自我驱使,坚守某种立场的人物,但在遭遇历史、种族或性别秩序的圈禁时,厄运便无可抵挡地降临在个人身上,如《大鸿米店》中的五龙。人物的命运在导演的“笔”下被历史局限并左右,人物心理的某个侧面在这类影片中被张扬,五龙的仇恨被作者以不无夸张的方法加以表现,人物心理的每一处演变都在影片中得到放大镜般的展示,这些人物心理都不是变动不居的,而是在压抑的规训之下产生的种种扭曲形态。黄健中导演的影片《大鸿米店》就是中国电影中一处成功的心理书写,集中展示了由仇恨心理导致的“性恶”这一主题,描述了五龙这个在善恶间扭曲的人的心理渐进过程。
1、非双元逻辑结构
中国电影习惯采用双元对立的意义结构,即善/恶、美/丑、文明/原始、先进/落后等对立面常以组合的方式共同出现在影片中,这一结构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使作者意图能清晰地传递到观众,意义的传输和接受过程通常不会产生歧义或发生意义置换。《大鸿米店》则采用了一种典型的非双元逻辑结构,①不采用二元对立的意义单元,而是在善/恶中选取人性恶这一极端,虽然这种结构容易带来意义传输的不稳定性,虽然影片由此引发了“审丑”等片面的质疑,但是在心理叙事和人性书写方面却成为极为典型和成功的范例。如果不以道德标准评价而客观地看,善和恶各自代表了理性和非理性、对“自然性”的克制或屈从,在这个意义上五龙身上展示了后者,即屈从“自然性”、任由非理性发展产生的过程及结果。
2、恶的演进
原生心理叙事管理论文
心理叙事是9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种重要的“作者表述”类型,其书写对象是脱离了具体时空的人,注重对人物心理作“原生态”、个案性的考量,以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本文讨论的心理叙事是指电影作者以某种属于情感、欲望、认知、推理或决定的人物心理为中介来言说对人性的认知,是作者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人的“自我”进行探究的一种方式,是电影作者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及人性的具体表现。在90年代中国电影的心理叙事中,对人物心理的描述包括迷恋、恐惧、仇恨、盲目和窥探等丰富的形态。本文将以《大鸿米店》、《二嫫》、《邮差》等电影为个案,论述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三种心理叙事形态:压抑产生的扭曲、激情导致的盲目和爱欲催生的偷窥,各种鲜明的人物心理使“原生态”的人性在上述电影文本中具有丰富的镜像,这些镜像正是作者关于人性、关于“自我”的言说。
一、压抑规训下的扭曲心理
在90年代电影中不乏听凭自我驱使,坚守某种立场的人物,但在遭遇历史、种族或性别秩序的圈禁时,厄运便无可抵挡地降临在个人身上,如《大鸿米店》中的五龙。人物的命运在导演的“笔”下被历史局限并左右,人物心理的某个侧面在这类影片中被张扬,五龙的仇恨被作者以不无夸张的方法加以表现,人物心理的每一处演变都在影片中得到放大镜般的展示,这些人物心理都不是变动不居的,而是在压抑的规训之下产生的种种扭曲形态。黄健中导演的影片《大鸿米店》就是中国电影中一处成功的心理书写,集中展示了由仇恨心理导致的“性恶”这一主题,描述了五龙这个在善恶间扭曲的人的心理渐进过程。
1、非双元逻辑结构
中国电影习惯采用双元对立的意义结构,即善/恶、美/丑、文明/原始、先进/落后等对立面常以组合的方式共同出现在影片中,这一结构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使作者意图能清晰地传递到观众,意义的传输和接受过程通常不会产生歧义或发生意义置换。《大鸿米店》则采用了一种典型的非双元逻辑结构,①不采用二元对立的意义单元,而是在善/恶中选取人性恶这一极端,虽然这种结构容易带来意义传输的不稳定性,虽然影片由此引发了“审丑”等片面的质疑,但是在心理叙事和人性书写方面却成为极为典型和成功的范例。如果不以道德标准评价而客观地看,善和恶各自代表了理性和非理性、对“自然性”的克制或屈从,在这个意义上五龙身上展示了后者,即屈从“自然性”、任由非理性发展产生的过程及结果。
2、恶的演进
电影叙事手段与受众心理分析
[摘要]印度电影借由富有民族色彩的影像叙事、对社会性问题关注和表达的日益精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本文立足于电影叙事的特性,试图从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对《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进行解读,以分析如何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
[关键词]电影叙事;视听语言;节奏架构;受众心理
近年来,从代表作数量、国际声誉、价值观输出等方面评估,印度电影实现了直观可感的飞跃。印度电影一方面以生活题材为主,受众可从中感受到无距离的亲切;另一方面其最终立意往往升华到高于生活的层面,令受众观影后有所思考。2018年,我国引进的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中国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本文尝试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该片,分析影片中叙事手段对受众情绪状态和心理倾向的把握,以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线性架构“针织密布”强化认同感
电影讲求情节完整统一、环环相扣,《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采用典型的戏剧式线性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故事,按逻辑演进展开叙述。影片围绕走失印度的巴基斯坦小女孩萨希达和虔诚信教的印度男子帕万展开叙述。由于种种因缘际会,帕万决定帮这个失声的小女孩找到父母,在冒险带萨希达回巴基斯坦的途中,他们经历了各种困难,但最终结局圆满。这部影片宣扬了人性之光,观影反馈良好。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叙事结构意指故事情节的构成与形态,情节即事件的安排,事件与事件之间的一种等级次第的关系。法国叙事学家巴尔特把功能性事件称为“核心”事件,把意义小一些的称为“卫星”事件。“核心”事件是故事的关键或转折点,对故事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卫星”事件虽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其审美价值往往大大超过“核心”。《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涉及较为敏感的宗教冲突、印巴关系、民族仇恨等内容。内核大胆坚硬,主线是印度“猴神”大叔帕万决定送小女孩萨希达回巴基斯坦,这其中,印巴对立、宗教冲突始终围绕着这一主线推进。同时,影片以多个“卫星”事件穿插在主线一系列“核心”事件中,充实叙事,柔化“核心”,深入调动受众情感体验。例如围绕着帕万发现萨希达是巴基斯坦人这一“核心”事件,有萨希达跑到邻居家吃肉被发现不是婆罗门,萨希达跑到清真寺被发现不信印度教,萨希达观看板球比赛时亲吻巴基斯坦国旗被发现不是印度人等一系列“卫星”事件,对故事发展起到衔接与推动的作用。影片以诸多“卫星”事件加深“场效应”,调节受众对于某一情节思考时间过长所带来的观影疲劳,增强受众对影片的融入感。如帕万与未婚妻因为十块卢比偏要平均分配最终相识相知;巴基斯坦阿訇让帕万穿上妇女的罩袍得以顺利逃脱;萨希达初遇帕万时在公交车上大家热情自发地帮帕万“猜地名”等“卫星”事件都有助于带动受众情绪,进一步加深受众的信任感和认同心理。不符合受众心理需求规律和社会基础的叙事逻辑是不可持续的,叙事结构中二元对立因素的寻找和合理设置直接关系到受众的观影效果和体验强度。《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各情节元素安排采用“草蛇灰线”的技巧,通过电影情节序列化、人物出场合理化、情感生发合情化,真实自然地引发戏剧矛盾或情感纠葛,推进受众对作品的接受。如帕万把萨希达送到警察局而不被收留;去巴基斯坦大使馆求助,但缺乏必要证明手续;听信旅行社可以越境送萨希达回家,却致使萨希达险些被拐卖等种种情节交代,使得帕万亲自送萨希达回家这一决定有了合理动机。再如开场时,萨希达妈妈带萨希达去神庙祈求萨希达能开口说话,应她要求给她买了手镯;刚走丢时,萨希达在警局把手铐当作手镯戴在手上;后来在旅行社受骗,帕万因为想给萨希达送手镯道别意外发现骗局;越境到巴基斯坦后,因为萨希达偷拿巡路警察的手铐致使巴基斯坦警方发现他们偷渡等,种种与“镯子”相关的情节交织联结,增强了影片叙事逻辑架构的可信度和真实感。此外,在故事推进过程中几次暗示萨希达虽然无法发声但是可以听到声音,也为后来她在结局时情急之中开口说话提供合理化铺垫。
内外节律快慢相宜把控注意力
心理叙事人性探索论文
心理叙事是9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种重要的“作者表述”类型,其书写对象是脱离了具体时空的人,注重对人物心理作“原生态”、个案性的考量,以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本文讨论的心理叙事是指电影作者以某种属于情感、欲望、认知、推理或决定的人物心理为中介来言说对人性的认知,是作者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人的“自我”进行探究的一种方式,是电影作者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及人性的具体表现。在90年代中国电影的心理叙事中,对人物心理的描述包括迷恋、恐惧、仇恨、盲目和窥探等丰富的形态。本文将以《大鸿米店》、《二嫫》、《邮差》等电影为个案,论述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三种心理叙事形态:压抑产生的扭曲、激情导致的盲目和爱欲催生的偷窥,各种鲜明的人物心理使“原生态”的人性在上述电影文本中具有丰富的镜像,这些镜像正是作者关于人性、关于“自我”的言说。
一、压抑规训下的扭曲心理
在90年代电影中不乏听凭自我驱使,坚守某种立场的人物,但在遭遇历史、种族或性别秩序的圈禁时,厄运便无可抵挡地降临在个人身上,如《大鸿米店》中的五龙。人物的命运在导演的“笔”下被历史局限并左右,人物心理的某个侧面在这类影片中被张扬,五龙的仇恨被作者以不无夸张的方法加以表现,人物心理的每一处演变都在影片中得到放大镜般的展示,这些人物心理都不是变动不居的,而是在压抑的规训之下产生的种种扭曲形态。黄健中导演的影片《大鸿米店》就是中国电影中一处成功的心理书写,集中展示了由仇恨心理导致的“性恶”这一主题,描述了五龙这个在善恶间扭曲的人的心理渐进过程。
1、非双元逻辑结构
中国电影习惯采用双元对立的意义结构,即善/恶、美/丑、文明/原始、先进/落后等对立面常以组合的方式共同出现在影片中,这一结构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使作者意图能清晰地传递到观众,意义的传输和接受过程通常不会产生歧义或发生意义置换。《大鸿米店》则采用了一种典型的非双元逻辑结构,①不采用二元对立的意义单元,而是在善/恶中选取人性恶这一极端,虽然这种结构容易带来意义传输的不稳定性,虽然影片由此引发了“审丑”等片面的质疑,但是在心理叙事和人性书写方面却成为极为典型和成功的范例。如果不以道德标准评价而客观地看,善和恶各自代表了理性和非理性、对“自然性”的克制或屈从,在这个意义上五龙身上展示了后者,即屈从“自然性”、任由非理性发展产生的过程及结果。
2、恶的演进
叙事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应用研究。方法:以我院骨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叙事性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两组间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骨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骨科;叙事性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如今,我们的社会逐步迈入了老龄化时代,随着面对的就是老年性疾病。骨科疾病便成为让老年人备受痛苦、折磨的疾病之一,由于机体原因,骨科疾病恢复缓慢,卧床时间长,且并发症多,导致老年人身心备受煎熬、烦恼。老年患者因为其高龄状态且体质还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活动时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心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叙事性心理护理主要以医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护理措施,通过医患之间相互交流,引导患者采用叙事性方式进行护理,主动回忆导致负面情绪的事件,护理人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促使患者独立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将探讨叙事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成绩,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8-84岁,平均年龄为(54.6±4.3)岁;对照组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2-86岁,平均年龄为(57.26±5.4)岁;其中40例合并高血压疾病,15例合并糖尿病,5例肺部感染,所有病例患者均为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大多分布脚踝,下肢,膝盖等。两组老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可比较(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1)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健康知识教育、用药指导、营养干预、并发症预防;(2)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①收集患者个体素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患者入院后进行半小时以上的单独访谈,了解老年患者对于骨折疾病相关治疗的认知程度、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心理状态等相关问题。②评价患者叙事过程。以本次干预重点(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为标准,对收集患者人体素材进行评价与筛选,选择骨科治疗老年患者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有影响的叙事内容,包括促成因素和阻碍因素。③执行故事编辑。对促成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行艺术处理,提取主题,撰写稿子,并邀请志愿者对稿子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制作出不同主题的微视频。④播放映微视频。专科护士建立“骨科老年患者心理辅导"微信群,取得患者的同意,并将视频发送至群中,告知患者记得收看。⑤专题采访干预。观看视频后,再次与患者进行单独访谈,访谈时间为45分钟以上,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此时护士不应打断患者的话题,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针对性进行本次干预重点,与患者共同分析焦虑、抑郁情况对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告知患者以往治疗效果佳且预后佳的患者的事例,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⑥放松疗法。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在病房中播放轻音乐放松心情;指导患者适当活动。⑦社会支持。护理人员要积极制造话题,鼓励骨折老年患者在亲友面前说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宣泄负面情绪,需要更多的亲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1.2.1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内容如下:第一,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确定其是否耐受手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方案[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注意事项、成功案例以及效果,及时消除患者负性心理障碍。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合理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并加强患者饮食控制与药物控制。同时做好下肢牵引护理,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动态观察患者患肢末梢血供等情况。术前半小时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第二,强化手术流程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礼貌、耐心接待患者,给予患者鼓励性话语及眼神支持,并加强患者术中保温,稳定患者内环境,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几率。并加强与手术医师合作,准备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第三,加强患者病情监护。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患者病房巡视,警惕患者术后早期休克症状。加强切口引流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敷料干燥。渗血过多时,必须上报医生。第四,加强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准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采用自动镇痛泵等镇痛处理,从而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护理人员还需密切关注患者全身状况,加强血糖、血压控制,定期检测电解质及血糖变化。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合理抬高伤肢体,观察疼痛、肿胀、毛细血管等情况。第四,加强患者系统性康复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对患者腓肠肌、臀肌等进行长收缩训练;术后第二天鼓励患者进行趾关节和踝关节训练,主动、被动练习相结合。术后5-7d指导患者进行双拐站立、行走练习,术后三周单拐行走练习,术后2-3个月,弃拐练习。在整个术后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入心理护理内容,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和心理支持,全面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第五,全面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培训。产房应定期开展优质护理方面的培训,全面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并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意识和水平。1.3评价标准。(1)心理状态:分别统计自制问卷调查表。两个问卷调查表的总分均为100分。抑郁和焦虑分为3类。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具体分类:轻度50-59,中度60-69,重度抑郁大于70。(2)并发症:统计分析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压疮、静脉血栓。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数据分析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²进行检验,两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叙事心理学儿科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为有效运用叙事心理学知识提升儿科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科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索与研究。认为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科课堂教学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选择时机叙述故事;围绕故事展开讨论;基于讨论总结启示。
关键词:叙事心理学;儿科;故事;讨论;启示
叙事心理学认为,故事是通往个体内心世界的钥匙,主张用质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研究人们的生活故事。自心理学家萨宾于1986年在其主编《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中首次提出叙事心理学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关于叙事心理学的研究便从未中断过。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叙事心理学的研究不少,但从叙事心理学视角研究儿科课堂教学的却较为鲜见。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题重点针对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科课堂教学展开探索与研究,认为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科课堂教学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择时机叙述故事
教师在儿科课堂中欲提升教学质量,需运用到叙事心理学相关知识,而叙事心理学知识的运用需要选择合适时机。只有在合适时机条件下,方能取得理想运用成效。例如执教“急性支气管肺炎”时,当谈及诊治医生如何与家长做好良好沟通时,教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对年轻的父母急冲冲抱着孩子来到门诊,孩子才三个月大。经过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肺炎。看到孩子难受的表情,年轻父母脸上的表情也非常焦虑。医生并未对其进行情绪安抚,而是直接让孩子吊水。基于孩子太小,这对年轻父母一下愤怒了,说:“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吊水呢?难道就没有其他治疗方法了吗?你这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吧?”面对愤怒,医生仍较为冷漠,让他们看着办。无奈之下,这对年轻父母抱着孩子离开医院,到其他医院咨询去了……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适时呈现上述故事,其目的主要为让学生明晰:儿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对家长进行心理安抚的重要性。
二、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叙事空间探讨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1]电视将无序的画面和声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起来再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并以此建构特定的社会意义。在电视叙事过程中,时间可以自由地延伸和压缩,空间可以自由地转换和放大,“电视再现的是‘现实的延长’,它能像文学那样无限扩大叙事空间,自由运用时间,细腻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把故事情节叙述为一个整体。”[2]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业界竞争压力的激增和节目受众观看习惯的改变,创新叙事模式,转变叙事视角、寻找新的叙事焦点已成为提高电视节目叙事能力的必然选择。其中,扩展叙事空间是电视节目叙事进阶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言。“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都是不完整的,其结果就是导致对一个故事的性质的过分简单化。”[3]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言,在构成其叙事文本的诸多元素中,故事和人物无疑是居于核心的位置,但故事的产生和人物的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离开具体的符号空间,单靠叙述者的阐释和节目观众的想象是无法让节目受众进入“沉浸式”观看状态的。换言之,叙事空间是联结节目观众记忆和想象的核心载体,叙事空间的拓展是提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品质、提升节目受众观看体验的重要元素,在新时代语境中,面对节目受众观看模式的改变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叙事空间的多重建构已成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叙事进阶的重要路径。
一、物理空间的拓展
演播厅叙事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惯用的叙事选择,其基本模式是通过主持人的话语牵引,辅之以音乐、画面等手段,让观众进入预设的故事情景或人物活动中,并在节目受众产生共鸣、震撼、感悟等心理体验的过程中完成文化传播以及节目售卖的目的。然而,随着节目创作环境的变迁以及观众观看需求的不断提升,单一的演播厅叙事空间已不能满足节目受众的观看体验需求,多重叙事空间的建构已成为必然选择,其中,物理空间的拓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它可以提升节目叙事的表达意境,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立体的观影体验。以《上新了•故宫》为例,在节目叙事过程中,嘉宾邓伦和周一围并不是在演播厅推进节目进程,而是带着文创任务对故宫进行实景探索,节目的叙事空间由演播厅变为故宫现场,节目的文化表达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而节目受众则获得了“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对故宫历史文化的感知也更加有深度。再如《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同样都通过物理空间的拓展来提升节目的叙事能力和节目受众的观影体验。《国家宝藏》在演播厅叙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宝守护人在各大博物馆寻找国宝文物的实景画面,以此来丰富国宝文物历史背景的物理表达;《朗读者》在朗读现场之外又增加了嘉宾访谈的第二现场,以此来丰富节目的空间层次,并在强化人物故事私密、真实的同时提升节目受众对人物故事的认可,进而提升对节目预设价值的认同。
二、心理空间的带入
心理空间的带入可以有效地建构叙述者、叙事内容和接收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叙事效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叙事需要具体物理空间的承载,更需要心理空间的渲染,即通过故事、音乐、字幕、特定镜头等话语符号将节目受众带入预设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心理空间和心理状态中,进而促成节目受众在完成心理共识的观影体验过程中实现意义的建构。对于身处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时代的节目受众而言,其内心的情感反应机制是基本保持不变的,其情感反应取向通常是可以预知的,由此,通过情感空间的建构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预期传播效果的达成便自然而成。具体而言,通过心理空间的有效建构,可以最大限度地构建节目与受众在心理层面的联结和共识,进而随着情感共鸣、心灵震撼以及消遣娱乐等心理体验实践的完成,深度构建节目内容与节目受众之间心理层面的强联系,提升节目黏性,并最终达成节目预期的传播效果。情感空间的叙事功能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共鸣:即通过感人的故事引起节目受众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节目受众对故事所承载的精神价值的认同。如《朗读者》在访谈过程中,以朗读嘉宾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为依托,在节目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心理状态中,进一步通过经典美文的朗读完成节目预设主题价值的引导和传播,如《国家宝藏》中关于国宝文物今生故事介绍,《见字如面》中不同信件背后故事的挖掘等都是基于这种叙事功能机制。第二,心灵震撼:即通过极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传承价值的作品来突破节目受众的认知界限,进而引发节目受众内心的巨大震动。比较有代表性的节目是《国家宝藏》。作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节目组从全国各大博物馆(院)精心挑选了27件藏品,涉及书画、乐器、青铜器等,大多历史久远,文化价值极高,它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它们代表了所在特定历史时期世界最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能够给节目受众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如在文物《千里江山图》的展示过程中,其颜料的提炼过程、绘画的上色技巧以及历经千年依旧光彩如新的画面质感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节目受众以往对于绘画知识的认知,给节目受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第三,消遣娱乐:即通过“游戏型”的节目形式或在节目内容叙事中添加一些娱乐性元素来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增强节目受众黏性,以满足节目受众娱乐消遣的心理需求,进而辅助推进节目所承载的文化的传播。在《上新了•故宫》的节目叙事中,两名自带流量的偶像级明星以新品开发员的身份带领节目观众畅游故宫、开发文创新品的过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而御猫“鲁班”的穿插解读和应景的牢骚、嘉宾心理状态的幽默解读以及趣味动漫画面的呈现等都极大地增强了节目内容的娱乐性。节目受众在满足自身消遣娱乐心理的过程中,共时完成了对节目承载的文化的接受。第四,认知感悟:即通过不同时代语境、不同地域的感人故事来解读人类共有的一些情感经验和共同关注的认知概念,并通过专家的解读,促成节目受众对这些经验和概念产生心灵的感悟,进而提升节目受众对特定主题的认知。在《见字如面》节目中,信件背后是鲜为人知的人物情感和故事,节目组通过信件背景的深度挖掘,结合几位专家的系统解读,使节目受众可以理性透视信件承载的情感和价值,从而获得自身精神层面的升华。
三、记忆空间的联结
现实题材电视剧情感呈现研究
[提要]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情感上成为观众予以接受或抵抗现实生活、宣泄情绪的重要途径。在对部分现实题材样本分析整理后,笔者发现情感可以直接从文本中被提炼出来,因此情感意义的产生在文本叙事中发生,即在情感叙事中创作者将一系列意义信息在叙述中进行编码,受众在探寻影像情感修辞的过程中会按照不同程度的理解对意义进行解码。本文尝试对包罗情感的叙事单位予以结构性描述,说明其中的组合和递归原则,进而根据某种规则和形式阐明情感与影像叙事密切关联的要素、技巧和呈现手段。
[关键词]现实题材电视剧;情感叙事;时间性;空间性
在最近几个世纪,关于艺术中的情感问题才广泛地被讨论和研究,但一直以来,情感对于艺术的成就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情感会被选择用来描述艺术创作和接受?阿恩海姆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其一,艺术之所以被人们发现和创作出来,是因为它给人以愉悦,而愉悦则被描述为一种情绪;其二,艺术作品所把握和复制的现实的某些方面,既不受感知影响,又不受理智影响,而是受到第三种认知能力的影响,即情感;其三,艺术作品中固有的现实方面不但作为实际信息来接受,而且唤起某种称之为情绪或情感的内心状态[1]。长久以来,情感是架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形成意义中最有特点的成分,也是操纵观众的重要机制之一。情感叙事作为一种意义形成的机制,把影像片断重新排列组合组织成电视剧的意义系统,并借助各种叙事技巧加以强调、削弱、反讽、设置悬念,使之加强并复杂化现实情绪和传递价值观念。在以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实践创作中,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其不断变化的情感传播形式、合理有效的情感传播策略、充满隐喻的情感传播体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传播效果,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电视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包装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剧文本带给观众多样、有力的情感冲击和情感体验。而本文主要的逻辑线索是将情感构想为现实题材电视剧文本创作的普遍经验,关注情感叙事在现实题材电视剧文本意义生成上的重要性。
“情感叙事”是社会性建构的过程
随着研究学科和目的的日渐多样化,情感研究的深度也日渐加强。在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都多有涉及,应对情感生成的叙事语境也作出了更为细致丰富的阐述,为情感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和视野。托多洛夫认为故事是以一种平衡或者和谐的形式开始,接着一个事件打破了已经存在的和谐和平衡,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世界,并且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和和谐[2]。列维•施特劳斯也提出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叙事的句法关系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说是一种表层结构,底下掩盖着深层的逻辑,社会的所有神话都可以被分析为一组对立的两极,比如好与坏,善与恶等等,各个对立面并非总是在所有的神话中一目了然,但是故事都始终围绕着它们展开[3]。德索萨认为,不同情绪的故事是通过与“范式情景”相联系而获得的。范式情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情境类型提供特定情感类型的特征对象;第二,情境类型提供了一组特征或场景(场景由生理和文化等因素决定)。一旦我们的情感成立,我们通过不同的范式情景来解读我们面临的各种情况。这个观点的一个问题是,每种情绪都是根据定义的范式情景,因为它实际上校准情绪剧目的范式情景。虽然不能确认是否对情绪产生的批评范围有不合理的限制。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范式情景是由一种新情境引起的时候,由此产生的情绪可能适合或不适合触发它的情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少可以评估情感的合理性。将情绪视为客观价值观的理论认为适当的情绪应该具有情感呈现的价值。如果叙事理论的戏剧性结构与其引发的情境充分相似,那么叙事理论就会认为情感是恰当的。从叙述学的相关理论中,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情感叙事的概念。其中,经典叙事学关注如何讲故事和故事的形式,研究修辞策略和叙述策略等问题,而情感叙事就是其中的一种叙述策略或者说叙述方式。近年来,叙事呈现从外部向内心转移的倾向。其中亨利•詹姆斯就十分重视心理现实主义的描写方法,他认为,小说不直接为人们展示客观世界,而是在人的意识上投射某种印象或影响。从这种说法上我们可以看出,叙事能够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在后来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叙事的焦点由外部转向内部,更加重视人物的内心。同样意识到情感叙事重要性的是文学理论大师艾布拉姆斯。在他的著作中,他将对艺术品的阐述方式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就是该作品以感染欣赏者为目标,关注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由此可知,情感叙事不仅要重视人物的内心,还要建立与受众的联系,引发受众情感体验。电子媒介的出现,将人们从文字时代带进了图像时代,使人们进入一个幻象的世界,获得了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的信息消费体验[4]。因此,在当今语境下,情感叙事在唤起、塑造受众对作品的知觉和注意力上有着重要意义。受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引起了情感,情感又进一步组织、塑造受众对于情境的认识。基于此,卡罗尔认为是情感让艺术作品呈现出特殊之处:情感引导我们去注意特定的细节,而不是其他细节;它们使我们能够把这些细节结合到有意义的整体或完形中去。之所以把情感叙事与现实题材电视剧结合起来探讨,是因为这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完美的匹配度,能够为观众呈现出最好的艺术作品。早在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一书中,就曾指出艺术对于情感表现的作用。她认为,情感的表达需要由艺术来完成,“艺术使我们认识到主观现实、情感和情绪”[5]。难以言说的情感,经过艺术手法的展现,就转换成了可听可见的形式。在苏珊•朗格眼里,艺术是一种“表现符号体系”,它的出现使情感的表现有了具体形式。奥拓•巴恩施也认为,艺术可以使我们了解事情的情感特征,由此引发受众的情感反应。情感可以内含于无生命的客观对象即艺术品中[6]。因此,情感可以借助电视剧多样的视听表现手段和较强的表现性,将情感内涵在电视剧的镜头、剧本和台词之中,从而表现情感、传达情感。而现实题材电视剧,则是情感叙事得以发挥的最好的土壤[7]。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情感叙事一方面为受众提供信息资源,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个社会;另一方面充当了社会解压阀的作用,通过视觉幻象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帮助解决现实中情感期望的压力问题。因此,根据前人的理论和观点,本文将“情感叙事”定义为:从情感层面出发,通过艺术化呈现和情感表达,将人类共通的情感内含在叙事中,从而引发观众情感体验的一种叙事方式。从对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来说,情感叙事承担着审美、娱乐、宣教等多项社会功能。综上所述,就“情感叙事”的研究而言,无论是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还是传播学领域,学界关于“情感叙事”的讨论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情感叙事”不单纯是一种感性行为,而是理性与感性互相作用下生成的;“情感”除了与个体经验相关,还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其二,情感在艺术中被叙述的过程,是被特殊化为具体的视觉修辞、隐喻等标记的过程;其三,情感叙事是社会性建构的过程,虽然在心理学范畴内情感存在相似性,但情感却因社会成员持有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信念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关于“情感叙事”的研究需要放在特殊的情境之内进行考量。
情感叙事的时间性:时间畸变与情感记忆
文学形象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论文
摘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义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几方面的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对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有关成分的意义。并以不同的视角对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准确恰当地译成目标语,达到与原文的动态等效。
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然分娩产妇叙事护理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开展叙事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曲靖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试验组给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母乳喂养率、产程平均时间、产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护理前后负面情绪、产后出血、新生儿误吸等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母乳喂养率、负面情绪指标、产程平均时间、产后自行排尿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叙事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情况和加速产后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自然分娩;叙事护理;母乳喂养;产程;自行排尿;并发症
产后出血、产后抑郁、新生儿误吸等是自然分娩产妇分娩的常见症状,若不及早有效干预,不仅会引起各种并发症,还会影响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自然分娩产妇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叙事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为了探讨叙事护理对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作用,本文拟对自然分娩产妇开展叙事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曲靖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试验组年龄21~37(27.01±2.65)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孕期38~41(39.48±2.63)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27.56±2.61)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孕期38~41(39.85±2.43)周。两组产妇年龄、孕期、孕产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常规根据以往的分娩流程做好相关护理配合工作。试验组则予叙事护理:①护理培训。先对产科护士进行叙事护理工作的培训,包括掌握叙事护理的概念、方式、叙事护理的素材及护理途径等,并培养其叙事能力、表达能力、倾听和理解能力,促使护士掌握叙事护理方式。②心理叙事护理。产前安抚自然分娩产妇,介绍分娩时可能发生的自然分娩产妇情况,为自然分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指导产妇和家属观看关于产后抑郁的相关视频,促使家属充分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另外,在观看后鼓励产妇和家属提出相应的问题并给予解答,鼓励产妇表达自身的感悟和理解,帮助其树立自然分娩信心和更好调节自我情绪的变化。③分娩的叙事护理。告知和引导自然分娩产妇正确对待产痛,传授如何缓解疼痛,鼓励自然分娩产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分娩,提高自然分娩产妇的顺产成功率;通过邀请成功自然分娩的产妇现身说法,表达分娩的感受,提高产妇的认知,减轻其恐惧感。④产后护理知识的叙事护理。产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自然分娩产妇的情况,做好保暖,血压测量,引导自然分娩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做好生活等方面的护理,通过视频播放产后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等护理知识,并建立微信群,方便产妇和产妇之间、产妇和护士、医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更进一步掌握相关的产后护理方法[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3]、产程时间(开始分娩到胎盘娩出时间)[4];产后排尿时间(分娩结束到产妇自行排尿时间);护理前后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价;产后出血、新生儿误吸发生率。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和平均秩次(R)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