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害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11:09: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危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危害

剖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

论文关键词:网络;青少年认知过程行为特征

论文摘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网络在改变人们生存的地缘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尤其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在分析网络特点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拙之上,从认知过程、行为特征、情绪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20世纪,人类最大的科技成就莫过于计算机发明及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化革命的最新体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特别对青少年而言,在为其知识获取、技能掌握、心理沟通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其心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依赖等。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特定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受网络特点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使用电脑,并成为网络的主要受益者。但作为具有特定发展特点的青少年,在使用具有特定特点的网络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问题。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

查看全文

网络的心理危害和措施诠释

论文关键词:网络;青少年认知过程行为特征

论文摘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网络在改变人们生存的地缘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尤其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在分析网络特点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拙之上,从认知过程、行为特征、情绪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20世纪,人类最大的科技成就莫过于计算机发明及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化革命的最新体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特别对青少年而言,在为其知识获取、技能掌握、心理沟通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其心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依赖等。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特定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受网络特点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使用电脑,并成为网络的主要受益者。但作为具有特定发展特点的青少年,在使用具有特定特点的网络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问题。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

查看全文

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诠释

摘要: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1职业危害

1.1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化学性危害

查看全文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探讨论文

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护士具有职业接触而被感染的潜在危险,职业性危害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1]。现就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使护士全面认识护理职业中的危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

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因素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如果保护措施不完善,经血液及接触传播疾病的感染率就增加。1.1.1传染性肝炎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2]。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以外科医生和护士居多,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有创操作中经皮肤暴露造成的血液感染。1.1.2艾滋病(AIDS)据报道,美国1981年~1993年发现的30万AIDS患者中,已有20万人死亡,其中6.0%是卫生工作者,在受感染的卫生工作者中,护士占63.0%[3]。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论文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则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4]。

1.2化学性危害因素

1.2.1化学消毒剂护士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可以致癌。

1.2.2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护士体内,可造成护士白细胞下降,月经不调,脱发等症状。

查看全文

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分析论文

本文应用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结合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安全生产实际和员工现状,研究了供热企业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对与安全供热的关系,提出了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加强供热车间的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查看全文

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管理论文

【关键词】危害,防护,职业,医护人员,环境,手术室,

摘要: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职业危害

1.1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吸入性麻醉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有特殊的一面,与麻醉方法、麻醉机的防漏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手术器械、仪器使用、消毒剂浓度有效时间和使用方法有关。用于吸入麻醉的安氟醚、异氟醚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突致癌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1]。由于面罩接触不严密或麻醉机管道衔接不紧可发生外漏,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吸入麻醉废气可对听力和记忆力产生影响,孕妇可引起自发性流产[2]。

1.2化学制剂过氧乙酸、甲醛、84消毒液、戊二醛、臭氧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3],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

1.3感染因素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肿瘤的种植生长和败血症发生的危害。

查看全文

护理专业的危害及措施探讨论文

摘要:护士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综述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以促使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有效做到自我防护。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工作的医院内,由于病人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和工效学的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大量调查结果表示,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WHO统计[1],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2%,创伤后感染率为0.3%-3%。在2003春季发的SARS疫情中,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最高达20%以上。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重要[2]。由于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接触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查看全文

中学生嫉妒心理成因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嫉妒心理;应对;原因;危害

【论文摘要】:中学生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而嫉妒心理在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对此拟题,先对中学生嫉妒心理的起源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并探究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危害。最后,通过分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主要方法。

引言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该词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这个词在中外历史上对其含义解释颇多。确切地说,嫉妒是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嫉妒心理却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之中。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矫正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从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嫉妒心理的危害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原因提出其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查看全文

公考行测常识判断刑法基本常识三

第三章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特点1、犯罪构成的法定性;2、犯罪构成的主客观统一性;3、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犯罪构成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4、犯罪构成的重要性:特点:是法定的;是主客观要件的有面整体;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认定犯罪的惟一法律标准;是罪刑法定主义的产物。作用: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是区分一罪与数罪的依据;是区分重罪与轻罪的依据。

二、犯罪的构成的分类: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下的犯罪成:基本的是指分则性条文就单独的既遂犯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修正的是指总由性条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对之加以修正而就共犯、未遂犯等所规定的犯罪构成。2、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完结是也叫关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完整地规定了所有要件的犯罪构成。待补充的是指刑法仅规定了部分要件,其它要件需要司法机关适用时进行补充的犯罪构成。3、单一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单一的是指刑法规定的各个要件均属单一的犯罪构成。复杂的是指刑法规定的要内容可供选择或互有重叠的犯罪构成。

三、犯罪构成要件: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

第二节犯罪客体

查看全文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论文

【关键词】护理职业安全

护理职业安全是现代医院及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的危险群体,尤其是刚步入临床的新护士,缺乏实践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险。为了解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暴露情况,寻求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作者对本院护理人员共119人进行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护对策,开展新护士岗前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职业暴露情况调查119人,均为女性。年龄:18~54岁,平均33岁。学历:本科9例、大专41例、中专69例。2005至2007年新入院护士31人,设为培训组(A组);2000至2004年新入院护士25人,设为对照组(B组)。

1.2调查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