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9:51: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心理机制研究论文
1引言
对于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传统经济学家认为,财富如收入和资产对幸福或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影响,因为高收入能为个体提供更有利的机遇和选择,因此增加财富就能增加幸福。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满足,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社会。按理说,人民会感到生活越来越幸福。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另有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问题出在哪里?
近几十年来,这个课题也成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此,人们平常所说的幸福常用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①这一术语来描述。它是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估而产生的体验,主要由情感和认知两种基本成分构成,其中情感成分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相对独立的锥度,认知成分则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1967年,WarnerWilson在一篇《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中指出,幸福的人是有高收入的。自此以后,心理学家们围绕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金钱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以使人们更科学地理解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为政府制定以提高我国人民整体幸福感的公共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2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主体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是很大。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考察了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有国内层面的,也有国际层面的;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首先,在一个国家内部,个体的收入一般与其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即便二者的相关在贫穷国家里比在富裕国家里更强烈。Diener等在美国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发现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2。即使当非常富有的人被考察时,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仍然很小。Diener等曾对198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100位最富裕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一般的美国人相比,他们只是稍微幸福那么一点点。49位超级富翁中,有80%的人报告“钱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幸福,关键看你怎么使用它。”一位富翁从来不记得自己曾经幸福过。一位妇女报告钱不能解除由她孩子的问题所造成的痛苦。
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员工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指出大部分职工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进而引申至员工心理关怀方面,重点就工会的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立并完善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会;员工;心理关怀
工会是领导群众共同奋斗的纽带,工会的职能必须要以职工群众为根本,全面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权益,这里边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重视职工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民主权益,重视职工的精神文化利益以及心理关怀的实现。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明显在好转,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民主权益基本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文化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却存在比较显著的问题,尤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职工,他们渴望在城市中有一席之地,渴望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但是因为大部分时间在工作,缺少交流沟通的文娱生活,精神文化方面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职工的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因此研究职工心理关怀机制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意义。
一、新时期员工的心理状况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以及网络上的职场热门话题可以看出,很多企业的员工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在11小时左右,睡眠时间大约在6.5小时左右,甚至有一些企业一周7天都是正常上班,每天工作12小时,而且还是倒班,一个月可能休假只有3-4天。从相关政策上来讲,原则上这样的工作时间是非常不合理的,按照当前相关政策,正常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也即8小时工作制,一周正常工作时间40-48个小时。但实际上真正达到这样要求的企业很少,对于职工来说,也不可能一周就工作40个小时,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非常高,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员工的收入可能会不高(高薪行业企业除外),当然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在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后,还会找兼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以及还房贷、车贷等等。所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绝大部分职工都存在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从人体机能的角度来讲,一个人高效率正常工作的时间大概是8-10小时,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会导致健康全面崩溃,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随着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精神会出现疲倦,体质开始下降,狂躁易怒或者抑郁沮丧,若得不到心理干预,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工会员工心理关怀现状
品牌延伸心理机制构建论文
【摘要】文章以品牌延伸心理模型评价机制为基础,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几种成功或是失败的品牌延伸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使消费者在对品牌延伸产品作出评价时是基于何种过程的问题有所发现。
【关键词】品牌延伸;消费主体;情感迁移;评价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成名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上,以期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几十年来研究品牌延伸的大体上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从品牌自身着手,例如:品牌识别决定品牌延伸,因为品牌识别是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它犹如一颗钻石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照耀着品牌涵盖的所有产品[1];另一个是从消费者方面寻找突破口,例如:心理学研究认为消费者对原品牌认知、态度、情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品牌延伸成功的制约因素[2]。本文拟从第二个方向即消费主体方面探讨一下其对品牌延伸产品作出的评价是基于何种过程。
一、品牌延伸心理机制的构建及其发展状况
品牌延伸是一种营销策略,取得商业成功是它的主要目的,而取得商业成功的前提是要打动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愿意购买这种品牌延伸下的产品,这种营销策略才算成功。在这一点上心理学的观点主张从建立品牌延伸的决定因素入手构建其心理模型,其模型认为,品牌延伸心理机制就是借助消费者对已有品牌的知识和好感所产生影响与作用[3]。根据品牌延伸心理机制构建的心理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情感迁移模型;另一个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属性联想需求模型。其中情感迁移模型认为消费者对原品牌的态度和情感可能会通过两个迁移路径迁移到新产品中,而属性联想需求模型则认为品牌延伸并不是由消费者原品牌态度和情感与延伸品牌之间存在相似程度所决定,而是原品牌的品牌特定联想在延伸品牌领域被需求的程度,即消费者先判断原品牌的特定联想是能提供延伸品牌所必须的一些利益点,还是有抵触的,然后对此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Aaker和Keller等品牌理论研究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影响品牌延伸机制主要由消费者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而不仅仅是情感与态度的影响作用。
二、消费者心理模型评价机制对于两种常见品牌延伸的分析
情感育人机制心理学分析
[摘要]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相关学校的育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为了确保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状况的良好性,则需要加强与之相关的心理学依据分析,给予情感育人机制的实施更多支持。基于此,本文就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展开论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心理学;依据
注重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分析,有利于实现对这种育人机制的高效利用,逐渐提升职业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加强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分析,从而提升该育人机制的潜在应用价值,满足职业学校的发展要求。
一、基于人在知识与情感对待世界方面的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学校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为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实践中为了使情感育人机制能够在职业学校发展中得以顺利实施,则需要从人在知识与情感对待世界这些方面入手,了解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具体表现为:(1)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若相关的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待世界或者身边的事物时,其在心理层面上是以理智的对待方式处理实际问题,从而为情感育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能够使这种机制在实际发挥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在此期间,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中所涉及人员的知识储量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增加,且能以理智的、客观的方式对待各类事物,使得情感育人机制能够在职业学校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在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若职业学校的相关人员是将以个人情感作为该育人机制实施的心理学依据,则其在对待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将会采用非理性的方式予以应对,且对人脑的情感系统实践作用效果是否良好密切相关。据于此,情感因素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结合情感育人机制的功能特性,对其实施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将一些消极的个人情感因素融入到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从而影响该育人机制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中从人的情感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生理组织、情感系统等方面进行入手,将知识与情感共同作用于职业学校情感育人机制实施过程中,发挥该机制实际作用的同时提升职业学校育人工作水平,从而为其社会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同时,相比理智思维,情感的复杂程度高,需要职业学校在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过程中可以从人的情感世界、规律、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保持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感,实现对他们情感能力的科学培养。
二、基于情感心理特征方面的职业学校实施情感育人机制的心理学依据
职校班集体建设心理机制及途径
摘要:建设职校班集体其目的是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本文基于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结合心理学理论,阐述班集体建设中情感及情感教育的内涵、探究情感教育的心理机制,并从班(晨)会课、课外活动、假期活动、班级及家庭环境等几方面出发,论述职校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心理机制;途径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职校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班集体由学生个体组成,其优良的心理品质及行为规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将源于外在的善恶、荣辱等规范,转化为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学生个体各种内在因素,最终推进自身行为。
1积极情感需要情感教育催生
普通心理学将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对学生和班集体都会产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响,影响着学生活动的动力与积极性,也影响着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则会起到消极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班集体建设中学生积极的情感是需要通过教育即情感教育来催生。整合鱼霞编著的《情感教育》及国际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的相关论述,认为职校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品德、心理、体质、文化艺术修养、技术技能、工匠精神等综合素养较高的职校生。
2情感教育的心理机制
优化心理委员培养机制优化措施
【摘要】高校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在注重大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加强理论设计、提供制度保障、革新培养方案、增大激励力度几个方面入手,对心理委员培养机制进行优化,可疏通人才培养的脉络,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心理委员;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既有的心理工作系统中,心理委员是重要的抓手,用好这支队伍,强化、优化、革新其培养机制,对我们发现并解决心理危机,进行受惠面更广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心态榜样,进而培养出具备高心理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一、现有培养机制的不足
现阶段的心理委员培养机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今天的研究一方面发现,心理委员相对更受学生信任,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朋辈辅导。高校各项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的活动影响力、影响范围最大。另一方面,发现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专业背景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工作指导和工作氛围、缺乏工作规划性和主动性、缺乏树立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等。各高校也会每年组织心理委员培训,部分高校针对心理委员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北京市还设立了市级心理委员培训基地,为各高校培训优秀骨干心理委员,以期能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性,帮助心理委员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但这些做法对于营造工作氛围、增加专业知识获取机会有一定效果,并不能很好解决心理委员内动力、感染力、实践力等不足的问题,也不能把心理委员队伍在危机干预工作上的优势迁移到心理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
二、心理委员队伍的优势
青年教师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青年教师是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35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含行政兼职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黑龙江省本科院校青年在职教师212名,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筛选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1.51%。
(二)研究工具。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中文版。该量表共4个因子24个条目。因子一为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和躯体化8个条目;因子二为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3条目;因子三为中间型防御机制,包括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和期望13个条目;因子四为掩饰因子,反映被试对测验的掩饰程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的整体情况。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更多地使用成熟型自我防御机制(5.74±1.29),其次使用的是中间型防御机制(4.78±0.93),最后才是不成熟型的自我防御机制(4.34±1.22)。掩饰因子得分很高,但低于成熟型自我防御机制(5.31±1.18)。
(二)高校青年教师自我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针对不同性别高校青年教师的防御机制及所含各因子得分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1)表明,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要倾向于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性别差异。
内隐学习心理机制培养论文
摘要:内隐学习是一种论文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内隐学习在校本教师培训中具有高潜力和高效性。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抽象性和高选择性对教师的师德培养、自主性学习和反思性教学等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内隐学习;校本教师培训;启示
一、关于内隐学习的观点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它是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的结构关系及经验,并试图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1]。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对复杂知识和规律的敏感性学习[2]。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3]。杨治良的研究指出:“大脑对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是由‘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不同的系统组成。后者指技能与行为习惯、条件反射、非联系性学习等,其神经机制是脑的纹状体、杏仁核和小脑、反射神经回路的机能”[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意识与无意识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的欲望及早年经验的制约[5]。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也发现大量无意识信息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内隐学习理论上涉及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大问题,应用上关系到人类潜能开发的根本问题。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6]三大特性和自动性、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7]-[12]。
二、从教师知识分类看内隐学习在校本培训中的重
变式练习心理机制论文
摘要:变式练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论文的必要条件,在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掌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产生有效迁移。但以往的研究仅泛泛地谈到练习的作用,很少有专门的系统研究,也很少将变式练习从练习的总范畴中分离出来,区别于一般形式的练习,而重点应研究它在程序性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上的强大功效,以指导教学和学习。要构建一个在有变式练习参与下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模型,从而探讨变式练习在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与设计。
关键词:变式练习;程序性知识学习;技能;教学设计
一、引言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获得,练习都是关键的一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练习的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强调练习的作用,以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练习的作用,特别是一线教师更是将练习作为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必备法宝。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个课时计划,每一个课堂教学中,练习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加上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很多教师陷入到题海战术的误区当中,仅仅强调练习的次数,而不重视练习的质量,没有对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学生只是生吞了一些陈述性知识,却不能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良好的技能,更不用说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故本文拟通过对变式练习的探讨,来探讨如何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二、练习的作用
“没有练习学生不可能学会算术,写作或西班牙语,同样,学生也不可能只是通过听讲解就能学会骑自行车”,“在把新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入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练习是关键的一步”。的确,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练习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学生如何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协同心育机制如何提升积极心理品质
【摘要】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我校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优化校园心育环境,提升教师心理素养,举办校本特色活动;以“家长成长营”和“好爸妈学堂”为抓手,不断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大平台,携手社会心理服务,依托社区研学资源,不断拓宽渠道,全方位构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协同心育;积极心理品质;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等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协同心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心育主阵地,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搭建社会教育平台,不断拓宽渠道,为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主阵地,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学校要充分发掘心育特色,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成立心育工作室,开发校本特色心育课程,开展多彩的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优化校园心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