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8:4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心理成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师心理成长问题探求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教师心理成长研究论文
[摘要]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教师心理成长研究论文
[摘要]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社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式探讨
1相关研究回顾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剖析幼师思想健康对教育下一代重要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生态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
摘要: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生态学解读,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途径,包括模式的转变、对象的转变和媒介的转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创新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机勃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无需多提。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探索是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意义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大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变化和不断的成熟、完善中,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内心体验细腻、敏感,他们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有比较广阔的视野。但是,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影响程度大,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等。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几十年前那种只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大学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殿堂、汇聚的场所。多元文化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及学生,因此,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们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消费主义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研究
摘要:心理生活质量是中国本土新心性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了人的精神生活和本质追求。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幸福感受和心理成长造成了众多消极影响。高校应从增强核心价值认同、树立正确消费取向,挖掘传统心理文化、建设积极心理环境,注重心理课程教育、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关注内部因素激发、引导主体心理建构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
心理生活质量的概念源自新心性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发展、完善及成长过程中外部感受和内在体验的水平,包括主客观心理生活质量、认知生活质量和体验生活质量[1]。心理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不同,不仅关注外部条件对人内在体验的影响,更强调人的主观心理体验,这也更符合中国人对人生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诠释。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的价值观,以及在其支配下的行为实践。随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传入我国,在消费模式上的挥霍浪费、生活方式上的唯“物”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消费至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生活质量。
1消费主义对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的冲击
消费主义是融价值观与实践行为为一体的,基本特征是既注重客观的物质消费,也注重物质消费的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以占有物质财富和过度消费作为衡量人生快乐、幸福与否的标准,消费主义不仅盘踞在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还支配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并从心理生活、幸福感受和心理成长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生活质量。1.1消费主义迷惑着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体现为人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双重属性。心理生活作为人的精神性的核心内容,是为人所理解、阐释、觉悟、构建的生活,是没有被分割和还原的心理原态。然而,随着物质世界的快速发展和极大丰富,消费主义竭力将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扩大化。这无形中破坏了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人们追寻的重点逐渐从精神生活转向物质生活。消费主义的危害还在于其倡导的消费至上和物质享受,将人的人生价值等同于物质欲望的满足。这种盲目满足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方式,消极意味浓厚并与人的本质属性背道而驰,也与大学生对心理生活的价值理解相抵触。使得大学生沉溺于物质需要和占有的满足,弱化了对心理感受的主观感悟和建构,从而使大学生迷失了对心理生活的探寻。1.2消费主义异化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受。西方资本主义提倡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尝试在消费与幸福间建立所谓的必然联系,将个体在消费过程中需求的满足视为幸福的来源。消费主义过度强调人的欲望,虚构人对物质的虚假需要,诱导人们对商品无度索取和占有,背离了消费的真实目的。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腐蚀体现为该群体中层出不穷的攀比、炫耀、奢侈、浪费等异化的消费动机和行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在心理和情感上失衡、冷漠和孤独。这种异化的幸福观使大学生将幸福建立在对消费商品欲望的满足上,按照量的标准而非质的标准去衡量个体满足的程度。消费与幸福感有重要关联,但二者并非呈永无止境的正向比例,这便是已被广泛证明的“幸福悖论”。因此,异化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消费主义提倡的幸福途径必然畸形化,产生的结果也必然是异化的幸福。1.3消费主义阻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成长是个体心理不断完善、拓展和提升的过程,包括心理发展特点、心理成熟度、心理角色变化及心理认知的不断完善。新心性心理学中的心理成长是对传统发展心理学中心理发展概念的超越,是从生物和生理向心理和心性的转变,是从成熟和发展向成长和提升的转变,是从心理的直线发展向全面扩展的转变,是从心理的平面扩展向纵向提升的转变[2]。消费主义的物质取向使大学生迷信消费至上和享乐主义,心理脆弱、精神空虚、人生意义虚无,侵蚀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担当,淡化了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消费主义将人际交往物质化和将他人工具化,异化了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加削弱了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外部助力。此外,消费主义还从外部通过广告和宣传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萎缩化、庸俗化,主体内在力量无法得到正常释放,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受到抑制。
2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的路径分析
心理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在心理学研究和发展中,关于环境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和完全不同的确定。这包括把环境理解为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等。心理学研究一直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但所理解的环境只是远人的存在,是外在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是外力的作用,是强加的作用。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的和共生的过程。这就不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也是心理对环境的觉解,也是心理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心理与环境的共生历程的最好描述。共生性的历程就是一体化的历程,就是成长性的历程。任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改变或成长。心理环境的概念是对共生历程的最好描述。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心理成长共生
1环境的确认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显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然而,不仅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对心理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怎样理解环境的含义对心理学家来说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理解环境,或者如何确定环境的含义,这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注:谷船华、张文新:《情境的心理学内涵探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99-102页;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4期,第34-38页;葛鲁嘉:《对心理环境的考察与探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51-54页。)。其实,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环境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注:申荷永:《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5-8页;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9-12页。)。其实,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并且有着非常迅速的扩展(注:伍麟等:《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第466-471页;伍麟:《时代精神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的应对》,《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第96-100页。)。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环境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类别。基本上,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种类的环境,即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
物理的环境。环境在通常的意义上是被理解为物理的环境,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物理意义上的环境,是把环境看作是物理的存在,是物理的刺激。物理的环境是可见的,是直接的。所以,物理环境就成为心理学家所最为关注的,甚至物理环境成为了环境的唯一的含义。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涉列的环境因素就是物理的环境。其实,不仅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物理的性质,而且人也可以被当作是物理客体。例如,对人而言的物理的力。环境是受地球引力的制约,人也就会承受地球的引力。物理客体的打击会使人体受到直接的伤害,如骨骼的断裂等等。
生物的环境。物理的环境仅仅是最基础意义上的环境。涉及到心理行为,就必然要涉及到有机体,也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那么,与生物有机体直接相联系的环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生物意义上的环境。生物意义上的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具有最直接生物学意义的环境。例如,食物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就不仅仅具有物理的意义,或者说是物理的存在,而是具有生物的意义,或者说是生物的存在。食物是生物有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最基本的来源。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者就是把人理解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进而涉及到与生物有机体有关的环境,就是生物的环境。
心理健康与教育管理诠释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分析
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复杂,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策略与方法。笔者在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一直在不断探索什么样方法和策略能够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本文具体谈谈笔者通过反思得出的“阶梯式成长策略”。
一、树立学生的“阶梯式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希望之光”
班主任在接手新的班级时,要尽快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衔接”。结合学情制定“阶梯式心理成长目标”方案,一个班级可根据学生情况分为三个梯队。对适应性快,思维灵活,知识储备量大,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梯队提出“高度心理挑战”要求,“高难度,高效率,高挑战,高收获”,作为“领跑者”要跑在班级队伍前面,这部分学生善于反思、勇于挑战、笑对挫折,他们会在班级当中起到引领作用;对学习习惯有待监管,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梯队提出“中度心理挑战”要求,“管得了自己,能接受挑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自律、不断进取的心理学习品质,这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收获成果,体验成功,往往就会“靠近”第一阶梯的学生;第三梯队的学生自信心不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不足,不善于约束自己,没有勇气尝试挑战。班主任老师要呵护第三梯队的学生,格外关爱这些孩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提出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的目标。此外,班主任要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积极引导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同属于一个集体,每个人的成长都影响团队和班级的成长,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同学,不错过每次追求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互相帮助促进,共同进步。对每个梯队的孩子实施动态管理和检测,使每个孩子心理得到成长。“阶梯式心理成长策略”实施,让学生对自己定位清楚,理性面对成功和荣耀,勇敢面对挫折失败,遇事不颓废,不沮丧,坚强乐观,积极向上,逐步具备阳光自信的心理品质。
二、制定“阶梯式目标”,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力量之光”
每个学生在班主任眼里,都是有待挖掘的“宝藏”。班主任一定要帮助每个学生制定“阶梯式目标”,目标涉及学生的品德修养、行为养成、情绪调控、学业成绩、文体活动和待人处世等。目标的阶梯大致分类如下:(1)小目标:每天的“我”,一周后的“我”,一月后的“我”,一学期后的“我”;(2)中目标:每个月的“我”,每学期的“我”,每一年的“我”;(3)大目标;中考后的“我”:高考后的“我”,十年后的“我”。在这样的“阶梯成长目标”中,学生准确制定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合理目标,采取相关措施,努力达到目标,梯次成长,不断进步。对学生来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是挑战也是成就,学生通过付出努力,体验成功,找到自己不断前进的方向,目标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对班主任来讲,学生人人有目标,个个在努力,班级学习氛围浓厚,竞争力和班级向心力增强。学生通过竞争合作,自觉自律,积极进取完成各期目标时,班主任也实现了班级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科学有效有特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施“阶梯式评价”机制,是学生奋斗的“理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