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7:57: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课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党建新课题交流
在社团中建立党组织这是全新的课题,既无先例,又无指示,难免会产生许多疑虑和争论,主要焦点是社团能否建立党组织?或者说,在社团中建立党组织会不会改变社团的性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会。因为我国的社团既有与外国社团相同的性质和作用,又有别于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社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团。它虽然是民间自发性组织,但从总体上讲,它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担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是我国社团独有的性质和作用。如果在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就更有利于这个作用的直接发挥。
解决社团党建问题意义重大
随着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和“七一”讲话精神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世贸后经济形势的发展,解决社团党建问题已迫在眉睫,意义重大。(一)解决社团党建问题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社团是群众自发性社会组织,其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代表着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对扩大党和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从新的社会阶层中,“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时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的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社团组织就是新社会阶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社团中建立党组织才能把这个新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
(二)解决社团党建问题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后,国家发展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必须要进一步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和行政管理模式,使之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政府的职能和工作重点将从行政管理逐渐转向创造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体系。
专家点评党建创新课题开题报告
党建创新课题
一、中央教科所滕纯研究员点评:
陈经纶中学这次北京市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与一年前区级课题相比,开题报告更深刻,问题意识更强。
事实上,课题研究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过程,提升过程。本次开题,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特点也比较明显。当然,有的子课题还需进一步明确个性特点。比如,政治子课题题目较大,应加上“如何使学生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总的来看,十个子课题中,理科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兴趣”内容的研究,文科应该加强“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内容的研究;加强书本、社会实践、网络三种学习实践活动的整合;注意研究方法的选择,比如:填写教学日志、随笔等,注意积累。
二、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倪传荣教授点评:
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新课题
党员关爱是近年来出现在党建工作领域的新现象和新做法。党员关爱有别于社会关爱,是指党组织以社会发展形势和党员内心需求变化为依据,由党组织针对性地给予政治、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关心爱护,帮助党员排除困难,解除疑惑,引导党员正确认知和强化宗旨意识。
一、党员关爱是党建历史传承和现实发展的需要
1、关爱党员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需要。早在建党初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给因投身革命工作的党员发放补贴,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于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同志,及时召开追悼会,并以党组织名义给其亲属以安慰,发放特别抚恤金,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同时,关心爱护党员也是我党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党组织也较好地坚持了走访、谈心等制度,及时了解所属党员在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着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了党内融洽、温馨的氛围,密切了党员和组织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的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蓬勃开展。
2、关爱党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党员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行使权利,建立健全融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于一体的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这是我们党从新时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使命出发,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对关心爱护党员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员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必然要比一般群众具备更高的素质,担当更重的责任,做出更多的奉献,牺牲更多的利益。党组织只有做好党员的坚强后盾,使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使每个党员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才能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义无反顾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关爱党员是解决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从我党抓建设的实践看,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从党内到党外,从党员再到一般群众,建设和谐社会也不例外。只有党内的团结和谐,才能带动其它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团结和谐。在“四个多样化”条件下,党员及其党员队伍建设中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期待党组织能够帮助解决。因此,必须首先在党内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党员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对党员施以更加人性化的关心爱护,尽量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满足党员对政治尊重、生活追求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在党内形成一个关心爱护、文明健康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氛围,以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4、关爱党员是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适应党建工作新发展的需要。首先,关爱党员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激励,关心、关注、维护党员的权益和需求,不仅温暖了受关爱的党员,对其他党员和群众也是一种情感沟通和熏陶。其结果必然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激励党员践行先进性。其次,为党员送上真情关爱,也丰富和发展了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目标,既关注人的权益、人的发展,也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生产、生存状态。这显示了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有效改变那种只强调党员义务,忽视党员权利、利益的做法,也有利于调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在维护好、实现好党员利益的基础上,使党员更好地履行义务。
党建创新课题研究报告
党建创新课题
***年起,***区***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其中各类单位党组织共有1***个,党员***名。根据社区网络化的结构特征,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在社区各类党组织间建立比较密切的组织联系和工作运行的机制及活动方式,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这一组织载体为纽带,形成了适应本地区实际的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在社区重新整合,特别是随着管理重心下移,大量的社会事务正从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向社区空间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下简称“四性”工作)要由社区来承接。一方面社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汇聚党在社区的政治资源,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单位党组织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通过对单位党组织政治资源的组织、整合,使之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社区单位也正处于行政一体化体制向功能分化的社会化组织体系转变过程中,良好的社区工作、投资、经营环境直接关系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单位与社区有着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实现社区的政治资源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湖南街道党工委从社区实际出发,坚持以“四性”工作为抓手,以共同的政治目标、共同的社区利益、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为纽带,旨在理顺社区党建工作各组织载体间的关系,明确各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单位党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党建工作合力。
“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是社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新型组织形式。湖南街道党工委在广泛征求单位党组织和其他方面党员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配套的四个工作制度。一是定期征询意见反馈制度。即在每年的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期间,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直接听取与会单位代表对社区党建工作报告的意见,发放《征询建议书》,征求对年内社区重大事项及活动的建议和要求,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意见处理情况反馈给单位。二是信息传递制度。街道党工委通过“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把当年本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工作思路,及时向单位党组织通报;把市委、区委有关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等,及时向单位党组织转达,加快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三是社区情况分析制度。街道党工委在单位和居民区建立起信息网络,加强与单位党组织间的经常联系,每季度对信息员提供的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社区不稳定因素等进行分析、处理。四是评选表彰制度。每两年一次组织评选参与社区活动的先进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分子,在“社区党建工作会议”上予以宣传表彰,以资鼓励,三年来共表彰了71个先进单位及个人。
***街道党工委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同一地域内不同系统、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关注本地区的大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增强了街道党工委组织、指导和协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为社区群众服务的质量。三年来,湖南街道党工委以社区党建新机制的创建为契机,根据社区单位的不同专业、特点,协调各类组织间的关系,动员、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立了***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服务的组织力量上,从单位的党组织,扩大到共青团组织和职工群众;在服务类型上,由修车、理发、上门送货的体力型服务发展到教授英语、法律咨询、医疗讲座等智力型服务;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扶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主延伸到资助单亲、特困家庭的孩子,为下待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等;在服务内容上,既有物质的,如人员、资金、场馆、车辆和各种设备等,又有精神的,如参加表演、参与策划、组织活动等,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群众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传播新课题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及媒介专史是不同层面的历史研究,后两者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大众传播的总体历史研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需要中国自己的大众传播史研究,这项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众传播;历史研究;新闻史
要论说“传播史”,就不能不首先回顾新闻史的研究。
1873年,《申报》发表了《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一文,可谓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滥觞;1917年,姚公鹤所撰《上海报纸小史》出版,是第一部新闻史研究专著。此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新闻学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诚如方汉奇先生所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1)百余年来,新闻史从无到有,至今已蔚为大观,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思想解放学术创新的潮流中,新闻史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92年成立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为一级学会,足见新闻史作为一门显学的学科地位。仅以学会成立后的6年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新闻史方面的论文和文章,累计达1053篇,公开出版的新闻史方面的专著,累计达88种”。(2)
1996年,新闻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的传播学成为与新闻学并列的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一过程中,新闻史研究功不可没。问题在于,传播学已经同新闻学并驾齐驱,在新闻史研究取得可喜成绩的情况下,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对中国大众传播历史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地位相适应的,既有新闻学,又有传播学;既有新闻史,又有大众传播史的合理格局。
大众传播史不同于新闻史和媒介专史
国际私法新课题研究论文
报纸在前不久刊载了题为《强化国际私法教育》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鉴于出口和海外投资不断扩大,为预防国际交易中的纠纷和损失,商工部要求相关机关进行协助,强化对国民的国际私法教育,并对企业实施国际私法教育。
对一般人而言,国际私法是一个不怎么熟悉的概念,因此,不断有人提出国际私法到底是什么法的疑问。实际上,即使是对学习法律的人来讲,提到国际私法,多数人也会将其理解为抽象的理论法或者古典的学说法,认为这是一门费解的科目。
一个国家的法律本来只在该国范围内有效。然尔,在今天的国际化时代,国际社会所需要的法律不可能仅仅是像民、商法一样的国内法,还应存在适用于国际社会的法律,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现实国际社会中,虽然为制订国际性商习惯、国际条约的国际机构所承认的规则等在逐步增加,但还没有形成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私法。因此,在解决涉外案件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国际私法的介入。
涉外诉讼案件的增加
今天,涉外诉讼案件遍及世界各地,复杂多样的案件层出不穷,其规模也逐步大型化。
几年前,从巴黎起飞的土耳其航空所属飞机发生坠机爆炸事故,伤亡人数高达346人。此后,遇难者家属以飞机制造商美国麦道?道格拉斯、货仓门设计商(generaldynamics)和土耳其航空公司为被告在加利福尼亚东部地区联邦地方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人均赔偿175万美元。
后国企改革时代的新课题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未能从根本上革除国企绩效低下、“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弊端。在依次经历扩大企业自主权、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国家控股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改革等四个阶段之后,我国已进入到“后国企改革时代”。从委托的视角来看,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国企仍然存在多级委托关系,这是单纯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解决国企顽疾的症结之所在。在“后国企改革时代”要根除国企诸多弊病,必须从深层次推动国企改革,重点是加强对管理层的约束和监管,切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层问责机制。
关键词:国企改革;后国企改革时代;管理层问责;委托理论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事关改革成败的大局。毋庸置疑,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以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代为履行出资者职能的出资人制度,国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国企还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企的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绩效低下等问题。出资人制度仍然是一种多级委托链条,在这种多级委托条件下,国企依然任重道远:(1)所有者的缺位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只不过是从过去的由各个部委、省市等分散行使职能变为集中由“国资委”一家来行使职能而已;(2)国企虽然建立了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并没有形成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议事规则、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机制,还是人治;(3)如王少安(2007)所言,近年来国企经营状况的好转、利润规模的快速增长也主要是因为“它们处于垄断地位,‘好赚钱’”。上述国企改革的四个阶段是层层推进的。可以说,后一阶段的改革既是在前一改革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更是(中国整理)为了克服前一改革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采取的新举措。经过上述四个阶段的改革,国企的组织形式已基本改造成为股份公司占主导的公司制。但是国企改革并非“一股就灵”,从表l中国企改革第三、四阶段存在的问题可以明显地看出,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甚至成为上市公司,乃至还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还依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深层问题。
从国企改革的四阶段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企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就形式上而言,并非莫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国企基本上都完成了组织制度、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等形式上的改革,但由于忙于形式上的改革,对于实质上影响国企效率、如何加强对国企的实际控制人——管理者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则长时间被忽视了。这是现有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绩效低下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鉴于此,特提出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既有的国企改革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改革,在“后国企改革时代”,国企改革再也不能停留在形式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要研究影响国企绩效的深层问题,即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如何规范国企的实际控制人——管理者的行为上来。这就是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国企管理层问责机制。
三、国企管理层问责的理论分析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课题
农村的改革关系到我们改革的全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实现建立和谐社会。如果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不了,农村的改革不能到位,农民的问题解决不了,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我国来说也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立。
相对过去历次改革而言,当前中国农村改革面临新经济环境下的新课题,那就是,随着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时刻的临近,农村怎样实现在“无税时代”的各项改革。
“无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在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即将推进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也是农村改革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它实际上要解决好三大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过去是以乡镇教育为主,在税费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在看来,中央和省已经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方面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下一阶段义务教育改革实质上是加大省级以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乡镇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的机构。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乡镇政府都是收粮收款,现在免征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乡镇政府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突出,通过改革,给农民减负也会给政府消肿。乡镇基层政府及其行政单位,特别是事业机构,确实非常庞大。现在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推进乡镇基层政权的改革。这几年国家一个大方向的改革就是撤并乡镇。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工作,5年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湖北襄樊经过改革,全市乡镇内设机构由527个减为255个,减幅达51.6%。
用新视角解新课题(我是共产党员)
人物:
郜仲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武部部长。
郜仲华常说:“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先进性要求,必须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在提高谋打赢本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郜仲华刚到人武部工作时,对基层武装工作比较生疏。为尽快熟悉业务,他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学习民兵、预备役工作常识,主动拜“老武装”为师,不懂就问,一招一式跟着学。多年来,经他阅读并剪贴收集的理论文章和经验报道册子达83本,装了满满一书柜。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民兵工作遇到了“人员保证难、组织建立难、素质提高难”等一系列问题。经反复调查论证,针对企业盈利、持平、亏损、严重亏损4种情况,他科学地提出了“压担子、减任务、保机构、留种子”的民兵工作编兵方针,使五华区民兵编兵单位由原来的64家增加到82家,专职武装干部由43人增加到86人,促进全区城市民兵工作上了新台阶。
去年3月,郜仲华又着眼省会城市未来战争遂行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五华区通用技术科研机构和产业相对集中的优势,调整优化城市民兵组建方案,成立了移动通信、防空侦察、医疗救护等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并在街道、乡镇组建了巡逻、抗灾抢险民兵应急分队,形成了以防空分队、应急分队为重点,以专业技术分队为主体,作战、支前功能兼备的民兵组织体系,民兵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个人先进事迹:用新视角解新课题
人物:
郜仲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武部部长。
郜仲华常说:“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先进性要求,必须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在提高谋打赢本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郜仲华刚到人武部工作时,对基层武装工作比较生疏。为尽快熟悉业务,他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学习民兵、预备役工作常识,主动拜“老武装”为师,不懂就问,一招一式跟着学。多年来,经他阅读并剪贴收集的理论文章和经验报道册子达83本,装了满满一书柜。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民兵工作遇到了“人员保证难、组织建立难、素质提高难”等一系列问题。经反复调查论证,针对企业盈利、持平、亏损、严重亏损4种情况,他科学地提出了“压担子、减任务、保机构、留种子”的民兵工作编兵方针,使五华区民兵编兵单位由原来的64家增加到82家,专职武装干部由43人增加到86人,促进全区城市民兵工作上了新台阶。
去年3月,郜仲华又着眼省会城市未来战争遂行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五华区通用技术科研机构和产业相对集中的优势,调整优化城市民兵组建方案,成立了移动通信、防空侦察、医疗救护等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并在街道、乡镇组建了巡逻、抗灾抢险民兵应急分队,形成了以防空分队、应急分队为重点,以专业技术分队为主体,作战、支前功能兼备的民兵组织体系,民兵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