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时代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7:53: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科技时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新科技时代研究论文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1
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处在命题与实际上的悖论之中。我们在研究它们相互关系中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有必要注意它的负面效应。
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除了宇宙自然与生命思维的许多神秘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类想象的空间,摧毁了不少“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感。人们惊呼科技产业化时代艺术人文精神的丧失,惊呼现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的瓦解,惊呼经典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大的藐视。
有人估计,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个趋势。可是,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人类存在和需求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式和基本分支。李政道博士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的。”(注: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这是对未来高科技时代前景的一种有远见的预测。但这里的问题是:科学与艺术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么,这枚“硬币”是什么呢?我以为,这枚“硬币”就是人性本身。科学是人的求真、求规律性的本能的产物,艺术是人的求美、求情感性的本能的产物。就说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追求的目标都具有“真理的普遍性”,但这个“真理的普遍性”在两者之间是有原则差别的。科学为人性的某一个方面服务,艺术亦为人类的某一个方面服务,如果把科学沦为艺术的手段和工具,或者把艺术沦为科学的手段和工具,那么,符合人类的真正的“创造”基础就会遭到双重打击。“硬币”的“两面”永远应该是“两面”,即使是“不可分的”,也不能“整合”成“一面”,否则,人类的精神结构势必带来人为的缺陷。
高新科技时代探析论文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1
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处在命题与实际上的悖论之中。我们在研究它们相互关系中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有必要注意它的负面效应。
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除了宇宙自然与生命思维的许多神秘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类想象的空间,摧毁了不少“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感。人们惊呼科技产业化时代艺术人文精神的丧失,惊呼现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的瓦解,惊呼经典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大的藐视。
有人估计,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个趋势。可是,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人类存在和需求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式和基本分支。李政道博士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的。”(注: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这是对未来高科技时代前景的一种有远见的预测。但这里的问题是:科学与艺术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么,这枚“硬币”是什么呢?我以为,这枚“硬币”就是人性本身。科学是人的求真、求规律性的本能的产物,艺术是人的求美、求情感性的本能的产物。就说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追求的目标都具有“真理的普遍性”,但这个“真理的普遍性”在两者之间是有原则差别的。科学为人性的某一个方面服务,艺术亦为人类的某一个方面服务,如果把科学沦为艺术的手段和工具,或者把艺术沦为科学的手段和工具,那么,符合人类的真正的“创造”基础就会遭到双重打击。“硬币”的“两面”永远应该是“两面”,即使是“不可分的”,也不能“整合”成“一面”,否则,人类的精神结构势必带来人为的缺陷。
新科技时代技术革命与艺术革命分析论文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顾影自怜地抗议技术对艺术的压制和不战而降地接受技术对艺术的收编,都毫无必要。我们要做的是冷静地考察科学技术怎样影响了艺术的“出场”。
作为人类进化制作活动的手段和作为一种器具或物品的技术会对艺术产生影响,但这只是表层的现象。技术通过手段和物品透露出一种观念,这观念是技术赖以理解世界并展开改造制作活动的出发点,如生物工程技术便显示出这样的观念:生命组织中隐含着代码且代码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决定着生命体的状貌。技术观念表明了人类通过科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理解,因而它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支撑其感悟方式的作用。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认为,科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革包括“美学感觉”的变化,即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注:〔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第211-213页。)。从艺术中所包含的感悟方式来看,作为人类理解自身存在状态和一种意识交流的形式,艺术从技术那里领受的影响,大多发生在有关生命形态和人际交流的技术观念范围内。只有那些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和交流方式的技术,才可能在其产业化的过程中将它所赖以产生的技术观念注入艺术。在现代高新技术中,生物工程(其隐含观念是:生命体的性状是由代码及代码组合方式确定的)和电子信息技术(其隐含观念是:人可以在超空间状态下进行一种代码化的非物质性交流)对艺术的感悟方式影响最为直接,因为它们暗含了一种对艺术最为关切的人生问题的解答视点。
我们可以参照杰姆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来考察一下二百年来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史:19世纪是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典物理学和进化论构成技术观念,现实主义成为文艺主流;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工业化阶段,基本粒子理论和系统论构成技术观念,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主流;70年代以来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基因学说和微电子技术构成技术观念,后现代主义成为文艺主流。
新科技时代与艺术发展矛盾论文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一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必然和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相关联,并且这种关联往往会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反思现代性的文化思潮中,商品经济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关系仅仅被描述为一种单一的矛盾、对立的样式,即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上是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以审美性对抗现代性的文化批判思潮(注: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9页。)。这种思潮可谓渊源流长,从卢梭、康德、施勒格尔、席勒经尼采、波德莱尔到本雅明、阿多诺、福柯,莫不如此。就连对启蒙主义理性无比赞誉的黑格尔也发出了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悲观论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人们往往愿意将马克思重新定格为一个反抗现代性的美学斗士。应该说,在西方反思现代性的特定语境中,如此解读马克思,有着为应对现实社会矛盾而重构思想资源的内在逻辑诉求和实践目的,然而,在历经百年现代化挫折、近二十年刚刚踏上现代化征程的当下中国,尽管我们已历史地遭逢到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对立与矛盾,但一味重复西方反思现代性语境中的话语,是否会让我们在走出教条主义地解读马克思学说的误区后,又步入另一个脱离当下中国实践而再次误读马克思学说的误区呢?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著名论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充溢审美理想的艺术创造与发展的确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且不言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时代的工具理性毁灭人类艺术发展现状的猛烈批判,就连19世纪的歌德也曾在《艺术与手工业》一文中谈到近代没有对“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创造上没有多大进展,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创造能力仿佛是在萎缩,甚至有理由担心真正的艺术作品既找不到自己适宜的土壤,也找不到自己适宜的气候。“阿基里斯能够同火药和弹丸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浸润德国文化传统的马克思,同歌德、席勒、黑格尔一样,都是古希腊文艺的热情而深沉的崇敬者,都把古希腊的艺术视为楷模,衷心予以礼赞。在此意义上,他对资本主义时想、完美艺术的萎缩,其惋惜、痛苦之情和同时代人并无二致,甚至,他的判断比歌德、黑格尔更激烈:“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96页。)但是,如果仅以此作为马克思分析、理解资本主义时代与艺术发展间关系的惟一结论,则差之远矣。
我们不能忘记,在马克思学说关注社会历史运动的哲学语境中,其根本的问题意识是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逻辑行程,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必然性规律,以人的自由自在为生命指归的审美设问同样是不可能超越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马克思在指出资本主义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矛盾现象时,所要阐明的本质问题也就必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无法绕开的一种必然形式。从道义上,马克思可以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注: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但从科学上,“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3页。)这就是说,现时代尽管不利于甚至敌对于古典形态的艺术的发展,但由古典形态艺术熏陶出来的审美意识既无法阻遏古典形态艺术的衰亡,也无法阻遏由现存社会矛盾催生出来的新的艺术作品及新的审美意识,因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95-296页。)换言之,我们可以在审美情感上去钟情古希腊艺术的不朽魅力,可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抨击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造成社会的全面异化和个性自由的全面丧失,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古今艺术理解为一个模式,更不能把古典艺术形态作为衡量今天艺术形态的惟一标准,并由此全盘否定当下社会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把时代与艺术发展间的关系任意地简单化。
马克思说:“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2页。)在商品化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生产有着自身的特殊秉性,新的艺术形态是否进步,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关系中加以比较和考察,同时看它与以前的艺术发展相比,是否提供了新东西,而这些新东西又是否同人类艺术发展的基本趋势相一致。柏拉威尔似乎更准确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既不同意那种进步是一帆风顺、整齐划一,普及于各个方面的幼稚的看法,也反对颂古非今的观点。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预见到这样一个未来,这种未来能把生产借助于现代生产方式而达到的丰满充实与历史早期的简单纯朴的世界的和谐融睦结合为一。”(注: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93页。)商品经济时代固然窒息了古典审美理想的艺术发展,但不断扩大的商品生产在刺激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必然刺激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发明不仅增强了生产者的生产能力,而且也增强了生产者感知对象的能力,其中当然包括审美感知能力。“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也为材料提供需要。……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5页。)客观地看,在商品经济时代,说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闲暇时间中都全然被异化,完全丧失了审美情趣,恐怕不合常情。即使是资本主义条件生产出来的迥异于古典艺术的新形态艺术品,也依然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只看到商品经济时代对艺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本雅明与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问题的复杂性。
艺术设计论文:高新科技背景下文艺功能的变迁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不同时代的文艺可以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原始部落进行狩猎、战争行为时,用歌舞的文艺形式作为对于胜利的祈祷,这里有巫术功能;宗教活动中往往也要采用音乐、诵诗的文艺形式,这里有仪式功能;而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文艺可能承担青年们情感宣泄的功能。在当代高新科技背景下,文艺功能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其突出变化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引导-规范功能:目标重建
文艺在公众生活中可能起到一种引导思想和行为的方向、规范人们活动的路径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中国古代的孔子强调诗、乐的伦理价值,古希腊柏拉图对于文学创作的激烈批评,都以这一认识作为依据。当代艺术也不是没有引导和规范的意义,只是这种引导和规范已经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具体状况了。美国社会学家里斯曼曾经写过《孤独的人群》,书中提出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引导模式的重大变化。杰姆逊对此有一段评述,他说:“里斯曼认为历史上有三种社会形式,或者说有三个历史时刻:第一是所谓传统的社会,第二是市场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则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不管叫什么名称,在每一个社会都有相应的权威,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及动机中,……在论述这三种社会时,里斯曼用了‘引导’这个概念,即什么引导着人们的行动,社会中的人们又是怎样被引导的。”(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讲演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2页。)所谓的三种引导,就是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社会代代相传的“传统引导”,工业革命之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争取个人成功的“内在引导”,以及当代社会体制化条件下,某种组织的力量取代了过去个人的作用,不太强调个人,从而出现“他人引导”的模式。里斯曼这些说法可能有些理想化,过分强调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不过,他认为社会的引导机制会随着历史演变而发生变化的观点是有合理性的。
汇流数字电视的含义论文
摘要:本文就目前我国对“大传媒”推广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要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推动我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就必须重新认知数字电视产业的内涵,并以此重新定位数字电视。
关键词:媒体汇流数字电视内涵定位
在数字科技时代,科技的发展已让以往个别独立的产业与科技渐渐模糊了彼此的界线,由此产生了汇流的观念,即以前独立、分离的产业差别界限已经模糊化,如:电信、计算机、视听产业、出版业和其它内容提供者等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差别界限已经消失。可以说,科技汇流使得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电话、有线电视及因特网的藩篱逐渐模糊,形成媒体汇流。
其中,电视媒体首当其冲,面临数字化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因汇流所带来的质变而让以往壁垒分明的各项媒体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而数字电视便是媒体相互融合的最好例子,也是目前在科技与媒体汇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电视汇集信息、电信及传播于一身,可说是名符其实的“大传媒”。数字电视除了提供免费及付费的多频道业务,未来亦可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或电信服务。它将汇集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因特网等特性,瞄准使用者的个人需求,增加使用者的内容选择权,提供互动性的信息内容和定向性的内容服务。
然而,虽然政府积极进行电视数字化的推广,且制定了相关日程及推广办法,相关经营者也在做市场开拓工作,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不如预期。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的统计,数字电视总户数目前仅有300多万户,普及率占全部用户的5%。以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微小和进展缓慢的市场规模实不足以维持数字多媒体服务的运行,因而导致数字电视平台运营和频道节目经营停滞不前,连带影响数字电视机如液晶电视(PDP)及高清晰电视(HDTV)的市场普及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数字电视推广速度的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数字电视产的业内涵以及定位,自然不能在此基础上刺激与提高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需求,达到具吸引力的市场规模,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
艺术设计论文: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矛盾关系断想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1
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处在命题与实际上的悖论之中。我们在研究它们相互关系中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有必要注意它的负面效应。
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除了宇宙自然与生命思维的许多神秘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类想象的空间,摧毁了不少“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感。人们惊呼科技产业化时代艺术人文精神的丧失,惊呼现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的瓦解,惊呼经典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大的藐视。
艺术设计论文:新技术革命与新艺术革命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顾影自怜地抗议技术对艺术的压制和不战而降地接受技术对艺术的收编,都毫无必要。我们要做的是冷静地考察科学技术怎样影响了艺术的“出场”。
作为人类进化制作活动的手段和作为一种器具或物品的技术会对艺术产生影响,但这只是表层的现象。技术通过手段和物品透露出一种观念,这观念是技术赖以理解世界并展开改造制作活动的出发点,如生物工程技术便显示出这样的观念:生命组织中隐含着代码且代码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决定着生命体的状貌。技术观念表明了人类通过科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理解,因而它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支撑其感悟方式的作用。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认为,科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革包括“美学感觉”的变化,即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注:〔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第211-213页。)。从艺术中所包含的感悟方式来看,作为人类理解自身存在状态和一种意识交流的形式,艺术从技术那里领受的影响,大多发生在有关生命形态和人际交流的技术观念范围内。只有那些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和交流方式的技术,才可能在其产业化的过程中将它所赖以产生的技术观念注入艺术。在现代高新技术中,生物工程(其隐含观念是:生命体的性状是由代码及代码组合方式确定的)和电子信息技术(其隐含观念是:人可以在超空间状态下进行一种代码化的非物质性交流)对艺术的感悟方式影响最为直接,因为它们暗含了一种对艺术最为关切的人生问题的解答视点。
艺术设计论文:信息革命对经典艺术的召唤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文化等级秩序的制度化和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是构成传统语境中确认艺术经典的基本依据。然而,在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后现代文化中,却存在一种消解传统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的倾向。伴随高雅文化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淡出,艺术已经走入一个无经典的,或者说无从确认经典的时代。面对这样一幅现实艺术景观,我们不得不思考,艺术是否真的不再需要经典。如果说经典的实质在于它代表并维系着艺术作为艺术而不可能为其他物品所取代的独特价值,那么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提法甚至可以表述为,人类是否不再需要艺术?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多余。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作为后现代文化重要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况且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和宜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波德里亚所说的那种只与它的有限主体联系的“稀缺、珍贵、惟一的物品”,(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否还会存在?它是否会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直“朝着另一种论述(即商品与消费)滑去”,(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并最终在生活艺术化的符号碎片中消解成一堆泡沫?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我们会发现:尽管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危及到经典艺术的生存。但是,人们对经典艺术的追求仍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文化变迁需要的新的经典确认原则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则将为经典艺术提供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文学艺术发展论文
文化等级秩序的制度化和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是构成传统语境中确认艺术经典的基本依据。然而,在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后现代文化中,却存在一种消解传统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的倾向。伴随高雅文化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淡出,艺术已经走入一个无经典的,或者说无从确认经典的时代。面对这样一幅现实艺术景观,我们不得不思考,艺术是否真的不再需要经典。如果说经典的实质在于它代表并维系着艺术作为艺术而不可能为其他物品所取代的独特价值,那么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提法甚至可以表述为,人类是否不再需要艺术?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多余。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作为后现代文化重要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况且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和宜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波德里亚所说的那种只与它的有限主体联系的“稀缺、珍贵、惟一的物品”,(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否还会存在?它是否会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直“朝着另一种论述(即商品与消费)滑去”,(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并最终在生活艺术化的符号碎片中消解成一堆泡沫?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我们会发现:尽管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危及到经典艺术的生存。但是,人们对经典艺术的追求仍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文化变迁需要的新的经典确认原则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则将为经典艺术提供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当代全球性的高新技术热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不仅引起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而且引起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信息业,尤其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业的巨大发展而变得明朗、敏感和尖锐起来的“全球化”问题。
美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国家。美国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转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作为这种转换中介和目的的,却是文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使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台成为美国电视的转播站;当今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美国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电影总产量的7%,却占据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些美国文化产品在占领别国文化市场的同时,也输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对别国文化构成明显冲击。这种现象引起我们如下思考:
一是信息殖民问题。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可见对信息网络的控制绝不单纯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它还必然伴随一种新型的文化殖民。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凭借先进的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构成威胁,对一些发达国家同样构成威胁。法国司法部长雅克·图邦认为,英语占主导地位的互联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为此,法国人曾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当时的法国总理希拉克就提出,这是“要确保莫里哀和加缪的语言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漏掉”。人们已经意识到,在技术层面日益趋同的形势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