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7:43: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课改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课改教学

历史新课改教学

第一,改变了以往的课程目标,反对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新教材强调知识和技能,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加入了一些佐证这些结论的史料,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再是干巴巴的只记住历史结论。过去的课本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产生了什么影响;现在则不强调对史实的记忆,而是让学生结合史实,自己得出结论,或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方案以获取历史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第二,从具体课程内容上看,强调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既有基础知识的检验,也有基本能力的考查,还有社会实践的测评。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领导。面对新课改的情况,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必须有跟上改革的潮流。

首先,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学需要一碗水,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这么众多知识的教授,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老师要多涉猎历史知识和一些原始史料,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不只是在“量”上掌握还必须在“质”上进行把握。从而在教学的时候站在高处,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把历史课教好。

其次,注意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斥着网络文化的社会。历史从广义上讲,凡是过去发生过的一切的事情都是历史,上包天文,下括地理。无所不包。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光有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把握是不够的,所以,作为教师也必须广泛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不断的丰富自己。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资源共享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可以达到知识在不同地域的充分交流,从而使各地的同学科教师能有一个很好的知识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使知识共享。

查看全文

中职思政新课改教学初探

摘要:中职思政课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展开,面对转型发展期的新要求,亟需新举措解决教学中的新难题。文章以“职业道德与法治”为例,着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探讨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新课改;职业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亟待改进。2020年2月14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教材〔2020〕2号)的通知。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对照新课标,本文以“职业道德与法治”为例,对单元教学实施提出以下策略。

1单元教学内容设定

新课改将“职业道德与法治”设置为中职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思政必修课,共计36学时。该课程分为道德与法治两个部分,由于新教材还未出版,我们选取的教学单元是旧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法律部分,具体内容是:第六课——第十二课,命名为“少年的你——与法同行,与爱相伴”。

2单元教学实

查看全文

新课改高校体育教学思路

摘要:在目前阶段,新课改为现在的教学过程提出了众多要求与标准。根据这些标准,许多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然而,在我们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制约,许多新的思想难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开展,导致体育教学长期处在尴尬的地位。如何在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下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思路,如何利用新的标准来更好地指导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我们高校体育教学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新的思路,旨在为进一步的体育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深入人心。例如,素质教育这一新的理念就不断的被人们呼吁从而得以深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然而,虽有这一理念的指导,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环节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合理。因此,我们通过新课改的一些标准来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的这些实际教学环节的新思路,切实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法[1]。

一、教学理念以及课程设置中的新思路

(一)教学理念中的不足。高校体育教学本身就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别,其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一种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也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够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因此,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并不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以及理论,更多的是通过体育教学这一活动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体育活动来形成自身的一种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与热情。但是,在新课改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发生了一些改变,过于追求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开展的理论课程也较多,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似乎与其他学科教学理念趋同,严重影响实际的体育教学效果[2]。(二)教学理念中的新思路。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中存在的不足,切实地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学也不断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教学反思中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追求教学的实践性与规范性。针对非专业学生,高校体育教学优化了课程设置,改变了以往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研究,转而追求学生积极性,参与性的培养。例如,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会注重通过实际的体育活动来使得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逐渐专业化、规范化。这一教学理念中的新思路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标准以及要求[3]。(三)课程设置的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上会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研究,许多课程都会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学中完成的,所教授的形式也过于偏重书本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讲解,缺乏实际运动技能的锻炼。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优化了课程设置,开展了许多实际的户外教学,能够把一些体育运动技能通过活动锻炼的形式讲授给学生,避免了学生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这一弊端。另外,在课程设置中也会有许多比赛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很好的激励学生的参与性及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的转变

查看全文

浅谈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从高中化学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目标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这些改革更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等方面。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做的是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给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在高中化学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给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相应的要求高中化学任课老师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和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道路,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水平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深刻领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新课改之后的化学课本包含两部分,分别是必修和选修。相比较于旧版教材而言,新版教材在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安排上更加合理,高中生会更加容易的接受,心理障碍会更加小一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具有积极性的作用。从新教材的内容来分析,可以看出新的教材增加了许多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知识,例如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这些知识都是最前沿的化学研究成果,这些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也不一定十分的了解,所以这就更要要求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并理解新课改精神,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从新教材的结构设计来分析,它充分把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到结构设计上,对旧版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例如教材中将关于弱电解质相关知识放到了氨水知识的前面,这样的结构安排,有助于学生理解次氯酸分子这一方面的知识。从教学目标来分析,新课程指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自己亲身去感受实验的过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举个例子,在教材中有诸多的实验,教材知识只给出实验的方法步骤并没有实验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合作自己动手去探索出实验的最终结果。这种新型的开放性的教材编排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自主探索能力。使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所编排出的教材比以往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果的教学模式更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查看全文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初中政治作为普及政治常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课程,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教学困境,本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分析了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现状;对策

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推广,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的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暴漏了不少问题,就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而言,既有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观念陈旧的问题,也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提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从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政治课程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广泛,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合素质,但是由于初中政治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学生和家长、甚至教师都不够重视初中政治课程学习,使政治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成为阻碍初中政治教学的严重障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转变

查看全文

新课改教学管理论文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像一阵春雷,给我国的中小学传统教育带来了切肤入骨的阵痛,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县作为国家新课改的试验区之一,已从去年开始启动课改工作,一时间,新课改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投入了这股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我县的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一年来,我校以新课改为契机,按照县教委的全面部署,全体动员,认真规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大家一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学校发生了一些让自己惊喜的变化,也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改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新课改展现出来的美好的教育发展前景。在此,将我校围绕课改所作的尝试做一小结,并将下一步的课改工作向大家汇报,以期得到各位的批评批正!过去一年的课改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新课改不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因此,要推动课改工作,首先要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教师们从思想观念上认同新课改,跟进新课改的理念,然后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来。一年来,我们将课改理论作为学校宣传和教师业务学习的中心和重点。除了配合县教委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次新课改的集中学习之外,坚持每周例会学习一篇教改文章,坚持每两周在教研组内进行一次课改学习的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业余加强自学,每月写一篇课改学习心得体会,学期末每位教师写一篇以课改为主题的专题论文。学校还利用例会、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介绍课改文章和研究成果。此外,我们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举办的课改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通过这些课改的窗口,大家了解到课改的新理念、新信息、新动向。通过学习和宣传,我校营造了较好的课改氛围。当初,教师们对课改可谓一无所知,敬而远之。现在,课改逐渐成为教师谈论的热门话题,大家乐于探讨,并且还有了自己的见解,对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提出自己的主张,还写出了颇有见地的课改论文。在今年暑期的课改培训通识会上,教师们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小组讨论时畅所欲言,广征博引,观点新颖,气氛热烈,成为多年来教学研究过程中难以见到的火爆场面。与过去相比,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在乎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的热情也更高了。新课改,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它还将改变教师们长期以来的平庸守旧、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二、加大教改力度,课堂教学方式更活了。新课改是理论与实践并进的过程,作为实验区,我们更不能坐等观望。我校抓住县教委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的契机,大胆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改变过去的“填注式”“满堂灌”的传统方法,积极引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一切从老师出发”的教学思路,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革的基本方案是:先在部分年级学科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广。我校首先在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英语学科进行改革试点。鼓励教师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通过近一年来的尝试,一些教师的教学已初现成效,主要表现为:1、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操练、质疑,在学生的的不断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完成课堂教学。2、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3、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4、将课堂向课外延伸,除了课外阅读、课外练习、课外思考题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活动,如读书小组、社会调查等。其中王占林老师初一语文“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刘丽老师初二英语的“情境操练”教学和李玉梅老师初二语文“课堂教学融入课外阅读”试验都颇具特色,深受学生欢迎。教改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举手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观点更新更多了,同学之间和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争论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课堂气氛更是空前热烈,学生开始觉得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了改观,更为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积极地查找学习资料。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在上学期的末考中,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英语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三、转变评价观念,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了。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调控器”,“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弱化教育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自我需求。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大力推行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允许学生在犯错误之后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其次,完善过程评价,开展每月一次的“合格中学生评比”,对学生每月的思想、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进行一次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三个方面的结果予以综合评分,期中各班开展一次“学习汇报”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评价机会,让学生更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再次,改革终端评价,要求全体班主任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结合学生期末、期中、平时成绩和学习态度来核定学生的期评成绩。另外,学校不再向学生公布考试成绩排名,期末除对“三好学生”和各项积极分子进行奖励外,还设立了进步奖、守纪奖、优秀团员奖、优秀学生干部奖和各项文体书画竞赛优胜奖,奖励在各个方面取得成绩的同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了评价机制,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中获得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发展了自己的特长。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主题班会上,大家就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外,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兴趣小组和学科活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劲头更足了。上学期末,初一初二年级分别有十多位B层班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A层班。上学年,我校辍学学生三人,辍学率仅为百分之三点五,是我校开展“两基”工作以来辍学率最低的一年。课改工作下一步打算:一、大力改革教学常规管理。1、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在把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本内容向课外开放,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学校抓住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进行管理,将教学过程的管理权交还教师自己。2、备课:重备课的实效,轻备课的形式。重点抓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把握、对学生实际的了解以及教学基本思路的体现,放宽对教案样式的管理,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备课,提倡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3、课堂教学:积极推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推广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本消除“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讲评一节课不得超过二十五分钟。4、作业与辅导:注重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多一些主观性和知识迁移的内容,多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和调查研究的任务,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1、重点改革学生评价。积极推行即时评价,让即时评价成为教学和管理的最常用的手段,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习惯;丰富过程评价,给学生更多的评价机会,继续开展每月一次的“合格中学生评比”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发展档案卡,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信,找到动力;完善终端评价,继续倡导写“鼓励性”评语,以“分数加等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期中和期末成绩,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开展评比活动,表彰各项特长竞赛的优胜者;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结合同学、小组、班级、家长、教师、班主任和学生自评的结果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关注评价对象的个性差异,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成绩不满意者,结予学生再次测评的机会,学生有特长的,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项测评,并将测评成绩记入学生手册和发展档案卡。2、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以学生成绩为唯一依据来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做法,在参照学生成绩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工作业绩和教科研水平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改变过去由学校为唯一评价主体来评价教师的做法,综合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教研组年级组评价、教师自评和学校考评的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三、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这次课程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出现,体现了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应有地位和重要作用。开发校本课程,应充分考虑地方文化传统、经济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我校决定从开设写字课程入手。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历史中,一直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古代到现代,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书法艺术家,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却逐渐失去了对书法的兴趣,甚至于失去了对写字的兴趣,导致书写的水平越来越低,错别字越来越多,很多专家和教师都在呼吁,这是中国文化和语文教育的倒退。因此我们认为,开设写字课很有必要。我校本学年首先在初一年级进行试点,每星期开一节写字课,学校组织有书法特长的教师编写教程,重点进行写字常识和硬笔书法的教学。我们希望,通过开设写字课程,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写字的整体水平。四、加大教研教改力度。1、加强课改理论学习,积极收集课改信息,及时引进课改成果。本学年继续将课改理论的学习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建立教师业务学习的制度。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课改培训和研讨工作,搜取课改方面的论文专著,了解课改信息和动向,介绍并引进课改成果,积极跟进试验区的课改工作。2、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拿出课堂教改成果。本学年集中精力,力争在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拿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的新学法、新教法,上出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参与、具有较高质量的新课。在初一年级的语文、英语课堂教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大力向其它年级学科推广其成果。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浓厚学校教科研氛围,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教师们的教科研成果。积极向上级教科研机构申报课题,请专家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努力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从农村中学教育的视角对课改作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为课改的推进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大家来说,还属新生事物,我们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而且,新课改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过程,我们只是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还没有什么经验可言,我们愿意和大家一道,积极地投身到这股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我们相信:课改,必将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查看全文

新课改英语教学综述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英语教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它要求英语教师以更新的理念,更多的手段与技巧,用更灵活的方法投入到教学中。然而,由于盲目地跟随课程改革的风潮,很多教师的英语教学没有适应新的理念和方法,使自己在教学中陷入迷茫。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倡“自主”,但并非无节制的“自由”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它更强调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宽松和谐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多样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如果过分强调自主,给他们过宽、过大的空间,忽视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学生把课堂的布置及分配完全靠自我感知,产生“过多”的自信课堂,因自由时间过多而松散,这对于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不利。教师应该在有利、有节的情况下,掌握整个课程,使学生真正在体会到课堂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

二、要求采用新的方法与技巧,但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方法

以合作为手段,营造“情景”氛围是新课程改革对学习英语的要求,即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课堂结构“表演”化,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很好的激励学生的潜意识,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接触课文,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所爱好的角色。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各取所长,又可以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但是,无论是“小组表演”,还是“情景再现”它都要依靠传统的说教方式,英语中的基础词汇及句型仍要“死记硬背”,因为背诵能将语音、词汇、语法融为一体,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头脑中的积累,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英语文章中的语法知识仍就靠教师的“满堂灌”,只有多重复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用所学过的词汇来自编自演提高表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自如运用英语,出口成章,进行自我创造。

查看全文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探析

【摘要】化学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同时对化学实验加以重视,完善教学评价,从而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抽象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遵循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教学创新,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索,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学习的乐趣。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来讲,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内容着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学习质量。比如说,在“酸雨的危害”知识点教学中,学生没有接触过酸雨,所以意识不到酸雨的危害性。而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酸雨对植物、生物、以及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由此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课堂知识点。其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强化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传统的题海战术教学,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情绪。最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学生一方面能够掌握课堂知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质量。

二、注重化学实验实践

查看全文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思路探索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集中实施者和体现者,是学校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了解并尽快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促进教学思路的转变,使自己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教学思路;新课改;关系;教学理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基于这种观念转变而带来的学校或教师教育行为上的改变。就教学的整体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反映在教师怎样理解教材、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怎样处理与学生的教学关系上,因此,怎样才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变革成一种更加优质的关系,进而找到教材,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佳配置,存教学过程中贯彻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原则,使教师真正将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我们的新课改才能谈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成功。

一、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扮演着书本知识“讲授者”与“传授者”。因此,教师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心理,无形之中把自己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只能在教学中围着教师转,完全被教师的个人意志所左右。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讲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不仅要传道,授业,更在于解惑。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所教授的教材为唯一的渠道,因此,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材、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才能提高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要想处理好教学思路与现有教材的关系,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掌握,才能谈得上对教材的灵活应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教师与教材的关l系是加工者和原材料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师是“用教卡于”,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是对教材“忠诚”,其教学就越缺乏个性风格和生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只能是充当书本知识的填充器,而没有真止调动教师教学的潜力和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存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对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提出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设计者、导学者、评价者和学习者。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学思路和教材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促进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研究

一、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教学方法的构想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实施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教学方法的目的。语文新课改的依托是导学练,教学方法的构想是完美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很难操作,除了教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外,还要有一个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活动的依托,于是导学练便产生了,导学练不仅是老师教学的依据,还是学生自学的方向。具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出示的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需要学什么,掌握什么,重难点是什么;第二部分导学过程,即告诉学生自学探究完成哪些任务,合作交流哪些问题;第三部分巩固提高是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测;第四部分是收获与困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如学到什么,还有哪些困惑,这些困惑就是下节课教师备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分组学习是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教学方法的前提

分组学习,是在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互,形成互助分享的学习场。分组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根据学生的男女性别、个性特征、能力强弱的差异进行分组,并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学生性格、脾气等的不同。因为每个小组内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级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具体到我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把全班分为两大组,男生女生各一组,然后按学习成绩编号,每一号六人,再由事先选出来的小组长从各号中挑选一人作为组员,组长是几号,就不再在几号中挑选组员,这样全班共四十八人,分为八个小组,每组有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各组对面而坐,便于小组讨论。这样分组基本上做到一碗水端平,也给每个组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堂环节是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教学方法的实施

1.自学探究。课前把导学练发给学生,然后由小组长带领全组独立完成,教师只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就语文学科来说,导学练的自学探究这一块,内容比较简单,就是每一课的生字、解词、文学常识、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学生大多在自习课上就能完成这个任务。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并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情境问题,设计导入语。可利用教具、图片、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