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5:45: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经济测度
一、部分国家新经济基本情况的测度
按OECD的界定,确立信息产业的定义必须依据两条原则:第一,信息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必须实现信息处理与通信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与显示),物理现象的删除、检测和/或记录或物理过程的控制必须应用电子处理;第二,对信息服务业而言,产品必须使信息处理和通信功能能够通过电子手段来实现。这两条原则将信息产业限定为现代信息产业,即通过电子手段的信息产业,从而同传统的信息产业如活字印刷术等区别开来。因此,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ISIC-3)的框架,对信息产业的外延做出如下界定:
第一,信息设备制造业由如下生产活动部门组成:办公、会计与计算机械生产(代码为3000,下同),绝缘电线与电缆生产(3130),电子显象管与真空管及其他相关电子元器件生产(3210),电视与收音机发射装置及有线电话、有线电报设备生产(3220),电视与无线电广播接收机、音像录制或翻录设备及相关制品生产(3230),测量、检查、化验导通等设备的生产,不包括工业加工控制设备的生产(3312),工业加工控制设备生产(3313)。
第二,信息服务业由如下生产活动部门组成:机械、设备与耗材(仅限于前述信息设备制造业定义所涵)批发(5150);办公用机械与设备(包括计算机)的租赁(7123);通信服务(6420);计算机与相关活动(72),由硬件咨询(7210)、软件咨询与估计(7220)、数据加工(7230)、数据库活动(7240)、办公、会计与计算设备的维修(7250)及其他计算机相关活动(7290)组成。
据经合组织的专家测算(Pattinson等,2000),1997年,OECD信息产业有58.6万个企业、1280万就业人员,创造增加值1.2万亿美元(PPP);1998年,OECD信息产业出口6200多亿美元,进口6460亿美元。用多变量的K-Means聚类方法,综合企业个数、就业数、产值、增加值、R&D支出、进口与出口等数据,对上述各指标数据均齐全的14个国家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如下:第一类:美国,为信息产业规模最庞大的国家;第二类:意大利和英国,信息产业规模其次;第三类:澳大利亚、捷克、芬兰、法国、匈牙利、日本、韩国、挪威、葡萄牙、瑞典同属OECD内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
信息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及其他信息服务业三大行业。同样根据Pattinson等(2000)的数据,SPSS的K-means聚类分析将当前OECD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服务与通信主导型信息产业国,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的相对比例为3.36:41.31:55.33,如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第二类:均衡型信息产业国,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的相对比例为36.29:24.9:38.82,如加拿大、芬兰、法、德、英、美和瑞典;第三类:制造业主导型信息产业国,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的相对比例为73.51:20.7:5.79,如韩国和日本。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对
一、新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西方发达国家自二十世纪末的滞涨现象和随后的经济新增长引出了新经济概念。1992年至2001年期间是属于美国的繁荣时期,年经济增长率达3.6%;失业率于2000年降为20多年来最低点4.2%;通货膨胀率维持平衡。经济发展中将这种持续的增长高、就业率高、通胀低的现象称为新经济。这是融合了科技革命与金融创新并基于信息技术发明的必然产物。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渗透了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知识可以分为技术型和信息型两大类,由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网络经济则是基于网络化的经济。所谓的网络化有以下三层含义:(1)现代信息资源及信息载体网络化;(2)信息网络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亦被同化;(3)这些网络融合交织在一起形成全球信息网络和经济网络。新经济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知识为基本构成、以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有效结合,而新经济也势必朝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传统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传统经济亦称自然经济。相对于商品经济,多见于乡村及农业社会,以社会风俗和惯例为主用于生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在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这种模式的应用,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中,会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减弱,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传统经济模式具有标准化、规模化、效率化和层次化等特点,传统经济以产品生产为发展方向,以直接交易为经营方式,注重于效益的高低,以广告为渠道,创立营销品牌,但不以客户满意标准为先。尽管新经济也重视经营效益的好坏,但它更以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权益为主,营销提倡以人为本,依靠实际行动来建立口碑,努力保持和开拓客户资源。
三、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
由政治经济学理论可知,扩大再生产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之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于二十世纪实现了由大量原材料加工到技术设计和应用的转变:从资源到信息的加工转换,从物质资料到知识和智能应用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延续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横向发展过程,实现了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新经济的生产方式则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纵向发展过程,是引领扩大再生产的最优形式。
探究新经济对经济周期影响
20世纪90年代,在“新经济”的有力推动下,美国经济不仅保持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而且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佳组合,即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同时并存。然而,好景不长,从2001年第一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走势突然发生逆转,经济增长率持续大幅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经济形势的这一转变,标志着“新经济”扩张阶段的结束和衰退阶段的到来。事实证明,“新经济”的发展虽然可使经济周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周期本身,那种认为“新经济”可以消除经济周期的观点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一、“新经济”与经济扩张
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不论短期或长期,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函数,而且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总产出都是就业量的增函数,即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逐步递增。因此,从理论上看,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最大产出之前,经济增长与失业是负相关的,经济增长越快,失业率就越低,反之则反是。但是,和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不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如果出现需求冲击,则高增长伴随高通胀;如果出现供给冲击,则低增长伴随高通胀。因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确定,所以,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不确定的。这样,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组合。第一种组合:高增长,低失业,高通胀;第二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低通胀;第三种组合: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胀。其中,前两种组合比较常见,而且一般说来,第一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第二种组合出现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第三种组合则极为罕见,只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时期。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走出战后第九次衰退期到2000年12月,已持续增长了117个月,成为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持续增长时期中最长的一个。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来,只要美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25%~2.5%,其自然失业率就会维持在5.5%~6%的水平。但在最近一轮经济增长中,1992~1999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3.6%,1996~1999年更是高达4.1%,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则持续走低。1992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5%,之后就逐年下降,1999年全年只有4.1%,2000年1~9月进一步下降为4.02%,创1969年以来的最低记录。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为5.4%,而1991~1999年平均仅为2.6%。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高两低”的良性运行态势,标志着在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中出现了第四种组合,即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同时并存。这种组合是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标准的经济理论所不曾分析过的。
美国新一轮经济扩张阶段中呈现出的“一高两低”的运行态势,与“新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同于物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成本递减的特点。众所周知,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知识。因此,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差别,不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有无,而在于产品中知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不同。物质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知识含量相对较低,而知识产品的物质含量相对较低,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知识产品的知识含量相对较高这一事实,说明知识要素的投入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要素的投入主要发生在知识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阶段,知识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就可用很少的可变投入生产出来。因此,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大,可变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小。因为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的,而知识产品生产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大,其推动平均总成本下降的影响超过了报酬递减规律推动平均总成本上升的影响,所以,知识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平均总成本一直递减的特点。反映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表明,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以减半的速度下降。1991~1996年,计算机微处理器的生产成本从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230美元下降到342美元,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任何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相对缓慢。信息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极高的一个产业。从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幅高达2.8%,其中一半以上要归功于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不仅自身劳动生产率高,而且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广泛运用,还提高了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如大量使用计算机的制造业,其劳动生产率的增幅由20世纪80年代的3.2%提高到90年代的5.7%。在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的同时,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却比较缓慢。而实际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导致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知识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可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来说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下降意味着生产者的利润增加,因此,生产成本下降会使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数量增加。换句话说,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会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断向右移动。另一方面,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断右移又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的适应性右移。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不断右移,从长期来看,就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或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导致“新经济”扩张阶段出现的机制,还可更方便地用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来说明。众所周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负倾的,反映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右移的过程,也就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的过程。因为失业率和通胀率长期同时下降,所以,作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轨迹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正倾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左移,说明总体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因此,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不是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失效,而是说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具有罕见的特殊形状。
二、“新经济”与经济衰退
论新经济下财务转型
2014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改革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稳定发展。但作为经济支柱的实体经济仍面临财税政策调整,产能过剩等客观变化,迫使企业转型升级,而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财务也必将积极应对企业转型,助推企业发展。外部客观因素迫使企业实施财务转型,企业内部管控需要财务转型,推动企业财务转型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发展调整为中高速增长,“三去一降一补”的大政策背景下,大部分实体经济,特别是基础工业、基础建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动力不足,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企业必须以“先活下来,再谋发展”的思路实施业务转型;同时实体经济所处的各行业也必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行业门槛提高,安全、环保等重大因素的变化使各行业不得不重新“洗牌”,从而导致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增加,产业链延伸、客户群体发生重大变化,财务风险控制难度巨增。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国家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了防风险、去杠杆的工作要求,以便资金回表投向实体经济,但由于经济发展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企业发展仍处于低部区域或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阶段,表外资金回表后,银行基于风险的考虑,仍不愿意配置资金到企业信贷,或者说即便是配置也会增加各种条件,提高信贷的门槛,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在短期内无法配置充足的信贷资金,这与企业转型、稳定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进一步扩大相违背的;另一方面,受国际资金成本及国家信贷政策影响,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财务融资难度加大。融资难度的增加及融资成本的上升都对传统财务管控模式提出了挑战,急切需要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诞生。
税制改革使企业财务面临内控挑战。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简化、规范和统一了我国税收体制,同时建立了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1994年税制阻碍了经济转型,出现了税制失衡,所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转换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立税清费等措施。“营改增”成为了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里程碑,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有利于完善税制,构建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提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营改增以降低实体经济税负,激发实体经济发展为目的,为此国家甚至增加财政赤字率用于降低企业税负,但国家通过财政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空间是有限的,真正税负的降低还依赖企业通过业务上下产业链的规范得以实现,为此给企业财务从事后算账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财务必须从事前开始规范业务,延伸核算和管理环节。另一方面,国家在通过营改增、资源税改革、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新的发展活力的同时必须通过新税种补充和引导经济、投资的走向,环境保护税等新税种必将运营而生,为此企业财务必须积极适应税收环境,合理调配公司资源。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而言是都是一柄双刃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企业仍然如此。虽然国家在外汇政策上强调保持平衡,但这依赖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供求市场的平衡,国家也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同样给涉足国际贸易、海外投资的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同时还面临海外投资管理、海外财税法律政策、国家对外海投资监管政策的变化与调整等诸多挑战,因此企业发展必须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财务支撑体系以满足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政府“瘦身”,减政放权,政府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自主权”变大了,但随着大数据、信息化发展也使企业整个经营状况“大白于天下”,同时监察技术、监管手段越来越精准,使企业不得不以更规范的内控,更强的自律防范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信息化、智能化使会计核算逐步实现模式化,甚至达到以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所以以算账为主的传统财务必须必将转型,以适应复杂的业务模式,并以业务分析、业务运行的监控为重点,更多的回归财务决策、分析职能。业务模式需要财务转型。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通过并购、重组、建设等扩大规模,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以事后记账为主的财务无法支撑并购、重组等业务需要;同时现代企业发展一般都为多元化方式,而传统财务是以特定业务,甚至特定环节实施财务核算,不能适应多元化和全产业链的业务模式,更缺乏决策的引导性和经营的参与度,制约了财务职能的发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业务模式的变化需要财务转型的支撑。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政策在不断的调整和规范,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转型,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转型必然带来业务的变化和管控要求的调整,而以事后算账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支撑和适应,为此必将建立以业务全过程控制,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财务管控模式,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向企业价值管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探讨
【摘要】知识经济管理主要体现在新经济时代中的企业竞争力提升、图书馆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经济管理俨然成为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管理模式,借助新经济时代生产关系变化、经济模式改善、测量知识重叠等特征,积极带动了企业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思想等方面的科学化发展,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
一、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概述
知识经济是依托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是新型经济形态更是新的世界时代。是围绕知识形成的新型经济发展形式,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其更加注重知识本身,任何经济活动中的知识都是无法测量的,大部分内容也无法量化、论述。但知识经济可量化以往经济活动中无法量化的元素,对此测量知识重叠性特征凸显。其次生产模式、关系、环境出现变化,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模式,转变了生产模式,致使生产关系变化,生产管理类型的划分也需要及时调整。同时外部整体形势转变,企业竞争加剧,知识经济可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增添动力,转变竞争模式。最后企业投资方面,更注重投资分析、科学评判等工作,现代的经济投资依据性更强,根据科学分析整理的投资分析报告展开投资活动,一改了传统依据外界经济环境变化主观性投资的弊端,经济模式也随之优化。
二、知识经济管理应用于新经济时代实践
(一)企业竞争力。知识对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企业经营发展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强化,而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创新需依附知识、才能等元素产生,同时也会存在风险。知识经济管理的引入,有效规避了企业创新风险,重点凸显企业发展优势,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见两者间的关联性。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管理间的关联性角度分析,前者丰富了后者的属性,后者实践强化了前者,也可以通过后者指明前者发展方向。(二)图书馆实践。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也带动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图书馆角度分析,在提供知识内容的同时,可服务于知识的整理、收集,为企业知识经济管理实践提供了便利。知识经济管理对图书管理活动展开有着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图书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成为了可能,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水平。高效的图书管理,结合知识经济管理,加速了新经济时代下企业持续发展、创新的步伐[1]。(三)企业管理方面。企业施以知识经济管理,可实现内部数据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内容的透明化、系统化,利于企业文化建设、数据库完善。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应明确自身发展需求,确保知识经济管理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科学化管理。知识经济管理属于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数据整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积极作用。鉴于其直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成效,对此引用知识经济管理利于企业稳定发展、良性运作,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期农民的情绪透析
本文作者:王晓菊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1923年春,大部分省份的农民将注意力集中在田间劳动和多少令人期待的收成上,对苏维埃政权态度友好。各地富农虽然敌视苏维埃政权,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公开表露。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伊斯兰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富农和神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农民与苏维埃政权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由于税赋沉重、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及对农民的不公正待遇等原因,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态度有出现逆转的迹象。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苏联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居民的消极情绪迅速做出反应,主要措施是修正农村税收政策,减轻农民税收负担。1923年5月10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部颁布法令,实行统一农业税。统一农业税是每年根据农户的耕地数量和收成情况向农户征收的单一税赋,以取代先前名目繁多的税种。该法令规定,凡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均须纳税,统一农业税以实物、货币或两者并用的形式征收。在粮食生产仅能满足当地消费的北方和东西伯利亚等地区,统一农业税以货币形式征收。次年6月,苏联政府颁布法令,因缴纳统一农业税而致贫的农民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日益尖锐的城乡关系问题使国家最高领导层焦虑不安。1923年沃罗涅什省瓦卢伊斯科县的价格关系反映了中央黑土地区的价格剪刀差情况:1俄磅③糖兑换35普特④黑麦、1.5俄磅鲱鱼——1普特黑麦、1.5俄尺⑤印花布——1普特黑麦、1升煤油——12~13普特黑麦。不合理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使农民蒙受巨大损失,1923年农民损失约一半的收入⑥!由于工业品价格的过度上涨和因粮食丰收而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下跌,1923年10月苏联爆发了剧烈的工业品销售危机。1923~1924年,政府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将工业品价格下调23.3%。但实际上,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始终是新经济政策时期难以克服的严重问题。1923年秋,苏联相当多的省份经济状况不佳,加之已开始征收统一农业税,农民的经济状况有些恶化。许多省份上年收获的粮食已无剩余,许多农民的生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出现在31个省份,其中包括西伯利亚的阿尔泰省和远东的4个省份。这些省份的农民因害怕歉收而卖掉牲畜,以储备粮食。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贫困农民希望迁移到其他地区居住。北德维纳省和沃洛格达省的农民也向外迁移。维亚特卡省的农民渴望移居西伯利亚。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失衡,农民的经济状况难以改善,中农和贫农进一步贫困化,富农加紧对他们的奴役。到1923年年底,大多数省份的农民怀有不满情绪,捷列克省、阿穆尔河沿岸省和外贝加尔省的个别乡村甚至发生起义,正在消退的土匪活动也有卷土重来之势。城乡脱节对农民的社会情绪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农民们在党外群众会议上抱怨说:城市生活恢复到一战前水平是以农村的严重贫困为代价的;苏维埃政权更关心城市,对农村只是一味地征税,等等。农民的政治诉求明显增强,建立“农会”的意识日益强烈。1924年5~6月,广大贫农因濒临破产而骚动不安。萨拉托夫省的贫农说,“除了贫穷之外,苏维埃政权什么都不会给”。西北省份的贫农说,“苏维埃政权对殷实农民来说是好的”①。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农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受富农分子的宣传鼓动,农民们对地方当局进行抵抗,甚至殴打警察。奥廖尔省的农民说,苏维埃政权的政策同斯托雷平的政策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赎买土地变成了高额税收。在新粮收获前,没有存粮的贫农只能向富农借粮食和饲料,往往要受富农的奴役。有些村子甚至将全部土地交给邻村的居民耕种,条件是对半分成。另外,歉收的威胁引发一股狂热的宗教情绪,各地农民纷纷邀请牧师做祈祷。许多省份的俄共(布)基层组织和乡执委会对此类活动进行了干预,不允许举行宗教游行(如坦波夫省、顿河州等)。神职人员利用农村的情绪,以“神灵显圣”的形式吸引成群结队的朝拜者。科斯特罗马省出现大规模朝拜活动,因为人们传说“圣帕霍米耶”(СвятоеПахомие)掘出的水井能神奇般地治愈残疾者②。1924年秋,在俄罗斯许多产粮区出现歉收的情况下,因过多征税、不合理的价格政策而诱发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升温。农村地区到处在传言,列宁的逝世导致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成为政治骚动的强力催化剂。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的秘密报告指出,农民中间的激进情绪在全面、迅猛地增长,各地农民普遍表现出在各级政府中选派代表的政治意识。在当时进行的苏维埃选举中,农民们提出了“自下而上地改选”、“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苏维埃的农民代表和工人代表平均比例”、“享有与工人平等的选举权”等要求。农村居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歧视性政策无比愤慨。与此同时,“宗教热”几乎遍及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在粮食歉收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神职人员充分利用这种情绪和歉收的形势,组织大型宗教游行,加强反苏维埃的宣传鼓动。特别是在乌克兰,宗教运动广泛展开,教派和东正教团体越来越多。宗教界的宣传鼓动往往充满政治色彩,如反对共产党员,反对(乌克兰)贫农委员会,反对犹太人等。农村的社会情绪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24年秋,俄共(布)提出“面向农村”的著名口号,号召国家机关及一般单位和个人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的需求,并着手在农村实行一系列相应措施。农民们对“面向农村”的口号产生浓厚兴趣,尽管他们对其真正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重建苏维埃”(Оживлениесоветов)成为农业改革的中心思想,旨在加强党外农民在地方苏维埃机关中的作用及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但是,在“面向农村”框架内对农民的让步并没有触动苏维埃机关的形成机制。显然,对于理顺城乡关系、缓和农民情绪来说,“面向农村”的口号实际上无济于事。仅仅过了一年,“面向农村”的路线就不再实行。1925年1月,苏联中央情报机构向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及组织部提交了《关于农民与工人阶级之间对立的表现》的报告,其中指出:最近几个月一些省委和农民寄来的材料都强调,农村居民对工人和共产党怀有敌意。农民们说,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拿着高工资,每天工作8小时,享受社会保险、医疗、学校教育和城市文化资源。农民们特别气愤地表示,许多领导干部拿着丰厚的薪水。他们认为,“城市资源的所有外部表现(汽车、剧院、城里人的贵重衣服)均为共产党员所享用,并以此为根据,明确地谈论党的官僚腐败、党从诚实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群体变成了靠农民养活的最高特权阶层”③。20世纪20年代中期,农民各阶层的不满情绪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要求减少税收、降低工业品价格等),而且表现在政治方面(要求改变国家的农业政策、创建农会、建立农民党、取消选举权的限制、社会革命党等其他党派的活动合法化)。1925年1月,斯大林在莫斯科省党员会议上指出,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失去同盟者的危险,农民可能转变成苏维埃制度的积极反对者,可能导致“苏维埃政权的彻底失败”①。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各地农民对政府的价格政策更是怨声载道。沃罗涅什省的农民说:“从前买1件衬衫只需1普特粮食,如今却要4~5普特,买1双长筒靴甚至要15~20普特粮食。”②托木斯克区的一位中农说:“苏维埃政权搞投机活动:1副手套就要4普特粮食,沙皇时代1副手套只卖25戈比。”③农产品价格过低无疑给苏联的粮食收购带来巨大隐患。1927年夏,粮食收购再次出现危机的端倪。1927年年末至1928年年初,苏联历史上有名的“粮食罢工”运动终于爆发。农民们决定把粮食先存放起来,待粮价上涨时卖出。下伏尔加边区巴拉绍夫地区新波克罗夫斯克村的一名富农拥有2000普特粮食(仅交给粮食收购站50普特),做粮食投机生意。他在农民中间说:“只有傻瓜才把粮食白白地交给国家,你们这些男子汉,要把粮食磨成面粉再拿到市场上出售,那样会更好……”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普遍心态。一些富农和富裕农民散布有关政府将采取非常措施、饥荒和战争不可避免等言论,号召农民们把粮食藏起来④。“粮食罢工”运动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食品脱销断档的情况。政府部门紧急采取凭票证供应食品的办法。1928年许多地区启用粮食供应卡;1929年2月14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粮食实行凭票供应;1928~1929年度,对食油、肉、糖等其他商品也实行了凭票供应。斯大林将粮食收购危机仅仅归咎于富农的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行为及小农经济的先天弱点。1928年年初,斯大林亲临西伯利亚产粮区进行农业考察。其间,他建议以“非常措施”解决粮食收购危机,也就是运用俄罗斯联邦刑法第107条,将拒不缴纳余粮的富农绳之以法,强行夺走农民手中的粮食。4月6日至11日,联共(布)召开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粮食收购问题。6月1日至5日召开全苏集体农庄庄员代表大会也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此时,苏联的行政命令体制已基本确立,并被不断地加以运用。在实行“非常措施”的过程中,各地出现了许多过火行为,这一方面严厉打击了富农阶层,另一方面也严重侵犯了广大中农的利益。农民们纷纷抱怨说,“新经济政策正在被废除”,“余粮收集制正在恢复”⑤,等等。强制性粮食收购标志着新经济政策已接近尾声。1929年1月,粮食收购行动基本结束。从这时起,苏联对有存粮的农民展开清洗。这一行动只是取得了短时间的效果。农民交了粮食,但他们的自我保障来源和本地商品流通也随之减少。粮食定量卡的实行意味着农民们难以从城里购买粮食。同年春,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居民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粮食困境”笼罩着列宁格勒州、中央地区的不少省份、斯摩棱斯克省、乌克兰南部一些地区和远东的许多地区。食品中使用粮食代用品,面粉中添加捣成粉的三叶草根和干的桦树皮、麸子、油粕、燕麦、野豌豆。无数人患上胃病,身体开始肿胀。饿死人现象时有发生,斑疹伤寒四处蔓延。农村的社会形势异常紧张。贫农和贫困化的中农对苏维埃政权所偏爱的城市工人充满怨愤。中农和贫农对那些靠粮食危机发财、到处收购牲畜、签订奴役性借粮契约的殷实农民颇为不满。农民们聚集在区执委会那里,要求分给他们粮食、准许自由买卖、允许派人到粮食多的地方采购粮食。痛打基层苏维埃机关公职人员和粮食分配委员会委员、火烧粮仓、盗窃粮食的事件屡见不鲜⑥。早在1927年,大多数农民已将工农联盟的口号看成“虚伪的、欺骗性的宣传”。此前,农民主要对职员表示不满,如他们说“职员不穿带补丁的裤子”、“应取消所有职员的薪水”等等。后来,不少农民开始对工人也表示不满,说“他们得到的很多”、“他们吃的是面包和肉,但每天只干8小时活儿”等等①。农民认为,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小,受教育机会较多,农民与工人平起平坐的希望只是泡影。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已蜕化为特权阶层,农民则是二等公民②。农民写给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苏维埃机关及报纸杂志社的信件表明,农民认为政府的农村政策不公正。他们说:“政权是我们的,权力是你们的。”“让国家把我们的土地拿走,我们像雇佣工人那样工作8小时,只要供我们吃穿,不给工资都行。”③农民们的上述看法不难理解。新经济政策时期,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社会保险、退休保障只惠及城里的工人和职员,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外。当时,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儿童机构和其他服务设施极其匮乏。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苏联政府在农村地区经常举办“清洁周”、“洗澡周”等活动。再者,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虽明显减轻,他们多方面利益却缺乏保障,尤其是政治利益没有得到保障。苏联在宣布实行工农联盟的路线之后,没有真正地扩大农村居民的政治权利,如消除苏维埃机关选举中的权利不平等现象等。20世纪20年代末,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时出现的口号——“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在农村再度流行。农村民众对政府强制征收粮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以及对当地共产党员、贫农委员会和民警机关的专横、酗酒和受贿行为甚为不满,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特别是在一些不保护群众利益的地方,农民的对抗情绪十分强烈。中央工业区、商品性农业省份、西伯利亚成为政治不稳定的地区。
新经济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新经济时代下依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背景来确立适宜的管理方法,也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从笔者所在的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作为具体例子,对当前如何更好的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和创新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农村经济管理;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乐亭县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一是实施土肥管理。在姜各庄、马头营、乐亭镇、中堡镇和闫各庄等乡镇设立5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检测耕地质量变化;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建立配方肥经销网点14个,年推广配方肥4.9万吨以上;建立马头营和汀流河2个万亩示范片,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万亩示范片内开展节肥节药模式探索、示范展示和效果监测。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截止到现在,全县共建设蔬菜绿色防控基地7个,国家级绿色防控基地2个,其中新建鸿春农业部绿色防控基地1个,大田作物统防统治面积完成5.5万亩,全县12.4万亩小麦完成病虫害防治。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严把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关,每月例检抽取样品400余个,上半年自身检测及接受市场委托检测样品共2262个,合格率99%以上。完成新寨撒马店艾旭合作社、汤家河雷刚合作社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工作。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高剧毒农药专项治理,特别加大农资质量抽检工作力度,从源头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群众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已对300余家农药经营户进行备案,备案率达到95%以上,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次,随机抽取农资样品112个。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为手段,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完成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完成了市下达任务,实现调减籽粒玉米1.3万亩、调增青贮玉米0.5万亩,调增的0.8万亩蔬菜。在姜各庄莲花池村建设一个青贮玉米千亩示范方。制作、发放青贮玉米明白纸500份,发放蔬菜种植规程500份。
二、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足够的农村劳动人力
“新经济周期”与经济学“新边疆”
美国经济增长到2000年2月已超过106个月,成为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周期中最长的一次,其间一系列经济学新课题,诸如“经济周期是否会消失”、“如何变形”、“凯恩斯需求管理”或曰“传统宏观调控模式”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网络金融冲击”与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等等,都非常值得关注。本文着重探讨本轮周期扩张超长的基本机制以及前沿现实和前沿命题的粗略关系。
一、美国学者“新经济”和“新周期”文献回顾
自60年代末通货膨胀成为美国经济头号问题以来,只要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2.5-2.5%,“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就会在5.5-6%之间。而若经济增长超过2.3%,失业率又降到5.5%以下时,则工资和物价就会急剧上涨。然而现今情况却是,经济增长高居于3-4%左右,失业率已降到仅4.2%左右,通货膨胀率更是降到略高于1.5%的超低水平,以至出现通货紧缩。
新现实令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新经济”和“新周期”的问题。1997年8月,迈克尔·曼德尔首次提出“新经济周期”。1997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波德界定了“新经济”概念,指出新经济具有六个特征:实际GDP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升,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
1998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提出了周期消失问题,认为只要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循环。同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董事长兼主编、《纽约新闻日报》发言人和波士顿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莫蒂默·朱克曼发表《第二个美国世纪》,认为美国繁荣源于一系列结构性优势,这种繁荣并非是暂时性的,而且是由美国独享的。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前景》杂志主编罗伯特·库特纳就撰文认为“商业周期消失论”是夸大其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副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斯蒂芬·韦伯则提出了“减幅论”,认为商业周期波动将变得轻微,更象一种“涟漪”(ripples),而站在新经济周期论点对立面的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则认为,美国经济并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新周期”看上去更象“老周期”,只是失业率低一点,其结论是,21世纪将会被历史学认为并不属于美国。
新经济以及人力资源监管革新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大行其道,于是提出了美国开始了新经济时期。美国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经存在数年的两种广泛趋势:第一种是商业的全球化;第二种是信息技术革命。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综合上述对新经济涵义的解释,笔者认为: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新经济的特征是: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科技化的经济;新经济是持续化的经济。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
新经济下人力资源监管革新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如何将人才管理好,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个引发企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在新经济时期,商品的价值是通过知识的合理应用而创造的,知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资源,有知识的人才在企业接下来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新经济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主旋律,而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因此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题,世界各国为了充分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纷纷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改革,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目的。
一、新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基础上,以信息及网络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来驱动,并以创新为核心,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就等于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等等;而狭义上是指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作用下所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本质区别是在保证低通涨和低失业率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2.特征:知识化的经济、科技化的经济、网络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创新化的经济及持续化的经济。
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个性化:新经济时代,企业若能够生产出适应不同层次人群所需要的产品,即人才个性化,产品个性化,企业竞争力自然会得以提升,但是,个人及产品的发展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