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1:03: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执

行政执行力思考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的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全党加强先进性教育的核心。提高行政执行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在基层工作的党的干部尤为重要。因为,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指示精神要靠基层去落实,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决议要靠我们去执行,所以,提高执政能力,对基层来说关键是提高执行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提高了行政执行力,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才能做到执政为民。提高行政执行力,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努力提高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执行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和体验。为此,必须掌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必须明确目标,使交办人满意。这个交办人可能是你的上级,可能是你所在的集体,还有可能是你有义务服务的公民,不管是谁,只要是你依法依规有执行义务的对象,对于其交办的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

二是必须遵守程序,对直接首长负责。在交办人中,有直接交办人和间接交办人,执行者非到万不得已只对直接交办人负责。因为行政管理是分层级的,对直接交办人负责就是对间接交办人负责,每一个层次都对直接交办人负责就是对间接交办人负责。执行者切忌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交办人满意而置直接交办者的感受而不顾。还要避免怕担责任把本应向直接领导负责的事推给下一个层级的人负责,自己袖手旁观。另外,还要防止为求简单而越俎代疱,插手下级的事。

三是必须认真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要搞清三个问题。第一,执行什么。包括为什么人执行,执行什么任务,什么时间,什么要求,什么对象,什么利害关系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执行者才能有的放矢。第二,怎么执行。包括用什么政策,采用什么策略,实施什么步骤,用多长的时间等等。这一步是谋又是断。要认真思考,周密部署。实际上很多执行乏力就是这一个环节把握不好所导致的。比如“项目立县”,到有些科局、乡镇最多只分解了招商任务,至于采用什么奖励、主攻什么重点、开展什么活动,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项目立县”只停留在“一把手”的笔记本上、腿上、嘴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雾里看花。第三,靠谁执行。靠谁执行不仅是安排人管、安排人抓,重要的是要用制度促使人管、抓,还要到时间去督查,抓得怎么样,如果不行,还要另选高明。

四是恰当运用方法。我们必须懂得执行无常法,万变不离宗。所谓“执行无常法,万变不离宗”就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执行之法,但所有的执行当中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操作要领。我想这些要领可归纳为“三看”:一看事态。即看事物已呈现的态势,看事物将发展的趋势,以及看任务交办者的来势,以此确定急、缓、冷、热、聚、散的处理办法。二看对象。主要是看被处理和处理所要牵涉的对象,包括是什么职业,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文化,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经济实力,有多大的能量,等等。三看环境。既要看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不要“撞头七”;又要看本地的环境,看民心群情,众怒之下不可用急招。在此基础上,确定采取的措施,尽可能做到能柔不刚,能和不斗,以求不战而胜。这里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其一,胜在人心。执行力就是要人心如我心的能力。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管采取何种手段,柔则要以情感心,严则要以理服心,刚则要以公平心。当前,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思想上讲“共存”,政治上讲“共荣”,经济上求“共赢”,仕途上图“共进”,是较好的攻心之法。其二,胜在细节。执行就是办事,办事就要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就要知道开始怎样,中间出现什么问题,就要根据出现的问题想办法,就要从过程正确中追求结果正确。我们讲不问过程只问结果,不是不要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希望不要过程的结果无异于等待天上掉馅饼,是不现实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三,胜在抓紧。执行就像赛跑,要抢速度。招商引资、做思想工作都要趁热打铁,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提高成功率,决不可一曝十闲。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作用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以德国为代表的行政本位强制执行和英美法系以美国为代表的的司法本位的强制执行模式以及各自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起源和形成原因以及现实的缺陷,以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本质属性为突破口,从我国文化政治历史,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方面论述,提出行政强制执行权应该回归行政机关。并站在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角度,从行政强制执行机关的建构,司法审查方式的转化,告诫程序的设计和救济制度体系的完善四个方面,对我国行政强制立法提出建议和构想,以期实现规范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使,保障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正常有序运转,最终达到行政经济原则和权利保护原则的统一和谐。

「关键词」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归属综合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告诫程序救济制度体系

“当一个人被迫采取行动以服从另一个人的意志,亦即实现他人的目的而不是自己的目的时,便构成强制”。[1]作为冲突着的社会里一种普遍的存在,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全球向“福利国家”转型的历史潮流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痼疾已经越来越显出对行政效率的滞痼和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保护的软弱。本文正是基于深切关注行政经济和权利保护的前提下,提出重新建构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以希望达到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合理分配和制约,实现行政经济和权利保护的和谐。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评介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产生背景概要

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模式源于80年代初。[马怀德教授在《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一文中指出“80年代以前,包括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在内的整个中国法律建设处于停滞不前是甚至倒退的阶段,严格地讲此时的行政处理决定基本上依靠行隶属关系得到执行。”笔者赞同此观点,十年动乱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拨乱反正”之后我国法制才逐渐恢复。参见马怀德《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国家行政学院报》2000年第2期。]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主意识复苏,我国原有的旧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另外,社会行政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展和纵深,也需要考虑如何在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的同时做到行政效率的提高;在发挥行政权积极管理社会事物的同时,防止行政权的滥用。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制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其标志是《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款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执行程序。]到了80年代中后期,陆续颁布的大多数行政法律和法规都对行政强制执行的问题作了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已经初步确立。

查看全文

刑事执行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论文

提要:“执行难”是一个牵动全注意力的、长期困扰司法机关的一个特大难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原因无疑存在于执行体制本身。我国的执行体制是分散的,刑事执行、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既各自为政,又相互交叉,不仅在执行机构上显得臃肿和凌乱,尤其难以做到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整合,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国家执行权的统一化行使,不利于提高执行效率。对民事执行而言,由以行使审判权为宪法使命的法院兼顾行使执行权不仅具有上的障碍,尤其在实践中已经被雄辩地证明是行不通的,其面对涉及综合因素的“执行难”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将执行权从法院权力结构中分离出去,将它交由统一的执行机构行使,是化解“执行难”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执行难执行权的特殊性执行体制统一构建

众所周知,目前在民事司法领域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这就是“执行难”。“执行难”这个问题涉及面之广,涉及的度之深,历经的时间之久,其解决之难,是民事司法中任何一个问题所不及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司法界到一般的社会界,从理论者到实际工作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寄望于尽快解决,维持正常的社会、和司法秩序。但毋庸讳言的是,“执行难”的问题依然未能解决,解决“执行难”的方案依然有待于认真地、深入地探索。本文认为,“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体制不顺,目前这种将民事执行机构隶属于法院内部的执行体制,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只要这种执行体制不加以根本性的改变,“执行难”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不仅如此,本文还认为,除民事执行体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外,其他的执行体制,包括行政执行体制和刑事执行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弊端,都需要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通过,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独立的执行机构,实现国家执行权的统一化行使。

一、执行难:成因及其危害性

最高人民法院在给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将执行难归结为四点: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1].这是对执行难含义的具体演绎,也反映了司法界对执行难的程度的慨叹。执行难是一个牵动全社会注意力的焦点问题,也是困扰司法机关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执行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一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执行难。被执行人缺乏执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必然导致执行难。二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执行难。这里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指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由于一些债务或公司,本身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或利税大户,属于地方政府予以重点保护的骨干企业。法院执行举步维艰,面临着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无能为力。这是造成执行难的关键原因。三是不健全。目前我国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企业法人,对于非企业法人尤其是人不适用破产,这样对于不适用破产的民事、经济主体在执行受阻时,无法转入破产程序彻底结束其债权债务关系,造成执行难。此外,强制执行程序被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篇幅有限,内容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原因。四是执行体制不顺。目前是由法院在行使审判权的同时,兼顾行使执行权的,与审判权所具有的本位性相比,执行权受到了轻视。这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

执行难的结果表现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不能获得实现,造成所谓“空调白判”的现象。这种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危害性:从债权人角度看,执行难意味着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满足和实现;从人民法院的角度看,其花费许多司法资源的生效裁判成为一纸空文,被人们贬为“法律白条”,这对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和良好形象是一个极大的损害;从社会的角度看,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通过司法获得救济,势必逐步放弃对司法的信仰,并放弃对公力救济这一合法手段的诉求,转而寻求私力救济。私力救济的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造成社会秩序的极度混乱。从债务人角度看,“执行难”日久必然产生一种消极的波及效应,“执行难”的涉及面日益宽泛,这样必然放纵债务人的躲债、赖债心理和行为,这样到极致,执行难就会变成常见的篾法、抗法现象,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的威胁,司法的权威荡然无存。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必然趋于瘫痪,法治国家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可见,“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树立司法威信,使司法取信于民,甚至涉及国家存亡的瓶颈问题。“执行难”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查看全文

小议行政执法改善

摘要:党的十五大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标志着原有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跃升,也预示着依法行政作为现实的行政管理准则被首先作用于社会层面,其支撑点必将带来行政管理内部的一场变革。权力本位如何向责任本位转移,政府职能转变如何实现,都需要通过建立新的行政执法责任机制予以保障,这不仅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先从明确责任入手,让民政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有一个自我约束的过程,再通过建立民政部门行政考评体系对行政行为进行考核,从而探索了一种权、责对应的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改变过去行政管理内部监督弱化的问题,对提高民政部门行政管理效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思索

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部署,以及《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的要求,全面落实和大力推进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在推进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中,经历了在改革中建立、在发展中完善的历程,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一种民政部门“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行政执法责任制新模式,确保民政部门的依法行政真正落在实处。

一、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法治政府建设应有之义,并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而逐步向前推进和深化。从吉林省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历程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发展的初始阶段,创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体现在推行政务公开、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执法督查等内容,并初步建立和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操作办法。(2)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初步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集中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主要体现在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行标准;初步架构民政执法考评体系等内容;并研究制定了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3)全面深化发展创新阶段,集中在2005年至今,主要体现在各级民政部门对行政执法法制认识空前提高,工作力度和措施空前加大,尤其是以2007年国家民政部门提出“法治民政建设”为标志,民政部门的法制建设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对民政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各项配套制度衔接有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政策体系,尤其是不断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和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机制,给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行政执法责任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一个需要解决行政执法机关职能交叉的现实应用制度,发展到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监督机制,从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这一制度蕴涵深层的价值取向,符合我国法制化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和职能转换的需求,尽管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还不是一部专门的法律制度,但是它作为一种民政系统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促进行政法律的执行,提高民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情况总汇

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七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的要求,紧紧围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这个主题,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情况,把行政执法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端正执法人员的指导思想,落实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坚持司法公开、公正、公平,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用法律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现将我局年上半年的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实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我局把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我局人员变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完善了普法组织机构,具体日常事务落实了专人负责。根据全县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按照县政府法制办的要求,制定了年县科技局的行政执法方案,明确了年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和任务。领导小组定时不定时地专题研究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督促检查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二、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理论学习,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民主法制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合同法》、《专利法》、《省专利行政执法规定》、《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和《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把法制学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着重提高执法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建立完善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

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3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与直属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责任书具体内容如下:

一、依法行政要求(200分)

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人民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重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提高执法水平,抓好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政府法制建设(200分)

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要求,使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行政复议机构得到明显加强,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各县市、州人民政府各部门法制机构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经常性召开法制工作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将法制工作和行政复议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法制汇编》征订任务。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200分)

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投诉制度

第一条为了依法及时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投诉,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沈阳市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投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书信、电话或者走访等形式对本市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向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的申诉、控告或者举报。

第三条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受理行政执法投诉,适用本办法。

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责,具体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督察制度,配备行政执法督察人员,公布投诉电话、通讯地址等。

第四条受理行政执法投诉,查处违法行政执法行为,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违法必纠,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查看全文

水行政执法现状思考

摘要:水资源问题是当下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水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存发展。但是,当下我国水资源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水行政执法仍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将对水行政执法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行政;执法;问题;对策

水资源是人类发展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水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水行政执法是指各级水行政管理部们根据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管理,水行政执法也是当下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众多原因,我国水行政执法仍存在众多弊端,使得我国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接下来,我们将走进当下水行政执法,找出问题找出对策。

一、水行政执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政执法依据。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水执政执法仍存在着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涉水活动比较多,水执政力量比较分散,因此,我国的基层执法执政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层水执法执政人员素质不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基层水执政执法人员有的没有掌握应当的水专业知识,有的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制约了他们的执政水平。还有的执政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执政人员的执政水平不高,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很好地解决。还有的执政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便很薄弱,自身便不能做到依法执政。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层水执政执法体系并不完善。基层水执政执法单位是没有办法作为独立个体行事处罚权的,他们往往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这就限制了基层水执政部门执政的及时性、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执政成本。最后,我认为在执政过程中还存在着执政人员不重视对违法案件源头的处罚,而只重视对违法案件的经济处罚的问题。但是这种经济处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处罚过后,相同的案件仍会发生。

二、水行政执法对策思考

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预警制度

为规范我区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按照省、市政府法制办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行为预警,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我区各类行政执法活动,逐步形成“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行政执法制约机制,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教育为先与个别惩戒相结合原则。坚持“监管与指导、惩戒与教育”并重,通过组织年度综合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不定期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防止和减少预警行为的发生。同时对发生预警的部门和个人,积极教育、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水平。

(二)坚持动态管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原则。坚持预警制和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评议考核结果,对存在问题、不合格的部门依照规定实施预警。坚持预警制和日常执法监督机制相结合,实行常态管理,确保预警制发挥对行政执法的长效监督管理作用。

查看全文

乡镇行政执法监管讲话

抓好指导和督查。督查是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乡镇政府自身要建立起行政执法检查、违法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执法监督检查,并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县级行政执法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乡镇政府行政执法的监督,确保指导督查有力,追责到位。县政府法制办和县监察局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案卷材料、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对乡镇执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解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县政府。督查过程中要重点对乡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越权、失职、渎职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启动责任追究程序;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为什么要开展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客观的讲,根本原因是当前我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乡镇政府现在职能职责和工作格局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政府管理上推陈出新,执法监管方式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加以改革,才能更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乡镇改革试点工作是乡镇政府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新形势新任务,第一。就是上月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对全市发展作出了一圈两翼”工作部署,要求作为“一翼”渝东南建成武陵山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这些对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去年底召开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县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1年,全县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现依法行政,合理有限赋权,扩大行政权项,优化配置资源,减少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都是需要我认真思考的因此,开展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工作是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乡镇改革试点工作是实现三级改革试点、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需要。前几年,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和《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这是政府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自身功能,第二。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去年,市政府又创新了三级改革试点”针对市、县级行政部门和乡镇,分别出台了关于创新行政管理培育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关于市级行政机关整合执法资源实施执法联动改革试点的决定》和《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这三个决定统称为“三级改革试点”市政府要求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从总体上确定了乡镇“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针对乡镇的对乡镇实行有限赋权,明确了要建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因此,县开展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三级改革试点和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需要。目前我县试点改革工作已初步启动,大部分乡镇和部门拟定了实施意见,县安监局、交警大队已展开了执法培训,但整个工作与其它试点区县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希望各相关乡镇和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改革试点工作是实实在对乡镇管理体制的沉疴烂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实践中,第三。目前乡镇确实存在看得见的管不了县级部门存在管得了看不见”现象。看得见的管不了指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乡镇政府不明确,好像样样事都该管,但有很多事管不了往往出了事乡镇还得承担责任,对此乡镇感到很委屈;管得了看不见”指县级部门执法人员有限、精力有限,方方面面都有限,局限了管理全县某项执法工作的能力。比如县交警大队,十几个交通干警,面对1.2万余台车辆、1.8万余名驾驶人员、3000多公里的道路干线,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上形成了管得了看不见”这是造成乡镇行政执法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乡镇公共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体系不全、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需要改革。这次改革试点工作就是乡镇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增人员、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清理界定法定职责、规范委托执法职权、合理确定协助义务等形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职能等形式,积极探索加强乡镇行政执法监管改革的有效途径,解决和根除乡镇管理体制上的沉疴烂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