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00:06: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学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学报

行政学院报刊质量思考

本文作者:唐琼工作单位:四川行政学院

行政学研究范围极广,包括了整个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政府自身事务的管理。既涉及到中观层次的公共行政的具体模式,还要研究宏观层次的国家治理和微观层次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研究的触角延伸至众多学科领域。行政学又是一门开放性学科,迄今为止,已经整合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他学科必将不断渗入进来。这就对行政学院学报的编辑在学术导向力、学术洞察力、学术驾驭力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对于自己负责的相关专业非常熟悉,对于相关联的其他专业也要有所接触才行,最好能在某一个专业上有自己深入研究,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达到较高水平。编辑学者化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学识修养,如此才能避免犯某些低级错误。比如一位编辑在编撰文学鉴赏时擅自将诗人笔下的“沙扬娜拉”注解为日本女性的名字,使读者对于诗人的写作目的产生误解。此类事情发生太多因此有些作者评价编辑工作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不是把文章越改越好而是“文章改差法”;编辑学者化务必做到真正的“学者化”而不是“伪学者化”。近年来许多年轻博士进入编辑队伍后以学者自居,不埋头学习编辑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而是动辄满口新潮词汇,满脑子西方的前沿理论,编辑的文章让人读不懂,这样的“学者化”应该尽量避免。有人片面理解编辑学者化就要求编辑人员都成为学者,或者达到学者水平才能担任编辑工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学者与编辑好比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一样,虽然都担负着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任务,两者却不可等同视之。试想编辑们都忙着搞学术而把编辑工作当成副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因此正确理解编辑学者化一定离不开这样几个大的前提,一是要放在办好学报的前提之下,离开了这个前提,“编辑学者化”就失去了意义。二是编辑学者化要求在编辑实践中去实现,在搞好编辑工作的基础上再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而不是脱离编辑实践去向学者方向发展。三是专业理论水平与编辑学理论水平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有了专业理论水平才能对于自己负责的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清楚了解,对于编辑学理论的把握则是一个编辑必需的基本功。四是编辑学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这是因为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需要对于前人和同代人理论成果的汲取,也包括在实践中进行的能量转换。再者,编辑实践不停息,编辑学者化也不会终止,即使暂时到达了较高水准,也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学科在发展,需要新的理论来解决新的问题,对于编辑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7年8月3日,鲁伯特•默多克以50亿美元的价位收购了道琼斯,上演了一场“流氓暴发户娶千金小姐”的戏剧,这场戏剧引出了一个关键词———编辑独立性。众所周知,默多克创造的是功利价值观下的“默多克新闻”,通过政治投机去维护利益至上的自然法则。在默多克看来,新闻、媒体是一个赚钱的行业,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此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对于他收购道琼斯后能否保证新闻自由性和编辑独立性深表担忧。真正引起人们对于编辑独立性这一词语关注还得追溯到2006年的《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事件,《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事件起因是该杂志发表的稿件遭到加拿大医学会(CMA)主管强烈反对,该刊物编辑在医学会强迫下发表了文章删节本。加拿大医学会(CMA)的做法由于侵犯了编辑独立性而遭到科学界和编辑学界严厉谴责,为了保护学术和出版自由多家顶级期刊撰文声援被解聘的主编。这件事件促使学界和编辑学界真正开始关注编辑的独立性。邹韬奋先生曾经讲过“对于选择文稿,不管是老前辈还是幼后辈,不管是名人来的或是无名英雄来的,只要是好的我都竭诚欢迎,不好的也不顾一切地不用”[2]这反映出一名编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学报编辑一旦独立评判稿件的权力丧失直接导致的是学术公平受损,学术质量难以保证。只有排除外来因素的影响,切实保证编辑独立性,才能保障学术的公平和质量。现阶段我国学报编辑独立性主要受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来自体制的约束,我国几乎所有的行政学院学报都是附属于主办单位以行政学院校名+学报的方式,作为一个部门形式存在于机构内部,是典型的“小、弱、散”。长期依附于单位产生的依赖心理使编辑们大多将编辑工作作为“为稻粱谋”的手段,缺乏独立的人格,学术的独立性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是本身学识所限,许多编辑人员对自己所分管的专业学术修养尚欠缺,也就是没有掌握到“话语权”,因而无法真正实现和捍卫编辑的独立性。三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当下学报收取版面费成风,行政学院学报也概莫能外。某些学报几乎已经堕落成敛财工具,文章不论水平,给钱就发。最明显的变化是期数越来越多,页码越来越厚,质量就不好说了。据市场行情来看,省级公开的学报要价在一千以内,核心刊物数千不等,CSSCI等来源期刊那就直逼一万了。这种潜规则的盛行使得刊物质量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编辑们容易被“金弹”所摧毁,丧失掉编辑独立性。最后是关系稿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不仅存在于行政学院学报,可以说是我国现有学报的通病。根据汤姆森路透集团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论文数量从2000年的2万多篇增加到2010年的13万多篇。原因是中国大学四五千所,大学教师多达几百万,各类职称评价体系都要看数量,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到的市场需求,借用一句广告语:“有市场,就有杀戮”,需求巨大和刊物数量有限造成的矛盾不仅使得版面费风行,人情稿压力更是无处不在,领导、同事、亲友、同学都可能是这关系网中的一员。何谓编辑独立性,世界医学会编辑学会对编辑独立性的定义为:主编对期刊的编辑内容拥有全部的权力。期刊所有者在评价、选择或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干预或通过营造一种气氛而强硬地影响主编的决策。主编做出决策的基础应该是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及其对期刊读者的必要性,而不是期刊的商业上的成功与否。[3]我国的行政学院学报大多建刊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历史并不长,学报对于办刊理念尚在探索之中。提高编辑独立性首要需要解决的应当就是体制的问题,一提到体制原因涌上心头的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等等句子。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国情复杂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大凡改革与创新涉及的都是利益重新分配与调整,在改革过程中总有小部分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失。所以学报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成效甚微。有学者建议打破学报“一校一刊”的办刊模式和现有的教职员工学术考评机制,让期刊学术质量不再受高校科研水平的制约,教职员工的学术考评不再仅依赖于高校学报。具体做法是改变“校名+学报”的命名方式,剥离期刊与高校的依附关系,引入相关企业合作与企业合作管理机制,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集约化管理。[4]二要提高编辑自身素质。行政学院学报的编辑们有的是半路出家,有的是新手上路,面对来稿数量的日益增多和学科发展的不断细化,还有边缘学科出现带来的“知识盲区”问题,都应当通过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如果编辑学术水平能够对领域内的研究了然于胸,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很熟悉的话,既能占据一个制高点掌控来稿质量,同时也能构建一个沟通平台与作者良好互动,那么编辑就有能力实现和捍卫编辑的独立性了。三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关系。版面费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对此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坚决抵制,维护学术的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宣布,对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进行监测评估,对学术质量差、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予以停办。另一种说法是干脆给实际存在的版面费正名,多方位开发经济补助与扶持渠道,将一切交付给市场说话。四要杜绝关系稿。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完善管理模式,主管领导和部门要赋予编辑自主性,主管部门和领导不要过多干涉编辑流程、进度和程序。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审稿制度,例如引入双盲审稿制度,不给人情稿以可乘之机。作为编辑要学会善于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既不需要得罪人又能维护编辑的独立性。

学报对于主办单位来说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提升形象的面子工程,同时也是本校教师的阵地,扮演着多个重要角色。现实情况是其编辑却不一定享受与本校教师同等的待遇,我国的行政学院学报都是附属于行政学院而设的,通常来讲在一个学校里教师是最重要的成员,其余各部门是为教师服务而设的。学报编辑部不管在普通高校还是在行政学院可以说是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身处这个管理链里的编辑们宛如温水中的青蛙,日子过得平淡无味但也是衣食无忧,因此容易对工作产生懈怠。编辑工作基本就是收稿、审稿、校稿三个工作流程循环往复,千篇一律,机械性的工作重复很容易造成对工作审美疲劳;并且编辑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他人作嫁衣,对一篇稿件精益求精反复雕琢数次,其成果基本与自己无关,容易造成工作的虚无感;和各个教研部的教师相比,编辑们的工作相对固定,很少有交流到其他部门的机会,多数编辑差不多数十年呆在一个岗位上。并且主办学校划拨给编辑部的经费十分有限,编辑几乎没有继续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编辑部呆太久后“闭关”过久导致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容易造成对前途的渺茫感。还有当前很多高校的学术成果考核体系都把学术期刊分成了三六九等,只有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文章才会得到重视,在职称评比和年终考核乃至评选先进时都是如此,而非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境遇就大不相同了。学校采取这样的考核无可厚非,因为容易量化,操作简便,但是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首先是非核心刊物收不到优质稿件,大大挫伤了非核心刊物编辑的工作积极性,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行政学院学报的编辑正是处于被挫伤之列。产生上述对于编辑职业的倦怠是学报编辑们心理调适的问题,[5]改善这些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来自学校领导的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学校领导要将编辑部与教研部以及其他部门等同视之,能够在制度上建立健全岗位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工作活力;严格工作考核与管理,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编辑部门给予同样参与科研的机会,提供其从事科研的条件。在职称评定等环节上考虑到编辑部门的实际情况在公平原则下制定政策等;要提高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热忱需要找到对工作的兴趣点,青年编辑们尤其容易在进入编辑行列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其主要原因是对编辑工作没有深入进去,只是把编辑工作停留在审审稿、改改稿上面,这需要年轻编辑们有座“冷板凳”的准备和勇气,多向前辈大家学习。其实作为一名行政学院学报编辑,每天所接触的稿件所涉及的学科很广,在审稿和交流的过程里已经起到了学习的效果,只要通过自身慢慢的积累,不但工作上得心应手,就是学术研究上因为涉猎广泛也会进步不少;最好能让编辑们“走出去”,例如参加一些关于编辑学理论与编排规范的培训班;一些本专业编辑部门组织的,主要针对编辑的业务技能、策划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比赛。还有类似于编辑沙龙的活动,每一位编辑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专业特长,以“艺”会友。一方面拓展了编辑视野一方面给编辑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来激发出编辑们的活力与潜力。[6]《行政管理改革》创刊之时,总理指出:“办好刊物,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编辑部。”只有切实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队伍,才能推进刊物质量,为把刊物打造成精品刊物奠定坚实基础。媒介融合大时代的来临,对行政学院学报编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转型时期的编辑们必须践行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学习力,开拓视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文化创造的真正推动者。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多管齐下,既需要一个良性体制环境,也需要主办单位重视编辑们长期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还是编辑们应当练好“内功”,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查看全文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探讨

摘要:作为全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总结和指导,其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理论,主张通过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来实现公共管理改革。它打破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局限,通过竞争管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及回应性管理改善了以往行政管理下教条主义、效率低下、信任危机的局面。鉴于此,本文对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创新;行政管理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与应用,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结合市场经济的竞争管理方式、重视效率的战略管理方法、以结果为重的目标管理等构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在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对公共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探析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第一,工具理性特征。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的理论更加科学、严谨,但该方法论重视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将价值因素剔除在外,强调效率和结果,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此种方法论提倡规范性和客观性,关注行政管理的方法、程序及手段,具有显著的工具理性特征,能够较好地增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二,个人理性特征。有关研究表明,新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此种逻辑起点是一种鲜明的个人主义理性思维方法。理性经济人是对人性利己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主张个体都是经济人,其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基于这样的思想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理性特征,提倡政府行政管理要符合市场导向,尊重个体层面的自利需求,尤其要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和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第三,实证主义特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并融合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都是实证主义方法论,遵循的原则是有用即真理,重视实际操作方法和管理经验的积极作用。因此,借鉴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项目预算和绩效工资制等方法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较强的实证主义特征,可以较好地推进公共部门变革,促使其创新行政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2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作用

查看全文

公共部门行政效率现状及策略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低效率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政府行政低效率的成因分析;提高我国政府效率、构建高效政府的思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从事行政工作结果的度量和评价、政府部门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常常推诿扯皮、相互掣肘、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政府行政低效率原因的探讨、我国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政府低效率的首要原因就是政策制定的不科学性、政策执行过程存在很多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企业化政府、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推进政府改革,降低政府成本、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政府效率一直以来就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追求高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分析我国政府行政低效率的成因,其解决对策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企业化政府,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推进政府改革,降低政府成本,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等。

关键词:政府;低效率;成因;对策

政府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从事行政工作结果的度量和评价。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社会效益(取决于行政质量、行政数量和行政速度)越好,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于行政投入)就越少,行政效率就越高。行政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政府效率也可以用公式简单地表示为:政府效率=政府行政产出/行政投入。行政效率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的基本综合指标,是政府行政能力的主要表现。追求高效率的政府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同愿望,然而实践中,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普遍偏低却是客观存在的,它既是政府工作中的主要顽疾之一,也是社会公众批评政府管理活动的主要方面。

一、政府低效率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政府部门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常常推诿扯皮、相互掣肘;文山会海的大量存在;行政审批程序众多,办事手续繁琐;铺张浪费严重;行政人员不负责怕负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普遍偏差等。

查看全文

行政权力监督探究论文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三、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监督体制下,未能保障社会的知情权,监督部门对行政的监督在立法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程序,未能形成制度化,而且公开的程度也不够,往往采用暗箱操作。近年来,在药品监管领域出现的腐败案件,暴露出在药品监管中监督制约不到位,审评审批权力配置不合理、程序不够、过程不合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行政权力监督作为制止行政机关滥用和超越职权的一种重要措施,它本身也应有严格的程序。目前我国行政权力监督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具体程序也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这样就造成了这些机关无法真正实施其实体权力。其他监督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不仅监督权限空泛,而且缺乏应有的程序规定,其监督权更是无法实施。因此,只有完善监督程序,使其更加透明化,才能使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力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查看全文

剖析影响行政权力监督的根本因素

摘要:行政权力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和搞好行政管理、建设好公务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行权力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目前,我国已形成的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

关键词:行政权力;重要环节;监督体制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查看全文

行政权力监督分析论文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三、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监督体制下,未能保障社会的知情权,监督部门对行政的监督在立法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程序,未能形成制度化,而且公开的程度也不够,往往采用暗箱操作。近年来,在药品监管领域出现的腐败案件,暴露出在药品监管中监督制约不到位,审评审批权力配置不合理、程序不够、过程不合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行政权力监督作为制止行政机关滥用和超越职权的一种重要措施,它本身也应有严格的程序。目前我国行政权力监督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具体程序也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这样就造成了这些机关无法真正实施其实体权力。其他监督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不仅监督权限空泛,而且缺乏应有的程序规定,其监督权更是无法实施。因此,只有完善监督程序,使其更加透明化,才能使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力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查看全文

行政权力监督问题的根源诠释

摘要:行政权力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和搞好行政管理、建设好公务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行权力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目前,我国已形成的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

关键词:行政权力;重要环节;监督体制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查看全文

探析行政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成因

摘要:行政权力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的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和搞好行政管理、建设好公务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行权力的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目前,我国已形成的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权力监督体制。

关键词:行政权力;重要环节;监督体制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像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像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查看全文

行政权力监督分析论文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但监督力量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一是各监督机构在职能配置方面相互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监督运作过程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二是整个监督体系未能形成“主辅匹配,环形封闭”的系统,群龙无首,缺乏关于监督的决策力、规划力和协调力,从而导致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如对一些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多构成的公职不法案件的处理,要么几路兵马同时“兴师问罪”,弄得发案单位无所从;要么相互推诿、“踢皮球”,长期拖延不办;要么撒手不管,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有效性,甚至还有相当一些行政领域处于“监督真空”状态,如:对建宪行为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国家行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行为和行政机关最终裁决行为的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各自的监督范围、领域、权限划分不清,不胜任不明,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等问题,影响了监督行政的实效。

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建全

行政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为了使这种制约有效,就必须使监督主体本身不受制于监督客体而保持其独立性。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中,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其独立的行使监督的权力,但在实际上,行政监督部门在人员的任命,财政的开支等方面都由行政部门提供,这就使专职的行政监督部门不得不在其基本的运行上依附于行政部门,这样的专职监督主体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权力受到剪制,权力受到剪制也就意味着监督是无效的。因而专职监督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行政监督专职监督主体发育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受双重领导,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或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各项费用,受制于人大。

三、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监督体制下,未能保障社会的知情权,监督部门对行政的监督在立法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程序,未能形成制度化,而且公开的程度也不够,往往采用暗箱操作。近年来,在药品监管领域出现的腐败案件,暴露出在药品监管中监督制约不到位,审评审批权力配置不合理、程序不够、过程不合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行政权力监督作为制止行政机关滥用和超越职权的一种重要措施,它本身也应有严格的程序。目前我国行政权力监督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具体程序也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这样就造成了这些机关无法真正实施其实体权力。其他监督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不仅监督权限空泛,而且缺乏应有的程序规定,其监督权更是无法实施。因此,只有完善监督程序,使其更加透明化,才能使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力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查看全文

政府公共治理效能分析论文

在政治哲学的语境当中,价值概念是从根本上规定着以利益博弈与均衡为核心的政治活动的原则和政治制度的依据,从根本上规定着政治必须以良善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生活为根本指向。合理的价值定位既是政治意志贯彻实现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构成,同时又是政府贯彻落实政治意志的评价标准,它是良善的政治公共治理行为先决性的构成要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理性程度的提高正在促成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共治,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活动的分层化、管理形式的多样化逐渐地促使集中的公共权力分散化,新兴的各种社会性权威逐渐成为单一政府权威的有力抗衡力量并开始承担政治性权威原有的职责。多元共治社会促使政府管理应当遵循有别于以往单一管制社会的价值规范。据此政府公共治理效能就不能仅仅限定在行政投入与产出比例这个单一效率价值之上,还应当自觉容纳多元共治所需要的多元价值,以多元共治的价值理念取代传统的以命令—服从模式为内核的管制型价值观,以多元共治的价值观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积极且具体地开拓出族类共存和个体发展的多元共治的制度空间。进一步来看,对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价值评价至少涉及到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以政府为人民之所需而“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评价对象,在行为层面以政府为满足人民之所需而采取的实际决策为评价对象,在制度层面以政府是否已经构建了稳定保障人民之所需多元满足路径的权威性制度并能自觉且严格的执行为评价对象。

政府公共治理的效能是以行政行为目标的有效性为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研究上不能仅一味地委身于政府绩效中可经验测量指标而亦步亦趋,否则所出成果不仅将毫无创设和深度,更为严重的是对效能所蕴涵之价值和责任的违背与抛弃。诚然,进行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研究当然无可避免地要从已颇有成效的政府绩效武库中拾捡锐兵利器,但研究所预设的价值规范才是决定这些锐兵利器之所用的关键,它将从根本上依据人民之所需与政府之所供的效用关系确定“所用”的动机、力度和指向。改革后三十年的发展使得当今中国的社会已经自觉开辟出种种多元共治的现实路径——尽管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亟待完善的、甚至根本性不足的地方,但雏形的现实路径已经开始催生并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价值形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以人为本所含蕴的价值定位是对以往政府管理中价值优先性序列的根本性转换,把个人<集体<国家价值序列转换成个人=集体=国家价值序列。这一价值定位将使得政府公共治理模式凸显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非族类或个体的私有利益,它既要保证公共治理切实为民所计,还要确保治理成果由民所享,在政治程序上还要保证人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实际的国家事务管理。所以,政府公共治理有效性与否也就必须要充分参照这一价值定位进行评价,确定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而展开的。

政府效能的价值定位问题自公共行政学产生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效率和经济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行政学以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多重利益诉求的最大化为基本价值定位到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人文和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定位的探索历程。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以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基本假设以及科层制理论为基础,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以正式的政府组织机构作为研究的主要领域,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原理或普遍原则的探索。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范式的核心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对政府效能评价的这一价值定位主要是借用了当时刚刚兴起的企业管理学中的效率原则,即强调单位时间内的行政产出量。威尔逊在其现代行政学开山之作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明确地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或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2]这一原则在威尔逊之后转换成两个关注点,即政府如何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及如何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更好的服务水平,这也就是公共行政的效率与经济两个基本原则。把效率以及经济作为政府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执行能力的提高,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成了政府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了到现代科学管理。以效率和经济作为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价值定位,认为政府行为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效率,而行政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韦伯科层理论也就是致力于构建科学的体制和合理的程序来最大化地实现行政效率的典范。但是传统公共行政学对政府效能的价值定位仅仅限制在效率原则上是有根本性的理论缺陷的。首先把企业管理当中的效率原则移植到政府管理当中忽视了这一原则所依托主体的性质差异:与企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是一个公共性组织而非私人性组织,企业立足于营利这一根本宗旨强调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产出符合商品经济规律,而政府既不以营利为根本宗旨也不是遵照经济规律运作。实现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即经济和效率目标可以作为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之一,但决不应当是其核心价值,更不能是唯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如果把效率作为政府效能的根本价值取向或单纯以效率作为价值取向来评价政府效能将导致行政管理偏离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主旨。其二,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观把政府活动过分地限制在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当中,也使公共行政研究过多关注摒弃价值的事实现象,导致对行政之前提的政治漠视,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的行政无论如何是无法担当起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共责任的。其三,理性化的科层体制容易导向刻板僵化的行政运作模式,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面前政府管理的滞后性就急剧凸显出来,而无法及时有效回应现实变化的政府既不能说是有效率更不能说是有效能的。正是基于其理论内核的硬伤,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效率价值取向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