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20:39: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区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区划

区行政区划调整意见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水磨沟区与东山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新政函〔20**〕121号)精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东山区芦草沟乡的葛家沟村、石仁子沟村和涝坝沟村整建制划归水磨沟区管理,现就米东区和水磨沟区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行政区域界线的问题

将米东区186平方公里划归水磨沟区。调整后的米东区和水磨沟区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为:西起河南东路立交桥,向东至坐标点(北纬43°52′24″、东经87°36′56″),向北沿山边、水库堤坝,折至水渠,经山边至坐标点(北纬43°54′03″、东经87°38′09″),向东折经闸门、卡子湾村南界,向北折经坐标点(北纬43°54′29″、东经87°39′42″),经高程点727.2、726.4、780.7、772.8、773.0、768.1、776.7、770.6、773.3,向东至碱沟西侧铁路,沿铁路向南至坐标点(北纬43°53′12″、东经87°42′47″),向西折经高程点817.3、820.4、824.0、832.2至坐标点(北纬43°54′00″、东经87°42′15″)向南经高程点876.9、845.5、820.5、835.9、859.0、868.1、886.3、904.1、894.7、901.4、912.3、884.8、898.7、917.1、916.3、899.3、895.6、899.9、897.1、914.2、941.5、937.2、956.6、946.4、962.1、976.4、987.7、1001.1、996.1、10**.6、1048.7、996.3、978.0、952.0至二道沟,沿二道沟向北折经高程点1011.0、1021.1、1027.1、1024.1至小路,沿小路向南折至甘沟,向南沿甘沟折经高程点2226、2264、2334、25**、2883至坐标点(北纬43°46′**″、东经88°00′29″)。具体行政区域界线以标界图为准。

二、关于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调整的问题

(一)关于机构设置的问题。

鉴于3个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发旅游业是其重要任务,且3个村的地理位置与水磨沟区4A级旅游景区(含风景名胜区)、水磨沟村相连,为便于进一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减少环节,将从芦草沟乡移交的人员编制与水磨沟区现有的正科级事业机构“水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制14名)进行整合,组建“水磨沟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为水磨沟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机构规格暂维持正科级,除风景区的管理职责外,移交的3个村及水磨沟村的行政、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也一并移交管委会。整合后,管委会的职能有所增加,辖区面积较大(含移交的3个村、水磨沟村、风景区,共246平方公里),可参考我市其他风景区管委会机构规格确定其规格,按程序报批。管委会暂列行政编制11名(待自治区批复11名乡镇行政编制转变为水磨沟区行政编制后正式确认),其中领导职数5名(行政编制为芦草沟乡移交的行政编制数,其中4名职数为移交的领导职数)。管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

查看全文

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摘要: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频繁,突出表现在“市”建制的设置上,变化的原因多出于经济发展以及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文章全面梳理了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城市管理,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变化;影响

Abstract:Since1997,theadministrativedivisionofcitiesinChinaisbeingadjustedfrequently,esp.theurbanizedareas,andthereasonsaremainlyoutofthedemandsofgovernment-leadingurban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economic..Thisarticlestudiestheprocessof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sinourcitiessince1997,andanalyzewhatithasaffected.Generallyspeaking,theadjustmentofcityadministrativedivisionhashadgreateffectonthedevelopmentofeconomy,societyandpoliticalcivilizationandontheurbanization.andoncities’administration.Meanwhile,thereexistssomeseriousproblems.

Keyword:cities;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change;effect

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城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现行的城市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旧有的城市行政区划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使之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的发展。

1关于城市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综述

查看全文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及其机构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乡镇行政区划经营城镇企业化

论文摘要: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迫在眉睫.首先提出了现阶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利管理、规模适度原则,经济性原则,尊重历史相邻相近原则,经济稳妥、引导自愿原则,优势互补、强弱搭配原则及群众性原则等7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区划调整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反对“一刀切”.最后在乡镇级行政体制及其机关的改革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政府企业化、小政府大社会等观点并对机构的设置提出了适度性的方案.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强镇、强村,乡镇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弊端,如小城镇数目多,整体规模小;城镇体系中,小城市发育不良;受地方政绩影响,城镇之间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城镇的集聚和扩散受行政区制约,阻碍了城镇上规模、上档次;城镇发展受行政体制——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城镇发展软环境日趋滞后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目前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行政区划调整原则

行政区划调整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查看全文

关于调整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查和思考

调整村级行政区划是为了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项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何审时度势,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已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依靠改革促使农村生产力的大发展,出现了农村面貌的大改变。但是由于我市现有的村级行政区划“小、散、多、乱”现象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顺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调整村级行政区划已势在必行。

(一)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确立,“四个多样化”趋势的加剧,我市农村的客观环境和基础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向以市场经济规律配置生产要素的方向转变。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涌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寻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人口、产业的集聚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转移”,即,承包土地向种养能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分散企业向集镇园区转移,零星村宅向新村小区转移。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从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提高。二是村级行政管理正在向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为主的服务职能转变。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级管理的职能、方式、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下,公社、大队、生产队这三级组织垄断了农村的资源权属和事务管理。现在,村级行政管理职能摆脱了原来计划体制下的组织生产、催种催收等繁杂的内容,而且可依靠科技进步和便利的交通通讯工具,使得管理的空间和时间相对缩短了许多,村干部有精力和条件调整管理内容、扩大管理幅度、提高管理质量,着重为本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服务,带领村民为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工作。三是农民生活方式正在向现代文明的要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衣、食、住、行和通讯等条件大为改善,反映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0.4左右,我市农民生活水平已进入小康阶段,对生活方式也有了新的理解,渴求先进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更加注重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要求有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休闲娱乐的文化公园、方便的卫生医疗条件、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丰富的商贸购物场所,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村落生活风俗和自然经济的格局正在逐渐打破。因此,深入分析和把握我市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

(二)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中心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查看全文

省级行政区划弊端及革新方向

一、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的涵义

行政区划是一个现代的名称。任何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必须将其国土划分为有层级的区域,这就是行政区域。对于行政区划是什么,至今尚无严格的专门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政治学》卷说:行政区划是“为国家行政机关实行分级管理而进行的区域划分”。同时,不同的学者对行政区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简而言之,行政区划就是国家对于行政区域的分划,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在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经济联系等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政权架构和职责履行的需要,对行政管理区域的划分和调整。这里有几个基本要点:1.国家的产生是行政区划的基础。2.中央权力机关的形成是行政区划的前提。3.统一、有效地管理整个国家是行政区划的目的。4.按地域划分是行政区域的基本原则。从上述行政区划的定义,可以进一步说明构成行政区划的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一个行政区划必须有一定的地域范围,有一定数量人口,存在一个行政机构;充分条件:这个行政区划一般都处于一定的层级之中,有相对明确的边界,有一个行政中心,有时有等第之别,也有立法机构。[1](P51)

(二)省级行政区划的重要性

行政区划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省级行政区划是地方行政区划中层级最高,管理幅度最大的一级,它划分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关系到中央能否有力地统率和领导地方,关系到地方政府能否有效地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其职权与发挥其功能。

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沿革

查看全文

探究乡镇行政区划改革面临困境及思考

摘要:通过总结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理论探索,分析各个改革思路实施的利弊,并考察当今进行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的条件和制度困境,进而对乡镇行政区划改革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在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期能对今后的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行政区划乡镇自治行政体制改革

我国的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基层政权从县延伸到了乡镇,但这种乡镇行政建制和管理体制,始终处于变动之中。根据1982年《宪法》和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规定,恢复乡镇行政建制,实行“县一乡、镇一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四级管理体制,同时确认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至此,我国乡镇行政建制和管理体制才基本稳定下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不断的涌向城市,乡镇人口将会不断减少,况且,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行政建制中,乡镇数量多,规模小,管理层次多,幅度小,造成了机构部门建设多,管理成本和行政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下降,资源重复浪费,乡镇负债严重,农民负担过重;乡镇职能的转变滞后,尤其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差,绝大多数乡镇机构重行政管理、轻社会服务,乡镇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位和乡镇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和权限上的越位,都大大的消弱了乡镇政府职能;由于乡镇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联系也日益紧密,但是由于我国行政区域硬性分割,僵化管理,条块协调困难,所以矛盾突出,再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各乡镇行政区之间能够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然而,这种僵硬的乡镇建制硬性的考虑自己区域的利益,而忽视了区域间以及整体的经济利益,严重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势在必行。

一、乡镇行政政区改革的主要理论主张

首先,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改革研究一般以乡村治理为着眼点,对乡镇这一级区划的存废、改革方向、改革方式等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系统地论证。其观点主要包括“撤销乡镇”“县政乡派…“乡镇自治”等改革设想,研究者则多为政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撤销乡镇”建制以郑法为代表,郑法认为可以撤销乡镇建制,将国家基层政权单位收缩到县一级,原来乡镇人大和镇政府的权力按三个方面进行分解:第一是将乡镇政权涉及农政的部分权力上移到县政权,为了解决县政权机构力不从心的问题,可增设区公所或将县行政区划缩小;第二是将乡镇政权的大部分的权力平移给乡(镇)民代表大会和乡(镇)委员会;第三将乡镇部分职能下移给农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或其他组织。…撤销乡镇可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减轻农民负担;但是,由于民间组织少,农民自组织程度低,民间投融资的机制未形成,如果撤销乡镇,仅凭社会力量是不足以承接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和社会管理的繁杂任务;其次,村民自治尚未完善,自治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离乡镇自治要求还很遥远,目前的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民中缺乏权威,其管理能力、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很脆弱,撤销乡镇可能会影响政府在村民中的权威和管理。

查看全文

关于调整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查和思考

调整村级行政区划是为了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项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何审时度势,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已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依靠改革促使农村生产力的大发展,出现了农村面貌的大改变。但是由于我市现有的村级行政区划“小、散、多、乱”现象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顺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调整村级行政区划已势在必行。

(一)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确立,“四个多样化”趋势的加剧,我市农村的客观环境和基础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向以市场经济规律配置生产要素的方向转变。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涌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寻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人口、产业的集聚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转移”,即,承包土地向种养能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分散企业向集镇园区转移,零星村宅向新村小区转移。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从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提高。二是村级行政管理正在向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为主的服务职能转变。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级管理的职能、方式、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下,公社、大队、生产队这三级组织垄断了农村的资源权属和事务管理。现在,村级行政管理职能摆脱了原来计划体制下的组织生产、催种催收等繁杂的内容,而且可依靠科技进步和便利的交通通讯工具,使得管理的空间和时间相对缩短了许多,村干部有精力和条件调整管理内容、扩大管理幅度、提高管理质量,着重为本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服务,带领村民为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工作。三是农民生活方式正在向现代文明的要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衣、食、住、行和通讯等条件大为改善,反映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0.4左右,我市农民生活水平已进入小康阶段,对生活方式也有了新的理解,渴求先进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更加注重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要求有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休闲娱乐的文化公园、方便的卫生医疗条件、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丰富的商贸购物场所,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村落生活风俗和自然经济的格局正在逐渐打破。因此,深入分析和把握我市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

(二)推进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中心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查看全文

社区行政区划微调实施意见

一、微调范围

在保持社区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琥珀街道、三里庵街道、五里墩街道、西园街道和南七街道的部分社区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调整,使每个社区的面积、人口、工作量大体相当,每个街道的社区数目保持在5—6个。

二、微调方案

在本次行政区划微调中,全区拟撤销4个社区,即琥珀街道花园村社区、*新村社区,三里庵街道梅源里社区、松涛里社区;新设立3个社区,即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西园街道美虹社区、南七街道丁香社区。调整后,全区社区总数减少1个。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一)琥珀街道

撤销花园村社区、*新村社区。

查看全文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关键词:行政区划/地方财政/效率

近年来,随着由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带来的市场化进程的進一步深入,对地方财政体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需求显得日益突出。中国现有的地方财政体制以及行政体制必须进行比较大的改革,这似乎已经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共识。一种改革方案是:增加省级行政单位,由省直接管理县市。同时,取消乡镇,由县直接管村,因为现在乡镇管理人员太多,财政危机严重,上级政府无法控制乡镇,所以不如取消乡镇。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同的财政体制:三级行政,三级财政,而且财政和行政是同一的层次。本人认为,这种方案是建立在以美国制度为西方发达国家制度模式代表的表面理解的基础上的,忽视了一些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对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为中国地方财政改革的方案选择排除理论上的误区。省(州)地方自治的立国原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由其建国的历史特点,基本上是联邦制国家。在这些联邦制国家,州(省)是基本的自治单位。州自治主要体现为州的重要事务由本州人民决定,而联邦所拥有的权力理论上只是州对国家权力的让渡。联邦(中央)政府无权改变州(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包括决定省府这样的事情。从财政体制上来说,最早的权力让渡形式就是关税联盟,例如德国的普鲁士关税联盟。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对于大部分西方国家来说,州作为固定的行政单位,其管辖的范围,立国以后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美国最初只有13个州,最后通过购买和扩张,扩大为现在的50个州,但是其已经有的州,一经形成以后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德国和法国边境地区的萨尔州,本来是属于法国所有,后来通过居民自决,加入德国,成为德国的一个州。东西德统一,也是通过由东德加入西德的方式实现的。最近,德国为勃兰登堡是否加人柏林市进行居民投票。对于我们相当一些中国人来说,自治也许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文化传统,而我的理解是,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基本理念。一个通常的误解是,先有国家,后有国民,而正确的理解是先有国民,后有国家。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以自治的单位联合而成,那么国家本身就没有民众授权的法律基础。因此,从民意授权立国的基本原则来说,省(州)作为基本自治单位的管辖范围是不可以通过行政区改革,而只有通过当地居民投票的方式才能加以改变的。

行政管辖区规模和管理效率的关系

主张将省行政管辖区规模划小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中国省的范围太大,管理没有效率。划小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的效率以什么为依据呢,如果以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人均GDP为依据,这种说法就很难找到支持的论据。就美国来说,各个州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范围就相差很大,并不是小的州就管理得特别好,而大的州就管理得特别槽糕。就德国的情况来说,面积最大的州是南部的巴伐利亚州,目前是德国最富裕的州。人口最多的州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这个州也是德国比较富裕的州。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人口规模大的州富裕的比较多,这是因为在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多的州必定是长期以来经济发达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我们现有的省级行政管理区从人口和面积规模来说也是大小不一的,那些小的省(区)管理得是不是比大的省区好,这是不言自明的。国外有人经常对中国人说,中国落后是因为中国太大了,管理没有效率,改革也难。这种说法也许本身并无分裂中国的用心,但是大部分中国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因为并非把中国分成几个中国就会富了,事情就好办了,比如许多非洲国家,它们都很小,有的不如我们的一个省大,可是他们并不能富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从理论上来说,与管理的辖区大小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因为管理机构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在大的省区,相关管理机构可以由更多的人组成,而小的省区,由更少的人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和被管理的人口成一定的比例,管理的效率理论上应该是相同的。相反的情况是,由于管理的辖区比较大,更可能形成专门化的管理,而在管理的辖区比较小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专门化的管理,管理的水平相对就比较低,理论上来说,也可能是低效的,尤其是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办公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管辖范围小,会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个大省可以拥有比较大的防疫监督管理机构,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而一个小的省,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省区单位应该是比较大,而不是相反。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州管辖范围是比我们的省小,但是他们这种情况是历史形成的,并不是后来改变的结果。

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关系

查看全文

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系探索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关键词:行政区划/地方财政/效率

近年来,随着由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带来的市场化进程的進一步深入,对地方财政体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需求显得日益突出。中国现有的地方财政体制以及行政体制必须进行比较大的改革,这似乎已经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共识。一种改革方案是:增加省级行政单位,由省直接管理县市。同时,取消乡镇,由县直接管村,因为现在乡镇管理人员太多,财政危机严重,上级政府无法控制乡镇,所以不如取消乡镇。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同的财政体制:三级行政,三级财政,而且财政和行政是同一的层次。本人认为,这种方案是建立在以美国制度为西方发达国家制度模式代表的表面理解的基础上的,忽视了一些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对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为中国地方财政改革的方案选择排除理论上的误区。省(州)地方自治的立国原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由其建国的历史特点,基本上是联邦制国家。在这些联邦制国家,州(省)是基本的自治单位。州自治主要体现为州的重要事务由本州人民决定,而联邦所拥有的权力理论上只是州对国家权力的让渡。联邦(中央)政府无权改变州(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包括决定省府这样的事情。从财政体制上来说,最早的权力让渡形式就是关税联盟,例如德国的普鲁士关税联盟。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对于大部分西方国家来说,州作为固定的行政单位,其管辖的范围,立国以后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美国最初只有13个州,最后通过购买和扩张,扩大为现在的50个州,但是其已经有的州,一经形成以后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德国和法国边境地区的萨尔州,本来是属于法国所有,后来通过居民自决,加入德国,成为德国的一个州。东西德统一,也是通过由东德加入西德的方式实现的。最近,德国为勃兰登堡是否加人柏林市进行居民投票。对于我们相当一些中国人来说,自治也许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文化传统,而我的理解是,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基本理念。一个通常的误解是,先有国家,后有国民,而正确的理解是先有国民,后有国家。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以自治的单位联合而成,那么国家本身就没有民众授权的法律基础。因此,从民意授权立国的基本原则来说,省(州)作为基本自治单位的管辖范围是不可以通过行政区改革,而只有通过当地居民投票的方式才能加以改变的。

一、行政管辖区规模和管理效率的关系

主张将省行政管辖区规模划小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中国省的范围太大,管理没有效率。划小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的效率以什么为依据呢,如果以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说人均GDP为依据,这种说法就很难找到支持的论据。就美国来说,各个州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范围就相差很大,并不是小的州就管理得特别好,而大的州就管理得特别槽糕。就德国的情况来说,面积最大的州是南部的巴伐利亚州,目前是德国最富裕的州。人口最多的州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这个州也是德国比较富裕的州。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人口规模大的州富裕的比较多,这是因为在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多的州必定是长期以来经济发达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我们现有的省级行政管理区从人口和面积规模来说也是大小不一的,那些小的省(区)管理得是不是比大的省区好,这是不言自明的。国外有人经常对中国人说,中国落后是因为中国太大了,管理没有效率,改革也难。这种说法也许本身并无分裂中国的用心,但是大部分中国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因为并非把中国分成几个中国就会富了,事情就好办了,比如许多非洲国家,它们都很小,有的不如我们的一个省大,可是他们并不能富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从理论上来说,与管理的辖区大小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因为管理机构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在大的省区,相关管理机构可以由更多的人组成,而小的省区,由更少的人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和被管理的人口成一定的比例,管理的效率理论上应该是相同的。相反的情况是,由于管理的辖区比较大,更可能形成专门化的管理,而在管理的辖区比较小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专门化的管理,管理的水平相对就比较低,理论上来说,也可能是低效的,尤其是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办公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管辖范围小,会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个大省可以拥有比较大的防疫监督管理机构,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而一个小的省,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省区单位应该是比较大,而不是相反。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州管辖范围是比我们的省小,但是他们这种情况是历史形成的,并不是后来改变的结果。

二、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关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