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15:07: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管理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管理体系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人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将服务做为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人本思想;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全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是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改革方向和创新模式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是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将全体师生员工的基本需求作为行动导向,通过完善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等方式,为师生员工提供最优质服务的行政管理模式[1]。

一、人本思想的内涵

人本思想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重视人的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通过强调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个性发展和合法权益,来不断适应在人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需求,进而促进人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2]。人本思想认为,人是行为的中心,人的行为体现着个人意识,并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性。选择与制定任何一种制度,必然以人的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通过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个体能够控制、监督并指导自己的各种行为。人本思想提倡一切活动都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帮助人获得自由的发展和全面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人的内省、推理、想象和创造等基本能力水平的提升,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

二、基于人本思想的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特点

查看全文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与办学质量存在紧密联系。然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稳健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积极构建成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机制。基于此,文章将人本理念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等院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建构

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时代,如何在发展方式与治理方式上转型是一个时代课题。高校的管理理念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无法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创造力、批判精神等严重不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新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构显得尤为必要。

一、以人为本理念概述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人是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现代管理论的重要革新。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向社会各领域渗透,而高等院校是教育领域的引领者,必须承担贯彻这一理念的责任,而且该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十分契合。将人本理念有效地引入到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系当中,所有的规划与活动都优先考虑师生利益,充分考虑教职工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学习氛围,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概述

查看全文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服务观念及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官本位思想进一步淡化,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服务型管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高校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分支之一,对“服务型管理”也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要把我国高校建设好,需要一流的管理和高效的行政,须使行政回归“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建设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是打造一流高校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评价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大大延缓了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本文在介绍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解决当前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完备、高效、有力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进而促进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

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是指高校相关行政部门以满足师生员工等利益共同体的实际需求为管理目标,借助完备的服务制度和先进的服务体系为高校师生员工等利益共同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一种管理系统。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可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服务型高校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师生为本”,从观念上把教师和学生从被管理者转变为服务对象,平等地看待师生,树立为师生及学术服务的思想,尊重师生对于学校管理和决策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师生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管理职能方面,高校行政管理者应改变之前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以服务科研教学作为自身的首要职责,努力使行政部门由职能型部门向服务型部门转变。从组织结构方面来看,组织部门的设置要简洁、高效,逐步改革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转而利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与活力。在管理方式上,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下的行政活动是公正、透明的,先前的家长制管理模式也已转变为互动服务型管理模式。

三、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全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对行政管理体系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服务意识淡薄。目前,高校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将自己定位为领导者、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在制定行政规章制度时没有认真考虑全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二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上级安排的工作外,对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不积极,也不重视提升为师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是传播文化,弘扬学术的主要阵地,高校行政管理的使命就是为高校传播文化,弘扬学术提供服务和保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会降低行政管理服务的水平,阻碍高校的教育职能的发挥。(二)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大多采用科层制的组织机构,即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行政管理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随着行政部门功能的细化和权限的缩小,行政部门岗位不断增加,使得高校师生办理日常事务的手续比较复杂,程序较为繁琐,降低了行政效率。同时,由于行政部门机构和岗位设置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权力分配不当,责任划分不清的现象,容易导致扯皮,推诿等问题,这也会降低行政效率。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单一。高校较多地考虑了学校行政方面的权力要求,而不重视学生、教师、社会团体等利益共同体在高校组织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得高校行政部门呈现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而不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服务型组织结构。(三)高校行政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有助于高校管理人员发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目前,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施效果的评价大多以年度考核的方式进行,而且是自上而下进行考核的。这种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主要是因为:第一,缺少师生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成效的评价。师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他们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他们对服务过程是否满意、他们的实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都是衡量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缺少了师生的评价,考核机制就是不完整的。第二,监督考核机制多流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例如,行政管理部门设有监督意见箱、咨询反馈台,还接入了监督电话,但这些举措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大。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或处于忙音状态,意见箱里的信件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去处理。现有的监督渠道很难对高校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形成约束,给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查看全文

行政管理体系保证协调运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及其要求;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要求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一个较大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其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企业、企业的行政管理如此重要,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去研究它、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行政部门应该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地做好种种行政事务工作、行政部门如果仅仅满足于这样一种管理水平,那还是不够的、从"协调"方面来说,行政管理者不能简单地以传达领导的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为满足、从"服务"上说,行政部门要甘当幕后英雄的角色、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协调和服务三方面的功能等,具体请详见。

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副总分工负责、由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操作,其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方方面面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

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设计)、生产(施工)、资金(财务)、经营(销售)、发展(开发)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一个较大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其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企业。行政工作在其广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各方面?quot;业务"。行政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的沟通和协调。行政管理的广度,涉及到一个企业的全部运作过程;行政管理的深度,又涉及到许多局外人难以想象的细微末节;行政管理的重要,是因为它是领导和各部门、众员工之间的桥梁。

企业的行政管理如此重要,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去研究它;这是现今企业普遍感到最头痛的是行政管理,而改进它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就其中的二、三问题作一探讨,期望引起讨论。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及其要求

查看全文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一、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学术界有关“服务行政”和“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论探讨、各级政府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为高校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关于“服务行政”的理论探讨

“服务行政”一词最早见于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ErnstForsthoff)发表于1938年的代表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1]。在国内,“服务行政”思想的提出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台湾学者陈新民在《公法学札记》一书及其他一些相关文章中对福斯多夫提出的“服务行政”概念进行了介绍与解读[2]。此时,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建立服务行政的必要性。郭道晖指出,在市场经济中,最好的政府应是以行政权力为人民权利服务的政府[3]。陶学荣认为,要不断创新行政体制,增强其适应性,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不断增多的对政府行政服务功能的需要[4]。张成福认为,“管制行政”与“服务行政”的冲突是公共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在他看来,应当要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5]。崔卓兰也提出要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维模式[6]。张康之则把历史上的行政分为三种模式: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7]。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过程,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是人类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马敬仁也明确指出,“服务行政”将是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8]。从此,公共行政将走向服务行政逐步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服务行政”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沈荣华指出,可以从观念、功能、本质这三维角度来考察服务行政的内涵结构。从观念上讲,服务行政应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确立亲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功能上讲,服务行政就是要转变政府的角色,使政府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要以出于公心、服从民意、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从本质上讲,服务行政应以人民为主体,使政府充分发挥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性功能[9]。

学者张康之在不同的文章中对服务行政模式的特征做了深入的探讨。在张康之看来,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立下来的一种制度。首先,服务行政是服务本位的行政。服务行政必然会继承管理行政中的全部社会管理职能,但服务行政的管理是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10]。其次,服务行政是公民本位的行政。服务型政府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作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作主”的理念,“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11];第三,服务行政是社会本位的行政,“服务型政府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着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11];第四,服务行政是公正的行政。张康之认为,统治行政中不存在公正,管理行政中的公正也只是一种虚假的公正,而服务行政“要求行政人员的被授权完全用来为行政客体的服务上,不允许行政主体的个人私利渗入其中,整个社会的任何一种力量,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团体,作为行政客体,都是服务的对象,行政人员平等地对待一切服务对象,所以就能够实现公正行政”[7]。

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查看全文

诠释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凭借其结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和实施等行动,积极发挥管理功能,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以教学为主中心的各项任务,实现其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运行的保证,因此,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1.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不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行政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缺陷。

1.1行政效率低下。

现有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改建而来的,机构臃肿、管理理念落后和制度建设不健全是常见的弊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拖拖拉拉、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能交叉。这种局面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管理决策不科学,管理组织执行力欠缺,行政效率低下。

1.2行政权力泛化。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的思索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根源分析,最后在阐述行政创新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根源创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凭借其结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和实施等行动,积极发挥管理功能,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以教学为主中心的各项任务,实现其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运行的保证,因此,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1.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不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行政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缺陷。

1.1行政效率低下。

查看全文

行政管理体系革新以及政府管理改革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瓶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查看全文

行政管理体系革新与政府管理创新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瓶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查看全文

探索高校行政管理体系革新

摘要: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和员工,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标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对策

高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德行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以德行政,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做到坚持以德行政,可以强化高校民意识,使学校的行政管理以教师、职工、学生等的意志为核心,可以理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效率,促进学校发展。其二,以德行政包括“行德政”和“施德数”两个方面“。行德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中公仆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竹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只的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施德教”是用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因此,在“施德教”过程中,要把对教师、职工、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作用,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又通过广泛性进一步推动先进性,使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境界。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