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13:28: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改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改制分析论文
一、难以置信的判断:制度变迁发动
当人们纷纷卷入市场化的社会大潮,拥挤在资本增益的通道,社会由毛式“领袖-人民-超验目标”的宗教型,逐渐演变为邓式“平民-官员-财富”的世俗形态。社会组织技术即制度的变迁,已经提上社会的议程。
外邦的高空侦察发现:毛社会打击的自由经济势力,已经披上“先进生产力”的外衣,阔步进入承继邓氏思维的政权体系;阶级政党的颜色,正在全民政党的鼓角声中全境蜕变;中国朋友正在以国际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舞台,鲍威尔先生放开大嗓,对全世界人证明:“中国的竹幕已经消失”。
社会中关于新式制度设计的争论,已经在较为宽松的言说环境中出现:许多情形下,多少带有因为资本通道拥挤引起的非专业话语的情绪发泄。在人们之间关于制度的话语鏖战中,我们明显地发现毛社会势力对邓以后社会变革力量的顽强抗拒;同时,任何一种超验性的社会理论,都失去了自己企图获得的信众,人们不得不回归到世俗社会的言说方式之中。
的确出现了制度变迁的种种迹象;一个以聪明为惯常的民族,一个建立过辉煌王朝,又匪夷所思地在世界东方成功构建超级时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又在琢磨搞一种新的名堂:笔者将其谓为:“挑战孟德斯鸠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不是对西方成功模式的仿习,而显现一种建构中挑战姿态,这反映出一种“学习态度”。这是“中央民族”的民族心理决定的“学习态度”:它不会象一个规矩的学生那样,遵从先师的教诲;它没有当规矩学生的习惯;它的任何导师,都要在一定时刻被反叛和被凌辱。孔孟、苏俄等等导师,都是这种下场。近时代利马窦等西方传教士更为悲惨,他们根本就没有被当成导师。中国即使在日本这样的“规矩的学生”的优良学习成绩面前,也压根未曾羡慕过它。这就促进大家思考:对这样一个个性特殊的民族,“通过法治迈向文明”的过程,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过程:它即使要学习西方,也不会老实地拜西方为师;这并不妨碍中国悄悄学习西方;这也意味着,本着“治病救人”目的对西方社会组织技术的推崇,仍然要被鄙夷。这是对制度创新举动的一种民族心理的解释;或许这可以解释制度创新举动的突兀性。
村镇行政管理改制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乡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镇,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使经济发达镇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艰难境地,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镇自身的建设、发展和管理。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和完善乡镇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改革;趋势
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全镇辖46个行政村,人人,是“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乡镇500强,在河南省排名第八。然而魏庄镇历史上却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防汛重点镇。该镇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可以说是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建国以来,国家、省、地(市)都没有在魏庄镇“建厂布点”,工业投资几乎为零。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河南长垣魏庄镇,这个地处黄河故道、镇域面积仅lOO平方公里毫不起眼的豫北小镇,竟是全国起重行业执牛耳者,居然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成为拉跑长垣县域经济的马车。到底为何,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能迅速崛起?又是什么,成为魏庄镇经济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一、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乡镇行政管理改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乡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镇,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使经济发达镇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艰难境地,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镇自身的建设、发展和管理。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和完善乡镇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改革;趋势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东南部5公里处。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全镇辖46个行政村,人口人,是“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乡镇500强,在河南省排名第八。然而魏庄镇历史上却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防汛重点镇。该镇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可以说是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建国以来,国家、省、地(市)都没有在魏庄镇“建厂布点”,工业投资几乎为零。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河南长垣魏庄镇,这个地处黄河故道、镇域面积仅lOO平方公里毫不起眼的豫北小镇,竟是全国起重行业执牛耳者,居然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成为拉跑长垣县域经济的马车。到底为何,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能迅速崛起?又是什么,成为魏庄镇经济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一、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行政改制的目标与体会
一、深入了解深化当地当局机构变革的严重意义
当地各级人民当局是国度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当地区经济社会开展和社会不变的组织指导者,更是当地区公共产物、公共效劳的组织供应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络最为直接,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好处需求当地当局去完成、维护和开展。变革开放特殊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顺应经济社会情势开展的需求,各级当局依照中心的一致摆设,勇敢立异行政治理体系体例,不时深化机构变革,在改变当局本能机能、完美运转机制、进步效劳质量等方面获得了分明成效,有力保证了变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开展。然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行行政治理体系体例依然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开展不相顺应的方面。当局本能机能改变还不到位,当局依然管了一些不应管、管不了、管欠好的事项。在机构设置上,部分机构分设细致、本能机能穿插、权责脱节、责任不清、行政本钱过高级问题仍分歧水平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当局具体准确实行本能机能,在必然水平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开展。
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计谋和变革开放的总体结构动身,做出了加速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的主要摆设。当时,国务院机构变革已完成阶段性义务,合时推进当地当局机构变革显得尤为需要和急迫。这是新情势下增强当局本身建立,做好上下联接,确保政令一致,具体准确实行当局本能机能的必定要求,是加速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定要求,是推进科学开展、促进社会调和、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的必定要求。只要当地当局机构变革真正获得实效,行政治理体系体例变革的总体目的才干完成。
二、精确掌握深化当地当局机构变革的根本要乞降首要义务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心编委委员马凯在当地当局机构变革任务电视德律风会议上指出,深化当地当局机构变革,要高举中国特征社会主义伟大旌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为指点,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对峙以报酬本,在朝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好处作为变革的起点和落脚点,出力处理人民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问题,建立人民称心的当局。要以改变本能机能为中心,依照精简、一致、效能的准则,理顺职责关系,明白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构造,完美体系体例机制,推进依法行政,进步行政效能。“改变本能机能,优化构造,强化责任,严控编制”是此次当地当局机构变革首要义务的扼要归纳综合。
(一)改变本能机能是当地当局机构变革的中心
行政执法改制通知
认真组织部署,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制定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长效机制。有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演讲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尽快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证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37号),根据《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的通知》郑政文〔〕43号)文件要求。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区行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积极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多年来,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执法效果,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突出表示在:行政执法责任制不够健全,顺序不够完善;评议考核机制不够科学,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缺少必要的组织措施,没有形成制度上的保证机制等。因此,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梳理执法依据,理清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分解执法职权和责任,制定执法责任评议考核方法。
二、依法界定行政执法职责
(一)清理行政执法依据
城乡行政管理改制调研报告
a.市在探索和完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上的
一)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理论基础
1城乡统筹理论概述
a.城乡统筹的概念
指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城乡统筹。把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与农村存在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进行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其中,城乡良性互动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结构的转变。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b.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乡镇行政管理改制发展问题与改善
【论文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解体后。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
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造成乡镇主要领导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
人员分流安置方案通知
区属各用人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的意见》(四委〔**〕96号)和**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做好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通知》(青劳社〔**〕150号)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全区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工作程序
1、企业在拟定企业改制方案的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企业的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
2、企业改制制定的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须经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表决程序按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总工会、市政府国资委关于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的意见》(青厅字〔〕39号)和《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执行。企业主管部门应指导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和进行表决,并对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真实性负责;
3、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携带相关材料、职工档案),报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企业不得实施改制人员分流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交流
一:我区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我区目前的国有资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及自身资金所形成的公共资产,主要以房屋、土地、交通工具为主;第二类:由各经济主管部门所管的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如经贸委所属工业企业,商业局所属商业企业等;第三类:已改制完成的企业,转入各营运中心的剩余资产。拥有第一类资产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凭借门面租金等非转经的收入作为改善本单位资金条件的一项来源,而不拥有这些资产的单位则缺少这一部分资金来源,这类资产成为各行政事业单位贫富不均的一大动因。对于第二类资产,我区各大系统目前都把企业改制,职工买断身份作为头等大事,现有资产的变现成为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其中土地、房屋的变现又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种种原因,各企业所处的地段不同,职工人数各异,商业企业普遍人少地理位置好,而工业企业则恰好相反,这势必造成各企业职工经济补偿标准各异,资金来源各异的局面。对于第三类资产,企业改制结束后剩余资产分别归入三个营运中心,乃至一些主管部门,基本形成“利益均沾、各管一块”的局面,资产分散,资金分散的现象客观存在,很不利于统一管理。
二、我区目前国有资产存量的基本情况:
我局近期对非公益性的行政单位、国有工业、商业、粮食企业的资产存量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其结果是:
1、非公益性行政单位的资产存量:经调查、核实有土地、房屋的行政单位20户,这20户共有房屋、建筑物39849.54m2,其中:已办证的26706.8m2,未办证的有13142.74m2;土地41195.49m2,其中:已办证38552.39m2,未办证2643.1m2。但一部分单位原始资料不完整或找不到,从中可以看出,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变现比较困难,特别是未办证的。
2、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我区尚未改制工业企业有钢厂、罐头厂、内衣厂、皮件厂、线材厂和力车厂6户,共有资产17565万元,负债22455万元,净资产-4890万元。据企业主管部门预测,预计资产变现收益18229万元,预计改制费用27220万元,预计改制费用缺口达8991万元。商业企业未改制有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蔬菜水产公司、食品公司、石油公司6户,共有资产6800万元,负债5083万元,净资产1717万元,据企业主管部门预测,预计资产变现收益3575万元,预计改制费用1561万元,预计改制费用结余2014万元。粮食企业未改制有收储公司、一米厂、经营公司、粮食车队4户,共有资产7423万元,负债7843万元,净资产-420万元。据企业主管部门预测,预计资产变现收益1232万元,预计改制费用953万元,预计改制费用结余279万元。
现代企业改制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企业改制是指根据公司法、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改制政策,对企业产权制度进行的改造。最高人民法院于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针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出的相应规定,但该司法解释又不局限于国有企业改制纠纷案件的适用,对非国有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造中出现的纠纷同样可以适用或者参照适用。我庭*年审理的案件中,有2起案件与企业改制有关((*)渝四中法民二终字第9号和第38号)。在国家主导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产权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有助于厘清相关的法律关系,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现将有关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解决。
一、企业改制案件中的突出问题
1、企业改制行为的性质
企业改制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政府行为?抑或兼而有之?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解决。如果是民事行为,则应基于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如果发生纠纷,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主管范围。如果是政府行为,则排除意思自治,由政府文件予以主导,即使发生纠纷,也不属于民事案件主管范围。
我们认为,企业改制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变以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划分,依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对集体、国有企业采取由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投资入股或股份转让,将集体、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企业改制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不因政府的干预而有所改变。当然,需要注意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即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企业改制民事法律行为与因政府及其所属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性调整、划转国有企业资产的行政行为。二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发生的民事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畴。而因政府及其所属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性调整、划转国有企业资产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因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当事人以民事纠纷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应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2、企业的性质——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