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13:24: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政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趋势

一、人本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本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过“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决不否认人本主义的思想,只不过在他们那里,赋予了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价值观所不同的科学内涵,他们根据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吸收了包括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精华,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等重要论断,并赋予人本主义以崭新的内涵。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之所以把共产主义等同于人本主义,那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可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这种发展是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体力和智力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可见,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高度发达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条件,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体力和智力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真正目的。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制度下,工人的发展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生产力是根本原因,而生产关系则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是人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改变其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这样,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价值的虚伪性的同时,确立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为人本主义注入科学的内涵。同时也确立了以全人类都得到自由解放和一切人都获得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

2.人本主义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的法则的深入人心,个人的价值开始越来越被显现出来,个人的利益和需求开始为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本主义的价值开始回归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直到十六大以后我们党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使得人本主义思想重现光芒,成为一种人们认可并得到重视的社会基本价值。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大的行政改革特别是2003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和环节都体现着人本主义价值的取向2。一些有违人本主义的法律、规定的条文被废除,比如城市收容制度;而与此同时一些体现着人本主义价值的新的制度开始出台,比如,新的信访条例就有很多人性化的规定,再如城市拆迁条例的出台等等。政府的很多设施建设开始体现出人文关怀,政府的执法手段开始逐步摈弃简单粗暴而向耐心的沟通和依法方向发展。

虽然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行政管理还没有发展到人本管理,并且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本主义的思想和理念并没有贯彻到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相反,传统的甚至是封建的官僚行政理念还有很大市场,“官本位”的思想还比较严重。表现在不惜牺牲个人和人民的利益大搞政绩工程,大树官位形象,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和严重的形式主义。有些官员为了GDP增长,不惜掠夺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根本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和生存,这是典型的与人本主义相对立的“物本位”表现。其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不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特别是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严重,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的贫富悬殊已经使得一部分人的生活除了问题,这与人本主义思想是严重背离的。究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应该是兼顾效率和公平,是很值得思索的。第三、一些法规中还存在着不符合人本主义思想甚至相抵触的条文,比如城乡的户口管理问题,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甚至是对农民歧视的现象,不平等就不可能落实人本主义思想。第四、政府的管理手段尤其是执法手段过于简单粗暴,甚至有些时候个别现象缺少人道主义。还存在着严重伤害人们利益和伤害人们感情的执法情景,这些不仅缺少起码的人文关怀,还严重干扰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实施。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的行政管理里人本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迫切要求我们在行政改革中去落实人本主义思想。

查看全文

行政垄断的改革探索

作者:曹宇明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现阶段行政垄断的表现和成因分析

行政垄断主要是指独家或少数几家政府办企业占有市场的大部分至全部,控制价格,排斥他人的进入和竞争。在表现形式上讲,行政垄断包含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如政府专营、行政准入限制、计划配置资源、地方保护和封锁、党政机关兴办行政性公司等。有学者研究指出,行政垄断的主要特点包括:垄断企业大多为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垄断企业或者由政府直接经营,或者在企业治理结构中,政府主要通过经营者人事权的控制实行内外结合的监管;垄断企业市场力量的获得来源于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垄断企业具有纳税人和向政府贡献利润的双重身份;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表现为不计成本的重复投资和少有创新的经营管理;市场结构以行业性的寡头垄断为主,即竞争主体一般只有2~10家。[1]笔者认为行政垄断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益的驱动是行政垄断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条块分割、财政“分灶吃饭”所形成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与行政垄断相结合,地方政府和特定政府部门追求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进一步导致这些利益实现的制度基础———各种各样的行政壁垒———不但没有减弱,反倒有加强的趋势。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曾一度推行经济放权,尤其是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经济的职能从“工具性”变为“自主性”,地方政府和行政垄断部门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加之同期的财政和税收改革又大大强化了其对地区和部门利益的持续追求。有学者认为,现阶段政企之间的关系正从“政企不分”走向“政企同盟”,这为行政垄断的延续提供了利益基础。[2]在这种分析框架下,规制者既是产业规制政策的制定者,也对该地区或部门国有企业的赢利状况负有一定责任,尤其是企业盈利状况与官员政绩密切相关。在这种逻辑下,地方政府为了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和提高政绩,就想方设法使本地企业创收,甚至不惜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其惯用方式就是限制外来企业的产品流入或进入本地经营。甚至在一些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主管部门仍然拒绝开放引入竞争机制。

(二)法律制度中可操作性条款的缺失是行政垄

查看全文

论行政副职制改革

摘要:在中国的行政实践中,模糊不清的行政副职认识导致了大量值得诟病的行政现象,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深化改革的主要阻力之一。要解决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首先就得明确行政副职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中国政府当前进行减副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从行政副职的设置、人员的产生与任免、行政副职的管理等方面来为中国政府机构规划一个全新的行政副职制度。

关键词:行政副职;政府;机构改革

一、行政副职制存在的合理性

行政副职并非中国所特有,但由于特殊的国情条件、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式的行政副职。那么在当今中国真的需要设置行政副职吗?行政副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从管理幅度看副职

国内外管理研究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各级行政组织必须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根据管理学原理,确定管理幅度应了解如下变量:(1)管理层次;(2)管理事务难易程度;(3)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先进程度;(4)被管理的机构或人员的素质。参照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1)中国政府的现有管理体制,加上世界第一的人口数,我们的一级政府或一个管理者,其直接管辖和控制的下属单位和人员数是巨大的;2)在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3)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来看,中国的行政管理者并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很多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成才,可见还远未达到先进的程度;4)从被管理者的素质来看,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刚刚开始,经过严格科学的考试选拔出的具备先进科学知识技能的公务员在整个公务员系统中所占比重还很小,其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查看全文

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改革的影响

1当前行政文化中传统行政文化的表现特征

1.1“官本位”思想盛行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得益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行政实践,“求官”是十年寒窗的巨大动力。在中国封闭落后的社会制度及较低经济水平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今的行政改革中仍然盛行,且泛滥于整个社会中的各个阶层,而不单单是政府官员之间。这对于政府来说不利于塑造其廉洁的政府形象,更阻碍政治统治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1.2“人治”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受到宗法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中虽有“法治”,但更强调“人治”。人们习惯只接受控制,而不主动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形成了人情至上、任人唯亲的负面行政文化传统。这种影响持续到现在,法治观念仍未完全深入人心,行政文化中法治内容仍较薄弱,更有甚者认为法律在于“治民”而不是用来约束行政人员及相关机构。

1.3集权、等级观念并行不悖

查看全文

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曾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这一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顾党的成长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最核心的就是依靠群众。

今天我们召开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动员会,虽然名字是动员会,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始自去年4月份,那时我们确立了党的建设五大课题组,其中成立了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课题小组,由王军同志任组长,赵李同志和唐健同志任副组长,对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之后多次召开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推进会,共同探讨改革的路径和办法。因此,今天的动员会不仅仅是一个站在节点上的回顾,而且是一个更新的探索、更新的布置,是更新历程的开启。群众的支持从哪里来?就是要通过行政语言改革,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社会动员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到我们党的决策部署中来;就是要通过行政行为改革,让干部按规矩办事、凭良心作官,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就是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保障群众在决策、行政领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和拥护我们党。

要以有效的社会动员团结群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差异性、多样性日益显现,利益结构的调整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官员官僚作风让老百姓反感,官员讲话尽是官话、套话、正确的废话,“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老百姓不想听、不愿听、听不懂,也不信。很多场合,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干群关系渐行渐远,甚至逐渐紧张。这种情况下,我们共产党人怎样才能融入群众之中,怎样才能引领风气之先,怎样才能实现长期执政、永续执政?俗话说,同喝一瓢水,同讲一席话。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仆们自然有责任、有义务用主人们喜闻乐见的“明白话”来汇报、来解释。国际上诸多著名政治家,不论其政治立场和倾向如何,都习惯采用生动化、通俗化的语言,去影响、感染听众。言为心声,以情动人,我们党也正是依靠有力的宣传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可见语言表达的重要作用。改革的目的就是:让民众听得懂,打动民众。所以说,我们的干部要“讲有用的,说爱听的”,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只有这样,才可以拉近干部、群众的距离,让干部融入群众,让群众了解干部,增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改革的形势也日益紧迫,我们必须加快新闻改革,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规律的方式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便转化为更多人的行动。因此,要强化我们的语言表达,强化同群众和社会沟通能力。

要以真诚、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老百姓拥护的是真心实意的干部。人心比人心,四两换半斤。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自然知道干部的份量有多重。谁真诚对待老百姓,真心为了老百姓,真情感动老百姓,真正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接纳他、拥戴他。反之,老百姓就会疏远他、唾弃他。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行政语言与行政行为改革中,语言和行为都要始终体现真诚、真心、真情,用“三真”对待百姓。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手段日益进步,要增强应用的意识和应用的能力,将网络、策划、包装等所有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手段、新观念,应用到行政语言和行政行为中来,做到行政者始终掌握时展的旋律,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查看全文

行政改革背景与经验

1中国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因

从行政系统内部来讲,行政改革的动力主要指行政系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一种内在需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行政组织革新的需要。一方面,行政组织会主动采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办公手段的更新,不但会使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行政人员的观念、态度、工作方式等。比如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不仅减少了人工劳动,降低行政成本,造成人员减缩,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组织方法的变革,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变了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行政职能和机构不断扩张、分化,具有自我膨胀的倾向,行政权力有一种要摆脱受监督的本性,有时候行政机构的设置,制度的约束并不能真正用来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行政系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体制、制度、机制、观念等的变革和创新予以有效地克服和遏制。(2)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推动。政府内部一些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往往是行政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充满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发现行政系统不能与行政环境相适应,便积极地推进行政系统改革,以提高行政效率,对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2我国行政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行政改革总体上是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表现为不断推进的阶段性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七次以政府机构改革为核心的行政组织变革,这些变革基本上是围绕着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重点而进行的,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则是调整机构和精简人员,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具体而言,新时期我国行政改革实践主要表现如下:

2.12003年的行政改革

2003年的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五次改革,与1998年的机构改革相比,2003年的行政改革有着三个突出的背景:第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第二,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政府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符合国际惯例,能够应付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第三,我国政府将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干部调整。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政治新人即将走到前台,如此规模的权力交接必然伴随着权力机构的重新组合,以便新的领导可以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改革意图和主张。所以,此次改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本次行政改革的重点是要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四,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第五,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同时,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经过此次改革,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28个。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各地特点的改革方案。本次改革最为人关注的就是高度强调了政府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体现了行政民主推动政治民主的意向,也标志着行政改革发展已经从量的要求转向质的突破,从重视形式转向重视内容的调整,从表面层次转向深度层次。

查看全文

行政判决书改革论文

内容提要:现行行政判决书样式由于其制度、法律层面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行政判决书改革应该遵循判决书的固有规律,以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从立法上对行政判决书进行必要规范,从制度层面重构行政判决书的结构模式,并注意借鉴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文书结构、诉辩内容、证据写作、判决理由等方面提出完整而具体的制作要求,以体现行政判决书的基本法律价值。

关键词:行政判决;制度;立法完善;合法性审查;证据;判决理由

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审理终结后就实体问题做出的书面处理决定,行政判决书样式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由于多种原因,原先相互适应、配套的“行政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文书样式”之间发生了诸多矛盾和不协调现象。同时,现在行政诉讼中由于借鉴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对行政判决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行政判决书改革的角度,结合存在的问题,围绕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这一中心,提出了重构行政判决书结构样式、完善判决书立法内容的建议。

一、制度和法律层面的缺陷

(一)诉讼法中有关行政判决书的规范既不直接、也不完整

相比较而言,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对判决书的规范就比较具体。特别是民事诉讼法第138条专门对民事判决书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制作要求做出指导性规定。而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行政判决书的规范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的规范相比,呈现出严重的失衡。行政诉讼法中第58条提到“判决书”三个字,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上诉事项,而非为了规范判决书的内容与结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几处提到了“行政判决书”(如第83条、第85条),旨在说明行政判决书的效力,并且是同“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调解书”捆绑在一起的规范,并非对行政判决书内容和制作要求的规范。诉讼法的立法缺失,使行政判决书缺乏指导性的法律依据,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判决书的证明力和公信度,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最终体现。

查看全文

行政改革权分析论文

我国的行政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范围内,对行政机构的法律地位、行政权力、管理职能、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行为规范的调整和变革。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但与预定的目标均有很大的差距。对此,理论界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笔者认为,在所有的这些讨论中忽视了行政改革过程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即行政改革权问题。行政改革涉及到行政机关与党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的内部设置、行政机关的运行等一系列问题。不同问题的位阶不同,因此,改革权的归属也就不同。这样,才能确保行政改革的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

有学者把我国建国以来所进行的多次行政改革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以前的摸索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从改革的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到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基本上是靠经验指导的,改革的成效不大。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的政策和科学理论指导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依据1988年国务院提出通过的“三定方案”进行,改革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第三阶段是90年代至今的法学和科学理论指导阶段。一方面,行政管理学等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指导行政改革的进行;另一方面,开始认识到法律,特别是宪法、组织法对改革的规范作用。但是,行政改革权问题始终未能引起人们的注视,以致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甚至混乱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关系处理不当,导致以党代政行使行政改革权。我国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这确立了党在行政改革过程中的领导地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党政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因为,党在改革中的作用应该是依法对行政改革进行指导和监督,而不是包办和替代。但是,实际上党组织不经法律程序干预政府行政改革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不经法律程序在改革中强行干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以党的决议代替政府的改革决策等。同时各级党组织也一度设立了与政府部门重叠的工作部门,直接指挥和管理行政改革事务,形成党政两套机构共同领导行政改革、共享行政改革权的局面。既削弱了党对改革方向的总体领导和对改革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又使各级政府应有的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延误了行政改革的进程。此外,我国实行的是党管干部的原则,各级政府领导的使用,由党委决定。这样,在改革中,党实际上通过对干部的任免间接支配着行政改革权。因此,党政不分对于行政改革权归属的合理划分极为不利,不理顺二者关系,改革难以顺利进行。

2.行政改革权的行使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制约。在行政改革过程中,立法机关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对行政改革权进行界定、划分及确定其归属。因而,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改革权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使行政改革权的行使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极易导致行政改革权的滥用。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具体分析如下:

(1)行政改革的首要价值目标就在于建立一种更合理的秩序。因此它必须首先考虑建立一套行政改革权运行的规则,以防止行政改革权的失控。如果行政改革权无规则、无秩序地运行,势必对人民、国家和社会构成威胁。而我国目前行政改革权的运行正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作为规范和控制行政改革权最直接、最有力的行政组织法还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为:1)基本的行政组织法中未规定行政组织法定原则。既没有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这一法治原则,又没有明确授予行政机关对行政组织的规制权限,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改革权设定机构和职权的许多行为都缺乏法律依据。行政改革中,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各自权限的作用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人大对行政改革的介入权很小。2)行政组织法体系不完善。我国行政系统是由纵向不同层级和横向不同部门的各种行政机关组成的,特定的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权限各有特点,我国现行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织法过于单一,规定也过于原则性,因而无法对不同类别行政机关的设置和职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恰恰是明确行政改革权的归属所必需的。3)现行许多关于行政组织的立法层级偏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涉及国家机构的立法应由全国人大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制定和修改。如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等重大事项,其变化与否,如何变化,决定权应在人大。然而事实上在国务院组织法中没有做出类似规定。而只是由国务院了一个《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来决定此类问题。这种立法层级显然偏低,把本应属于立法机关的改革权,拱手让给了行政机关。

查看全文

行政管理改革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查看全文

公共行政改革论文

一、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含义

(一)现代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

当今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影响同一时期的行政法及行政法学的发展。“行政法在任何时候都是与当时流行的国家主导理论直接相关的”[3]。在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理论是服务行政理论,管制行政理论已被取代,理论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政府职能将会得到全面发展。新的公共服务理论理念的引入,使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新的公共服务理论要求政府:其一,政府的职能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能理解为“顾客”,是主动关注公共利益具有一定权力的公民;其二,社会管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政府的管理手段也逐渐从行政型向法律型和经济型为主转变;其三,多种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管理型行政到服务型行政,管理的理念在发生转变,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是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和出发点,所以,需要在不断提高对服务型政府行政认识的同时转变政府行政职能,重新研究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确立政府的职能。

(二)现代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含义

政府体育行政职能是受原生性职能影响的一种再生性职能,它源于社会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是相对稳定的一种动态平衡。政府新的体育行政职能再生,而原有的部分职能返还给社会,通过一个动态过程逐步形成社会体育管理需求与政府体育行政的相对平衡。政府的体育行政职能源于社会,随着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使政府的体育行政职能随之发生转变。目前,政府的体育行政职能中有一部分要调整变化,有新增政府体育行政职能,也要减少部分政府体育行政职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减少的职能由非政府体育组织承担,但要依据非政府体育管理组织的成熟度,不能盲目地一刀切。社会环境条件好成熟度高,就释放部分政府体育行政职能,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对于社会或市场能有效解决的,应放给市场和社会。政府释放部分体育行政职能,同时又再生了新的政府体育行政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在释放体育行政职能的同时,要理清自身的职能,不能出现释放不够、再生过分的局面,形成行政职能沉积。具体地讲就是,政府释放了部分体育行政职能,成立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其目的是释放部分政府职能,逐步返还职能于社会,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在多年的实践中并没有理清自身的职责,并逐步发展成“二政府”的局面,并且在项目的推广方面职责不明,主要工作体现在经营奥运项目上,而项目自身体育文化的发展弱化。当今,服务行政的理念推动我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发展及行政观念的革新,从而导致政府职能含义的变化,致使政府体育行政职能内容需要重新界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在不断地增多,这就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自身体育价值取向的定位,确定应当承担的职能,履行政府行政职能上的义务。所以,服务行政理念要求政府体育行政职能有三重含义:一是新的体育行政再生职能。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体育需求增多,社会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出现,就再生出必须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二是在政府体育行政中政府不能也不应该是全能的,政府要考虑自身的能力,摆正自身的位置,下放部分权力,服务公民。三是政府在确定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及供给的方式,承担本国体育全局发展宏观调整的重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体育行政职能受政治职能的影响极大,政府体育行政职能占据了体育管理的大部分空间,也就是政府集决策与执行于一身,这也是因为新中国成立时间短,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但随着今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就要求政府让空间于社会,将体育管理的部分公共职能返还于社会,同时又要承担社会产生的新的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职能,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政府体育行政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调整政府体育行政与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关系,在市场逐步成熟的基础上,把部分权力返还给产业,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重点应该放在市场不能做和做不好的地方,切实把政府体育行政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规范监督体育市场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上来,以推动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向前发展。二是调整政府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关系。在非政府体育组织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逐步下放转移部分权力,发挥非政府体育组织管理的积极性,而政府体育行政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办好非政府体育组织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难点是如何把握社会环境条件发展的成熟度问题。释放政府体育行政职能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撑,如果社会环境条件的成熟度把握得不好,就会出现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这时政府又会向社会体育领域伸出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环境。所以体育行政职能转变是长期的问题,总是在释放、再生、释放再生中寻找平衡。

二、政府体育行政职能转变中的几种关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