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8:07: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性行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校教师应答性行为探究

一、肢体语言的应答性行为较简单、直接

“摇头不算点头算”、“情于内而形于外”,点头、微笑、做手势等可以直接表达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例如教师认可学生的回答,可以“点头”表示同意;有赞赏、鼓励的意思可以“微笑”;起立、坐下、停止等可以用手势来表达。但有的简单的肢体语言却蕴含深刻的丰富的内容。如我近日在教授《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讲到孔子在子路“率尔而对”后“哂之”(微笑),这“哂之”就是含义丰富的、意味深长的应答性行为:孔子见子路不假思索就匆忙地回答,这般的不谦让,所以就微微一笑,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看来孔子是不太满意这样的答复的,可见孔子是一位很高明的老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语言理解能力,所以对他们不宜采用过多的肢体语言。而应该较多地使用言语表达,使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言语表达的应答性行为较复杂、多变

1.接续应答体现教师的教育素养。接续,用语文教师的习惯说法就是“接话”。一个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学习活动,能否用适当的语言予以指导,就体现了其“接话”水平的高低。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问题,教师都能“接住”学生的话,进行引申、转换、生发或推进等,这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这种素养来自于丰富的教学经验,来自于对教材的融会贯通,更来自于对学生发展的深刻了解与现代教育理念。简单化的接续应答如“对,坐下”、“不对。哪位同学来回答”,等等,只是一种简单判断,无助于学生语文学习与思维的发展。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上社会,所以他们更需要教师能对思维活动的合理性、准确性、明晰性、深刻性等作出分析和指导。而且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学习群体(全班学生),要考虑到教师的应答对于这个学生在这个学习群体中的学习与发展将会产生何种作用: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接话,就是基于这一考虑的策略性行为。另外,教师的接话,不仅是对“这个”学生的行为的反应,而且是对群体学生的一种指导。这就是说,教师通过与“这个”学生的对话,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不是集体学习,而是个别学习。

2.点拨应答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有的试图揭示思想的“火花”、思维的冲动,有的突如其来被要求阐述等,在思考尚未成熟而形之于言语时,自然会出现语言逻辑错乱或言语表达上的冗余、繁琐等问题。点拨就是教师的点化与拨亮。所谓点化,是教师针对学生不明晰、不透亮的发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予以提炼、概括,使之变得精当、明确。而拨亮是教师用一些引导性的话启发学生达到“悟”出自己发言中的问题所在,由此调整思维与语言。如笔者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行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学生列举了刘邦对敌方奸细项伯“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的言行,竟得出了刘邦“平易近人,尊敬师长”的结论。这与“善于权变”的刘邦有较大距离。教师点拨:“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是敌方奸细;刘邦这样做是真心的吗?”学生恍然大悟:是“利用”。原来刘邦很“狡猾”。

3.委婉应答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一般地说,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有不成熟是十分正常的,因此教师注重应答语言的委婉性十分必要。这样有助于培养、保护学生的自信、自尊。委婉应答,就是讲求教师应答的诙谐、幽默、婉曲,或是提供重新思考的时空,或者解脱言语不当的窘境,或者暗示问题解答所在,等等。委婉必然带来从容、豁达、坦荡、机敏,因而不仅是保护,更是培养、锻炼与提高。在《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听了曽皙描述的沂水春风图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赞同曽皙的人生理想,但没说理由,也没作评价。一来避免了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加于人,二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弟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受启发,自我领悟;表现了一位教育家的风范。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中考的失利,在语文学习方面往往不太自信。有的学生一站起来,不假思索就说“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尊重,让学生开口说话。如“看看页下的注解,读一读。”“刚才某某说了一方面,你再补充一下。”……总之,教师的应答性行为是教师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需要悉心研究、不断提高、逐步完善。

查看全文

青少年婚前性行为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

目的:探索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对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方法:对区12个街镇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匿名自填问卷抽样调查,与社区青少年进行访谈,开展关爱青春社区活动。发现近八成的社区青少年从不和父母谈起性方面问题;只有两成社区青少年反对婚前性行为;六成的社区青少年愿意和社工讨论交流青春期问题。结论:社区青少年有接受性教育的意愿,社会工作介入促进社区青少年获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性与生殖健康辅导咨询和其它服务,增强社区青少年安全性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改变为更积极、健康。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性态度、性教育、社会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社区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包括性文化素质的教育。而社区青少年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只有从研究其性文化的特殊性出发,才能结合我们的社会工作进行服务,使我们介入的服务有效。我们的视角就是从社区青少年教育、成长、发展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的学科范围是性社会学与性教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青少年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教育学、性道德与社会工作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干预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人口呈现迁移互动的新趋势,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界从多个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涉及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施暴者健全人格的形成,还会影响被施暴者的心理健康。为了减少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几率,笔者从家庭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深入探讨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以期提出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市;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到大城市谋求发展,只能将自己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交由亲属抚养,这就催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呵护,缺少父母教育,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黄艳萍和李玲的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1]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语言攻击侮辱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攻击儿童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影响施暴儿童本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据调查,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般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而被攻击的儿童也会尽量避开施暴儿童。由此可见,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儿童缺少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条件。如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导致其成年后难以适应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具有攻击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大多数可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2]因此,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的群体,分析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提出应对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是当下儿童教育的一门重要课题。

一、攻击性行为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一)对攻击者造成的危害

1.影响攻击者健全人格的形成

查看全文

艺术语言情感性行为

摘要:语言的使用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艺术语言也不例外。艺术语言作为发话人的一种情感性行为,蕴含着发话人的种种心理活动,本文通过对艺术语言进行分析,认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主要是发话人情感表达和语言审美的需要,同时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

关键词:艺术语言;情感;审美

语言的使用时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撇开生理活动不谈,要有效地使用语言,就必须像G·Miller所说的那样,要有五方面的知识。前三种知识与语言结构有关,即语音、语法和语汇的知识;而后两种则与心理学有关,一是理性知识,即说话人必须对他所生活和谈论的世界有所了解,还有一种叫信念系统,即说话人需要以此来评估他所听到的东西。艺术语言作为一种与科学语言截然不同的自然语言形式,是一种“活法”,它的产生不但牵扯到发音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能动的发话人的心理活动过程。骆小所先生(2002)认为,就思维形式而言,艺术语言的特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往往用情感逻辑来替性逻辑,它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不在于判断或推理,而是传情达意;它不是纯理性的、逻辑的或实证的,它提供的不是科学的陈述和说理,而是意味隽永的美;它不受线性逻辑的通讯性和叙述性约束,而是作用于人类经验与人类美感需要的自然性,它是发话主体自然创造的自然语言。据此,我们可以推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

交际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人们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语言也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艺术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反过来看,艺术语言的产生可以认为是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言者,心之声也”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在苏珊·朗格看来,一切艺术符号传递的都是人类的感情,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艺术语言传递的也是人的感情。艺术语言的产生首先是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它产生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外显化过程。由于人类情感是变化无常的,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使人们常常难以用语言直接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人们遂以一种超常规的语言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意象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之一,艺术语言中意象的基本内容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之间的统一。我们常常迫于某种压力或者说局限,采用托物的方式以言志,我们通过个人的认知,把意和象统一起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说明代于谦写的《石灰吟》:

查看全文

大学生性行为伦理分析论文

1大学生性行为的伦理规约

为了使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服从自己理想,使自己获得人之为人的幸福和价值。人类性行为需要一定的规范。婚姻关系就是直接产生于两性关系的禁例。一夫一妻制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此外,人的性行为本身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交配活动,人的性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不仅表现为能够认识、预见和调整自己的行动,表现为富有幻想和殷切的渴望。而且能使人的性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性教育的基本伦理观,把人类的身心两面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灵与身体之间的正确顺序。主张以真爱为中心的性行为。当性行为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并服务于心灵的目的时,便神圣化、理想化、价值化、尊严化、伦理化、道德化了。因此,在强调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需求满足的同时,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1生命价值原则

性行为不仅要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确保新生命的遗传素质的质量,而且要有利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性传播疾病。一部婚姻发展史就是对性行为的约束规范史。为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性行为方式以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行为关系,以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同时,从预防性病的角度来看。避免性行为导致性病传播是性道德基本原则。在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交往日趋频繁,原来散布于各个地区的不同性病,也随着人群的大流动而不断地传播蔓延。性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其中淋病、梅毒、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为了杜绝性病的传播和蔓延,就必须遵守性道德规范。事实证明,性行为的道德约束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

1.2尊重与相爱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区别于动物的性活动,就在于人类有超乎于动物界的思想与情感,因而在性活动中具有对异性的、尤其对特定的“某一个”异性的爱情,就成为人类性伦理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人对异性的要求不是简单地以自然方式、而是以复杂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以恋爱的方式使性欲人格化了,当性的快乐被爱这种精神因素所维系的时候,它就更高涨并且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持久性。另外。尊重原则不仅体现在对恋爱对方上,还体现在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尊。在恋爱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爱情去卑躬屈膝、牺牲人格,更不能以自杀、以性等方式去搏取所谓的爱情。其次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特别是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不可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甚至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死缠赖打。最后要尊重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行为不能仅顾自己的感受。而要考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对性行为可能产生后代的尊重。

查看全文

共产党员先进性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为了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公仆意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县国税局党支部制定印发了《国税系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行为规范》,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希望每个共产党员在工作中遵照执行。《国税系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为:

遵守党章,坚持党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入党誓言,铭记在心;立足岗位,发挥先进。

团结和谐,干群一心;作风优良,纪律严谨。

为国聚财,服务于民;执法执纪,公正公平。

查看全文

过失性行为量化罪行不利社会发展论文

摘要:既然间接故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大于过失危险行为,前者成立犯罪都需要现实的危害结果发生,那么后一类行为成立犯罪为什么就不需要危害结果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化,传统的工业社会与此相比只能相形见绌。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致险因子也不断增多,有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在刑事犯罪领域,有学者主张,我国刑法处罚过失犯罪以实害结果出现为原则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议借鉴国外惩罚过失危险行为的立法例,以此来更好地防卫社会危险行为。也有学者从社会危害性的量的规定性及刑罚目的角度分析了过失危险行为,主张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对此,笔者认为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尚有待考虑。

犯罪的本质系严重的社会危害行为,而过失危险行为尚未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的社会危害程度。过失危险行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并无实害结果发生。而刑法都是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并且要求处罚过失行为时还要有实害结果的发生。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恶性远低于犯罪故意,故为使过失行为达到犯罪所要求的社会危害性,立法者就从客观方面加以强调,要求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实害结果的发生,这样危害结果就成了限制过失责任范围的客观尺度。由此可以看出,对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动用刑罚予以规制,有刑罚贬值之嫌。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间接故意犯罪进行分析比较而看出,过失危险行为不应犯罪化。间接故意犯罪主要有两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可能击中他人持放任态度;(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危险行为很明显属于有诱发结果发生危险的行为,它和以上两种间接故意行为在整体的社会危害性,包括行为本身的危险性以及行为反映出的行为人的反社会性上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从对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危险行为的比较可以看出,单从行为本身的危险性来看,这两类行为可谓不相上下,但是从两类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分析来看,前者的主观恶性明显大于后者,前者所反映出来的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也绝对大于后者所反映出来的人身危险性。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间接故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过失危险行为的危害性,但是从来没有人否认间接故意犯是结果犯,即必须有实害结果犯罪方能成立。既然间接故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大于过失危险行为,前者成立犯罪都需要现实的危害结果发生,那么后一类行为成立犯罪为什么就不需要危害结果呢?若将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会危害性相当的两种行为,在构成犯罪的条件上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用刑罚惩罚过失危险行为人,有违刑罚目的。刑罚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一般预防以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为对象,而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的人本人重新犯罪。刑罚的制定及其适用必须以实现刑罚目的为目标,必须坚决反对纯粹为惩罚而惩罚的报应刑思想。即刑罚应仅适用于值得科处刑罚的、并且通过科处刑罚能获得预防犯罪目的的地方,否则就不应使用刑罚。据此,笔者认为过失危险行为不应作为犯罪行为处罚。因为刑罚目的在此将不会得到很好的实现。就过失危险行为来看,其实施主体一般是具有特定业务身份的人,这类主体在履行职责时一般也很清楚其所负责任重大,一般都会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地履行其职责,很少出现明知故犯的情况。但正如常言所说:“人有失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过失行为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为生活所必需的。同时据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并不是时时高度集中,由于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很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同时因为生理、心理疲劳必然导致记忆力减退、紧张不安、工作效率低下以及精神恍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过失行为也在所难免。若在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下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将会产生如下刑罚适用效应:(1)有悖大众的法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很可能会被当做恶法而不被一体遵循;(2)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被完全扩大化,将广大奉公守法的民众也纳入到一般预防对象的范围内,这是完全违背我国刑法的性质与刑罚适用目的的;(3)刑罚适用条件如此“简陋”,以至于高危行业中的每个人都随时面临着牢狱之苦,很多“经济人”将不会以此为业,这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刑法在此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4)从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对这类人判处刑罚也并不能收到预防其再次犯罪的效果。这类行为人主观恶性很小,对其执行刑罚本身就是刑罚的浪费,不符合刑罚执行的经济性原则,纯粹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特殊预防的目的也化为泡影,导致刑罚适用的无目的性。

对过失危险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虽然对谦抑性的解释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认识到刑法的补充性以及刑罚的昂贵性,明确要求限制刑罚的处罚范围。对实施过失危险行为的这类行为人,最主要的手段是批评教育,通过相应的培训提高其责任心与业务素质。也就是说,为防止行为人再次实施同类危险行为,最主要的办法是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通过教育就可以达到防止再犯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其实,赞成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学者也多认为,该类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很小,故对其应处以资格刑、罚金刑,最好不动用自由刑。针对过失危险行为我们也并不是放任不管,在行政处罚法及相应的行业规则中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可规定罚款、吊销执照等责任方式。

查看全文

大学生性行为的伦理规约

1大学生性行为的伦理规约

为了使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服从自己理想,使自己获得人之为人的幸福和价值。人类性行为需要一定的规范。婚姻关系就是直接产生于两性关系的禁例。一夫一妻制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此外,人的性行为本身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交配活动,人的性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不仅表现为能够认识、预见和调整自己的行动,表现为富有幻想和殷切的渴望。而且能使人的性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性教育的基本伦理观,把人类的身心两面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灵与身体之间的正确顺序。主张以真爱为中心的性行为。当性行为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并服务于心灵的目的时,便神圣化、理想化、价值化、尊严化、伦理化、道德化了。因此,在强调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需求满足的同时,有必要倡导基本的性伦理规约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1生命价值原则

性行为不仅要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确保新生命的遗传素质的质量,而且要有利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性传播疾病。一部婚姻发展史就是对性行为的约束规范史。为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性行为方式以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行为关系,以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同时,从预防性病的角度来看。避免性行为导致性病传播是性道德基本原则。在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交往日趋频繁,原来散布于各个地区的不同性病,也随着人群的大流动而不断地传播蔓延。性病是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其中淋病、梅毒、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为了杜绝性病的传播和蔓延,就必须遵守性道德规范。事实证明,性行为的道德约束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健康。

1.2尊重与相爱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区别于动物的性活动,就在于人类有超乎于动物界的思想与情感,因而在性活动中具有对异性的、尤其对特定的“某一个”异性的爱情,就成为人类性伦理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人对异性的要求不是简单地以自然方式、而是以复杂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以恋爱的方式使性欲人格化了,当性的快乐被爱这种精神因素所维系的时候,它就更高涨并且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持久性。另外。尊重原则不仅体现在对恋爱对方上,还体现在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尊。在恋爱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爱情去卑躬屈膝、牺牲人格,更不能以自杀、以性等方式去搏取所谓的爱情。其次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特别是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不可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甚至不顾对方是否愿意,死缠赖打。最后要尊重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其行为不能仅顾自己的感受。而要考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对性行为可能产生后代的尊重。

查看全文

幼儿攻击行为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新纲要指出,家园共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家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延伸基地,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幼儿攻击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幼儿园与家庭的角度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攻击行为;应对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自身利益受损时表现出不利于他人或物的行为[1]。近年来,国内针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约11%的学前儿童存在着攻击性行为[2]。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敌意性攻击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3],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相对于女性幼儿,男性幼儿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4]。攻击性行为作为幼儿诸多行为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不良行为,如不及时化解消除,则后患无穷,轻则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不利于未来优秀人格的形成,重则增加未来心理障碍与反社会行为的风险。幼儿攻击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不良行为后果,本研究重点关注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环境两方面带给幼儿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1家庭教养方式失当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家庭教养态度误导是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间接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5]。缺少监管与过多干预的被动教养方式没有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导致要么放任幼儿形成“自我中心”意识,要么过分压抑幼儿产生反叛心理,也将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婴儿早期的异常养育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家长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我权利”的教养态度也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形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让我们见证了榜样的力量,而“身教重于言教”的老话也告诉我们,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简单粗暴的育儿方法让幼儿有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此外,研究发现,隔代教养中祖父母“重喂养轻教养”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幼儿自信心不足,创造性不够与此阶段儿童内心自主发展的秩序感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出现[6]。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幼儿家庭环境是指幼儿家庭物质条件和家庭成员在日常交流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常见的行为与情感互动之总和[7]。父母间的互动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幼儿通过感知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来学习如何反应与应对外界生活事件[8]。研究发现,高亲密型家庭与幼儿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而母亲在婴儿期的控制性回应与缺乏积极情感关注增加了幼儿攻击性的可能[9]。1.2幼儿园教育环境贫乏是诱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合理,美化功能不足诱发了幼儿的潜在攻击行为[10]。墙面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社会性培养起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的“重认知轻社会”的片面教育功能忽视了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而墙面环境色彩的混乱搭配设计则加剧了幼儿烦躁不安的情绪,频繁更换的墙面环境更是增加了幼儿的不安全感等等均不利于幼儿良好人格的发展。幼儿园活动空间不足与玩具材料分配不够加剧了幼儿攻击行为。研究发现,幼儿园活动室空间密度不合理,不能供足够的儿童自由活动,玩具材料投放不足增加幼儿攻击行为的可能性[11]。中国幼儿园的自由活动场所通常安排在狭小的过道、走廊和空间密度小的活动室,成为引发幼儿攻击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齐、水平不高”的现状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12]。首先,“全面二孩”政策下幼儿教师配备不足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次,“二孩”政策下部分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不高,对幼儿缺乏爱心、耐心,甚至缺乏基本的尊重等加剧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再次,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贫乏,专业理念滞后与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做恰当的处理,也导致了幼儿攻击性行为。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浅谈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而幼儿问题行为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也给幼儿园的生活及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先天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有关。创设有利的教育及社会环境,是帮助攻击性幼儿进行矫治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环境教育模仿

一、幼儿的攻击性表现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我们去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比如人家正在玩玩具,他想要玩,他就一把抢过来,不知道应该说:“你给我玩一会儿行吗?”别人玩积木玩得正开心,他一脚就把积木搭成的房子踹倒了。一旦发生冲突,他就动手打人,不讲道理。有个孩子看到教师表扬悦悦,摸摸她的小脑袋,他也走过来,摸摸她的头,而后就在其脸上咬了一口。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悦悦很可爱。”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入园时哭哭闹闹的找妈妈,老师把她抱起来想哄哄她,她居然“啪”地给了老师一巴掌。

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活动和游戏时,比如:

1.排队活动时的“攻击性”行为表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