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7:24: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形象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形象建设

党建作风形象建设思考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由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是由进入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我们要从国际和国内、党外和党内、历史和现实等方面,来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活力,也使党的建设增加了新的活力。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在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制度等方面不可能一下子都适应变革的要求。因此,党必须从各个方面抓紧自身建设,增强适应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力量。

在当前形势下,抓党的建设,首先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注意抓住两条,一是要鼓励、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进程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二是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广大党员和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开拓创新和发扬优良传统,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大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党的建设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党才能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并充满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领导着十二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的大党,是一个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

查看全文

警察形象建设思考论文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关键词」警察形象,建设,思考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双管齐下,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本文拟就警察形象问题作一探讨。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查看全文

政府形象建设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从政府形象建设入手进行政府改革,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思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降低政策运行成本、提高效益取之不尽的源泉。影响政府形象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合法性、政府有效性以及政府识别性,而政府的传播能力则把三者有机整合起来。政府应努力通过互动的传播,实现合法性的构建,既注重通过持续有效的政策绩效来换取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也不忽视政府识别体系的建立,并坚持政府价值理念,最终走向理想政府。

[关键词]政府形象形象建设合法性有效性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置身于政府的管制之外。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的权能不断膨胀,它越来越成为一种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超级力量。“它拥有对其它一切人、一切组织或权利要求的权威,不会遇到来自于一个与之平起平坐的权利要求者的挑战。”[1]对于这个无法回避的庞然大物,人们既有不满,也有依赖。尤其在世纪之交,混乱不堪的金融秩序、严重的资源与环境危机甚至日渐失控的技术发展都使21世纪的前景模糊不清。人们对政府的失望和希望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多数人相信,一个好政府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发展所必需的。[2]改革尚没有适应这种变化以跟上时代步伐的政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3]但是应当指出,多数学者甚至政府自身更为关注的改革途径主要是机构的变更和职能的转换,而对另一个很有意义的角度——政府形象的建设却注意不多。事实上,一个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降低政策运行成本、提高效益取之不尽的源泉。

本文拟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形象建设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所谓政府形象,实际上是政府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知的混合物。如果把政府的客观实在当作政府形象建设的先决前提,那么应该强调,政府即使善意的作为也并不必然导致它所期望的好的形象效应。因为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不是绝对全面、客观的,而是他们的期待视野对政府作为的再塑造,而公众的期待视野既受自身素质的局限,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同样的政府作为,人们可以而且必定会对它做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在发达国家政府行政公开与决策民主就是衡量政府形象好坏的重要指标,而许多不发达国家的民众还在拥护或追求军事独裁,只要它能让百姓过上比以前好的日子。同样的理由,没有作为的政府不会凭空赢得宝贵的形象资源,它几乎是依赖于政府卓有成效的建设。

也就是说,政府的形象要靠建设,而政府在建设自身形象的时候,一方面要把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看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公众立场,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或改变公众的评价。

查看全文

干部作风形象建设讲话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省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统一部署,安排部署全市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工作。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市组织人事系统作风形象建设年,今天这个会议既是全市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同时也是作风形象建设年活动启动大会。刚才,明亮同志宣读了《关于在全市组织人事系统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形象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对作风形象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组织人事部门肩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其作风形象如何,影响全市干部队伍的作风,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从党和人民的要求看加强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最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此前,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树立和展示新时期组工干部“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五个方面的形象。1月31日,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四大新风”、增强“五大意识”,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2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动员大会,指出要在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继续深入治理“懒、散、假、贪”的问题,大力弘扬“四大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也相继对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了要求。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党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忧患意识,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愿望和要求,不仅明确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任务,同时也为新时期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市组织人事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作风形象建设活动。

查看全文

警察形象建设思考论文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民警察形象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关键词」警察形象,建设,思考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双管齐下,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本文拟就警察形象问题作一探讨。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查看全文

媒介建设论文:医生的媒介形象建设探索

本文作者:常慧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为了减少抽取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同时运用构造周抽样的方法,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很多,采取了以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在《陕西日报》和《三秦都市报》电子版搜索中,以“医生”为关键词进行新闻标题的检索,得到了可用来分析的新闻报道:《陕西日报》7条,《三秦都市报》25条。类目建构内容分析法的类目标准通常分为两大类,一为“说什么(Whatissaid)”类目:用以测量内容的实质部分,包括主题、方法、特性、主角、权威、来源、目标、标准、方向及价值等十类。二为“如何说(Howitissaid)”类目:包括传播形式、叙述形式、强度及策略等四类。[2]在说什么类目下以研究对象的特性为主,在如何说的类目下,则以其表现形式为主。本文所建构的类目包括:形象的呈现、报道主题、版面编排、报道对象形态、新闻来源。

新闻媒体对医生形象的建构出现了多元化与媒体的商业化不无关系,随着都市媒体的日益兴起,很多媒体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淡化了自身的“专业精神”和报道目标。因此,对医生的负面报道也不在少数。形象的呈现媒体对医生的形象呈现大致可以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受害者报道。1.正面报道媒体理当将医生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作为其报道主题,但是在当前的报道中,不同的媒体呈现的形象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报道主题只在比较严肃的党报中比较多。例如《陕西日报》的《“万名医生下乡活动”结硕果》、《扎根边疆的“马背医生”———李梦桃》、《“草根医生”范榜成》等等。要远远的大于都市报的《三秦都市报》,笔者认为这与二者的风格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党报要发挥引导积极舆论的功能,所以正面报道比例达到43%,而都市报是以商业化和利润化为前提来抓住受众眼球的,在正面报道上数量明显的少于《陕西日报》,在选取的样本中,正面报道比例只有28%。2.负面报道负面报道就是医生的冷漠、贪婪、自私和不负责任从而给患者带来伤害和痛苦的报道。不可否认,任何一个群体都会产生诸多问题,医生也包括在内,但是不同的媒体对其形象的构建容易对对象群体产生误导。此种现象在都市报中尤为明显,比如此次研究的样本《三秦都市报》负面报道达到56%。3.受害者报道在我们一般的认知中,在医患关系型中,受害者一般都是患者,但是《三秦都市报》中出现了医生变成了受害者,并且占到了8%,如《病人砍杀医生致1死重伤》、《中年男子提菜刀砍医生20余刀》,这样的报道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微妙。报道主题1.报道主题单一化通过对两份报纸的研究发现,对医生的报道只有两类:救死扶伤型和不负责任型。对于医生的生活的报道少之又少,《陕西日报》出于对模范人物的报道,对其感人事迹进行报道,对医生的现实生活报道只有一篇《“医生”这个职业真是“苦”》。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三秦都市报》报道主题的单一化,在选取的样本中没有对医生的真实生活进行反映的报道。2.对乡村医生的报道太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村民变居民,再加上都市市民也想了解乡村的鲜活信息,而城乡结合的居民也渴望知道市民的生活,但是都市报的题材缺乏这方面的报道。《陕西日报》对乡村医生的报道比例是57%,而《三秦都市报》只有一篇《乡村医生28年溜索横跨怒江为村民治病》,笔者认为,农村报道也是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报社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放弃农村报纸市场。版面编排通过版面编排可以看出报纸对医生形象的塑造是否重视。《陕西日报》在版面排版上多是以整个版或1/2版进行报道,而《三秦都市报》多是将报道放在A2版“速读”版面或者“时事新闻”版面,一般版面都很小,但是对于本地关于医生的报道会用较大篇幅,笔者认为这可能是都市报区域化的缘故。报道倾向新闻标题是对一条新闻的概括,也是记者报道倾向的一种表现。笔者在文本研究中发现,记者在报道中还有一个误区:对医生和患者的态度截然不同。如果受害者是患者,标题词汇直指医生,而如果医生是受害者,则只是轻描淡写。例如《三秦都市报》报道的《病人上吊值班医生视而不见》、《医院着火医生逃麻醉病人身亡》、《老人治眼疾术后丧生手术同意书遭医生篡改》、《医生拿药商回扣反贪人员抓现行》、《这医生资质不够居然还敢看病》、《医生“冷血微博”等我下班再死》,标题中的“视而不见”、“逃”、“篡改”、“现行”、“冷血”这些词语,直截了当地斥责医生的道德,而在报道医生受伤时,标题是《病人砍杀医生致1死重伤》、《中年男子提菜刀砍医生20余刀》,在字眼里看不出一点同情心。这样的报道容易导致另一种倾向性:让不知情者迁怒于医生和医院,无形中给医生施加压力。这样的报道越是煽情,越是给医生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新闻来源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方面来源于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和措辞,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新闻的来源。比如,在一个医疗事故中,一般都是患者描述事件,记者为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证实事件的真实,去采访相关目击者或医护人员。而在最后的报道过程中,由于信息大多来源于患者,因此在新闻中说话最多的就是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有些记者为证实事件的真实和生动形象,会直接引用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语言来作为“卖点”。例如《三秦都市报》报道的《男子因手术费不够手指缝好后被医生拆线》,文中引用了:“要么交钱,要么拆线!”就这么一句话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医生。作为党报的《陕西日报》在几天后发出评论《该谴责的不仅是“拆线医生”》,认为这件事医生负有丧失医德的责任,但另一个重要的责任人是小曾所在的饭店老板,如果他能及时给患者交上工伤保险,那么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所以新闻来源对于媒介形象的呈现和建构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不同定位的媒体报道中所呈现的医生媒介形象定位与其核心受众密切相关。[3]党报的受众以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为主体,有着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一些省级、市级单位还有自己的机关医院,享受着普通老百姓难以企及的医疗福利。在这样的保障下,民间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这一群体而言影响不大,他们对多年来医疗改革导致的变化并没有切身感受,因此,他们更认同医生精英化、权威化的形象定位。与党报所传达的官方声音相对应,都市报所打造的医生媒介形象则更接近于民间认同。都市报的核心受众是广大市民,是一个对医疗改革之痛有切身体会的群体。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医疗费用买单,看病是难还是易,是贵还是贱,都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对医生形象的认同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公众顺从于医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对于“医嘱”总是不折不扣、小心翼翼地完成,完全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由医生掌控;另一方面,他们并不信任医生的道德素质,潜意识里总有会被欺骗的感觉,医患关系极度紧张。这种程式化的思想也影响着都市报在塑造医生媒介形象时的客观性,导致记者在报道中往往站在患者一边,倾向于选用对医生不利的线索或角度,[4]来验证受众的原有观点,给受众呈现出他们更乐于相信的结果。

在我国,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它对医生形象的呈现是代表官方的认同。但在当今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都市报异军崛起,对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舆论的监督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绝不只是党报的职责。所以,媒体对医生的平衡客观报道需要一个过程,媒介作为社会的纽带,应该整合和加强各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查看全文

银行形象建设工作汇报

中国银行××支行现有在职员工138人,下设“四部一室”、9个分理处及4个储蓄所。几年来,我行在形象建设中,以塑造现代文明银行形象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于1995年10月获得省级文明系统称号,先后在全省金融系统获“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连续几年被市里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依法治行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二OO一年被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事务调查中心评为全省金融系统“人民满意服务单位”,今年上半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行业形象建设先进单位”。

几年来,我行坚持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努力塑造中行社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我行信誉的保证,我行从塑造四个形象入手,实现了以形象建设促进企业文明建设,以形象赢得客户,赢得存款,赢得效益,从而实现了以形象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内在形象

我行党支部成立了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都要进行4次学习辅导。组织全行党员及广大职工系统学习中央及金融工委提出的“三讲”及“三个代表”思想、邓小平理论、新党章及有关法律知识,行内设立了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

1.为配合员工学习,行里积极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每年都为员工购买学习笔记本,要求有学习有记录,行里半年抽查一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取以部门为单位选择重点学,根据部门性质选学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为员工讲解法律知识,几年来多次请省行法律事务处领导以及市检察院、公安局领导来讲法制课,并召开了法律案件分析座谈会,对与会人员提出的涉法问题当即解答,收效很大,通过这些措施,使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法制意识明显提高。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行把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当成形象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工作来抓。我们把这项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齐抓共管,形成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具体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局面。制定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推动反腐斗争深入开展的行动方案”,“纠风十不准”,“勤政兴廉若干规定”、“法律规范二十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行层层建立了反腐纠风工作责任制,市行与基层科室及各储蓄所签订了承包责任状,实行逐级担保,无人担保的职工下岗学习,使全行上下人人都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公开了承诺内容,设立举报箱,我行有针对性地确定领导干部、重点岗位、重点问题三个重点,集中治理。为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我行每年召开两次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专题查摆领导干部廉洁问题,重大事情由党支部集体决定,对重大岗位我们坚持“一查二访三岗”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各专业岗位进行轮换。

查看全文

交通运输形象建设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增强执法形象建设工作,促进我市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依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市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围绕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交通法制环境。

二、主要目标为加快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交通法律意识,营造诚信、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提高交通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交通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交通综合执法、公路路政、道路运政和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等行政执法领域为重点,实现“四个统一”:统一执法标志、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工作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通过加强执法形象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执法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增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交通法规。要进一步加强《公路法》、《道路运输条例》、《公路管理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等交通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干部职工交通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推进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入学习宣传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增强各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树立执证为民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查看全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形象建设透析

摘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公共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危机使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玉树地震应急管理为例,提出政府及其官员只有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增强行政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形象和谐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政府在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政府形象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直接反映出政府的行政理念、风范和执政能力,是政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各类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维护并更好地建设政府形象,是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社会政府形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与日俱增,各类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公共危机的特性和政府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体现了政府的形象。政府能否在突发危机的压力下有所作为,使公众利益的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少,使动荡不安的局面实现新的平衡,是对政府能力和自身形象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新形象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政府形象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以玉树地震应急管理为例

查看全文

干部作风形象建设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省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统一部署,安排部署全市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工作。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市组织人事系统作风形象建设年,今天这个会议既是全市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同时也是作风形象建设年活动启动大会。刚才,明亮同志宣读了《关于在全市组织人事系统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形象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对作风形象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组织人事部门肩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职责,其作风形象如何,影响全市干部队伍的作风,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从党和人民的要求看加强干部作风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最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此前,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树立和展示新时期组工干部“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五个方面的形象。1月31日,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四大新风”、增强“五大意识”,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2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动员大会,指出要在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继续深入治理“懒、散、假、贪”的问题,大力弘扬“四大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也相继对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了要求。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党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忧患意识,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愿望和要求,不仅明确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任务,同时也为新时期加强组织人事系统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市组织人事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作风形象建设活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