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6:23: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行为经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腐败行为经济学探析论文
【摘要】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腐败行为经济分析对策
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时就已产生。关于腐败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给腐败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是这样来定义腐败的,“腐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美国经济学家A·谢莱法和R·韦欣尼则把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出售政府财产”。国际基金组织把它定义为“滥用政府权力以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特殊经济行为。学术界对腐败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地剖析,然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腐败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进行解析,发现腐败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公职人员社会角色的双重性
行为经济学发展探析
[摘要]行为经济学由于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提出了挑战,在兴起之后就一直受到关注,频频被用于解释相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就从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出发,进而论述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延伸理论,并展示了行为经济学被借鉴来解释现实中一些传统经济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延伸行为金融
一、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其主要观点综述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则舍弃了,并把其简化为一个个的点或一条条的线。人也成为了“扁平的人”。但是,不少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完全理性人假定搭起的优美的理论大厦无法通过检验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也无法观察到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因此更无法来解释许多人的经济行为之谜。这种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转变。莱布森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行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行为论者并没有抛弃主流理论,而是赞同其注重理性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他们坚持对这一理论加以修正。他们认为,经济人也对具有偏见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毁灭的行为和种种其它人类缺陷和长处做出反应。行为经济学理论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对传统假定进行修正。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马修•拉宾(mattewrabin)及已故著名行为经济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tvesky)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富有创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概括来讲,行为经济学主要就是:预期效用理论;偏好的一些典型特征;偏离理性的特征分析这三类代表性观点。
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延伸范围及领域
腐败行为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腐败行为经济分析对策
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时就已产生。关于腐败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给腐败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是这样来定义腐败的,“腐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美国经济学家A·谢莱法和R·韦欣尼则把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出售政府财产”。国际基金组织把它定义为“滥用政府权力以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特殊经济行为。学术界对腐败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地剖析,然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腐败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进行解析,发现腐败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公职人员社会角色的双重性
行为经济学对共享单车信用监管的反思
摘要:共享单车作为能够良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兴互联网共享出行模式,快速占领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市场,受到广泛认可。然而,作为新兴事物,以违规使用为代表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本文使用行为经济学分析共享单车使用不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立信用监管机制,调动使用者和企业自身监管的能力,而不是过分依赖见效较慢、存在滞后性的政府部门监管。
关键词:共享单车;行为经济学;信用监管;违规使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市政公共单车服务得到扩展,以私营企业为主要资金和技术提供者的共享单车突破市政公共单车有桩式的限制,以无桩模式极大提高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所能提供的产品完整性,使用便利性迅速得到发展。共享单车作为深入人们生活的最根本共享出行模式,为长期困扰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即通勤者使用市政公交系统如地铁或公交到达站点后解决通勤目的地与站点间可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然而,在作为新事物出现的共享单车发展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外部性问题,诸如乱停乱放、私自占用等违规使用现象,降低了城市出行效率和城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城市治理新问题[1]。为了共享单车可持续性发展,更充分发挥其便利性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各方都极力解决上述问题。主流观点主张由政府出面规制这一自下而上发展出的自由市场乱象[2],然而也有观点指出政府监管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共享单车迅猛发展的态势,而能够同时调用多方力量的信用监管可以通过用户间举报、监管和行业间监管相结合,使用积分记录和价值诱导,实现共享单车乱象的有效治理,而这一机制正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长期缺乏的市场力量[3]。
本文使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共享单车市场用户使用行为乱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反思,证明和思考信用监管机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1概述共享单车市场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国外,荷兰最早推出了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由此西方学界开始了对共享单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共享单车由政府免费提供,但由于缺乏管理,失窃、损毁严重等问题不得不暂停。直到1995年,丹麦首先推出有桩式公共自行车模式,使公共自行车统一管理、定点停放,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才得到大幅改善,有桩公共自行车的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共享单车的管理越来越智能,GPS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共享单车的定位服务中。与此同时,随着私家车数量增加,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公共自行车系统[4]。近年来,我国开始引进并发展共享单车。早期我国共享单车主要由政府出资建立,并统一管理,所有权归属于政府。随着共享单车租赁的出现,共享单车管理模式开始转为私人企业承包,不再由政府统一管理,共享单车市场在我国并未非常火爆。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共享经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OFO、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以“扫码即骑、无桩停放、按时收费”的新型共享单车,成功将共享单车的发展推向高潮,这一新型共享单车模式得到迅速的普及并开始向海外输出。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共享单车的模式也并未完全解决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共享单车损毁、丢失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5]。
腐败行为经济学管理论文
摘要: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腐败行为经济分析对策
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时就已产生。关于腐败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等都从不同的角度给腐败下过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是这样来定义腐败的,“腐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美国经济学家A·谢莱法和R·韦欣尼则把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出售政府财产”。国际基金组织把它定义为“滥用政府权力以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特殊经济行为。学术界对腐败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地剖析,然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腐败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遏制腐败行为的具体对策。
一、腐败发生的相关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进行解析,发现腐败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公职人员社会角色的双重性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受众对象因其成长大环境的影响,更要求这门课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仿真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公选课;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
仿真教学模式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作为高校公选课,受众对象大都未非经济学专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1.1课程的生动性
高校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公选课主旨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因此,公选课除了保证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外,还必须保证课程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黑板板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行为经济学》是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理论为一体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也有很强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比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理论”等章节,都脱胎于身边真实的案例,如果只是传统的板书加单一方向传授,学生会觉得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学模式,学生有真实的内心反应,就会对相关理论感受深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课堂上就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为经济学对公共图书馆的启示
摘要:公共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建设不仅受制于各项物质性投入,还受到开展这项工作的人的影响。行为经济学关于人的“有限理性”的研究,对于分析馆际合作中计划执行的前后不一致性、文献的不完全可替代性及合作中的公平偏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馆际合作应更加重视决策程序、公平偏好、损失规避等因素。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个体;有限理性
图书馆事业的顺利运行,不仅取决于国家及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各项投入,还受制于开展这项工作的人员因素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解释人们在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选择行为及其对市场运行的影响时,往往简化人们的行为,将“人”假设为“理性人”。按照“理性人”假设,人们在进行决策时,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信息,坚定地执行各种计划,并在决策时只关心其自身的收益。然而事实上,现实世界由一个个“个体”组成,他们总是力图做出“理性”的选择,但是也受制于周边环境、个体情绪等等因素的限制,且在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努力、公平等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Thaler)将人的理性的“有限性”整合到经济分析之中,从而推动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2017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泰勒时称,“泰勒的研究使得经济学更加人性化”。行为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人们的行为偏差及其对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的影响,所谓行为偏差,即不符合“理性人”假设的行为倾向。对于图书馆工作者而言,有限理性的行为就是在给定的工作要求与工作量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精力、时间投入组合换取自身工作内部或外部的效用。
1有限理性的行为倾向
1.1计划执行的前后不一致性。行为经济学的第一种假设是有限理性导致的计划执行的前后不一致性。人们需要在当前与未来之间进行权衡,传统理论解释的逻辑基点是理性人假设,即人们在制定了长期计划后,能够严格执行该计划。但是,行为经济学却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常常表现为前后不一致的特征。比如,出于对图书馆文献的保存以及更好地使用,国家在1985年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带领各馆一起开展文献抢救。在该项目启动的早期,各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参与欲望非常高,且陆续共同制定了善本古籍、民国报纸、民国期刊、民国图书等多类珍贵文献的抢救拍摄方案。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馆将文献保护的重点从缩微转变到数字化方向。近年来,国家“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这一定位的热潮,让更多公共图书馆将工作重心从文献保护转为文献开发和利用。这说明,馆际合作中的人们并不像理性人假设的那样具有无限的理性,相反,现实的决策往往受到外部、内部环境的影响,人们经常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原有计划。1.2文献的不完全可替代性。行为经济学的第二种假设是人们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物品的不完全可替代性。按照理性人假设,人们对钱或其他有价值的物品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譬如一个人手中的钱,不管是劳动所得还是中彩而得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人们对于它的态度却并非如此。比如两家公共图书馆拥有同一种文献,通过缩微技术拍摄这种文献所需成本仅为一位工作人员一周的工作时间(约1000元),其他成本基本忽略不计。那么,应选择拍摄这种文献并提供服务,还是等待另一家馆拍摄后再购买胶片呢?仅从支出和收益上看,先拍摄的馆首先获得该文献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后拍摄的馆由于是采购所得,仅能得到部分使用价值(阅读),前者的支出更少,收益更多。但在实际中,更多的公共图书馆会选择后者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的反应更为敏感。对于作为珍贵馆藏的古籍文献,从外部买入缩微胶片,这是一种收益;而将其拍摄为胶片并共享或出售,这是一种损失。由于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的反应更为敏感,对失去的东西要求的补偿要远高于获得东西时的支付价格。面对文献的收益和损失,远非等价交换,即许多文献,尤其是古籍文献,并不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这种行为倾向在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中十分明显。1.3合作决策中的公平偏好。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人们在进行决策时,考虑的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制定决策,不仅会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公平。行为经济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独裁者博弈”案例。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你要与班上另一位同学匿名分配20美元,有两个选择:A.自己留下18美元,给那名学生2美元;B.平均分配,各分得10美元。研究者发现,有74%的学生选择了B。这表明,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最大化其自身的收益,即使在匿名交往而无需考虑声誉的情况下也一样。“独裁者博弈”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们有时会放弃自己的资源或自利,去选择相对公平的方案。行为经济学揭示了人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公平偏好的三个特征:一是即使在匿名和不考虑声誉的情况下,有些人仍然会公平对待其他人;二是有些人会放弃某些资源去惩罚那些使其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三是有些人愿意放弃资源去惩罚不公平的行为和违反规范的行为,即使不公平的行为是针对其他人的。那么,这些实验的结果能否推广到现实生活中呢?几美元的放弃与选择,与几千美元、几万美元甚至更多价值的放弃选择,能否一致呢?在个人资源与公共资源面前,人们的取舍,又是否具有一致性呢?在馆际合作中,无论一家单独制定方案,还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制定方案,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公平”的偏好,都是必须不能忽略的因素。行为经济学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是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实证基础,它可以用于设计更有效的公共图书馆馆际合作资源建设体系。
2馆际合作的影响因素
信用的行为经济学分析论文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非理性决策行为经济学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行为经济学由于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领域,从而修改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范式。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一些非理性因素,据此认为由于可得性造成的偏差、由于锚定现象造成的偏差、以及由于“小数定律”造成的偏差,都会让旅游者在旅游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旅游者旅游决策
旅游决策是指一个旅游者或一群旅游者(如家庭等)通过仔细评估一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的各种属性,理性地选择最能清楚解决可察觉需求的其中一种,同时使花费的成本最小。传统微观经济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确定各类旅游选择与进行各类旅游决策的理性因素。然而,旅游者的这些决策行为既具有理性成分,也具有非理性成分,因此,非理性因素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是对传统微观经济学的重要补充。本文就是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下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消费与决策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以期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决策
对于行为经济学来说,大脑的四个方面很重要:第一,有限理性,即大脑及其各模块的有限信息处理能力;大脑富于感情和感觉,是一个可估价的程序;有几个行为规律将影响制度的绩效;大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类在不断地学习。大脑的两个特点决定了人们行为与决策的范围。一个特点是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人类行为富于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具有一定的限度。通常人们的行为过程具有理性,并利用了各种推理能力,但需要了解的是,从考虑俱全的角度来说,它们实质上是不可能理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大脑的各个模块,即大脑的不同组成部分具有某种独立地影响人类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大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且内部不一定是一致的。
在心理学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分析,对人类的实际行为(特别是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于1979年在大量社会学、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展示人类决策行为复杂性的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为行为经济学奠定了新的决策理论框架,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了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都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了期望效用理论。他们另一项杰出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假定的那种理性发生系统偏差的机理,形象地说就是人们在做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对行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论文
[摘要]行为经济学由于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提出了挑战,在兴起之后就一直受到关注,频频被用于解释相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就从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出发,进而论述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延伸理论,并展示了行为经济学被借鉴来解释现实中一些传统经济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延伸行为金融
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及相关原理与现实的偏离,催生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分支学科,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效用最大化和均衡产出等标准经济理论内容构成了挑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市场竞争行为、劳动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有利于解释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
一、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其主要观点综述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则舍弃了,并把其简化为一个个的点或一条条的线。人也成为了“扁平的人”。但是,不少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完全理性人假定搭起的优美的理论大厦无法通过检验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也无法观察到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因此更无法来解释许多人的经济行为之谜。这种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转变。莱布森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行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行为论者并没有抛弃主流理论,而是赞同其注重理性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他们坚持对这一理论加以修正。他们认为,经济人也对具有偏见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毁灭的行为和种种其它人类缺陷和长处做出反应。行为经济学理论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对传统假定进行修正。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马修•拉宾(mattewrabin)及已故著名行为经济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tvesky)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富有创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概括来讲,行为经济学主要就是:预期效用理论;偏好的一些典型特征;偏离理性的特征分析这三类代表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