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5:01: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形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判断形态转换技巧
一、形态分析三要素
无论是反转还是持续形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都可视为一种力量的凝聚,形态完成之时可视为支点,而后市的运动幅度或量度幅度则是释放已凝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反转形态的方向不会改变,即便充当持续形态也不例外,如头肩整理,由于持续形态出现在一段趋势运动之后,方向多与原趋势反向,且两者夹角一般会略小于度,但不管哪种形态,分析时都离不开对时间、波幅或落差和成交量的分析,即三者就是形态分析的基本要素。
二、一种形态组成另类形态的一部分
持续形态充当反转形态的一部分,如三角形在圆形、头肩和双底等反转形态中,往往表现为突破前的蓄势整理,或突破后不久的整固;反转形态充当持续形态的一部分,如圆形经常充当双顶(底)、三角形等突破前的最后一次局部反转。
三、形态出现重要的变异
绝大多数都会存在一些变数,如原水股份年月日突放巨量上攻,短短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超过,之后一路缩量下调,其中最初构成下降楔形的外壳,但运行时间偏长,“毛刺儿”将形态变异为下降通道。而处于超强状态时,上升楔形也会充当中继形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且上破后多加速上行不意味着最后的上涨,如南山实业近期的走势。
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五形态论;三形态论;统一性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是内在统一的:从发端到成熟,其思想进程基本吻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其产生的一致动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点。我们应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纳入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有机整体中加以理解。
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所作的两种基本概括和理解。所谓五形态论,即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而三形态论一般是指“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人的全面性”渐次发展的思想。那么,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如何,哪一概括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本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在探讨中,有人推崇五形态论,认为它是马克思对整个人类经济形态演进过程的科学概括,在逻辑层次和理论根据上更为根本;有人则推崇三形态论,认为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是对五形态论的否定,况且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历史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因此,三形态论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复杂性,更能反映马克思的本意;有人则认为,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体系。
对于以上几种意见,笔者倾向于第三种。毫无疑问,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五形态论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运动和客观规律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性质)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样态所作的一种划分。而三形态论则主要是从人类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地位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演进为基本线索,以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的个性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所作的一种阶段划分。但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也是内在统一的。根据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并参考借鉴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进程的统一性
马克思五形态论的雏形见之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所有制形式”概念,并根据生产决定分工、分工决定所有制形式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社会经济形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认为历史上“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1卷),而“现代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由于无法消除异化现象而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第1卷)。在这里,尽管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还不够科学,他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初形态和未来发展还带有一些思辨和推断的色彩,但是,五大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已初显轮廓。
档案价值形态
一、为什么要区分档案价值形态
我国档案界一直有人对档案价值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张开森在《天津档案》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在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系》一文,提出一个公式: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保管成本,从而得出结论:“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价值;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肯定无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必定有利用价值”。其它相关论文还有周耀林的《档案价值层析》,吴祖鲲、吴桐的《论档案的功用和文化价值》,柳再义的《档案保存价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浅析档案利用价值的构成因素》,张斌的《论档案价值形态》等等。由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也认为,档案的基本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但笔者感到,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价值具体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张斌所指出:“我国档案界一直比较注意对档案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总结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憾:一是对档案价值形态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统一地、系统地把其作为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些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比较浅显,感性认识的成分居多,缺少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档案价值形态的研究推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除上述之外,区分档案价值形态对笔者来说,还有两点考虑。首先,我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是微观上,档案价值会因其相对性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价值结构、价值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性质、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内容也存在差异性的,某种档案此一时有价值,彼一时则无价值等。研究档案价值形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档案价值,进而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研究档案价值转化,需要实现分析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研究档案价值转化提供逻辑支点。档案价值转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对档案价值进行区分,并剖析不同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将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做好准备。
二、档案价值具体形态及其关系
1.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源流关系,可将档案价值从整体上划分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原始价值是源,从属价值是流,两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提出的。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承认,文件要能够成为档案,其产生和积累就必须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达到此种目的的价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价值。这就是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于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它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谢伦伯格的本意,谢氏认为,档案对于原机构的价值是由文件当初被产生和被积累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这说明档案的原始价值包括文件价值(由文件当时的作用大小决定)与档案的初始价值(文件产生机构积累的意义)两部分。而档案的从属价值是由其原始价值衍生而来的价值,表现为对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利用者的意义和作用。当档案不再被其形成者所利用时,并不说明此时的档案已没有价值了,实际上,档案的原始价值已转化为从属价值了,表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趋势。在我国档案界,通常把档案的原始价值叫第一价值,把档案的从属价值叫第二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指出:“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从双重性来说,档案时机关的作用,可称为第一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可称为第二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可见,档案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双重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过渡性。当档案由第一价值(原始价值)过渡到第二价值(从属价值)时,其价值发生了扩展,我国档案界称之为“档案价值扩展律”。其实,从实质上看,档案价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转化过程中。档案的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过渡实质上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向从属价值的转化。
设计素描形态表象研究
摘要:设计素描形态表象研究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对象以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具备的能力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修心与观察的课题研究目标,并设定表现主题和求真表现的要求。通过引导和氛围营造进行课题实践。通过形态表象研究课题实践,达到了修心与观察力培养,以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表现了物象和人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设计素描;观察;实践
在设计学类专业中,《设计素描》课程开设已有十数载,一线教学对于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关系,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模式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改革与探索,既有强调基本功的培养,亦有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更有极端做法认为,设计素描教学已脱轨现代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推翻重新构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专业一线教学十几年,上述阶段均有经历,每次课程教学亦有反复思考教学内容与方式,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大量探讨,毕业学生的学与用,用人单位的实践与发展等,从宏观角度认识到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在基本能力、设计理论、审美能力三大方面的内容极为重要;从微观角度感知到具体课题目标的清晰与执行落地才能构建较为良性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短期应用能力和长期发展文化底蕴。以下是设计素描具体课题形态表象研究的教学实践小结。
一、教学对象分析
形态表象研究课题是设计素描的第一个课题,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个专业基础课题。面对刚刚通过艺考踏入大学的学生们,对于其以往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具备的能力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进行一个分析。(一)大学前的教与学更趋于一种被动式、标准式的方式,受限于艺考规则和时间的关系,学生素描学习在于物象整体明暗关系和视觉效果的体现,形成了很多概念和技法,在较短的时间(一般是3小时)表现物象最好的视觉冲击力。缺乏对物象真实且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表现。短时间的习作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了较为浮躁的心态,坐不住,静不下心来观察研究成为普遍现象。(二)对物象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规则和惯性,物象的真实略有丢失,缺乏对物象潜心观察,让表现从属于规则与效果。自然世界万象,在不同时空关系下的细微变幻及其背后的故事,与人的关系,描绘者和物象产生的情感共鸣,这些更深层次的观察和表现受到了限制。
二、课题目标的提出:修心与观察
产品设计形态表征探讨
摘要:作为产品设计的物质显现形式和设计工作的重要构成,产品形态既是产品设计理念的物化载体,也是用户认知产品、明晰设计的重要途径与媒介。产品形态的表征达成与设计构思、产品属性、人的需求和相关系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是其区别于其他人造物的重要特质,亦是其依托学理广博、构成机理复杂与兼顾面广的诠释和体现。
关键词:产品设计;产品形态;表征
在认知科学领域,表征是指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1]。物质型产品的形态能够记载或表达两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另一种是体验,即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质地等。前者与产品形态的达成有关,后者则指向产品形态的表征。
1创造性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2]6。就物质型产品而言,形态的创造性表征是产品设计属性的构成要素与根本诉求之一,具体表现为形态呈现的新、奇、特等表象。需要明确的是,产品形态的新、奇、特表征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形态创造性的不同视角的诠释。首先,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3]121。产品形态的创造是“新、旧”事物的转化。基于辩证法,产品形态的“新、旧”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是“新形态”对“旧形态”从认同到批判的一种永无止境的“怀疑”和更替。产品形态“新”表征可以是由内而外的“洗心革面”,亦可是新瓶旧酒的“表面功夫”。虽然“计划废止”的形式主义设计观念为多数人所诟病,但追求流行和崇尚时尚的“喜新厌旧”心理却是不争的事实存在。落实于具体的表征架构,一般会包括依托新学理、运用新构思、选取新原型、采用新手段等。其次,产品形态的创造性表征还表现为“奇”。“奇”的营建主要涉及形态的构成机理、方法和形态实现特定功能的方式。一定时期与物质条件下的某一产品,其功能及实施方式是相对确定的。以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分析,功能及实施方式的确定便意味着产品基本构成形态的“圈定”,产品形态设计主要体现为“圈内形态”的“微调”,即“意符”设计,而“意符”设计的焦点便在于形态“提示”方式与能力的考量[4]14。基于此,产品形态的“奇”表征可诠释为形态“提示方式”的技惊四座和“提示能力”的事半功倍。再者,“特”亦是产品形态创造性表征的重要显现。作为与“新”“奇”意涵紧密关联的属性,“特”更多呈现的是形态满足功能具有的专有形式和给予人的迥异体验。哈佛大学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教授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的获得需具备一个特别的故事、一种独特的风格和一项特有体验等条件[5]。由此,产品形态的“特”表征强调的是特别构思引发的独特方式,关注的是过程及结果的特有效应,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感悟性。设计工作常表现出:创意构想的因人而异、功能实施的因事而异,物态表象的因果而异的特点。如俄罗斯的索契冬季奥运会火炬设计,其形态的“特”在于:设计师皮罗日科夫选取了俄罗斯神话传说“不死火鸟”作为灵感来源,火炬整体呈羽毛状,中间镂空,正面、侧面为亮银色,后面、镂空处及把手下方带有红色,完美诠释了俄罗斯特有的冰雪文化,有效契合了“激情冰火属于你”的大会主题。
2功能性
侗族民间艺术形态探究
【摘要】侗戏,是侗族民间说唱艺术与汉族戏曲交融结合而成的侗族民间艺术形态。在形成和发展中,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不断创新侗戏艺术形态。本文从侗戏代表作“雾梁情”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态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探研。
【关键词】侗族;雾梁情;艺术形态;侗锦;侗戏
自古以来湘、桂、黔交界的侗族地区山高水湍,沟壑纵横,地形错综复杂,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楚越文化、汉文化及本土文化交织出了这一侗族区域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其涵盖了丰富的侗族民间艺术形态,侗戏便是其特色代表。侗戏,源于贵州黎平的吴文彩受汉戏启发,以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为基础,艺术形态上与汉族戏曲交融结合,进行逐渐改良形成的侗族特色剧种。虽然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但却反映了侗族这一民族对外来文化汲取的智慧及结合自身艺术形态的创新能力。
一、源于“雾梁情”的“大戊梁歌会”
“雾梁情”是侗戏的代表性戏目,这个故事也是侗族节日大戊梁歌会的来源。每年的农历立夏前第十八天戊日,为了纪念“肖女”和“闷龙”爱情故事而演变成群众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盛会,来自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儿女以歌为媒、以歌会友,通过情歌对唱、抢鱼塘、斗鸟、侗锦展览、合拢宴、芦笙踩堂等一系列各具风味的表演和比赛,展现浓厚的民族风情。大戊梁歌会是侗族民间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侗族民间艺术形态的突出代表。
二、侗戏“雾梁情”中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态
书籍设计形态与表达
一、引言
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和神态,书籍的形态就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有很多人对书籍形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外形设计,即书的物性构造,这就是造成观念老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籍的设计,除了外在构造,从书的整体形态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达的表现力。这两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只有完美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书籍设计整体的美感,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用
(一)文字的内在潜力
文字是语言的姿态和形体,作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现就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例如宋体柔美,适合较女性化的设计,黑体则适合较男性化的设计,书法体就适用于一些有历史性跨越的设计。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书籍封面地区的名称采用了魏碑体,富有怀旧色彩,使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先辈(如图1)。书籍,本身就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个导体。而文字的设计就是要给予语言传达和感受意念的双重功能,在书籍设计的文字运用中,同样的文字运用不同的字型,也能产生不同感受。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段制作成各种各样形态的文字,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
(二)图像的可视表达
文化认同的形态构建
本文作者:韦岚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对文化认同有过系统的探讨,他指出,“因为文化有其考虑的价值,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0](P4)。但他主要是从文化认同最广泛的层面———文明认同来讨论。在关于文化认同的论述中,的确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界定。侧重于广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强调“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11];侧重于狭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则突出其中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2]。文化认同的两种层次是无法完全区分的,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是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文化的发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文化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扮演了“载体”的角色,承载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渗透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发挥影响,使人们将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物。涵盖社会实践所有方面的广义文化包括一切社会事物,社会发展的各行业进行的文化事业建设,各群体塑造的群体文化是文化全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的狭义文化则更为明确地承担着文化自身特殊的“载体”性质,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人们认识世界、采用技术,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理性依据;艺术作品以音乐、绘画、戏剧等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价值观念的感性认识;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各类规范发挥着引导人们树立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作用,指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力图营造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意识形态的“观念”特性以及反映在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与狭义文化的特性有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意识形态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据。(二)文化认同的力量离不开文化运行的机制。文化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为“文化的就是人的或社会的,所谓‘文化即人化’”[13]。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各种途径与形式传播思想和知识,使人们掌握前人创造的成果,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社会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模仿、传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即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并予以践行。文化的传播伴随着文化选择的过程,人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并非是对原有文化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了对文化的吸收与排斥,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对本民族文化某些内容的舍弃,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某些汲取;文化选择的过程应以批判的方式完成,在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选择的前提下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吸收与批判改造,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批判改造,引导人们在文化的交往与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传播与文化选择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再创造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非是简单、重复的传播,文化选择的过程是通过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组合,再以更适合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文化新一轮的传播,这即是文化的再创造。文化运行机制的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服务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成为系统集合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载体”,从而有益于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团结。
马克思曾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过论述,他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4](P539)统治阶级在观念上表达自身利益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必须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7](P100)。虽然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曾有过“虚假意识”和“颠倒意识”的阐述,但并未讳言意识形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以及文化认同的力量源泉与机制保障,为构建文化认同视阈,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推动力提供了可能路径。1.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文化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依照规律开展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作为社会文明程度使用的广义文化还是具体表现为科学、艺术等形式的狭义文化,都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由人作为主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实践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意识的指导即是文化的指向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与现实社会提供基本观点,设定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并根据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实践结果的判断或评价。其次,文化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文化是由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创造的,而人们在创造的过程又是在由前人创造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回避“文化背景”的烙印。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利益以及规范等内容的转化过程,不同的民族或是国家试图“烙印”的文化很可能相距甚远。再次,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社会关系、价值规范、成员形象等方面认可的文化内容,尽管有文化传承中较为稳定的一些共同之处,但各个时代强调的核心部分是与具体的时代要求相呼应的。坚持文化的时代精神,反映现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后,文化产品是双重属性的复合物。通过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载体生成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例如书籍、音乐欣赏、电影观赏等,是体现价值观念、渗透意识形态与影响的途径,但同时这些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某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考虑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以及价值选择取向等因素,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这一方面要求文化产品必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地以市场为导向,追逐利益,进行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生产,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作为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决定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可触摸的实物,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将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要求渗透到文化影响中必须重视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占领文化生成过程的核心区域,自觉体现在人们的基本观点与评价标准中。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发展背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将在文化发展中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观念完全地割裂与抛弃,而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将其适当融入意识形态的内容,既保持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袭,又在其中增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传统观念的新阐释。文化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全球化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也逐渐被认可与肯定,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文化的内容开始呈现多元化,意识形态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环境,既要巩固核心价值观念,也要合理地接纳与更新。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急速涌入我国,尤以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进入为主要方式,以此传播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应警惕由此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大力发展符合人们认识需求,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以贴近民生的特点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中心,在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更是将认同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15]Theodorson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16]。认同研究的学者巴特勒则认为认同是由社会结构所建构并受其影响的,因而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的认同产生影响。还有学者从个体、社会两方面来探讨认同,认为“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17]。文化认同的探讨离不开对认同的基本认识,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2]。文化自身的特性是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并在文化的共同辐射下重新投入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圈”以及借助文化“载体”获得理性知识、感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文化运行的机制保障文化认同力量的发挥,个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实现个体社会化,沿袭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文化,形成基本认同;文化选择的过程尽管有舍弃也有汲取,但是批判改造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更为客观与准确的认识,增强了认同感;文化的再创造以不断循环的方式丰富文化内容,更新文化发展,从而巩固了对文化的共同象征、共同意义的认同。个体按照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标准与期望对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归属感,获得个体行为的持久动力。文化认同的力量与认同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密切相关,认同蕴含的价值标准、社会期望的同化与内化指向,对于个体具有内在的指导性,引导个体以符合认同要求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融入社会组织与文化传统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即是包含认同因素的过程,被一定的文化传统所肯定或认可的事物或行为,人们普遍对此加以赞许,从而进行实践;反之则持疑虑甚至否定的态度,与这类事物或行为作出界限的分割。文化的认同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使人们在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达成基本一致的价值观。无论是侧重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还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都特别强调对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确认。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促进人们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与素质。文化认同在塑造社会共同价值观上的力量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重视,并合理运用,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积极发展各项文化事业,以吸引人、教育人、鼓励人的文化建设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与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3.营造先进文化环境,保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文化发展的环境在全球化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渗透到各个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中,另一方面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的文化传统遭遇调整,甚至受到质疑,而新的文化体系又尚未完全形成。文化发展的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发展困境的体现,然而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呼吁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在文化发展的时代巨变中占领主导地位。党的一系列报告与决定已经注意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深刻阐释。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先进文化环境,首先需要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此为准则开展文化事业,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坚决抵御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侵入;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市场行为,既要保证符合规范的文化发展得以顺利开展,又要惩治恶俗文化、腐朽文化,净化文化发展环境;最后是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提高先进文化影响力,先进文化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上升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才能广泛、有效地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难以达到相应目的,与先进文化的内涵相距甚远。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为掌握文化发展的领导权,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发挥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文化的时代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将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增强人们对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建设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局面,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保持意识形态的旺盛生命力。四、结语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从文化的双重含义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文化被专指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时,两者的关联就更为明确和清晰。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文化运行的机制,通过文化认同推进的价值观引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基于文化认同视阈的构建,通过遵循文化自身规律、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和营造先进文化环境等举措推进文化发展,就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之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决定正是在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下形成的深刻认识,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艺术设计构成语言形态
我们生活的现实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世界,立体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观看,而且还可以用手直接触摸,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轮廓,不同的视角表现出不同的外形,仅用一个形状不能确定一个肯定的立体,所以立体不叫形状而叫形态,具有多维体态的意思。形态作为传递设计“物”信息的基本要素,它能使物的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本文以形态的研究为主脉络,从形态的感知、认知、重构、创造,来分析形态的基本要素形、色、质等,阐述艺术设计的形态观: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形的建构是艺术设计的本源。
一、形态的本质
形态不只是物体的外形,也包括物体的内在结构,即从形态中可以反映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在形态的研究中,自然物的外形并不比内在的结构与力量来得重要,因为我们看自然物时,不仅要利用视觉,也要借助思维,去洞察这个结构与力量。自然物的形态均与生长或生命有关,在造型创作中,不能够只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的外形,而要传达其内在的结构与所赋予的外在形象整合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并透过生命力的表现去发现一个自然物和基本形体(如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的共存、共生的性质,从而表达自然物的精华与本质。
二、形态的体系
在理性分析上可将形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知觉的形态,即看得见也摸得到,如文字、图形、草木等,我们称为现实形态;另一种是非直接知觉的形态,即在习惯性思维中,凭想象而获得的形态,它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称为观念形态。现实形态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种,而所有的人为形态的创作规律,都是人感知自然,从自然形态形成规律中认识、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在自然形态中,有机形态所占的比例很大,如园中的花果、林中的鸟兽,乃至岸上的小石,河川的溪流,天际的轻烟等,这些形态有的是由外力的作用所构成的,并赋予了形态曲面或曲线的性格而显出柔和之美。如豌豆的外形具有强度的曲面张力,以包藏内部的豆仁;又如鱼类在水中游动,身体呈流线型的曲面构造,以适应水中的环境。这些形态充满了合理的人机性,在视觉上产生流动的快感。在有机形态中,显示的是力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力学要素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如鹅卵石、河岸的形态便是水的冲击与物质的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形态中包含了无数的基本形态,塞尚曾把自然界的物象、繁杂的形态还原到简单的球、圆锥、圆柱形态中,以数个基本形态代表所有形态的基本结构,这个观念给予后人很大的启示。由瑞士建筑家赫尔佐格和德穆窿主持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就象一个巨大的容器,它符合国家奥运会体育馆在功能上和技术上的需求,建筑结构的组建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构架,其方向、楼梯及屋顶完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外观设计宛如一只用树枝编织而成的巨型“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并有微妙的呼应关系。
三、形态的基本要素和特性
产品形态情感化设计研究
摘要:在产品造型中快速解决用户日益倾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感性需求问题。通过研究用户参与设计的模式,提出了感性信息“转嫁-映射”概念,即利用超椭圆方程提取形态横截面特征,通过用户对单体形态横截面特征的风格感知评价实验,创建形态横截面原型风格特征库,将感性信息转嫁到单体形态横截面特征参数中。用户可通过语义检索获取自己所需的形态横截面原型,并通过调整原型参数将感性信息与产品形态特征进行映射,构成新的形态原型。由设计师在形态原型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方案,解决了产品情感化设计决策的科学依据,为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工业设计;情感化设计;转嫁-映射;感性需求;决策
产品造型中快速解决用户日益倾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感性需求问题是当前智能设计关注的热点。有创造力的设计师与未接受过设计培训的人在数据分析和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共同完成产品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可能[1]。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不仅仅取决于物理层面的功能属性,还需要通过构建“意义”的形式来激发愉悦和情感。[2]由于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表达,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可定量的信息,而是模糊的、多数以定性为主的感觉性的信息[3],所以,要实现产品智能设计满足用户感性需求,需要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影射用户的感性需求,即在用户的感知中获得比较优秀的形态[4]。在传统情况下,积极有效的方法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多种方案来迎合用户的感性需求,工作量大,方案决策不确定性因素大,在具体实施面向用户感知的产品设计时,很难将这些感性类的语言与造型的特征直接转化[5]。因此,在造型过程中,如何有效获取产品感性需求信息、提取产品造型特征,并将感性需求信息转化到产品造型特征中是面向用户感知的产品情感化设计与决策中的关键问题[6]。关于用户需求方面的研究,Otto等用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三种需求类型描述了用户需求[7]。1984年,日本卡诺博士建立了KANO模型[8],以直观描述不同产品阶段的动态需求。以外观个性化设计为主的产品创新设计是影响用户对产品情感化感知的主要因素。文中提出了感性信息“转嫁-映射”概念,即用户根据自己的感性需求,通过“调整产品造型特征原型参数”将感性需求信息经“转嫁媒介(原型设计)”与产品造型特征进行映射,从而实现“面向用户参与的产品情感化设计”,为后期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情感参数化的智能设计与决策提供研究基础。
一、感性信息的“转嫁-映射”概念
如何让用户在产品概念早期参与到设计当中,并将感性需求在关键设计与决策环节中反映出来,是当前产品情感化智能设计与决策的发展基础。用户参与设计的积极性决定了产品映射用户感性需求的准确性。让用户在设计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将感性需求量化并纳入设计过程[9]。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的程度更加深入,大大减少了产品与消费者真正需要之间的差距。[10]从目前的设计方法来看,根据用户参与设计的程度和方式,可以将用户参与设计的模式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用户直接参与可以让产品设计更能够准确地反映用户需求。间接参与,则需要设计师将获取到的用户需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手法反映到产品设计当中。无论是用户直接还是间接参与设计,都需要将模糊的、不确定的,甚至隐含的感性信息以可视、可触等物理要素呈现出来。作为承载可视信息的产品造型(产品形态、产品色彩),文中提出感性信息“转嫁-映射”的概念,是指首先通过用户对形态的感知评价,建立可通过语义检索的“造型特征原型库”,这样库中的“原型”便成为感性信息与产品造型特征的“转嫁媒介”。用户在参与产品设计时,通过语义检索调出“造型特征原型库”中的形态原型(Form)[F]或色彩原型(Color)[C],“调整产品造型特征原型参数”将自己对产品的感性需求信息经“转嫁-媒介(原型设计)”映射到产品造型特征中,即直接将自己的感性偏好转化到新的形态原型设计[F']或新的色彩原型设计[C']中,然后交由设计师完成后期的设计深入,从而将用户感性信息转化到产品造型当中,实现用户参与的产品情感化设计,如图1。
二、感性信息“转嫁-映射”下的形态原型情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