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1 00:30: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性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空心楼板性能
一、
无梁楼盖体系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建筑结构新技术,也叫板柱结构体系。与传统的梁板结构体系相比,它有整体性好,建筑空间大,可有效地增加层高等优点。采用无梁楼盖体系的建筑物,其地震效应也明显小于层高较大的梁板结构体系的建筑物。在施工方面,无梁楼盖具有施工支模简便,钢筋绑扎及管线安装方便,提高施工速度。因此,在大跨度,大空间这类特殊要求的结构,采用无梁楼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箱型楼盖,更具有优势。在此,主要目的是针对普通无梁楼盖的受力性态,分析改良其性能的办法和途径。给出一般实心无梁楼盖结构构造,并采用ANSYS对其建模,分析其力学性能特点,得出一些结论,以便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二、无梁楼盖结构的构造
无梁楼盖目前有实心和空心之分,空心的性能较实心好,加预应力效果更好。因跨度一般比较大,此种板较一般普通板厚些。可沿纵横双向布置暗梁,以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效果。板在边梁上部配负筋,弯锚入混凝土暗梁或通长;在板底配通长钢筋。上部负弯矩钢筋和下部受力筋均按照弯矩计算配设,板厚按剪力计算配设。也可用一些暗梁将板分成若干块,板和暗梁共同构成无梁楼盖。本文为了建模分析方便,采用配筋率反映结构的配筋量。平面为10200mm×10200mm双向板,厚300mm,分三层,上下配筋率均为0.01;其周围为宽200墙或梁,作为刚性体处理。
三、力学性能分析
板有混凝土和钢筋两种不同的材料构成,结构主要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好和钢筋的抗拉强度好这一特点,主要让混凝土承担压力,钢筋承担拉力。将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质试验所测定的本构关系应用与构件,不考虑钢筋和混凝土的相互影响、加载速度和持续时间等的变化,忽略混凝土收缩、徐变、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和变形状态。板在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下,中部弯矩较大,在纵横两个方向都将弯曲,挠度大;端部剪力较大,截面上部存在拉应力;这些是影响无梁楼盖板承载力的主要考虑因素。在弹性阶段,中部底板存在拉应力,顶板沿边缘存在拉应力;在塑性阶段,中部底板出现沿塑性铰的裂缝,顶板沿边缘塑性铰出现裂缝;考虑到这种力学性能,板的设计中,钢筋布置主要沿拉应力方向,发挥材料的性能。
钢纤维混凝土性能
一、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一)复合力学理论
复合力学理论是以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理论为基础,结合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特点形成的。该理论是将复合材料视为以纤维为一相,基体为另一相的两相复合材料。
(二)纤维间距理论。纤维间距理论又称纤维阻裂理论,是1963年由J.P.Romualdi和J.B.Batson提出来的。该理论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解释纤维对裂缝发生和发展的约束作用,认为欲增强混凝土这种本身带内部缺陷的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内部缺陷的尺寸,提高韧性,降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减少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作用,故在裂缝处用纤维连接,受拉时跨越裂缝的纤维将荷载传递给裂缝的上下表面,使裂缝处材料仍能继续承载,这样,因裂缝的出现孔边应力集中程度就缓和,随着桥接裂缝纤维数目的增多,纤维间距越小,缓和裂缝尖端应力集中程度越大,对裂缝尖端产生的反向应力场也越大,当纤维数量增加到密布于裂缝时,应力集中就会消失,进一步表明纤维的阻裂效应,即在复合材料结构形成和受力破坏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受力前后阻裂引发与扩展的能力,达到钢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与增韧目的。
(三)界面应力传递的剪滞理论。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周围的水泥基体结构与自身结构是不相同的,即在钢纤维与基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层。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基体性能、钢纤维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特性。假定界面是一层厚度可以忽略的薄层,但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当荷载作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时,荷载一般先施加于低弹性的基体,然后通过纤维-基体的界面,把一部分荷载传递给高弹模的纤维,使纤维和基体共同承担荷载,从而起到增强的作用。
二、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水刺玻纤复合滤料性能研讨
1引言
水泥行业是粉尘排放的大户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的考验。袋式除尘器作为最高效的除尘设备之一,将发挥重要作用,而滤料则是影响除尘器性能的核心因素。一直以来,针刺玻纤复合滤料、玻纤覆膜滤料在水泥窑头、窑尾袋式除尘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普遍存在寿命短、压差高等问题,本文以新型高强水刺玻纤复合滤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性能对比,阐述了高性能水刺玻纤复合滤料的性能优势,为水泥行业提供了一种高效低阻长寿命的复合滤料。众所周知,针刺是以刚性的带钩刺的刺针在纤网中往复运动使纤维之间相互缠结而成毡的,是通过选择不同的针板布针形式与刺针规格、形状以及调整不同的工艺(如针频、针密、针深等)手段来获得不同的品质要求的,因此其刚性刺针的上下往复运动与柔性纤网的连续水平运动的组合必然会对纤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在布面留下针痕,特别对于脆性较大的玻璃纤维的加工,纤维损伤大,因此导致最终产品强度较低,毡层密实度差,大大影响寿命和过滤性能。水刺工艺技术原理则是以“水”为主要的加工工具,利用高压高密的“水针”使纤维互相进行柔性缠结,因此,在纤维的损伤程度上和密实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过滤效率。
2实验部分
2.1实验样品
2m水刺玻纤复合滤料(代号GL—S);2m针刺玻纤复合滤料(代号GL—Z)。
2.2主要仪器
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剖析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有两年的时间了。让我们看到惨不忍睹的是由于地震导致的众多房屋倒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本文就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们在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建筑破坏调查,认为此次系列地震震害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汶川大地震中因建筑损毁所带来的严重人员伤亡,建筑抗震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市民都认为高层比砖混好,其实不是这个道理。虽然砖的强度比混凝土弱一些,但是抗震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则通过增加圈梁、柱子的数量,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因此在设计规范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楼盘抗震标准是一样的,建筑结构工程师都会保证抗震性能,没有“塔楼比砖混结构的多层效果好”等说法。本文结合实践,分别对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结构形式和应注意的几个要素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
目前,民用建筑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这4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1、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可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符合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钢结构建筑一是重量轻、强度高。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使用面积比钢筋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二是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从理论上讲钢结构的建筑比框架跟砖混的结构结实的多,使用年限也长。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和其它原因,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将不断更新与变化,对建筑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将是人们的首选结构形式。
建筑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调查研究发现,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如果裂缝宽度在0.05mm以内,那么不会危及到建筑工程。如果裂缝宽度较大,则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而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出现,很大一个原因是建筑材料性能,因此,需要充分研究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出现。
1混凝土早期裂缝容易出现的部位
具体来讲,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即为早期裂缝,一般在连接部位,拼接缝等地方出现。第一,箱型梁腹板。如果有较大的温差出现于顶板和底板之间,那么就容易有开裂问题出现于箱型梁腹板位置。底板只有较薄厚度的话,开裂问题容易出现于腹板上部。底板有较大厚度的话,开裂问题则容易出现于腹板下部。和薄腹板相比,厚腹板会在更大程度上阻碍到底板温度,进而导致裂缝问题出现。第二,厚,薄构件连接部位。薄构件具有较快的温度变化速度和较强的收缩性,这样拉力的影响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第三,锚固区。本部位因为交接着新老混凝土,对拉力无法有效承受,在提升拉力的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就容易出现。第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养护工作没有科学开展,导致有较大的温差存在于混凝土内外部,如果混凝土抗拉强度小于温度应力,混凝土开裂问题就容易出现。
2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
2.1水泥性能。研究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会直接受到水泥的影响,主要包括这些性能因素,第一,水泥品种。混凝土收缩性能会受到水泥矿物成分的影响,如果水泥含有较高的C3A含量,那么就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率,降低混凝土抗裂性。如果水泥中含有较高的C3S含量,那么就会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提升其抗裂性。水泥品种的不同,会有差异化的性能参数,混用的话,开裂问题出现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尽量使用同一种水泥。第二,水泥细度。水泥如果拥有相同的成份,那么越细的颗粒,就会有更快的水化和凝结速度,进而提升水泥的早后期强度。但过细水泥颗粒的话,又会增加空气中的收缩性,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2.2骨料。研究发现,混凝土收缩性会直接受到骨料中砂率,砂细读,粗骨料级配等因素的影响,与早期裂缝的产生也有直接的关系。第一,砂细度。骨料具有较大的细度,那么就会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进而需求更多的水泥材料。在增加水泥用量的过程中,会显著加大混凝土收缩性,这样裂缝问题更加容易出现。而骨料细度较小的话,就会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性。因此,就需要合理配置混凝土,将中粗砂运用过来,以便有效控制早期裂缝。第二,砂率。粗骨料能够对混凝土收缩性有效的抵抗,在其他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砂率过程中,会显著增大混凝土干燥收缩性。因此,为了对混凝土干缩性有效控制,就需要对粗骨料的用量进行增加,对砂率进行降低。第三,粗骨料级配。水泥用量直接影响到粗骨料级配,关系到混凝土的收缩性。如果采用的骨料具有较小的粒径,那么就会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需要将大量的胶凝材料运用过来,进而增加混凝土收缩性。因此,配置骨料的过程中,需要对骨料级配,粒径合理选择,促使水泥用量得到减少,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收缩,同时成本造价也可以显著降低。2.3粉煤灰。相较于其他材料,粉煤灰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如果能够将粉煤灰合理运用于混凝土中,那么就会有两次水化反应出现于粉煤灰与水泥中氢氧化钙之间,导致有胶体产生,进而促使混凝土中的毛细孔,空隙得到填充,混凝土的密实度得到提升,混凝土的收缩性得到减少。如果没有合理的使用粉煤灰,那么就会从负面角度影响到混凝土裂缝。首先降低了混凝土早期强度,这样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早期裂缝就容易出现。其次,浇筑振捣混凝土过程中,相较于水泥来讲,粉煤灰具有较小的密度,在混凝土表面悬浮,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造成影响。蒸发混凝土水分的过程中,塑性收缩容易出现,进而导致张拉应力产生于混凝内部,且混凝土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就容易导致表面裂缝产生。
3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措施
辅助微波法制及抗菌性能
本文作者:曹雪玲谢莹刘发现工作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有关利用微波法制备不同大小、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的报道有很多。如HuBo等[11]以L-赖氨酸及L-精氨酸为还原剂,可溶性淀粉为保护剂,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通过微波照射法制备了均一的、单分散性的银纳米粒子;另外,司民真等[12]以硝酸银及柠檬酸三钠作为反应物,利用微波加热法根据加热时间及加热方式的不同,制备出了5种纳米银溶胶样品。实验发现,加热时间较短时,纳米银表面带正电,加热时间较长时纳米银表面带负电,且加热时间增加时紫外吸收峰红移,纳米银粒子尺寸增大。纳米银胶的尺寸介于原子簇和宏观微粒之间,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它集合了纳米材料和单质银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表面能和催化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应用在催化剂材料[13-14]、电化学[15]、医用材料[16]及抗菌材料[17]等。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粉本身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分解、不变质、热稳定性好且价格便宜。纳米银粉作为抗菌剂,具有特殊的性能和优良的化学品质。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18-20],因而对纳米银胶抗菌性能研究十分必要。
材料与试剂硝酸银:广东省德庆县东风金属冶炼厂;柠檬酸钠:天津大茂;试剂均为分析纯;馒头、豆浆、西瓜:市售。仪器与设备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公司;JEM-20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DIC数码生物显微分析系统电子:日本电子株式会社。方法纳米银胶的制备及纯化量取80mL蒸馏水加入微波炉牛奶杯,再量取10mL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装有蒸馏水的微波炉牛奶杯并摇匀,再加入10mL0.01mol/L柠檬酸钠标准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即得。取出10mL纳米银胶,放在离心管中,采用10000r/min离心机分离10min后,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的去离子水,由于有一部分银胶体粒子被吸附在离心管壁,因此放入超声清洗机中,超声振荡10min,取出放入离心分离机中再次分离。重复以上的操作3次,纯化纳米银胶。纳米银胶的表征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银胶,首先用特制的铜网捞取一定量的纳米银胶,放在红外灯下烘干0.5h后,将铜网放到样品槽内,工作电压调为200kV,获得透射电镜图像;紫外可见光扫描范围为300~600nm;电子显微镜选择100倍的目镜观察。纳米银胶的抗菌性能取抗菌样品若干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无菌水和反应8、15、20min制得的纳米银胶,然后用保鲜膜密封,每天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效果。
纳米银胶的UV-Vis分析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纳米银胶的最大吸收波长也在红移,所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相差较大波长下的纳米银胶做抗菌试验。图1为微波辅助法制备的纳米银胶分别在反应时间为8、15、20min是的最大吸收波长。纳米银胶的TEM分析为了确证银纳米颗粒的形貌,使用透射电镜表征银纳米颗粒。图2分别给出了反应物浓度比为1:1,反应时间为8、15、20min制备的纳米银胶透射电镜图。从透射电镜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所得的银纳米颗粒是球形或类球形的。图4不同反应时间的纳米银胶对西瓜的抗菌效果图图2纳米银胶的TEM图2.3纳米银胶的抗菌性能纳米银胶对馒头的抗菌性能在室温条件下,空白馒头贮存36h时稍有异味产生,表面有点黏,但未见菌斑;到50h时有明显的异味,馒头表面有黄色菌斑,很黏手;贮存72h时,馒头有非常明显的馊味,表面有多处黄色菌斑,内部有细丝黏连,且馒头表面有一两处青霉霉斑。据文献报道馒头变质是由霉菌和细菌所引起的,还有部分的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霉菌包括黄曲霉、黑曲霉、黑根霉、青霉和白毛霉。经过观察,3d以后馒头空白样变坏,并且比较严重,其余样品变坏程度依次为20、15、8min。说明反应8min的纳米银胶对于馒头发霉后产生的霉菌和细菌抗菌效果最好。纳米银胶对豆浆的抗菌性能豆浆样2d后变坏,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反应20min的纳米银胶具有最好的抗菌效果,其次为8min的,次之为15min的,空白加无菌水样品生成发的细菌最多。豆浆变坏后生成的是3株腐败细菌(革兰阴性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短芽孢杆菌,说明反应20min的纳米银胶对这3种细菌具有最好的抗菌作用。纳米银胶对西瓜的抗菌性能西瓜样品放置2d后开始变坏,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空白样品生成的菌最多,而加入反应8min的纳米银胶的样品生成的菌最少。
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纳米银胶,具有简单易行等特点,并利用UV-Vis和TEM对在3种反应时间下生成的纳米银胶进行了表征,说明改变相应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纳米银胶。对制备的纳米银胶抗菌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豆浆、馒头和西瓜作为抗菌对象,发现纳米银胶对于多种细菌均具有抗菌作用,为以后的纳米银胶在抗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论文
[论文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增强理论应用
[论文摘要]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物理和力学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通过介绍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理论,阐述钢纤维混凝土在多个领域工程中的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简写为SFRC)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短钢纤维而形成的可浇筑、可喷射成型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其中所掺的钢纤维是用钢质材料加工制成的短纤维,常用的有:切断型钢纤维、剪切型钢纤维、铣削型钢纤维、熔抽型钢纤维等。钢纤维在混凝土中主要是限制混凝土裂缝的扩展,从而使其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显著提高,其抗冲击、抗疲劳、裂后韧性和耐久性有较大改善,使原本属于脆性材料的混凝土变成具有一定塑性性能的复合材料。
一、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一)复合力学理论
复合力学理论是以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理论为基础,结合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特点形成的。该理论是将复合材料视为以纤维为一相,基体为另一相的两相复合材料。
光的软装饰性能思索
室内光环境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进展和质的飞跃。其作为室内软装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室内整体环境的营造和衬托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人们对光艺术的重要性认识却并没有随着其运用程度的广泛化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光作为室内软装饰的一项重要表达方式的原因
光能够作为室内软装饰的一项重要表达方式,主要取决于光的两大特性——物理特性和艺术特性。
1.光的物理特性光具有照明作用,这是光的最基本的物理特性。室内软装饰品的表达首先要借助于光的照明作用而存在;其次,软装饰品的丰富变化要借助于光的不同照度值和亮度值来产生。
2.光的艺术特性这是在光满足了照明的第一目的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及建筑文化观念的更新等因素而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室内软装饰的一种新型装饰表现手法。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光,除起到简单的照明、界定和分割空间等作用外,还拥有着不同的或柔性、动感,或单一、复杂、灵活多变的特质,这些艺术特质的表现为其成为室内软装饰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光的软装饰性能在室内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透析住宅性能的认定办法
【摘要】住宅性能认定是中国的住宅产业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性能认定体系中,性能认定体系是整个大系统的核心。在新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尚未颁布之前,有必要对住宅性能的认定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价值工程思路
一、住宅性能认定的概念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是指按照国家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统一的认定程序,经过评审委员会对商品住宅的综合质量进行评审和认定委员会的确定,授予相应级别证书和认定标志。性能认定将住宅的综合质量即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等诸多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来评审: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性和经济性,其中又细分了多项指标,能够对住宅做一个较为科学的、完整全面的同时又是公正的评价。A级住宅应符合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旦得到性能认定标志的住宅就说明这个项目是在这一档次中性能品质优良的住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标志着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确立。文件明确指出要“重视住宅性能评定工作,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和认定办法,逐步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住宅性能评价体系”。建设部“关于印发《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宗旨、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等运作机制。在建设部的“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把住宅性能认定作为住宅产业需要继续建设的五大体系之一。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住宅的品质和质量,以促进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论文
1引言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增强纤维,被称为混凝土的“次要增强筋”,适用于路面桥面、衬里护壁、地坪等工程部位,近几年在我国市政、公路和建筑工程中已有较多应用。从1997年至今,仅在天津市道路和桥面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用量已达到10多万m2,聚丙烯纤维的总用量近20吨,绝大部分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由于掺入聚丙烯纤维改善了混凝土的品质,使混凝土的综合使用性能得到提高。美国联邦公路战略计划(SHRP)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经验总结后认为,可将聚丙烯纤维等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当作路面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1〕。但作者通过和施工、设计人员的现场交流,发现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对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效应认识不足,认为聚丙烯纤维的功能仅是阻止混凝土发生塑裂,而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无积极作用;或者将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的增强效果进行对比,以掺入纤维对混凝土抗折(抗拉)强度的提高程度作为评价标准。经分析后认为,有关人员对聚丙烯纤维功能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要源于现行混凝土试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和长期形成的以硬化混凝土静载强度为目标的思维定势。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阐述作者的看法。
2聚丙烯纤维的阻裂效应
同常用的钢纤维相比,聚丙烯纤维的特点是细度高(当量直径0.02~0.1mm)、数量多(常用的0.9kg/m3的掺量充分分散可获得700~3000万根纤维单丝)、在混凝土中的纤维间距小。上述特点使聚丙烯纤维能有效限制早期(塑性期和硬化初期)混凝土由于离析、泌水、收缩等因素形成的原生裂隙的发生和发展,减小原生裂隙的数量和尺度。而原生裂隙通常是混凝土破坏或性能劣化的起源。从此角度理解,可认为聚丙烯纤维的上述阻裂效应的意义,不仅在于有效地阻止了早期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其意义更在于通过提高材料介质的连续性,能使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对于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由于所承受的弯拉荷载和反复冲击荷载,对混凝土内原生裂隙数量和尺度的敏感性较高,原生裂隙在数量和尺度上的减小对提高其使用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存在的问题是:①聚丙烯纤维的阻裂效应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是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同时处于变形受限和失水收缩的状态,而这样的条件室内或现场制作的小试件并不具备。这种差异实际上体现了用小试件评定实际结构物中混凝土强度或耐久性的不足之处,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这种倾向性更为明显,其结果造成了对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作用的低估。②聚丙烯纤维的阻裂效应尚很难通过试验进行定量的评价。虽然有关人员模拟现场条件制作了各种试验装置,进行聚丙烯纤维阻裂效应的研究,但受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试验结果的再现性不佳。以上因素造成了对聚丙烯纤维使用效果的低估和认识上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