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21:21: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刑法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刑法教学

刑法教学适应司法实践策略

我国的刑法教学,一直是按照总论—分论的两分模式进行的。但刑法教学的框架和结构、进路和方法无疑都是由刑法总论决定的。在刑法总论方面,不管称呼上有何差异,刑法教学实质上包括了三个内容板块,即基础论、犯罪论、刑罚论,它们分别围绕《刑法》总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形成解释性理论,其基本面向是司法面向。这里叙述常识性的刑法教学内容,用意何在?笔者正是想借此指出,这种刑法教学模式有司法面向,但无司法逻辑。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司法活动有其自身的逻辑,就刑法方面而言,这种逻辑绝不是仅靠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或者所谓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的矛盾分析就可以准确表达的。根源在于,这种矛盾分析只能表达一种认知逻辑,而无法反映一种实践逻辑。笔者所说的司法逻辑,强调的正是实践逻辑。进言之,这里所谓(刑事)司法逻辑,指的是立基于“刑法是司法法”之基石而为司法活动建构的实体性实践逻辑。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司法逻辑并非司法考试〔1〕的答题逻辑(简称司法考试逻辑)。司法是实践活动,司法考试是认识活动;因此,司法逻辑是实践逻辑,司法考试逻辑是认知逻辑。所谓的司法实践一旦脱离其司法性质,就趋近于司法考试,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司法考试,只不过在“办案”中考试题目更大、考试时间(办案时限)更长、答错题后果更严重。其二,司法逻辑区别于行政(执法)逻辑。司法不同于执法,司法逻辑不同于行政逻辑。刑法是司法法,不是行政法,所以司法面向的刑法教学和研究应该奉行司法逻辑,不应该奉行行政逻辑。司法逻辑与行政逻辑虽同为实践逻辑,但至少具有如下不同:司法逻辑是存在于控辩审的三角形关系结构中的实践逻辑,而行政逻辑是存在于执法者—相对人的两极式关系结构中的实践逻辑;司法逻辑坚守公正这一基本价值立场,而行政逻辑虽也追求公平正义,但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谋求平衡性却显而易见;司法逻辑以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为预设,而行政逻辑以行为类型间的差异和类型内行为间的相同为预设;司法逻辑以直接言词原则为推理方式,而行政逻辑允许以书面审查为推理方式。不难看出,司法考试逻辑与行政逻辑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想一想在司法考试中考生回答行政法考题与回答刑法考题的方式毫无二致即可明白;而司法逻辑与行政逻辑之间则是天壤之别,这种巨大差异的合理性是以行政诉讼的存在为依托的。其三,这里所谓司法逻辑,不是指那种程序性实践逻辑,而是指实体性实践逻辑,其最根本的命题式表达就是“刑法是司法法”。即便这里所谓司法逻辑也具程序意义,那也是在刑法决定刑事诉讼法的意义上才具有的。换言之,把“刑法是司法法”作为司法逻辑的首要预设,其宗旨在于确定刑法推理而不是刑事诉讼法推理的基本模式。显而易见,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或者所谓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的矛盾分析无法尽显刑法是司法法这一预设的性质。正因为司法面向的刑法理论和刑法教学是解释性的,所以刑法教学及其所赖以为基的刑法研究讲不讲司法逻辑,关键就要看对刑法的解释是否讲司法逻辑。面向司法的刑法学对《刑法》的阐释确实就是对刑法的解释。但为了避免同任何在遵行司法考试逻辑或行政逻辑的解释观基础上把这种刑法学称为刑法解释学的做法相混同,笔者坚持使用“司法刑法学”的称谓。因此,关键还是如何看待刑法解释。学界一直主要是从活动结果的意义上把握刑法解释的,而相当忽视活动过程的视角。从活动结果的意义上定义刑法解释,形成了一种主流的刑法解释观,笔者称之为“刑法解释的说明论”。〔2〕只是由于对“刑法规范含义”或“刑法规定意义”本身有不同的理解,“说明论”内部又有“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之争。〔3〕“说明论”是法律实证主义的刑法解释观,因为“说明论”把刑法解释看作去发现外在于解释者的、通过刑法文本加以表达的意思,只是对于这种意思到底存在于立法者头脑中还是存在于当下文本中存在着分歧。针对“说明论”,有学者指出,刑法解释不是说明性解释,而是理解性解释,强调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刑法解释是人们为了保证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而理解、选择、决定刑法规范含义的过程。

我们不妨称之为“刑法解释的理解论”。显而易见,这种“理解论”比“说明论”更为接近刑法解释实践的事实。要追问不同的主体为什么对同一文本的解释会产生差异,就必须研究主体的主体性。“理解论”对于刑法解释的阐明仍然是不够的。它虽然强调了刑法解释的主体性,却还是遮蔽着刑法解释的主体间性。如果忽略主体间性,不同主体之间如何能够在理解上达致共识,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如何能够在达致共识中具有积极意义,则是无法理解的。不难看出,司法面向的刑法理论和刑法教学,在建构和传授这种解释性话语的时候,是不讲司法逻辑的,因为其或不讲刑法解释的主体性,或不讲刑法解释的主体间性。很明显,“说明论”是无“主体性”的。在法律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客观主义立场中,虽有主客二分,但无主体性。非要谈主体性的话,在它那里也只意味着形式逻辑的载体性。而一旦主体被抽离了实践理性,也就丧失了真正的主体性。“科学总是试图以绝对独立于主体性、解释和历史共同体的方式,来定义实在”,一旦超出其有效性范围,这种范式就沦为“淡漠的客观主义”。〔5〕反映在对实在法的解释上,这就是,法律实证主义对非相对性、非角度性、单义性和精确性的法律含义的追寻。这种努力必然落败,因为实在法并不是那种可以采取科学客观主义范式加以处理的对象。刑法解释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合作性的;单向度的解释姿态必定沦为一种独断的特权姿态,它否认当事者之间的商谈在社会冲突正义解决中的必要性。法律实证主义的单向度解释姿态,在其面对法律解释实践时,就始终“在冷酷的拒斥与伤筋断骨的拥抱之间摇摆”。〔6〕无主体性的刑法教学与无主体性的刑法解释、刑法研究是相互适应的。因此,传统的面向司法的刑法教学及其所赖以为基的刑法研究,并无司法逻辑,而是体现了司法考试逻辑或行政逻辑。大体上说,我国的刑法教学并不是为司法实践服务的,毋宁说是为司法考试服务的,或许应该委婉些说,是为具有司法考试趋向的司法实践服务的。这听起来已经很严重,但还不是最要紧的,倘若刑法教学和研究遵从行政逻辑,而背离刑法是司法法的性质,那么它助长我国根深蒂固的司法行政化才是最要紧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就无怪乎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是长于司法考试,而短于司法能力(控辩审能力)了。同样明显的是,“理解论”是无“主体间性”的。主体间性是一个交互主体性概念。正如胡塞尔〔7〕所指出的,如果遵循康德式的传统,将先验主体性解释为孤立的自我,并因而忽视先验主体间性的问题,就会失去对主体性和世界作一个先验阐明的可能性。〔8〕胡塞尔指出,主体间性是一个具有无比重要性的主题。并且,他先于哈贝马斯等人采取了“先验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化”立场,由此断言,世界的客观性和超越性是被主体间性地构成的。〔9〕如果主体之间的差异被否定了,那么就不会存在任何多元性,从而也便没有主体间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远非相互竞争的选择,而是实际上相互依存的概念。”〔10〕胡塞尔断言,只有主体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他才是经验世界的,而彻底的自我反思必然导致绝对的主体间性的发现。因此,一个进行得足够彻底的先验还原不仅仅导向主体性,而且也导向主体间性;先验主体性在其完全的普遍性里就是交互主体性。〔11〕根据胡塞尔,只要我们能够融合不同的视角,对常态的主体之间的差异的经验,就能够导致对世界更加全面的理解。〔12〕不重视主体性,就不可能重视主体间性。但是,是主体间性更好地揭示了刑法解释的本质,而不是主体性。主体间性在刑法解释中的具体化,就是刑法解释的司法性。换言之,刑法解释的司法性是主体间性在刑法解释活动中的一种特有形式。既然刑法是司法法,刑法解释如何能不司法性地进行?在这个解释过程中,检察官、律师、法官都是解释主体,共同构成一个刑法解释共同体。〔13〕奉行司法逻辑的刑法解释,不是去寻求科学客观主义所寻求的那种科学客观性,更不是寻求形而上学式的客观性,而是寻求交谈的客观性。

刑法解释的司法逻辑,存在于刑法的司法过程之中,交谈的客观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所以,仅仅从活动结果而不从活动过程上来把握刑法解释,是不行的。有主体性、讲主体间性的刑法解释、刑法教学和刑法研究,必然注重控辩之间的逻辑差异和审判对这种差异的统一。这就自然强调控辩审角色的分化在刑法解释、刑法教学和刑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以哲学的观念审视之,笔者认为刑法解释观问题的总根源在于我们到底要不要扬弃“科学客观主义”的刑法学范式。近代以来,实证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成功,这使得实证精神迅速跨越自己有效性的界限,而蔓延到法律实践领域,并在法治国家初建时期迎合了社会需要。就此形成的法律实证主义在法律逻辑上也输入了“科学的客观主义范式”。这种范式由于跨越了其有效性范围,造成了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灾难性的决裂。在刑法解释领域,这主要表现为刑法的“社会效果”的缺失。“生活世界是一个境遇性的、相对真理的世界,科学却试图实现一个与主观的第一人称视角脱离了一切关系的、严格和客观的知识的理念”;“生活世界里的对象是以其相对的、近似的和角度性的给与性为特征”,“而科学的对象却以非相对性、非角度性、单义性和精确性为特征”。结果是,“尽管科学最初是以要将世界从怀疑主义的冲击下拯救出来为开始,但这显然是通过还给我们几乎无法辨认的世界而完成的。”要愈合上述“灾难性的决裂”,唯一方法就是批判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的客观主义”(或称“科学客观主义”、“科学主义的客观主义”)。〔15〕刑法解释的司法逻辑不是一种科学中的逻辑,而是一种生活中的逻辑。至此,如果要不要扬弃“科学客观主义”刑法学范式的问题已不再是问题,那么问题倒成了如何按照司法逻辑建构司法面向的刑法学,进而,如何在刑法教学中贯彻刑法解释的司法逻辑。

二、刑法解释的司法逻辑路径

查看全文

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和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地“听”和“记”,老师只管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有没有理解消化这些理论知识在所不问,更遑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刑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彻底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角色,教师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前围绕案例材料认真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形成对案例中蕴含的法律关系的初步认识,在课堂讨论中通过发言、提问、质疑、辩论等诸多环节充分展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刑法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均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只是引导者,负责精选案例和设计相关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而学生则需要在课前围绕案例和这些问题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独自思考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模拟辩论等环节将自己对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表达出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争论、辩论加深对案件法律关系和相关法学理论的理解,最终解决案件中呈现的法律问题。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刑法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不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教与学的一种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精选教学案例,在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负责引导课堂讨论,回答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对课堂讨论做出评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思考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围绕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讨论、辩论,最后要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平等的状态下交流、讨论,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以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的效果”。[1]

二、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实施和运用

一般而言,刑法案例教学包括案例选择、课前准备、组织讨论、教师总结评价等四个阶段。1、选择案例。选择案例是刑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一堂有效的案例教学课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刑法理论前沿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针对性。案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尤其是能反映出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案例的展示和讨论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正当防卫成立的几个条件,可以选择“的哥开车撞死劫匪”一案作为教学案例。因为这个案例中蕴含了正当防卫成立的几个难点问题,比如说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和限度条件,让学生置身于这一真实案例情景中进行讨论分析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什么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2)典型性。典型性要求选取的刑事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突出反映相关法律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法律原理等。[2]比如成克杰案、胡长清案就是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典型,蒲连升案就是探讨“安乐死”问题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活生生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掌握其中蕴含的法理知识。(3)启发性。刑法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案例有一定的疑难性,涉及到的刑法理论有较大的争议。比如“许霆一案”就有较大的理论争议,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方面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刑法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两个方面。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主体而是主导者和引导者,案例教学能否成功,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关键,因此在案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要精选教学案例之外教师自己先要吃透案情,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及涉及到的法理问题,在将案例材料交给学生的同时要罗列出若干个供学生思考的法律和事实问题,以便于学生能有的放矢地查阅相关资料和思考问题,此外还要准备好其后课堂讨论的焦点问题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的基本思路。学生在接受老师下发的案例材料之后,应围绕案例材料和老师提供的若干问题收集查阅资料,读懂案情,了解基本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并就其中蕴含的法理问题做深入思考,为后面的讨论和辩论做好充分准备。3、组织学生讨论案例。刑法案例教学的第三阶段是组织学生讨论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阶段。组织学生讨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一个刑事案例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有定罪方面的事实,也有量刑方面的事实;有实体法律问题,也有程序法律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先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表达本组观点。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之后有可能达成部分共识,达成共识的部分就是结论。除了采用分组和集中讨论的方式之外还可通过“模拟审判”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分成法官组、公诉人组、辩护人组、被告组、证人组、鉴定人组、法警组等若干小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分工,真实情景下的模拟演练对抗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和技巧。4、教师总结评价。刑法案例教学的第四阶段是教师总结评价,这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固定和提升阶段。通过分组讨论、辩论和模拟演练对抗之后学生对案情、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学理论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但仍有可能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和认识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答疑解惑。一方面教师要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做出总体评价,肯定成绩和长处,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刑事案例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法学理论做出系统梳理并给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供学生参考,此外还应认真细致地回应学生的质疑和发问。

三、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刑法案例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课堂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选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无论是课前准备阶段的查阅收集资料还是讨论阶段的分组讨论、辩论,抑或是模拟审判演练均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法律职业技能技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需起引导作用,比如选择合适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布置思考的问题,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在讨论辩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和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2、厘清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授某一理论知识点时举一例子加以说明,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缺乏学生的思考、讨论、辩论过程,起不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这种案例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举例教学”,正如学者所言“这种举例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案件介绍、问题提出、分析展开、结论得出还是以老师为主动。而刑事案例教学则不同,它是以案例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自主发言、讨论、辩论、提问、质疑,最后逐步形成并成熟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其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3]因此,在刑法教学中应将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区别开来。3、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但案例教学法不是唯一的教学法,也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法,正如学者所言,“不管是法律诊所教育,还是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模式和方法,由于成本和经费、师资、管理人员等因素的限制,都不可能替代现有的课堂教学成为法学教育的主导模式,而只能是对课堂教学的修正、弥补和补充”。[4]这是因为案例教学法有其固有的弊端,即缺乏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案例教学法一般耗时较长,往往会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此外案例教学的进行需以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原则为前提,这些都是案例教学法无法给予的。因此,刑法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应和其他教学法,如讲授法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本科刑法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2018年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第一年,继司法考试变更为法考后,法考深化了本科刑法教学的影响,这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法考开展以来,本科刑法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涵盖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实践的一系列改革,不断推动本科刑法教学更适合法学教育。

关键词:法考;本科;刑法教学

一、刑法学及其在法考中的地位

刑法学作为一门研究刑法及其犯罪及刑事责任的学科,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在今天仍富有生命力,同时刑法学也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思维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实用性的特定,对此的学术探讨具有一定的深度。刑法学教学在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我国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专科教育都法学相关专业都将刑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有人认为刑法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并能够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搭建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刑法学教育的质量观乎了法学教育的好坏,同时也对推进法制建设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国,法治发达健全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欧美各国,其都对刑法学及法学教育进行高度的重视,社会上普遍形成了法学专业的人作为“社会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法治的进程。正是刑法学的一系列特点,使得刑法学在法考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分数“居高不下”。刑法学在法考中主要以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而这至少占有八十分的分值,除此之外还有主观论述题,三者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分。如此高的分值可以说对幸福学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法考的成败。刑法学不仅考试分值占比高,其出题也是较为开放,更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考试中刑法学的考试内常常是法考整体中难度最深的一部分,同时出题倾向与法理考查,很多内容都是教科书中从未设计的,或者是学术界仍具有一定争论的命题,同时也不乏学术前沿问题。这些出题策略要求参加考试的人紧靠死记硬背发条是行不通的,需要对法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不同法域的犯罪体系的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曾就就考过“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对携带凶器抢夺是否构成了抢劫”等,这不仅需要参加考试的人理解立法的旨意,还要熟练运用刑法理论,同时还得结合不同法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对题目进行有效的解答。

二、法考与本科刑法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法考对本科刑法教学的积极方面。法考的建立对推动我国刑法教学新的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法考体制下,我国积极发展理论性与职业性并重的刑法教学模式。西方国家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实用性法学人才,在其教育模式中,不是将法学教育作为学术来研究的,而是作为技术进行职业培训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快的在工作岗位中适应并成熟。而我国不同,我国当前大学法学教育是以学生学习法学理论知识为主的,这一点受到我国法律体系、传统教育的观念等影响,在大学期间,教师和学生都致力于理论文献的研究、分析和学习,但对实际社会上发生的问题的解决还缺少一定的经验。而法考的出现,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扭转,法考强调对知识的直接应用以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为法学教育奠定了一个夯实务实的教育教学风格,高校刑法学教育在法考的带动下能够更好的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推动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法考能够真正将符合现代社会法治要求的实用性法律人才选拔到法律职业队伍中来。基于高校法学教育为背景,法考将具有法律知识背景、具有法学使用能力的人进行了选拔,这是因为法考更注重于对法规掌握程度的考察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判断。法考有助于强化法律教育,推动国家法律适用。以往经渐渐的处理中,会由于受理法院的不同产生适用的法律条文不同、判决结果出现较大的差距,这就反映了不同地方对刑事司法理念和法规的理解不同导致的法律案件处理结果相差悬殊,这必然会导致刑法的适用效果下降,通过法考,能够规范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从而使得司法过程更为规范。法考推动了法学教育争议问题的取舍。刑法理论多且存在众多罪名的司法与学理争论,虽然这是刑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司法实践中不允许出现这种不确定性。法考作为国家司法职业考试的门槛,这使得其命题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同时也代表了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声音,学生接受法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进行相关案件的处理,同时法考导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教学工作。(二)法考与本科刑法教学的消极方面。法考对法学教育承担的责任发挥是有限的。一些学者出于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性质和方式指出法考不应该成为法学教育的指挥棒,他们认为法学教育的传授不止于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伦理价值教育,更高层次的是对法律精神的传播。社会对法律职业的要求有三点,一是人文素质,二是法律专业知识,三是法律务实技能,因此法考指向的单纯行我法律事务技能不能满足法学教育的要求。法考选拔人才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尽管法考实现了就业公平,同时还能够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但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模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选拔出复合型人才,法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法考中常常以注释、实际适用现有的刑法条文为主,因此更容易封锁学生的思维,产生对现有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的过度依赖和崇拜,难以推动法治进程。法考科目忽视了素质教育。法考科目有限,在法考导向下的大学教育,学生和老师过度关注应试科目的学习,忽视了对法制史、哲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学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系统性知识的掌握。法考的实践性与当前刑法教学的理论性相脱节。当前大学法学课程教育与法考追求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学校对学生法考的帮助有限,这导致法考补习班盛行,同时也是通过法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种补习班教育侧重于对应试技巧的训练,但对刑法基本理论进行了忽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法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法律专业人才的素质。

查看全文

刑法实训课教学探索

摘要:警官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和法律服务技能人才的学府,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服务能力,提高公安就业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刑法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案例教学是比较贴近学生教学效果明显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准备,选取适合学情的案例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后指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并形成文字作为考评的依据,经过多次训练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课;案例教学;效果

由于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简单,对我国司法实务只有粗浅的认识,法律意识中存有概念但大都断章取义,特别对刑法罪名及其判断,似是而非的概念很多,能够形成连贯的思维进行准确的表述还存在相当的难度。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努力提高刑法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开展刑法案例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需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在完成刑法法条重点内容教学内容之后才能进行的实操,是在学生掌握一些必要刑事法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切忌操之过急。选取典型和社会热点案例供学生思考和分析,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熟知案情,树立法律思维,寻找解决刑事案件法律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选取特定的案例并进行阅读理解,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开展讨论,在反复的交流和互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思维方式

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刑法学教程,确实存在诸多难度,且不说法条众多,即便是对刑法法理的接受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刑法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多了解犯罪罪名,教师首先选取央视在线播出的《庭审现场》《庭审纪实》等视频组织播放。学生观看前,教师设计问题,提醒案件发展过程中的节点,行为人实施了哪些犯罪行为,与该案件相关联的法条是什么?对照庭审过程,学生会发现公诉机关起诉的理由及证据的收集,都是围绕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展开的。教师逐步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积累,熟悉刑法相关罪名,加深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和领会,对刑法的知识构架体系有初浅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为开展课堂案例教学打下基础。

2教师需针对学生特点,课前充分准备材料,选取适合案例

查看全文

刑法分论教学模式思索

刑法分论是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掌握刑法总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刑法分论对于正确贯彻刑法总则规定的原理和原则,正确掌握各种具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强调法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刑法分论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法学本科教学中,大部分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转变刑法分论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培养和提高法学本科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教学理念上,应充分重视学生法律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刑法学教学的理念上,以往一直比较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即只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掌握了法律的概念、逻辑体系、理论框架,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理论应用于具体案件的分析,不需要有专门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此种教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无法用在学校学到的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不能不让我们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我国的法学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以精英教育来定位的,因而在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没有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是把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进行法学研究能力的法学人才。

这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割裂状况,一方面,使接受过法学教育的人难以从事法律职业;另一方面,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来从事法学研究,也只能使“法学”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我国法律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但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机械适用法律的人,而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法律精神统一起来,重建刑法学的教学理念。具体到刑法分论的教学上,就是在不能忽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既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谦抑的刑法理念,又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在教学内容上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基于以上的理念,在刑法分论的教学内容把握上,应围绕理论知识、法律精神、实践能力三个中心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2.1在讲授内容上应选择重点罪名、典型罪名进行重点分析所谓“重点罪名”,是指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或者在司法适用中分歧较大的罪名。所谓典型罪名,是指在某一类犯罪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罪名,即其所反映的问题、体现的特征具有这一类的犯罪的共性,并且能够使学生由此及彼掌握其它相关的罪名。现行刑法分则由10章共350个条文组成,共规定了四百多个罪名。如果对这些罪名全部逐一分析,根本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这一任务。而实际上,对于这些罪名,教师只需简单进行释义,或者不需要解释,布置学生课后自习即可。所以,在讲述分则内容时应选择重点罪名和典型罪名进行讲解,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使学生掌握整个刑法分则的罪刑体系。

查看全文

刑法教学进行案例教学思索

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法学院。该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废除了过去那种整堂课都由教师讲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而代之以案例教学法[1]。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向的。而案例教学法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关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学生变成了教学主体,教师则处于引导者、启发者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寻找典型案例,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蕴涵的法理,在互动讨论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进行案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刑法教学案例的选择标准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平台,没有好的案例做支撑就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案例要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一致,即要具有针对性案例选择的针对性是指教学所选取的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具有关联性。刑法教学中要通过刑法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程重点或难点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刑法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从而起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锻炼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双重效果。基于此,在选取刑法案例时应该综合分析,一要注意所选取的案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相关联,二要注意所选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否过于分散和单一。所选案例如果与教学目标或者内容不具有关联性,就不符合针对性的标准,拿它来进行刑法教学也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但是,即便具有针对性,如果所选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过于分散和单一,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样也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有些案例过于复杂,涉及的问题过于分散,这种案例比较适合在综合讨论中应用,而平时课堂讨论的案例应力求知识点集中,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很好地实现,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案例本身必须蕴涵一定的法理,即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所选取的刑事案例在全国和某一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大家比较关注并且案例本身蕴藏了某种法律关系或者法律理论,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来分析隐藏其背后的法理内容。比如对于盗窃罪、侵占罪和诈骗罪的理解,许霆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许霆利用自动取款机的错误连续取款十几万元,一审法院判其无期徒刑,判决后社会影响非常大,不同阶层的人对此看法不一。普通民众认为无罪,理由在于引起事件的原因在于银行,银行自己责任也很大。此案在法学界也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许霆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许霆只负有返还的义务,追究刑事责任明显错误;有学者则认为许霆的行为构成犯罪,但对于具体构成什么罪则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构成盗窃罪,有人则认为构成侵占罪,也有人认为构成诈骗罪。对这个案件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掌握盗窃罪的基本构成,正确区分盗窃罪与相关财产犯罪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案例一般应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并应具有较大的新闻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典型性在于案情与法律规则的相关性,而不在于案件所产生的新闻效应[2]。因此,不能仅仅凭新闻效应来选取刑事案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案例应该适宜教学,即应该具有适宜性所选取的案例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适宜教学。详言之,在内容上,案情应该简洁、难度应当适中。如果案情过于复杂,难度过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他们就会百思不得其解,寻找不到分析问题的入口和路径,就会使其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而案情过于简单、难度过低的案例,同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形式上,案例应避免过于冗长复杂,否则会浪费过多的课堂时间,也不利于让学生抓住案件核心。因此,教师要遵循适宜性原则选取刑事案例,并对案情进行梳理分析和全面掌握,对所选内容有所裁剪,以便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的理性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存在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刑法教学开展的必要性我国传统上的法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我国刑法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主要采用“演讲式教学”,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缄默无语,寂静无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较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动性。民族院校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尤为必要。首先,犯罪现象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下,犯罪原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践中的刑事案件都是复杂的,民族地方的刑事案件则更为特殊,它不可能如同刑事法律规定的那样单一化,如果只是注重理论的基本掌握,忽视灵活运用,学生面临实际则无所适从。[2]其次,我国处于畅行法治的时代,法律条文的数量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增长,其修改和变化的速度同样令人目不暇接,把所有现行刑事法律条文及其解释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不现实。同时,国家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赋予民族地方自治权,刑法在民族地方的贯彻执行还需要顾及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可以变通实施,其实施中需要考虑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此需要透彻理解刑法的精神,案例教学可以将民族地方刑事案例引入教学,以便了解对民族地方情况。(二)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刑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刑法学的“原理”“原则”“制度”规范等来自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刑法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立法、司法实践,联系实际越多,学生对知识理解越深刻,越容易接受。虽然各大院校都提出进行刑法教学改革,并声称将案例教学法已经运用于实际教学,然而事实不尽如此,部分院校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民族院校则不能脱俗。1.将案例教学法理解为讲授中的举例说明。在法学教育改革中,多个学校提倡案例教学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案例教学认识存在偏差,在教学实践中误认为举例说明就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老师提供案例,由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举例说明法是在讲授教学中,通过教师系统讲授法律理论和规则之后分析相关案例,由教师进行案例讲解或者由教师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分析案例,这种教学方式实质上还是解释法律理论和规则,难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无视教材内容,盲目实施案例教学。教材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教改的重要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科目和课程全部内容都适合于案例教学。刑法学是应用性学科,但具有特殊性,其是由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构成,总论是全部刑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比较原则和概括化的内容,应该先从概念、特征原理,原则部分开始,只有掌握了基本理论,才能进行法律解析。在刑法总论部分盲目开展案例教学,会形成老师问,学生不能答,事实上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根本无法体现案例教学法的真谛。3.无视学生情况,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学生是教学方法的实质对象,教学应依学生实际情况来安排,实行因材施教。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案例教学法是完全脱离教师的讲授,由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对教师的提问获解决案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老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培养,逐步培养法学思维。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盲目实施案例教学法则根本无法发挥其真实意义,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终,从而引发对个人能力的质疑,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就无法谈及激发兴趣。

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刑法教学中的实践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如火如荼开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其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调动学生分析的精神和思考的兴趣,它的互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民族院校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细致的思考,量力而行。(一)教学的课前准备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刑事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其可来自案例教材,甚至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也可以由民族院校老师自己编制。民族院校学生程度不同,斟酌选择案例,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典型性案例巩固基本理论;通过具有深度和难度的启发性案例锻炼和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现实热点性案例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刑法中热点的许霆案件、贵州习水的嫖宿幼女案、躲猫猫案件、湄公河惨案等,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和分析能力。2.根据刑法教学目标和案例的内容确定问题。案例准备好后,教师应当研究供学生讨论的案例。根据民族院校各班具体情况巧妙设置问题,考虑案件定性可能引发的争议,掌控全局。既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又不能让学生远远偏离教学内容,放任自流,同时考虑到各个学生的不同程度,有针对性的提问。题目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可争辩性,诱导学生展开讨论、促进争辩,从而进一步深化所学刑法理论知识。3.根据教学资源和学生人数来布置案例。问题设置好后,需要把案例提前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查阅刑法资料、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必读的材料及其具体的组织方式。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参与程度与参与质量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参与前的准备非常关键。[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案例案情、学生人数、教学环境等确定具体采取的组织形式。(二)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1.引导发言。刑法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发言,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案件,组织学生讨论、辩论,鼓励学生提出独立见解。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引导策略,对思维敏捷,表达清晰的学生提出质疑,深化刑法理论问题;对反应慢,表达能力普通的学生及时提示,提高每个层级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分析能力。对发言的同学积极肯定,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不轻易对某一问题下结论,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讨论中老师可以随机设定提问,控制讨论主题,有针对性的诱导学生思考,鼓励主动发言,避免冷场。2.教师点评。精辟的点评对案例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评可以穿插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也可以对某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做简要评论,还可以在案例讨论结束时进行总结点评,包括对讨论情况的客观评价、罪与非得罪分析评判。对总体情况的评价涉及到刑法理论问题和具体表达方式的全面评价,并提出问题引导课后思考;对案例的分析,既要给出案例结论和相应的依据,又要结合法律理念对该罪进行评判。最终达到掌握刑法基本理论,锻炼法律思维的目的。(三)案例教学的课后综述案例教学的课后综述是案例讨论的总结,即对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小论文方式进行。小论文是案例教学的后续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通过撰写小论文,使学生将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通过写作进一步论证成熟,诱导学生对课堂上言犹未尽的刑法理论进一步思考,拓展思维空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就小论文的选题切入点、论证的完善度、研究的深入化进行考核评价,作为平时成绩。通过此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只有法律规则,而没有适用规则的高素质人才,规则之治就是空中楼阁。民族地方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民族地方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案例教学法可以在很高的程度上锻炼和提升民族院校学生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尽管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还不具备完全移植英美国家的案例教学法的土壤和基础。[4]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英美国家案例教学法的合理内容,结合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刑法教学方法,以期增加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的乐趣、深度和广度,为民族地区培养更为专业化的法律人才。

本文作者:王亚妮黄军锋工作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查看全文

刑法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刑法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部门法特征相符。作为刑法学教师,我们将努力发现当前刑法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探索改进刑法学实践课教学方法,采用多手段进行刑法教学,加强学生在刑法学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使刑法学实验课程从形式走向实质。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关键词:刑法学;实验教学;实践化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与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核心是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是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目的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在《意见》指导下的卓越刑法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刑事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保证法学院培养的本科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的刑法理论知识解决各类刑事案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当然,对法学本科生而言,这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自我训练过程。特别是对那些打算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一个理论学习与经验累积的漫长过程。对法学院学生而言,对刑法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主要就集中在本科阶段,在本科阶段通过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扎实的刑法理论功底,也将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刑法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我国现代刑法理论移植于西方大陆法系,理论体系完备。刑法中的概念和理论是在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社会、经济、宗教及哲学背景下产生和完善的,其产生背景和条件与我国社会生活背景相去甚远,特别是与我们学生的知识形成和发展背景相异。同时,受到课时和本科生知识储备所限,理论讲述无法深入,否则学生则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对刑法学本科教学而言,在有限的课时中,既传授学生一定的刑法理论,又要使其学会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授课内容的安排极为重要。在授课内容中辅以案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课堂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和民航安保相衔接,突出民航的特点。航空犯罪天然的国际性特征以及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使刑法学的学习也增加了国际性的要素。因此,在民航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学中,除了将刑法作为部门法讲述外,我们还要关注其中与民航安全有关的航空刑法特色,以及国际民航刑法公约中保护航空安全的相关规定,强化对国际航空恐怖主义犯罪构成特征与制裁等内容的学习。在刑法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案例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刑法学知识。好方法能事半功倍,刑法学实验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刑法专业素养的良好探索。

一、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辨析

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实验,又称为试验,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必要的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在社会科学和社会生活的研究中运用。实验本身是理论和实际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实验活动相比较,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是其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是一种历史性创造活动,是社会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例如,教师的授课活动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验活动的重要特点在于其人工模拟性,通过对特定环境的设计达到自我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实践活动与实验活动之间是种属关系,其中,实践活动是属概念,是上位概念,实验活动是种概念,是下位概念。我们在刑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人为设计的案例和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一过程并不具有改造社会的直接性,而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属于实验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参与一些直接改造社会的活动,例如学生在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的实习,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的这些活动属于实践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知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刑法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刑法教学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一个国家必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高校刑法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刑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刑法教学现状的分析,透过法律思维能力的视角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刑法教学;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刑法学习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增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是刑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刑法学习中,会接触到众多的刑法概念、理论、条款以及法律逻辑和判断推理,形成了学生对刑法的认知,其法律思维能力也会在学习中逐步地构建起来。但是我们的刑法教学往往停留在一般知识的阅读和掌握上,还不能够通过刑法学习将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看问题的角度,对于社会事物理解和辨析还不能站在法律的维度上,没有独到深入的眼光,缺乏专业的视角。刑法学习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关系在于认清其中的内在的联系,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关键要看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否具备将来的职业需要。

(一)刑法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

法学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法律的专业学习具备今后就职所需的法学理论,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将来就职法律技能,关键还是要对他们法律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使他们能够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对面临的法律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1]法律思维能力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来获得,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复杂的刑事案件进行缜密的法理分析。可以说,没有职业所具备的法律思维能力,将无法胜任以后的法律工作,也是刑法教学不成功的重要标志。

查看全文

体改班刑法教学方法分析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论认为,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体制,刑法课程十分注重对刑法知识体系的全面讲授,却忽视了警察职业特质的培养。在当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打破原有课程的知识体系,创建模块教学内容,已渐成共识;尤其是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解决“体改班”课时被大幅缩减、实践内容还需加强而产生的“教”与“练”的冲突颇有实效。教学是一种艺术,由于“体改班”学生知识背景差异较大,毕业后直接服务公安基层工作,因此在运用课堂讲授法时,笔者认为主要应精讲在如下“点”上:(一)讲在“基本点”上这里的基本点是指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这些基本点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甚至包括难点,在教学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刑法的基本概念貌似普通词汇,其基础理论好像也情通常理,但实际上二者均抽象、深邃,且富有极其严密的逻辑。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尤其对基础层次较低的区队更应析缕分条仔细讲解、反复剖析。非经教师层层分析、步步揭示、举例说明、正反论证,学生往往只能学得皮毛。除“基本点”之外,刑法还有许多更为精深的概念和原理,如期待可能性、不纯正不作为、抽象危险犯、刑罚的根据等,并不适于对“体改班”学生讲授。(二)讲在“实践点”上这里的实践点是指具有较强操作意义的“基本点”。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十分众多,但其操作意义有所不同。如刑法的效力范围,刑罚的功能和目的,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等,操作意义就不强。因此在课时被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应把精讲内容着重放在操作意义较强的“基本点”上,如犯罪的概念和犯罪的构成要件;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累犯、自首、立功、坦白;时效等。从实际操作意义出发,这些概念和原理就是公安实践工作中所需的关键知识,也是“体改班”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三)讲在“应用点”上这里的应用点是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实践点”。培养体制改革下,招录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服务公安基层,因此笔者认为,“体改班”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应具有更多基层工作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就是说,针对不同专业招录的“改制班”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进行贴近岗位需求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比如对侦查专业,除犯罪构成要件的模块教学外,还应针对性地设置刑事侦查部门管辖的犯罪教学模块,讲授基层公安机关侦查部门所涉及的常见罪名。比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强奸罪,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犯罪所得收益罪,诈骗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此外各地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状况,还有其独特的常发罪名,如我省境内文物犯罪猖獗,盗掘古墓葬及相关案件时有发生,因此盗掘古墓葬罪等相关罪名也是精讲的“点”。值得注意的是:其一,讲授并非越高深越好,学生能听懂、易学会、好操作即可;其二,应按基层实践需要设置教学模块,以及模块中的具体项目,满足岗位需求“能用”、“实用”和“够用”即可。(四)讲在“问答点”上这里的问答点是指将讲授的某“应用点”转化成一个或几个问题,运用一问一答师生互动方式进行讲授。具体方法是: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深入提问,学生再回答,学生无法回答时由教师启发、讲授,逐步展开对问题由浅入深的剖析,最后形成结论。这并非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事实上,传统教学论很早就认为“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堂”,也是学生的“学堂”;不应成为“一言堂”,而应成为“群言堂”。[3]《论语》中的不少篇章都是因学生发问而形成的孔子的作答;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与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戴尔的案例法紧密结合,促使19世纪90年代的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规模不断壮大。[4]说明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利于认识的不断深入,引起教与学双方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问答点”中的“问”,既可由教师提前设计,也可是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的随机发问;“问答点”中的“答”,则是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对与本知识点无关的“问”,“答”时应理性回避。针对“体改班”学生,教师的“问”可提早,如前一节即将结束时就布置下去,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五)讲在“科技点”上这里的科技点是指讲授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支持。也就是说,为增加课堂讲授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软件方面,教师要具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和讲授技巧;在硬件方面,以多媒体、幻灯机等先进技术支持的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所需的场所和环境必不可少。职业教育的内容应服务于“就业导向”的主目标,“体改班”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性和毕业走向的固定性,决定了在校期间必须在一定软硬件支持下才能充分训练和培养刑事执法实战能力。笔者认为,加强软件环境建设最不易,一要靠教师长期的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持续探索,二要靠院校大力的制度协助和经济支持。硬件方面建设相对容易,主要取决于院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很明显,对犯罪现场的语言描述不如一张现场照片或一段视频更直观,教学设备配置或有短缺,或使用不能日常化、高效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当前有的公安院校的教学改革仅停留在文件上,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从这一意义上说,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成效实际上取决于院校整个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越深入,配套制度建设越全面,教学服务才能越贴近公安要求,才能实现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外来教学法,“尽管案例教学法并非兰戴尔首创,但却是由于他决定性和系统性的运用才使得这一方法众所周知。”[4]P67与讲授法运用的演绎推理不同,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归纳推理,当时主要是进行职业实务能力的培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培养体制改革中,运用这种方法训练“体改班”学生,培养其刑事执法实战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在我国的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旨在通过分析、研究案例,从具体的司法实践入手,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认识、理解、把握与其相关的刑法概念和理论。在对“体改班”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如何能最大限度突出实践性,是重点思考的问题。首先,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即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案例的真实性、新鲜性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更多的关注,但从解释、阐发刑法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意义而言,典型性才是第一紧要的。其次,案例的使用应具有针对性。什么问题用什么案例,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案例介绍,反而可能冲淡主题,令学生茫然不知所指。有的案例内容厚重,引人深思之处颇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放矢,明白无误地择其一二来说明问题。其三,案例的设置要精心。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用案例说明,什么时候不用,什么时侯用虚拟的教学案例,什么时候用真实的疑难案例,什么时候用简单案例,什么时候用复杂案例等等,这些安排应尽可能周密,并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增删、调整。其四,案例的讨论要互动。在教师介绍完案例后,最好结合前述师生相互问答的方法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分析讨论过程中的舵手,防止讨论偏离主题或适时制止不必要的争议,并逐渐使结论显现。这种双方主动参与、交流的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发思考兴趣,适于对“体改班”学生的逻辑思维、口语表达等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案例的点评要精当。基本要求是:明确指出案例与其所涉及的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突出案例所蕴含的某刑法概念或刑法理论的含义及其要点。总之,通过以上步骤展开案例教学,基本目的是教会“体改班”学生面临工作实际发生的刑事案件如何应对,培养其刑事执法实战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观摩教学法

在刑法教学中,所谓观摩教学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到基层公安机关实地观摩具体的刑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刑事执法实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符合教育学的新范式———行动导向教学观。在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的“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5]在培养体制改革中,随着实训课时的增加,作为传统课堂的延伸、第二课堂的开辟,观摩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必要。由于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被赋予了“刑事侦查”的权力,事实认定和证据收集是侦查工作的重心,也是依据刑法规范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前提。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公安基层实务工作,重调证据重程序,是岗位工作的重心。而实践中,某些警察因忽视实地调查,或证据和程序意识差,浪费了侦查资源,削弱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无法实现打击违法犯罪的最终目的,个别人甚至因此深陷囹圄。因此为增强证据和程序意识,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刑法教学中,应大力推广观摩法的运用,但应注意如下方面:(一)观摩前充分准备为提升观摩教学法的效果,观摩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准备。1.观摩的项目很多,在公安机关,盘查可疑人员、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刑罚执行等多种基层工作,都可以通过现场观摩的方法,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警务处理、刑事办案的程序,揣摩对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一切事实的认定和证据收集的方法,增强证据保护意识,培养刑事警察的职业敏感性。2.观摩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案件多发的时期内,冬季为盗窃、“两抢”案多发期。3.观摩的地点可灵活安排,范围可适当扩大,如借助近些年司法实践部门大力倡导的“送法下乡”活动平台,将法庭审判、民事调解等司法实践活动“搬进”校园,组织学生就近观摩。通过观摩司法实践活动,了解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诉讼参与人之间对关键事实和证据的争辩焦点,对刑法知识的学习和公安工作的实践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4.提前告知学生明确观摩的目的和方法、观摩的内容和范围,提醒学生准备观摩时所需的纸、笔,拍照、摄像设备等。(二)观摩中勤看多记一般一次观摩限于2个课时(约100~120分钟),如在派出所观摩,无论新旧案,只要分配到任务,就要亲随办案人员工作,并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客观记录。重点观摩办案人员的操作程序和对刑事证据的收集、固定和保护。(三)观摩后及时总结观摩结束后,学生应根据观摩的具体内容,联系所学的刑法知识,及时撰写详细的观摩报告。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对学生观摩的总结进行专业讲评,还要在课下认真对观摩教学过程做好记录,以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观摩教学质量。四、模拟体验教学法所谓模拟体验教学法,就是指通过模拟公安执法过程中涉及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情境,体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与运用。模拟体验教学法也是一种符合行动导向教学观的方法,它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适于警察职业能力的培养,适于“体改班”学生的教学。在模拟体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环节:1.知识准备。按照教师要求先预习本节课涉及的刑法概念、理论或某一罪名的概念、构成条件等相关知识点。2.情景模拟。可以有两种形式:(1)先通过教学视频,使案例再现。比如播放一段轿车撞击、碾压被害人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相关人物,即出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后的警察2人,肇事车主1人,相关证人若干。(2)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案件再现。具体要求:切入点准确。课堂模拟体验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仅模拟体验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的过程中的某一段具体情境。3.模拟讯问。事实认定和证据搜集是案件定性的前提,在模拟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这两个关键提问,并制作讯问笔录。4.案情讨论。在以讯问、现场勘查为主的侦查手段获取的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展开以一定教学任务或教学项目为主的分析讨论。若本节课的教学项目是犯罪的主观方面,则应围绕罪过的四种形式,以及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的构成条件,综合分析肇事司机的犯罪主观方面。如本节课的教学项目是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及其界限,则讨论的重点就不仅包括肇事司机的犯罪主观方面,还包括其犯罪的客观方面。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提出观点,展开辩论,教师注意把握辩论方向和焦点。通过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相关结论。5.评析总结。教师评析各方观点及表现,对案件作最终的结论评价,并对涉及的教学主题或任务进行概括总结,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予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如果说课堂讲授法倾向于“教”,那么观摩教学法则倾向于“学”,案例教学法和模拟体验教学法就更多地体现了“练”和“战”。与此同时,这四种方法也从“听”、“看”、“说”和“做”四个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刑法教学中,考虑多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更能突出“教、学、练、战”一体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