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9:06: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性别意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周敦颐性别意识探究论文
摘要:用敦颐开显宋明道学之源头活水,世人对其研究甚多,却鲜有就其性别思想进行研究者。本文通过对《太极图说》和《通书》两书的分析概括其性别思想为:阴阳交感,化生万物;阳健阴顺,阳尊阴年;阴阳理而后和。显然,孔子以来的前儒家性别意识是周敦颐性别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同时这些思想也对后世宋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性别意识
被尊为“道学宗主”的周敦颐开显宋明道学之活水源头,其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构建儒学之形上本体,并以阴阳五行之理贯之天人,首发宋儒心性义理学之端。世人对其研究甚多,但极少有人涉及到他的性别思想。而实际上,他的两本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意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两本著作来探讨其性别思想如何上承前儒,并具有自己的理论特征以及周敦颐的性别思想对后世宋儒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阴阳交感,化生万物
《宋史·周敦颐传》中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显然,《太极图说》探究的是宇宙的本源及万物与人的生成过程。其宇宙生成图式可用“太极——阴阳——五行——万物”来表示。从中可看出他所推测的宇宙生成是由最原始的“无极而太极”开始的,“无极而太极”是混沌而无形无限的原始物质,也是万物存有的最终根源。天地的本源是太极,而太极乃是无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根本,分化出阴阳二气。二气的交互作用就生出五行,五行相互配合而形成四时与天地万物。由此可看出,在这一图说中,上溯宇宙本源,下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整个宇宙变化过程被包含在其中。同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阴阳的交互感通作用,“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在这里乾与坤,阴与阳是作为对等的词而提出,孤阴,孤阳或阳与阳,阴与阴都是不能化生万物。即从宇宙生成论的高度和意义上谈阴阳因相互差异而相互需要,相互补充,即阴阳的相交相生,相生相济。
同时在《通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敦颐不少这方面的思想。如在《训化第十一》中有“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成,义也。”《家人睽复无妄第三十二》中引用《易经》中的“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
公共政策的性别意识和存在问题
一、社会性别问题的特征和重要性
性别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基因性别、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六种类型。现在被普遍认可的社会性别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如本在1976年的时候提出的,认为社会性别是指基于生理性别的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是在特定社会文化下形成的对男女两性的差异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社会对男女婚姻、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的固定期待。社会性别研究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与其中一些激进的看法不同,社会性别研究坚持认为在社会性别的建构的过程中要尊重人的天性,要尽量避免受到传统刻板印象的影响,影响男女两性正常发展,倡导女性应该要自由自主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机会,解放女性的同时也在解放男性,最后解放全人类。在社会学意义上,如果一种社会现象影响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并且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协调发展,那么就会把这个社会现象看成一个社会问题。社会性别问题具有隐蔽性和爆炸性的特征,常常在很多显性的社会问题中表现出来,如性暴力、性犯罪。但是因为我们身处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以我们经常忽视一些其实由性别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当前我国社会性别问题已经突显:“大叔控”、“姐弟恋”、“同性恋”正在改变社会原有的包括婚姻时间在内的婚恋文化和行为。根据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显示,我国男女配偶之间的年龄差距正在以每年0.6岁的速度增长,男子在同龄女性中难觅佳偶,转向更低龄的女子,出现婚姻挤压现象,导致男性初婚年龄推迟、女性初婚年龄提前,城市剩女数量持续增加,夫妻之间年龄差距扩大,引发性犯罪、性暴力等其它领域的社会问题产生。有数据显示,1998年艾滋病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为15.3%,2004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39%,增长速度非常的快。近年来,虽然高校招收人数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但是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一些学校,一些专业居然公开提出不招收女生或者录取男生分数线明显低于女生等等。社会性别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一问题隐藏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社会大众对业已存在的很多社会性别问题都已经习以为常,但其爆发性在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社会性别问题将伴随在任何一个社会问题中不容忽视:比如伴随农民工问题出现的留守妇女问题和临时夫妻问题。曾经有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性别问题的平衡和解决要依靠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就是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给予妇女特殊的保护,提供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改变社会发展意识,维护女性合法权益,把社会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消除社会隐患。
二、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存在问题
公共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等决策部门对公共利益和公共行为的分配和规范,广义上法律也是一种公共政策,国家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男女平等就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写入了《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是我国政府给我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一直以来都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上。1979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议案,1981年我国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承诺反对一切(习俗、惯例等)基于性别做出的区别、排斥和限制,确保法律、政策的制定和机构的设置,消除对妇女的歧视。为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我国除了在多项法律政策中专门提出要保障妇女的合法权利,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工作的十条意见》、《中国妇女发展刚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婚姻法》、《发展女党员工作》等多项政策措施专门针对女性保护的法律进一步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上享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和地位,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都要依法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和法律认可的特殊权益不受侵害,女性必须参与到国家机关重大事件的决定过程中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推进下,我国社会性别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93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委员仅占了9.2%,1998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委员就发展到了15.5%,上升了6.3%。2012年,广州数名女大学生在厕所上演了“占领男厕所”的艺术行为,希望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女性因为不同于男性的生理特征,需要的厕位要多于男性,因此在公共设施投入的时候应该增加女性厕位的数量,女性排队上厕所的情况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问题明显。这个事件暴露了我国公共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社会性别意识尚不充分的问题,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性别立法的时间早,但是发展速度缓慢,性别政策与其它公共政策分离。比较国内外不同国家出台的相关公共政策,笔者发现我国出台的公共政策种类比较齐全、内容比较完善,注重从制度层面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但是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差距。笔者发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更加重视相关公共政策的“落地”,提出了更具体的操作细则和奖惩措施,比如: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在禁止在招聘中变现出对性别和年龄的限制,国家各级重要岗位女性公民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提供更多的女性职位并且降低对女性就业者的税收。一项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一共包括决策者、目标群体和收益者三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公共政策的决策者是政府权力机构,决定如何分配公共资源。虽然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也有专门的政策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但是在政公共策的制定过程中女性所占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是数量仍然较少,导致不能更全面的从女性的角度来思考女性的问题,不能根据男女特征的异同制定真正公平合理的社会政策,容易出现类似公共厕所女性厕位偏少的问题。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问题还体现在政策内容表达中的男性话语体系,即是说在某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把女性预设为能力差和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社会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特殊保护,比如:日本政府规定妇女禁止加班,中国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等规定。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其中女性提高的速度快于男性,两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但是根究我国现行政策,女性的退休年纪又早于男性,退休后收入少于男性,男性去世后生活非常的困难。这更是说明了只有恰当的公共政策,采取有利于女性增进女性选择权利和发展机会的措施,才是促进性别平等和发展。
三、提升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的策略
瑞典是世界上两性最平等的国家。早在1980年瑞典政府就设立了性别平等部门作为专门推进社会平等的国家机构。预算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价值观,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什么人,重视什么样的工作。通过性别预算工具或许我们可以揭开那些看似社会性别保持中性的预算的神秘面纱。通过性别预算可以清楚的看见国家用于对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例,反映国家对社会性别工作真正的重视程度。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性别预算不是要求政府的资金在男性、女性之间平均分配,因为这样的做法看似平等其实既不公平也不公正,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男女两性的特殊性。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展开性别预算的国家,在国家预算中有设有专门的用于妇女儿童的指出项目,在公共服务中专门针对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机会资源的支出项目和在总体、主流的各项支出中专门用于女性的支出。虽然现在有声音在倡导要把社会性别预算工具引入我国,不过这项工作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公共政策是促进社会性别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把社会性别工作扎实落到实处,才能为我国社会性别事业的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国家的要求。
性别意识缺失状况营销沟通论文
内容摘要:社会性别意识缺失的营销传播违背了社会潮流,造成了对女性生存和发展的严重伤害。营销者要沿着新女性的视线重新审视今天的女性消费者,重视女性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指导营销沟通,制定传播策略。
关键词:性别意识社会性别男女平等女性消费营销沟通
性别意识认为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由生物特征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恒定的事实。
性别意识认为女性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价值。作为社会的主体,女性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和社会,不是无原则地妥协和牺牲,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女性要学会依靠自己,独立面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挑战,在情感、心理、精神上告别软弱、依赖和无助,清除各种遏制人成长的羁绊;女性与男性要结成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彼此给予对方生活成长的空间,而不是将牺牲对方作为自身发展的前提。
应该肯定,从整体来说,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妇女的发展。但是当我们用性别意识的眼光来看社会环境时,就会发现在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普遍接纳、认可了男女平等的原则的时代,依然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没有成为历史,经济的单纯发展并没有带来妇女地位的必然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仍然显得滞后。
2004年9月,一份名为《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公之于众。《调查报告》涉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全国妇联等242位高层决策者。在妇联之外的四个机构中,只有不到45%的人能够认识到两性平等的国策地位。被调查对象对男性的优点用“果断大度、理性豁达、具有创新精神”来评价,对女性则更多用“认真、细致、温和、善解人意”来形容。他们对两性平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状况不但定义了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潜在地影响职场上男女两性权责关系的分配,也导致两性在享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上的差异,女性的那些得到肯定的特点反倒成为她们发展滞后于男性的证据。
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剖析论文
摘要:性别偏好反应人们对生育子女性别的认识和期待,是生育意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以及人口发展的数量和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从社会·lt~91,1的视角出发,以性别偏好为桥梁,着重分析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说明社会性别意识是如何通过生育偏好对人口发展过程产生影响。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偏好生育行为人口发展
性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然性别,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理性别;一类称为社会性别,它是社会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男女两性的行为、角色进行不同标准的规范和塑造的产物,是后天注入的,是家庭、社会长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在生育行为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可以使我们认真审视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两性关系的规范和对人们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的控制,从而揭示社会性别意识在人们生育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背景
性别偏好是社会性别意识在生育行为中的直接反映。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根深蒂固,影响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如何通过倡导社会性别公平消除人们性别偏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背景。
从经济地位来看,男性在经济上的主导是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经济基础。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主导,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发展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投入。由于两性生理差异而自发形成的社会分工,使农业劳动主要落在男性身上,男性承担着生产功能。
青少年性别教育探讨论文
一、青少年性别意识的表现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生理上他们进入了人生中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在心理上他们保持着快速发展的状态;在社会化方面他们能够独立地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与责任。青少年的发展使他们的生活和活动发生了变化,地位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同时由发展带来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苦恼也越来越多。比如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也就是表现在对自己性别、对异性性别以及两性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性意识的觉醒意味着青少年从此开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两性交往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真正学习和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的问题,即做男人做女人的问题。但是,由于青少年缺乏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所以,在性别意识的发展中容易受权威经验和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表现出如下特点:
1.传统性别意识的印迹明显,科学的性别知识较为缺乏。传统性别观中的男性特征的支配、自主、侵犯、成熟欲等,女性特征则为求助、亲密、服从、依附、教养等。所以女性常常在顺从、教养、责任等方面接受更多的训练,男性则在自信、成就和独立性方面接受较多的训练。传统的性别文化,对男性失败施加压力,认可男性的成功;对女性成功施加压力,宽容女性的失败。青少年在这样的以男性主权为主导的教育引导中,对社会性别的理解和性别平等的意识会越来越淡漠。
2.年龄越长,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越强烈。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物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性别角度规范而体现的社会压力,还可塑造两性的心理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男女两性会更加表现出对性别刻板的接受和认同,比如女性忌讳被人认为缺乏“女人味”,缺少柔情,表现出依赖性强、脆弱等行为,使得她们在心理上、精神上不能真正确立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意识;男性为了证明自己符合男性标准,会有意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粗鲁、轻视女性等过分“男性化”行为。
3.男女青少年的差异还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据一项调查显示,男子对商业、行政、建筑设计、机械感兴趣,女子则喜欢教育、会计、音乐、艺术等;男子普遍希望从事有权利和独立性的工作,女子则选择社会服务和有趣的工作,反映出两性明显的成就差异。
二、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育偏好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摘要:性别偏好反应人们对生育子女性别的认识和期待,是生育意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以及人口发展的数量和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从社会·lt~91,1的视角出发,以性别偏好为桥梁,着重分析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说明社会性别意识是如何通过生育偏好对人口发展过程产生影响。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偏好生育行为人口发展
性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然性别,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理性别;一类称为社会性别,它是社会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男女两性的行为、角色进行不同标准的规范和塑造的产物,是后天注入的,是家庭、社会长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在生育行为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可以使我们认真审视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两性关系的规范和对人们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的控制,从而揭示社会性别意识在人们生育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背景
性别偏好是社会性别意识在生育行为中的直接反映。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根深蒂固,影响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如何通过倡导社会性别公平消除人们性别偏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背景。
从经济地位来看,男性在经济上的主导是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成的经济基础。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主导,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发展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投入。由于两性生理差异而自发形成的社会分工,使农业劳动主要落在男性身上,男性承担着生产功能。
社会性别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社会性别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探讨,主要有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影响、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社会性别教育环境的缺失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等。藉此,面对这些现实中的客观情况,本文提出了完善社会性别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对策,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社会性别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一、性别理论概述
社会性别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也被称为“第二次女权运动”。该理论主张女性的命运和社会角色不能被生理差异左右,而且其在之后有关性别不平等等方面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对性别方面的教育仅仅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具体实施。但就目前社会对女性的各种不公平待遇来看,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教育充分贯彻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
二、社会性别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促使女大学生培育主体意识。以往,因为对性别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女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误区。一些人信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缺乏成才的动力和勇气等。而社会性别理论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对传统依附角色的挑战,可增强女大学生奋发进取和直面人生的精神动力。可以使女大学生认识到,改变传统观念,摆脱传统束缚,这是女性走向独立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儿童期刊性别塑造策略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开始进入心性定向过程。[1]这时儿童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事物和行为的正确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期刊作为大多数儿童在日常阅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读物之一,其人物角色在性别特征上具有较强的隐形性,更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所以,儿童期刊如何构建了人物性别形象对儿童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红领巾·萌芽》为研究对象,将2002年至2016年15年间共165期期刊作为研究范围,从每年11期期刊中随机抽取3期共45期期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人物角色出现频次、对应人物特征和形象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来谈谈儿童期刊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塑造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影响。
一、人物两性角色出场频次接近,为儿童性别意识
建立平衡观感笔者对儿童期刊《红领巾·萌芽》所载文章和图片中两性角色的出现频次进行了详细统计。在《红领巾·萌芽》随机抽选的45期样本中,正文部分出现的角色男性角色占比68.16%,女性角色占比31.84%。插图中,单人插图共提取96个人物角色,其中男性角色58个,占总数的60.41%,女性角色略微少于男性;多人图中女性角色占比较单人插图有所提高,与男性角色数量相当。相关研究表明,两性角色在儿童阅读中的出现频次会直接影响儿童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知,只有在对性别有区分概念后才能进一步通过阅读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据上述数据统计可知,在《红领巾·萌芽》中,图文涉及的人物角色男女性别均有,没有某一类缺席的现象,且在有效性别数据中角色性别分布相对均衡,这对于帮助该刊物的儿童读者建立相对平衡的性别意识基础十分重要。
二、人物角色均分别具有两性突出的性别气质,为儿童读者树立榜样作用
男性与女性在性别气质上具有各自的典型特征。男性气质是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为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2]譬如男性一般表现为勇猛刚强、果敢多智、有领导能力等。与之相对应的,女性气质是指女性具有同情心、温柔亲切、关心他人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3]因此女性多与温柔善良、多愁善感等联系在一起。本文对人物角色性别气质的分析从插图和正文两部分入手。在《红领巾·萌芽》插图中,男童角色多穿着T恤短裤,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性别特征。成年男性形象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健康强壮型和智慧成功型。其中,健康强壮型成年男性角色的外形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肌肉轮廓分明且时常带有武器,以显示出男性特有的体格特征;而智慧成功型成年男性角色主要通过衣着和行为举止体现,多穿西服、系领带、戴眼镜,活动主要是看报、喝咖啡等,以显示出男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与此同时,《红领巾·萌芽》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儿童和成人)基本具有以下典型的女性特征:第一,均身着典型女性服饰,如穿裙子、戴蝴蝶结等;第二,衣着多采用粉色、黄色等鲜艳亮眼的颜色;第三,面部会重点刻画和突出腮红、长长的睫毛等细节。这些都与男性角色的外形特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三、人物社会角色未出现性别缺席现象,部分存在无意识偏向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诠释
论文关键词:性别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