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8:44: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性别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性别

英语性别语言特征分析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与人进行交际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性别与语言的关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17世纪的美洲加勒比印第安人语言中的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曾一度被欧洲殖民者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语言。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性别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开始将语言学及社会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及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性别语言研究中[1]。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话语量、话题选择等方面开始对性别语言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代表性人物有Swann,Hirschman等。语言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地域差异、语言共同体差异、性别差异等等。语言的性别差异指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的言语特点和男性的言语特点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别[2]。从落后的原始社会到现达的物质文明社会,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一直都受到男女社会分工不同的影响,而这种语言使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目前国内有关性别语言的研究大多数都使用的是西方的研究方法,多数都只是研究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汉语中独特的性别语言差异,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梳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语言现象,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及其产生的根源,为跨文化及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二、语言变异及语言的性别变异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在客观上就赋予了语言一种较强的调节功能。变异是语言动态的表现形式,没有变异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3]。语言的变异通常是指某个语言项目,可以是音位、形位或者是其他语法规则在实际使用的话语中的状况。语言使用的背景、场合、对象及语言使用者本身的不同都会造成语言发生变异。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不同性别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别,是语言变异的一种变体,也是语言发展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差异可以表现在语音、语调、措词、句法,甚至男女谈话话题的差异等方面。

三、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静态分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人们可以从语言的使用上看出另一个人的职业、阶级、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及其成长的地域背景与生活环境等。自语言出现以来,对语言的使用,男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前有关英语中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主要从静态分析和动态研究这两个方面进行。静态分析指的是从性别语言自身及性别语言的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动态研究则指的是对性别话语及其特征进行分析。

查看全文

儿童期刊性别塑造策略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开始进入心性定向过程。[1]这时儿童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事物和行为的正确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期刊作为大多数儿童在日常阅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读物之一,其人物角色在性别特征上具有较强的隐形性,更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所以,儿童期刊如何构建了人物性别形象对儿童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红领巾·萌芽》为研究对象,将2002年至2016年15年间共165期期刊作为研究范围,从每年11期期刊中随机抽取3期共45期期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人物角色出现频次、对应人物特征和形象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来谈谈儿童期刊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塑造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影响。

一、人物两性角色出场频次接近,为儿童性别意识

建立平衡观感笔者对儿童期刊《红领巾·萌芽》所载文章和图片中两性角色的出现频次进行了详细统计。在《红领巾·萌芽》随机抽选的45期样本中,正文部分出现的角色男性角色占比68.16%,女性角色占比31.84%。插图中,单人插图共提取96个人物角色,其中男性角色58个,占总数的60.41%,女性角色略微少于男性;多人图中女性角色占比较单人插图有所提高,与男性角色数量相当。相关研究表明,两性角色在儿童阅读中的出现频次会直接影响儿童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知,只有在对性别有区分概念后才能进一步通过阅读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据上述数据统计可知,在《红领巾·萌芽》中,图文涉及的人物角色男女性别均有,没有某一类缺席的现象,且在有效性别数据中角色性别分布相对均衡,这对于帮助该刊物的儿童读者建立相对平衡的性别意识基础十分重要。

二、人物角色均分别具有两性突出的性别气质,为儿童读者树立榜样作用

男性与女性在性别气质上具有各自的典型特征。男性气质是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为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2]譬如男性一般表现为勇猛刚强、果敢多智、有领导能力等。与之相对应的,女性气质是指女性具有同情心、温柔亲切、关心他人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3]因此女性多与温柔善良、多愁善感等联系在一起。本文对人物角色性别气质的分析从插图和正文两部分入手。在《红领巾·萌芽》插图中,男童角色多穿着T恤短裤,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性别特征。成年男性形象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健康强壮型和智慧成功型。其中,健康强壮型成年男性角色的外形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肌肉轮廓分明且时常带有武器,以显示出男性特有的体格特征;而智慧成功型成年男性角色主要通过衣着和行为举止体现,多穿西服、系领带、戴眼镜,活动主要是看报、喝咖啡等,以显示出男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与此同时,《红领巾·萌芽》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儿童和成人)基本具有以下典型的女性特征:第一,均身着典型女性服饰,如穿裙子、戴蝴蝶结等;第二,衣着多采用粉色、黄色等鲜艳亮眼的颜色;第三,面部会重点刻画和突出腮红、长长的睫毛等细节。这些都与男性角色的外形特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三、人物社会角色未出现性别缺席现象,部分存在无意识偏向

查看全文

性别比专项治理文案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宣传科学进步的婚育观念,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呈现出整体偏高,长期偏高,特别是计划内二孩性别比高达194,比正常值107高出87。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将导致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给我市再造一个新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根据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从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在全市开展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以下简称“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围绕宣传教育、规范管理、依法查处等三个环节,严厉打击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及女婴转移行为,坚决遏制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促进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广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依法查处一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的案件;

查看全文

漫谈就业性别挑剔问题

摘要:性别歧视是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从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对我固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

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而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根据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

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

查看全文

戏剧舞蹈和性别分析论文

性别与表演的主题并不算新,但很少有人研究性别如何在全球语境中被重新构造的问题。戏剧和舞蹈中常常有分别为男性和女性指定的角色。从传统意义上说,这些角色为阳刚之气和女性气质的表演提供了机会,但它们不同于男性和女性的表演,前者是文化的,后者是生物的,两者不一定等同。

跨性别选派角色为常见的戏剧手法。男人通常扮演女性角色(如歌舞伎),但较为少见的是女人扮演男性角色(如中国“戏曲”)。然而传统惯例决定了女人和男人各自扮演的角色,人们尽管或是拙劣地沿袭、或是强烈地反对,但个中因由却从未被考查过。

学术及艺术界对性别主题重要性的关注来自于全球性的女性意识的关注。在当前的全球表演语境中,不同文化礼仪和习俗相会合、相溶合并且相碰撞,这便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思想的交流所引起的全球和民族语境的关系。性别符号的竞争机制通过节日或旅行途径而昭然于世。

纵观二十世纪,戏剧导演、剧作家、舞蹈设计家、学者和评论家对性别问题记录下许多假设并争论不休。著名的美国舞蹈家和舞蹈设计家伊萨朵拉·邓肯深受戴尔莎特(Delsarte)对姿势系统的诠释之启发,将女性身体表情最大限度地溶入古希腊舞蹈、古典音乐、灵性及爱情之中。她努力地将思想、身体和灵魂从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审美习俗中解放出来。邓肯还把摆脱审美惯例与社会习俗的解放联系起来。

当代南亚舞蹈设计家Chandralekha认为自由体现在不同的意义之中。她创作的大型舞蹈《拉伽(Raga,印度音乐中一种即兴演奏的方式。—译注):寻找女性气质》以十世纪的一首诗歌作为开头:“如果他们看见酥胸和长发/他们称她为女人;/如果看见大胡子和胡须/就称他为男人:/但,注意/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既非男人,/又非女人,/@①,罗摩纳萨。”舞蹈者流动的姿势构筑了性别的宇宙概念,其间男性和女性组合成一种超人的力量。Chandralekha受过印度古典舞蹈形式之一婆罗多舞的训练,因此对古典舞蹈与现代及其后现代社会的关联提出疑问。她认为印度古典舞蹈既不是古老的又非传统的,而是一种对英国殖民主义形成的古老风俗的重新构造。她不遗余力地在发现和创造与时代相合拍的舞蹈传统。

在其过程中,她排斥精致的服装、预先制定的舞蹈设计结构及阿比那亚(Abhinaya,表演)——即《舞论》(Natyasastra)中所规定的、以及被传统舞蹈的大师们所重新解释的一种传达情感的表演。相反,Chandralekha设计的舞蹈将印度及非印度成分兼容并蓄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她追求的新色情得到统一(在印度,色情与圣灵相连,这一点对Chandralekha来说依然十分重要)。Chandralekha象邓肯那样也生动地表现了她本人的情欲。当有人问她如果生命中没有婚姻或孩子会怎样时,她将自己比作迦梨陀娑诗中描写的乳房没有被吮吸过的印度女神。她再现了一个永恒的没有生育过却充满情欲的女性形象。

查看全文

戏剧舞蹈和性别分析论文

跨性别选派角色为常见的戏剧手法。男人通常扮演女性角色(如歌舞伎),但较为少见的是女人扮演男性角色(如中国“戏曲”)。然而传统惯例决定了女人和男人各自扮演的角色,人们尽管或是拙劣地沿袭、或是强烈地反对,但个中因由却从未被考查过。

学术及艺术界对性别主题重要性的关注来自于全球性的女性意识的关注。在当前的全球表演语境中,不同文化礼仪和习俗相会合、相溶合并且相碰撞,这便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思想的交流所引起的全球和民族语境的关系。性别符号的竞争机制通过节日或旅行途径而昭然于世。

纵观二十世纪,戏剧导演、剧作家、舞蹈设计家、学者和评论家对性别问题记录下许多假设并争论不休。著名的美国舞蹈家和舞蹈设计家伊萨朵拉·邓肯深受戴尔莎特(Delsarte)对姿势系统的诠释之启发,将女性身体表情最大限度地溶入古希腊舞蹈、古典音乐、灵性及爱情之中。她努力地将思想、身体和灵魂从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审美习俗中解放出来。邓肯还把摆脱审美惯例与社会习俗的解放联系起来。

当代南亚舞蹈设计家Chandralekha认为自由体现在不同的意义之中。她创作的大型舞蹈《拉伽(Raga,印度音乐中一种即兴演奏的方式。—译注):寻找女性气质》以十世纪的一首诗歌作为开头:“如果他们看见酥胸和长发/他们称她为女人;/如果看见大胡子和胡须/就称他为男人:/但,注意/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既非男人,/又非女人,/@①,罗摩纳萨。”舞蹈者流动的姿势构筑了性别的宇宙概念,其间男性和女性组合成一种超人的力量。Chandralekha受过印度古典舞蹈形式之一婆罗多舞的训练,因此对古典舞蹈与现代及其后现代社会的关联提出疑问。她认为印度古典舞蹈既不是古老的又非传统的,而是一种对英国殖民主义形成的古老风俗的重新构造。她不遗余力地在发现和创造与时代相合拍的舞蹈传统。

在其过程中,她排斥精致的服装、预先制定的舞蹈设计结构及阿比那亚(Abhinaya,表演)——即《舞论》(Natyasastra)中所规定的、以及被传统舞蹈的大师们所重新解释的一种传达情感的表演。相反,Chandralekha设计的舞蹈将印度及非印度成分兼容并蓄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她追求的新色情得到统一(在印度,色情与圣灵相连,这一点对Chandralekha来说依然十分重要)。Chandralekha象邓肯那样也生动地表现了她本人的情欲。当有人问她如果生命中没有婚姻或孩子会怎样时,她将自己比作迦梨陀娑诗中描写的乳房没有被吮吸过的印度女神。她再现了一个永恒的没有生育过却充满情欲的女性形象。

然而这一纵情于自身圣洁躯体的女性形象却不时遭到诱惑的斥责。日本舞蹈舞蹈家MasakiIwana的舞蹈《名叫Shokushi公主的传说》便取材于十二世纪一位圣洁的女诗人,其主题为强烈的自恨。Iwana男扮女装,小心地撩开覆在胸部的布巾取出两小块当作乳房的面包。他将面包塞入口中,然后吐在地上,只吮吸了几口。Iwana虽然扮演的是女性,但其表演却极其男性魅力。他对十二世纪独身者的描述显示禁欲并不是为了避孕、或对性屈从的排斥、或是另一种欲望的展示。

查看全文

社会性别研究论文

从传统的、美学的意义来理解,“表现”这个词表示“创造符号——那些‘代表’或‘替代另一个东西’——的过程。”美学表现最关注的问题,至少在西方是如此,永远是模拟性或相似性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虚拟的符号应该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相似。从这一基本定义不难看出,表现的矛盾是由一个对立结构造成的。在这个对立结构中,一方被设定为另一方的拷贝、复制品、一个被具体化了的“替代物。”这个对立结构仍然是关于表现的富有争议的辩论焦点。这是因为,两个事物的同时出现,虽然在逻辑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不可避免的结果却导致一个划分地位高低和价值评估的过程。因此,表现常常表达了隶属于对立双方的诸如缺席与出席、首要与从属、原生与派生、真实与假冒等等一系列内在矛盾的道德对立。因此,尽管在讨论表现问题时可以考虑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学、艺术、音乐、或建筑——而且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理论去探讨作者、媒介以及读者和观众反映等问题,但是却无法避免迟早会向表现定义中的二元结构所包含的价值含义妥协。因为表现可以,至少从它的传统用法来说,被简单化地理解成模拟再现——即一种旨在模仿,力求与所表现的对象相似的派生式再生产,所以表现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比如说,在二十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艺术理论认定对现实的陌生化(而不是反映现实),英美新批评注重语言的模糊性(而不是强调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试图强调暂时性和含义本身的不可缩减性,这些都是先锋派对表现传统意义的颠覆。

这些对社会性别有什么影响呢?和表现一样,社会性别在持传统异观点的人看来,也是一种涉及区别男女的二元结构。在这里,区别已经习惯性地被当作一个评估等级高低的过程。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就是弗洛伊德在解释女性的性意识时提出的“阴茎嫉妒”说。按照弗洛伊德著作的框架,拥有某个器官——阴茎,不仅表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区别,它还成为女孩与男孩相比所缺少的和不如男孩的地方,而男孩则是评判的标准。与有关表现的争议一样,社会性别提出的最典型问题就是在二元结构中,有一方通常被当作真正的起源和标准,经过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另一方就难免有多种欠缺。区分两者的过程再一次成为决定价值高低的过程。

表现这一“普遍的”做法和社会性别这一“特殊的”系统两者之间的交叉是一个难点。这种困难的实质最清楚地反映在妇女与表现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说表现的传统定义就是创造一些可以替代另一些东西的东西,妇女和男人应该是平等的,因为在表现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相同的规则。但是,事实却正好相反:妇女不仅常常受到阻碍,不能象男人那样积极参与和从事创造性工作(成为艺术家、作家、作曲家、社会改革倡导人、政治领导岗位竞选人,等等),而且在男人的表现活动中,女人常常被当作表达男人们希望传达的意思的象征——女仙人和女灾星是两个极端的例子。换句话说,女人一直被物化为表现的手段,在男人创造的世界里充当负有具体道德或艺术含义的符号。比如,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évi-Strauss)在他对部落亲属关系的研究中,就大胆地指出,妇女在部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担当不同部落群体间相互交流的手段,建立和确保男人们之间的关系。女人因此在多重意义上成为表示男人之间界限的标志:她们的生理区别被用来证明男人的“正常性”而她们(在部落间)的文化交流性则成为维护男性社交和团结的工具。在这种“女人之间的交往”中,女人在表现中的作用不仅与男人不平等,而且在价值上也有差异。作为男人向他们自己也向世界展现其自我的工具,女人们只能在整体上保持被动的角色。

女性在表现中的奇特的双重性质导致弗洛伊德提出这样的问题,“女人们究竟要什么?”尽管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对性问题给予了极为具体的关注,但他们解释的只是男人的性,而对女人的欲望则所知甚少,对女人作为积极的创造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象征符号这一点几乎一无所知。为了承认因早先一贯被排斥在外而变得复杂起来的女性本身的欲望问题,雅克·拉康运用了“享乐”(jouissance)这个词来命名女性的快感和主观性这个超出传统知识和想象力范围的领域。但是拉康在将女人上升到不可再表现的境界时,虽然用心良好,却又重复了那个熟悉的男性故用伎俩,把女人当作(表现内部的)象征符号,表示过量的、异国情调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无法表现的内容)。

现在,我们有必要介绍表现的第二个定义。这个定义并没有脱离我们刚才讨论的二元结构,但是它的“代表”意义从美学转到了行政立法和政治意义上面。表现在这里指的是作为立法机构和政治的代表,人或发言人,发挥“代表”作用的主体不是一样东西或象征符号,而是一个人,例如为某选区说话或者是“代表”选民的“代表”。和美学意义上的代表一样,立法和政治的代表也涉及到相同结构中不同成分的转换作用,只是这一次转换不是用一个抽象符号来替代,而是以一小部分人来代表一个大的群体,假设这一小部分人得到了这个大群体的授权,在他们不在场的情况下“代表”他们。

表现的立法和政治定义一旦同社会性别问题放在一起,就可能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人的问题。而一旦人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政治这个概念本身就应该是超出了狭义立法的意义,转而包括所有权力政治,涉及在正式法律法规之外的场合代表别人说话的能力。

查看全文

电视剧性别话语机制与女性性别生成

摘要:现实题材电视剧承载着社会变迁的文化意义,记录着不同的时代风貌和文化特质,亦蕴含着从国家话语、到市场话语、再到传统话语回归的不同性别话语机制。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女性身份的建构与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机制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密不可分,不同时代的女性角色生成与塑造取决于该时代的支配性话语体系。通过梳理潜藏在电视剧艺术背后的性别话语机制,能够真实呈现中国当代女性的性别生成与建构。

关键词:性别话语;去性别化;身份确认;男权规训

女性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吸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例如精神分析理论、解构主义方法、福柯的“话语”理论、阿尔都塞的“询唤”与德里达的“征引”等概念,对女性的性别意识与生成、“他者”身份、社会性别的历史成因等进行了庞杂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广泛应用,潜藏于各领域、各层面的支配性话语机制逐渐浮现,以生活为基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不可避免地暗含着当代中国女性性别身份的生成与建构,女性随着时代变化而转换着自我的身份确认与女性内涵,于是,不同时代的女性具有了不同的影像与属性特征。

一、性别话语理论与性别身份建构

法国哲学家福柯1969年在《知识考古学》中提出“话语”理论,在《话语的秩序》中进一步指出,“话语生产总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和分配。”①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的形成阐释为“通过设置一套复杂话语手段,经由这样的话语手段,原本是人为的、特定群体的和有争议的思想观念,就被看作是自然的、普遍的和必然如此的了”,②恰与福柯相呼应。话语以有意的挑选、赋予内涵、组织、传播的程序,使接受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改变,从而最终实现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学者周宪称“话语”为“法国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对其后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女性主义理论借由“话语”,提出女性的社会性别是经由“话语实践而被社会地或历史地”建构起来的。③在福柯的话语理论体系中,话语即权力。藉此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对性别话语的探究,研究传统男权话语的策略、男权在当代隐匿的话语形态及其继续发挥作用的事实,女性又是如何在话语策略中被建构、被呈现以及女性的反叛与偏离等。同时,性别话语往往蕴含着男女性别的地位、关系和性别意识等重要内容。女性主义先驱西蒙娜•德•波伏娃经过对历史与文化的审视、研究,得出实证性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④其后,莫尼克•维蒂格提出“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⑤的理论命题。相比之下,波伏娃局囿于生物本质论与社会性别论的39性别二元论框架之中,认为历史、文化形塑了受压抑的女性;而维蒂格则超越了二元论的局限,将女性首先还原为“人”的本质,对生理性别提出了质疑。在此基础上,朱迪斯•巴特勒指出性别身份在实践中的流动性,“在实践层面,并不存在一个固化的性别实体。不论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都是动态的‘成为’(becoming),而非本质性的‘是’(be)”。⑥巴特勒吸收了阿尔都塞的“询唤”和德里达的“征引”概念,话语正是通过“询唤”实现了性别的建构。个体在实践中又不断“征引”社会性别规范,加固了文化对社会性别的建构。女性主义理论对性别建构与生成的深入探究,为研究具体文化现象以及文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学界对性别话语研究是从国家、市场、传统三个维度阐释性别话语的转型、女性生存境况的变化、三种因素在性别话语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权力关系的微妙斗争。

二、“国家话语”询唤的“去性别化”女性

查看全文

女性性别角色差异论文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洛德·坦尼森在一首题为《女王》的诗中这样写道。一般来说,社会要求男性刚毅、果断、勇敢、豪放;希望女性温顺、柔和、仁慈、怜悯。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

“壮男耕作于田园,女子周转于锅台;

勇士挥戈于战场,秀女纺织于闺房;

男人凭一颗头,女人凭一颗心;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俯首听命;

此乃纲常所致,违之天地难容。”

查看全文

幼儿园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性别严重失衡的情况没能得到有效改善,男性化教育长期缺失的情况已经对幼儿思维方式、性别角色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阻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故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将成为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主导倾向之一。幼儿园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知之甚少。幼儿园教师认识到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必要性,掌握幼儿园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策略,对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性别角色教育;双性化人格

一、问题的提出

性别角色是社会群体以男女性别为标准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是社会学中根据性别来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男女性别角色互为参照,相对存在。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大量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先天的生理差异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是微小的。一个人性别角色的形成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认知发展及个人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学习论指出,社会环境对塑造及强化学习者的性别角色有很大影响。例如,学习者会观察、模仿身边的角色模范而形成对性别的理解。可以说,性别角色就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所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行为及思维模式。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儿童获得性别认同的过程,也是儿童获得社会文化所认同的该性别的成员应具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很多相关研究证明,幼儿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1]幼儿园教师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示范榜样,是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及教育策略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指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1]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都支持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性别严重失衡的情况没能得到有效改善,男性化教育长期缺失的情况已经对幼儿思维方式、性别角色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阻碍了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故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将成为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主导倾向之一。

二、幼儿园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现状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研究者在湖南省的长沙、衡阳、邵阳、郴州、永州5个地市选取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幼儿园共10所,以幼儿园中313位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取了30位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面谈或电话访谈)。调查对象中,67.8%的教师年龄在20—45岁,55.7%的教师教龄在3—20年,60.4%的人拥有大专文凭。(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幼儿园教师对性别角色教育的概念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从30位访谈教师的调查结果情况来看,60%的幼儿园教师接触过“性别角色教育”这一概念,但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性别教育”,大多数教师说不清楚性别角色教育的具体含义。当问及“性别角色教育”的概念时,有20位教师提到“应该是让幼儿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教育”,有5位教师认为性别角色教育就是“性教育”。这说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性别角色教育”的概念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2.幼儿园教师对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如何看待女孩男孩化,男孩女孩化现象”这个问题时,50.8%的教师选择了答案A(应该及时纠正,男孩女孩应该在性别角色上有明显的差异,不能混淆),28%的教师选择了答案B(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发展),16.2%的教师选择了答案C(幼儿期所表现出来的性别角色特征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不大,没必要纠正),有5%的教师选择了答案D(其他)。8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幼儿阶段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却只有25%的教师在回答“您所在幼儿园重视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吗”这个问题时选择了答案A(重视),47%的教师选择了答案B(一般),28%的教师选择了答案C(不重视)。只有13.6%的教师把性别角色教育落实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3.幼儿园教师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具体实施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认为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这个问题时,85%的教师选择了答案A(帮助幼儿了解男女性别差异)、答案B(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性别)和答案C(让幼儿知道同伴的性别),22.7%的教师同时选择了答案A、答案B、答案C和答案D(爱、自尊、人格教育),9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男女孩有必要分开如厕。在回答“您认为幼儿园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73.8%的教师选择了答案A(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答案B(幼儿游戏),只有26.2%的教师同时选择了答案A、答案B和答案C(日常生活)。58.9%的教师在回答“您认为帮助幼儿了解男女性别差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选择了答案B(让幼儿通过辨认头发的教育方式)和答案C(让幼儿通过衣着打扮辨认的教育方式),只有41.1%的教师选择了答案A(向幼儿介绍男女外生殖器差异的教育方式)。从访谈中得知,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向幼儿介绍男女外生殖器的差异是件较尴尬的事,而且不知道该怎样讲才能让幼儿明白。在回答“幼儿园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是否应与家长进行沟通”这个问题时,83.1%的教师选择了答案A(应该与家长沟通),14.7%的教师选择了答案B(当幼儿的性别特征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家长沟通),2.2%的教师选择了答案C(没必要沟通)。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具体实施内容,主要途径、方法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而且实施热情不高。形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性别角色教育,尤其是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研究。目前,我国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教育指导纲要性文件,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几乎没有涉及性别角色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师缺乏此方面可参考的规范性的指导纲要,也缺乏相应的性别角色教育专业学习、培训机会和探讨活动。幼儿园管理人员及幼儿园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对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价值。4.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知之甚少调查结果显示,83.5%的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这一概念,只有5%的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实施过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大多数幼儿园把消除男性幼儿教师缺失对幼儿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的途径固化在增加幼儿园男性教师这一点上,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园教研气氛不浓厚,甚少关注最新的幼教研究动向与研究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