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7:47: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方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哲学探究新方向

中国哲学的未来方向一直是哲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也先后出现过多种各具智慧的见识。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举办题为“中国哲学研究之新方向”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此纪念该校哲学系创系六十周年、唐君毅先生百岁冥寿、新亚书院六十周年院庆纪念日。劳思光先生首先回顾了学界已有的各种观点,并将其归纳为三类:客观知识寻求之取向、传统价值重建之取向、德行实践引导之取向;在此基础上,劳先生又对唐君毅先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提炼概括,探其微、抉其精;由此指出中国哲学的未来方向应该是:将中国哲学中的开放层次与其他哲学中的开放层次进行交流汇聚、互动激荡。

关于中国哲学身份及其发展方向,刘笑敢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身份,即现代学术、民主文化、个人生命滋养、世界文化资源等;而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实际上应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纯学术的、历史的、文本的、客观的取向;另一个方向是现代实践的、发展的、应用的取向。但两个方向目标、功能、方法、标准皆有不同,不应混淆。

对于儒家“喜言善不喜言恶”的学术特点,早已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共识。郑宗义先生则认为,儒家实际上也是关注“恶”的,而唐君毅更是开拓了这一方向,因为唐君毅提出了“应加入摄入恶”的主张,这是唐君毅对儒家人性论的重大开拓。一般而言,孟子“扩充善端”与其“反身而诚”并无矛盾,因为孟子“求放心”就是为了“扩充善端”。但罗秉祥先生基于戴震对宋儒的批评,认为宋明儒“复其初”修养方法与孟子的“扩充善端”完全不同,后者更有利于美德品格的建立,而前者却是相反。

在学术界,主儒家有平等观念者向来少之又少,而且常为人所诟病。高瑞泉先生别立新说,认为儒家平等观念可从三个向度去解释:儒家心性之学发展起来的“圣凡平等”及其所蕴涵的自尊;“民本”和反对贫富悬殊出发的经济平等倾向;“互补”或“对等”来解释或补充的等差关系。并认为,这种解释自身将成为儒家传统创造性转换性历史之一部分。

冯耀明先生对流行的天人关系见解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过去所讲“天道性命相贯通”作为“天人合一”的基础是错误的,因为它是混淆了宇宙生化论和形上本体论而成的“天道论”、混淆了成德之教与本体之学而成的“心性论”,其后果则是:生化之源可混转为存有之本,超越本体可混化为超验规律,宇宙秩序可混同为道德秩序,自主心灵可混升为宇宙心灵。

这次会议共收到英文论文25篇,英文主题报告基本上与中文报告场次平分秋色。由此我们真切感受到,关心中国哲学发展方向的不仅是中国学者,也有许多国外学者,甚至是国际上一流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这一方面体现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视野的开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哲学在现今世界哲学论坛上日益受到关注的地位。

查看全文

低碳环保背景下产品设计新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环保意识也得以提高,低碳生活的思想备受人们的推崇。在此背景下,一些产品设计紧随时代的潮流,顺应时代的趋势,为契合大众的喜好进行创新与改变。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低碳环保理念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契合点,并提出了产品设计的三个新方向,即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优化产品的动力源结构、选用新型环保材料,以期为保护我国的环境贡献力量。

关键词:低碳理念;产品设计;应用;环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出现,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实际上,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棘手又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设计者必须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调整,要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环保意识,要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污染。低碳设计主要是全面地考量产品设计,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从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一、低碳与产品设计

低碳概念首次出现在英国,简单来说,就是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生活就是指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生活作息所消耗的能量,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从而防止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将低碳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低碳生活理念,使之逐渐被大众接受。

二、低碳环保背景下的产品设计新方向

查看全文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

摘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是我国高校化学教学的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文章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化学实验应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将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环保型和实用型实验相结合,探索出了新形势下符合具有综合素质高校学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现有的实验内容中,验证性的实验较多,研究性的实验较少,单元操作较多,综合实验较少,基础实验多,探究型实验少。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按步操作。在教学时间上,每个实验几个课时已经僵化固守。可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无法讲述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变化问题的讲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索、追求完善的过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集中探索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向新思路[1-13]。

1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

目前高校针对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为主的重复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手段,实验用品使用及实验仪器操作,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夯实化学基础。但存在同学们总是按照实验书进行操作,大部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一名操作工。忽视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只会按教材做实验的呆板式教育”。创新不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想法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判断实验是属于验证性还是探究性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实验目标的设定。例如,我们对于有机合成实验,若教师先给学生以结论,而后利用实验验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属于验证性实验。若先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不同的合成路线,实施实验操作,探讨不同合成方法、反应条件下对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则该实验就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化学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直奔主题,能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探究性实验则是在于激发兴趣、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动手能力。当教师对实验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构架和认知特征,探究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采用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以巩固学生实验基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目的。

2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

查看全文

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创新方向

摘要: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质量,不仅是《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决策质量,促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由于预算编制存在问题,再加上预算管理理念的缺失,使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困境,需要管理人员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有效的市场财务信息资源,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文本主要研究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方向。

关键词:企业发展;预算管理;现状;创新方向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经营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质量,从理论和机制出发,在充分考量自身经营背景的前提下,制定出与市场规律相符的预算管理模式和战略发展目标,在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促进经济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战略规划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社会,企业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经营优势,并制定个性化的战略规划,基本内容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内容、未来发展愿景、核心文化、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发展使命等。此类战略规划的实施,就应该以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为出发点,管理者将规划的各项指标下达到部门甚至是员工个人头上,作为每一位员工每年需要完成的硬性任务,从而激发员工的斗志。除此之外,预算管理在其中还起到将战略规划分层的目的,预算管理机制从编制、执行再到最后考核的过程也都需要以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为依据,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1]。(二)使企业完善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同时这也是激励企业员工、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法之前,预算管理机制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走势,结合本年度的员工成绩表,在统筹各部门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下一个季度甚至更长远的经营范围和业绩内容,这些都是绩效考核最好的凭证。(三)有利于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企业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可能由于业务之间并没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市场会忽视和其他部门职员之间的交流。也有一些企业各部门之间由于过于重视本部门的效益,和其他部门形成了竞争的关系,这样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却需要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协调财务工作,部门经理不仅要知道所属部门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范围,还应该对全企业的效益有一个总体把控,也就是以企业发展的总目标为核心。这样,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还能提升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落实到反馈各个流程都需要部门和员工的配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查看全文

客户需求汽车营销策略创新方向研究

摘要:伴随着汽车企业的不断发展,客户的需求在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汽车市场营销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在企业营销策略中影响客户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汽车企业的营销战略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客户需求;汽车营销;创新

伴随着我国汽车营销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汽车相关的产品与组织结构,在汽车市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调整,同时,随着市场需求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与成熟,汽车营销在模式与策略上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对汽车营销策略的转变与创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汽车市场营销的含义

市场营销是以产品的生产结束为起点,以商品到达用户手中为结点,期间以相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为主要内容。企业的营销活动存在于流通领域,而并非是企业的整个销售过程,即市场的营销调研、产品开发与包装、产品定价、宣传与销售推广以及售后服务。汽车市场营销是汽车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活动,最终实现汽车企业更好发展的一种企业活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汽车市场营销已经逐渐成为汽车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汽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影响客户需求的相关因素

查看全文

高校采购管理创新方向探析

【摘要】规范化、科学化是高校采购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做好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校运营成本,提高高校资产设备质量,更好的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高校;采购;管理创新

1.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高校采购工作管理方式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采购工作没形成科学的认识,没能使用科学化、规范化的采购工作制度,不仅制度的订立不完善、而且采购管理制度过于陈旧。还有的采购管理不符合信息化的趋势,没能使用高效的管理手段。1.2专业实施方面的问题。高校采购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由专业的采购人员操作,而且随着采购政策性、知识性和复杂性的增加,采购工作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不少高校从事采购人员对工作制度和政策熟悉不透彻,没能严把招投标进口关。还有人员缺乏的采购谈判工作技巧,不具备专业的采购能力,导致无法调研采购市场情况,实质上给采购造成损失。

2.高校采购管理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2.1使用网络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方式。高校采购是在高校现实条件基础之上开展的具体工作,做好采购的前提是摸清高校家底,按照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的制订具休的采购工作计划。首先,依靠信息技术建立高校采购和资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多点、全面、实用的资产数据管理,科学的判断高校采购工作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其次,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高校采购的编制、审批、验收、调配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进行,做到由传统静态的采购管理向动态的方向发展,加强采购工作账目、内容和具体程序的全面监督,保证采购具体各项工作标准化。第三,通过信息化的平台细化采购工作的具体职责,方便各部门的采购顺利运行,做到采购管理工作下垂,科学的进行采购工作决策,保证采购工作高效合理的开展。2.2科学编制审批具体采购工作预算。采购预算编制是高校采购工作的重点环节,只有把握好采购编制工作的具体环节,才能保证采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根据政府的财务预算编制要求,高校的未来发展规划需要,以及年度财务工作的具体指标,提前编制出总体财务工作的预算项目,做到按照条目进行采购工作。其次,必须成立高效的采购编制工作管理小组,切实履行重大采购事项集体讨论,商品询价会议讨论,固定资产配置等准则。第三,做好各项预算的说明,在勤俭节约的原则下进行采购。2.3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主流做法。使用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可以提高采购透明度,减少采购质量不过关,暗箱操作等弊端。高校遵循政府采购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互通有无和信息共享,可以做好内外兼顾,能够在标准化的采购平台进行集中作业,实现采购数据信息规范。其次,可以省去许多中间步骤,减少采购工作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公正公平的进行采购目标。

查看全文

母国监管制度不足及革新方向

一、东欧金融体系缘何危机

由于金融风险的感染性,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快就波及到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间不长,其金融体系尤为脆弱,在危机的冲击下几近崩溃。东欧国家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过于依赖西欧国家;同时,这场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欧盟跨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严重漏洞。当具有特殊金融体系结构的东欧国家面临流动性困难时,欧盟在对跨国银行监管制度中所采取的母国监管制度根本没有发挥监管保障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以西欧国家为母国的跨国银行在欧盟得到了蓬勃发展。跨国银行的兴旺,给欧盟各国的金融发展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些新近加入欧盟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尤其如此。这些国家大多是已经将金融市场完全自由化的中等规模国家,以西欧发达国家为母国的金融集团控制着这些国家的国内银行业体系以及大部分的银行业资产。斯洛文尼亚36%的银行资产由外国金融集团所掌控,而爱沙尼亚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7%。[1]7自2005年起,欧洲五大银行在各主要中东欧国家的市场集中率维持在48%到99%之间[2],也就是说,少数几个跨国银行集团控制了中、东欧国家银行业的绝大部分份额。即使是在欧盟新成员国中最大的国家———波兰,外国银行在该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很大,以致它们对波兰金融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它们的母公司对母国金融体系的影响。[3]211-229

外国银行推动了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国内金融市场转型,使它们能够迅速赶上较发达国家的步伐。这些外国银行并购了很多东道国的当地银行,对它们改进管理结构、注入资金和技术,并且开发了新的市场,包括消费贷款和对那些难以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金的企业进行贷款。在这些外国银行所采取的经营策略的推动下,中、东欧东道国的金融业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中、东欧国家刚刚开始发展金融市场时,它们的金融市场大多落后于GDP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但是2000年之后,它们已经基本赶超上来。在随后的短短5年时间内,这些国家的信贷相对于GDP的比例就翻了一倍,某些国家的比例甚至高达三倍。[4]

2006年年末,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年增长率从17%增加到64%。[5]这样的数据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但事实上这些数据仍然低估了实际的信贷增长,因为它们只计算了国内银行的信贷膨胀增长,没有计算对居民、企业的跨境直接借贷。面对金融业的高速增长,中、东欧东道国的监管机构开始担心本国金融业的发展,它们尤其担心信贷市场的快速扩张将难以持续,并且迅速扩张还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于是,这些东道国开始采取措施以减缓国内金融中介信贷扩张的速度,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资金储备要求,并规定每个银行信贷量的上限。[6]15然而,这些监管措施对于抑制信贷扩张的效果微乎其微,信贷扩张仍在快速膨胀。东道国的监管者们发现,总体来说,那些在东道国获准经营的外国银行的子行还是遵守了新的信贷限制规定,但是它们设立在母国的母公司却并不通过它们这些子公司输送信贷,而是直接提供贷款给东道国的消费者们。另外,一些驻地在母国的母公司还在东道国设立了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和其他机构,这些机构能够像银行一样向东道国注入大量信贷资金,并且不受东道国银行业监管规则的规制。因此,东道国监管机构颁布的新监管措施,对于跨国银行集团而言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管和规制的作用。[1]6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东道国的监管机构与母国监管机构进行了磋商,希望能够在监管跨国银行问题上形成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监管合作机制。然而,银行母国的监管机构对这些问题却不以为然。它们认为,这些跨国银行不仅仅是在提出这些问题的东道国从事经营活动,它们还在其他很多国家也进行诸多金融产品的经营,母国监管机构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干涉。

恰恰在此期间,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溢出其国境,引发了全球性的信贷紧缩。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发生紧急刹车,这些跨国银行的母公司发现自己也很难从银行间市场募集资金来继续在东道国的扩张性经营策略,于是它们舍车保帅,大量削减在外国市场的信贷活动。外国银行的信贷急剧收缩,使得中欧和东欧国家的金融市场遭受了资金大量外流的打击。2008到2009年间,从外国的资金流入忽然停止,随之而来的是东道国国内资金开始大量外流,这使得东道国的经济直线衰退,很多国家被迫向多边国际组织寻求帮助。在此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很多国家提供了紧急贷款。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及欧洲投资银行设立了一个联合行动计划,投入245亿欧元以支持这一地区的银行业。另外,欧洲中央银行也为欧元区外的中央银行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帮助。作为欧盟诸多跨国银行东道国的中欧、东欧欧盟成员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二、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

查看全文

证券公司创新方向论文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证券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家对证券公司的制度保护逐渐减弱的同时,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加之佣金制度的改革,证券公司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成了证券公司重视创新的主要动力。

应着力于转换功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证券公司而言也一样,唯有创新,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分业管理体制下,证券公司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担着证券市场的中介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证券公司通过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充当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起到市场组织者的作用。在专业化分工水平日渐加深的情况下,这一功能渐渐成为证券公司独有的功能,并构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风险管理的功能。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且必须交由专门部门来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收益工具和解决方案,成为金融业的一项专门能力和专业技能。证券公司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提供金融工具,适应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偏好,为客户提供风险保护,逐渐成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还主要处于较为低级的提供“通道”的阶段,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中介、优化资本配置等实质性市场功能及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严重不足。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系统,起点很高,一开始就建立了功能强大、效率很高的电子交易系统。而证券公司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这一交易中介的功能却弱化了,只剩下为投资者提供交易网络终端这一部分功能。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这一终端很容易由其他经济部门来提供,来自IT行业的竞争及以“银证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的加入,严重威胁到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从发行市场看,在非市场化的发行条件下,卖股票成了最容易的事情,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发行通道”的多少。通道功能强而市场功能弱,导致我国证券公司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为此,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创新的方向应该是培植实质性市场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逐步形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产品结构单一,还没有提供可供组合及对冲风险的工具,因此,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创新,还只能停留在小规模试验阶段,如推出一些债券组合、基金组合等风险收益明显不同于股票的产品。目前创新的重点是围绕着实质性市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作为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和市场组织者的作用。比如大力加强营销功能,突出研究和投资咨询能力,深化经纪业务;深化投资银行业务,从传统的以发行为主转向以收购兼并等为主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投资银行业务;转变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模式,把过去作为变相的自营或变相融资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恢复其本来属性,真正作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式投资服务、实现服务个性化的同时,大力开展投资组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要。

查看全文

经济学革新方向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道德规范性的科学,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每一种学说和理论的提出,无不烙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反应在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的利益要求。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在奴隶制的希腊和罗马萌发产生的。古代的思想家,如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组成的,它有两种用途:一是供人使用;二是用来交换,而在交换中,两种不同效用的商品之间必定存在使它们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但是,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去证明这种使商品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是需要支出人的筋肉力量和脑力的劳动,而错误地认为是货币,而他们所认识的货币,也不是凝结有淘金人抽象劳动的,历史的、稳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只是为便利交换而产生的,使商品得以相互衡量比较的工具。因此,在有意无意之中,实际上就把两种商品交换时的均等关系归结为由货币的效用引起的。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封建经院思想家,包括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阿奎那,虽然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商品相交换,其中必有使两者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这一思想时,正确地认识到使商品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是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能力,但是,他们从维护僧侣和封建主世俗利益出发,又转而认为在实际的交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交易参与者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而且是神决定了人们的不同地位,进而说明封建等级制在封建社会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也是一种效用决定观。

如果说古代思想家实际上不存在价值的概念,他们的效用决定观只是对交换价值而言的,那么,从萨伊开始,西方经济学则接过古人的效用决定观,并把它发展成价值论,以此来对抗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马克思批判、提炼而成的劳动价值论,为夺取政权后急于把矛头指向工人运动的资产阶级效力。萨伊的效用价值论用萨伊自己的话来说,是要十分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而生产有效用的商品,除了劳动外,还需要资本和自然。这样一来,就使政治经济学能说明富人和穷人的利益的不对抗性,就能防止人民铤而走险。

“边际革命”后的西方经济学把商品的价值决定建立在人对商品效用的心理评价上,所以,他们的效用价值论,即所谓的边际价值论,是主观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把人对商品效用的评价作为价值的实体,而人的主观评价是由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决定的,所以,价值是由人的心理规律决定的,这样一来,价值就和劳动彻底脱钩,就不会留下任何口实说社会财富是做工的人创造的,而实际上资产阶级拥有的社会财富,其绝大部分是靠对雇佣工人的掠夺和欺诈得来的。

查看全文

金融学人才培育创新方向研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资本对利益的要求和扩张,已从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走向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浪潮,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日益得到体现。在国内,为了应对这种新变化,金融体制进行全盘改革,金融教育在大规模发展的同时,革新不断,特别是自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经济学学科中的金融学合并了原有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等专业以后,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开始从各方面、不同层次进行着深度改革。这是由于传统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学高等教育本身的要求所导致的。同样,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笔者拟通过分析金融业和金融理论的新近发展,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客观实际,试图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进行定位。

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金融管制的放开,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对经济各个领域市场的渗透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金融业的这种新变化对金融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金融业界的这种新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也在发生着改变,金融理论已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1],这种市场化的研究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学逐渐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其理论核心部分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朝这种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产品经济的扩张远远超过物质经济的发展,这种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增长,使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现代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对于金融的依赖,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下,变成了金融的快速发展,加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使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于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这一发展特点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银行概念和货币形态转变的要求。银行由实体银行向虚拟化银行发展,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发展。二是银行服务方式转变的要求。银行的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正在被ATM、POS系统、无人银行、多媒体自助设备等所代替。第三是资金流动方式改变的要求。传统的资金流动方式是依靠纸质支付凭证进行流动的,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金融交易管理技术的提升,使实时汇兑、证券外汇等资金市场的电子交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出现了许多资金流动的新规律。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这些新发展的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