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5:10: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定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索协会新定位 谋求工作新突破
探索协会新定位谋求工作新突破
××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在经济主体中占居着重要位置。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社团组织,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调整职能,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定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对拓展职能和探索工作定位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时度势,冷静面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党的十五大以后,××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队伍的壮大,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协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协会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探索协会新定位 谋求工作新突破
探索协会新定位谋求工作新突破
**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在经济主体中占居着重要位置。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社团组织,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调整职能,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定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对拓展职能和探索工作定位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时度势,冷静面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党的十五大以后,**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队伍的壮大,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协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协会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首要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政府决策建设突出规范化,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与全会作出对国有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对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新的部署相呼应,是政府管理经济方式上的重大配套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满足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不了或满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包括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也将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有一定改变。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缺位”并存,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剧,影响了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事实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提供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首要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政府决策建设突出规范化,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与全会作出对国有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对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新的部署相呼应,是政府管理经济方式上的重大配套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满足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不了或满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包括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也将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有一定改变。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缺位”并存,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剧,影响了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事实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提供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电视主持人新传播新定位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和电视主持人正面临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文章分析了传播生态的改变、受众信息消费模式迁移、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不利于主持人发展的内外部原因,探讨了主持人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要认清自身角色的功能定位,进而突破内忧外患,把握传播规律,顺势而为,在主持方式主持个性上加以考量与重塑,迎来更大的作为。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态;新主持;媒体融合
当今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QQ、微博、微信、App等各类网络移动客户端不断涌现。这在一个媒体分众、受众群体多样化的世界,人们有更多元化的新闻消费选择,传统媒体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主持人影响力也有所下降,甚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传播业态的改变,主持人面临的内忧外患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节目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言语交际行为,通过直接平等的交流方式主导、推动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包括驾驭话题、控制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等,这不仅使主持人成为节目的中心人物,也体现其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①伴随着个性化节目的诞生,一个个充满个性、独具魅力的电视主持人成为电视明星,走进千家万户。主持人作为栏目的个性化符号,在传播和受众间搭起人际桥梁,完成传播使命。如今,不少电视主持人影响力式微,与当下传播业态的改变息息相关,也与行业自身内部的微环境有关。1.信息改革带来传播模式的改变据相关权威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②这些数据的背后说明传播的载体和渠道正发生历史性改变。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的崛起更改变了人们消费新闻的方式。2015年,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微博一组数据称,“近1/3视频网站用户几乎不看电视”。传统电视正逐渐被年轻观众“抛弃”已成事实。2.消费主义观念对于电视传媒的影响缘起于20世纪西方的消费主义,作为全球化的文化现象,正不可避免地以其消费价值观念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也影响着新闻媒体和人们接受电视产品的消费观念。电视媒体与消费文化的共谋,释放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满足了人们的世俗需求,但也带来了传媒消费主义的倾向……③在消费主义文化带动下,不少节目制作方想方设法迎合观众需求,赚取注意力,增加节目收入。在收视率指挥棒下,节目的存在与否来自于是否被更大多数观众认可,这种迎合大众的通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远离了意识形态,消解价值、意义和理想。娱乐至上,叫座比叫好更实用,电视人文精神和精英文化日渐消失。娱乐化倾向明显,在一些节目资源上占据了核心地位,其他类别节目得不到重视,主持人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3.主持人培养模式不完善导致后劲不足随着网络主持人的兴起,有些非专业主持人正成为受众的新宠。他们以丰富的知识结构、犀利的见解、深刻的表达、率真和自由个性的表达洗刷着观众对主持人的习惯认知。不难发现,这些具有通才和杂学特质的主持人并不能在既有学院科班的主持人培养体系中获得。中国的主持人学科教育往往是被纳入艺术类或新闻传播学范畴,着重强调对普通话语音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其审美标准在是否声音动听、形象动人、表达标准规范,而对主持人的通识教育、综合素质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个性、话语张力并没有足够的观照和预见。这导致很多播音主持院校毕业的学生即便是国内一流学府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一定被看好,电视台制片方普遍认为这些主持人在记者素质、新闻判断把握能力、语言等方面尚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如果既有播音主持教育理论不能得到改进,现有主持模式和主持人自身结构性的素质得不到调整,主持人将落入先天不足、后劲缺乏的困境举步维艰。4.传媒机构组织文化及管理与主持人发展状况不适应有些媒体管理者并不真下的了解主持行业特性和成长规律,认知缺乏,没有建立起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跟不上传媒业发展形势。有些传媒机构对主持人重使用,轻培养,没有必要的充电培训长远计划和主持人职业道路规划。在制作层面,电视节目开播,常常不惜重金挖掘有名气的主持人以此拉动节目收视,弱化了节目内容自身和主持人的成长性。同时,以收视率为指挥棒,一些叫好不叫座的节目因为广告份额的原因纷纷下马,这导致主持人多元化的发展通道狭窄。
二、主持人真的可有可无了吗
德育教师角色新定位探讨论文
摘要: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具体为导演、舵手、记者、主持人、裁判员,并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角色转换;导演;宣讲;德育;创新
在创新教学中,新的德育改革体系强调教师做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着力点在于教师对原有桎梏学生活力及个性的宣讲程式的打破和重建。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于教师努力创造。因此,本文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师生关系两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一、从教学内容的差异看德育教师角色定位
由于课堂内容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注重课堂组织,有的注重把握课堂流程等等,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课堂组织上要当好“导演”
小学教育的重新定位
小学教育是人的整个受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然而,传统观念对其具有的“基础性”特点存在一定的误解,使得按照传统观念进行的小学教育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传统观念对于小学教育理解的片面之处,并尝试对小学教育的目标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一、传统观念对于小学教育的误解
小学教育作为人类的启蒙教育阶段,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与同样作为启蒙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幼儿教育相比,小学教育的对象———6至12岁的儿童已经从以游戏为主过渡到了以课堂为主的状态。此时的他们像一团团刚刚和好的新泥,等待着被塑形和赋予灵魂。在此阶段,他们不再能够随意流动,相反,为了被塑成型,他们将面临各种约束。其被塑成的形状和赋予的灵魂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行动。其次,与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相比,区别更是显而易见。后者之于人类就像是教给这个刚被赋予血肉之躯的泥人以走路、奔跑等技能。而小学教育则更偏重于灵魂的灌输和站姿的训练。因而,小学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便是基础性。其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此人今后能否顺利走路和奔跑。然而,长久以来,大众对于小学教育具有的“基础性”特点的理解却是有些片面的。我们一味地强调小学教育是为学生顺利升学打基础、做准备。因而我们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就是学好基础知识。以此为导向,各个家庭开始了“起跑线上的竞争”。纵观身边的小学生,其课下时间几乎都被英语、数学、写作等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所占据,而不再享有那个本属于这个年纪的快乐的童年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过早地承担起升学的压力,将学习视为任务、负担,一味地以学习成绩比高下。“学习至上”的导向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后果。第一,由于家长和教师都将学习成绩视为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至高甚至唯一的标准,很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部分家长常常用物质奖励来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他们会这样对孩子说:“如果你期末考100分,爸爸就给你买……”。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孩子的价值观会发生一定的扭曲。具体说来,孩子们无论是在以后的后续学习和交友中,都会变得很功利,即只重视学习而忽略掉人格、品德和信仰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指引。第二,由于从小面临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他们会将学习视为一份不得不做的“苦差事”,而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和兴趣。且这种态度和思想将持续影响其他后续阶段接受的教育。放眼身边,很多学生的状态都是小学、初中、高中被逼着学习,等到了大学,教师不再逼着了,便完全松弛下来,无所事事、自甘堕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了。第三,由于小学教育只注重了知识灌输而忽略了道德教育和性格培养,使得那些因为成绩不错而被我们称之为“优等生”的孩子会由于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意识而在实践环节频频受阻。而且由于性格不健全,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气馁,较为严重的,还可能通过极端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二、“重德重习”———对小学教育的重新审视
小学教育应当定位为素质教育,而绝不能仅进行基础知识的灌输。诚然,学习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绝不是最主要的。在终生学习的导向下,小学教育应该定位于“重德重习”,即应重视学生的品性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它应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应是一种全面的、非定向的教育,它是为社会所有行业的未来人才打基础,而不是单为某一特定行业。它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孩子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那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进而使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良好的习惯。毕竟知识是学不完的,且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是短暂的。相反,如果小学教育能使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性和习惯,进而有一套正确的做事以及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则可以合理预见,此人其他方面的成功才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实上,思想上的财富才是可以终身受用的。因此,小学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不应当仅仅是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学习目标的确立。具体看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基础:现在的社会中,包括成年人在内,公众的一个普遍感觉就是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似乎除了清楚地知道法律底线绝不能碰之外,便不清楚自己的道德底线在哪里了。忽视德育,便看不到孩子对于长辈的尊重,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任性;看不到谦让、为他人着想,而只能看到争抢、自私自利。品德和性情———作为影响和主导人一生的意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主要可以通过经典小故事以及实践活动树立并增强儿童的自尊与尊重他人、诚信等方面的意识;二是智慧启蒙:小学生的大脑在这一时期是较为混沌和活跃的,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他们在此阶段所形成的对于学习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因而本阶段的教育任务有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培养其对于学习的兴趣。第二,重视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保护和培养,同时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了解未知世界的欲望。三是习惯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德重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关于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固定的学习时间、阅读课外书的安排以及团结协作、谦逊好问的态度。关于生活习惯,则主要是指固定的作息、做操、锻炼身体的时间安排以及自觉洗脸、刷牙等整理个人卫生的习惯。对于习惯的培养,本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克制自己。因此学校的纪律约束和奖惩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转变传统观念、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
地方科技进步活动月的新定位
2011年10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我国的形势和任务,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科技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传播。1992年,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在广东正式启动实施,逐步成为推动广东科技进步、激励自主创新实践、提高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群众性科普活动。20年来,广东“科技进步活动月”已经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参与层次最广泛、社会效益最显著的科普品牌。现代科技文化传播一般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个阶段。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在发展、演进了20年后的新形势下,其对科技文化的传播应该有更高的定位,对推动自身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认知、认同应该有新的作为。
1科技文化产生于科技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强国的崛起无一不以发达的科技作为坚实的后盾。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远洋航行的国家,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纷纷朝贡,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经历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则以坚船利炮扣开了当时陆地领土世界第一的清朝的大门。科学技术不但能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文化财富。科技文化即在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孕育而生。文化的形成由低至高分成了四个层次,即器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理念层。在人类实践和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人们出于认识自然、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需要,于是去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在利用新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由于制度和规范被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化下来,人们则会逐渐形成相信科学、崇尚理性等精神层面的理念。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和反思的观念结晶,是人物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不断作用于人、自然、社会而演化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及产物,因而科技文化又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孕育科技文化的过程相反,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从高到低的,即从精神理念层面向下延伸到物质层面。如果社会上人们普遍保持尊重科学的价值取向,则会促使制度的形成,从而指导或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实践,于是新的生产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科学技术催生了科技文化,而科技文化又反过来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犹如车轮直径上的两点,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四大文明古国因为在历史上出现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使它们都曾经称雄于世界,又因为它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而使他们的文明续写千年。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则应该是其逻辑意蕴。
2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应该成为广东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
一直以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都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其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科技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民生、科普进社区的命题,但从本质上来说,以上的活动仍然是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基本点。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经过20年的发展,其科普的教化功能已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应该再成为面向公众的科普任务。同时,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则仍然未被公众所广泛认知,因而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引导公众进行创新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功能尚有很大开发的空间。正因为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是从精神层面开始的,所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理应进入科技文化传播更高的阶段———科技文化传播,即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方法的培养。为此,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传播理念应该有一个更高的定位: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是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科普工作不但要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更要重视科技文化价值的传播。说到底,就是要传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公民都培养成为政治家,但应当使越来越多的人让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求实精神、科学的自由精神、科学的变革精神、科学的审美精神在思想和实际行动里生根,能够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唯物的、辩证的、理性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从而指导实践。这是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要义所在。
3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实践创新
大学英语教师身份重新定位研究
摘要:针对ESP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师身份重新定位,阐述ESP教学以及面临的问题,从ESP教师学习专业英语知识、明确ESP教学流程、多元化渠道实现身份定位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加快实现教师身份的重新定位。
关键词:ESP;大学英语;教师身份;重新定位
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求高等学校借鉴国际环境中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此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从而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另外,高校推动教学改革期间,将双语教学课程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向ESP(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方向不断发展,以此为前提,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需要重新定位,按照ESP要求掌握相关技能,将英语和有关专业深入融合,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术专业的学习能力,这是大学英语教师身份重新定位的关键因素,也是今后开展教学的重点。
一、ESP课程概述
ESP为特殊用途英语,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有直接联系,例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等。大学中开设ESP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但该课程并非是教学的终结,而是可以采用的教学渠道[1]。教学期间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直接关系,基于此,要求ESP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结合实际需求展开分析开展的英语教学。其中需要注意,ESP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之间并不完全一致,ESP教学是高校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侧重点是专业学科语言教学,而专业知识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载体,将英语词汇、语法等和专业课程中的语言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分析ESP课程的性质与教学范围,可以确定教师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学生掌握学术英语技能,为之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一般学校将ESP课程教学分为若干个板块,例如纯语言实践、学术英语、学术课程,具体课程包括学术英语课程、学术文体写作、学术文体阅读、书面交流、口头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将语言技能和研究水平的实践知识的充分融合,学生可以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语言学习,掌握学术领域的英语知识,在后期课程的学习中,通过教材、杂志与学术演讲等途径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将其运用在实践作业当中,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
二、大学英语教师身份定位的问题
论我国刑法贿赂罪贿赂范围的重新定位
引论
毫不夸张,腐败犹如全球性的“瘟疫”,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幸免。为此,《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除在第8条规定了“腐败行为的刑事定罪”而外,又在第9条专门规定了“反腐败措施”。我国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现行《刑法》虽以专章形式规定了贪污贿赂罪,但其实施的效果却仍不能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刑事立法上所固有的缺陷也确实导致了一系列司法上和理论上的困惑,从而使反腐败斗争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能不能借鉴、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立法例,这些借鉴符不符合、在何种程度上符合我国“国情”等问题上的踌躇不前,已极大地妨碍了我国贿赂罪立法的发展和司法的运作。就如同当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促成了我国“洗钱罪”的确立一样,相信《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下称《公约》)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刑法贿赂罪的立法完善。本文仅就我国刑法贿赂罪中贿赂范围的重新定位问题,探讨如下。
一与《公约》的现实差异
在理论上,“贿赂”是贿赂罪的行为对象,是“作为职务行为的代价所赠受的不法报酬”,其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贿赂罪的成立以及刑事处罚的范围和力度。因此,我国刑法有关贿赂范围的规定是否达到《公约》所要求的标准将直接关系到对《公约》义务的履行。
《公约》第8条第1款规定,行贿罪是指“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许诺、提议给予或给予该公职人员或其他人员或实体不应有的好处,以使该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不作为”;受贿罪则是指“公职人员为其本人或其他人员或实体直接或间接索取或接受不应有的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不作为的条件。”可见,《公约》的“贿赂”是指作为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不作为的条件”的“不应有的好处”。
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