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4:2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贷资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信贷资金管理论文
(一)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
高校利用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如作者所在的高校,在2006年一年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5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9000多万元的高校来说,一年内归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就占去了一半以上,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额,曾一度使该高校财务陷入困境。财务账上没钱,教职工手中的积压了大量的票据不能报销,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由此看来,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由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补偿,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就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也为了高校不至于因偿还贷款而发生财务风险,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对高校来说贷款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是高校在贷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贷款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规模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高校为防范风险,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高等学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可偿债资金,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附属中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它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农信信贷资金问题解决论文
最近,我们完成了对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2002年和2004年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的审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最近,我们完成了对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2002年和2004年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的审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制度观念淡漠。少数农村信贷人员金融制度观念淡漠,随意性较大。不严格按制度规定办理信贷业务;变通制度办理信贷业务;逆程序办理信贷业务。纵容客户的不规范行为,信贷政策指导滞后。而一些上级主管部门缺少监督检查,使信贷资产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二、信贷资产管理薄弱。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少数信贷人员对借款人主体资格、担保手续的合法性、客户资信情况、信贷风险状况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对不良信贷资产不能提出有效的处置措施,由于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尚不能运用计算机综合系统的查询功能全面掌握客户的贷款情况和信用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
三、信贷资金运作不规范。一是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或岗位分离,审贷小组形同虚设,调查、审查职责不清,信贷运作资料不完整,管理不规范。二是客户准入把关不严,一个或多个经营单位对有不良贷款或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继续发放贷款。三是信贷人员岗位变动时,未全面进行信贷业务责任认定就移交工作,最后导致部分问题贷款超诉讼时效、超保证期间,加大了清收难度。
四、贷款担保手续不完备。一是保证担保有效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保证担保贷款,属夫妻担保或父子担保,同一保证人超过自身担保能力为多人提供担保,失去担保的实际意义。二是抵押担保不规范,法律效力不强。如部分房产抵押贷款无房产共有人签字;同一房产多次办贷或转贷。三是质押贷款手续不规范。出质人手续不完善,签字不规范;质押存单转存未重新办理质押担保手续等。
深究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调控
为有效控制信贷资金财务风险,2004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对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高校贷款行为和资金管理。这是政府部门为指导高校规避财务风险而制定的指导性政策。
高校的信贷资金属于高校的借入资金,属于高校的负债,与国拨经费和学费有着本质的区别。高校利用信贷资金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和按期归还本金,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财务风险就是高校取得信贷资金后存在着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如果贷款不能展期,甚至还存在着被债权人起诉而破产还债的可能性高校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注重投资质量。注重分析投资后是否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资金回流,也就是能否创造新的更多的收入。另外,信贷资金的使用应经过严格、合理的专家论证,避免出现个别人的“拍脑门工程”和无效投入,避免给学校财务造成新的更大的困难。总之,学校在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既要努力扩大收入,又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不断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由于高校长期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高校申请到信贷资金以后,觉得资金有了溢余就随意消费,乱上建设项目;还有一些高校缺乏长远规划,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以至基建摊子铺得很大。这些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大财务风险,给高校的资金运转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作为高校应严格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
高校利用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如作者所在的高校,在2006年一年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5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9000多万元的高校来说,一年内归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就占去了一半以上,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额,曾一度使该高校财务陷入困境。财务账上没钱,教职工手中的积压了大量的票据不能报销,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由此看来,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由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补偿,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就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也为了高校不至于因偿还贷款而发生财务风险,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对高校来说贷款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是高校在贷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贷款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规模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高校为防范风险,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
【摘要】基于经济学家JeffreyWurgler的研究成果,构建各行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辽宁鞍山2009~2014年主要行业和鞍钢集团信贷和利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信贷资金配置敏感度系数,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一、引言
金融体系的功能一般是指金融体系的资金动员能力、资金配置能力、风险分散能力(Levine,1997;Merton,2000)。作为资金配置的关键问题,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那么,如何评价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呢?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资金是否流向了那些竞争力强同时又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Levine,1991;King,1993)。很多学者对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张兵等(2007)研究了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发现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总体配置效率较低,农村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原飞等(2015)对东北地区部分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信贷投放增长乏力、结构不合理。胡士华等(2016)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发现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胡国晖等(2016)研究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中部和西部的资产配置效率相对较高,跨区域经营有助于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提升盈利性和安全性。刘安学等(2015)的研究表明,县域农业贷款产值率与县域农村金融资金配置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县域涉农贷款规模与县域农村金融资金配置效率正相关。徐玉莲等(2015)研究发现,各省市间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公共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呈上升趋势,而市场科技金融资金与整体科技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在一定区间内的波动并无明显趋势。上述研究多是基于一省或者全国范围的研究,属于比较宏观的研究,缺乏对市县级信贷资金配置的分析。而对诸如鞍钢与鞍山、一汽与长春等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资金信贷配置效率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文以鞍山为例,研究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资金信贷配置效率问题。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一元是地方经济,另一元是大型企业经济,金融助推经济的模式始终是围绕这二元展开的。那么,作为大型企业主导型城市的代表,鞍山市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到底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二、模型介绍
一般来说,对信贷资金行业配置效率问题的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信贷资金投入对各行业增长的贡献;另一种方法是研究信贷资金投入对行业增值变化的反映程度,也就是分析信贷资金投入是否能够随各行业增值能力的变化而有效调整,增值能力强的行业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分析信贷资金行业配置效率问题。目前这种意义上的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由经济学家JeffreyWurgler(2000)给出,其基本模型表达式为lnIi,tIi-1,t-1=αi+βi×lnVi,tVi-1,t-1+ei,t(1)其中,I为固定资产存量;V为利润;t和i分别为年份与行业的编号;βi为弹性指标。受以上经典模型的启发,在其基础上,本文将该模型稍加变化,构造出一个简化的行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模型,其表达式为lnYi,t=αi+βi×lnVi,t+ei,t(2)其中,t代表年份,i代表行业编号,Yi,t为各行业资金投入量,Vi,t为各行业年度利润增加值,用来反映各行业的盈利能力,αi其他因素的影响,系数βi为弹性指标,表示每个行业的信贷资金对行业盈利能力变化的影响程度。βi>0,说明第t年内,行业利润率上升时,投资增长率也上升,且后者上升的速度是前者的βi倍;βi<0,说明第t年内,行业利润率上升时,投资增长率却下降,即第t年内较多的投资追加到了盈利不佳的行业,而对于盈利良好的行业却资金投入不足;βi=0,说明第t年内,各行业盈利能力不同,资金流入量却基本相同,导致各行业吸引资金能力与各行业盈利能力不匹配。计算出不同行业的弹性指标βi之后,就可以衡量信贷资金的行业配置效率。βi越大则信贷投入对行业利润变化的反应越敏感,信贷资金向高回报行业投入越多,从而资金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
信贷资金投入调研论文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然伴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及资金的大量投入。但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差异也较显著。与全国相比,北京市的“三农”经济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北京市农村人均纯收入7860元,是全国水平的2.4倍。但是北京农村面积大,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如近郊县顺义区的财政收入是远郊县延庆县财政收入的6倍。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将以北京的一个远郊县——延庆县为例来分析发达地区的边远农村信贷资金投入情况。
延庆县地处北京京郊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是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山地面积占73%,森林绿化率达到68%,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人口27万,其中农业人口有20万,第一产业占全县总产值的20%。延庆县的资金投入一部分是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打造和各项基础设施上;另一部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目前延庆县共有7家金融机构,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是面向县域工商企业,在乡镇一级没有营业网点;农发行主要负责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和地方专项贷款;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真正面向农户贷款的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延庆县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户贷款方式主要有小额农贷和银农合作。
一、延庆县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信贷投入主体缺位。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放弃和退出农村市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股份制改革以及农村信贷成本高、风险大、赢利少等因素,逐渐撤并在农村的机构网点。目前,四大行在延庆县乡镇一级基本没有营业网点,只在县城有一个象征性的营业网点。其次,政策性银行的功能缺位。目前在延庆县,农发行基本只负责粮棉油的收购,支农业务严重萎缩,基本不对农户贷款;国开行也开展一些业务,主要是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但是投入总量很小。第三,小规模的农村金融组织缺位。在延庆县还没有中小银行和专门发放小额信贷的小额信贷组织。第四,邮政储蓄银行还未建立。目前延庆县农村金融实际上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在向农户发放贷款,而农村商业银行“一行”难支“三农”。
(二)金融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缺失现象严重。首先,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手段落后。目前延庆县的农村电子结算网络远远落后于城区,结算方式基本还是传统的到农村商业银行柜台办理,结算速度慢。其次,服务方式单一。延庆县的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只有简单的存贷款、结算业务,邮政储蓄虽然开通了通存通贷,但仅限于存款业务,现代银行的创新业务基本未延伸到农村金融市场。第三,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宣传不够,农户贷款意识不强。村民金融知识匮乏,贷款意识淡薄;城市的贷款营销方法基本未在农村实行,有潜在贷款需求的农户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筹资。
(三)信贷模式陈旧,贷款难,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延庆县的信贷投放主要是小额贷款。但小额贷款一是期限短、额度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种养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二是信贷模式单一,没有区别不同收入人群、不同乡镇、不同自然条件对贷款需求的不同;三是贷款手续复杂,农户由于缺乏抵押物,贷款难现象突出。
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经济伦理是指能够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类行为主体行为的伦理价值观、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等。政府经济伦理是指产生于经济活动中的、可以调节与约束政府经济行为和各种衍生关系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规范的总称。政府价值观、道德认识、判断及评价是其组成部分。经济伦理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宏观经济伦理学;狭义的概念则专注于中观及微观经济伦理学,如“公司伦理”。近年来,我国经济伦理领域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这使得经济伦理学科与社会热点问题的交叉性研究日益增多。此外,以数学建模法为代表的研究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该领域研究之中,这极大地增强了调研活动的科学性。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用于房地产借贷资金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我国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房地产投资中,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则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研究现状方面,从国家宏观政策研究角度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有重要影响。从企业微观角度上讲,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是房地产业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传统信贷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资金配置效率提高的需要。对此,王坚强指出:“我国整体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经营效率差距较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存在着运行效率不高,区域差异化明显的特点。”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张亚辉强调要从三方面提高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第一,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第二,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分散投资渠道;第三,加大股东监管和国家政策监督。”总之,我国各界关于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这都为研究其效率高低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风险
我国房地产市场十多年的实践进程说明,其每一次波动都与金融信贷政策直接相关,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会对房地产业、金融机构乃至全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通常情况下,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由于价值观、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其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具体而言:首先,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降低。总的来说,信息不对称导致房地产信贷条件与信息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水平不相符合,产生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降低了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第一,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一些效益好、风险低的房地产借款企业更倾向于借助其他融资渠道而非银行信贷,这导致了信贷资金驱向高风险的房地产借款企业。此外,商业银行基于“逆向选择”会将贷款投向规模较大和风险较小的房地产借款企业,这会使信贷资金流向低质量的借款者,资金配置因此发生错位,配置效率也会降低。第二,“逆向选择”也会引发道德风险(借款人擅自变更房地产信贷资金用途、故意逃避偿付义务、不关心信贷资金使用效率),这会降低其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其次,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受到行政垄断性干预而降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自发地传递市场信息,引导各市场主体做出适宜的反应,从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而政府的干预则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均衡作用。政府通过控制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来影响企业自主行为,这种“非市场性”的行为通常会使其忽视对效益和效率的追求,导致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降低。总之,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在配置过程中出现了效率不高及垄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虽然这与我国房地产及相关金融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政府经济伦理意识的不健全是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诱因。
三、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风险的经济伦理释义
经济伦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存在于所有经济活动之中,而且也反映了其中围绕“利益”进行博弈的实质。而“利益”最大化的实现需要统一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规避“义”与“利”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互利”融合了经济与道德行为,倘若二者出现背离的情况则会导致其矛盾与冲突。即道德意义处于经济结果而非动机之中,出现结果利他与动机利他不一致的情况,仍然会出现损人利已的局面。而道德行为则将二者进行了统一,符合当前及长远利益的诉求。库柏曾指出“符合道德的行为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形成并得以有效维持的。”这说明,满足道德判断的经济行为可以使个体道德与制度文化得到较好的融合,实现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从政府角度来分析,掌握着公共权力的政府,其职责就在于依法管理公共事物,并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工作的核心环节,即在社会治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都要以经济伦理规则来运用政治权力,通过协调各种利益诉求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而言:政府经济伦理观的模糊是造成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不断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之“义”就是根据房地产贷款企业不同的借款需求,通过差别化的贷款利率政策引导效益好、风险低的房地产借款企业利用银行信贷,以此解决资金配置错位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利”在于房地产借款企业通过差别化的利率政策而使资金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然而,政府金融政策制定部门没有全方位考虑到不同房地产借款企业的贷款需求,“一刀切”式的利率政策其实质体现出政策对其应有之“义”的“不作为”,是对房地产业及民众长远利益的侵害。另一方面,行政垄断性干预也使得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持续降低。在此过程中,政府之“义”就是充当好“守夜人”的角色,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房地产借款企业做出适度的反应,不断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其“利”则表现为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满足房地产借款企业资金要求,并使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得到提高。然而,政府“内在效应”却降低了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即政府干预房地产信贷市场为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一些政府官员有可能“受非法提供的金钱或其他报酬的引诱,做出有利于提供报酬的人从而损害公众和公众利益的行为”。这样,“不仅使生产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消失,而且还极易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地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大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总之,我国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的实质在于政府所持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有相互矛盾的现象,即政府有将短期经济利益与社会长期利益相对立的倾向,造成了“结果利他”与“动机利他”的不一致,加之我国当前资金监管建设的滞后,导致了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降低。因此,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不断修正政府经济伦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不断提高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分析论文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增加信贷资金的运用渠道,可以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第二,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规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渠道和方式,克服银行信贷资金向股市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问题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悖逆的不正常现象。一方面,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将银行信贷资金用于炒股;另一方面,现实中却又有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股市。而且,由于信贷资金入市绝大部分属于暗箱操作,因此除了少量的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有据可查外,没有人能确切知道流入股市的信贷资金数量。有人估计,2000年流入股市的银行贷款就达1000亿元左右。既然严格的法律规定亦难以堵死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暗道,而且各种暗道的存在使银行对信贷资金向股票市场的流动完全处于一种无法监控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固守原有的法律和政策限制,而应使信贷资金入市公开化和合法化,变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各种暗道为明道。这样对规范信贷资金向股市的流动,减少银行贷款向股市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减少银行资产业务风险。我国之所以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我们一直认为,股票市场风险很大,而银行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是来自各项存款,特别是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如果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则一旦运用银行贷款进行的股票投资失败,不仅会使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而且也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应当说,上述看法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对商业银行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答案应当是否定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允许信贷资金入市还有利于银行减少资产业务风险。一是因为过去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主要源于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而如果允许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变银行贷款流入股市的各种暗道为明道,就可实现信贷资金向股票市场的规范和有序流动,并使银行可以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时间、规模、途径和方式等进行有效监控,这相对于过去的那种信贷资金向股市的盲目流动而言,不是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而是减少了银行的风险。二是因为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即投资者可以将持有的股票随时在股票市场上卖掉,换取现金。既然如此,与工商企业的设备贷款相比,银行以股票为对象所发放的贷款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换言之,银行对股票市场主体贷款的风险并不高于一般工商企业贷款。如果考虑到银行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股票作为质押品、而股票的流动性又远高于其他抵押物的情况,则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就更有利于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更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三是因为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不加选择地对股票市场主体发放贷款,相反,如同对一般工商企业贷款一样,银行可以在贷款对象、贷款时机、贷款方式、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等方面进行严格论证和自主选择,从而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内。可见,对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应当辩证地看待。在很大程度上,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实际上是减少银行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信贷资金入市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和交易的活跃程度,而要扩大市场的规模,并保持市场交易的活跃,其前提条件又是必须维持一定的市场资金存量和流量。允许信贷资金入市的意义正在于可以为我国证券市场提供增量资金来源,从而可以对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股市低迷、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削弱,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又资金过剩的情况下,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更可以改变两个市场的不均衡状况,从而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发挥特殊作用。第二,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减轻股市波动,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运行。如前所述,在信贷资金流人股市问题上,我国一直存在着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悖逆的不正常现象。由于大量银行贷款暗中无序流入股市,监管部门又要依法对信贷资金入市予以查禁,因此,在这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博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股市的剧烈波动。当监管者放松监管或监管不力时,大量信贷资金就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推动股票价格的猛烈上涨。而当监管部门加大对违规资金的查处力度时,原来流人股市的信贷资金又会大量从市场撒出,从而导致股价的剧烈下跌。这种现象已经为2000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的实践所证实。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允许信贷资金入市后,银行贷款流人股市的渠道和方式得以透明化和规范化,信贷资金向股市的流动成为公开、合法、有序和可以由银行加以控制的流动,原来信贷资金向股市的非规范和无序性流动将不存在,这就可以避免由信贷资金的流出流人所引发的股市过度波动,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第三,允许信贷资金入市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靠政策来调节,即当股市过度高涨时,有关部门就会推出“利空”政策,以此阻止股市的过度繁荣;而当股市长期低迷时,有关部门又会抛出“利好”政策或措施,以求刺激股票价格的回升。这种主要依靠政策进行调节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使股市的宏观调节缺乏经常性和连续性。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我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当务之急是建立起经常性的、依靠经济手段对股票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机制,而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在允许信贷资金入市的前提下建立股票信用交易制度。因为,建立股票信用交易制度后,中央银行便拥有了调整保证金比率这一调控股市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根据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通过及时调高或调低保证金比率来有效控制银行贷款流入股票市场的数量,防止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这对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信贷资金入市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寻求信贷资金入市的合理而又安全的渠道,以便降低信贷资金入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条件下,由于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股票的买卖,因此信贷资金入市只能采取间接方式。具体说,可供选择的信贷资金入市途径有以下几种
加快信贷资金流向农村论文
内容摘要:改变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管理技术,从财政补贴、定价原则、风险补偿和转移等多方面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保险的支持。
关键词:信贷资金三农农村资金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信贷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农业灾害风险补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变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外流是农村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问题比较突出。从存贷总量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贷比下降,存贷差不断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增量减少;从资金流向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城市的趋势明显,加剧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的失衡;从资产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财务状况令人担忧,农业贷款风险高,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加快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构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形成有效的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建立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向“三农”流动。在政策上,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在当地放款,并设定所吸收存款投入“三农”的比例。其次,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利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要素的供求,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第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人民银行可以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采取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措施调控资金流向,促使形成农村存款留在农村的机制。第四,找准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公务员之家
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的基础。一是完善担保体系。应加快成立由政府出资或支持的县域信用担保中心,发挥其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以有效解决“三农”融资担保难问题,降低信贷支农风险。二是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够为农村信贷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形成。目前,由于尚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缺少财政政策扶持等多种原因,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成本和赔付率高,回报率低,有的农业保险业务甚至持续亏损、日趋萎缩,导致涉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十分低下。因此,有必要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散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可以将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新的支农方式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管理技术,从财政补贴、定价原则、风险补偿和转移等多方面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保险的支持。
信用社信贷资金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信贷资金的管理,规范借贷行为,防范信贷资金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z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意见,结合各乡(镇)和各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用社发放贷款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
第四条信用社必须找准市场定位,要扎根农村、支持城镇、开拓城郊、参与城区、坚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经营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
第五条信用社依法开展信贷业务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干预。
信贷资金发展指导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政府提出的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蓝发〔2011〕3号),根据《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依照上级及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产业培育工作主题,按照“市场导向,项目支撑,产业带动,贷款支持”总体思路,完善信贷资金服务县域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强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产业贷款比重,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作用,大力支持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同时,本着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切实解决经营户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增强经营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真正使经营户得到有效扶持、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及范围
投放对象包括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
三、信贷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