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扩张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13:2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贷扩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贷扩张对银行信贷资产影响论文
摘要:2009年1至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为2.69万亿元,与全球其他国家信贷紧缩形成鲜明对比,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于信贷质量的担忧。从新增贷款的构成及新增贷款投向的行业,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控制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此次信贷扩张可能对未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可以看出,此次信贷扩张对银行信贷资产影响有限。
关键词:信贷扩张;不良贷款;票据融资;银行
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信贷呈现井喷性扩张。2008年11月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12725.13亿元,2008年12月份就达到320048.68亿元,2009年1月份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35997.235亿元。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贷款余额达到23272.10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月末高2.8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再创近年新高。银行体系对政府4万亿计划的积极响应,也让市场越发担忧不良贷款是否会激增,现在的巨额投放是否会对未来埋下隐患。
一、对贷款结构的分析
(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结构分析
我们对贷款结构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是2008年10至2009年2月间的信贷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幅不大,甚至在2008年5月、9月、11月还出现小幅回落。但随着2008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国家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放松银根。尤其在11月份以后,贷款增量明显加大。其中的贷款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票据融资增幅惊人。
信贷扩张对银行信贷资产影响论文
一、对贷款结构的分析
(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结构分析
我们对贷款结构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是2008年10至2009年2月间的信贷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幅不大,甚至在2008年5月、9月、11月还出现小幅回落。但随着2008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国家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放松银根。尤其在11月份以后,贷款增量明显加大。其中的贷款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票据融资增幅惊人。
票据融资在2008年前10个月一直表现得十分平稳,但在10月份以后迅速增长。短期贷款在前10个月平稳增长,在11月份突然大幅回落,但很快在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反弹,但总体水平仍和2008年10月份相当。反而是中长期贷款一直平稳较快增长,在2008年最后两个月和2009年1月大幅增长,出现翘尾。票据融资激增的原因可能在于:1.银行和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降低风险的考虑,更多使用票据融资来代替短期贷款。2.也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的套利行为,由于票据融资利率短期内急剧下降到1.5%,已经低于3个月和6个月的官方的定期存款利率,企业可以直接票据融资后存到银行以赚取利差。
(二)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贷款投向行业的分析
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主要投向了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的新增贷款为2608亿元、1508亿元、1407亿元、1125亿元和1073亿元,占各自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5.7%、27.3%、36.6%、24.9%和20.7%,5个行业新增贷款合计占11—12月全部新增贷款的66.9%。2008年10月后,第三产业贷款增速明显。2008年12月,第三贷款同比增长18.3%,较10月末提高5.5个百分点。
信贷扩张对银行信贷资产影响论文
摘要:2009年1至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为2.69万亿元,与全球其他国家信贷紧缩形成鲜明对比,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于信贷质量的担忧。从新增贷款的构成及新增贷款投向的行业,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控制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此次信贷扩张可能对未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可以看出,此次信贷扩张对银行信贷资产影响有限。
关键词:信贷扩张;不良贷款;票据融资;银行
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信贷呈现井喷性扩张。2008年11月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12725.13亿元,2008年12月份就达到320048.68亿元,2009年1月份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35997.235亿元。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贷款余额达到23272.10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月末高2.8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再创近年新高。银行体系对政府4万亿计划的积极响应,也让市场越发担忧不良贷款是否会激增,现在的巨额投放是否会对未来埋下隐患。
一、对贷款结构的分析
(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结构分析
我们对贷款结构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是2008年10至2009年2月间的信贷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幅不大,甚至在2008年5月、9月、11月还出现小幅回落。但随着2008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国家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放松银根。尤其在11月份以后,贷款增量明显加大。其中的贷款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票据融资增幅惊人。
信贷业务的扩张对金融的影响
信贷扩张对银行金融系统的影响
在政府信贷扩张政策的驱使下,银行的总的存贷规模明显增加,与次贷危机前相比几乎是成倍的增加。在利用五级分类指标度量体系对新增信贷资产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发现,银行信贷资产中正常类资产所占的份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在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各银行在资产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损失类的资产所占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该问题就值得银行管理者深思。对存贷规模、存贷质量、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的研究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探究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以不良贷款对银行威胁最大。本次信贷扩张以中长期投资为主,主要流入到了政府鼓励的行业。表面上来,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由于此次贷款的时间较长,而且政策项目一般金额巨大,对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要求非常高,因此,贷款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上面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银行的收益率都较差,且波动率较大,验证了收益性不确定的事实。
信贷扩张背景下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应对对策
信贷政策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国内的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依赖于信贷扩张政策。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看到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对金融行业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因此,在信贷业务扩张背景下,银行要要强对自身风险的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经营效率,对此,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信贷业务扩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货膨胀、投机以及部分行业过热,会打破国家经济失衡的局面,严重的甚至出现失控。因此,适当的存贷款规模防止社会投机者在高利润和政府创造的有限社会需求下,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违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会阻碍我国部分产业利用次贷危机进行产业升级的发展步伐。对信贷结构实现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将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严格控制在央行、银监会等规定的范围内。在此问题上,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央行的政策导向,合理分配信贷资金的流向,并对短期、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进行相应的控制,增加对经济薄弱、对资金需求量大且资信可靠的行业的贷款支持,严格审核对过度投资、投机行业的贷款发放标准,通过贷款流向及时间的组合,优化信贷结构。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到,过度的信贷扩张是经济泡沫发生的根源,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做好日常的信贷监督,尽可能的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应赋予银监会更大的对于银行监管的职能,在保证银行各项风险指标,如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严格控制在可测水平范围之内以外,还应定期对所有影响其长期经营的各项指标定点抽查,全面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解决中国经济低靡问题的同时,也给国内的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问题,鉴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扩展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必须引起政府和银行机构管理者足够的重视。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信贷业务扩展是国家政府防范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必然形式,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文作者:刘超举工作单位:中国农业银行牡丹江市分行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扩张论文
一、实证透视
(一)信贷扩张力度略显差异,传统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
近年来,借助和受益于快速发展且势头良好的宏观经济,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势头十分强劲。但从整体上来说信贷资产仍是四行的主体资产,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是四行的主要业务,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与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五家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信贷扩张势头则更为迅猛,信贷资产和传统的信贷业务在五行占据着绝对比重,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明显落后于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详情见表1:
(二)净利息收入仍占主体地位,经营收入结构转型难以短期见效
由于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传统的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导致九行高度依赖净利息收入这种单一失衡经营收入结构的转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与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五家中型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同样是主要依靠存贷利差净利息收入支撑,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详情见表2:
二、动因解析
信贷扩张与银行稳定研究论文
一、信贷扩张对银行稳定的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对银行稳定的定义,他们认为,稳定的银行体系是指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CAMPL框架评价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的稳健性(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状况(Liquidity)。Conzalez-Hermosillo(1999)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评估才有统计意义上的依据。
Allen&Gale(1998)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Mckinnon&Pill(1998)强调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Eichengreen&Arteka(2000)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此后一年中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大约增加0.056个百分点。段军山(2008)认为,银行危机的程度取决于抵押贷款规模、抵押品价值与信贷额度的比重以及银行投入资产市场信贷占其总信贷规模的比重。
(二)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引起了对房地产信贷的过度需求,贷款机构的短视行为及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效应引发风险的层层累积,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本文认为信贷的过度扩张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
信贷扩张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透析论文
摘要: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扩张风险信贷,导致风险从银行业向整个金融业乃至全球蔓延。信贷过度扩张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论信贷扩张与银行体系稳定性论文
摘要: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扩张风险信贷,导致风险从银行业向整个金融业乃至全球蔓延。信贷过度扩张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信贷扩张与银行体系稳定性分析论文
摘要: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扩张风险信贷,导致风险从银行业向整个金融业乃至全球蔓延。信贷过度扩张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通缩治理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分析
一、引言
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有所放缓,产出增速和物价水平均进入明显的下行通道,特别是2015年1月公布CPI的数值0.8%创5年来新低后,通货紧缩这一表述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媒体与各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中。虽然此后几个月国内物价指标有所回升,但仍处于1.5%以下的较低水平,同时,经济增速以及相关需求指标的持续回落,依然说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存在较大的通缩压力。从理论上看,虽然物价水平的下降可以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但持续的价格下跌导致生产企业利润下降,投资放缓,居民收入下滑以及失业率上升,并带来消费的萎缩,进而对经济造成持续的下行压力。为应对通缩压力下可能进一步产生的负面经济后果,2014年以来,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定向和非定向降息降准政策措施,公开市场上的操作也主要以释放流动性为主,维持了实际的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投放增速处于12~15%的平稳区间,并促进了经济基本面的总体可控。但从2015年年初至今的数据看,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产出、工业和投资等主要指标连续创下数十年以来的新低;CPI仍然低位运行,PPI已经连续38个月负增长,通货紧缩压力持续存在。在这一局面下,近期的政策和调控方式选择受到广泛关注,市场上呼吁央行采用激进货币政策,大幅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声音时有发生。国内外学者已经关注到,面对不同的价格水平,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的效果可能会呈现非对称性,即经济紧缩期的货币扩张效果可能弱于通胀状态下的货币收缩。从现实情况看也是如此,在1997—2002年我国曾处于通货紧缩状态,CPI指数持续5年低于1%,且较长时间内甚至维持负增长,同期的经济增速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当时中央政府选择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大幅扩张的应对思路,但其效果和我国近年来几次治理通胀压力的货币收缩政策相差甚远。直到2002年前后经济下行压力仍未明显改善,信贷供给的上升背后却是制造部门贷款占比下滑,政府投资挤占资金,造成信贷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失衡,直到2003年外部经济复苏之后,通过外需的拉动才逐步扭转了中国经济的困境。很显然,要从货币政策角度提出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可行的应对方案,必须更加深入地分析这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而不能简单的将经济繁荣、通货膨胀压力下的货币态势选择思路完全反向照搬并应用于现阶段的通缩现实。本文将在分析回顾2000年前后通货紧缩现实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在治理价格变动中的非对称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解决思路。
二、历史回顾:如何定义和理解通货紧缩
在现阶段面临通缩压力之前,中国经济只在1997—2002年期间发生过类似的物价和经济长期走弱的情况。事实上,当时理论界对于是否处于通货紧缩存在一定分歧。一类观点是认为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和压力,但仅仅是物价的下滑并不能说明对通缩事实的认定;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全面通缩的迹象明显,他们指出当时经济已经表现为物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实际利率上升,失业规模也有所提高,这可以说明中国已经出现严重通缩。总的来说,这种观点差异主要集中在对通缩本身定义的强弱上。理论上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有三种方式:第一,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是价格下跌和币值上升的一个过程;第二,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第三,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必须同时包含三个特征,即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经济全面衰退。当然,从广义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将这三种观点认为是衡量通货紧缩强弱程度的三种标准。其中,对于通缩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就是货物和服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而更严格的界定涉及到货币供应量的下滑与经济衰退。事实上,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可能在特定的货币结构条件下与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并存。理论上说,货币供给收缩仅仅为通缩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通货紧缩是经济下滑或经济衰退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用经济下滑或衰退来判断通货紧缩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总之,尽管关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状况的分析对于判断通货紧缩的程度非常重要,但通货紧缩的基本判断标准还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跌。
三、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与通货膨胀类似,理论上包括货币、供给以及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这种物价的大幅波动。基于国内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几个通缩产生的理论渠道:第一,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表明,当其他经济要素相对平衡时,短期内的货币供给水平的大幅波动会带来通胀或通缩压力;第二,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带来的产出缺口调整。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胀率与产出缺口呈正相关关系,当产出缺口为正时,经济体面临通胀压力,反之则存在通缩压力;第三,经济结构的失衡可能造成商品和货币市场资产的相对价格变化,而价格刚性以及攀比机制最终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大幅调整;第四,国外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可能影响国内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机制,并改变要素市场的价格,进而成为国内物价走势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从现实的情况看,通货紧缩的形成往往不会来自单一的原因,而是经济系统中多个层次上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力的结果,学者们对2000年之前中国面临通缩的原因展开了大范围的研究,其结论几乎涉及到理论上能影响物价变动的所有方面。具体来看,胡鞍钢指出前期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过剩是造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钱小安认为除了生产力相对过剩外,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曾国安提出三个原因,一是社会保障、就业以及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制度改革造成当时居民长期消费能力预期下降,并降低了短期消费的动力;二是社会需求结构升级与供给方面的约束导致居民推迟消费;三是企业体制改革的过渡、产权机制的滞后、国企权责边界模糊以及行政性投资管制制约了社会的投资动力。樊纲则认为当时严厉的贷款风险调控政策改变了信贷市场的供需平衡,信贷收缩造成了通缩压力。从现阶段的情况看,通缩压力产生的原因肯定也涉及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投资动机下滑、消费结构调整、信贷需求、金融风险以及外部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且在低物价的状态下这些因素可能相互影响,并呈现出与物价膨胀期间差异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