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9:03: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西南地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时期西南地区航空联动综述

本文作者:付令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航空枢纽建设的条件

(一)什么是枢纽

枢纽是指事物的关键部分,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交通枢纽一般指代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并存,干支线交汇,能够办理综合业务的交汇点。而航空枢纽是指在航空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中转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大型航空港。现代航空枢纽的发展趋势是多种交通方式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并突出航线中枢轮辐网络结构。其特点是客货运输规模大,中转比例高。

(二)航空枢纽的条件

交通枢纽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交通线路与网络,运输技术,大宗客货流的集散。西南地区的重庆、昆明、成都、贵阳,甚至拉萨,具备航空、公路、铁路、航运、管道交通中的三种以上交通方式,已成为或正在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一般认为,航空枢纽的形成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中转与经济成本最小化;航权与航线资源,具体体现在政策支持和基地航空公司的实力上;有足够基础设施,包括跑道、航站楼、各类系统等;空管、地面服务等综合保障能力;多种交通方式接驳与分工合作。

查看全文

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透析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法,对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这两个西南农业乡镇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归纳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存在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村民融资热情高但融资难、金融网点不全以及小额信贷数额小范围窄等现象;分析了中国西南农业乡镇金融发展资金来源少、融资意识不强、信贷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成立私募农业发展基金、设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和农村乡镇金融信贷补偿基金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对策建议

在当前世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亟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扩大内需完善经济增长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除了传统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外应通过发展金融和以金融为依托的产品、产业来实现。笔者耗时半年之久,对地处西南地区云南省水泄彝族乡和重庆市李市镇的金融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西南地区乡镇金融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繁荣西南农村金融来促进西南农村经济的腾飞。

一、案例和数据来源说明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四个省(市)。这四个省(市)地域相邻、气候相近、习俗趋同,广大农村乡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水泄彝族乡是云南省内的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农业乡,全乡山高坡陡,谷大箐深,交通不便。2008年全乡的总户数为4705户,农业户达4229户,占总户数的90%,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为:1.15:1:0.57。李市镇是重庆市江津区下辖的一个镇,2008年全镇共有34248户人家,其中有23559为农业住户,农业住户占68.5%。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是27557、17626、30281万元。李市镇还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农业乡镇,劳务输出率高达73.4%。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电话调查三种方式了解情况和采集数据。问卷题目为《李市镇经济、金融发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访户主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和支出,融资目的和途径、以及融资意愿、融资难易变化情况、金融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感受等。问卷以户为单位,一户一份,共368份。问卷收发方式为现即发、即填、即收回。问卷涉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11个社村中的7个,这七个社村分别为:林家嘴社区一社和二社、两岔村、牌坊村、沙埂村、双河村、孔目村。水泄彝族乡的调研方式主要通过走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电话调查对象包括村民和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电话调查农户的样本为随机样本,样本总数共31户,随机抽取了咱咧村、啊波村、水泄村、啊林村、瓦厂村五个村寨。

查看全文

浅谈西南地区航空气象服务

摘要:作为民航运输的重要环节之一,航空气象服务在航空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不足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如何提高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以满足航空用户的需求,是当前航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当前西南地区航空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航空气象服务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航空气象服务;预报;现状;对策

1天气对航空运行的影响

天气是影响航空运输安全、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约1/3的航空事故与天气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飞机机械故障逐渐减少,而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延误及事故比例相对增加。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既有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又有地势较低的丘陵地带及四川盆地,错综复杂的地理条件使得西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复杂,天气多变,高原地区大多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尽管机场助航设施和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但对于具有复杂气候环境和气象条件的西南地区,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所造成的旅客滞留、航班大面积延误随着航班量的增大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雷暴、雾等不利于飞行的天气造成的延误仍是航空运输延误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民航运行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决策工具,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要对航班的预计起飞时间做出恰当的估计存在很大难度,机场、航空公司等运行部门也无法准确地预计航班起飞时间,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航班延误现象与正常率偏低的航班运行状况。

2航空气象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航空气象服务是指为航空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其基本任务是探测、收集、分析、处理气象资料,制作航空气象产品,及时、准确地提供民用航空活动所需的气象信息,为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目前西南地区航空气象服务主要分为针对机场的气象服务和针对区域的气象服务。针对机场的气象服务,涵盖机场和终端区,为用户提供机场天气实况以及各种气象要素预报,如风向风速、能见度、云量、云高、温度等,做出可能发生各种天气现象预报,如雷暴、雾、降水等。针对区域的气象服务,主要涵盖昆明飞行情报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大部),提供飞行航路上的气象要素(风向风速、温度、云高、云状、雷暴、颠簸、积冰等)的预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服务方式从传统的报文、电话、短信转变为互联网、微信、移动APP等方式,气象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较之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航空气象服务的核心——预报能力的提高却十分有限。预报产品的精细化、客观化程度仍然偏低,对重要天气的定量化预报能力不足,制约了航空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

查看全文

西南地区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1高校档案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信息化必备设备馆均拥有量最多的是计算机和打印机,人均分别达1.24台和0.7台,数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如贵州大学档案馆虽有35台电脑,但有15台是几乎不能用的淘汰机)。另外,其他设备如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等,部分档案室至今仍没有。相比之下,重庆、四川馆均拥有量略高于贵州、云南,但总的来看,部分档案馆(特别是档案室)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离档案信息化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1为四省/市信息化主要设备配置情况统计表。

1.2人才队伍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调查来看(结果见表2),一是人员严重缺编。馆均5.89人(最多18人),最低估计,35个馆(室)仅综合档案馆藏量平均在3万卷左右,最低应配8人,加上人事档案应配10人左右(按综合档案1万卷以内配3~4人,每增加5000卷增加1人,人事档案千卷1人计),但目前仅1~3人的有14个馆(个别馆是处级馆),达10人以上的仅8个。如贵州大学档案馆有综合档案约6万卷、人事档案4000余卷,应配18人,再加校史馆4人,最少应配22人,但实际仅15人。二是人员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硕士(含有学位无学历人员)、本科、大专及以下人员比例,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均呈两头小、中间大(即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人员居多),基本合理,但正高职称人员极少,部分还是教授或图书系列的研究馆员(如贵州12个馆室59人中仅2人,且1人是图书系列),这极不利于高校档案馆研究工作的开展。三是人员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所需人才缺乏。其他学科专业人员馆(室)均达4.5人,但档案专业人员馆均不足1人,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馆均0.43人)。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建设数字档案馆已是大势所趋,但部分馆(室)至今仍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再加之部分现有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功能使用较单一,不能物尽其用。这必将严重影响其档案数字化,阻碍信息化进程。

1.3档案信息资源

查看全文

探究西南地区义务教育水平提升途径

[摘要]义务教育质量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基于对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农村量少质差的师资状况是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西南农村地区可以从实施“双证式”教育和“顶岗实习”两方面入手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因为进行农村初中地方课程改革、推行“双证式”教育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行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既能给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活力,又能够提高农村师资质量,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双证式”教育;“顶岗实习”

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社会经济状况迟滞了该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国家对西部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西南地区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现有的一套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来运作的”。对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农村地区来说,义务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这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子女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提高子女生存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公平,实现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在新阶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价值诉求。义务教育新的质量观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上,也体现在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的未来发展潜力上。

一、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因素众多,如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社会观念、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教材、课程实施、教师队伍、文化环境等。从实践层面看,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和农村量少质差的师资状况是影响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最直接、也是其中主要的因素。

(一)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

查看全文

西南地区森林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的森林破坏相当严重,这不仅损坏了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未能取得应有效果,本文就如何加强森林保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森林状况森林保护环境建议

洪水滔滔,吞噬了大片耕地,淹没了无数民房,威胁着许多重要工业城市的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们指出:沿岸森林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带进江河中,河床增高,湖泊淤积,容量锐减,这是洪水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去年8月5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森林状况引起了世人的深切关注,道来令人瞠目结舌,痛心疾首!

一云南的森林现实状况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森林面积达14.2亿亩,种类繁多、浩如烟海,许多珍稀物种,仅听名称就令人拍案叫绝:子孙树、神秘果、箭毒木、风流草、夜合欢、罗汉竹、鸡毛松、叶大如伞的海芋,可用来写经书的贝叶,能预报天气的“风雨花”,形状酷似帝王帽子的皇冠蕨,金光灿灿的黄色茶花,落水便沉到底的蚬木,被国外医药学家称为“治癌神树”的红豆杉,约500万株,占世界红豆杉资源50%左右。有的物种是已经繁衍了一亿年的“活化石”,叫不出它的名称来。森林中栖息生存着众多的珍稀动物,仅亚洲野象就有250头,又让云南冠上了“动物王国”的美称!

不幸的是,厄运不期而至,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加工,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两岸,一些原始森林早已被砍伐成木材,顺水流向各地。如今,一些国防林和科研林,也被毁林者兼容并包地砍得七零八落!红河州境内的河口瑶族自治县与屏边苗族自治县山区生长着15000公顷,需亿万年才形成的原始森林,是当今北回归线上硕果仅存的沙漠绿洲,也在劫难逃,被毁得满目疮痍,几乎成了不毛之地!从省城昆明驱车前往林区,公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景物,依旧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林木。倘若走下车去,越过这些“屏障”,深入到腹地一看,便会发现,有的整座山岗被砍伐成了“癞痢头”,树桩累累,枝干横陈,狼藉满地;有的连同主干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有些虽然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有如焚琴煮鹤,实在是得不偿失!一些名胜风景区的林木也以各种名义遭到毁灭性的砍伐。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再这么疯狂下去,20年之后,“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将从这里永远消失,成为历史的回忆。

查看全文

我国西南地区森林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的森林破坏相当严重,这不仅损坏了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未能取得应有效果,本文就如何加强森林保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森林状况森林保护环境建议

洪水滔滔,吞噬了大片耕地,淹没了无数民房,威胁着许多重要工业城市的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们指出:沿岸森林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带进江河中,河床增高,湖泊淤积,容量锐减,这是洪水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去年8月5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森林状况引起了世人的深切关注,道来令人瞠目结舌,痛心疾首!

一云南的森林现实状况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森林面积达14.2亿亩,种类繁多、浩如烟海,许多珍稀物种,仅听名称就令人拍案叫绝:子孙树、神秘果、箭毒木、风流草、夜合欢、罗汉竹、鸡毛松、叶大如伞的海芋,可用来写经书的贝叶,能预报天气的“风雨花”,形状酷似帝王帽子的皇冠蕨,金光灿灿的黄色茶花,落水便沉到底的蚬木,被国外医药学家称为“治癌神树”的红豆杉,约500万株,占世界红豆杉资源50%左右。有的物种是已经繁衍了一亿年的“活化石”,叫不出它的名称来。森林中栖息生存着众多的珍稀动物,仅亚洲野象就有250头,又让云南冠上了“动物王国”的美称!

不幸的是,厄运不期而至,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加工,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两岸,一些原始森林早已被砍伐成木材,顺水流向各地。如今,一些国防林和科研林,也被毁林者兼容并包地砍得七零八落!红河州境内的河口瑶族自治县与屏边苗族自治县山区生长着15000公顷,需亿万年才形成的原始森林,是当今北回归线上硕果仅存的沙漠绿洲,也在劫难逃,被毁得满目疮痍,几乎成了不毛之地!从省城昆明驱车前往林区,公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景物,依旧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林木。倘若走下车去,越过这些“屏障”,深入到腹地一看,便会发现,有的整座山岗被砍伐成了“癞痢头”,树桩累累,枝干横陈,狼藉满地;有的连同主干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有些虽然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有如焚琴煮鹤,实在是得不偿失!一些名胜风景区的林木也以各种名义遭到毁灭性的砍伐。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再这么疯狂下去,20年之后,“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将从这里永远消失,成为历史的回忆。

查看全文

推进西南地区新农村建立的财政体制思索

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作者对晋宁县双河彝族乡的发展现状作了调研,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以期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主题词:经济现状建议

一、双河彝族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双河彝族乡位于昆明市晋宁县县城昆阳西南方,南与玉溪红塔区、北与安宁市接壤,距晋宁县城---昆阳30千米,是昆明市9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境内直距长24千米,宽距长15千米,最高海拔2511.3米,最低1900米,总面积152.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098.94亩,林地面积183688.5亩,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86人,其中,彝族人口7633人,占总人口数的78%。财政供养人员283人,全供养人员145人,其中:教师95人,半供养人员138人。双河彝族乡属于滇中高原浅割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13度。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境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7.8%为昆明附近少有。1990年,双河彝族乡被昆明市政府划定为“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保护区”,1999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云南省革命老区乡(镇)之一,是一个集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水源保护区、森林保护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双河彝族乡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乡镇所属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流转税和其他税收;烤烟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县属改制后下划乡镇的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地方税收;乡镇以各种方式引入的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不含国家、省、市直接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税收);乡级各部门上缴非税收入;乡财政支出包括:乡镇所属的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建设性支出和其他支出。县对我乡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补助,超收分成”的分税制包干管理。收支矛盾突出,全乡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查看全文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黔西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地理位置也就有很大的特色,近年来其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黔西南地区文化,走进黔西南地区了解民俗民风,旅游度假。这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慢慢的带动了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让黔西南地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得以快速的传播。为此,研究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重点的探讨了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根据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设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查看全文

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进行研究,着重对西南地区民居到聚落的动因及视角进行分析,对我国地域店主文化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为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西藏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西藏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西藏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