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8:34: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席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席勒绘画中线条的使用
摘要:线条可以流露出画家的情绪和性格,而企图掩饰他们也决非易事。学会用纯粹的线条形式表达某种心态,在我看来,也是一个画家需具备的能力。线条是席勒画作中重要的倾诉语言,也是最能抓住我思想的工具。他对线的运用就像他对人心理的把握一样是赤裸的,毫不留情的,甚至让人刺痛和揪心,也就是这种“揪心之感”驱使我去了解席勒,了解“线”这种绘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线条;情绪;艺术表现;艺术创作
在几年的教学中又唤起了我对造型基本元素的理解。在进行绘画创作中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去理解造型艺术的最基本因素——点、线、面,如何将社会环境和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如何抓住受众心里最柔软的那一个点,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在某种意义上席勒的绘画作品是解开我多年疑惑的一把钥匙。
一、席勒的作品风格及用线特点
席勒绘画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锐利敏感的线条表现以及有着变异和几何结构的带有压抑感的形象。他的作品不满足于象征主义绘画的唯美、感伤和神秘主义,而采取了一种更为粗犷、奔放、无所顾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态度,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席勒善于描绘非静态的人物和景物,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恐惧与绝望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
席勒绘画作品以厚重、简洁、随意的线条表现最原始的欲望冲动,表达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时西方人的焦躁不安,他的画表现了他的颓靡、恐惧、幻想,以及残忍的自我折磨,绘画人物经常画在空白的底子上,有时只勾出轮廓线,并把人体拉长变形。他冷俊的线条令人震颤,作品中粗重的线条强调清晰的外轮廓,然而在焦躁的画面中我们又可以明显地体味到他对线条的热情以及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注。
马克思与席勒的异化的思想探讨论文
摘要:克服人的异化,返回自由的人的本质,是席勒《美育书简》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同关注的问题。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游戏,建立审美王国才能走出人的异化的现实。而马克思则认为,通过对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关键词:异化审美游戏私有制共产主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分析,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思想。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发展,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他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希望正是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为争取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最主要的是争取无产阶级的解放。“因为劳动者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的奴役制就包含在劳动者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性的关系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各种变形和结果罢了。”①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事实就表现在劳动者的异化劳动中。
劳动的异化首先表现在劳动者与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上。正是劳动实践人才把自己看作是类存在物。通过劳动,人将感性的自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作品和现实存在,从而在其创造中能直观到其自身的本质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却成为了商品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为资本家所占有和使用,而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也最终归资本家所有,在其随后的经济活动中被消费、增强并且重新转化为资本而与劳动者对立。这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②劳动者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而“劳动者耗费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③马克思将这称之为物的异化。
异化不仅表现在生产的结果上,而且也表现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④只有在劳动之外,劳动者才感到自由自在。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动的强制劳动。因此,在资本主义现实下,劳动不是对自我的确证,而是自我的散失。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方面表现现在人的类生活变成为一个人生活的手段,使得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与本质变成了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的一切就是它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不同,他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意识的对象,人的活动是有意识与目的的。“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⑤因此,劳动的对象就是人类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是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劳动的对象,从而也就剥夺了人类的类生活。这样把人类的活动就贬低为一种与动物一样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的优越性散失了。
政治经济学批判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席勒,不仅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而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其著作启发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其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响了世界各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也影响了传播政治学研究本身。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领袖席勒
Abstract:Schillerisnotonlyascholarofactivities,butalsoamodelwhohasinfluencedcommunicationpracticeswithhisacademicachievements.Hisworkshaveenlighteneddiscussionsofworldcommunicationandappealsofnewordersfrominternationalcommunities.Somedevelopingcountrieshaveabsorbedsomeofhisthoughtsintheircommunicationpoliciesandpractices.
Keywords:communicationpoliticalandeconomicscience;criticalleader;schiller
刚出版的《电视与新媒介》(Television&NewMedia)2001年第1期是纪念著名的批判政治经济学家赫伯特·席勒的专辑,里面登载了16位活跃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回忆席勒的文章,包括赵月枝博士的文章。席勒于一年前的2000年1月29日去世,享年80岁。《纽约时报》刊登了讣告,这是主流报刊关于席勒的最长消息。
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在学术理论的原创性方面更有建树,但相比之下,席勒及其著作似乎更加为世人所知。他的名著《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assCommunicationsandAmericanEmpire,1969)在世界上反响甚大,特别是,这本著作极大地影响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观点和政策。如果说,斯麦兹足以卓越的思想火花照亮了若干理论盲点的话,席勒则以厚重的判将这些思想发扬光大。
人性完满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拟解决审美教育何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存在者,实现真正的自由的问题。从反思人性完满何以可能以及人在席勒中的定义和内涵到起中介作用的审美游戏说,构造席勒的美的显现王国,最终通向存在者的自由。处于“断裂”处的现代人,审美教育教会人何以存在,何以自由,何以为人,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于“断裂”处“重生”。
关键词:席勒;人性;游戏冲动说;审美教育;自由
一、人性完满何以可能
在探讨人性完满何以可能的前提之下,需要我们反思人在席勒的视域下以何种方式存在以及席勒对人的定义又是什么。在《美育书简》中席勒从人性谈起,构造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当然,这条道路不是通过逻辑推演、推论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彰显、发挥、显现出来。席勒以对人性的分析为开端,从对人性的先验要求出发,设置了两对范畴:“人格”和“状态”。之所以席勒这样划分,是沿袭了古希腊哲学中对灵魂和肉体的区分。人所处的现实状态是通过异化体现出来的。在考虑人的异化观点时,席勒引入国家的范畴,选择审美教育这条路径是通过分析社会现状以及人的现状中得出的。当技师修理钟表时,他要使钟摆停下来,而活的国家机器就不得不在它运动时进行修理,这就是要在轮子旋转之时拆换轮子。因此就必须寻求支撑社会的支柱,使它当在消灭现实国家时保持独立,继续存在,而使得这种前提存在,既要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又要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是通过审美教育的路径,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席勒相信有普遍人性,这是全人类都具有的普遍人和必然的形式。“人的现状之中的纯粹理性是永恒的。”席勒的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神性,“毋庸置疑,人在他自身的人格之中,携带着一种对神性的预定性。如果我们可以把达不到终点的道路也称之为道德的话———通向神性的道路在人的感觉中对人敞开着。”可见,美引导人们通向无限,通向绝对,通向神性的道路。人性是在感受性和人格性中走向统一。感受性是在自身中生发天禀,促使人在现象提供的东西中把握世界,而人格性是促使人在深沉、理性中得到更多的自由。席勒把人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从肉体(自然)阶段到审美阶段再到道德阶段。第三阶段的道德阶段是人的道德和本能、理性与感性的融合统一,即异化的人恢复到完整的人,实现人性的自由和复归,达到了历史的终点。
二、游戏冲动:需求与法则的动态平衡
对于席勒而言,审美教育之所以能使人性得以完满地实现,是因为在审美的游戏冲动中人的感性和理性会完满地统一起来,而作为需求与法则的动态平衡统一的游戏冲动,则是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的中介所在。游戏这个概念在席勒这里是将美、艺术、美感三者统一在一起的,那么,在人的主观性上体现为美感,在客观性上则是美与艺术的结合。从游戏概念的引入来看,席勒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和康德的思想,而他的游戏说也成为了斯宾塞游戏思想的前身。柏拉图最早将游戏和教育联系起来。在《法律篇》中,歌调便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演奏。可见,在柏拉图这里,游戏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达到教育目的。艺术作为其自身,不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道德的、认识的、知性的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自身的自由。同时对于“感觉的自由游戏”而言,是感觉在艺术当中的自由与想象。而在席勒理论中,游戏是在对象上体现出主体合乎本性的精神需要。“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在论证“游戏”的先验性时,以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之间的桥梁。席勒通过对人性的区分发现人所处的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历史地自然形成的自然国家,一个是源于法则受道德必然支配的伦理国家,而从自然国家到伦理国家必然会经过美的显现王国,而美的显现王国所产生的动因则是审美的游戏冲动。那么,审美的游戏冲动一发生,活的形象就会形成,美也就会显现出来。
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由于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联系日紧,媒介作为民主论坛和监督力量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不好。美国大公司和政府藉由媒介将他们商业文化和思想大量灌输给美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以维护国内社会现状和充当世界领导者。受商业利益驱使,媒介纷纷合并集中,走向垄断。媒介所自我标榜的“个人选择自由”、“客观中立”、“内容多元化”、“社会无冲突性”、“人性不变”等是神话。新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不了媒介受大公司和政府控制的特性。在新技术时代,由于媒介权力大小悬殊,信息分配还是“贫富不均”,甚至“二极分化”更厉害。席勒对美利坚帝国文化和媒介的批判与唯物主义有内容的相似。
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I·席勒(Herbert
I.Schiller),是美国批判学派的先驱。席勒认为,大众媒介紧紧联系着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中心。由于这种联系,媒介提供民主论坛、监视有权势的利益集团这些最关键的作用就常常发挥不足。
UCSD传播学系的创始人
席勒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传播学荣誉退休教授。1970年,他创办了UCSD传播学系。1999年10月,在他80岁的时候,一个以“在新全球经济中的媒介和传播”(MediaandCommunicationintheNewGlobalEconomy)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UCSD传播学系的主持下召开了。这是一个专门为庆贺席勒学术成绩而举行的会议。二十来名深受席勒思想影响的学者提交了论文(Seiter,E,1999)。
席勒在他的学术研究中重点调查了美国的传播制度和传播程序。他说明了占优势的美国政治经济是如何利用媒介来安抚国内公众,同时又对全球实行霸权的。他的研究范围有信息娱乐业的工业结构、美国文化业的全球扩张、使美国文化业不断膨胀和发展的技术原因等。他的8本著作和发表在学术性和大众化期刊上的几百篇文章,奠定了他在传播研究中和就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所起作用的公共辩论中的主角地位。
审美教育书简对文化景观转向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为依据,对大众审美文化发展以来不断变革的审美现象进行浅析。中国古典审美文化以“以时统空”的体验为主,西方审美文化重在体验时间性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时间性审美文化对中国古典的主体间性审美感受文化造成了冲击。时间性的叙事美学和空间性的抒情美学融合需要搭建美育这座桥梁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对席勒审美教育的观照,旨在现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空间审美体验和时间审美文化完美融合,达到审美的自由境地。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时间美学;空间美学;时空一体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中大胆对人工智能的明天进行了预测,人类社会经历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的迭变,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文化现象由口传媒介时代、读图时代、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自媒体爆炸的“微文化”时代,人类的发展走向后人类,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审美、文艺批评也要进行新的转向。本文将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进行概述,浅析大众审美时代文化的转向,探讨大众审美时代审美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审美教育书简》中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93年到1794年初把他研究美学的心得写成书信,寄给曾在他困难时期给予他慷慨帮助的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这就是留存至今的由27封信组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的译者冯至在序言中说:“书信与论文不同,论文一般只写研究的成果,书信则陈述了作者思辨从开端到结论的过程。”①席勒在书中反复阐述了感性、理性两种冲动的特点,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理性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理性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学习、支配我们生活的更多是理性的人,也就是从被动的自然人要走向主动的理性人,但是席勒认为这两种冲动各自都有强迫性,不能直接结合,若使这两种冲动能以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就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恢复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纵观当下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并非席勒所生活时代的“腐朽与粗野”,而是当下我们文化时间化、快餐化对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的快速冲击,使得我们更多的成为占有、享受的感性的人,更是远离了理性人。席勒也说:“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的,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但是,现今需要支配了一切,功利盛行,科学发达,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②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反复对于感性、理性冲动的人描述,都是想通过美、美育走向自由,使人客观类属的性格和主观特殊的性格统一起来,达到性格的完善性。而这种性格的完整性,随着我们工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突变,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我们人类天性中的和谐状态,失去了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而我们生活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真正的相互作用,是理性提出的任务,席勒对于这种物质和理性之间也做过调节:“但也有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人既意识到他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的。”③对于物质和理性的调节便是审美教育,最终实现的就是“人性观念的圆满实现就是美。”
二、大众审美时代文化景观转向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哲学时代,他对统一性所做的积极的思考,为克服康德哲学所带来的自然和精神的二元论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黑格尔。他在纽伦堡时期就将审美教育的课程大力引入高中教育,并以此来培养公民的自由意识。艺术作品尽管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对绝对精神的一种感性表达,它体现了精神在他者中依靠自身的存在的绝对力量,因而在任何时代,艺术都是维护自由最核心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席勒;黑格尔;审美教育
自由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Schiller)对于1800年前后的美学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在以诗歌赢得盛誉之后,他从18世纪90年代起在耶拿组织了“哲学小屋”。席勒是诗人,而在耶拿时期时又是哲学家,对黑格尔而言,这样的评价绝非言过其实。在黑格尔伯尔尼时期的书信中,有一部同时代的著作得到了他最高的褒奖,被称为杰作,这就是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BriefezursthetischenErziehung)。①
一、被现代性刻意肢解的整一(dasEine)———席勒对康德的反拨
在席勒1780年公开付印的博士论文《关于动物本性和精神本性的关联》(berdenZusammenhangderthierischenNaturmitdergeistigen)中,他首先抨击了这样一些哲学观点,即将身体视为精神的牢笼、看作向完满性进发中令人不快的阻碍;其次也批判那些有享乐主义性质的幸福学说(Glückseligkeitslehren)。席勒对这两种立场均加以批判,并认为其都有片面性的极端。他将第一种立场视为“知性的迷途”(VerirrungdesVerstandes),它对作为人的一部分的、人的动物本性大加贬低,这无疑会与每个个体的发展背道而驰,甚至也违背了整个人类的发展。②一种科学的观点必须循着这两极之间的中线去观察,观察这两种天性的关联———动物天性和精神天性是不可分割的,③而且恰是这关联之中寄寓着两者间的平衡。在《秀美与尊严》(AnmutundWürde)中,席勒集中阐发了这一思想。首先,他尖锐地反对康德将感性视为道德立法的奴仆的思考进路,尽管充当理性的奴仆对感性而言是更值得称道的,但这仍是对感性的压制;与此类似,在德、福关系中,康德为了实现德性上的圆满而偏废了人生的幸福。就席勒而言,这两种本性必须被设定为是协调一致的。在谨慎地从康德思想中退离出来之后,黑格尔在开始写作《一个体系的残片残篇》(erstensystematisch-philosophischenFragment)时,④统一感性和理性的想法就进入其视野。于是,行动的意图与后果之间的割裂终须被克服;同时,对知性与感性二者也须加以超越,这两个面向都有待于在一种席勒式的混合中得到综合。只有当理性会因这种与动物本性的混合而衰弱不纯时,才会发展出一种外在的、压制自然本性的要求,而显然这种要求是站不住脚的。理性现在与自然(本性)紧密相关,而不再弃自然(本性)如敝履。在《一个体系的残篇》和其他同时期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黑格尔深入地思考了自由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最终与康德的义务论式道德哲学分道扬镳。①黑格尔缘何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高度评价为杰作,在此处有着最初的阐述。被现代性、被时髦所刻意肢解的东西,必须再次被思考为统一体。也就是说,既是我们幸福感中圆满的,也是道德中高贵的,物质性的身体和理性天性都要重新得到统一。席勒也对康德作了进一步的批评———康德构建的这种伦理特性单纯强调对自然禀赋的牺牲,而不是将自己当作自然的朋友。这种通向自由的方式从人身上夺走,却是人之为人的条件,这是从人的脚下把自然的梯子撤走。如此,友谊与爱的主题作为一种超越主奴的关系,在此已经显现出来。而康德精神所要追求的却与之相反,在理念世界中追寻长存不变的领地,并且因此必须与感性世界保持疏离。席勒要求思考人的双重本性,思考来自理性和自然的双重立法的统一性,思考源自于义务与爱好的双重规定的统一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在精神性的弗朗茨•莫尔和物质性的卡尔•莫尔之间,构想出他们的第三个兄弟,留待考虑的是这第三个“强盗”。由席勒对统一性热情洋溢的思想,进一步衍生出哲学探讨理应关注的论证风格的运思方式。不仅这种论证方式本身,而且其有关统一性的设想,都在黑格尔的思考方式中留下了深深印记。因此,席勒对1800年前后伟大哲学时代的出现,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在席勒看来,思辨精神能够克服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一个面向是主观观念论借助主体的诸能力建构经验世界,但这种建构主义尽管敏锐地注意到主体在构建经验中的巨大作用,却流于空洞,现实按照思维被构造,并且,表象能力的主体方面的诸多条件作为构成事物存在的法则,是高高在上的;另一面向则是分析式的分解技术,它否认一切统一性,并企图以经验主义的方式,根据经验中的片段对所有经验都加以评估,整全被约简为一种机械性的、完全外在拼凑的钟表模型。这种学院化的局限来自于自然主义式的实在论(naturalistischenRealismus)与形而上学化的经验论(metaphysizierendenEmpirismus),具体的生命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处理方式中消耗殆尽。过去的奥德修斯(Odysseus)要越过海峡,这片海岸边潜伏着凶恶的怪兽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迪斯(Charybdis),与之类似,黑格尔在构建一元论时也必须要乘风破浪。席勒就已经提示,要通过扬弃的方式来克服这两极,然而他的这种扬弃,在此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意义上,黑格尔要做出正确的解释。照席勒那样肆意地放纵想象力是不被允许的,那是在摧毁知性艰苦的劳作。
二、艺术和教育
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徒有羡鱼情。
②————-————,不汲汲于富贵。
③————————,长河落日圆。
浅谈审美教育与审美的人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相应地便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这种划分尽管存在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审美的人应该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就是要在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上下功夫,立德树人,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人生,让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审美的人,从审美自由境界走向伦理(政治道德)自由境界,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联合体。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的人;自由境界;社会主义联合体
审美教育究竟应该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审美教育理论都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的人。这种观点在中外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误导过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把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同于一种艺术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造就审美和艺术的专业人才或者专业教师。自从18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提出了“审美的人”的审美教育目标和途径以后,审美教育就被提升为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崇高事业,这才回归到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主要中介途径和真正终极目的:通过审美的人的审美自由境界达到政治道德自由境界。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批判继承了席勒的“审美的人”的美育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培养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和途径,从而建构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53)的社会主义联合体的理想。
一、“审美的人”的提出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史前历史学、教育学、民族志以及现代原始民族社会生活研究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人类在原始公社制氏族社会晚期就已经开始了审美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审美的人”的观念。然而,真正明确的“审美教育”与“审美的人”的概念却是18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中正式提出来的。人类的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时期随着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产生和分工而产生的,而且审美教育也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氏族公社把新一代的教育委托给最有经验的人们。他们除了授给儿童以劳动的技能和技巧以外,还使儿童熟悉已发生的宗教仪式的规则,熟悉传说和英雄故事。在这个时期,传说和歌曲是培养习俗、品行和一定性格特征的源泉。”[2](p22)在世界的“轴心时代”,人类的教育和审美教育就已经比较发达了。传说,在中国的西周时代,周公就进行了所谓的“制礼作乐”的文化建设,这一举动标志中国古代审美教育进入了比较自觉的历史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自孔子明确以“六艺”(诗书礼乐御射)教育学生开始,中国古代审美教育就已经大力开展开来,并一直在中国古代流传不绝,形成了一种审美教育的传统,被称为“六艺教化”或者“诗教”“乐教”“礼教”。《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关于“审美的人”。孔子所赞赏的曾点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p17)就是当时的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写照。这种“礼乐教化”之下的人们和谐、自由、快乐,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诗教”“乐教”“礼教”的审美教育之中达到人生的审美境界的人也就是“审美的人”了。《庄子》中的“痀偻承蜩”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庖丁解牛”的“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解衣盘礴”中的“真画者也”;[3](p37-38)还有所谓“坐忘”的天人合一、去知忘我的境界:“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所谓“心斋”的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的虚无忘我的境界:“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符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4](p125-126)这些也都是对于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一些具体的描绘和阐释。古希腊的柏拉图也阐述了他的理想化的缪斯教育(智育和美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教育:“很难找出一种比从长时期的经验中所发现的更好的东西,那就是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2](p2)他所主张的课程:阅读、写字、计算、音乐、唱歌、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就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的,加上智者学派的文法和修辞学就成为中世纪的“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而他的理想国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哲学家(城邦的统治者)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审美的人”。因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最高的统治者就是哲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王”。这种哲学王是经过了柏拉图设计的全部教育过程,经受了各种考验,“并且在事功上和学识上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能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从而才能成为哲学王。现世的哲学王就相当于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神,因为只有哲学王才能“举起心灵的眼睛去凝睇这照耀着一切事物的光……看到‘善’的本身”。[5](p50)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批判继承了老师的审美教育理论,他认为,应当学习最必需的知识,但是必须避免狭隘的实用主义:“对于具有高尚心灵的人和自由民,只知寻求效用和功利是最不相宜的。”在初等教育时期,除了体操练习以外,更应该学习阅读、写字、文法、绘画和音乐。学习音乐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它像绘画一样不应当变成手艺。[2](p30)这些教育思想反映出亚里士多德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反对实用主义的教育及其培育的手艺人。这些中外教育史上关于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观点虽然古已有之,但那毕竟是模糊的、不自觉的,真正自觉地明确提出审美教育和审美的人的概念的还是席勒。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权力的动力国家)、审美王国(审美国家)、自由王国(伦理国家),相应地也就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审美的人(游戏的人)、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在《审美教育书简》第24封信中,席勒说:“可以区分出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或阶段,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族类,如果要实现他们的全部规定,都不得不必然地和以一定的秩序经历这三个阶段。尽管由于偶然的原因,即或者是外界事物的影响,或者是人的自由任性,个别的时期可能有时延长,有时缩短,但是,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完全跳跃过去,而且就是这些时期相互衔接的次序,既不可能被自然也不可能被意志所颠倒。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了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的状态中他支配着这种力量。”[6](p278-279)在第23封信中,席勒指出:“总而言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没有其他途径。”[6](p275)在第27封信中,席勒说:“如果说在权力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6](p293)这种划分尽管具有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的确,席勒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社会”和“三种人”的学说,是用人类的精神(感性和理性)、意识形态(国家)来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无疑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秘密和规律应该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人类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够从事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等其他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活动,而人类的吃喝住穿等生存和发展主要是由人类自己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的一定时期所采取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基础才是决定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的性质及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这就是马克思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过,席勒用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三分法”的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却具有某种普遍性。这种辩证法就是肇始于费希特而集大成于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方法。尽管这种“正→反→合”的辩证法在费希特和黑格尔那里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是一种“头足倒立的辩证法”,但是它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却做出了比较合理的概括,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此,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也对这种“头足倒立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继承和改造,同时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的“劳动”时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来界定私有制条件下的人类劳动,并且把“劳动”的社会发展形态概括为“劳动→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的劳动”;同时在把“劳动”规定为人和人性的本质的基础上,以劳动所规定的“人性”为基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概括为“人性→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的“正→反→合”辩证法模式。很明显,这种概括和总结就已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了。在标志马克思主义成熟的《共产党宣言》(1848)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异化劳动中最本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用来归纳和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形成了一个“正→反→合”辩证法模式:“无阶级社会(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三种社会形态说”。马克思说:“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如果你从物那里夺去了这种社会权力,那么就需要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p104)这也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法模式:“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由此可见,席勒的“三种国家”和“三种人”的社会发展规律“正→反→合”辩证法模式,是被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所批判继承和改造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像马克思那样批判继承和改造席勒的关于“审美的人”的理论观点,把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重要环节,把“审美的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二、审美的人的内涵
大学生审美教育迫切性
摘要:审美教育是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当代大学生审美趋向不断朝着多元化、通俗化发展,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而我国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面对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不均衡的现状,大学生对审美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引起各高校对自身审美教育现状的反思与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教育;迫切需求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与艺术引导与培养人的审美观,进而达到塑造完美的人的目的。在当代审美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受到多种审美观念冲击,对审美教育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
文明的出现与进步使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中,人逐渐开始有了性别的尊卑意识、伦理意识,开始有了阶级划分、贫富差距、道德规范,在人造的社会现实中,人逐渐不再以其自身本应有的样子而存在,而是以社会所规定的样子而存在,人的身体与精神都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压迫与束缚。然而,人本性所追求的却始终是自由,而人精神的完全自由只有在审美世界中才能达到,因为只有审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每个人都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冲动和能力,人可以在审美世界中尽情翱翔,而不受到任何约束,人在审美中释放人性,正如席勒所言:“唯有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感到我们好像挣脱了时间,我们的人性才纯洁而完整地表现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量的影响而受到任何伤害。”审美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进入“自由王国”,从而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提供了可能,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的实践,人才有可能进入审美自由的状态,调节人性的平衡性,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审美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促成一个人审美感性与德育理性相互融合与统一的教化过程,是对人道德教育的完善和巩固。别林斯基说:“美与道德是姐妹。”美和道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联体,没有美的道德是虚假的道德,缺少审美教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发展出来”,“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别的途径”,在审美过程中,人能够将直接性的感觉上升到逻辑的思维和道德上,审美为人的理性思维提供了形式冲动,从而将人的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使人在感性与理性的自由结合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观念,借助美育的情感移情使人自觉接受隐性道德教化,自觉完成道德体验。再者,纯粹的道德教育是乏味枯燥的形式与理论教育,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将其上升为情感,才能达到一种由内至外的价值转化,真正促发道德的教育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教育使人从客观上感受美的趣味,使人自觉追寻高尚的精神世界,追求道德自我的人生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