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5:39: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西方绘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西方绘画对国画影响
西方艺术是世界艺术历史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不但对于西方绘画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并且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富于创新意识的国画家参考、借鉴并吸收了西方艺术中的技术长处,充分结合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改变了中国画在很长的时期以来主要为仿古的作画习惯,使得中国画的面貌焕发了勃勃生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画的技艺以及审美领域。
一、西方绘画艺术对国画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
我国画家一代名师徐悲鸿、刘海粟以及林风眠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充分参考、借鉴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的长处,使得自己的艺术水准得到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艺术风格。
1.题材的选取。国画所选择的题材一般以自然山水为主。西方绘画艺术自从希腊时期开始,长期以来所选取的题材主要是人物。中世纪大部分的宗教画均选取群众为题材。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的人物非常众多。直到十九世纪,枫丹白露派的兴盛,才开始出现独立的风景画。其后人物画也当仁不让,时至今日裸体画仍然为西方绘画所选择的主要题材。受到这种影响,国画也很快突破了主次之分,产生了山水、人物以及花鸟等各种特色的题材。
2.构图的特征。中国画构图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平面化的效果,最终实现多种构图元素的协调统一,十分注重平面上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如宾主关系、开合对应、藏露虚实、动静结合、繁简相宜、疏密相间、纵横交错、奇正以及向背等是国画当中十分常见的构图手法,是调整画面当中不同构图元素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后来由于受到西方绘画写实手法的直接影响,也开始注重空间效果。而其中山水画与人物画以及花鸟画相比较,山水画的空间感更强,人物画其次,花鸟画的空间感最差。国画中运用的三远法就能够有效的反映构图中空间的概念。比如徐悲鸿的《群马》正是巧妙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充分展现了三远的关系。
3.造型艺术。中国画非常重视神韵。善于运用线条造型,并且大部分的线条并非原有的物象,是画家用来表示两物象的一种境界。由于受到素描透视法在平面当中表达立体物的影响,此后人们在开始学习国画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形似,然而才追求神似。运用西方绘画的技法使得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提高。这些新一代的中国人物画家,其主要的代表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流民图”而闻名画坛的蒋兆和,其后继者比如黄胄、周思聪以及刘文西等人物画家使得这种技法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西方现代绘画研究论文
在当今现代观念和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单纯地谈一件作品的“美”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但事实上当我们无论面对一件怎样的艺术作品时,我们都无法从视觉感官上回避曾经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美”的因素,或是线条、或是块面、或是色彩、或是光影、或是肌理等等,对于所有这些构成艺术形象的以及包括材料语言本身的审美特质来说,首先它是艺术作品的物质构成部份,其次,即便是简单到连抽象意义上的点、线、面等构成,其节奏、韵律、阴阳等所呈现的物理特性本身其实就是展现着生命本源的外在状态,因而它是将人们引向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视觉物质基础。如我国南朝齐时期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就是把物质中这种“美”的特性提升到了一个审美高度。众所周知,西方启蒙运动之后,随着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觉醒,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观念语境条件下,先后催生了印象、后印象、立体、构成、未来等各种艺术风格和诸多流派的登场演绎。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的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端大概要源自于马奈的绘画作品《草地上的午餐》。画面上那有违传统道德和生活逻辑的两个女裸体固然是引起当时人们争论的焦点,但事实证明,画面呈现的平面感与弱化再现的构成因素,却是后来现代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不幸的是,这种物质审美特征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最后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的极简艺术和紧随其后的观念艺术中几乎丧失殆尽,最后连绘画本身都几近取消,终于现代艺术在所谓“纯粹”中概念化和哲学化。的确,我们很难想象现代绘画的归宿居然是在纯粹的“哲学化”和“概念化”中终结的,事实上,被公认为现代绘画艺术起源的马奈的作品却并不是纯理性的哲学概念的外化。尽管形式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表征,——这个我们可以从其后的立体派、构成主义等风格作品上明显看到这种“工业社会”生成的美学特点。但对于马奈那违反逻辑的“大片色块”和“大块面”的构图来说,也并不完全是纯粹的抽象样式,或者仅仅是略带平面空间的意味,尽管我们现在已无法知晓当时马奈的真正意图,但也许这样处理才使得画面本身更像一幅符合现代审美语境下的作品。正如当时左拉评论的那样:“马奈并没有承担描绘某种抽象思想或某个历史事件片段的工作。”也就是说,马奈既能从一般的叙事性题材中抽取出偶然的和非规范的审美因素,同时又避免了哲学化的绝对形而上。的确,美学终究不等同于哲学,我们知道,尽管美学与哲学这两门学科看似若即若离,其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正是基于美的特质才保持了它的独立性并赋予了它与哲学并行不悖的特殊地位;于是才有了黑格尔将物质呈现的“美”断言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理论尽管为此后的抽象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但他的“有意味的形式”显然向人们昭示着其形式仍在审美的范畴之内,他对其界定为“以一种特定方式组合的线条与色彩的组合,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某些形式和形式关系。”毫无疑问,当格林伯格那极端的“非常接近装饰”的现代主义绘画理想最终实现时,此时的现代主义风格样式仍然显示着二十世纪中叶前卫艺术实验性的蓬勃生机,为什么呢?因为它仍然还没有取消物质上的审美形式。我们不妨对照传统意义上那些强调体积空间的自然主义构图格局与现代主义早期绘画中那些二维平面性画面上的形式,除了造型和空间形式的处理不同之外,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物质审美特质和美学形式仍然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尽管现代审美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范式。遗憾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现代主义绘画最终抛弃了这种物质审美因素,终于使现代主义绘画走向枯竭已成为不可避免。可以说,物质审美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物质的失落,是对具有审美意义下的物质因素的取消和否定。勿庸讳言,物质审美的缺失,艺术的纯粹哲学化,将无异于艺术的自杀![1][2][][]假若说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在十九世纪末对以三维透视为主的自然写实的传统审美的可信性提出质疑的话,那么早在我国晚唐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指出:“传移模写,乃画家末事。”并提出了“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1]一说,这种经营构成的审美思路是在继谢赫的“六法论”上的一个发展和提升,多少有些类似现代的审美倾向,与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美学和构成美学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对写实绘画的变革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哲学观、认识论和审美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的,同时两者的变革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是不同的。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两者从发生的时间和社会文化背景上不可同日而语,但艺术品味却往往并不因此而出现先进与落后之分。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一点在以后这两种艺术主张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是以“文人画”的水墨审美形式取代了传统的写实形式,最高精神品格的审美样式是追求“逸格”,笔法上体现的正如宗炳提出的“山水以形媚道”[2]。《宣和画谱》中云:“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其妙处是“道艺合一”,正如宗白华所解释的:“‘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然而,西方的现代绘画却在以后自由地实验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材料运用之后,最后完全超脱了以物质审美作为依托,变成了纯精神的抽象概念。值得耐人寻味的是,以西方惯有的以物质审美方式介入艺术的传统一夜之间几乎彻底颠覆。这使得观念艺术家伯尔金(V.Burgin)无不沮丧地惊呼:“我于1965年被迫放弃了绘画,因为它是一种陈旧过时的技巧,这真是一个十分残酷的原因。”[3]物质审美的缺失让艺术家的无奈竟至如此,这无异于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嘲弄。参考文献:[1]何志明、潘运告编著.《唐五代画论——历代名画记》(第一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4[2]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第一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4[3]常宁生编著.《国外后现代绘画》(第一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4[][][1][2]
透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与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标题、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为了突出基督,采用平面构图,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画面铺展,人物并列左右,按顺序排开,产生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的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采取了斜角线构图,人物增加,动作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一例的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动、一静,一正、一斜,但画面构图都饱满、充盈,人物、背景讲究细节刻画,叙事性非常明显,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事实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虽然故事可能是子虚乌有,但观念理性的画家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而中国绘画作品恰恰相反,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突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的就得到了表达。
《揭练图》描绘了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共有l1个人物,分为三组,捣丝、校直和熨平、理丝和缝合三道工序的细节描绘充分,横长平视的画面展开,使布局显得疏朗,情节较少戏剧性。画面并不是靠紧凑的人物安排、动态的人物刻画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和戏剧性,而是用神定气闲的布局安排,人物之间淡弱纤丝的呼应关系,疏疏朗朗的结构、独立的形象、极度弱化的情感表达、鲜艳的色彩以及一片虚空殷的背景。从面增强神秘感,反而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寻求超越理性的中国画家的思维理念之中,完全忠实于客观现实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游离在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幻、客观与理想之间的某种拾倒好处的表达,类似达·芬奇、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前者企图理性的忠实现实真实性,后者希望忠实情感的客观真实,都不能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境界,至多可以划归画工一类。《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的结构布局和表现都与《揭练图》同属一类,《簪花仕女图》表现的肉体、纱罗的特殊质感,道具、图案的趣味描绘,都因为整体性的疏淡而显得飘渺,贵族妇女的扭捏身形、暖昧手势与画面的东方神秘感柔和在一起。《韩熙载夜宴图》选取了听琵琶、击鼓舞、小葱、对萧、歌舞重开五个夜宴生活片段,利用错乱的时空安排、疏密有间的人物布局和静态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具有浓厚宴饮娱乐氛围的情趣,但是如同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和(第欧根尼》,所营造的一种与画面内容不完全对应或相称的气氛的感觉一样,平行记录的五个生活片段中,人物含混的形态和表情与细腻工致的表现手法,共同留下了同样模糊而又深刻的意味。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丰富的内容,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要求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内容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容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范畴,而形式对内容的表现又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利用他们各自不同的传统形式来表现内容,同样是造型艺术,却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因素。这种独立性来源于各自丰厚深邃的思维源泉及理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客体性和存在状态,艺术之美的根源就在于其中。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坦言:“至于出水,质有而趣灵”,因而感叹:“噫!老病俱至,名出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所特有的。这种自然伟大的观念表现在艺术品中,就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就如上述提及的‘揭练图》等,明显得反映了中国风格的宁静和谐,而不是西方式的戏剧冲突、浓重激烈的气氛。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先于自然、高与自然、强与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强烈的人类与自然相区别的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则或规律是科学地对自然的反映,就严格遵循它,因为那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体现。艺术家只不过是在恰当地对自然、规律、感情进行组织安排,为了画面的整体统一协调,再对自然、形象、感情作合理地改变。就如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做的那样。中国与西方传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决非水火不相容的,其实差异只是着眼点、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强调人,而中国重视自然,但是还应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能认识到人需要自然,人不能生存在自然之外。不管怎样西方艺术仍然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和探索之上,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心灵的追求和满足。元代画家倪瓒就明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卿以自娱而。”(《答张伸藻书》)西方艺术家在穷极真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中国画家在简、谈、逸、草的表达过程中自娱,也能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吧。
光在西方绘画的运用综述
在研究或欣赏西方绘画,尤其是传统绘画时,我们更不能忽视光的神奇力量。光在西方绘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圣经·马太福音》曾说:“在黑暗中开黎明”。这一语道破了光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因为它是一切万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生命的神奇物质。
有了光,便有了体积,有了形状,有了色彩。因此,西方绘画对光的运用集中体现在真实性艺术之中,要粗略给个范围的话。这大概是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印象主义,这以后的艺术虽然仍有不少具象绘画,但就整个艺术史来看,它已经不再是主流,所以从现代主义开始的西方绘画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在西方绘画史的长河中,对光的运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在这个时期,对光的运用是为了通过制造幻觉达到描述的作用。艺术从古埃及到古希腊的转变。正是古希腊人认识到光的重要,从而认识到明暗。认识到色彩,达到对真实的表现。古罗马的绘画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死者肖像中可略知一二,在这些绘画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的“光”,它们是通过把光消解在阴影和明暗中来摹拟物象,是对光被动地接受,光化为了形体。在中世纪,古希腊、罗马的绘画传统在拜占庭帝国中得到延续,以至以后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看到拜占庭的画时发出感叹,认为光和色的奥秘早已被中世纪的画家所识破。
第二阶段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在这个阶段对光的运用可用一个词来概括:设计。对光的运用强调一种人工性的设计,这基于对光的独立表现力的认识,光并不只是为了造成塑造形体的明暗。而且是为了气氛、环境的渲染或体现画家的某种思想。马萨乔是自乔托之后第一个在才能上与之不相上下的画家,从他的处女作《宝座上的圣母子和二天使》中可以看出,他的革新精神已初露锋芒,他的人物较之乔托的画更加真实有力,画中的背景具有一种亲切的真实感。同时还证明他是通过光第一个广泛运用明暗对比手法的人;第一个掌握透视法的人。马萨乔的业绩给同时代的和后来的画家们以极大的影响,他们为了学习马萨乔的技法,研究他完美的写实技巧、空间的表现、人物的安排和优美的造型,并最终形成了佛罗伦萨画派的写实主义潮流。文艺复兴的盛期美术一方面总结了十五世纪美术的经验。把透视、解剖、明暗等写实的手法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另一方面有汲取了古典艺术的优秀传统,形成了庄重典雅的艺术面貌。同时,大师们进一步把艺术与实验科学、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了写实主义的创作。
在这一阶段对光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烛光效果,以尼德兰的托特·辛特·杨斯的《基督诞生》及法国的乔治·拉图尔的“夜间画”为代表:另一种影响最大的是明暗对比效果,从达·芬奇的“渐隐法”开始(作品《蒙娜丽莎》便可看出其成就)。到卡拉瓦乔的“酒窖光线法”(预示着欧洲十七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再到伦勃郎的“明暗法”。在这个设计光线的阶段,着重的是一种亮与暗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既表现出形象,也传达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可见这时光的运用已成为主流。
第三阶段从十八世纪一直到“印象主义”。在这个阶段,画家开始表现光线本身,表现真实之光,而不仅仅满足于把光作为物体的附庸。从十七世纪开始,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光开始有了科学的认识。牛顿发现了光谱,并认识到事物之所以呈现丰富的色彩是由于对光线折射的不同所致。到十八世纪,这种科学的发现通过“通俗洛克主义”开始在视觉艺术上产生影响。在夏尔丹的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这样趋势,进入十九世纪,对表现真实的光线一尤其是外光的兴趣不断增长。在世纪的中期出现了“巴比松画派”,在七十年代产生了划时代的“印象主义”。“印象主义”追求对光、色、大气的表现,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科学主义”对光的表现。在这个时候。光最终在与物体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在“印象主义”那里,不是光服务于物体,而是物体服务于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西方绘画体现形式对影视影响
电影诞生以来还不足百年,而绘画,仅从欧洲范围考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欧洲近几世纪以来的画面呈现的创造性举足轻重。绘画对于电影的影响从理论到表现手法都有着明显的体现,而在表现手法上影响电影家们创作的主要是在体现在电影画面的安排上,一般来说在色彩、构图以及人、物造型上体现尤为清晰。
一、色彩的作用与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画家们对于色彩的关注由来以久,可以说是相当敏感,第一批在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画家产生于文艺复兴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色彩能带给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乔托、扬·凡·爱克、弗兰西斯卡到提香、格列柯和伦勃朗,画家们从再现人与物的固有色逐步走向用不同的色域进行抽象和概括,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巴洛克时代,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客观世界,而成为韵律连接的抽象手段。因为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创造深度幻觉的。从19世纪开始,色彩迎来了它的另一个高潮,首先是歌德、龙格、叔本华和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理论相继出炉,在此基础上敏感的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了印象派的产生,色彩达到一个全新的表现阶段,留下了《日出印象》、《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等惊艳世界的杰作。而此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色彩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在不断探索这个永恒主题的过程中为其他艺术中的色彩运用编绘了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相对于绘画来说,色彩步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这与电影艺术手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正如马赛尔·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暖色)去运用色彩。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直至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出现。
这部电影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绘画长久以来积累的对色彩的认识启迪了电影家,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这种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类似梵高的色彩运用方式,被一些电影家们屡次成功地使用。如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影片一开始是摄影机在柏林上空的一个大俯拍,这是天使的视角,用黑白影像来表现这个巨大的工业都市,同时也表现出天使与凡人在感觉上的隔阂,当天使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人的女郎,决心放弃天使的身份成为一个凡人时,周围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这种色彩同时又有着某种象征的意义。
象征主义绘画的色彩运用方式为电影表达影片意义提供了一种高度凝练而富有隐喻的方法。在《旧爱新欢》中,斯托拉罗为每一个场景都设计了明确的色彩倾向,男主角的房间是绿色,女主角的房间是粉红色,客厅是白色,当两人吵架时,可以看到画面中绿色和粉红色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此后在贝尔托鲁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绍拉的《探戈》中,他延续了这种华美浓郁而异域情调的视觉风格,让人想起象征主义的大师莫罗。在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像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和《闪灵》等。如果有足够的视觉积累,或许我们应该专门研习电影中色彩运用的风格史,然而我们可以确信的是这部电影色彩运用史只不过是一部绘画色彩研究史的一个精巧缩写本而已。
绘画回归:当代西方艺术的一种趋势
2004年6月,我借参加女儿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典礼的机会,顺便考察了美国当代艺术的情况。我在斯坦福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两位教授陪同下,参观了该系本科生的绘画教室。我问:“你们的学生现在还练习素描吗?”他们说:“当然,本科生必须练习素描和绘画,研究生才能自由创作。”6月11日下午,我到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拜访了该校艺术史系主任惠特尼•戴维斯(WhitneyDavis)教授。我问他:“我听说美国现在最流行的艺术是装置、视像之类,绘画已经被挤压到边缘,甚至消亡了。真是这样吗?”“不!恰恰相反。”戴维斯斩钉截铁地回答:“绘画正在回归。我们迎来了绘画的复兴。(Paintingismakingacomeback.Wehavearenaissanceofpainting.)”他解释说:“以前一段时期美国确实非常流行装置、视像之类,但它们对雕塑影响比较大,对绘画影响不太大。许多画家一直在从事绘画创作。现在绘画又流行起来了。”6月14日至19日,我在纽约和华盛顿参观了十几座博物馆,特别是参观了其中许多专题绘画展览,感觉到美国艺坛的确有点儿绘画回归的气氛。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除了平时最吸引观众的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展厅之外,正在举办“美国印象派画家蔡尔德•哈萨姆”[1]大型回顾展,展出了哈萨姆的140件油画、水彩画、色粉画和版画作品,包括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描绘纽约第五大街满街悬挂美国国旗的“爱国”油画。观众参观的热情程度不亚于最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珍品展”。各家书店都在热销《美国印象派画家们》一书。在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几个绘画专题展览同时举办,分别是:美国画家桑福德•R.吉福德的风景画,从宾厄姆到埃金斯的美国大师,美国当代画家吉姆•迪纳的素描,墨西哥画家迭戈•里韦拉的立体派绘画。我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都看见一些男女青年在现场临摹古典或现代的油画,有的临摹得几可乱真。在书店的艺术类图书书架上,摆放着历代绘画名家的画册,尤其以印象派、后印象派和各种现代绘画流派的图书居多,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记和多种画册颇为畅销。我们的美国同行的艺术理论著作《什么是绘画?——再现与现代艺术》、《视觉思维》、《艺术与畏惧》等书名十分诱人。我特意到纽约自由艺术家聚居的东村和苏荷(SoHo)区寻访一家家画廊,那些画廊里销售的商品画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我还光顾了几家美术用品商店,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画笔、颜料和绘画技法书籍,顾客盈门。总之,从美国目前的艺术教育模式、频繁的画展、大量的画册、兴旺的画廊和广大公众对绘画的爱好来看,都显示出绘画回归的迹象。
如果说在美国短期考察的印象还不够典型,也许这只是常态,或者只是“孤证”,不足以说明当代西方艺术的走向,那么近两年西方策划人策划的国际艺术双年展可以进一步证实:绘画回归正在逐渐成为当代西方艺术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近两年,我随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亲临意大利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和巴西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现场考察,也可以窥见当代西方艺术的最新趋势。
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明显发出了“绘画回归”的信号。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意大利策划人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Bonimi)是画家出身的艺术批评家,他对绘画情有独钟。这届威尼斯双年展尽管仍以装置、视像之类为主,但绘画的数量已经比前两届有所增加。他与瑞典评论家比恩鲍姆策划的主题展,在他撰写的前言中,反复强调绘画是“一切艺术之母”,是“艺术的原型”,绘画也是当代艺术表现的一种不可废除的原型,尽管观念艺术的出现引起了绘画的缺席。他回顾了从1964年到2003年绘画界的一段紧张之旅,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西方绘画一度衰微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席卷西方社会的集体大动乱基本上取缔了绘画,许多艺术家从内部挑战绘画,画布变成了街道,在街上,现存社会遭到了质疑和挑衅,大街就是画室,抗议就是惟一的语言和媒介,只有个别画家逃避那一代人的意识形态。80年代,新表现主义和激情颠覆了理想和教条。“回归”绘画也标志着恢复里根时代的保守主义政治规定的“秩序”。今天,博纳米指出:“绘画仍然像一个幽灵在当代艺术的小巷里徘徊。但是我们已变得习惯于认为绘画已死。我们以前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议论:绘画处在危机中;绘画在回归(paintingiscomingback);绘画死去了;绘画复活了。绘画简直成了人们射击的一个移动靶子。但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绘画已经活了下来而且更加强壮(paintinghassurvivedandgainedstrength)。”[2]最后,紧扣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梦想与冲突”,博纳米总结说:“绘画是世界自己的梦想——一个单纯的空间,在那里事物会越来越美好。”〔3〕除了“绘画”专题展,英国馆、瑞典馆、意大利馆等西方国家馆也是以绘画为主。
2004年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已经进入了绘画回归的实质性发展阶段。本届圣保罗双年展来自五大洲的62个参展国,包括22个西方国家。总策划人是德国人阿尔方斯•胡戈(AlfonsHug)。胡戈的策划思想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肯定和恢复绘画艺术形式的重要地位。他引证康德的美学论断,为当代西方绘画回归的现象寻求理论依据。今天的画家们经历数十年“流放”之后,又正在返回艺术的精英阶层。胡戈分析西方绘画衰微的原因是“浅薄的政治化”,他说:“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绘画已成为浅薄的政治化的牺牲品,这种政治化把画布与从米开朗基罗到毕加索的男性天才的统治联系起来,在视像之类新媒体中找到了更合适的中性的形象载体,它们也被假定为具有更容易负载社会和政治信息的优点。”〔4〕他进而推测绘画回归的原因:“也许是非政治的态度通过绘画返回了艺术?”〔5〕“‘绘画艺术’在艺术登场以前很久就以其玄奥的尊贵地位存在,而这就是为什么它正在今天回归(itiscomingbacktoday)。”〔6〕“为什么绘画,“为什么绘画今天正在再一次经历再生(rebirth)?这在本届双年展上也突出地体现出来了。”〔7〕他推测是因为“绘画的静态的画面在没有人再信任的移动的、可操纵的图像的洪水中有一种锚(anchor)的效果。寂静的画面,吸引人们去观看未受干扰的、与商业世界的喧嚣和过分刺激对立的世界。不过,根本的原因可能是绘画并非以模仿的方式对待现实,而是取消现实的法则,使世界上的事物以一种原型的和象征地升华的形式出现。画家仍然在追寻一种人类的理想的画面和从原始时代就已存在于我们心灵中的世界。”〔8〕在胡戈的策划思想指导下,本届圣保罗双年展开始呈现绘画回归的明显迹象,绘画的数量约占参展作品的一半左右,几乎与雕塑-装置和视像、摄影平分秋色。特邀艺术家比利时画家吕克•蒂曼、丹麦画家谢尔盖•詹森、德国画家内奥•劳赫、奥地利画家蒙特安、美国女画家朱莉•梅雷图等人的绘画作品都吸引了不少观众。美国画家马修•里奇的作品则把绘画与装置结合起来,这表明今天的绘画回归并非一律回归西方的架上艺术传统。西方绘画的衰微和新媒体的兴起也曾影响到非西方国家。本届圣保罗双年展设立的专室之一展出了巴西“激浪派”和新媒体艺术家保罗•布鲁斯基凌乱尘封的画室,仿佛象征着前些年绘画的危机。而今天同时参展的巴西女画家比阿特丽斯•米拉塞斯绚丽的热带花卉图案,则仿佛象征着绘画的复兴有着色彩缤纷的未来。秘鲁画家费尔南多•布赖斯展出了两百多幅素描组画,用胡戈的话说:“素描也正在回归(thedrawingisalsomakingacomeback)”。〔9〕在对参展的斯洛伐克画家的作品评论中,还出现了非常情绪化的语言:“绘画死了吗?绘画万岁!(Ispaintingdead?Longlivepainting!)”〔10〕
当代西方绘画的衰微和回归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的演变问题。我注意到博纳米和胡戈都把西方绘画的衰微归结为政治原因,认为对现存西方社会的抗议或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挑战,导致了传统绘画形式的衰微和更具社会批判性的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装置、视像等“中性的形象载体”——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而绘画的回归则意味着恢复西方保守主义的政治秩序,或者采取“非政治的态度”,摆脱政治的管辖和经济的控制,恢复艺术纯粹非功利的审美价值,回到胡戈为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设计的主题——“自由领土”。〔11〕博纳米和胡戈都是当代西方具有乌托邦理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文章中还没有把绘画回归现象与艺术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据美国《艺术新闻》杂志报道,美国年轻一代的收藏家都期望收藏当代超一流的绘画作品,恐怕这也会刺激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创作。当然,艺术形式还有它自身演变的规律,即形式的自律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形式的变化和消长。绘画的衰微和回归不仅是西方的文化问题,也或多或少影响到第三世界国家。我们中国所受的影响较少,传统的绘画包括中国画和从西方引进的架上绘画一直占据当代中国艺术的主流地位,装置、视像之类新媒体艺术并未构成对主流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我始终认为,绘画、雕塑、装置、视像等艺术形式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它们承载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装置、视像之类艺术形式也不会因为绘画的回归而消亡。不过,作为前沿的研究课题,当代西方绘画回归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思考,绘画的回归是否与后工业社会手工劳动的复归和人类创造本能的复归有关?绘画——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可能拥有最长久的生命。□
注释: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摘要:中西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每次交流与碰撞,都会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思潮传入中国,西方绘画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中国传统美术受到冲击,美术教育的理念和形式渐渐向西方靠拢。
关键词:西方绘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形式;表现技法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在西方教育体制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授受”的方式,这种方式更注重技术传授,并没有上升到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的高度。直到清末民国初年,随着西学东渐,中国出现了新式的美术教育体系。随着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师教、学生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想的自由性和创造性。美术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开放性与包容性。蔡元培先生在美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观点,他认为美育可以塑造全面的人格,对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为20世纪初杰出的教育家,他主张感受生活、发挥想象,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描绘美的对象,不强调形式主义。无论如何,美术的目的是一样的,中西方的美术理念是异曲同工的。西方美术以客观再现世界和真实自然作为写实的标准,如西方传统的雕塑、建筑、绘画等,多是客观再现的优秀作品,并且这一标准长期影响着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一万多年前,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绘有牛、马等形象,这些粗犷的线条可以看作最早的素描语言形式。15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阐述了透视结构定理,他指出: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体时,各平行的条线向远处延伸,会消失于同一点,即灭点;距离近的物体显得大,距离远的物体显得小。依照此原理,艺术家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创造出了三维立体空间的写实主义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马萨乔的作品《纳税银》中就体现了透视法的应用,画中前面的人物比后面的大。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画家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解剖人体,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的组成关系,将解剖学和透视学运用在绘画上,他画的大量素描草图在今天看来仍是传奇之作。西方的绘画,无论是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等,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以客观再现为主,追求描绘对象的明暗对比、结构透视、比例协调等,所以,西方绘画是以模仿论为美术基础的。西方传统的绘画、雕塑都是模仿现实生活的。19世纪,在印象主义出现之前,西方的绘画以写实为主,用几百年建构了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将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视为典范,以素描训练为主。中国书法中也有类似的写实性。最早的象形汉字就是对自然现象进行了高度概括,但不像西方那样纯粹地照搬客观自然,而是带有与天地神明沟通的意味。中国最初的文字是根据鸟兽留在地面上的印记创造出来的,也可以看作最简单的绘画。后来出现了毛笔,点画的结构丰富多样,提按、顿挫、粗细等变化无穷,形成了灿烂的书法艺术。
高校美术教育必须重视中西绘画体系的异同。从心灵表达的形态看,中国文化以道德心为主,西方文化以认知心为主;从绘画方法看,中国文化重直觉,西方文化重理智;从文化成就看,中国文化在道德教化方面收获颇丰,西方文化在科学方面成果显著。总结来看,中国绘画重物感、重意象、重借物显人、重游目周览、重意境、重气韵、重笔墨、重心理和谐、重程式;西方绘画重镜像、重具象、重再现客观、重静坐观察、重景境、重结构、重色彩、重形式和谐、重典型。西方注重理性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物象是由光的作用而呈现形、色及明暗、凹凸,为使绘画真实地再现观察到的客观世界,而以明暗法和色彩构形,并涂满画面以制造镜像,形成犹如透窗视物效果的绘画。为使再现的客观世界与静坐观察到的效果一致,西方画家发现并总结出透视法,把画面形象置于三维空间的组织结构中。中国自古形成书画同源,以书法用笔入画,使用以线构形的方法,使线描发展到极致。道家视黑白为阴阳之表现,含有丰富、玄奥的哲理。孔子“以素喻礼”,而黑、白即为素色。“素即雅”的思想使中国画重笔墨,且以三远法和虚实相生组织构成画面,使之符合游目周览所获得的印象,并将其抽离于生活原型,归纳为凝练的程式,以追求纯净的审美境界,获得完美的形式结构。中西绘画不但在文化上影响着学生的绘画思想,而且在构图上影响着学生的绘画创作。中西绘画构图有如下差异:中国绘画构图重物感结构、重置陈布势、重笔墨结构、重虚实相生;西方绘画构图重透视结构、重画面分割、重色彩结构、重物象显晦。中西绘画构图方法的差异,是基于物感意象与镜像再现两种不同的绘画观念而形成的。从构图方法上看,西方绘画用透视法制造视具有镜像效果的画面;中国画则是用以大观小、三远法等组织以游目周览获得的心象空间效果,这通常被称为散点透视,实际上画中不存在任何灭点,因为画家构图时不存在灭点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在我国西域和中原地区不断发展,后又传向其他东方国家。明清时期,随着中西贸易的发展和天主教在我国的传播,中西绘画艺术交流出现又一高峰,西方古典绘画艺术传入我国。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方文化交流加速,形成了第三次交流热潮,西方传教士开办画馆教授西方绘画技巧,中国许多留学生学业有成、回归祖国,在国内传播西式美术教育体系,从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和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从创作艺术形式上看,水墨画可以作为中国绘画创作的代表,油画则是西方绘画创作的代表。中西方的文化历史、民族文化背景、人们的审美观念、使用的工具等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原因。在艺术创作的物质形式和表现技法上,中西方绘画存在以下不同。第一,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的观察方法是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即画家可以从多个角度、高度观察物体,有步移景异的效果,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散点构图的优点是可以跨时空表现,创作自由性大。但是散点透视法也存在不足,如,画面缺乏空间感和纵深感,显得较平;画面往往让人觉得是几个局部组合而成的。焦点透视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进行环境的营造,通过绘画技法描绘对象的高、宽、深等,使画面有一种深远的空间感。焦点透视的不足是只能表现特定空间、时间的物象,虽给人较强的真实感,但创作自由性较小。第二,在整体效果上,由于审美观念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注重骨力感,西方绘画注重三维立体感。如人物画,中国画讲究传神写照,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手法以线条勾勒为主,画面具有留白效果;西方绘画注重画面的空间感,把解剖学融入创作,刻画人物的肌肉、骨骼以营造真实的立体感,表现人文主义精神之美。第三,中西绘画在线条与色彩表达上不同。中国画的创作以毛笔、宣纸、丝帛、水墨为媒介,运用勾、皴、点、染的表现技法表现画面效果,讲究“以墨代色”,其墨色具有千变万化的效果。古代画论中有“墨分五彩”,指的就是墨分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种色度,此五种墨色使国画具有了丰富的色彩感,画家创作出墨竹、墨梅、墨荷、淡墨山水等典型的国画作品。线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元素,线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线的粗细、浓淡、疏密等使画面物象更加生动。西方绘画中的线是与色彩结合运用的,物象的轮廓线会融入面。第四,中西绘画在表现技法上不同。绘画技法可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画家绘画技法的表达。中国画对于用笔技法的表现是非常严格的,用笔有中锋、侧锋、逆锋等;线描分铁线描、游丝描、莼菜描、钉头鼠尾描等;皴法分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拖泥带水皴等;墨法分浓淡枯润、泼墨、积墨、宿墨等。西方绘画中存在古典写实技法,它用薄如烟纱的层层罩染法表现出精妙的空间关系,颜料分为透明颜料、半透明颜料、不透明颜料,依据媒介剂的不同特性,表现出丰富、生动的色彩;画笔用猪鬃毛、貂毛、羊毛、尼龙毛等制成,形状有平头、圆头、椭圆头、扇形等,为不同风格的表达提供了方便;油画布的布纹粗细不同,也为画面效果的表达提供了帮助。第五,中西绘画在布置画面构图上大有不同。中国画画家可以游目周览,他们是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万物,然后凭借印象或想象进行绘画创作。而西方画家主要是再现客观物象,讲究透视比例、色彩关系,从而获得画面的空间感、写实感。如,印象派提倡户外写生,抓住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景象变化,忽略物象的具体轮廓特征,主要抓住色彩效果,用色彩塑造形体。西方画家也常常在室内写生,写生对象为静物、石膏像、人物等。20世纪以来的美术革命使中国的美术教育引入了西方的写实思潮,伴随西学东渐,写实主义在短短的100年里,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审美意识,写实的绘画风格成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主流。批判美、认知美的观念变了,绘画方式也随之变化。综上所述,中西绘画的异同影响着当代高校的美术教育。
中西绘画艺术风格差异文化基因分析
摘要: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传承、创造和发展的特征,而绘画艺术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本文首先梳理了中西绘画艺术在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导致绘画艺术风格差异的文化基因,最后提出通过跨国交流与融合来减小中外文化艺术隔阂,从而顺应全球化思潮发展趋势。
关键词:绘画艺术;国画;油画;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来自于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由语言、风俗、艺术、信仰、伦理、价值观等组成的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主要指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其在工业革命之后变得强势,逐步向全球各个角落扩张,并在近现代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过持久的碰撞与交流,但并未实现深度融合,尤其表现在绘画艺术方面,两种绘画风格的差异性远大于共性。
一、中西绘画艺术风格的差异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和艺术方法相联系。虽然西方绘画更接近现代艺术,但其本质上是以欧洲文化为底蕴,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一个子类别,与中国绘画艺术的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维方式与审美
绘画的时间与空间表现研究论文
摘要东西方绘画采用不同的画幅形式表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西方绘画多用立方画框,而中国画则以立轴与长卷的形式为主描绘物象、绘制作品。这一特殊的描绘方式和中国古人特有的观看方式和时空观念紧密相连,蕴含了中国绘画特殊的美学意义。关键词时空观长卷立轴观看方式移点透视导言: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一文中说:“中画因系鸟瞰的远景,其仰眺俯视与物象之距离相等,故多爱写长方立轴以揽自上至下的全景。数层的明暗虚实构成全幅的气韵与节奏。西画因系对立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而光与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氛韵流动[1]。”这是论及中西绘画画幅形式问题较早的看法之一。绘画的形式,常因习惯,代代相袭,而中西绘画采用画幅形式的不同是否便如宗白华所说是由于对于视觉空间认识不同所使?中国画常采用立轴和长卷的形式展开画面,这形式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美学意义呢?便是本文关心探索的主题。一、中西时空观的发展对画幅形式的影响中国与西方对空间与时间的观念一开始就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不同的发展过程隐含着不同文化体系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向。西方人在客观的、科学的、逻辑的线索上构架他们理智的宇宙。文艺复兴以后,透视法成为西方绘画重要的基础。纯粹建立在视觉准确上的科学方法被提出,影响着西方绘画。西方绘画的形式,建立在客观的视觉基础上,要求人的眼睛与物象之间距离固定、视点固定,视线的上下左右便出现了一定的极限。例如,如果我们站定不动,眼睛视线投注在物象的一点作中心,我们视线所及,在上下左右各有一个极限的边界,把这四条边界线连接起来,大致就形成了一个画框的比例空间,而这个比例空间,也正是西方绘画形式构成的基础。在此一点透视的基础上,西方绘画以真实描摹再现自然为最高宗旨。以画框取景的形式,试图再现在固定视角所见的真实景象。中国先哲却似乎有许多不安、矛盾,不时要提出更多的客观之外、科学之外、逻辑之外的询问。《楚辞,天问》便发出了这样的质疑:“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里有着对人类凭理智测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彻底怀疑,“邃古之初”,是时间的开始吗?“上下未形”,空间的方向大小有如何测定呢?这是古人对无限宇宙发出的超科学、超逻辑的思考。它是彻底对人类分割、假设出来的时间与空间的怀疑与不满足,构成了中国此后艺术形式上一直对有限时空形式的叛逆,创建出完全不同于西方建立在透视法上的画框形式,发展出了世界美术上独一无二的长卷与立轴的形式。二、移点透视的美学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一点透视只提供一个从固定视角、单一视点看到的景象,这种透视法虽然可以满足西方人理性逻辑的头脑,对中国画家而言确是不够的。中国画家会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限制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描绘单一视点以外的世界?受玄禅思想影响致深的中国绘画,从来都是洋溢着逍遥游的浪漫气质,解衣般礴不拘距的创作激情,和禅宗参悟思辩精神。中国绘画构图的空间时间性,在于它突破经典科学的透视规律,它可以画依照科学透视无法看到的东西;同样也可以对看得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把它描绘于画中,使空间更广阔自由。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为得[2]。”这种“可居可游”的审美趣味,使中国的山水画不满足于固定在一个视角,而是近看、远看,移远就近。它不重视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变化。而是将画境平面化,追求一个稳定的,较为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而不是一时一景的“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只有在这个与自然界真正相通的共同运动、变化的时空中,我们才能达到与宇宙合而为一。郭熙提出构图的“三远”:“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高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3]。”高远为仰视,深远为俯视;平远为平视,成为处理全景山水构图的基本程式。从这个原理出发的中国绘画技巧,就能具体地描述出真实的空间感。这种技巧和前面所说的“可居可游”审美趣味相交相合最终成就了中国绘画超时间的移点透视。所谓移点透视是与西方物理基础之上的科学焦点透视相区别的独特创造,是中国画特有的空间表现形式。移点透视以绘者眼所看点为基点,在一个面中有多个聚点部分,从而形成了在一个面中有多个空间的感觉,意在要画出眼看不到但根据想象用笔写之这样一个给画家更大自由的绘画审美意识。上见峰突兀,下视谷幽深,画家的位置一定在峰谷之间,将仰视和俯视集于一画。这种将平视、仰视、俯视不同透视角度合于一图之中的中国绘画技巧,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大自然的风貌,使观者可上下,左右的观赏绘画。这种跨时间的,不被限止的表现方式,使中国绘画有了很大的空间性,如电影胶片一样,中国绘画不只是定格在一个画面中,而是跑动的胶片,给绘者和观者带来无限的空间,从而更大意义上满足了中国人对“可居可游”驰骋空间的追求。移动视点的问题,目前中西绘画的论著中多有讨论,西方人也大致了解中国并非不懂“焦点透视法”,而是意图在视觉上开拓更大的可能性,故而创造出了“移动视点”的透视法。苏利文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特别谈到这个问题:“一般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中国人这样坚持忠于自然,却对西方人最基本的透视法则也一无所知?回答是:中国是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放弃了焦点透视,他们以同样的理由也放弃使用阴影的处理。科学式的透视法只提供一个从固定角度、单一视点看到的景象,这种透视法虽然可以满足西方人逻辑的头脑,对中国画家而言却是不够的[4]。”事实上,类似西方焦点透视的画法,在目前可见的唐代敦煌壁画中不乏先例,许多殿阁、步道、栏杆的处理,也有明显的移点透视造成三度空间景深幻觉的效果。因此,对于一点透视法中国的确是审慎思考过的,因为它的局限性违反了中国人传统对时空无限流展的基本观念,因此被放弃了。而采用了移点透视的画法。内容[1][2][][]三、移点透视与卷轴画的发展中国画采用了卷轴画的画幅形式能够更充分的表现中国人独特驰骋的时空观念,与移点透视相结合表现出无限延续、无限流动的时空感。长卷的绘画形式应该成形于早期的竹简,以韦编竹,连贯成卷,是中国展开与卷收形式的较早来源。目前可见到的绘画资料,长沙楚墓出土的《女子凤夔帛图》和《男子御龙帛图》都是立轴性的绘画。长沙东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侯利仓夫妇墓中非衣是一种幡形的绘画。这种幡形绘画,纵长条幅,可以悬挂,可以卷收,是中国立轴形式的最早来源。从画面上看,画面空间被分成三个明显不同的主题。中央是利仓妻子的现实人间生活的描绘,上方三分之一是蟾蜍、女娲、日月之神等神话内容,代表天界。下部三分之一是两个力士站在鱼身上,以示冥界。三界描绘靠龙和其他动物的穿插配置,即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也同时萌芽了立轴绘画移动视点的先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列女传图卷》应该是传世的最早的绘画形式的长卷。《女史箴》与《列女传图卷》是故事性的分段连环图形式,每一段旁有文字说明,结构上虽然有呼应,但是独立性很高。《洛神赋图卷》的连续性非常强,山水在人物运动的关系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曹植与洛神对望,中间隔着大段的山水,而背景内飞翔而去的龙鸟则展开了第三段空间的辽阔性,由此,连环图式的长卷转变为真正具有连接呼应作用的长卷。唐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有近、中、远三叠景致的山水楼阁,他摆脱了前代的局限,在人物、景致的比例上,位置处理的比较妥当,使中国画在空间构造关系上取得一大进步。保证了山水画布局的空间范围能无限伸缩。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长卷,分5段画出夜宴、歌舞、沐手、清吹、男女应酬的不同画面,每个画面之间分别用帷帐,画屏分割成各段,连起来看又是完整的一幅画,它以韩熙载为主角,表现出他在各个场情的景象,这是一种时间过程,而把时间过程置于一图的超时空的绘画空间。长卷绘画对中国时间与空间的表现到宋以后的山水画中趋于成熟发展到了高峰。中国山水画从根本上开创了不同于其他画种风景画的视野,使中国的山水画更接近于哲学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更具备传流不息的宇宙意义,更接近中国人所说的江山与天下的辽阔胸襟。郭熙总结了山水构图的“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法”。并且提出山水要具备“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条件,让看画者能身临其境的在壮丽和山中漫游。“景随步移”,可前后上下,把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沈括批评了李成所采用的“仰画飞檐”的透视法,认为如果从山下望山上,只能看到山上楼阁的屋檐,而无法看到山后的景致,这样一来画家的视野就被局限了,算不得佳山水,应该像观假山一样,了然全局,自由取舍,充分表现辽阔空间。画家把画面的空间,视为他们心游神往的天地,他们用见诸于空间的形象来充实自己心灵的空间,用意识情性来控制画面的形象空间,真正地变先前的空间确定心理为心理确定空间,以是说物象由心而生,而不是心随物象而止,真正的实现了“畅神”的追求。这种“畅神”式的情感释放和无限流转的时空表现使画家能更随心所欲的在画作中表达自我。黄公望不紧不慢,随兴而作的绘制《九峰雪霁图》,三、四年没画完,看了两、三次春雪才完成。《富春山居图》更是以优哉游哉的绘画态度,把画面空间当作心游于其间的山水,想游山玩水时,拿出来画画,四、五年在游山玩水和绘画中表现画家特有的性情,选择自己喜爱的与性情相符的空间进行创作。这种自由空间意识的中国绘画方式,是画家从绘画形象的安排到自我情性的抒发,更能展现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诗意表达。四、中国绘画卷收与展放中的时空意义绘画的卷收与展放形式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美学意义,这种形式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中国时间与空间观念的反映,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的流动的时空观念,处处主宰着艺术形式最后形成的面貌。这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流动的观念,在长卷形式的绘画中表现的就更为明显。中国绘画的长卷几乎一律是由右向左的发展,视觉开始于右段,结束于左段,在这由右向左发展的空间中,画家自然必须考虑到卷轴展开的速度和方向,在收卷与展放之间,停留在我们视觉前的约莫是一公尺左右的长度,这一公尺左右的长度在与我们视觉接触的过程中有千万种不同的变化,它分分秒秒在移动,和前后发生着组合上的各种新的可能。我们必须把中国长卷绘画恢复到原来的看画方式,才能够体会到中国绘画中长卷形式,在卷收与展放间,正配合着中国时间与空间的认识,时间可以静止、停留,可以一刹那被固定,似乎是永恒,但又无可避免的在一个由左向右逝去的规则中。我们的视觉经验在浏览中经历了时间的逝去、新生,有繁华,有幻灭,有不可追回的感伤,也有时时展现新的兴奋与惊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国人的时间是一个永恒不断的伤逝过程,然而伤逝中又有向前的期勉与鼓励。中国绘画中无限流转的时空观使这种伤逝过程的最好的诗意表达。参考文献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蒋勋.美的沉思.文汇出版社,2005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水墨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外来油画的引进是中国艺术自身系统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候自我调整的产物。我们了解到中西艺术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立审美观和自给自足的艺术体系。西方艺术重视对“镜像世界”的描摹,而中国艺术却讲究形神兼备以及意境,这样迥异之美学观表明中西文化之本质差异。可是,从未有人注意此现象与媒介潜在造型手法有密切联系,以下将对此中西媒介潜在造型手法展开论述。中西两大艺术体系是以东西方审美观为基底,要在其之间进行世界性对话似乎有些困难。但根据西方美术史记录,西方现代艺术在寻求一种与东方艺术融合的新型艺术,目的是为了在后工业文明背影下,使西方艺术在精神与形式的语言中得到一种新突破。因此西方艺术对东方哲学与艺术有极大兴趣,比如莫奈之睡莲,画中之朦胧感与诗意美,与东方艺术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后现代西方艺术中观念性是艺术家对于东方哲学与艺术之体悟基础上的那种直接性表现。20世纪中国绘画体系自从社会革命的兴起而被迫接受西方美学体系的渗入,中国传统艺术因而在艺术观念与艺术语言有所调整。但是由于近百年来中西艺术对话这最基本的命题上混沌复混沌,所有艺术家前赴后继地在这基准问题上琢磨来琢磨去,每个人都好像有一套救亡图存的解释。但是真正问题并不在于“西体中用”还是“中体西用”的历史命题上。若我们将东方艺术仅仅模仿或置换西方绘画的造型样式或审美体系,这样的东方艺术最终会沦落成无根的“伪艺术”。自从明朝意大利传教士携油画入中国之后,当时文人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对朗士宁的精细油画表达其不屑,可见当时朗士宁的油画已经融入中国绘画的趣味,但其作品仅仅停留在明暗结构透视等技术层面,未能传达中国绘画最核心的精神层面内容,既顾凯之的传神论以及谢赫的气韵说。因此中西艺术的审美巨大差异似乎还存在着。民国时代有艺术家试图从艺术本体发展的内在逻辑角度来探寻油画艺术语言与中国水墨精神语言的融合途径。徐悲鸿与林凤眠两人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发展提供两种迥然不同的方向。徐悲鸿用西洋艺术观念改造中国画,而林凤眠用中国传统艺术观念来改造西洋画。林凤眠他的努力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自从林凤眠到赵无级之后,画家应该怎么做呢?自从21世纪当代水墨概念开始流行,前卫艺术水墨逐渐在国内市场迅速走红。接下来是否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思考来回答中国水墨中山水画的古老智慧,真正返回水墨源头,发现水墨之道既“迹”。如今的当代前卫水墨的符号并不是真正的水墨精神。所以笔者多年从事丹培拉绘画实践,试图从丹培拉这西方古老的传统媒介来接近中国传统文化,比起当今水墨画家采用中国传统媒介却远离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极端方式,可能会好一些,更能让人反思何为水墨精神,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思考方式吧水墨与丹培拉是中西绘画最基本的媒介,其两种基本特征与造型样式完全不同,其表达方式更不相同。中西绘画应是一个多样性问题,在世界上,以水墨和相对比较薄的淡色为主画在柔软的底子上的绘画和相对稠厚覆盖性颜料在坚硬底子上绘画是两种基本绘画样式。前者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代表,后者以西方传统绘画为代表,这样作比较有益于继承与借鉴问题上作正确判断,有益发展民族绘画艺术的基本精神。
丹培拉在意大利语被称为“tempera”的液态媒剂用于混合颜料(《绘画技术指南》希勒文)。《汤普森中世纪绘画材料》中可见,媒剂有两种功能黏合作用控制颜料的视觉特征。第二种主要依赖于媒剂与它和颜料之间的比例,以这种媒剂混合颜料被称之为“调制”。用于这样的目的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丹配拉”甚至包括油,调制颜料的过程有很多可能性。从广义上看“tempera”在15世纪晚期包含所有媒剂,但是随着油媒剂流行,它的界限开始变窄。这样详细的定义有三种术语,即“胶质丹配拉,树脂丹配拉,与鸡蛋丹配拉……在此16世纪之后油媒剂取代丹配拉媒剂,但并未将丹配拉挤出使用领域,整幅图画依旧以丹配拉与水性媒剂完成的(杰担斯《绘画材料》)。总之,丹配拉最初原义并非指某一种媒剂,但丹配拉在西方绘画占据重要的角色,对西方绘画样式起着决定性影响。从文化角度看,中西绘画是出于不同文化背影下的产物,其内在逻辑与发展当然各不相同。与中国水墨材料相比,西方绘画是复杂技术实践的过程,其中主要技术是媒剂的改造与运用,辛尼尼《手册》是丹培拉技术的文献的主要来源。
二、丹培拉与水媒剂特征
水媒剂没有黏合与呈膜作用,更没有厚度,因此丹培拉与丹培拉媒剂在改造与调节颜料的光学或视觉特征上不同之处。没有黏合性的水媒剂对颜料视觉的光学视觉效果十分有限。水媒剂所改变的只有平面结构上的颜料颗粒分布,可表现为色度的深浅,呈现的是中国绘画单一的立面结构,以渗入基底的方式形成水媒剂的基本特征。水媒剂为主的中国水墨与西方乳性或油性媒剂一样也有多层覆盖法,但主要靠胶矾作用,只是胶矾仅仅引起敷色并未增加色层的厚度,所以墨色只融入基底,而层与层之间并无实质性厚度。而丹培拉媒剂本身是黏合剂,同时调和颜料并保留自身体积。当光线透过媒剂到达底子再反射出来,因此在这种过程所发生的效果并不像以水媒剂为主的水墨那样易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