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3:24: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写意花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域美术资源在写意花鸟画教学的运用
摘要:写意花鸟画教学是高校国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作为记录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现学生的绘画技法,而且体现学生的人文修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育。充分利用地域美术资源开展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有效方法。该文分析高校写意花鸟画教学现状,讨论地域美术资源在其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地域美术资源;高校教学;写意
花鸟画地域美术具备独特的艺术特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相较于教材中的知识,其能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尤其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应用地域美术资源能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在作画过程中的表现。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地域美术资源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高校写意花鸟画教学现状
写意花鸟画在国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高校艺术类学科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学科建制还是教学传承都日臻完善,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与优秀作品。但随着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写意花鸟画也面临一些冲击,部分作品存在创作题材陈旧、与生活脱节等问题。高校写意花鸟画教学主要围绕临摹与写生两部分开展,要想提升学生的创作表现力,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提升教学水平[1]。临摹教学是写意花鸟画的教学重点。在高校写意花鸟画教学中,临摹以对临为主,学生在临摹过程中从构图、造型、笔墨三方面出发,应先在临摹前理解所临摹画作的基本笔墨特征与规律。但临摹教学往往更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难以激发其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变体临摹,即转变创作角度,完成探究性临摹。变体临摹需要学生在理解临摹样本的基础上分析笔墨,适当强化或夸张个性化表现手法。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构图借鉴、题材嫁接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此增强学生临摹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完成创新过程[2]。写生与临摹不同的是更注重表达花鸟鲜活的生命形态,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前人的绘画技法。写生也是写意花鸟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在写生教学中可引导其了解花卉等动植物的基本形态、生长规律等,以此保障学生临摹作品的准确性;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写生,以此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地域美术相关概念
美术写意花鸟画教学策略
【摘要】花鸟画,是我国国画艺术中的一种,以花、鸟、虫作为写意对象。花鸟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已经在画坛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其影响也至为深远。高中阶段教育,不仅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还应该对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层面进行熏陶。增添美术这门课程,让学生们在绘画中领略中华艺术文化,培养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花鸟画;阶段教学;提升;技巧;兴趣
花鸟画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学生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中生身心修养健康的发展。其写意的风格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内涵、陶冶性情的作用。执笔方法和用墨技巧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水平。落笔成形的绘画风格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和耐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美术课上激发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阶段性的教学让学生们逐步了解花鸟画
1.从基础开始,稳扎稳打。基于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国画,所以教学应该从国画的材料开始导入。例如:笔(勾线笔、染色笔、排刷)、墨汁、纸(绢、熟宣纸)、砚、中国画颜料、调色用瓷盘、笔洗、毛毡等绘画用品。为学生们讲解绘画工具的用法和性质特点,让学生们对花鸟画有一个初步了解。色彩调配的教程中,教给学生们基本的调色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理解下初步感受绘画的过程,例如画一些简单的瓜果、昆虫等,在实践中深刻理论,获得进步,体会中国画的魅力。2.在欣赏和领略名人作品中深化艺术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组织、有纪律的学习中国画,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艺术。可以让学生们接触欣赏一些对画坛影响深远的花鸟画画师:“老师家里盖了一座新房子,可是这座房子还没粉刷上家笔下的作品,例如:徐渭的《兰花图》、边景昭的《竹鹤双清图轴》、赵佶的《柳鸦芦雁图卷》,从中让学生们感受花鸟画的意境,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们进行临摹练习和辅导。让学生对笔、墨、色彩这三大部分进行更深刻的了解。3.提升学生绘画技巧和创作表现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通过临摹或创作作品训练学生们较熟练地运用笔、墨的变化,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从而较好地掌握国画技法,让学生开始学习画面组合更加复杂的画作,培养他们的国画表现能力。老师通过介绍,丰富学生们的基本构图知识,并自发形成一种画面设计的理念,最后落款,完成画作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成就感。
二、学好中国画,做好中国人
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及形成过程
[摘要]马万里作为与徐悲鸿、张大千同时代的画家,书、画、印三绝。马万里一生坎坷,两次入桂留居广西,他的国画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技法之中。马万里作为20世纪初广西美术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美术创作对于广西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花鸟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批广西本土国画家。对马万里不同时期写意花鸟画进行梳理,对比马万里的绘画中藤本题材的笔墨风格变化,可以分析出马万里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及其个人风格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马万里;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
马万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受邀来到广西,并多次在广西举办画展。在桂期间,马万里与徐悲鸿、张大千交往密切,徐悲鸿曾为马万里画展写过序言“马君以其艺倾倒南中名流”[1]146,徐悲鸿对他的艺术较为推崇。马万里和徐悲鸿在1936年共同筹建广西第一届美术展览会,推动广西美术的发展。马万里作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于20世纪40年代初,与关山月、阳太阳等人创建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为广西美术界培养了大批出色的艺术家。1942年,马万里成为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并成为抗战美术创作、教育活动的重要人物。马万里坚持继承国画传统,并与西方技法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马万里因花鸟画出名,他喜画花卉画,尤其擅长画藤本花卉。马万里写意花鸟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清新脱俗,妍而不媚,特别是在广西创作时期,他的写意花鸟画明显具有地域性特征。现有的少量研究成果对马万里的篆刻、艺术风格等论述详细充分,且基本属于整体性探讨,缺少对于马万里写意花鸟画的细致分析。笔者将从马万里师承渊源、形式表现、笔墨运用等方面来深入探讨马万里写意花鸟画的绘画特点以及他对于广西美术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一、马万里艺术创作的师承渊源
花鸟画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马万里的花鸟画属于写意花鸟画,笔墨淡雅,气韵生动。“马万里先生的画属于小写意画,他吸收了恽南田的没骨画法”[2]124,马万里继承借鉴了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其早期作品介于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之间,对于花朵、果实的描绘采用双勾晕染,在枝干的处理上采用写意的形式。马万里同恽寿平一样强调对景写生,加之早年受到西方写实技法的影响,他的花鸟画善于与西方技法相结合。这一风格在1924年所创作的《荷花》中有明显的体现,荷叶的暗部用重墨渲染,有明显的明暗、空间虚实关系,画面设色淡雅清新、写实自然。马万里的写意花鸟画在20世纪40年代还受到了张大千的影响,马万里与张大千合作谈艺期间,马万里吸收张大千的技法并熟练运用。“马万里寓沪上时经同乡谢玉岑介绍结识了张大千,在千里之外的广西又得与之相会,自然相聚言欢,终日畅聊艺事。为了跳脱出近现代海派风格的窠臼,马万里决定向张大千学习,追慕宋元笔意”[3]120。俩人画的荷花有着共同之处,在笔墨的处理上,与张大千的画荷笔法相似。俩人在画荷花花瓣时都采用“复笔点缀”的方式,所画荷花师法传统且富有新意。这种“复笔点缀”画法在之后马万里的作品中常有出现。马万里的花鸟画还受吴昌硕的启示以及影响。“大抵画花叶要风神飘洒,画老干要泼辣雄壮,以篆隶之笔出之,庶几妩媚庄严两得之矣”[4]9。这是马万里在书信里对学生传授的画花卉的心得体会,“以篆隶入画”与吴昌硕观点相似,与传统“以书入画”一脉相承。吴昌硕同样善画藤本植物,与吴昌硕不同的是马万里在描绘花卉时更加细致,线条柔和并无棱角,同时对于花朵的处理更加仔细,花与叶虚实对比。在描绘同样题材牡丹时,吴昌硕的《牡丹》在处理花朵时以点染方式,而马万里则采用先勾线再进行渲染的方式,但二者在叶子的处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皆采用勾染结合的处理方式。
二、马万里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其艺术表现
写意花鸟画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如何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创造性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短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是职业中专绘画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明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技巧是学好绘画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花鸟画;写意;工笔;技巧
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较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新课题,在绘画方面,许多学生无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差、理解力较弱,致使教师在授课时事倍功半,达不到预定目标。为此,教师都在尽力探索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笔者在工笔画和写意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物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现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在教学上,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从一枝花、一只鸟画起,然后再画一簇化、数只鸟,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使他们塑造形象的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笔墨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便可以整幅地作画了。
二、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画理和技巧
写意花鸟画教学建议分析论文
摘要:如何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创造性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短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是职业中专绘画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明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技巧是学好绘画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花鸟画;写意;工笔;技巧
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较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新课题,在绘画方面,许多学生无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差、理解力较弱,致使教师在授课时事倍功半,达不到预定目标。为此,教师都在尽力探索使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笔者在工笔画和写意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物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工笔画和写意画。现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在教学上,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从一枝花、一只鸟画起,然后再画一簇化、数只鸟,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使他们塑造形象的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笔墨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便可以整幅地作画了。
二、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画理和技巧
陈淳墨戏漫兴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花鸟画从唐朝开始在画的类别上获得了独立地位,经过五代时期的逐渐成熟、宋元两代的不断巩固,在明代达到了最高峰。花鸟画重“写意”,陈淳是其代表人物。陈淳,字道复,是花鸟画明朝两大家之一的“白阳”。他创作时使用水墨随意点缀,为画中花卉与鸟类的表现开辟了新的天地,其作品趣味盎然,提升了花鸟画的表现力。
一、陈淳的艺术风格发展历程及特征
陈淳在花鸟画创作初期,受到了文徵明的风格影响,通过模仿和借鉴,专注于精致的风格;到了中期,他渐渐不拘于形式,在画笔中加入自身的个性,喜欢通过大大小小的水墨块互相点缀描绘花鸟的形态;在晚期,他将水墨随意点染的技法提高到新的境界,笔法柔中带刚、由繁入简,注重书画中的清爽之劲,对水墨的使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了个人书画生涯的最高峰,将花鸟画的写意风格带到了历史制高点。陈淳具有强烈的个人创造意识,追求将自己的每个想法都尽量实施到其绘画创作中。通过这种落实,他的作品更加体现了花鸟画的精髓。作为写意花鸟画的大师级人物,陈淳成功地将日常生活景致融入绘画创作中,为花鸟画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来容纳新的素材。他于山水之间,利用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感悟,明确了自身与其他流派之间的风格差异,真正地确立了自己的花鸟画风格基调。他从新颖的观点切入,利用水墨表现花鸟画的情趣,在绘画技法上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
二、促进陈淳艺术风格创新的因素
陈淳不仅是一位在画艺上有着惊人成就的画家,还是一位书法爱好者。通过对陈淳作品属款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画中,题款的书法基本都是随着画笔风格同期改变的。在他的中晚期作品中,我们仔细鉴赏会发现他所作的叶、梅灵动如草书,其凌厉的笔锋传情达意。由于其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他的作品愈发高深,极具美感。尤其是陈淳晚期创作的主要形式“花卉长卷”,完美地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陈淳利用草书的风格将内心想表达的绘画艺术随心所欲却又无懈可击地抒发在画卷上。但书法、绘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涂抹用笔,而是作者对内心情感的表现,通过笔的描绘展现自己对美好的追求,是作者抒发个性的方式。陈淳出生、成长于苏州这个人文底蕴十分深厚的城市,走上绘画、书法这条道路,可以说是必然的,与其成长氛围息息相关。陈淳从小受文人家庭的教育,学习了书法、绘画等基本科目。这种文学风雅的熏陶,让他渐渐变得放纵自由,经过时间的淬炼,他更加变得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乐于回归自然,更倾向于走自然美好、注重意境的道路。
三、陈淳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美术教学花鸟画情感与笔墨关系分析
摘要:花鸟画在中国美术中占据着非常庞大的领域,从唐代到现当代,花鸟画的代表人呈现出青出与蓝胜于蓝的趋势,花鸟画有别于其他美术类型,它着重表现事物的生动感。同一种参照物,通过笔触和挥墨特点的不同,画者手中所出的作品也不尽相同。在教学领域中,应该为学生讲解相应的作画情感和作画思路,只有彻底的通透了花鸟的本意,才能通过不同作画技法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想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花鸟画;笔墨关系;作画
情感花鸟画的精妙之处在于“神”与“色”的传神,而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依托情感的表达。在美术教学中要切合实际,将感情投入画中,用笔墨渲染完成一副完整的作品,可以说作画时的情感可以带动作画者用笔的力度以及用笔的方式。情感与笔墨对美术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笔墨画法为主,以情感融入为辅。这两者的之间息息相关,要时刻教导学生不能偏重一头。
一、美术教学中注重画作的感情表达
(一)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注重精神意念的表达,它的笔墨技法单纯而不唯一,比如我们常说的“泼墨山水画”,以吴道子的《嘉陵山水》引入问题,这幅作品看似笔法简单,实则将山水云雾的轮廓勾勒的大气传神。在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花鸟图的发展高峰应属宋代了,大多数人文墨客的花鸟表达方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还有代代承袭的《黄家富贵》花鸟图风,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将花鸟画的历史地位推上了高潮[1]。写意花鸟图,是以写生为基础,讲究写意与寄寓相结合的传统画法,这种画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花鸟对象的深描硬刻,追求作画时酣畅淋漓的情感输出,因此在笔墨手法中以“形似而不拘于形似”的风格呈现。例如齐白石先生从养虾开始逐步了解虾的习性,他发现虾在不同状态下的形态也不尽相同,掌握了一系列虾的生活习惯便开始深刻理解,运用适当的笔墨进行神似的勾勒,因此在后来人们的眼中看到的虾具有千姿百态的样貌。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贯彻齐白石先生的作画思想,早年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从根本上理解为作画不应该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要熟知作画对象的生活习性,深刻领会作画时的情感。作画前要以情感为载体,才能进行更好的创作[2]。(二)工笔花鸟画。相比于写意花鸟画用笔手法的精妙,工笔花鸟更注重用笔的细致。工笔花鸟所表现的情感应当是对一个时代面貌和背景的阐述,它是历史的缩影,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工笔花鸟画在运笔手法中讲究极高,需要用特定的宣纸以及特定的毛笔进行作画,包括作画时所需的颜料都有所讲究。这里面的笔法相当重要,通过造型塑造,勾勒线条,填彩,还涉及到一系列渲染和碰色的技法,通过不同的描绘手法和彩墨的渲染才能达到所画之物活灵活现的感觉。工笔重细节,为的是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一种形神一体的效果。就拿五代西蜀画家黄笙来讲,他通过对前人的画法研究,加以改进研究将鸟雀昆虫描绘的非常逼真。代表作《写生珍禽图》画中惯用手法细致工整,用墨讲究有过度感,非常出色的表达出了工笔花鸟图的精神韵味和欣赏价值[3]。
二、美术教学中用笔技巧要结合情感表达
花鸟画艺术风格的转变
陈淳出生于明朝中期的苏州长洲县。根据明朝《吴郡丹青志》的描述,陈淳,字道复,天下秀才,妙笔横生,画作逼真,尤其是花鸟画。陈淳与徐渭一起被称作“青藤白阳”,他们把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创造推向一个高峰,为写意画派的知名人物。陈淳的花鸟画风格受到苏州吴门画派中沈周和文征明的影响,在中年以后形成独有的风格,尤其是随意的作画方法,使花从正面、侧面等不同角度产生变化,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使陈淳的画作天趣盎然,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栩栩如生、天人合一的境界。陈淳以洗练的形象、放逸的笔墨将花鸟画的技法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创新。自陈淳起,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历史高峰。
一、从文到野的艺术风格深受沈周、文征明的影响
1.陈淳的早年作品。陈淳早期的作品《水仙》(图1)泥金扇面,现藏于上海美术馆中。这幅作品作于1514年,陈淳刚好30岁。画面中的两株水仙花临风飘荡,水仙花的花和叶子都是双钩,作者以淡淡的色彩漂染,笔锋比较含蓄、拘谨。画作的题款使用的是行楷,与文征明书法的风格相似。陈淳在35岁所创作的作品《海棠花卉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中双钩淡染的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征明的影响,色彩的点染则受到沈周没骨法的影响。沈周擅用没骨设色法画花卉蔬果,虽是设色,笔力却浑厚苍劲,格调高雅。陈淳的《辛夷花图》是用纯色彩所染成的,画中的物体形态更加鲜活。陈淳的《海棠花卉图》在用笔和设色上,深受其影响。2.陈淳中年时期的作品。陈淳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所创作的花卉作品受到沈周的影响,继承了沈周的水墨浅色传统,又融入了水墨泼染的绘画技法,这样以浓淡水墨浸染所成的手法,使作品的韵味得到了提升。陈淳还自创了点叶勾花的技能,单纯用水墨对树叶和花蕊进行点染,用线条勾勒花瓣,体现出笔墨的韵味和意境。陈淳在嘉靖年间所画《合欢葵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使用了水墨点染、淡彩一级钩花点叶的画法,兼容并蓄文、沈两家的画风。沈周中年所作的《菊花图》,其中的粗笔受到文征明的影响;《晚翠图》中具有沈周雄健深厚的笔韵;而《合欢葵图》中所作花卉已经简放自如,风格和之后的风格十分接近。陈淳使用大小不一的水墨点表现物体形态,使画面浓淡交融,墨色更加丰富,画面层次更加清晰。沈周的《湖石花卉图》,画面中花卉的穿插、结构的设置、行笔上的稳健性和意境都很成熟,呈现出一种生意盎然的状态。3.陈淳晚年的作品。陈淳在52岁的时候所创作的《墨花钓艇图》,可以说是其花鸟画的风格成熟后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画面中的湖面显得潇洒随意,洒脱中不失精确,在豪放中带有顾虑。作者十分注意物象的外形和质感,以确保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和物象的神韵具有协调性,使画面显得俊逸清发。与沈周的水墨写生相比,陈淳花鸟画技法有了质的飞跃。这幅作品分别写了梅、兰等十段图,每段图后面都配有五言绝句,使整个画面形成了间画的创作模式,显示出陈淳的文人性情。陈淳的长卷中对折枝花卉的描述,与侧正斜立等实现互相呼应,错落有致,避免画面产生拘谨的感觉。同时,其在绘画技法上有钩画,作品变化丰富但是整体统一,具有清纯淡雅的神韵。陈淳这种形式的花卉长卷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诗词、书法和绘画的完美融合。陈淳对不同季节的花卉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使花卉之间错落有致,以折枝花卉的形式营造繁华烂漫的氛围。通过对勾花和点墨的运用,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这样笔墨显得更加流畅,笔墨中的韵味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陈淳的《墨花钓艇图》显示出其在形象构思以及笔墨运用上的创新意识,说明陈淳的艺术创作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良好势头。陈淳晚年的花鸟画在从文到野的水墨写意技法上实现了质的发展,从小写意发展到大写意的模式。在陈淳50岁以后,笔法由以往的整饬变得简约,在运笔过程中融入了方劲的笔势,行笔速度更快,清刚劲爽之气涌现,脱离了文征明的秀婉和沈周的浑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陈淳对水墨的运用显得更加自如,充分利用宣纸的渗晕效果,使浓淡的墨迹之间相互交融,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同时,陈淳在运墨的时候更加注重于笔意,对浅墨色的连续使用,使画面的活力更强。
二、陈淳的书法成就对其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的作用
从陈淳画作中题款的变化不难看出,陈淳早期的画作基本上都是使用行楷书,晚年的时候开始向草书转变。伴随陈淳在书法上的造诣和知名度越来越高,其将书法和绘画两者结合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陈淳的兰、竹一般长叶劲拂如做草书,十分潇洒。同时,其对花瓣的钩点,就好像书法作品中的波碟,线条美感尽情展现。陈淳以草书入画,笔锋率性。其提笔过程中的提按顿挫和方圆转折使整幅画面的气韵更加高逸,画面中的花鸟更加具有生命力。同时,他充分利用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性的渗透效果,使画面显得栩栩如生、浓淡适宜,画面的层次感十分丰富。这样实现笔墨和心灵的同一性,画面显得十分高雅,没有多余的一笔,将文人的写意画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晚年,陈淳更加喜爱花卉长卷的创作形式,实现了集书画为一体,书法也被作为绘画的一部分。画中的题款显得纵横奔逸,节奏感和韵律很强。笔力苍劲,笔锋变化丰富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使绘画和书法更好地融合。因此,陈淳从文到野画风演变的重要原因也就随之显现。
三、陈淳的个性对其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产生的影响
吴冠南绘画艺术风格分析
摘要:吴冠南的绘画作品闲趣自然,清新灵动,自成一派,他是当代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吴冠南将传统的笔墨融入现代艺术思维,形成独特的当代花鸟新面貌,是时代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较为成功的突破。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重彩;构图;笔墨;形式
吴冠南,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12岁开始学画,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大写意花鸟画。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冠南的作品可分为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将传统的笔墨发挥到极致,呈现脱俗的花鸟新面貌,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艺术概念创新发展,并打破传统设色方法,讲求“墨”“色”合一,是当代花鸟画的重要领军人物。
一、大写意的风格特征
吴冠南的大写意绘画里初看有吴昌硕、齐白石的影子,详观细琢却深得黄宾虹笔墨,又见八大之魂,汲取前人之精华营养,形成独有的绘画艺术风格。吴冠南的大写意花鸟不似“恽派”花鸟的儒雅文秀,不及“后海派”的雄浑狂野,在“文”“野”之中取得平衡,也像是在“收”“放”之中拿捏出耐人寻味的收放自如之感。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今宜兴吴君冠南出,文野合为一流。古法传灯,吾无忧也。”吴冠南的作品有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之分,虽然三种形式的作品各有其特点,看似不相关联,实则一脉相生。构成和重彩均是依托于传统,在传统之上,更是将传统蕴藏在其中,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吴冠南的传统大写意花鸟,清新灵动,用传统的题材结合高超的笔墨技法,是对中国传统花鸟题材的继承,也是新时代绘画技术上的发展。吴冠南的传统类作品能够在当代百花齐放的画坛中一枝独秀且经久不衰,一直占有极高的关注度,除去对墨色关系的处理等特点之外,与其对山水画的研究和借鉴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想吴冠南定是在经过无数次的绘画尝试和实践后,才能够将山水画的浑厚苍茫沉淀进花鸟画之中,将笔墨与意境的分寸之感结合成一种沉厚的力量感,使本身较为文弱的花鸟画面变得更有厚重稳实之势。吴冠南的构成类绘画作品,在形式上以奇取胜,气势如虹,跌宕起伏,洋洋洒洒,淋漓尽致,以“气”运笔,在“似与不似之间”求得妙法,随意中见精巧的线条,凌乱中见章法的构图,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构成类作品。而他的重彩类作品则用夸张、艳丽的色彩去诠释画面的艺术感觉,他的熟纸没骨渍墨、渍彩作品尤其生动,这样的重彩反衬出画面的清秀,得力于超高的笔墨水平,更是传统的底蕴给予。
二、艳丽生动的赋色
近现代闽西花鸟画艺术风格分析
摘要:二十世纪的闽西绘画在经历明清的发展高峰后,出现以“上杭四家”李少奇、罗晓帆、丘沺、宋省予为代表的写意花鸟画家群体,他们在继承明清的基础上,以生趣盎然的笔墨气象,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彰显着近现代闽西花鸟画多元化的绘画形态。
关键词:闽西花鸟画;绘画风格;构图经营;笔墨语言;意境
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简称该区位为闽西,为古汀州府与古龙岩州的部分辖地区域。它地处沿海与内地过渡的优越地理区域,其东南与漳泉接壤、南与广东毗邻、北与闽中相连,是闽、粤、赣三省的枢纽。得益于地缘优势,闽西人常与江浙粤等地有商品贸易往来,经济的繁荣推动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闽西人在传统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岭南、岭东、江浙等地的地域文化,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经济文化氛围。明清年间,闽西绘画发展勃兴,出现以“闽西三杰”上官周、黄慎、华喦为代表的画家群体,备受瞩目。其中,花鸟画家华喦将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与民间绘画的通俗意味融入审美追求中,所绘物象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此种雅俗之间的审美表达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和追捧,对海派花鸟画的艺术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近代以来,闽西区域文化中心由明清时期的汀州向上杭迁移,出现以“上杭四家”李少奇、罗晓帆、丘沺、宋省予为代表的画家群体,他们在学习元、明、清画家文人画的审美追求上,继承华喦花鸟画妍润精谨的绘画风格和黄慎以草书入画、重意轻型的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在形式上新颖别致,将生活实境与文人笔墨糅合,呈现雅俗共赏的意趣,为近现代闽西花鸟画开创新的审美图式。
一、构图经营,显质显趣
构图经营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朝谢赫《古品画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第五法“经营位置”就是画面的布局,或者说是章法,构图法。唐代张彦远《论画六法》云:“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①张彦远肯定了构图经营在绘画创作中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视为“画之总要”。而明清画家在此基础上又作进一步讨论,明代董其昌《画旨》:“摊烛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意在远近之间,亦文章法也。”②“隔帘看月,隔水看花”其意在“远近之间”,画中笔墨间的虚实关系构成了画面的“章法”,进而产生构图经营之美。近现代画家潘天寿在1963年5月《致学生信》中谈到:“画须站得住。故不可不重布局结构,亦即取舍、虚实、主次、疏密、穿插、掩映、斜正、撑持、开合、呼应,等等原则。如孙武论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不变,不可胜穷。要之,须得智勇之将,远虑深谋,统御全局耳。”③潘天寿认为构图布局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等要深谋远虑,画面空间布局影响着绘画作品的整体表现。通观近现代闽西花鸟画家们的作品,无论是大幅画作或是尺幅小品,在构图、章法布置上皆是匠心独运,显质显趣。他们不仅师法古人作画的经验法则,又继承华喦花鸟画擅以造境奇特来布置物象的特征,还在很大程度上主动迎合市民的审美趣味,试图在雅俗之间找寻平衡与进路。如宋省予的《鸟与蝉》,福建省美术馆藏。树枝叶逸笔草草,俯仰有致,轻松自如,一只寒蝉在枝头鸣叫,右上方小鸟俯身向下立于枝头,墨色浓重,造型生动。画面构图舒展,鸟儿与寒蝉一呼一应,散逸的枝叶与工整的虫鸟形成对比,笔致清新,色墨参用,衬托着婉约灵动的自然气息。构图式样与画作的意境营造、审美趣味、个人风格有着深度的关联,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所见物象和胸中意象通过构思物化为作品呈现给观众,这需要画家在合乎构图法则的基础上主观取舍,高度概括和提炼自然物象,删去繁冗,突出画面意境。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有一段关于笔墨、构图与意境关系的精彩论述:“写意画落笔须简净,布局布景务须笔有尽而意无穷。巨幅工致画,切忌铺排,用意处须十分含蓄,而能气足神完,乃为合作。”④“写意画落笔须简净”意在将纷繁复杂的物象主观取舍后简洁的用笔墨呈现,此时“布局布景务须笔有尽而意无穷”方可达神完气足,画面中有限的笔墨才能超越形似,凸显生意,呈现出无穷的意趣。近现代闽西花鸟画家们继承古人花鸟画的构图章法,同时在经营构图时善于巧妙处理画面的起承转合、虚实有无的空间关系,包含宾主、疏密、藏露、简繁、虚实、呼应等统一与对立的平衡关系,筹划空间位置的布局布景,营造自然疏朗的画面氛围。如罗晓帆《高飞万里见秋毫》(图1),福建省美术馆藏。一只雄鹰展翅自空中下视,以浓墨写意的手法写出雄鹰的双翅羽,身体部分则以淡墨写出,浓淡间的虚实变化呈现着禽鸟的灵动姿态。雄鹰身后的云层以湿淡墨写出,笔墨鲜活滋润,变化微妙,层层叠叠的云层使整个画面充满形式感和视觉张力。浓墨设色的禽鸟与湿淡墨的云层间的色墨变化在视觉错落间产生远近,将雄鹰推向远处的深远空间,呈现出空灵而淡逸的意境。类似的作品还有宋省予的《鸟与蝉》、丘沺的《绿蒲深处戏相依》、《东篱秋菊》等。
二、笔墨语言,华润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