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2:5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协同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协同主义诉讼构建

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当事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权。当事人有权自由处置的范围即是法官的审判权不得进人的空间,从而实现对法官审判行为的合理制约。法官则有权采取相应的手段制约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法院的诉讼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是“联合讼行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也同样具有协同的一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加强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协同。在诉讼的实体方面法官并非处于完全消极中立的地位,可以通过行使阐明权与当事人在事实的主张与证据的主张与提供上形成互动进行协作。在证据收集上由当事人主导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前提与基础上,法官也可以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与当事人协同。当事人也同样要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努力,与法院合作。如当事人负有真实义务,不得作虚假自认,迟延实施诉讼行为会产生失权的效力等;在维护诉讼秩序和对诉讼进程加以调控上法官与当事人也要协同。法官在诉讼中的指挥和管理作用很明显地得到表现,而当事人有权决定诉讼的开始,诉讼的结束也可以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还应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官的指挥和管理。当然当事人与法官的协同并非是没有侧重的协同。在实体方面是在当事人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程序方面则是在法官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2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模式

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作为主体,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让他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争辩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争辩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示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从而实现对法官审判行为的合理制约。法官则有权采取相应的手段制约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法院的诉讼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当事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奖励权。当事人有权自由处置的范围即是法官的审判权不得进人的空间。联合讼行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也同样具有协同的一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加强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协同。诉讼的实体方面法官并非处于完全消极中立的地位,可以通过行使说明权与当事人在事实的主张与证据的主张与提供上形成互动进行协作。证据收集上由当事人主导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前提与基础上,法官也可以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与当事人协同。当事人也同样要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努力,与法院合作。如当事人负有真实义务,不得作虚假自认,迟延实施诉讼行为会产生失权的效力等;维护诉讼秩序和对诉讼进程加以调控上法官与当事人也要协同。法官在诉讼中的指挥和管理作用很明显地得到表示,而当事人有权决定诉讼的开始,诉讼的结束也可以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还应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官的指挥和管理。当然当事人与法官的协同并非是没有偏重的协同。实体方面是当事人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顺序方面则是法官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2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略论中国协同主义诉讼的构建

摘要:协同主义诉讼构造能充分发挥法官和当事人的积极作用,使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之间协同推进诉讼。我国应当选择一种新的诉讼构造以平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符合这一要求,并且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而应当成为我国的新选择。

关键词:协同;民事诉讼;诉讼模式

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查看全文

中国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刍议论文

摘要:协同主义诉讼构造能充分发挥法官和当事人的积极作用,使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之间协同推进诉讼。我国应当选择一种新的诉讼构造以平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符合这一要求,并且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而应当成为我国的新选择。

关键词:协同;民事诉讼;诉讼模式

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查看全文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建立探讨论文

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转贴于公务员之家()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当事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权。当事人有权自由处置的范围即是法官的审判权不得进人的空间,从而实现对法官审判行为的合理制约。法官则有权采取相应的手段制约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法院的诉讼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是“联合讼行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也同样具有协同的一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加强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协同。在诉讼的实体方面法官并非处于完全消极中立的地位,可以通过行使阐明权与当事人在事实的主张与证据的主张与提供上形成互动进行协作。在证据收集上由当事人主导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前提与基础上,法官也可以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与当事人协同。当事人也同样要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努力,与法院合作。如当事人负有真实义务,不得作虚假自认,迟延实施诉讼行为会产生失权的效力等;在维护诉讼秩序和对诉讼进程加以调控上法官与当事人也要协同。法官在诉讼中的指挥和管理作用很明显地得到表现,而当事人有权决定诉讼的开始,诉讼的结束也可以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还应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官的指挥和管理。当然当事人与法官的协同并非是没有侧重的协同。在实体方面是在当事人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程序方面则是在法官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2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中国协同主义诉讼建构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协同主义诉讼构造能充分发挥法官和当事人的积极作用,使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之间协同推进诉讼。我国应当选择一种新的诉讼构造以平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符合这一要求,并且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而应当成为我国的新选择。

关键词:协同;民事诉讼;诉讼模式

一、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查看全文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是怎样的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战略之下,和谐主义司法成为必然要求。在民事诉讼模式中的构建中,和谐主义起作价值基础的作用。然而,应运和谐主义司法要求而设计的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存在着理论上的不合理性和制度设计上的不可操作性。在和谐司法的语境下,结合主义是以当事人主义为主,适度吸收职权主义的合理因素的民事诉讼新模式,它能有效克服协同主义的缺陷,体现和谐司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建的理性选择。

民事诉讼模式是民事诉讼活动中,关于法官、各方当事人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具有标准性、可供参照性特征的固定形式。民事诉讼模式是长期司法活动的结晶,它代表着不同的体系,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风格。同时,民事诉讼模式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更新。我国的民事诉讼道路,成就显著。然而,现行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弊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下,改革和完善现行民事诉讼,构建体现和谐司法价值要求的新的民事诉讼模式成为必然。

一、和谐主义是民事诉讼模式的价值基础

1、和谐主义司法内涵的解读

和谐主义司法或是和谐司法,其内涵有着多重解读。就其核心内涵而言,和谐司法包含着司法过程和谐和司法结果和谐。司法过程和谐是司法运作过程中,司法构成的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相互契合,同时又相互制衡、相互约束,使司法运行过程公正、高效、顺利、和畅的状态。司法结果和谐是指司法发挥其功能作用,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实现正义,弥消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达成了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

司法过程和谐是保障司法结果和谐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司法结果和谐是司法过程和谐的目标与结果,司法过程的不和谐,司法结果就不可能真正地和谐;没有司法的结果和谐,司法过程的和谐则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诉讼表演和多余的司法过程。为此,和谐司法一定是司法过程和谐和司法结果和谐的有机统一,是手段和谐与目的和谐的有机统一。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路径

【摘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医学人才,需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二者存在协同融合的价值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障医学专业教育的“向”;医学专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发展的“质”。二者存在协同融合的逻辑必然: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根本一致;在教育内容上可以相融统一;在教育模式上相互依托;在教育者角色要求上具有同一性。需把握协同融合的原则,创新理念,协同融合教育教学方法和载体及加强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协同融合;医学院校;价值诉求;逻辑必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提出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1]。因此,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医学人才,需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

1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合的价值诉求

1.1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障医学专业教育的“向”

社会主义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医学人才。要切实提升医学专业教育的效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必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和为人民服务。

查看全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探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与本质,分析了协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建立“全员化”的管理机制、“全过程”的参与机制、“全方位”的协同机制、“全领域”的工作机制四个维度,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近年来,“大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研究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方兴未艾,而且拥有越来越高的呼声。把“大思政”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协同创新”通过汇聚各要素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内在诉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与不断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从“大思政”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将教育诸要素进行整合与系统优化,构建全过程、多维度、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以期在组织管理方式、体制机制创新、实践范式构建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

一、“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意蕴与特征

“大思政”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它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为哲学基础,以“以人为本”为工作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以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和环节的有机统一和整合,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具体来说,“大思政”教育观的内涵意蕴与特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主体多元,形成整体效应。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中,所谓整体、全面是与局部、片面相对应而存在的,包含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性、世界的变化发展性以及人的整体性三个既相互联系又逐步递进的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面不是孤立、互相排斥的,应注重人员参与的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性以及发展变化性,要求各方力量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要发挥全体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共生性”和“共在性”的关系。诸方力量要相互融合,统一于多维整体之中,建立各方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达成有效的协调与整合,确保彼此的目标能够连续一致,起到相互强化、合作无间的作用。2.体系开放,注重动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世界以及中国的发展大势紧密相关,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树立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与新变化的“大视野”。一方面,要具有开放的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贴合时代的变化,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渗透性,不断引入开放、丰富、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方法,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与生动性;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延伸,形成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要具有动态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创造的精神、发展的意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过程性,重视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适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与方法。3.内容丰富,突出引领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还要直面大学生思想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回答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众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一方面要更加突出思想引领,着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在理念、技术、教育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加强创新,促进显性与隐性结合、纵向与横向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亲和力。4.方法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实践为动力,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具体而言,要倡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开阔大学生的理论视野,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使他们既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为他们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协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查看全文

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基础薄弱,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办学职能实现和发展的关键。高等农业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最能动和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因此,在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应努力构建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科研机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管理创新机制,不断促使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形成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基础、战略任务基础及行动路径基础。

关键词:组织机构;战略任务;行动路径;协同发展;高等农业院校

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省域“三农”工作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如何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和支持省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动性和主导性成为制约省域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和关键。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在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省域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其协同发展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服务省域经济的重要指标。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基础薄弱,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实现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努力构建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科研机制同和社会服务机制,促使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形成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基础、价值理念基础及行动路径基础,以服务省域经济建设。

1省域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基础

1.1农业高校与涉农院校是教师协同发展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开展各项人才培养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依法开展相关活动的自主权。从这个层面上讲,高校具有并且能够为教师协同发展提供最为强大的组织保障能力。高校教师能否走出去,通过参与其他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拓宽学术和育人视野,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高等学校作为组织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黑龙江省有本科农业高校3所,高职院校10余所,设有涉农专业院校数所,这是教师协同发展的组织基础。加强这数所院校间的职能协同是促进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以往,学者和高校更多关注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协作与协同发展,如若干年前建立的东北农林高等教育协作组;还有关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关注社会服务方面的组织合作形式。这些合作形式在推动高等教育之间和高等教育与社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仅仅在社会服务方面开展合作注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和组织形式,特别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更为显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系统向现代开放的教学系统转变,大学生坐在教室里或者在任何地方,只要将电子终端设备与互联网接通,便可以获得众多网络课程资源,接受来自不同院校和教师提供的庞大课程教学。这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展高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授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需求。1.2各学科专业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具体组织。在国家开展“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万”专业计划,可以客观地讲,国家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在不断加码,在提出面向世界创建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基础上,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又抛出大手笔动作。可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优秀人才和先进科研成果的渴求是多么强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指向的是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基础性科研成果,能够支持大国科技发展的原创型新成果。学科主要是面向研究生教育要改革、要创新、要成果、要人才,而专业则指向本科人才培养,是向学科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尽管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和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管理指向,但为创新性行业产业和学科领域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和未来创造力的人才,仍然是本科教育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使命之一。从黑龙江省农业高校的现实情况出发,所拥有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和省级重点专业是农业高校教师间开展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这些学科、专业拥有良好的历史发展基础与办学优势和特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成果支撑和社会服务支撑作用明显,更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畜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学和林业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黑龙江大学寒地生物学与生态学学科群被列为2018年黑龙江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等不一而足。这些优势学科间应加强协同创新,学科、专业的高校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具体组织保障。1.3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各学科专门协会、学会是教师协同发展的支持补充组织。高等学校的办学职能之一是科学研究活动,而科研成果支撑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行业产业发展,也是综合国力水平的标志。因此,我省各农业高校由国家和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建立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设施设备条件。比如东北农业大学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等众多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都是开展深度科研合作的组织基础。依托各学科及其二级学科等建立和发展的民间学术组织也是重要的协同发展组织平台。如东北农业大学担任理事单位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黑龙江省水利学会、黑龙江省农业电气化学会等,对于引领和沟通我省农业高校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应当充分加以挖掘和利用。

2支持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教师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基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