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1 02:45: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协同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提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与金融资源共享是促进现阶段三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当前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合作机制不完善、协同发展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京津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协调统筹机制,建立资源共享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共同优化科技金融投资体系,最终实现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引言
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更多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过程。科技金融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更多的是局限于单个城市发展,一般是当地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方式降低科技企业的生产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型企业。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各地政策出台和运行情况不均衡,只有个别城市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土金融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这样又会导致集聚效应,使得周边地区其他城市的科技型企业和人才都会集中该城市,对周边城市造成企业和人才的流失。因此,需要以区域合作为背景,寻找区域经济内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路径,形成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产业化生产等良性发展路径,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三地未来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和新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地定位各有分工,但只有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通过科技金融支持三地协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二、京津冀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与金融资源共享是促进现阶段三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水平较低,不能够很好地适配三地经济发展定位以及对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给予支撑。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区域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科技金融资源的共享与分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北京、天津的位置优势,这些资源大量向京津聚集。北京是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天津作为科技与金融创新试验基地,也聚集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资源。从科技投入角度来看,2016年高新技术R&D经费投入规模排名前6位,规模都超过了千亿元,北京投入1,485亿元,排名第四位。天津投入527亿元,河北投入383亿元。而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北京最高为5.95,天津第三位,而河北仅为1.2,排名第十八位。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北京都是遥遥领先。另外,北京的投入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而天津和河北主要来源于企业。从科技人才队伍分布来看,三地科技人才分布极不均衡。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聚集了大量各种人才,而中关村被称作中国的“硅谷”吸引着全国的高科技公司和专业人员。不仅如此,北京也是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最为密集的城市,科技成果丰富,而天津次之,河北每年科技成果最少。随着京津冀一体不断推进,北京市的部分产业或行业逐步向天津和河北转移,而人才怎样才能实现一体化发展,是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二)京津冀科技金融合作机制不完善。京津冀三地都出台了相关的科技金融政策,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相关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和引导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从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北京以重点问题为导向,制度相关政策较有针对性,比天津和河北更为成熟,理念先进,体系完善,可操作性较大。但从相关政策中可以看出,三地对高新企业的支持,资金主要来源政府和企业,而缺乏对社会闲置资金的吸纳,民间资本缺乏进行投资的有效渠道和政策支持,制约了重大科技项目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北京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而天津的滨海新区的科技金融体系尚未形成,河北则还缺乏创新服务体系的形成条件。三地的科技金融合作有所开展,但相关的合作服务很难跟上,区域金融服务辐射较小,不能带动人才、技术、生产要素等流动。(三)京津冀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意识薄弱。长期以来,以“保北京”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行政干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难以改变过去“自我为主”的思维模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纲要与规划。如《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民银行三地协调机制》、《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通知》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出现很大的改变,金融部门跨区域经营阻碍较多,各地金融机构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区域间科技金融合作积极性不高,相关政策主要是围绕本地经济制定,而不是区域间的合作,缺乏鼓励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合作的意识。
邮银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阐述了邮银协同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电商邮包贷为例,构建邮银协同选客模型和CAB获客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金融服务对电子商务客户的认知、情感以及选择邮递公司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破解邮银协同发展难题的策略。
关键词:电商邮包贷;邮银协同;CAB模型;场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演化迅速改变着企业组织的运行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演进成为趋势。在此过程中,集团内部协同效应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如何通过协同来谋求竞争优势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综述现有文献发现:第一,企业协同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并购活动上,对集团内部协同行为研究较少;第二,现有的协同效应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对协同效果的计量与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运用协同理论,对邮银的协同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电商邮包贷为例,第一,构建邮银协同选客模型,揭示互动选客的内在机制;第二,构建CAB获客模型,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实证研究金融服务对电子商务客户的认知与情感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电子商务客户选择邮递公司行为的影响,从定量的角度对协同的效果进行评价。
1邮银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难点
1.1邮银协同发展现状。从邮银协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是邮政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银行稳,则集团稳;银行兴,则集团兴。反过来看,邮储银行三分之二的客户由邮政维护,四分之三的储蓄存款来自金融,因此邮政好,则银行好;邮政强,则银行强。近年来,邮银协同稳步推进,从ETC项目的营销到电商邮包贷的推广,协同效应逐步凸显,但双方协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当前仍面临重重困难。1.2现阶段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一,协调机制不健全。各业务板块分业经营,激励考核与利益分配按条线分割管理,致使板块间缺乏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和约束力。第二,业务模式不清晰。各板块业务以产品为中心,未形成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式,板块间存在业务重叠、内部竞争等现象。第三,资源共享不全面。客户营销过程中,往往是“单兵作战”,邮政掌握物流数据,银行掌握资金流信息,双方缺乏资源共享。第四,信息集成不充分。集团现有信息系统多而散,不同环节、不同业务、不同板块存在信息不对接、系统不完善的情况。第五,项目选择不突出。协同项目选择没有典型性和包容性,无法在实践中形成一套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协同合作。1.3邮银协同发展的难点当前邮银协同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行之有效的实践少之甚少,究其原因,核心难题在于探索过程中未找到符合各自利益的协同项目,实践中看不到双方共同的利益方向,具体表现为:第一,场景选择难,寻找符合双方各自利益的应用场景难度较大;第二,产品设计难,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包容性的产品难度较大;第三,数据共享难,在碎片化系统下,付诸协同实践的难度大;第四,绩效考核难,集团公司对各协同项目的绩效考核难度较大。
2邮银协同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路径
【摘要】“一带一路”给国际航运和贸易协同发展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以国际航运体系为依托,构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新格局,能推动我国与国际航运贸易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本文明确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基于对两者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协同发展;路径
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对应指南及行动目标,不仅为“一带一路”周边城市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支撑。在国际贸易及国际运输内涵日益丰富的前提下,推动二者协调发展,可有效提高国内国际贸易与运输在全球领域的竞争力,从而为中国在世界领域站稳脚步奠定基础。
一、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间的协同发展关系
贸易不只是一种基础商业行为,亦是国际航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于国际贸易跨区域、跨国界资源流动发展需求,衍生出了国际航运产业。世界领域贸易行为不断加速,既给国际航运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又提高了整体发展效能。在国际贸易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对国际航运业务整体服务内容也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二、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现状
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探究
摘要:介绍了低碳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我国低碳目标。
关键词:低碳社区;低碳城市;协同发展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不单单是某个国家的难题,已经上升成全球共同应对的难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各个国家都在为此做出努力,中国作为碳排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2015年中国提交的INDC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不但重申了哥本哈根协议提到的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而且明确提到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60%~65%。这表明了中国对抑制温室气体工作已取得的效果、未来决策与行动以及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以及立场。为早日实现我国的碳减排目标,国家积极出台政策并加大低碳城市与低碳社区的试点工作,而且低碳试点工作正在我国大范围内展开,我国在低碳方面的工作不可否认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低碳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城市与社区的低碳发展并不顺利,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将从协同发展的视角上探讨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1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的相关涵义
1.1低碳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低碳,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解决或者说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2011年李娜提出“低碳社区,就是运用多样的技术手段实现较低的能源消耗、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碳中和的社区,”通俗地讲,就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包括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等概念[1]。2014年高健提出“社区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构成模块,建设低碳社区是达成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基本单元”[2]。根据戴亦欣、付允、汪云林等低碳研究者[3~4]的研究,笔者认为,低碳城市的内涵其实就是以政府为宏观主体,规划制定一系列政策,在城市的发展中做到较低的能源消耗、较少的环境污染、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达到较高的效益与效果,最大程度的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转变公众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1.2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从构成上来说社区属于城市的一方面,是一个小集体,从宏观上看是社会的缩影,它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资源优势。此外,社区是若干群体或组织聚集而成的,因此它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以及较强的影响力等特性。由此可见,在社区中开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肯定会取得一些效果。而城市是由许许多多的社区组成的,具备社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社区不仅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自我独立发展,根据唯物辩证法认为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方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研究部分,同时还要考察整体,并且还要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城市与社区的低碳发展要协同起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我国正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并治理,两者作为国家的分支必然和谐共处,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争取达成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社区通过协同平台可以优化、整合、协调低碳资源促进低碳城市的快速发展,期间,城市的低碳发展也会推动低碳社区的建设,两者互利互助,协同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2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思考
[摘要]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过程中,国家越来越关注健康管理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将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高效融合,提升对消费者健康状态的管理水平,对商业健康保险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现有文献整理分析,发掘我国健康保险及其与健康管理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我国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商业保险;协同发展
在2019年11月的新版《商业健康保险办理办法》中,国家正在更大力度地支持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发展健康管理服务功能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明朗。大力促进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健康保险行业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全民健康意识的形成。
一、我国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文献综述
(一)我国健康保险现存问题研究。从1982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后第一笔健康保险开始发展至今,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专业化经营阶段以及综合经营阶段,至今仍有很多制约因素。从政策的角度出发,许飞琼(2019)认为国家政策导向对健康保险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年很多政策的导向性不正确,抑制了健康保险朝健康的状态发展。郑伟(2019)对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行分析,指出国家新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引导健康保险市场逐步走向“健康”轨道。政策的力量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国家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对健康保险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全国各地对保险的认可程度参差不齐,经济开放程度不同,保险认可度也大相径庭,这对保险业务的开展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尹相娟(2020)指出市场中存在消费者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消费者的道德风险是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李雅诗(2020)指出城市地区、高年龄群体和学历高的群体逆向选择尤为显著。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张金辉(2011)认为健康保险有其自身经营特点,健康保险必须要专业经营。而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起步晚,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上很多健康保险公司费率计算不够专业。其次,张瑾(2019)许飞琼(2019)等学者指出现存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甚至还存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险种,且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内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张金辉(2011)指出像护理险,失能险这类需求大的险种,保险公司反而没有创新动力。(二)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研究。对于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唐传艳(2019)对出台的《新办法》,突出强调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认为保险公司要承担起健康管理的重任,这对投保双方是共赢的。健康保险成为业内看好的“新赛道”。就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来看,吴涛(2019)、山娜(2019)都对未来健康保险市场抱有积极态度,也指出保险公司要积极与政府和医疗机构合作,为顾客提供多元化服务,在未来打造市场主体多元化。蒋伊石(2019)用案例向我们说明商保公司助推整合医疗的成效显著。吴晓峰(2019)通过重离子放疗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合作为例,探索出商业健康保险与重离子医疗服务的深度协同发展的可行性。阙川棋(2019)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创新困境中进行研究,最后在创新对策中,也在大力鼓励产业协同发展。(三)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管理多为事中健康管理,即患病后的诊疗服务。山娜(2020)认为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办医已成为我国推进医疗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需要保险公司与医疗行业资源整合共同服务于被保险人,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收购或控股医疗机构、自建医疗机构平台。这是我国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的重点,但发展事前健康管理才应是保险公司主线路,即对参保人“未病”的防控。而我国对事前健康管理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参与度不高,为参保人打造健康的生活状态是我国未来探索的新方向。
二、我国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的问题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探析
摘要:农村物流是连接社会生产和消费、农村和城市、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的桥梁,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日益显著,这使得我国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作用难以发挥,因而制约了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快速发展,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对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弱;物流服务行业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健全而迅速发展,但是其对农业发展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农村信息化水平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弱。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弱。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物流;农村经济;协同发展;信息化水平
不论是为了补基建投资短板,还是为了激发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加快农村物流建设步伐都已成为政策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多部委频发新政,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旨在充分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例如,2020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在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上,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同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印发了《自治区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在邮政快递业建设农村现代物流网络、推进“快递进村”等方面给予重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农村物流业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与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促进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快速发展。研究基础
(一)农村物流概念。农村物流指在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物流活动,其具体包含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运输配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等。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物流活动进行的区域,农村物流所发生的区域为农村地区,是为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服务的物流活动。农业物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货物的物流活动,例如农业生产所需种子、设备以及肥料等的运输。但是,设备和肥料的运输在城市范围中发生就不属于农村物流,另外农产品的销售物流在城市范围内进行也属于城市物流。农产品物流指的是农产品的物流活动,包含了农产品的收集、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这些物流与农村物流有所交集但是又与农村物流存在明显的差别。农村物流具有物流需求分散、季节性强、方向性突出、地区差异明显、农村物流运作和组织难度大等方面的特征。(二)农村物流能力。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主要由农村物流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所体现,了解农村物流能力构成要素,才能了解影响农村物流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研究农村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能力指的是物流产业能够提高物流服务的能力,主要构成要素包含农村物流发展环境保障、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农村物流运营管理和农村物流支撑和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环境保障包含政策环境保障和市场环境保障两部分,环境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市场环境将会对农村物流行业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甚至影响产业结构,从而对物流产业发展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政策环境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健全的行业标准体系将会提高农村物流产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政府针对农村物流发展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够从外部环境和宏观环境保障农村物流发展。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在农村物流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农村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健全的交通运输、仓库存储等基础设施、方便快捷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会显著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对于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融合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物流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优化农村物流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物流的服务质量,使农村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协调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物流和整个农业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经济系统的发展,例如金融产业的农村金融贷款支持。与此同时,农村物流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例如农村地区消费品、农产品的货运量等都会影响农村物流产业供需关系。(三)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解决农村物流发展的技术问题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对农村物流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将其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其中内因包含了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包含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农村物流发展投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农村信息化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影响因素。需求因素包含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流通程度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外因指的是政府发展农村物流的相关政策和区位因素,以及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等。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从原本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单级格局逐步演变成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多级格局,这也表明我国进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着三个驱动因素,即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因此,对这三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从概念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指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放在平等的位置,坚持客观公正,通过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推动相互协作,实现整体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独立进行,任何一个区域想要获得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推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的自由流通;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维持,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各个区域的高度自主性,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强化和巩固;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满足客观事实,不能盲目进行,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升经济运作效率[1]。协同理论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想要真正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明确和完善,就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尊重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序参量,提升驱动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区域协同发展电网规划管理研究
摘要:电网肩负着电力供应的重要使命,电网规划管理直接影响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通过对电网规划建设现状的剖析,明确电网规划管理的作用。以区域协同发展为背景,从规划管理、技术保障、地方规划、区域发展四个方面着手电网规划管理,为电网规划建设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关键词:协同发展;规划管理;电网
1引言
电网规划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城市化发展,协同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资源规划和配置。因此,深化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它的地位和作用对电网的运行维护、电网优化、工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电网规划管理意义和作用
2.1电网规划建设的现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多样,与此同时电力需求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辉煌同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能源政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城市建设等因素制约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在面临重点区域资源配置调整的同时,内部环境的难以调整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都对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电网规划管理的作用。在以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合理高效的电网规划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提高电网建设质量和效率。深化管理措施,使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区域间数据资料的共通,不仅增强了技术经验的交流,还保障了规划准确性,对规划评估提供统一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电网的规划流程,保障了电网规划的落地和执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电网建设的合理性。科学的电网规划,保证了电网的经济适用性,而且对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有着指导意义。因而制定科学合理、稳定、高效的电网规划方案,对电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商物流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我国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电子商务和物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推动经济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受到近两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购物习惯在发生深刻变化,电商和物流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抓住新时代新机遇,推动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畅通电商物流产业链,服务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成为地方政府和电商物流企业共同致力推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现状,指出了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致力营造推动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营商环境,强化电商物流协同发展规划引领,突出城乡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电商物流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
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一)电商物流产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商物流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电商物流产业逆势而上,进一步引领带动消费升级,新消费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发展,电商物流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效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加速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41.9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6%,其中网上零售额为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5%。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成为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从2016-2021年数据分析,电商交易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0%,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见表1)。
(二)电商物流不断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针对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发展的客观趋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从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来源、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本质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接着,从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该发展路径给民间美术的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非遗语境下;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协同发展;路径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于“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路径”这一话题成为了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推动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路径的应用,为保证该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利用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表现的一种宝贵文化。因此,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强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
二、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