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23:21: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西部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危机下西部企业营销论文
一、金融危机对于西部企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证劵化,使世界经济成为了信心经济。危机的蔓延,从我国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影响到内地,西部也是受到影响的区域之一。虽说西部经济相对于东部比较落后,在此次危机中受影响的程度相对不大。但西部企业的构成中绝大部分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失业人口的迅速增加,进而降低了老百姓的收入预期,使得消费能力下降,消费能力下降会进一步恶化区域经济环境,使企业销售困难,资金周转减速,大量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这样一来又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降低了职工的收入预期,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西部企业营销策略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以及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西部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企业发展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坐中四连”,地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它东迎陕西,西通新、青,北接宁、蒙,南达川、藏,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冲,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以兰州为分析基点,概述西部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1.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落后,缺乏经营特色
西部企业发展障碍及策略诠释
摘要:西部中小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才、资金、技术短缺,效率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竞争弱势,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对策
西部中小企业是西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中间力量,是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地理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总体水平不高。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数量上严重滞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从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分布来看,在2933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当中,东部地区占78.86%,中部地区占13.13%,西部地区只占8.01%。而且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价值低,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自然资源在开发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生产中外部负面效应很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障碍
(一)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经营层次低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管理人才,根据调查,西部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较小,只占11%和18%。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和稳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西部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小煤矿、小砖厂、小酒厂、小粮油、小石材、小水泥等原材料初级开发和加工领域,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经营上低水平重复,粗放式增长,效率低下,只能以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粗放因素,替代资本、技术、管理等集约化因素。
西部企业营销管理误区探究
摘要:西部民营企业在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规划的背景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西部民营企业市场营销领域的管理误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西部民营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亮点。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718.5万户,注册资本达到13.6万亿元,较2008年底分别增长了9.29%和15.8%。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比2008年底增加了1144.5万人,增长了8.4%,其中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而实际从业人员接近两亿。涉及机械制造、房地产建筑、家具、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商品批发零售等行业,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在不断扩大。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未来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涵括四川15个市,以及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人民币。其5大战略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示范区和生态安全保障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因此,成渝经济区获批,给川渝两地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但与沿海省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全国工商联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共有34家西部地区的企业入围,四川民营企业占了11个席位,领跑西部其他省份。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内陆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上西部地区实施的是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体,民营企业综合实力较弱、规模普遍较小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西部民营企业在市场营销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企业文化定位模糊,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本质认识和足够重视
企业与西部市场研究论文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为企业进军西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各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在进军西部市场的过程中,企业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战略也应有所差异。
一、企业进入西部市场的方式
1.技术转移式。技术转移包括: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等形式。
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是在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到不断完善后,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分厂、选择有条件的伙伴进行合作经营等方式,让西部地区的分厂或合作伙伴使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从而实现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向中梯度地区的转移,进而达到进入并占领西部市场目的的一种方式。
技术装备(主要指生产创新产品的关键设备)的转移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伴随转移,技术装备首先是伴随着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这种转移称为伴随转移。由于技术装备不一定必须伴随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因此伴随转移不一定是必须的。因为有些产品的关键设备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有的产品的关键设备却可以用其它设备来替代(尽管这种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产品技术的接受企业的技术力量比较强、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也可以自行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另一种是淘汰转移。当技术转移企业的产品从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时,由于技术转移企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或出现萎缩,且产品技术和技术装备已不再是垄断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技术转移企业用新产品替代这些老产品,这时技术转移企业就需要将生产原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而西部地区的这种产品市场还处于兴旺时期,技术转移企业可以将淘汰来的技术装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继续生产这种产品,并占领西部市场。
2.资金投入式。资金投入进占市场方式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富余资金或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于西部地区,建立分厂或合作建厂,生产自己的现有产品或西部市场所需的其它产品,进而占领西部市场的一种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往往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投资建厂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有的企业则需要通过借贷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投资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的资金。
小议企业进军西部市场的措施
一、企业进入西部市场的方式
1.技术转移式。技术转移包括: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等形式。
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是在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到不断完善后,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分厂、选择有条件的伙伴进行合作经营等方式,让西部地区的分厂或合作伙伴使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从而实现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向中梯度地区的转移,进而达到进入并占领西部市场目的的一种方式。
技术装备(主要指生产创新产品的关键设备)的转移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伴随转移,技术装备首先是伴随着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这种转移称为伴随转移。由于技术装备不一定必须伴随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因此伴随转移不一定是必须的。因为有些产品的关键设备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有的产品的关键设备却可以用其它设备来替代(尽管这种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产品技术的接受企业的技术力量比较强、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也可以自行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另一种是淘汰转移。当技术转移企业的产品从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时,由于技术转移企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或出现萎缩,且产品技术和技术装备已不再是垄断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技术转移企业用新产品替代这些老产品,这时技术转移企业就需要将生产原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而西部地区的这种产品市场还处于兴旺时期,技术转移企业可以将淘汰来的技术装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继续生产这种产品,并占领西部市场。
2.资金投入式。资金投入进占市场方式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富余资金或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于西部地区,建立分厂或合作建厂,生产自己的现有产品或西部市场所需的其它产品,进而占领西部市场的一种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往往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投资建厂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有的企业则需要通过借贷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投资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的资金。
3.产品打入式。产品打入方式是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投放到西部市场上,利用产品优势占领西部市场的一种方式。由于产品的特点不同、企业的实力不同,实施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自行销售;二是选择合适的中间商代为销售。
西部民营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在分析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分阶段选择恰当的进入模式并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系统科学地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对提高中西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有所帮助。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出口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在出口企业中,又以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最为迅速,民营企业正成为中西部地区出口的主力军。以广西为例,2004年全区外贸出口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民营企业出口7.38亿美元,占广西出口总额的30.8%,同比增长86.3%,拉动全区出口增长17.4个百分点。
然而,与民营企业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中西部民营企业外贸出口仍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近600亿美元,湖北省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只有5.05亿美元,占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不到1%,而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总值达150多亿美元,占全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1/4左右;200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平均出口规模为150万美元,出口超过1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有2000多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达330家。而湖北省民营企业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的只有95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仅有5家。
一、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由于历史上中西部地区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体,近几年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沿海省份相比,其综合实力较弱、规模普遍较小,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自身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眼光
企业进军西部市场的策略综述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为企业进军西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各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在进军西部市场的过程中,企业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战略也应有所差异。
一、企业进入西部市场的方式
1.技术转移式。技术转移包括: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等形式。
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是在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到不断完善后,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分厂、选择有条件的伙伴进行合作经营等方式,让西部地区的分厂或合作伙伴使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从而实现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向中梯度地区的转移,进而达到进入并占领西部市场目的的一种方式。
技术装备(主要指生产创新产品的关键设备)的转移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伴随转移,技术装备首先是伴随着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这种转移称为伴随转移。由于技术装备不一定必须伴随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因此伴随转移不一定是必须的。因为有些产品的关键设备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有的产品的关键设备却可以用其它设备来替代(尽管这种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产品技术的接受企业的技术力量比较强、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也可以自行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另一种是淘汰转移。当技术转移企业的产品从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时,由于技术转移企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或出现萎缩,且产品技术和技术装备已不再是垄断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技术转移企业用新产品替代这些老产品,这时技术转移企业就需要将生产原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而西部地区的这种产品市场还处于兴旺时期,技术转移企业可以将淘汰来的技术装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继续生产这种产品,并占领西部市场。
2.资金投入式。资金投入进占市场方式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富余资金或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于西部地区,建立分厂或合作建厂,生产自己的现有产品或西部市场所需的其它产品,进而占领西部市场的一种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往往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投资建厂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有的企业则需要通过借贷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投资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的资金。
西部企业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西部中小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才、资金、技术短缺,效率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竞争弱势,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对策
西部中小企业是西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中间力量,是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地理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总体水平不高。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数量上严重滞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从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分布来看,在2933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当中,东部地区占78.86%,中部地区占13.13%,西部地区只占8.01%。而且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一般都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价值低,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自然资源在开发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生产中外部负面效应很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障碍
(一)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经营层次低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管理人才,根据调查,西部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较小,只占11%和18%。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和稳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西部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小煤矿、小砖厂、小酒厂、小粮油、小石材、小水泥等原材料初级开发和加工领域,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经营上低水平重复,粗放式增长,效率低下,只能以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粗放因素,替代资本、技术、管理等集约化因素。
企业西部市场开发的战略分析论文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为企业进军西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各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在进军西部市场的过程中,企业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战略也应有所差异。
一、企业进入西部市场的方式
1.技术转移式。技术转移包括:产品技术的转移、工艺技术的转移、技术装备的转移等形式。
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是在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到不断完善后,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分厂、选择有条件的伙伴进行合作经营等方式,让西部地区的分厂或合作伙伴使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从而实现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向中梯度地区的转移,进而达到进入并占领西部市场目的的一种方式。
技术装备(主要指生产创新产品的关键设备)的转移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伴随转移,技术装备首先是伴随着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这种转移称为伴随转移。由于技术装备不一定必须伴随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转移而转移,因此伴随转移不一定是必须的。因为有些产品的关键设备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有的产品的关键设备却可以用其它设备来替代(尽管这种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产品技术的接受企业的技术力量比较强、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也可以自行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另一种是淘汰转移。当技术转移企业的产品从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时,由于技术转移企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或出现萎缩,且产品技术和技术装备已不再是垄断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技术转移企业用新产品替代这些老产品,这时技术转移企业就需要将生产原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而西部地区的这种产品市场还处于兴旺时期,技术转移企业可以将淘汰来的技术装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继续生产这种产品,并占领西部市场。
2.资金投入式。资金投入进占市场方式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富余资金或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于西部地区,建立分厂或合作建厂,生产自己的现有产品或西部市场所需的其它产品,进而占领西部市场的一种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往往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投资建厂也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有的企业则需要通过借贷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投资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的资金。
西部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一、西部地区的融资现状
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原来相对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供给缺乏,自然资源禀赋上的相对优势也因区位、政策劣势和投资收益率低下而严重削弱,即所谓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出现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从东至西经济走弱的区域特征。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等方面。
1999年、2000年占全国国土面积56.85%,全国人口23%的西部地区的GDP比重仅接近于全国的14.8%。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投资不足显然是其中的重要一项。1999年、2000年西部的固定资产总额分别为4494.32亿、5103.74亿,仅占全国15.05%、15.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更是少得可怜,1999年、2000年分别仅占全国的2.8%、3.0%。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低下影响了资本形成,导致西部地区资本存量及增量的不足。在区域资金配置方面明显呈现东西部配置不均衡的特点:1999年末西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498.68亿元,货款余额为13886.74亿元,仅占全国金融机构存货款余额的13.33%和14.81%。这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对于资本的需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作为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西部地区在资本市场上偏居一隅,远远滞后于其它地区,见表2、表3。
注:表1、表2均引自《中国证券报》2000年3月3日18版。
西部地区本身资金积累尚且不足,然而在资金追逐利润的情况下,一部分西部资金通过银行间融资体系流向收益高而且安全的东部,另外一部分资金又通过资本市场上购买东部大量的证券等方式流向东部。资金逆流的“虹吸效应”使得西部资金“贫血”更为严重。
西部大开发需要巨额资金,然而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可能解决西部发展的资金缺口。如果单纯依靠西部地区的自身资金积累或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都是不现实的。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明显增加。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能源、原材料及其他资源产品的全球性生产过剩,使西部地区寄希望于凭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设想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环境的脆弱与恶化,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工业化水平扩张模式存在的条件不复存在,从而大大限制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西部大开发依靠改革释放动力的难度加大。随着改革的深化推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必须着手解决一些迫切的全局问题,如解决再就业,确保经济增长,规避金融风险,加强国防等发展难题。中央财政收支更为紧张,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2%下降至1995年的10.7%,2000年这一比例也仅为15%。近年来,国家所直接掌握的预算内资金已经十分有限,财政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已由1981年的28.1%下降为1996年的2.7%,2000年虽有所回升但也仅占6.4%。国家财政收入回旋余地小,国家主要财政目标指向被迫调整,用于支持西部开发的能力因而受到限制,即使国家把其所掌握的全部资金投向西部地区,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西部地区若仍抱着“等、靠、要”的固有思想,企图依靠中央政府大规模投资启动西部地区经济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