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19:12: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效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奢侈品效用透析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所以人们不仅可以从消费实物商品中获得满足,同时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获得效用。
反过来我们来看奢侈品这一特殊的商品,首先沃尔冈•拉茨勒是这样定义奢侈的“: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奢侈品在国际上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而广义的奢侈品在经济学上定义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当收入上升时,消费数量将上升快过生活必需品,同时收入下降时它的消费数量下降也会较快。广义的和狭义的奢侈品可能在生活中与大众的印象不同,例如,我们谈到BMW的汽车大家都会赞成这是一个奢侈品,但如果我们要有人提出牛奶也是奢侈品,可能就会有人提出异议了,但是按照广义的解释,它确实是奢侈品,因为它的需求上升速度比收入上升的速度更加快速。所以,为了所研究的特性更加明显,本文选择的是更靠近狭义定义上的奢侈品,我把它定义为是一种超出正常需求较多的炫耀性的商品和服务。
奢侈品消费既然以追求相对地位为目的,所以,需要要有两个前提:
1、较高的收入水平;
2、较大的收入差距。
如果收入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则消费丧失了“表现”的能力;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无差距或差距不大,那么消费就没有层级划分,从而也就没有“表现”的必要。以宜宾五粮液酒厂为例,收集近年其主营业务收入(线性注:年报中收集,因考虑的是消费,所以使用主营业务收入,而不使用利润),进行相关性分析在0.01上可置信,说明其消费与收入水平和收入差异相关性很高。正是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相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随着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也开始获得沟通和表现功能,并成为人们显示自己成功,炫耀自己财富、身份、地位的重要手段。
国际贸易和技术效用分析
摘要:收入与分配是技术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我国技术和国际贸易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收入与分配不均衡发展特点,明确技术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分析技术和国际贸易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国际贸易;收入与分配;影响因素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但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0.4的国际警戒线。由此,为了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平衡社会发展速度,本文主要对技术和国际贸易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
(一)研究的背景.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贸易总额也在稳步上升,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持续发展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结合实践需求调节贸易结构,优化产业形式,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机遇越来越多,为国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优质平台。同时,在发展中我国一直注重突破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形式的约束,增加技术革新,发展科技理念,推广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将原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过度,加速产业结构,以此引导我国社会经济稳步上升。但在社会经济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收入差距也达到极端。(二)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技术与国际贸易对收入和分配带来的影响,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减少收入差距,控制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社会矛盾是现阶段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对比来说,他们具备的国际贸易与技术发展变得越来越迅猛。早在1500年前,国外发达国家就开始推广国际贸易,大都是依据殖民扩张带来的贸易活动,并在近展中持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我国。通过研究初期的西方贸易市场可知,他们也存在收入分配不平衡矛盾,但是因为他们具备的社会福利优越,人们基本都可以保障生活,因此没有产生重大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外发达国家一直关注技术探索,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推广技术产业,目前他们拥有的第三产业已经越来越成熟,社会收入与分配基本持平,由此,产生的矛盾与我国相比要小很多。但也不能忽视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效用函数临界保费分析论文
1保险定价问题
引理1(Jensen不等式)设决策者的风险是厌恶风险,即它的效用函数u(x)满足u′(x)>0,u″(x)<0,则对于随机变量X,成立如下不等式E[u(X)]≤u[E(X)].
假定决策者(保险人)拥有财富W.若要承保,则可以在原有财富W的基础上增加一笔保费收入G,但是得替被保险人承担风险,其财富变成了随机变量W+G-X,其中随机变量X表示风险,其概率分布为F(x).若不承保,则保险人确定地拥有财富W.设保险人关于确定量和关于随机变量分布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x)和U[X],则对保险人而言,“合理”的承保保费应满足不等式U[W+G-X]≥u(W).G越小,要承保的效用U[W+G-X]越小,当G小到使等号成立时,承保已无任何吸引力,所以保险人愿意接受的最底保费G*是使得上式等号成立的临界值,称为临界保费.
根据期望效用原理,随机变量X的“效用”U[X]可以转化为随机变量函数u(X)的期望,即
U([X])=E[u(X)]=∫Du(x)dF(x).
其中F(x)是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D是随机变量X的取值范围.
舞蹈特色资源库拓展艺术观众效用
2009年伊始,北京舞蹈学院承担了北京市教委关于舞蹈特色资源库项目的建设。舞蹈特色网络资源库,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整合舞蹈艺术的相关内容并以网络化的方式实现共享的专业性平台。目前该特色网络资源库内容正不断趋于完善,公共性效能逐渐凸显。
一、高等院校特色资源库建设的背景概述和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始借助网络化平台建设特色资源库。早期的高校特色资源库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平台和校内教学资源的自建数据库模式。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建有263个不同类型的特色数据库,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22个,占总数的8.3%;具有学科特色的143个,约占总量的54.4%;其他专题数据库98个,占总量的37.2%。[1]其中,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便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该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三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高校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开始聚焦于各自优势学科、教学资源的专业性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如图1①所示,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特色资源库的理论探讨文献,从1998年的5篇增加至2007年的35篇,是原来的7倍;特定专题数据库文献从1998年的1篇增加至33篇,是原来的33倍;关于数据库技术系统文献从1998年1篇增加至2007年8篇,是原来的8倍。图1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特色资源库的研究文献数量统计图(单位:篇)可见,近年来关于特色资源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而弱于技术性研究,这和众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注重内容建设,忽略平台技术性支持有关。关于特定专题性的数据建设研究增长速度最快,这和政府机构投入的专题数据库建设有关。但是,关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保证、绩效评估和技术系统的研究较为缺失。而关于舞蹈艺术特色类数据库主要倾向于专题数据建设意义和原则整体性宏观研究,如陈琳、欧阳晓芹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专业舞蹈资源库的建设研究》等。
二、舞蹈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研究者普遍认为高等院校建设专题特色资源库的意义,在于实现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提供相关文献检索以及有利于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等。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舞蹈艺术类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能够体现舞蹈文化公共服务的功能,有利于公众参与舞蹈观演活动,从而提升我国公共文化艺术的普及。虽然舞蹈艺术本身属于小众范畴,但是舞蹈教育和舞蹈公共文化服务却是大众公共性。所以在建设舞蹈特色资源库时,应始终以普通大众观众为核心,利用网络化资源库平台实现舞蹈艺术的公共教育和公共服务。第二方面是借助网络资源库实现观众培养和拓展。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宽带网民规模达到4.5亿,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主导一般公众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这对于传统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播既是机遇,亦是威胁。例如,2010年3月,由丁志诚、梁丹妮等人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主演的话剧《关系》在新浪网进行了首次网络“话剧直播”。这种小规模尝试虽然暂时无法打破剧场纯粹体验观赏的瓶颈,却是网络传播对于传统表演艺术的拓展尝试。笔者认为大众媒介繁荣发展后出现的文化艺术产品和传统表演艺术不是简单地二元割裂,更多的是表现出艺术边界淡化和融合的趋势。
三、舞蹈艺术观众和网络传播媒介的关系
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效用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与证券市场效用相关的现代金融理论并对金融投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效用,包括提高证券市场深度、拓展证券市场广度以及提升证券市场效率等方面,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金融投资;证券市场;效用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以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其中以央行为领导核心的金融市场和以证券行业协会为领导核心的证券市场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毫无疑问的是,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以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得益于金融投资中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不断优化。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与证券市场效用相关的现代金融理论并对金融投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效用,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二、现代金融理论与金融投资的界定
(一)现代金融理论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现状及策略
摘要:随着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我国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不断提升,但水资源匮乏、灌溉水利用不足仍是很多地区在农田灌溉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田灌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以甘肃省临泽县为例,简要总结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背景和存在的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水利工程配套不够完善、缺乏节水意识等问题,并提出规划先行,理顺机制;增加资金,优化设施;制度优化,节水奖励;加强宣传,改变理念等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田灌溉;高效节水;科学管理;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单纯依靠降水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必须通过引水灌溉保障农作物生长;南方地区虽然降水多,但季节性干旱严重,农业生产同样依赖灌溉[1]。截至2020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达0.69亿hm2,居世界首位,灌溉成为保障民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主要支撑,为我国农业生产、国民经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虽然目前我国已建设了大量农田水利设施,但灌溉水源不足、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依然长期存在。为进一步提高灌溉效率,促进农业生产高效、有序进行,加强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十分重要[3]。
1临泽县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背景
201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共同印发《“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1亩=667m2),要求组织开展农业灌溉高效节水管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旱作技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可见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4]。临泽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总面积2727km2,有效灌溉面积3.8万hm2,有着“中国玉米制种第一县”的殊荣。近年来,临泽县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以蔬菜种植为主)不断扩大。近年来,临泽县节水改造项目、高效节水项目相关设施逐步完善,灌溉水用水效率持续上升,为临泽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存在的问题
常见效用函数下临界保费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效用函数临界保费理赔
论文摘要:根据保险人保险定价的效用方程,分别讨论了在3种不同效用函数下的临界保费.
从管理决策的角度看,保险产品的定价问题、准备金提留问题、再保险自留额问题以及资产负债配比问题都是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从风险决策的理论和实践知道,合理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的把握,而且取决于决策者对自身的价值结构判断.在保险学中,通过引入效用函数来描述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偏好和价值结构,并将它与潜在损失或理赔的概率评估有机结合起来,从更加综合的角度寻求诸多保险决策问题的解.
一般地,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被分为三种类型:风险偏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立,分别对应着他们的效用函数u(x)的曲线为上凸、下凸和直线三种情况.最普遍的情况是厌恶风险,本文重点讨论此种情况.
1保险定价问题
引理1(Jensen不等式)设决策者的风险是厌恶风险,即它的效用函数u(x)满足u′(x)>0,u″(x)<0,则对于随机变量X,成立如下不等式E[u(X)]≤u[E(X)].
预期效用体制平衡公私伙伴关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预期效用机制;政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一种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结合起来,成为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利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合作度对收益产生的影响、社会效益越好,社会评价也越高、私人部门几乎完全被动地参与公私合作的整个过程、将合作满足度定义为双方实际收益/总社会效用、公私伙伴关系是推行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改革的有效途径、公私伙伴关系是推行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改革的有效途径、兼固效率与公平,建立市场监督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具体请详见。
在公共部门管理改革压力的促进下,一种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结合起来,成为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利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合作度对收益产生的影响,李霆提出促进合作的社会效益的机制,引入社会效益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参与人的纳什均衡努力水平。目前私人部门几乎完全被动地参与公私合作的整个过程,建立科学效用机制,通过伙伴关系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讨论为公私合作总收益和成员利益最大,达到双赢的初衷,需要设计预期效用机制。
一、基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预期效用机制
当公私双方努力水平越高时,社会效益越好,社会评价也越高。设社会效果为为公私双方投资额大小(i=g,s分别表示公私双方),为公私双方最优努力水平,γ为调节系数,即项目的社会效益与投资规模和经营管理努力程度相关。将合作满足度定义为双方实际收益/总社会效用。
设预期效用函数为,E为合作的经济效益,S为社会效益。效用机制主要解决调节系数和满足度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公私双方努力水平等于最优努力水平,,为参与方的收益,它是生产能力Q的函数。
或(为时间偏好率)
农业高效用水发展趋向思索
我国农业用水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特别是用水的紧张,土地分配利用的不平衡的严峻形势所逼迫的。我国的农业高效用水和节水型农业的实行对我国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和农产品粮食的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极其中要的影响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我国的农业节水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高效用水和高效节水来实现解决。因此,加快我国节水型农业的新进展,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打造和我国国情相一致的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系统,这将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途径。
1现代高效用水研究进展
(1)农业高效的节水技术策略。农业高效的节水技术策略主要从输水工程上和农业灌溉方式技术上进行探究。比如在河南,在农业用水的运输上,光在输水量上就能损失到60%左右,这是占全省平均灌溉输送水量的比率。而国外在20%左右。由此可见在农业用水中输送水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进行高效节水研究,在渠道的防渗方面、渠道的配套方式上,低压管道的输送农业用水方面上进行节水研究。像滴灌等各种节水措施都可以使用其上。
(2)农业的高效节水措施分析,在农田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实施节水,可以在限制作物的蒸腾上,抑制土壤的蒸发上进行探究。还有就是可以充分提高农田水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抗旱育苗、限量农业生产、做好农田的保墒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增加土壤的肥力等等措施。
(3)节水管理措施,是在作物生育期内把有限的灌溉水量进行最优分配,来提高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和灌溉水之间的转化,以及经济产量和光合产物效率的转化。可采用抗旱灌溉、不十足的灌溉和低水量的灌溉等等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来调节农作物对水分的供应,充分利用有效降雨的措施,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采用低定额灌溉一般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只有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与法规,才能使其他节水措施发挥应用作用,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用好水、管好水、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前景探析
统合效用主义道德哲学研讨
一、“统合效用主义”简介
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当代的主要表现就是盛庆琜的“统合效用主义”。盛庆琜在比较了以正义原则为最终原理的道义论和以效用原则为最终原理的功利论之后,开诚布公地说:“虽然我不打算驳斥别的伦理学理论,我还是相信效应主义(即功利主义)是最为可信的理论。”[1](p6)但是盛先生对古典效用主义、行为效用主义、规则效用主义并不满意。因为过去所讲的“效用”(即功利、幸福等)只是承受者的效用,不是行为者的效用,至多是一种汇总的或社会的效用,至于社会效用中的“社会”究竟涉及多大的范围,行为者的效用是否应包涵在社会的效用之中,过去的效用主义是无法回答的。正因为盛先生看到了功利主义的弱点,所以他提出了更为完备的“统合效用主义”的理论。他明确申明:“我这一理论可以被看作古典效用主义的延伸、修正与现代化,或者更恰当地说,是现代各种不同的效用主义理论的一种折衷和统合。”[1](p14)效用主义的核心自然是效用原则(即功利原则),统合效用主义的“效用”与传统功利主义的“功利”似乎不同。统合效用主义的“效用”是将哲学家、经济学家、决策理论家的“效用”予以统合,即任何事物的有用性之普遍量度,用“偏好”来界定“效用”,用“效用”来界定“价值”,而“效用”和“价值”是主观的,并具有统计性。统合效用主义视“社会效用”为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效用原则”则为其核心,效用原则、自然原则和共存原则构成统合效用主义的原则体系。与行动功利主义相比,统合效用主义对作为终极准则的“最大效用”有特殊的解释,对计算影响别人、社会的行动效果时多出“增量社会价值”这一观点;与规则功利主义相比,统合效用主义强调行动层次的“效用”,而不是“规则”。这样,行动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之观点被统合,传统功利主义的困惑用“道德满足感”加以消解,所以称为统合效用主义。
二、统合效用主义的贡献
为了使统合效用主义更加合理和完善,盛庆琜对与功利主义相对的道义论思想尤其重视,试图从对立的思想中寻找说服自己的理由和根据,但他愈接触道义论的思想,就愈是相信功利主义。他对罗尔斯的《正义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长期、仔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功利主义新论》、《效用主义精解》、《统合效用主义与公平分配》和《AUtilitarianGeneralTheoryofValue》等著作和其他一系列论文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根据这些论著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统合效用主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来自不同学派的非难进行了答复:第一个贡献就是消除对效用原则即功利原则解释的模糊;第二个贡献将“价值”与“功利”或“效用”有机结合,用“价值”解释“效用”;第三个贡献是用“道德满足感”理论正确处理了个体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对效用原则的解释。统合效用主义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指明传统功利主义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很好解决的三个困难,并分别用自己的理论去加以解决。第一个困难就是对效用原则即功利原则的解释含糊不清。这里有两点:其一,“对的行为”是否总能导致最大的效用?其二,最大的效用是否必定在任何情况下都真的是最大的?何者为最大效用取决于善恶原则,何者为道德所要求取决于是非原则。这是功利主义的内在困难,是由道德的灵活性导致的结果。所谓“道德灵活性”是指道德行为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采取的这一性质,这种灵活性造成了确定何种道德义务或规则(正面义务和负面义务)、确定一种行为导致何种结果(效用最大化还是最小化)、如何应用效用原则追求最大效用的困难。问题的症结找到,那么困难就可以克服了。解决的办法是将传统功利主义的“行为”作具体的分析,为此盛先生对行动的情境进行了正面不连续—负面不连续、正面不连续—负面连续、正面连续—负面不连续、正面连续—负面连续四种情况的区分。“正面不连续—负面不连续”是指正面不连续的行动具有一种正价值,负面不连续的行动一定具有一负价值,是非原则和善恶原则都可以应用于这种情境,如救人;“正面不连续—负面连续”是指正面的行动只有一种程度,而负面的行动则有不同的程度,正面的不连续行为不具有价值,而负面的连续行为一定具有负价值,是非原则适用于这种情境,如偷窃;“正面连续—负面不连续”是指正面的行动具有不同的程度,而负面的行动只有一种程度,正面的连续行为具有正价值,而负面的不连续行动则不具有价值,善恶原则适用于这种情境,如捐款;“正面连续—负面连续”是指正面和负面的行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情境,正面的连续行动具有正价值,负面的连续行动具有负价值,善恶原则适用于这种情境,如孝敬父母。前面两种情境说明,是非原则和善恶原则、“是”与“应该”合而为一;后面两种情境说明“最大效用”的原则不一定起作用,也就是说是非原则和效用原则出现分裂,那么统合效用主义则主张选取造成较小损害的行动,即两害相权取其轻,效用原则仍然间接起作用。“作为效用主义者,我不相信义务或规则是先验的,我也不同意罗尔斯的惯例规则在道德上永远是正常的。相反,我只是简单地把效用主义解释为目的论和后果论的。这也就是说,任何德行、任何义务或道德规则都将对总体效用有所贡献,这种总体效用就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我用价值来定义善和恶:一个好的行为具有正价值,而一个对的行为则或者具有正价值或零价值;一个坏的或错的行为有负价值。”[1](p46)社会责备那些未能履行负面义务的人,但却不对那些履行负面义务的人作多少褒扬,因为履行负面义务并不能创造道德价值。履行负面义务只是衡量行为道德与否的必要条件,即不履行肯定不道德,履行不一定道德。这样,我们就更需要有正面的道德义务,人们只有以不同的方式、程度去履行正面的道德义务,才能保证尽可能达到最大效用的追求,从而创造较高的道德价值。
2.“价值”解释“效用”。第二个困难是没有看出价值在“功利”或“效用”中作用,从而致使它面临了各种各样的攻击。盛先生用价值来定义善和恶:一个好的行为具有正价值,而一个对的行为则或者具有正价值或零价值;一个坏的或错的行为有负价值。“在理论研究中不需要精确的价值和效用,在实际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价值和效用有的时候是必须主观决定的。”这一困难在事实上并不构成问题,不能成为反驳效用主义的依据。盛先生认为,将效用主义的理论基础奠定在广义的作为人类一般终极目标的价值理论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善与恶、对与错、值得赞扬与该作责备、高尚与下贱”等道德判断用词的意义有时显得模糊、不确定或不肯定,特别是“善”这个被道德哲学家讨论得最多的词。虽然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为哲学术语给出精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但也不至于让“善”与“恶”相对到如此混乱的程度。如一个小偷相对于江洋大盗而言则是一个善人,相对于好人而言又是一个恶人,那么小偷的行为到底是善还是恶?这是其一;其次,同样量的善对于一个人而言可能是善的,但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则不一定。如普通群众与共产党员,贫民百姓与牧师之间就会发生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同样量的善到底是善还是不善;其三,善的意义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身份或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如“苏格拉底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但却是一位恶劣的丈夫”等等,那么苏格拉底到底是善人还是恶人?所以善恶概念必须进一步加以明确。“价值”与“效用”理解和确定也是非常艰难的。首先,价值在本质上是主观的和具有统计意义的,并且具有一种机率分布;其次,行为有直接、当时的和间接、遥远的多种后果,传统功利主义尤其是行为功利主义只注意当时的直接的后果的价值,至于间接、未来的后果则在分析的视野之外,使道德判断的结论受到质疑;第三,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之确定比行为后果之价值的确定还要难,因为遵守或违反道德规则的价值只有通过个体行为的例证进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判定,并且是在统计意义上的平均值,相对性、主观性更大。所以规则功利主义受到质疑也是必然的。第四,传统功利主义虽然没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说法,但他们的思想实际上是以这一划分为基础的,工具价值是说,某些事物是善的,只是因为它们对于达到目的是有用的,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内在价值是说,某些事物是善的,只是因为这些事物的内在或本身的属性为善。而内在价值恰好难以确定,所以传统功利主义受到质疑。“效用”一词的使用也是复杂和模糊的。边沁用的是“快乐”,穆勒用的是“幸福”,许多评价者心中指向的是“欲望满足”、“利益”等,这样,“猪的哲学”、“利己主义”等骂名两百余年来不绝于耳。但是,这不足以否定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不会影响功利主义的发展,因统合效用主义可以克服其中的困难。首先,“从理论上讲,价值还是可以评估、假定或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价值的大约估算类似于决定主观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