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19:01: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效益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考
1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武隆县委、政府相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武隆县关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明析了产业选择、目标定位和区域布局;扶持政策按照“公开、透明、稳定”的基本原则制定,从2013年起每年财政投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扶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并保持逐年增长,着力引导产业向区域性特色产业集中、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按照重点发展高山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林果、渔业、茶叶三大特色产业的方向,着力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目前武隆特色效益农业已经初具雏形。
1.1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2.38万hm2,产量48.6万t,同比增涨3%和7.3%,建成以双河、黄莺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势头强劲
2015年4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武隆县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武隆县有26个乡镇共60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开发,特色农(林)家乐、渔家乐、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闲农家达700余家,涉旅农户达1.9万户,乡村旅游接待床位达2.8万张。2014年,武隆县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10户,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
设施农业技术带动种植效益
摘要:本文研究内容为设施农业技术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相应的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种植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提高农业生产种植效益可以采用温室智能监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CO2气肥技术3种设施农业技术。希望本文研究对我国相关农业种植户有所启发。
关键词:设施农业技术;种植效益
近年来,设施农业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规模运用,其对加快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实际上,我国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对于高新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研究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设施农业技术概述
设施农业技术指的是利用一定的设施及工程技术手段来满足植物健康生长的各种发育要求,也就是从种植的角度上,在局部范围内改变和创造更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进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设施农业技术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让植物种植业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让植物进行更加高效生长。目前,设施农业技术是一种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产业之一,世界各国为更好地推动本国农业的种植效益,会将设施农业技术作为主要的种植技术措施。设施农业技术中运用的设施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大型连栋温室,这些设施能够有效调节植物生长环境的四季温差,进而实现植物的跨级生长。
2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
农业模式对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任何产业都可以与互联网结合,打造全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构建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互联网+农业”模式对于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模式;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收入
自2015年政府部门提出“互联网+”发展理念一来,各行各业都开始尝试将传统产业内容与“互联网+”模式进行结合,并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应用,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思维与手段,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发展以及科技化发展,为农民收入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但如何合理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互联网+农业”模式对于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
1.1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对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产生影响。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为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相关部门需要与当地的农户、涉农企业取得联系,通过对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来加快农业的综合性发展,通过互联网手段的应用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农民收入得到提升,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再加上现代化农业管理方案的应用,就可以从根源上提升农业的综合管理效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县效益农业总体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发展效益农业的意见》及《关于实施“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重大意义
效益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具有市场化、精品化、科技密集化、产业化的鲜明特点。根据我县实际,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整合和发挥全县农业资源优势,面向苏浙沪地区发展绿色消费农产品,面向工业发展优质原料农产品,面向旅游业发展旅游农产品,把地域特色农产品品质做优、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效益农业的思路和目标
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发展效益农业的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以新型工业为主体,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依托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努力把我县建成面向苏浙沪及周边大中城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体目标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6万吨;油料总产0.7万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18万亩;肉蛋渔年总产1万吨以上,畜牧水产养殖业产值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80万亩;商品林采伐年生产木材9.8万立方米,年产毛竹80万根,森林覆盖率达到59.5%,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38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3.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5%以上。
三、发展效益农业的工作重点
农业机械如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采用农业机械设备,才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文章主要围绕利用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当下推进农业机械设施应用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全面破解当下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农业机械设施;生产效益;存在问题;有效举措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可有效缩减人员成本,全面提高生产效益。但是,当下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和使用,需要打破当下农业发展存在的瓶颈,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
在推进设施农业生产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生产领域日益广泛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效益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机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研究必须与时展和社会发展相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持续、全面、科学的发展。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我国针对农业机械化出台的一项有利政策,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撑,有利于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就我国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制度变革;农机购置补贴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农业机械化也是推动我国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外都针对农机机械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撑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农业机械化一直是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已经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但是针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1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作用分析
1.1提高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建设,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热烈响应,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有效调动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数据显示,我国在2006年就投入了45亿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并不断强化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农业扶持政策[1]。
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提高策略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地加大力度建设农业灌溉设施。基于此,本文就提高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灌溉工程的价值,其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工程效益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策略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灌溉工程十分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和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资源。当前农业灌溉工程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前期工作不到位、建设标准不统一、技术和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灌溉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为提高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效益,相关部门需合理规划,提高工程使用效率。
1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的价值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业部门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农业用水,解决农业用水紧缺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开展大规模灌溉工程建设,通过灌溉工程有效利用水资源。当前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特别是西北地区年降雨量相对其他地区更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影响农作物种植。为了改善各地区农业用水紧缺现状,增加农作物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针对农业生产提出建设专门的农业灌溉工程,有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涵养水源,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土地退化[1]。二是有利于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类型多样,若是遇到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通过灌溉工程可以在极端干旱情况下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水资源,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灌区农业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效益评估下的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1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模式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有经济组织应用现有气象服务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总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目的,在于科学衡量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14]。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评估中考察每个农业经济组织的气象效用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便于操作,目前对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15-16]、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17-18]、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19-22]、成果参照法[23]、损失矩阵法[24]和贝叶斯决策理论模型[25]。剂量—反应分析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基础上,把气象服务的效益看作是一个生产扰动要素,进而影响产品的产量、成本和利润。所以,采用剂量—反应分析的方法进行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评估是比较客观的。德尔斐法是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的方式确定整个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无论是2006—2008年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6-27],还是各省(区、市)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8-32],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
1.1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测定
在确定典型单位时,主要依据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为原则进行选取。对于农业而言,选择某行政区内生产该行业主导产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典型调查评估单位。当典型单位确定后,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对该单位的领导人、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一线专家及财务核算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访谈。调查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生产经营环节和流程;气象条件影响的生产经营环节及所发挥的作用;最近5a因气象环境(条件)变化造成的产值波动及最大波动占5a平均产值(剔除生产力发展因素)的比值;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等。在对典型单位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后,对气象服务在生产经营不同环节上发挥的作用做进一步的调查、测算和分析。
1.2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专家评估
在获得了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后,将已测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以往经验设计出5个档次,作为专家调查的备选答案。采用权变分析法,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评估。聘请该行业中的管理专家(处级以上行政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技术专家),由15位专家组成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专家组。专家组的专家根据已经测定的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档次,并对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业务的敏感、需求、满意程度做出评估。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探讨
1引言
近几年,“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而如何让气象产品更好的为农业服务,也是气象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气象局也在今年的2月份印发通知对2015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农业的产值和气候因素有着非常直接明显的影响关系。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更大。但气象服务有着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气象服务的效益测量也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以至于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种公认可通用的评估方法。因此,如何做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我认为,不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方法,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乃至当地的特点,构建最符合的方法。
2盘锦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概况
2.1盘锦的农业现状
辽宁省盘锦市地处辽河三角洲腹地,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更是作为盘锦的农业代表走向了全国。另外,芦苇、棚菜和畜禽,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度。这些产品不但是盘锦的农业资源优势,更是盘锦农业的主导产品。市政府围绕稻子、蟹子、鸭子、棚子开展了特有的“四子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盘锦市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不仅是对气象服务工作的一次挑战,也是为提升气象服务的能力创造了背景环境。
2.2盘锦的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农业发展效益工作意见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优质名牌农产品,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形成平原、丘陵、山区、海岛、滩涂和城郊等各具特色的效益农业新格局。
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积极调整农田种植结构。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确保全省15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放手让农民自主安排生产。各地要采取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口粮、行业专用粮、小杂粮和种子粮生产,促使粮食生产走上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合理调减粮食定购任务,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型农业、创汇农业。促进市场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高值农产品生产,形成合理的农田生产结构。
2、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畜牧业要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食草畜禽和名特优新稀畜禽。水产业要主攻水产养殖,调整稳定近外海捕捞,加快远洋渔业开发,拓展水产精深加工,开发新兴休闲渔业。林业要建设和保护公益林,大力改造低效林,主攻林业特产和花卉苗木,实施高效林业示范工程。
3、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努力培育优质名牌。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各地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选择一批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基地和专业乡、专业村。省里采取扶持措施,择优建设一批上规模、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办好农业对外开发区,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
二、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进良种产业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